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石都概述

  第一章 地 理

  第一節 地 貌

  雲城區屬粤西山城區,境内低山丘陵廣布,間有谷地、岩溶。主要山脈有大紺山和雲霧山,大紺山縱貫區境中部,雲霧山横亘區境南部,兩山脈相互連接,把全區分成東西兩大部分,東部以低丘寬谷爲主,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以中低山地爲主,邊緣爲丘陵谷地,地勢向西向南傾斜,山地丘陵占全區面積89.2%,谷地占10.8%。山地主要分佈在西部,全是中低山,其中低山80%以上,海拔一般爲500—800米,相對高度300—500米,山嶺坡度30度左右,水源充足,冲溝發育完善、氣候濕温,植被較好;丘陵分佈於區境中部、東部和西部邊緣,海拔50—500米,相對高差一般小於200米,坡度25度,低丘陵坡度較和緩,一般成爲耕種區。海拔一般低於300米,河積各地海拔以下,土地肥沃,是人口密集區。

  第二節 岩 溶

  本區大陸在距今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和石炭紀早期,沉積了大面積的灰岩,這些可溶性岩石,由於長期受到地下水的化學溶蝕作用和地面流水的洗刷作用,逐漸濡變成岩溶地貌。其形態多變、規模不等,多數灰岩殘山孤立地突出在寬谷盆地中。東北至西南呈帶狀分佈。岩溶地貌爲石料、水泥工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區府附近的岩溶地形、多峰林、峰叢、平地撥起,四壁陡峭,高的達百多米,表面布滿溶溝石芽,基部多有溶洞,其分佈從雲城街逕口村至高峰街洞殿村,呈東北向帶狀綿延10多公里。舊志載“縣治八景”的“星岩石洞”、“石麟秀聳”、“玉屏擁翠”、  “天柱攀空”、 “碧虚夜月”、“太空夕照”以及蟠龍洞,就在這一綫上比較著名的溶洞有34個,主要分佈在雲城鎮,這些溶洞發育完善,有千姿百態的石鍾乳、石笋、石柱,常年滴水,有的還洞中有洞,有暗流。最著名的是蟠龍洞,洞内有晶瑩潔白的石花,還有 地下河已開發爲旅遊勝地。岩溶地區多溶洞,這種地形的岩性主要是由大理岩、石灰岩、白雲岩搆成。

  第二章 石資源

  雲城區石料礦産資源豐富,可供開發利用的岩石有大理岩(雲石)、石灰岩、白雲岩、花崗岩(麻石)、石英岩、砂岩等10多種,遍佈全區各地。以大理岩、石灰岩、花崗岩爲優勢資源。經地質勘查和有關部門調查,僅地面可供開採部分有11億立方米。

  第一節 大理石

  大理石地表部分儲量爲7500多萬立方米,其中可加工成雲石板材和工藝品的優質雲石儲量爲28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本區的雲城、高峰、富林、鎮安、白石、南盛等鎮街。其中雲城的嶺北脚山,儲量75000立方米,爲白色結晶大理岩,厚度15—20米,質較純,略呈灰色條紋;龍塘山和西牛山,儲量30萬立方米,白色結晶、夾於灰色及不明顯條帶狀大理岩之中,呈夾層産出;西牛山白色結晶大理岩,呈灰色條紋、紅岩白色結晶大理岩略帶淡灰及黄色條紋;崩崗山的儲量爲 152萬立方米,龍窩山159萬立方米,上述兩地大理岩均呈卡斯特山峰出露,岩層多爲厚層狀到巨厚層狀,結構一般較完整,白色緻密狀大理岩夾於條帶狀大理岩之中,厚 35米,僅在崩崗處出露;老虎冲山,儲量爲37.8萬立方米,以平衡條帶狀大理岩爲主,上部夾白色結晶大理岩,長160米,寬48米,呈卡斯特殘山出露;城北,儲量490萬立方米,其中白色結晶大理岩4萬立方米,白色白雲質大理岩2.5萬立方米;筆架山儲量896萬立方米,完全是條帶狀大理岩,礦體長 1000米,寬180米,岩層結構一般較完整,爲采取飾面石的優質材料之産地。

  高峰大理岩有516.6萬立方米,該礦區位於牧羊包括石咀花石山、獅子山、桐油幼芽石山。其中花石山所産雲石質量最佳,所産大理石顔色以黑白相間爲主,磨光面具强玻璃光澤,表面彩照清晰,晶瑩透徹,具各種天然圖案,爲上等建築飾面石材料和石料工藝品的優質材料。

  茶洞鎮,儲量2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燎源珠洞,均爲雜色大理岩。

  富林鎮的大理石儲量爲1976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文鋒、高排、老虎坳、倒流水、禾岔塘、馬山等地方。其中文鋒儲量爲43.8萬立方米,是白色白雲石大理岩,地表呈卡斯特殘山出露,礦體呈北東30°走向分佈,長200米,寬110米,岩層爲厚層狀及塊狀,是采取建材石料及飾面石材料之重地;高排山儲量爲25萬立方米,爲紅色白雲石大理岩,岩石全部大理岩化,礦體長200米,寬40米,岩層爲厚層狀及塊狀,結構完整,爲建築石材及飾面石的理想材料;老虎坳山儲量 65.2萬立方米,爲紅色白雲石大理岩,礦體呈南北走向,長80米,寬 13至43米,岩石爲厚層狀及塊狀,結構較完整,是建築及飾面石之材料;倒流水山,儲量51.96萬立方米,爲雜色角礫狀大理岩,呈卡斯特殘山出露,岩層爲厚層至巨厚層及塊狀,長185米,寬130米;禾岔塘,儲量15萬立方米,爲紅色角礫狀大理岩,礦體在稻田之中,長 500米,寬20米;馬山東端,儲量 8.2萬立方米,是紅色角礫狀大理岩及白色角礫狀大理岩,長35米,寬47米;馬山西端,儲量0.6萬立方米,爲白色結晶大理岩,岩層爲厚層狀及塊狀,長60米,寬20米;新社背山,儲量2萬立方米,爲白色結晶大理岩,分佈在稻田中。

  南盛鎮,儲量有282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羊山圍、觀音角、南蛇坑尾、南蛇坑口等地方。

  其中羊山圍山有3.43萬立方米,爲白色結晶大理岩或白色結晶白雲質大理岩,厚層狀或巨厚層狀,礦體長43米,寬25米;觀音角儲量4.95萬立方米,爲白色結晶大理岩,礦體長112米,寬22米;南蛇坑尾儲量0.3萬立方米,南蛇坑口 0.45萬立方米,白色白雲石大理岩。前鋒鎮儲量爲15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增村、三角湖村,爲白色大理岩。

  以上地區的大理岩有白色、黛色、桃紅色、黑白相間以及紅黄等多種顔色,除部分能加工板材或作石雕工藝品外,多用於加工石米,石粉或用作水泥,化學工業的原材料。

  第二節 石灰岩

  其礦床類型爲泥盆係,石灰岩沉積礦床,具有儲量大,出露地表、開採簡易和交通運輸方便等特點。主要分佈在六都、高峰、雲城、茶洞、富林、鎮安、南盛、前鋒等地,總儲量預測在20億噸以上,其中能用作水泥原料的石灰岩儲量5億噸。

  雲城礦田(六都、高峰、雲城、茶洞)儲量有7.55億立方米,從田途看可分爲熔劑灰岩,儲量有1.66億噸;熔劑白雲岩爲2240萬噸;制碱灰岩有1.77億噸;電石灰岩爲 2930萬噸;其餘爲水泥灰岩。儲量最大的爲六都南鄉石灰岩礦,探明其儲量爲1.13億噸,其中C級以上儲量爲6829萬噸。富林鎮,儲量爲 45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文鋒的大坪背山、石寨山、五指山、老虎坳對面山、黄鶯脚坑仔山、高石山、觀音山;南埔的石營屋背山、凌筲山、蓮塘的大圍屋背山、馬山;高一的石人山;高二的大石山;東星的塘尾頭山、石竄山;廟山的佛山垌山、山心坳山。

  鎮安鎮,儲量爲35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西安,民樂、民强、幌傘等村。

  白石鎮,儲量爲185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民福、鐵場、雲磴、石鎮等村。

  南盛鎮,儲量爲15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桐崗、大窩、七洞等村。   

  前鋒鎮,儲量爲3000萬立方米,主要分佈在增村、三角湖。    

  以上石灰岩大部分爲一級品,氧化鈣含量一般在50%以上,氧化鎂含量1%左右,是優質水泥的原材料。

  第三節 花崗岩

  雲浮縣花崗岩資源地表儲量達1.2億立方米以上。主要分佈在腰古、雲城、高村、鎮安、安塘、都騎、楊柳、思勞等鎮街。以腰古、雲城、高村最爲豐富。腰古鎮的狗仔坑至仙坑長官坑一帶儲量達5000萬立方米;雲城街的雲樓、新中、土門等地儲量爲2500萬立方米;高村鎮的紅梅、大田等地儲量爲3000萬立方米;思勞鎮的鷄村、冲坑儲量爲125萬立方米;安塘街的古寵水庫尾、紅營、根竹、大雲等地爲800萬立方米;河口街的初城、雲龍爲500萬立方米;都騎、楊柳鎮儲量爲1000萬立方米。    

  本縣的花崗岩有黑白、黑白花斑、黑白淡紅斑、黑紅、淡紅、黑及深灰等多種顔色。岩質主要由石英、長石和雲母組成,石英含量一般爲25—30%,個别含量高達50%以上;長石含量一般爲50—60%,少數礦點低於50%;雲母含量一般爲7—8%,部分礦點達15%。岩石質地堅硬,耐磨性高,不易受風雨等自然侵蝕,是加工建築鑲嵌石片、建築石條、建築基石及碎石,配製高標號(600標號以上)混凝土的優質原材料。

  第三章 石文化

  原雲浮以開發石料資源著稱,石在人們的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還表現在文化上。在較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了石文化。本縣的石器、石建築、石詩、石奇觀、石工藝等反映了石文化的情况。

  第一節 古石器

  在原始社會時期,是人類主要的勞動生産工具之一,生産力的進步狀况一般以石器的形式和製作的發展演變爲標誌。打制粗糙的是舊石器時代産品,磨制精緻的是新石器時代的産品。雲城目前發現的均爲新石器時代或至青銅時代的磨光石器。主要有石矛形器,用細砂岩磨制,長條磨體,側視若隆,背石錛,窄體。鋒部成不規則三角形,柄部斷面呈方形,柄端穿一孔。長9厘米,柄寬2厘米。此件形似石錛改制的,屬新石器時代或青銅時代的狩獵武器,在思勞鎮周村出土;石捶。1984年在富林鎮鷄鬥村出土穿孔石捶形器;端硯。端州硯石一方,琢制。屬清代,硯底有四方形凹格,硯面有2厘米墨坑,長26厘米,寬21厘米、厚4厘米。

  第二節 古建築

  九龍橋石橋,位於雲城鎮城西九龍橋村前。明代建築,全橋由打制大理石結砌,全長23米,高8米,寬2.5米。二拱墩柱式平橋。

  兩個半圓拱,其中一大拱跨度17米,橋面用長2.5米,寬0.40米,厚0.40米石條架設。此橋是歷代雲城溝通肇慶、廣州、羅定等地的主要幹綫,對雲城的政治、經濟起了促進作用。清康熙七年重修,至 2000年該橋結構仍較堅固。南山河石橋。位於雲城街南區下譚村。明代建築,樑式橋,全長25米,用大理石結構,橋面寬2米,用每條長 5米,寬0.40米,厚0.40米的石條架設,每5米砌一橋墩,橋墩用 0.45米×0.40米×0.40米的石磚結砌。還有廟寺的雲石圓柱,石碑、石雕等。

  第三節 古石刻

  人們用文字摹鎸在石上的文字遺迹叫石刻。石刻包括鎸刻於山川岩石上的摩崖石刻(亦簡稱摩崖)和鎸刻於人工石材之上的碑碣石刻兩大類。雲浮石山連綿,奇山异石,林木青葱,溶岩洞多,吸引歷代不少名人墨客到此遊覽,並題下了很多詩詞銘刻。這些遺存的石刻記載了雲浮的風格、景物、歷史事件、人物傳説、寺廟興廢。字體有楷、隸、篆、草,是書法藝術瑰寶。

  九星岩摩崖石刻。九星岩是雲浮八景之一,原有摩崖石刻百餘首,  集明以來歷代書法之大成,它記載 了雲浮的風俗景物,是研究雲浮書  法藝術的重要資料,現存有40多首,年有明、清、民國,内容有記述、題名、題字,書法有篆、隸、楷、草。以下兩首是較重要的石刻。

  一、陳文衡題詩(明)

  庚寅夏洞孟來戊岐山游九星岩

  將軍能好客,載酒探奇冥。

  山色雜林越,溪光映斗星。

  九峰高插戟,一逕曲穿庭。

  石角發清響,蠻兒欲斷魂。

  此石刻,刻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位於岩洞中右上方,石刻高1.4米,寬0.7米直行草書。

  陳文衡,字瞻岳,江西鄱陽人,進士。明萬曆任羅定道憲副,查《東安縣誌》,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東安縣富林所址,遷建記述:“萬曆十六年,知縣郭廉漢詳羅定縣道陳公文衡轉詳兩院遷城於止戈岩前”。他在明萬曆年平瑶有功建碑而載入《東安縣誌》。

  二、鄧鐘題詩(明)

  春日邀吴紹武參戎馮允甫孝廉游九星岩得東字韵。

  化石洞天映碧空,

  春深携客賞心同。

  瑶臺積翠侵衣濕,

  佛火留光落灑紅。

  奇劍雲邊生紫氣,

  論文紙上起雄風。

  星辰咫尺真堪搞,

  不事剩槎到海車。

  此石刻,刻於明萬曆二十五年 (1597年)高1.3米,寬0.90米,位於九星岩洞左上方,字體草書。鄧鐘,福建晋江(温陵)衛舍人,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昇任惠州參將,二十九年(1601年)任東山參將城守,三十年(1602)以征黎有功昇爲副總兵。

  魁岩摩崖石刻。魁岩位於六都鎮大慶村北1公里處,岩洞高30米,寬50米,深10米。大慶是歷史官員,文人墨客活動之地,抗倭名將,雲浮開縣功臣陳璘常到這裏並賦詩於岩壁。魁央進明朝舉人馮執中的讀書處,該岩有摩崖石刻四處,均是明代之作。以下是陳璘的題詩。

  魁星岩面蓬萊境,

  宰相人間好讀書。

  二十年前戎馬地,

  今看高步玉堂居。

      ——陳龍崖題

  此詩刻於明萬曆二十五年 (1597),高70厘米,寬50厘米,字體行草書。

  陳璘又名陳龍崖,廣東翁源縣周陂鎮龍田村人。調任廣東守備、高要參將,帶兵平定三羅(羅定、雲浮、鬱南)後,昇爲副總兵兼署東安參將,三辟三羅後,參加援朝抗倭有功,計司任胡廣總兵官,後加封爲左都督世襲指揮使。

  碑刻,修建祠堂、學校等用的碑刻,如孔廟聖令石碑刻,此碑刻刻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碑高1.30米,寬0.40米,楷書;《擴建節考祠碑記》刻於清咸豐年(1853年),碑高1.20米,寬0.70米;修城隍廟《籤題碑記》,刻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碑高0.70米、寬0.8米;還有重建蓉華《義學碑記、《奉送香油田碑記》、《新建靈通七祖菩薩神像碑記》等。還有匾額、盈聯,如《蓉華義字》匾石刻,刻於1874年,匾長3.13米,寬0.73米,“蓉華義字”四個大字楷書,每字0.45×0.36米;《邱公祠》匾額,刻於1743年,長1.50米,高0.60米,城隍廟檐柱石刻對聯,刻於 1851年,對聯長3米,寬0.40米,楷書。

  除上述石刻,碑刻外,還有石麟山摩崖石刻和其它石刻、碑刻。

  第四節 石景觀

  雲石,不但爲雲城的經濟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還爲雲城美的風光增添异彩。雲城附近歷史上有著名的“八景”。基本上是由雲石搆成,其風景山水,歷來感人向往,遊人絡繹不絶,賦詩讚嘆。雲城“八景”如下:

  星岩古洞

  位於雲城區府北半公里公路邊,岩洞深遂廣闊,前後相通,内有龍延、米洞、醉窑、龍床等勝迹。又名九星岩,前人有詩贊曰:

  群峰列戟勢聯緜,

  仙洞雲開小有天。

  碧乳晝疑珠作雨,

  蒼紋春護玉生煙。

  佛龕月印千岩寂,

  蠻角風號萬壑傳。

  夜半摘星長北望,

  幾年身旁太微邊。

  紺嶺層嵐

  即大紺山大降嶺,在雲城北約七公里。層巒叠翠,山路迂逥,水流曲跌,有石門頭瀑布。詩曰:

  嶔岑高與上清齊,

  雲氣浮浮蓋嶺低。

  金橘露垂尋古井,

  碧桃露泛近靈溪。

  岩邊坐穩逢春早,

  林外歸樵向晚迷。

  仙合丹砂如可覓,

  此來吾亦卜幽栖。

  石麟秀聳

  石麟秀聳又名石狗山,在雲城烈士公園内,平地突起,奇石高聳8頭,山上有亭,山下有湖。有詩曰:

  憑空幻出五峥嶸,

   角趾蒼然孕地靈。

  秀骨已成標翠壁,

   奇姿如畫插金庭。

   彩毫事業凌雷漢,

  綉紱文章象日星。

  盛代聲明通百粤,

   師師紀瑞應郊墹。

  天馬雄騰

  天馬雄騰即天馬山,雲城西南面約八公里,山勢巍峨,有如駿馬昂首躍騰。有詩曰:

  飛星化石翠“山龍”“山從”,拱作城南屏翰雄。

  馬沓英姿堪絶地,

  驍騰逸態欲排空。

  風駿霧鬅精神裏,

  虎躍龍驤顧盼中。

  不倍周王游八極,

  故留矯矯落瀧東。

  玉屏擁翠

  稱屏風山,在雲城西端(即西街尾)。山高矗聳,横有四峰平列,形如屏風,爲縣城遮檔西曬,而有詩贊曰:

  天然圖畫削芙蓉,

  碧嶺丹崖點綴重。

  温霧暗生滃細徑,

  飛霞狐映絢高峰。

  藤蘿雨洗崗光浩,

  鬆桂陰含油色濃。

  官閣清尊閑眺處,

  卷簾無限翠雲封。

  天柱擎空

  即天柱山,在九星岩西邊約 500米,孤立挺拔,有類桂林獨秀峰,山下有洞,洞中有玉笋,有詩曰:

   圓峰突兀矗平疇,

  繚緲驚着最上頭。

  蒼蘚劃開千嶂曉,

  碧雲鏜破半天秋。

  金徑貯露清輝滿,

  玉笋含烟霧景浮。

  應怪群山大紆曲,

  孤標骨相鎮炎州。

  碧空夜月

  土名田螺岩,在雲城北五公里,山下有岩穴,多蝙蝠,有洞通山頂,日圓時岩裏可見明月當空,而得名,鐵路從岩前通過。有詩曰:

  清光如綫爍流星,

  鑿破滌岩照查冥。

  皎鏡一池澄窈窕,

  明珠九曲透瓏玲。

  仙床雲卧人初静,

  石室風環户不扃。

  游遍空山尋妙悟,

  夜深跌坐誦黄庭。

   太空夕照

   即太空岩,在雲城西南五公里石山群中,有公路可達,岩口較爲高敞,洞内有長廊,夏日黄昏前,夕陽從對面山坳直射洞底,輝映滿洞。有詩曰:

   城西一片白雲窩,

  酸玩斜陽戀薜蘿。

  千仞斷紅鴉背占,

  萬裏凝紫鶴身多。

  煙村遠燒浮晴隴,

  雲壑靈飈振暮柯。

  相送鐘聲歸路查,

  月鈎遥柱碧嵯峨。

  第五節 洞穴奇觀

  雲浮石多,洞穴也多,其中較具奇觀的有蟠龍洞、星岩古洞。蟠龍洞位於雲城獅子山下,1984年開發,並接待遊客。該洞分三層,迂逥曲折,長有520米,共有57景。上層爲天堂通天洞,中層爲九龍長廊,下層爲龍泉地下河。洞内有石柱、石笋、石鍾乳,千姿百態,無奇不有。尤其是“寶石花”,晶瑩潔白,剔透玲瓏,不按重力方向生長,似珊瑚向四面開花,較爲罕見。星岩古洞位於雲城,明朝就是著名的遊覽風景地,爲縣治八景之一,是歷代文人墨客覽勝揮毫之所,洞壁上詩河、碑文較多,今尚有40多首,字迹清晰,岩内有五層大廳,廳廳有景,層層奇异,古人命名的觀音閣、仙人井、出米洞、雙龍壁、卧龍床、蓮花燈、飛鷹石等景物。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闢爲備戰洞,很多景物受破壞,1984年重新修葺,增設游樂場、舞廳等娱樂設施,是雲浮的旅遊景點。

  第六節 石工藝

  本縣生産的石工藝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清代末年龢民國時期已生産石碑、石刻、石雕等工藝品。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較快,尤其是 1980年後已形成雲石、花崗岩石、人造大理石3大類,4大系列有:一是工藝美術産品,如石雕人物、石雕動物、石板畫、風水球、吊瓶;二是日用工藝品,如檯燈、壁燈、石花瓶、紙鎮等;三是圓柱工藝,如花盆、水仙盆、墨盆;四是建築工藝,如石板、石片、刻畫石片、拼花石板、弧形石綫、圓柱。到 2004年,城區生産的各種工藝品已發展有紅、黄、緑、黑、白、麻、藍、青、紫、啡、金、灰、花等13個系列,大板、規格板、薄板、圓柱、球體、管形、弧形、綫形、壁爐、拼花、扶手、燈飾、石雕、盆景、餐桌、茶幾及砂岩、人造石、文化石、石米石粉等19大門類, 1000多個花色品種。

  第四章 石材加工

  明清時期,本縣石材加工是家庭作坊和小工場式的手工生産,到了民國時期,逐步出現一些半機械生産私營企業,例如:和源公司、廣東公司利用水力和半機械進行石片生産。民生鋸石廠、民生公司、和祥公司、雲石公司、民生石料廠等均采用機械生産大理石片和建築碎石。抗日戰争勝利後,本縣石材生産走向衰落,私營企業全部停業,只有一些家庭作坊生産大理石片。

  新中國成立後,本縣石材工業逐步恢復和發展,1954年7月,辦起縣石料廠,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除生産大理石片外,還生産石米、水磨石粉、干磨石粉。1973年後辦起雲城鎮石米廠、腰古建材廠、富林文鋒石米廠、附城大冲石料廠。 1984年下半年縣委大力發展石材企業,實行國家、集體、聯合體和個體一齊上的方針,開發石材業。 1985年石材企業有1117家。1985年後在組織群衆大辦石料建材工業的同時,對骨幹企業進行更新改造,提高生産能力。增加花色品種。由於本縣資源開採有限,從省内封開、臺山、廉江、陽江、陽春等地和廣西、四川、湖南等省、區購進各種大理岩、花崗岩荒料,開拓新的品種。縣石料廠、縣工藝廠先後引進意大利産的石材自動化生産綫,粤雲新型石材廠和東方天然石材有限公司,生産再造石板材和花崗岩石板材。小型石材企業遍佈全縣各鄉鎮。縣境内廣海北綫(324綫)公路兩旁,連綿數十公里廠房林立,形成一條石料加工“企業長廊”。從事石料建材和爲其服務的勞力占全縣總勞力的四成多。1988年有石材企業1600多家,1991年全縣大理石和花崗岩石板材生産能力分别達到280萬平方米和700萬平方米。1993年有石材企業4000家,至2004年石材企業3000家,主要是由過去小廠轉爲較大型的廠居多,其中擁資千萬元以上的有10家,五百萬元以上的有14家。均采用高科技設備和先進工藝技術,種類板材年生産能力達到4500萬立方米,本區已成爲廣東省的重要石材生産基地。

  石材産品的生産加工,主要有板材、石米、石粉、水磨階磚、人造大理石板材、石料工藝品、七O砂、建築碎石等。此外還有大量大理石和花崗岩的石條、石墩、石柱、門框以及園林假石山等多種産品,一般采用人工或機械加工製作而成。

  第一節 石板材加工

  本縣生産的石板材,有大理石(雲石)和花崗石(麻石)兩大類。大理石板材的生産有較長的歷史,肇慶水月宫内所立“水月宫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石碑,是雲浮生産的大理石片。清咸豐七年(1857年),  富林蓮塘崗咀村張源昌在紅塘板山設廠生産雲石板材,清代末年,雲城附近的羅鬥崗、張屋、石脚圍一帶,已陸續興辦民間加工雲石板材。民國初期,雲石板材生産已出現私營企業公司,進行批量生産。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興辦公私合營的縣石料廠。1958年開始加工雲石板材。同年,雲城石片廠也開始生産雲石板材。1978年全縣生産雲石板材的企業發展到6家。1980年後,石板材生産企業迅速增加,生産規模不斷擴大,1984年大理石片生産能力達10萬平方米。1986年富林文鋒石料廠和縣石料廠率先生産花崗石板材。1987年建成東方天然石材有限公司,設計生産能力爲年産花崗岩板材6萬平方米。1988年全縣生産大理石板材139.34萬平方米,花崗石板材5.34萬平方米。1992全縣石板材加工企業達1629家,年産各種板材達1300萬立方米的生産能力。2004年石材加工企業爲3000多家,但所辦的石材企業規模較大,機械化生産程度較高。年産各類板材達4500萬平方米。

  本縣大理石、花崗石板材花色繁多,集中了全國各地及國外的名優品種,大理石花401、402、403是本縣特有的珍貴石料。石板材的定型産品有30×60厘米、40×60厘米和30.5× 30.5厘米等。不定型産品有:圓臺、方臺、茶幾、鑲嵌石片、電制板、抬牌石、碑石、洛池案板以及各種規格的其他石片産品。板材厚度一般爲厚板2厘米、薄板 1厘米。大理石、花崗石板材的加工工藝技術基本相同,由於花崗石硬度大,加工設備的動力比大理石要大,材料强度較大理石要高,石板材的加工工序爲:荒料整形、鋸毛片、切邊、研磨抛光。

  荒料整形 荒料整形是石板材加工工序之一。開採出荒料後,需要整成八角分明、六面平正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以便進入鋸床加工。荒料整形有兩種方法:一是人工整形,根據荒料塊的質量與規格要求,采用鑿、尖、錘等工具把料塊各面的凸部分和偏頭尖尾部分鑿去,對凹深部分采用水泥,碎料和粘合修補填平,使荒料稜角分明、面底平正。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70年代,一些機械化生産程度低的小型石材企業有小部分至2000年仍然采用。二是機械整形,縣石料廠等規模較大的企業,從60年代開始使用串珠式整形機和單鋸條整形機整形。串珠式整形機利用單條金剛石綫加水循環轉動,弧形切割整形;單鋸條整形機是采用金剛石鋸片加水往返活動,直綫切割整形。

   鋸毛片 石板材荒料經過整形後,進入鋸床加工,鋸成毛片。手工操作鋸石毛片時,使用木架單條帶鋼鋸片,加沙和水,以人力拉動鋸片,一片一片地鋸,勞動强度大,工效很低。民國9年(1920年),和源公司開始以水力爲動力加工大理石毛片。民國10年(1921年),廣東公司開始使用機械生産大理石毛片。新中國成立後,生産力不斷提高。縣石料廠設備進行改革,用電動鋸代替木架鋸,以金剛砂代替普通砂,開始半機械化生産。1983年從意大利引進石板材毛片加工的先進技術設備。1986年縣石料廠、縣工藝廠從意大利引進大理石厚、薄片加工全套全自動化設備,東方天然石材有限公司從西德引進花崗石板材加工全套全自動化設備。使石板材生産工藝技術達到國内外同行業的先進水平。至2000年大部分的大、中型石材廠傢生産花崗石板材已實現機械化全自動生産,一些小型企業則采用國産帶有金剛石鋸齒的圓盤鋸機加工生産花崗石板材。 

   切邊 毛片加工出來後,根據定型産品的規格和用户對産品所需規格的要求,進行切邊加工。過去用手工操作時,以鑿錘、銼等手工工具鑿邊、磨邊,生産工效很低,容易損壞毛片。1963年開始,改革石板材切邊工藝技術,改用金剛砂刀具或金剛石刀具的電動切邊機,加快了切邊的進度,提高了切邊的質量。1986年後從國外引進石板材全套全自動先進加工設備,石板材的切邊生産,至2000年已基本實現全自動化。   

   研磨抛光 研磨抛光是石板材加工的一個重要工序。一般經過粗磨、細磨、精磨。毛片經切邊後,即進行研磨抛光。1960年前,石板材毛片研磨抛光是用手工以青磚、磨礪刀石、滑石等作工具磨平,再用石臘等磨光。1960年後,采用半機械化的磨光機,選用由砂粒粗目數到幼目數金剛砂磨具進行打磨平整,再使用草酸等化學劑抛磨至表面光滑。2000年,石板材的研磨抛光與鋸片、切邊一起,連成全套自動化生産工藝。

  第二節 人造大理石加工

  人造大理石又稱“再造石”或“布列頓石”。主要産品有壓板樹脂型再造花崗石(Y型)、方料樹脂型再造大理石(R型)和方料水泥型再造大理石(C型)3個系列,10多個花色品種。産品的特點是:外表美觀、結構緊密,並具有耐磨、耐老化、吸水率低等優點。可與天然大理石相媲美。部分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還優於天然大理石。廣泛用於建築裝飾、製作生活用品、工藝品等。

  人造大理石是本縣1983年新産品。首先由縣工藝廠生産,但因設備簡陋,産量很低,産品質量不穩定而停産。1985年建立粤雲新型石材廠,引進意大利先進生産設備和技術,設計生産能力爲年産再造石40萬平方米。1986年兩條意大利再造石全自動生産綫先後投産,是年生産再造石3.83萬平方米,1992年産量13.24萬平方米,工業産值超1000萬元。2000年産量30萬平方米,産值超4000萬元,年創税利520多萬元。

  人造大理石的主要原料是天然大理石碎料、石粉、不飽和樹脂及高强度水泥。加工工序爲:采用天然大理石碎料、石粉、不飽和樹脂或高强度水泥爲膠結材料,通過計量配合,在真空狀態下進行攪拌,强力振動,然後經磨光、裁邊和上臘,即成産品。

  第三節 石料工藝品加工

  本縣生産的石料工藝品有大理石工藝品、花崗石工藝品和人造大理石工藝品3大類。主要産品有雕刻工藝、壁畫、石板畫、花瓶、花盆、盆景盆、筆筒、筆架、筆座、烟灰缸、招牌刻字、石碑、健身球、通花立方體字以及各種石料燈具等。石料工藝晶具有設計新穎、造工精細、美觀怡然、古檏典雅等特點。

  本縣石料工藝品生産有100多年曆史,清代末年龢民國時期已生産石碑、石刻和石雕工藝品。新中國成立後,石料工藝品生産發展很快。1958年縣石料廠設立專門工藝小組,承接各種石板雕刻、石料工藝品和石片鑲嵌工程。1959年2月,該廠派技術員到北京參加人民大會堂石片鑲嵌工程,還派技工到肇慶七星岩雕刻葉劍英題詞、郭沫若題詞、朱德題詞和陳毅題詞。縣工藝廠從1981年建廠起,就設置工藝車間,從事工藝品製作。該廠生産的大型花崗岩石獅踞立在肇慶七星岩牌坊前,肇慶游樂園門前以及縣建材總公司大門前。“雲石鏈條吊瓶”石雕獲1984年廣東省和全國旅遊産品優秀産品奬。1988年該廠還完成了由湖北美術學院唐小和夫婦創作的長150米、闊2.8米“天長地久”大型石板畫雕刻,出口埃及,受到埃及友人的好評。

  本縣石料工藝品生産,1961年前全爲手工操作,以鋼鑿、鐵鎚爲生産工具。1962年開始使用普通車床生産花瓶、花盆等石材工藝品。1981年采用玉雕機、車床等機械設備進行生産。是年全縣生産石料工藝品3797件。1988年産量5.27萬件,1992年生産石料工藝品的企業發展到100多家,年産量20多萬件。2004年由於私營企業的不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工藝製品向“新、精、特、先、巧”方向發展。石料工藝産品已從過去的年産20多萬件增加到2004年的600多個花色品種250多萬套以上。

  第四節 其它石料加工

  石米加工 1954年本縣首先生産石米的企業是縣石料廠,僅有1臺石米破碎機,日産量爲3噸。1959年起增加生産設備,擴大生産能力,提高石米生産産量。1978年本縣生産石米的企業有新增加,但生産能力仍跟不上發展需要,全年僅生産石米1.8萬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會後,隨着城鄉建設的迅速發展,建築材料需求量大增,石米産量增長很快,1984年全縣生産石米12.24萬噸。1988年形成年産80萬噸生産能力。1992年全縣有大小石米廠400多家,年産石米183.06萬噸,是1978年的102倍,是石米生産的大發展時期。至2000年石米生産走向低潮,石米廠較小,所産石米也較少。

  石米主要用於建築搪墻裝飾、水磨石米地板、制水磨階磚等,也用作生産再造石的原料。本縣生産的石米産品,從規格上分有1號(粒度3.2—4.2毫米)、2號(粒度4.2—6.2毫米)、3號(粒度6.2—7.2毫米)、4號(粒度7—10毫米)及幼1號等。各種石米硬度適中,經水洗後顔色鮮艷,並能長期保持色澤不變,是建築裝飾的優質材料。2號石米由於粒度適中,適用性廣,需求量最大。

  石米加工方法有手工和機械加工。手工加工方法簡單,只需一些簡易工具,先用鐵鎚把小石塊破碎,然後接所需規格用竹篩或鐵綫篩進行分類製造,即成産品。機械加工工藝流程是:先把較大的石塊經人工破碎成能進入破碎機口爲度的小石塊,然後送至鄂式破碎機。經一級破碎後,使用皮帶提昇機輸送到反擊式破碎機進行二級破碎,再把碎石用皮帶提昇機輸送到石米篩造成産品。機械加工石米的方法從50年代開始使用,60年代以後普遍使用。

  石粉加工 本縣生産的石粉有水磨石粉和干磨石粉兩大類。水磨石粉又稱白石粉,以純白石作原料。 1954年縣石料廠首先生産水磨石粉。當時主要采用石磨研磨,粉池漂洗、翻交漿,然後放上粉床利用陰光曬干,便成産品。整個生産過程除研磨用動力外,其餘均用人力,工人勞動强度大,産量低,每臺磨機産量僅有350公斤。從1960年起對水磨石粉生産設備和工藝技術進行全面改造,改爲抽漿泵提昇、鬥車拉粉、攪拌機攪漿,梯級水槽漂粉,用烘干爐焙干。1982年采用温式球磨機磨粉,使水磨石粉的生産工藝技術達到國内外同類行業的先進水平,産品潔白度高,粉末幼嫩,質量穩定,馳名中外,是本縣商品出口之一。水磨石粉是牙膏、化妝品、玻璃、涂料、醫藥等工業的優質原料和輔助材料。1986年起本縣一些鄉鎮石材企業也開始生産水磨石粉。1987年全縣水磨石粉生産量1.97萬噸,1991年産量3.74萬噸,1992年生産能力達到10萬噸。至2000年水磨生産石粉較少。干磨石粉(復粉)。有白色、赤色、黑色等,以白石粉爲主,粒度爲325目、200目、150目、180目、80目。白石粉白度要求至86度以上。干磨石粉主要用於建築搪墻,也可用作玻璃、塑料、合成橡膠、油漆、涂料、化妝品、醫料、飼料等工業的主要原材料或輔助材料。用白雲石加工的白石粉是生産電焊條的輔助材料。干磨石粉的生産原料主要是石粉砂或碎石粒。加工工序爲:將石粉砂或碎石粒提昇進入貯料塔,或用破碎機把石料破碎成碎石粒提昇人貯料塔,經雷蒙機研磨,采用所需目數分機篩篩選,即成産品。

  本縣干磨石粉生産始於1954年。當時縣石料廠利用生産石米的餘粉砂作制産品生産,采用人工篩選加工,勞動强度大,生産效率低。 1964年該廠購進雷蒙機1臺,1972年又安裝配套生産綫,從此干磨石粉進人機械化生産,並成爲石材綜合利用的一個主要品種。1973年後,加工生産干磨石粉的企業有雲城鎮石米廠、富林公社文鋒石米廠、附城公社大冲石米廠以及一些村辦石料廠。1980年干磨石粉生産遍及全縣所有生産石米的企業,是年産量8761噸,此後生産發展速度較快,1988年干磨石粉産量9.35萬噸,1991年23.26萬噸。1992年3月,雲城鎮經濟發展總公司與香港星泰實業公司合作,在江山石料廠增建1條年産5萬噸石粉生産綫。 1992年底,全縣干磨石粉生産能力  達40萬噸。2000年全區生産石粉15萬噸。

  水磨階磚加工 水磨階磚有雲石碎石水磨階磚和雲石拼花水磨階磚兩類、10多種花色。是一種使用價值較高、美觀耐用的建築材料,廣泛用於鋪地板、鑲嵌墻等。1980年腰古建材廠率先生産水磨階磚, 1981年後遍及鄉鎮。1987年全縣共有60多家企業生産水磨階磚,是年産量56.7萬平方米。1990年産量達 90.97萬平方米。1999年出口量5.67萬平方米。1992年後水磨階磚的生産有所下降,2000年生産水磨階磚的廠家已較少。

  生産水磨階磚的主要原料是:普通水泥、白水泥、各種顔色的大理石碎粒或小片、河沙、顔料以及骨架鐵綫等。過去一般采用手工操作加工,工藝程序爲:配料——均匀面料——上格——短期凝固——均匀底料——凝固期——脱格——浸水養護——粗磨——中磨——細磨——打臘,共12個工序。1985年 12月,縣石料廠從意大利引進1條價值165萬元的半自動防滑階磚生産綫,於1986年3月安裝投産,水磨階磚生産進入半自動化機械加工時期。機械加工包括:配料——均匀面料——均匀底料——壓縮——脱格——自動粗磨——抛光。共8個工藝程序。

  七○砂加工 七○砂,又稱“成型砂”,砂粒比較粗,粒度在24—40目之間。1974年縣石料廠首次生産七○砂,産量僅有53噸。1978年産量達到2360噸。1979年縣石製品廠等企業也相繼生産七○砂,但由於銷售量少,生産發展緩慢, 1988年後,年産量在1000噸左右徘徊。至2000年基本已停止生産。

  七○砂主要用於鑄造工業的無毒成型砂。其加工方法是:在生産 1號、2號、3號、4號石米的同時,增設一個所需目數的震動篩,把混合在石米中粒度較粗的粉砂,經過震動篩選出而成。

  建築碎石加工 建築碎石産品有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3類。碎石大小通常爲2—4厘米石灰石和大理石碎石廣泛用於建築,是混凝  土的主要原料。花崗石碎石主要用於鋪設鐵路,也用於建築,是建築混凝土的優質原料。

  建築碎石是本區一項古老的石料工業産品,歷史上民間已有生産,民國時期開辦的民生公司、協和祥公司,都是以建築碎石作爲主産品。新中國成立後,建築碎石生産進一步發展。1973年縣屬1125礦場設立專門車間,從事建築碎石生産。 1984年從事建築碎石生産的企業遍及各鄉鎮。1986年生産建築碎石 13.88萬噸。1992年30多萬噸。 2000年達50多萬噸。

  建築碎石的加工方法有人工加工和機械加工兩種。人工加工方法簡單,只需用鐵鎚把小石塊打碎成 2—4厘米的顆粒,即成産品。至 1992年,民間仍有用這種方法加工建築碎石。機械加工是采用鄂式破碎機的電力帶動,把石塊破碎成2— 4厘米,即成産品。2004年建築碎石的生産已實行全自動化機械生産。

  (本文節選自《雲浮市雲城區石材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