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二、學科特色

  縱觀中大地理學80年曆史進程,可將其發展特色歸結如次。

  1.博採包容、兼收並蓄

  這是嶺南文化風格之一。地理學作爲一個知識體系,除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是共同的以外,還深受所在地理環境的影響,因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歷史上嶺南學者利用廣州、港澳口岸之便,首得海外風氣之先,大量吸收海外文化,使之成爲嶺南文化一部分。許多飽學之士,幾無不借此成功。民國以降,閲讀外文地理書刊在廣州已成爲時尚,這時期地理學者,多掌握一二種外文。中大地理係成立後,吴尚時、梅甸初、林超等開始譯書,德、法、英、美等不同流派地理著作被介紹進來,這對我國近代地理學的建立和知識傳播起了很好的作用,許多人後來成爲著名地理學者也基於此。一個突出例子是中大地理係首届畢業生黄秉維院士,他没有出國留學,却通過廣泛閲讀外文書刊博採西方地理學精華。畢業於中大地理係的北師大教授周廷儒,對自然地理、中外文獻之熟悉與野外工作之勤快相得益彰,故能創立“古地理學”,並因這門新學科而名振中外。同樣畢業於中大地理係的羅開富教授精於英語,懂法、德、俄語,博聞强記,讀外文書之多有口皆碑。曾昭璇教授才思敏捷、筆走龍蛇,其碩士論文參考英、法文資料300種以上,獲得道師楊成志和語言學者王力高度評價。

  建國後,中大地理學者很快跟上時代前進步伐。許多人在短時内掌握俄語工具,一些人成爲蘇聯地理學專家。代表人物有王正憲、曹廷藩、鐘衍威、唐永鑾教授等。他們翻譯《普通自然地理學原理》、《英國經濟地理》、《新城市總體規劃》等蘇聯地理學著作,蜚聲地理學壇。

  改革開放後,中大地理學者仍保持對日新月异世界地理科技的熱切追求,吸收、引進西方地理學最新成果,同時以嶄新姿態走出國門,踏上與世界地理學界交往道路,僅人文地理近年組織各類國際交流17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19次,學術報告會約60次,出訪教授25人次,與世界著名大學地理機構,如德國科隆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香港大學等建立各種學術交流。〔3〕從2004年開始,人文地理和城市規劃專業學生6次遠赴德國、瑞士和加拿大地理實習,瑞士巴塞爾大學師生也依靠中大來珠三角考察,這對兩方都獲益匪淺,中大已成爲我國人文地理國際交流一個重要基地。

  這樣一來,在中大地理學之内,以教師學術出身不同,形成各流派共生共存、和而不同、互爲補充的派别分野格局。這其中有孫宕越、洪紱、吴尚時爲代表的法國區域學派,有葉匯教授爲代表的長於自然地理的德國地理學派,有林超、羅開富、曹廷藩、鄒豹君、繆鴻基爲代表的較爲傳統的英美地理學派,有王正憲、董漢飛爲代表的蘇聯地理學派,有樑溥爲代表的日本地理學派,當然也少不了以唐永鑾、徐俊鳴、曾昭璇、許學强等爲代表的中國地理學派。他們相互包容,無門户之見,且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共同推動地理學在中大闊步前進。

  2.長於野外考察和實踐

  中大地理係處在嶺南,長夏無冬,一年都可以開展野外工作。地理學者可以長年接觸大自然,在實踐中探索其奥秘,總結規律。這比北方地理學者限於夏天出野外,冬天在室内總結有很多優越性,這也是地理學在中大發展一個重要特徵。

  中大地理係創辦之初,以自然地理學最爲出色,野外考察爲地理教育最重要環節。1930年,在W·克勒脱納帶領下,地理係組織“雲南地理調查團”,開赴雲南邊疆作探險式考察,在點蒼山4122米發現第四紀冰川地貌,後被命名爲“大理冰期”冰川地貌。這是民國時期我國地理學界有組織的地理考察之始,後被載入《世界地理學史》〔4〕。這次考察成果後撰成《民國十九年雲南地理考察報告》,用中、德文發表,産生很大影響。這個傳統一經形成,歷久不衰。在留法歸來的孫宕越、吴尚時當係主任時,每學期野外考察十多次,假期則作長途考察,1937年6月19日《中山大學日報》稱地理係“對於實地考察,尤爲注意”。抗戰時期,地理係幾經搬遷,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吴尚時仍堅持帶領學生外出考察實習,雲貴高原、南嶺山地留下他們深深足迹,並寫出許多獨到見解論著。尤其是吴尚時,其論著參考文獻甚少,主要是依靠兩條腿在野外考察,總結出結果。建國後,中大地理係根據國家建設需要,組織師生參加過多次重大建設項目實地考察,取得許多開拓性的成果。如關於華南熱帶生物資源綜考報告,《雲南綜合考察報告》、《廣東地貌區劃》、《廣東氣候區劃》等。只有野外調查和實踐才能驗证新地理理論和技能,同時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動地理學的新陳代謝,加速它的開拓創新和向高一級水平邁進。中大地理係擅長和優越恰在於此。

  3.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務實風格

  應用性是地理學一個重要特徵,從歷代編寫地方誌書,編繪輿圖到興修水利等,無一不彰顯地理學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吴尚時研究水文地理一開始就走上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上世紀30年代,廣州東濠涌每遇大雨,常潦患成灾,危及城市安全。吴尚時經過實地勘察和計算,提出在上游築壩,下游挖河分流方案,爲廣州市政府采納,潦患得以弭除。西江在順德甘竹灘一段灘石林立,航行險象環生,發生多起民船觸礁沉溺事件。炸礁成爲治河議論焦點,吴尚時以高屋建瓴之見,否定炸礁,提出建築横河堤壩和水閘方案,爲衆論信服,當然問題的最後解决是建國後事情。在中大遷粤北坪石時期,根據吴尚時建議,地方政府在北江設置水文站,中大派員觀測,積累大批水文資料。區域地理與區域開發關係極大,吴尚時、曾昭璇在《廣東南路》這篇著名論文中,在深入分析雷州半島(南路大部)自然、社會條件後,指出南路應造林緑化,利用荒山發展畜牧業,加速開發漁鹽資源,發展榨糖、榨油等工業和市場,並指出由於河流分散,未能形成大城市,只有湛江、北海、梅緑、水東等區域性中心城市,並呈離心性分佈格局,限制了區域發展。這些真知灼見,無一不建立在深入調查,歸結於應用的基礎上。故建國後陳國達院士主編的《中國地學大事典》指出:在“水文地理研究方面,他(指吴尚時)是中國最早倡道者之一;著有《湞武二河之水文》、《曲江潦患與預防》、《粤北之水力》三本著作,并發表幾篇《治理廣州山洪論文》〔5〕。這個評價,殊爲恰當。

  新中國成立後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要求地理學解决自然和社會經濟相關的問題甚多。上述地理係在多次野外考察基礎上,寫出一大批調研報告,編繪多種地圖,不但推動學科前進,而且爲有關部門或地區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决策上不可或缺的參考。近年改革開放,地理係各專業都投入這個時代潮流,並大顯身手,舉凡自然、人文資源調查、環境保護、土地利用、城鄉規劃、旅遊規劃、産業布局、區域發展與規劃等,因爲有地理工作者參與而顯得有聲有色,成就斐然。僅中大河口海岸所至1999年就承擔各類科研任務上百項,不少是應用開發課題,如港口、航道選址、治理,灘涂圍墾,海岸保護,水産養殖,防灾减灾等。中大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更以雄厚師資力量、先進設施和豐富經驗參加以城市與區域規劃爲中心各項開發應用研究,碩果纍累,在科學爲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方面樹立了一面旗幟,也是中大地理係一貫實務學風在當代條件下的發揚光大。

  學術分流派是客觀存在的,而流派是由學術風格支持的。關於地理學南北分流問題,北京大學林超和曾昭璇教授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後來曾昭璇把地理學嶺南派歸納爲野外工作、博覽群書和努力創新三大優良傳統。中大地理學的學術特色,折射中國文化的地域差异。這恰如明代鄒善爲元釋繼洪《嶺南衛生方》作序曰:“嶺南外號炎方,又瀕海,氣常燠而地多濕,與中州异。氣燠故陽常泄,而患不降;地濕故陽常盛,而患不昇。業醫者,苟不察粤地山川竅發之异,有以奪陰陽動歷之變,而徒治以中州常法,鮮有不失者。”〔6〕這裏不套用中原“常法”,成爲嶺南中醫藥派一個主要特點,這對有强烈地域性的嶺南地理學特色而言,也同樣是適用的,而中大地理學又是這個特色的集中表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