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六、鎮隆鎮

  鎮隆鎮是信宜市的一個鎮,現在總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8萬人,城鎮建城區面積約4平方公里,城鎮人口約2萬人,是信宜市南部的中心城鎮。

  這什麽在全流域105個鎮中,我把鎮隆鎮作爲鄉鎮級行政區域的典型來花筆墨呢?我主要是看重它的歷史文化。

  1千年古城

  在信宜境内,有四個古城:一是池洞鎮太安村,公元502-972年,樑德-懷德縣城;二是鎮隆鎮八坊村,公元621-1951年,信義-信宜縣城;三是水口鎮舊縣村,公元621-672年,潭峨縣城;四是徑口鎮煲肚村,公元622-672年,特亮縣城。現今,懷德、潭峨、特亮三個縣城,只有文字上的遺址,實物連磚瓦也没留存幾塊,唯獨信宜縣城,至今還像個古城的樣子。

  鎮隆這個城鎮,實際上包括鎮隆圩和信宜縣城。

  鎮隆圩,始建於明代,至少有四百年曆史,圩期一直是“一、四、七”,清代就有商店270多家,住户80多家。原名南界圩,也許因爲它處在信宜南部邊界上,與高州交界,成爲信宜南部和高州西北部的物流集散中心,長期不衰。

  信宜縣城,始建於唐代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時設信義縣。作爲縣城,至今已有1389年,無疑是一座千年古城。

  信宜縣城,位於鑒江上游東江和西江匯合處的北岸,大應嶺聳峙其前,登高山屹立其後;東有風崗,西有榜嶺;遠挹山光,近吞水色。

  信宜縣城近似正方形,築有城墻,設置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内,街道從東門至西門爲横街,從北門至南門爲直街;建築物有縣署、學宫、明倫堂、考試場、書院、宗祠和八座碑坊。據説,城内曾有23個宗祠,大多數宗祠也是書院。如劉家祠,也就是藜照書院。

  抗戰期間,城墻全部拆除,只保留北門和文明門(清嘉慶十八年即公1813年,移建南門於學宫前正南位,南門改稱文明門),城基改爲環城公路。城内起鳳書院、黎照書院和孔廟(即學宫)正殿等保存較完好,多數街道仍舊,仍具古城風貌。

  2著名僑鄉

  據茂名僑辦1997年僑情普查數據,僑居國外的信宜籍人有近54萬人,分佈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馬來西亞最多。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多達46萬多,信宜籍的約占90%。信宜被列爲全國43個重點僑鄉縣(市)之一。

  鎮隆是信宜人出境去南洋的橋頭堡。信宜的地勢大體上是四面環山,南邊大田頂海拔高1703米,亞公髻1513米,大霧嶺頂1423米;東邊三甲頂1211米,筆架山1159米;東北火同坑項1315米,亞婆髻頂1088米;北邊石牛肚1092米,與廣西交界的大芒頂1044米;西邊勾髻頂1040米,大人山頂943米。唯有西南邊,在鎮隆這個地方,没有什麽高山,大多是二三百米海拔的丘陵,而且流貫信宜的東江、西江在這兒匯合,然後南流高州,天生鎮隆就是信宜出境的通道。加上,這兒一直是信宜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我認爲,鎮隆成爲信宜人出境走南洋的橋頭堡是很自然的事。

  成事還在人。鎮隆人李季濂開設的“錦綸泰”是信宜人闖南洋的中轉站。上世紀清末民初,國内實業未興,就業無門,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殖民者大興橡膠、菸草種植和錫、鋅開採,需要大批勞工。身無分文又不熟路的信宜人,大多以“賣猪仔”的辦法去闖南洋。鎮隆人李季濂棄官去南洋從商,他先後在鎮隆、高州、湛江、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地開設“錦綸泰”旅店,方便信宜人沿着鎮隆——高州——梅緑——湛江——新加坡、吉隆坡這條通道前往南洋。僅1926年這一年,“錦綸泰”幫助去南洋的信宜人多達兩萬多人。在20多年裏,經“錦綸泰”幫助去南洋的信宜人將近10萬人。

  3文化重鎮

  千年的歷史,使鎮隆這個古城沉積着豐富的歷史文化。

  一是大洪國王宫舊址

  大洪國是信宜歷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清咸豐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廣東三水人陳金缸率領農民起義軍,佔領信宜城,重建“大洪國”,自稱南興王,以學宫爲王宫、縣署爲元帥府,並命將領率部駐紮大路街、天後街、荔枝村、西岸等地,以守護“首府”;又在縣城西北築堡壘,以抗清軍;在城外辟建新圩市,通商做買賣;在大路街冼太廟設賓館,接待賢人達士。

  大洪國王宫原是學宫,始建於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45年),幾經修建,至清干隆四年(公元1739年)改建爲清代風格的建築。現尚存欞星門、聖域坊、賢關坊和大成殿,大成殿爲宫殿式建築。大洪國王宫舊址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曾被鎮隆小學佔用,現今鎮隆小學已遷出,正籌資進行修復。

  二是舊城古建築

  鎮隆這個古城,經過一千多年的拆拆建建,曾留下不少古建築。縣署、學宫、書院、宗祠、城墻、門樓,以至街坊都顯得很有古城特色。遺憾的是,不注意保護,至今保存得完好的已爲數不多。除了前文説到學宫,還有起鳳書院和文明門,建築較有特色,也保存較好。

  起鳳書院,座落舊縣城内文明横街,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始建,三座兩廊,坐北向南,因對岸有鳳凰山,以“騰蛟起鳳”之意而命名。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重建,增設宿舍,兼作試院,又稱“考棚”。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正座建樓,取名“登瀛樓”。書院前座,民國年間改建爲西式洋樓。

  文明門也即舊縣城的南門,座落於學宫前的正南,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改建南門(封舊南門、開新南門)而成。民國年間,改建文明門,仿宫殿樓台式,兩層,大屋頂,高臺基,中開拱門,屋檐下有蓮花托拱頭,紅墻緑瓦,群衆稱爲“紅樓”,茂名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鎮隆飄色

  鎮隆飄色,有點類似佛山的秋色和吴川的飄色,是一種巡遊性的舞臺造型藝術。

  何謂飄色?大體上是用大型平板車裝飾成花車,叫色板,有多靚就扮多靚的金童玉女,站坐在色板上,演繹着各種故事情景,如唐僧取經、桃園結義、貂嬋拜月、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大鬧天宫等,這就是飄色。

  2005年,鎮隆明珠飄色隊,在藝人劉天一、陳太昌等的努力下,打造了20多個“色板”。其中“普天同慶”、“蟠桃仙景”、“鳳凰展翅”三版,參加廣東省首届民間飄色藝術大賽,榮獲金奬。

  在舊縣城八坊村和鎮隆圩,農曆二月初一到初六,每晚各街村的飄色藝術隊在街道、村道上巡遊,陪游的還有鼓樂隊、彩旗隊、花燈隊、獅龍隊等,遊行的隊伍浩浩盪盪,歡樂的人群夾道觀看,人山人海。這種飄色藝術活動,群衆性、藝術性、觀嘗性、娱樂性都很强。

  四是鎮隆八音

  所謂八音,就是八個人,頭戴冠盔,身穿服飾,手持鑼、鼓、鑔和簫、笙、笛等樂器,融合曲藝、民調的鼓樂隊伍。

  八音這種鼓樂隊伍,表演場地要求不高,十分靈活,室内室外都可以,也可以行走。在鄉間,爲喜慶事助興,氣氛歡樂祥和,很受歡迎。

  特别是鄉村婚禮,八音樂隊吹着嘀咑參與迎親,使整個迎親禮隊有聲有色,好生威風。

  五是報喜白花燈

  鎮隆還有一種風俗,就是生了孩子要掛白花燈。這種燈繪製的花飾主要是白花,故稱白花燈。

  凡正月初十以前生了孩子的人家,不論生男生女,都要做好白花燈。只是生男的花燈精巧莊重,生女的簡單輕巧。正月初十這一日,孩子家長持燈參拜祖先和土地神,然後將燈高掛於土地廟,稱爲出燈;正月十六同樣禮儀一次,稱爲圓燈;元宵節,小孩家長舉燈參加遊行。那花燈遊行,燈火輝煌,十分喜慶;而且全村這一年出生了多少小朋友,一目了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