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爲抗戰勝利和平而祈禱——澳門保存虚雲大師1947年秋開示歸戒録

  最近讀鄭煒明、黄啓臣先生著的《澳門宗教》(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年11月),見裏面載有虚雲大師1947年農曆八月初一在澳門平安戲院所作的開示歸戒的記録稿。讀後,感到這篇開示録,是虚雲和尚留在世間的一篇宣講佛教歸戒的重要著作。内容豐富精湛。以於當今學佛者,也不失之爲一篇好教材,而且也是研究省港澳佛教史和虚雲和尚的一篇重要文獻。值得保存。爲此,特對此文獻的作者、來歷及原文作了個推介。

  虚雲(?~1959)中國現代著名僧人,俗姓蕭,初名古岩。福建泉州人。咸豐九年(1859年,一説光緒九年1883年)至福州鼓山涌泉寺從妙蓮和尚出家受戒。曾遍參金山、高渂、天童、天寧諸名刹,巡禮佛教四大名山,後從天臺華頂鏡清法師習天臺教義。轉經川、康赴西藏,外至印度、孟加拉及緬甸仰光、臘戌,考察西藏和印度佛教。回雲南,經内地至北京。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適八國聯軍入侵,虚雲即隨清帝、後一行至西安。不久他再經川至滇去泰國、馬來亞等考察東南亞佛教。1920年重興昆明西山華亭寺並改名雲栖寺,抗戰期間重建廣東曲江南華寺,戰後重興乳源雲門寺。歷任福建鼓山、廣東南華、雲門諸大寺住持。1953年被推爲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同年應請復興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其禪功和苦行爲世人所重,是現代中國一位杰出的禪宗代表人物。(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虚雲》與《虚雲和尚年譜》)

  至於這篇開示録的來歷,據岑學吕:《虚雲和尚年譜》,有以下記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丙戌

  第二次世界大戰既停。各省市復員工作。

  ……

  ……七月七日爲抗戰十週年紀念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寺院誦經,追薦陣亡將士及死難人民,禮也。粤省佛教同人、官紳士庶推代表赴雲門,迎虚雲老和尚莅穗主法。……雲公慨然隨順。……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丁亥

  ……夏,香港春華三院請作平安法會。赴港,住崇蘭學校,曾壁山(寬壁)招待及助理法理,皈依者數千人。旋應李居士民欣請,赴澳門講經,打七、皈依者數千人。馬居士詩傳,請赴中山縣石歧,建大悲法會,皈依者亦數千人,事畢回雲門寺。

  可見,在澳門平安戲院所作的開示,是虚雲大師主持的省、港、澳和平法會活動的一部分。但《虚雲和尚年譜》和内地佛教資料均未見這篇開示皈戒録,今仍然保存在澳門實乃一大幸事。

  這篇開示歸戒是當時的一篇記録稿,收在净慧編的《虚雲和尚開示録》中。保存在澳門普濟禪院。現據《澳門宗教》所載,復録於後,以饗廣大讀者。

  虚雲大師《在澳門平安戲院開示歸戒》(1947年農曆八月初一日)

  今蒙佛教同寅相邀,假座平安戲院與諸仁者説法。

  “法”者即衆生心,衆生心與佛心本無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論》雲:

  “所言法者,即衆生心,具足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所謂“世間法”者,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一切有情無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間法”者,即聲聞、緣覺、菩薩、佛是也,又名四聖法界。斯則四聖六凡,合名爲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隨顛倒迷染之緣,則有六凡法界生;若隨不顛倒悟净之緣,則有四聖法界生。由是觀之,聖之與凡,唯心之垢净而現。六凡心垢故,則現六道善惡罪福等相;四聖心净故,則現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經雲:“菩薩清凉月,常游畢竟空,衆生心垢净,菩提影現中。”是故苦樂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業,自身受報。唯聖與凡,但問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若遇逆境,則怨天尤人,遇順境,則驕矜自恃。或有終身作善而得惡報,作惡而得善報,則謗無因果。那知因果理微,如種果子,先熟先脱。假我今生雖作善業,反招惡報者,皆由過去惡業熟故。今生雖善,而過去之惡業已熟,不得不先受惡報,以今生善業未熟故,不得現受善報。信此理者,必無疑惑。然無始障深,久在迷途,備受辛酸,脱苦無由,當如之何?《楞嚴經》雲:“一切衆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體,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夫欲不受輪轉者,當净諸妄想,妄想净,則輪逥自息。故迷心名爲衆生,覺心名爲諸佛。佛與衆生,一迷一悟而已。當知此靈明覺知之心,即天然佛性,人人本具,個個現成。凡夫雖具佛性,如礦中真金,爲煩惱沙石之所包含,故大用不彰;如來歷動修行,已淘去惑業沙石,如出礦精金,其金一純,更不重雜沙石,大用全彰。故稱爲出障圓明,大覺世尊。

  現在我等即欲成佛,先當審觀因地發心,除去煩惱根本,煩惱苦滅,佛性圓彰。若因地修行不真,則果招邪外之曲。若論修行之方,機有上中下之异,法亦有三乘人天法門不同。若爲上機者,則爲説大乘微妙法門;爲中機者,爲説出世解脱法門;爲下機者,則爲説解脱地獄、餓鬼、畜生三途之苦。佛雖説種種法門,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爲根本,務使受持者,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依之立身齊家治國,則人道主義盡,且苦因既息,苦果自滅,解脱三途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則學佛主義亦盡。故三歸五戒,是導世之良津,拔苦與樂之妙法。兹先釋三歸,次明五戒。

  所謂三歸依者,第一歸依佛,第二歸依法,第三歸依僧。何以先當歸依佛?佛爲大覺世尊,究竟常樂,永離苦惱,諸導衆生,出述籠,就覺道,佛爲教化主,故先當歸依佛。次當歸依法者,是我佛法門,三世諸佛,皆依之修行而成就無量清净功德,今日既欲返本還源,净除心垢,舍佛法無由,故次當歸依法。三當歸依僧者,以佛法不自弘,須假人弘,人能弘法,方使從聞思修,证果成佛;况佛法無人説,雖智莫能了;難了之法,既借僧得聞,此恩莫極,故當歸依僧。又名歸依三寶。三寶之義,分别有三:一者一體,二者别相,三者住持三寶。

  (一)一體三寶者,即一心自體,法爾具足佛法僧三寶故。梵語佛陀,此雲覺者,當人一念靈明覺了之心,即自性一體佛寶。法者軌持義,這個心性,能軌持世間一切諸法,即自性一體法寶。梵語僧伽耶,此雲和合衆,即此覺心能持一切法,即心即法,法法唯是一心,即法即心,心法不二,事理和合,即自性一體僧寶。如是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寶,三寶唯是一心,是名一體三寶。衆生迷此,向外馳求,流轉生死,諸佛悟此,即证菩提。釋一體三寶竟。

  (二)别相三寶者,佛法僧三寶名相各别故。梵語佛陀耶,此雲覺者,覺徹心源,究盡實相,是名自覺。將自证法門,覺悟一切衆生,是名覺他。自覺已圓,覺他亦竟,是名覺滿。三覺已圓,萬德具備,究竟成佛。初菩提樹下成道,示丈六金身,於於華嚴會上,現廬舍那尊特之身,是爲别相佛寶。如來隨機設教,五時所説權實諸經。三藏十二部所詮教、理、行、证、因、智、斷,各有不同,是名别相法寶。依教修行,從行契证,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階次,各各不同,是名别相僧寶。釋别相三寶竟。

  (三)住持三寶者,佛滅度後,無論泥塑木雕,五金鑄作,紙書布繪,諸佛形象,留世福田,恭敬如佛,功德難思,住持不絶,是名住持佛寶。無論黄卷貝葉,所詮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經,使見聞者,依之修行,皆離苦得樂,乃至成佛,化化不絶,是名住持法寶。剃發染衣,弘宗演教,化度衆生,紹隆佛種,是名住持僧寶。釋住持三寶竟。而住持、别相、一體,悉稱寶者,不爲世法之所侵凌故,不爲煩惱之所污染故。世間七珍,雖稱爲寶,享樂一時,畢竟成空,只能養生,不能脱死。若論三寶,則能息無邊生死,遠離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樂。今言歸依三寶者,不特歸依住持三寶,别相三寶,亦復歸依一體自性三寶。落於言説,雖名三種三寶,其實唯是一心,更無别法。舉凡一切事物,莫不由心,心攝一切,如如意珠,無不具足。所以教中但雲: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等,終不雲歸依於他。六祖  雲:“自性不歸,無所歸處。”夫“歸”者,是還源義,衆生六根從一心想,既背本源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還歸一心之源,故曰歸命。故歸依亦即歸命義。“依”者,是依止義,以諸衆生一向隨諸色聲,逐念流轉,苦海漂沉,無依無止,不知何處是歸寧之地。今歸依三寶,則身有所歸,心有所依,從是以後,以三寶爲師,三界迷途從此可出,發菩提心,佛果可期。釋歸依三寶議竟。

  既説三歸,次明五戒。歸依三寶已,當依法修行,方脱三界苦。若不依法修行,則無由脱粘去縛。欲脱生死粘,去煩惱縛,非五戒不爲功。故雲:“五戒不持,人天路絶”。夫“戒”者,生善滅惡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聖之工具。以從戒生定,從定發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覺。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爲無上菩提本”也。我佛世尊,開方便門,初唱三歸,次申五戒,如是乃至大小乘戒等。良由衆機心行非一,且由淺以至深,從微而及顯,究竟歸元,本無二三。

  五戒者,一殺戒,二盗戒,三邪淫戒,四妄語戒,五飲酒戒。此五戒名曰學處,又名學迹。是在家男女所應學故。又名路徑,若有游此,便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儀妙行善法,皆由此路故。又名學術,諸所應學,此爲本故。又名五大施,謂以攝取無量衆生故,成就無量功德故。而斯五戒,在天謂之五星,在山謂之五嶽,在人謂之五臟,在儒謂之五常。以仁者不殺害,義者不盗取,禮者不邪淫,智者不飲酒,信者不妄語。五戒若全,則不求仁而仁著,不欣義而義敷,不祈禮而禮立,不行智而智明,不慕信而信揚。所謂振綱提網,復何功以加之。總論五戒已竟。

  若别釋五戒義者,(一)明殺戒,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雲:“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况學佛之人,豈肯萌其殺念而招苦果。是故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殺戒。殺戒若持,輪逥自息。殺業之始,無非以强凌弱,或貪圖口腹或因財害命,故有人殺人,畜殺畜等,都屬於慢殺,若貪口腹而殺者,是屬痴殺。然將他肉以補己身,豈君子之所忍爲哉。豈知殺機若萌,仇對自起。故《楞嚴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爲人,人死爲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相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盗貪爲本。”故有劫數難逃之報。豈獨殺人當嘗命,殺畜亦復然。如佛世時之琉璃王誅釋種,釋迦佛仲族當爲琉璃王所誅時,釋尊尚頭痛難忍者,果從何因耶?以琉璃王昔爲大魚,釋迦種族是食魚肉者,釋尊昔爲小童,曾以棍子敲魚頭三下,今故感頭痛。釋種是啖魚肉者,故爲琉璃王之所誅滅。如果觀之,因果相酬,可驚可怖。故《楞嚴經》雲:“則諸世間胎卵濕化,隨力强弱,遁相吞食,是等則以殺食爲本。”是故佛慈豈但及於人類,而慈及蟻子。佛法平等,無高下故,佛眼觀之,大地衆生皆能成佛。又《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世間無知,互相吞啖,故如來制不得傷害生命。且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昆蟲之屬,尚不得害,况同類相殘。一切衆生既皆有佛性,未來必定傷之。凡愚俗子,但求自利,不顧人道之傷殘。如孟子雲:“矢人惟恐不傷人。”但求鬥争之勝利,故有水陸空中殺具,人心日形險惡,世道愈漩渦,相殺相誅,何時得了。若不圖挽救,竟成苦海。凡關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歸正軌。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貪口腹、見利忘義,則殺心不起。殺機若息,劫運潜消矣。奈何人心不古,置因果於罔聞,那知因果理策,如影隨形,如響應聲,若深信之者,人心則不改而善,縱遇順逆之境,必無憂喜。當知現生所受,或遇刀兵水火劫賦等事,皆由自造。如大戰時,遍世不寧,惟澳地僑居,得免諸難,皆由宿昔無深重殺業。或有遇難者,是其個人别業所感。當知因果理微,不可思議,若信此理,殺心自息,舉世若能持此殺戒,則一切殺具皆歸無用矣。如來制此殺戒爲首,無非欲令人人慈仁憫物,拔自他苦,同证常樂而已矣。殺戒之義略釋已竟。

  (二)明盗戒者,謂盗從貪起。佛制弟子於一針一草之微,他人不與,我不敢取,何况竊盗。但是衆生唯見現利,種種計求,不告而取,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惡求多求,無厭無足,皆爲貪盗所攝。盗之細相如此。大而十方僧物,現前僧物,佛法僧物,混亂互用,雖針草之微,或自用或與人,皆盗中之至重。花首大士雲:“五逆十重,我皆能救,盗十方僧物,我不能救。”乃至父母師長物,不與而取,當犯重罪,况其他焉。若能深信因果,絲毫莫犯,則此戒不持而自持,大可以道不拾遺,夜不閉門,舉世皆成義讓之人,更何須監守牢獄哉?釋盗戒已竟。

  (三)明淫戒者,在家出家弟子,皆當嚴守此戒。在家五戒,雖正式夫婦非屬邪淫,然他人婦女,他所守護,言語嘲調,尚屬不可,况可侵凌貞潔,污净梵行者乎?佛制在家弟子,禁於邪淫,出家弟子,邪正俱禁。《楞嚴經》雲:“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纏縛,唯殺盗淫,三爲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舉世若能持此戒,不祈禮而禮立,威儀自守,不肅而嚴,而法庭可無案牘之勞形矣。釋淫戒之義已竟。

  (四)明妄語戒者,妄語之事,亦當制止,見則言見,聞則言聞,言无妄出,細故之事,尚須真實,况事關重要乎?觀乎妄語之由,多爲希求名譽利養,匿情變作,昧心厚顔,如果乃至未得聖果謂得,未证佛心謂证,欺罔聖賢,誑惑世人,是名大妄語。大妄語若成,墮無間地獄,當慎之莫犯。佛教以直心是道場,何不依之修學。舉世能持此戒,則信用具足,不邀名而名自至,不求利而福自歸。釋妄語戒已竟。

  (五)明飲酒戒。飲酒宜制者,酒雖非葷而能迷心失性。《大智度論》明有在十六過,《梵網經》雲:“過酒器與人,五百世無手,何况自飲,及教人飲。”昔有比丘能降毒龍,唯好飲酒。一日,醉卧途中,嘔吐酸臭難近,唯有蛤蟆舐其唇吻。適遇佛過其側,佛嘆雲:“汝有神力能降毒龍,今日醉卧,反爲蛤蟆所降,汝之神力何在?”故佛制止飲酒,酒戒從此始。以酒能亂性招殃,又如昔有在家五戒弟子因破酒戒而殺盗淫妄齊破,可不哀哉。故酒能爲起罪因緣,痛戒沾唇,况盡量而飲乎?舉世若能持此戒,則乘醉惹禍,自無其人矣?釋酒戒已竟。

  若俗不犯此五戒,重在攝心,妄心若攝,分别不起,愛憎自無,種種惡業,何由而生。故《楞嚴經》雲:“攝心爲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當知攝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貪痴,則諸惡不起,自能衆善奉行,故攝心二字豈獨挽求人心,維持世道,果能攝心一處,無事不辦。日久功深,菩提可冀。我佛洪恩,初唱三歸,次申五戒,用斯方便,先拔衆生苦,其恩浩大,豈碎身能報其萬一哉。是故聞説其三歸五戒之義,當從解起行。若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遍於宇内,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百刑息於國,其爲國主者,則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欽遵佛制,報感樂果,抑且冥助國律,益補邦國,斯乃三歸五戒之德行相也。諸位若能真實行持,則得成佛種子,行解相應,方到彼岸,願諸大衆,從此之後,從聞生解,解而思,思而修,則成佛可期。常勤精進,輾轉示人,方報佛恩,希諸大衆,各宜努力,前途無量,消灾免難。若能受三歸五戒,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能與道相應。無上佛道,可以圓成矣。

  (寬榮譯語並記)

  原載《廣東佛教》1996年第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