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朝山的行脚僧

  山中的溪水嘩嘩地流淌,鬆林透入的陽光又細又長。在我們歇脚的時候,山下走來一位頭戴草帽、身背行囊的行脚僧,衆人紛紛頂禮,與他親切地交談起來。

  交談中得知,這位師父一路化緣,從江西行脚,一直到鷄足山,步行幾千裏,整整用了三年半的時間。

  “請問師父德號上下?”一位同伴問道。

  “阿彌陀佛,法號;果來。”師父雙手合十。

  於是我們再次頂禮,問道,“果來師,行脚的生活苦不苦?”

  “苦是有一些的”,他淡淡一笑,“不過也清净一點,清静才使人有所感悟嘛!人與宇宙之間的感悟”。

  爲報佛恩而朝山,爲成道業而行脚。這一刻,我的眼前忽然閃現過一幅幅畫面:一個僧人在風雪中獨行,足下留有一排長長的印迹,看似孤獨的背影,内心却是無比堅定、踏實與安穩。

  三年半的行脚,只用一句話淡淡地帶過,頂風雪,冒嚴寒,爬山越澗,風餐露宿……期間潜藏的艱辛又豈是我輩得以揣測知曉?一個朝聖的行脚僧,心靈的虔誠與生命的渴求都隨自己的脚步一路跪拜而來。

  果來師告訴我們,他此行的目的要去光明寺尋訪善知識,再磕大頭朝拜華首門,追尋大德足迹。他有許多同門師兄,四處行脚參學,去各地佛山朝拜,有些已有十年的行脚經歷。

  説起這一路的見聞,果來師讚嘆起來:“後面還有幾位師父,很了不起,他們一路磕大頭正在往華首門上呢,。”

  我們請求果來師給我們示範着磕頭的動作:雙手合十舉過頭頂依次往下移,額頭、嘴前,胸口,代表身、口、意,然後匍匐在地,伸直雙手、合掌。如此反復進行,表示虔誠與尊敬。我們感動的紛紛模仿,給鷄足山叩以虔誠的一拜。

  果來師又給我們説道:”禮佛朝山、雲水行脚就是學習、傚法,感悟諸佛菩薩的悲智願行。 朝山禮佛、請法,磨煉身心,在上求佛道與下化衆生的菩薩道上,守護菩提心,成就菩薩道。”

  説話間,我們注意到了他卸下的行囊,忍不住問道:“果來師,你的包裏裝着什麽?”

  果來師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笑笑説道:“也没什麽,有幾本書和我們出家人應該如理携帶的物品”我們看到包裹的一側露出一個小盒子,問他是什麽,果來師説道,裏面裝着已故母親的相片。

  此時,我們看到他脚下的鞋子,已經磨壞了,鞋幫明顯有破損的地方,心中不由涌起一陣感動,看看自己,再想想師父,真實的修行就在脚下呀!

  我的同伴問果來師是修什麽法門的,果來師告訴我們説是修净土法門的,然後我們請求果來師就净土一法,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開示,果來師很慈悲,很耐心的給我們開示;“净土教言是無對待的教言,它泯滅了對待的痛苦與執着,讓我們瞭解本心之清净,本心之無染,並在此來守護它、實踐它。”最後他意味深長的對我們説“你們要真正的發心,不發心就不相應啊!

  果來師臨别時的這番話,讓我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説話間,果來師已邁出幾大步,在他的脚下,蜿蜒的山路如履平地,而我們却是艱難前行,被他遠遠落在後面,實在有些慚愧。

  仔細回味,被落下的路又豈止這一段?修行的路上,心境上,早不知被甩到哪裏去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