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鳳凰山區潮安、饒平、豐順三縣畲族情況調查資料

  第一部分 歷史

  1、關於畲族的歷史

  根據《潮州志》記載,畲族分佈在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之交,鳳凰山區是廣東畲族聚居地之一。唐代初年(約一千三百餘年前),畲族人民不斷與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抗爭,唐高宗時畲民首領雷萬興、藍奉高等人率領畲族人民攻陷城邑。這是歷史上畲族人民反抗反動統治者激烈鬥爭之一。

  及至宋末,蒙古貴族統治者進逼中原,宋王朝南遷,文天祥為了挽救宋室王朝,曾在現閩、粵、贛三省之交利用畲兵抗拒元兵,當時許夫人曾率領畲兵八千余眾于福建泉州、汀州一帶進行抵抗。其後,潮陽都統陳懿兄弟五人率畲兵七千降元,其餘畲兵則遁入畲峒。

  畲族人民自躲入山垌居住後,長期沒有向封建統治者納稅,直至明永樂五年(1407年)明代統治階級採取懷柔政策,賜給畲人金銀布帛,從此鳳凰山區的畲人直接受封建王朝的統治。

  2、關於畲族來源的傳說

  根據調查材料,他們的來源有三:一從福建遷來,例如潮安縣李工坑村與碗窯村的畲民均說由福建龍岩縣遷來,山犁村也說從福建遷來,二是說由廣東大埔縣遷來,如豐順縣風吹磜村的畲民。三是饒平石鼓坪村的畲族說是從南京遷來。總的來說,遷徙的方向有二,一由東北向西南遷徙,一由北向南移。

  至於遷來年代,大致不會遲於明末清初。因為各地的畲民均在十一代至十六代前已定居在廣東(更早的年代無法推定)。潮安碗窯村山上的陳吊王寨,就是四百多年前的遺跡,據說他是一名畲族首領。另外,畲族首領雷文用,帶領四十多戶人家在鳳凰山區居住也有四百多年。一些祖碑記載的時間至今也已有三四百年。

  3、關於畲族的民族名稱

  畲族無自稱,只有別人問他說什麼話時他們則回答:我們說的是畲客話。在這種情況下“畲”字才會出現在他們的口中。新中國建立後,石鼓坪村和風吹磜村自稱為畲民,而李工坑與碗窯山犁等地,仍不知自己的民族稱呼。

  4、關於畲族的革命活動情況

  潮安縣的李工坑村,1934年(群眾說21年前)曾為紅軍革命根據地。豐順縣風吹磜村(1928年)為大革命根據地。碗窯、山犁二村亦為革命活動地區。解放戰爭時,遊擊隊亦在此地活動。

  第二部分 地理、人口概況

  1、鳳凰山區的畲族分佈在鳳凰山的南、北、西三方面,以鳳凰山主峰為中心,這一帶為山區,屬粵東丘陵地帶,地勢較高,一般約在海拔200至500米左右。由於他們分佈不同地區,因而各有差別,饒平縣的石鼓坪和豐順的鳳坪村(即風吹磜)地勢較高,約在海拔七八百米以上。

  氣候寒冷,冬天有小雪花,有時結冰,這些地區宜種茶,饒平石鼓坪產茶最多,豐順鳳坪村次之,均有茶葉外銷。水稻生長稍比平原地區遲,不宜種植冬耕作物。

  第三部分 經濟情況

  一、生產關係

  新中國成立前,在畲族地區外村土地占畲族總耕地面積70%~80%,耕地多為漢族地主佔有,內部很少地主,僅碗窯、山犁、石鼓坪有地主。地主階級的形成,在於新中國成立前20-30年。內部的剝削關係:有3戶地主,只出租13畝多土地,其餘主要靠中間剝削與放高利貸。外村剝削關係極為嚴重,地租一般為對半分,有高達六七成。如李工坑村每年全村交給張姓地主租谷300多擔,石鼓坪村接受外村地主“放茶青”很普遍,茶的收入被外村地主剝削占總收人70%以上,借貸利息很高,有的借四個月,利息竟達三倍。

  二、生產情況

  潮安縣山犁、碗窯、李工坑、黃竹洋,饒平縣石鼓坪,豐順縣鳳坪村的生產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水稻,早地次之,還有砍柴、燒炭等副業生產。

  水稻生產一般分早、冬兩造,石鼓坪村與鳳坪村,單造水田占絕大部分即“大冬田”多,而石鼓坪村以種茶占主要地位。李工坑村的土地較多,每人有二畝多,石鼓坪村,每人亦有1.06畝。生產工具種類與漢區相同,但鋤頭要放鋼,因土地多石塊。畲族僅會做一些木制和竹制的工具,其它都是到市集上購回,或由漢族工匠到村裡製作(耙、鋤、刀等)。耕牛分水、黃牛兩種,數量與勞力基本相等。

  解放後,耕作技術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如小株密植,使用化肥,多犁多耙,中耕追肥,耘草等。石鼓坪村種茶一貫無進行施肥,現普遍使用了化肥,平均每畝茶用化肥20~30斤。在鳳坪,對秧田、禾田使用化肥的農戶占總戶數的80%。

  互助合作情況:解放前,農忙季節到來,畲族相互幫工,並不分親疏,主要看各人農事忙閑情況而定,幫工每天只吃三餐乾飯,無工資,個別村不單農業上進行幫工,建房亦有幫工。這些幫工形式為組織互助合作打下一定基礎。從1953年至1954年春,便組織互助組。特別是經過政治宣傳教育,群眾的社會主義覺悟提高,要求組織起來的人越來越多,1955年,在碗窯村組織了一個農業生產社;互助合作組26個(常年組3個),共有農戶117戶(山犁未統計)。

  組織起來後,顯示出其一定的優越性,如解決生產工具、勞動力的缺乏和耕牛及生活上的困難,並接受了新的耕作方法及先進經驗,使產量不斷提高,現比解放前提高20%以上。

  三、生活情況

  解放前,由於受地主階級的壓迫和高利貸的剝削,生活十分艱難,每年缺糧七八個月,缺糧部分主要靠砍柴燒炭等來補足。全年以食雜糧為主,約占70%,1943年鬧饑荒,餓死一百多人。穿的是破舊單衣,無棉衣、蚊帳,寒冷的冬天只能靠烤火熬過,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解放後,生活上有了大大改變,平常保持每日三餐稀飯,有時還吃上乾飯。在党的領導下,群眾生產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也逐年提高,四個村共賣出餘糧66,000多斤。很多人已穿上棉衣,棉被、蚊帳也添置不少,基本擺脫了挨餓受凍的淒慘生活。

  第四部分 文教衛生情況

  基本情況:解放前,四村均設有私墊,借民房或祠堂為校址,入學經費全都由學生負擔,每個學生每年約繳學費二石穀左右,另附加柴米菜費,每間私塾的學生人數不過5~6人。讀書的人均為中農成份以上的子弟,四村文盲的人數占總人口90%以上。

  解放後四村均設有小學校,豐順縣風坪小學於1952年由省民委先後撥款二千四百多元新建校舍,並有圖書、文娛與體育設備,教學及辦公用具較為完備,其它三個學校是利用祠堂為校址,設備較差。學校經費全部由人民政府撥款,僅有潮安李工坑村學校仍收學費;其它三個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全部免費。

  教師:鳳坪學校有教師二人,其餘學校均是一人。

  學生:四村共有學生80人(其中畲民學生63人),另往總校讀書的畲族學生20人,就學畲族學生83人。據調查,四村七至十三歲的適齡兒童131人,入學才83人,仍有三分之一以上兒童未能上學,由於四村是山區,農事和家務事多,家長們把孩子留在身邊幹家務,因此影響適齡兒童入學。

  衛生情況:解放後,由於群眾生活逐年得到改善,對清潔衛生亦有所注意,疾病逐漸減少。並在附近鄉村設有衛生所或診療所以及私營診所,巡迴醫療隊,生病的人也普遍請醫生治療。

  (中共汕頭地委統戰部調查,一九五五年六月九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