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首批“珠江文化星座”簡介

  1、“封開人”與“廣信文化”——封開縣

  考古學者在封開黄岩洞發現兩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科學判定距今有14萬8千年曆史,比曲江“馬壩人”還早,即意味着“封開人”將嶺南文化史推前了2萬8千年。故稱“封開人”。

  史料稱,封開及其相鄰的廣西梧州,古時同是廣信縣址,緣自漢武帝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時,在此設管轄嶺南九郡的交趾部(後易名交州郡)首府,在漢武帝聖旨“初開粤故,宜廣布恩信”中取出“廣信”二字命名,並有“廣信首府”之稱(此亦“廣府”一詞的由來)。自西漢至三國末年,廣信首府曾先後短期遷至番禺和越南,但大多時間駐於廣信縣,前後達四百年之久。在這漫長期間,中原處於戰亂之中,嶺南相對穩定,大量移民南遷,促使漢族與土著越族融合,逐步形成了地域性的“廣信文化”形態,包括産生粤語(又稱廣府語)及其語系區域,形成了遍佈粤西和珠江三角洲,以及桂東、桂南的廣府民係。自宋始,以廣信縣爲界標,之東稱廣南東路,之西爲廣南西路,後分别簡稱爲廣東、廣西。所以,這是在珠江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化星座。

  2、“三古”(古人、古道、古禪)之都——韶關市

  古人,是指曲江馬壩原始人頭蓋骨化石及其遺址,是舊石器時代遺存,距今有12萬年曆史。相鄰的石峽遺址,則是新石器時代遺存,有重要文物價值。此外,在南雄有距今6500萬年前晚白堊紀古恐龍的骨、蛋化石,在仁化有丹霞紅石岩和古生物遺存。

  古道,是指歷史悠久、至今猶存的、貫穿南北交通的山道、水道,尤其是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在韶關市特别多而重要,如南雄的梅關珠璣巷古道和烏逕古道,乳源的西京古道,樂昌的九瀧十八灘水道等。

  古禪,是指佛教、尤其是禪宗聖地,如曲江南華禪寺,乳源雲門寺,仁化丹霞别傳寺,翁源東華寺,樂昌錦石岩等。

  3、“南學祖地”與“古番禺文化”——廣州市番禺區

  番禺,是秦始皇發兵嶺南五路大軍的進軍所向之一,平定後又是在南海郡首設的縣治。歷史上,曾是南越、南漢、南明的小朝庭之都,三朝十主,凡148年。由隋至宋,兩度並入南海,共約110年。自明代至民國前期,番禺與南海分東西兩半管治廣州,1921年正式設立廣州市(由孫中山之子孫科首任市長),才將番禺、南海分别作爲廣州鄰郊縣治。但由於自秦朝至明代,歷代番禺管轄廣州地域(主要府城部分),多作爲廣州之别稱,所以,兩者往往等同或混同,尤其多是稱廣州的古文化爲番禺文化,或者將古番禺文化統視爲廣州的古文化。由此,不應因番禺與廣州分治或縮小爲一個縣或區,而摒棄“古番禺文化”這個千年文化品牌,而應當由區市共同將其打造、擦亮。

  古番禺文化最突出的有兩大亮點:

  一是宗祠、鄉祠所代表或體現的移民姓氏族群文化現象。嶺南自古是百越族生息,秦始皇平南越後,中原大量漢族移民南遷,從秦、漢、晋、南北朝,至唐、宋、明、清,每個朝代都有中原漢人移居粤地,逐步與越族土著融合,形成了廣府、客家、潮汕、雷瓊等民係;有的移民在定居一段時間或若干代後,又移居外省或外國,成爲外籍居民或華人、華僑。土著越人本無姓氏,與漢人結合後才有姓氏族群;或者説,姓氏族群是南下漢族的群體移民而形成或産生。因爲這些姓氏族群,爲保持宗親或族群凝聚力和保護力,便以宗祠制度或興建祠堂、載體,維護和承傳本有的姓氏文化傳統和思想;而移民外省或外國的鄉親族群,則以鄉情爲紐帶、以興建鄉祠或會館爲載體,承傳並擴展這種傳統和思想。所以,宗祠和鄉祠,實則是移居姓氏部族文化現象。現番禺尚存宗祠357間,遍佈每條村巷,可見這現象在番禺的普遍性。

  二是書院、寺廟、園林、學人所體現的“南學祖地”特色。古番禺是嶺南古文化的中心地,書院多而集中。除廣州外,在今番禺區仍存書院或學堂遺址17間,有社學、書室、書塾、家塾,種類齊全,分佈面廣。值得注意的是在幾個著名文化遺存,均具有集“南學祖地”的文化特色,如餘蔭山房是集宗祠、園林、學人於一體的南學聖地,海雲寺是清初誕生海雲詩派、書派和學派的佛門名刹,屈氏大宗祠是著名南學學者屈大均及其代表作《廣東新語》的誕生聖地。所以,這也是古番禺文化一道亮麗風景。

  4、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徐聞縣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甫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没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黄支國,民俗約與珠崖相類。其州廣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黄門,與應募者皆入海市明珠、碧琉璃,奇石异拘,賫黄金雜繒而往。”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從這記載發現,漢武帝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國後,即派黄門譯長從徐聞、合浦出發,沿海路至日南(越南)等國。這是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字記載。由此,組織專家團於2000年6月至2001年11月,先後四次赴徐聞考察,據史料和現場歷史遺存證實,徐聞海安的五裏鄉二橋、南灣、仕尾一帶,是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遺址,迄今尚有漢代的瓦當、烽火臺、枯水井遺存。2001年11月,在湛江舉行了全國性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確認了這一發現成果。這意味着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史,推前了1300年。

  5、“西關文化”與“十三行文化”——廣州市荔灣區

  古廣州(番禺)城的西部地帶,通稱“西關”,以其在古城西部關口(即今西門口)之外而得名,地城範圍主要是今荔灣區。其文化特質或特色,主要體現在下列有標誌性的文化實體之中:1、以“荔枝灣”爲標誌而體現的百越文化、水鄉文化;2、以“西來初地”爲標誌而體現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珠江文化、海洋文化;3、以“十三行”爲標誌而體現的商貿文化、亞太交流文化、海外華人華僑文化;4、以華林寺、光孝寺爲代表而體現的禪宗文化、六祖文化和宗教文化;5、以陳家祠爲標誌而體現的書院文化、姓氏文化、儒家文化、廣府文化、嶺南文化;6、以錦綸會館、器皿行爲標誌而體現的絲綢文化、衣飾文化、金玉文化、銀銅文化;7、以茶樓、艇仔粥、中藥行爲標誌並體現的茶文化、飲食文化、中成藥文化、中西結合的飲食醫藥文化;8、以西關大屋、騎樓、古巷爲標誌而體現的宅居文化、街市文化、古巷文化、海洋性氣候善居文化;9、以花市、花地、粤劇、“西關小姐”爲標誌而體現的風俗文化、風情文化、藝術文化和時尚文化;10、以沙面、六二三路、“刑場上的婚禮”爲標誌而體現的現代民主文化、紅色文化和名人文化。

  其中,“十三行文化”是“西關文化”的突出代表,又有其獨特意義。明清二朝,廣州出現了專門從事對外貿易的十三行。負責與外商打交道的十三行行商(又稱洋商),是得到明清官方特許的,未有一定資産是不可以進入的,自明代嘉靖年間始至清代第二次鴉片戰争終結,十三行歷三百年之久,當中經禁海、開海到限關——即“一口通商”的多次反復。在國際大航海時代,十三行行商順應曆史大潮,敢於融入國際貿易之中,也給國内帶進世界先進的啓蒙主義思想。他們亦商亦儒,大都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在文化産業上也頗有建樹。他們甚至投資美國太平洋鐵路等國際項目,成爲跨國的商業集團、金融集團。十三行的主打商品爲茶葉、絲綢與陶瓷,對西方的生活方式與藝術,都産生重大影響。十三行八大家,在民諺中稱之爲“潘盧伍葉,譚左徐楊,龍鳳虎豹,江淮河漢”,凸顯當年商人的名望及廣泛影響。在鴉片戰争中,他們更製造水雷,購置軍艦,以抗擊侵略者。隨着兩次鴉片戰争,十三行終毁於戰火之中。

  6、“世界過山瑶之鄉”與“古道文化”——乳源瑶族自治縣

  瑶族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約300萬,主要分佈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福建等省區。瑶族主要在山區生活,遷徙移居較多,往往“耕作一山又移一山”,故有“過山瑶”之稱。據考證,今旅居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地的部分瑶族人,是明代由廣東的乳源、連山、樂昌西山(今,乳源必背鎮)陸續遷出東南亞國家,又由於這些國家動亂而再次轉遷所至的。這些移外瑶族後裔,迄今多來乳源尋根認祖,往來頻繁,所以,乳源被稱之爲“世界過山瑶之鄉”。

  乳源境内仍存漢代開闢的、經湖南通向古都長安的“西京古道”遺址,是迄今有史記載最早、保留較完整的古道;此外,尚有以過山瑶之鄉爲代表的“山道”,以紅豆衫樹林爲代表的“林道”,以大峽谷爲代表的“地道”,以雲門寺爲代表的“佛道”,以温泉瀑布爲代表的“水道”,都是歷史悠久、風景優美而有深厚文化底藴的古道。

  7、南華禪宗文化——韶關曲江南華禪寺

  韶關市曲江南華禪寺,創建於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是印度高僧智藥三藏倡議鄉民所建,並預言百年之後當有無上法寶在此演化,學道者如林,故稱寶林寺。

  果如百年之後,即唐朝龍朔元年(公元661年),禪宗六祖惠能南歸,經曹溪寶林寺,留下“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之言,即赴四會、懷集避難,直至唐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始自南海法性寺移居於此,作爲弘法道場,“開堂説法,力倡頓悟法門,座下聞法者常數千衆,繼承法脈者有數十人。其中行思、懷讓禪師列爲上首,法海禪師、神會禪師等各有建樹,弘化一方。法海禪師將六祖惠能禪師法語輯爲《六祖法寶壇經》,流傳於世。”(引自《新編曹溪通誌》248一249頁)宋太祖後改稱南華禪寺至今。千百年來,南華禪寺與六祖惠能及其《壇經》,已搆成密不可分的文化整體,在佛門和海内外都很有影響。2002年11月,南華禪寺舉辦建寺1500週年慶典時,世界有20多個國家的“分庭”代表前來拜認“祖庭”;六祖惠能被毛澤東稱爲將佛教“平民化、中國化”的中國禪宗“真正創始人”,被西方媒體評爲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並與孔子、老子齊名爲“東方三聖人”。《六祖壇經》被尊爲中國人寫的唯一佛經,並是“老百姓的佛經”(毛澤東語),又是高等學府選用的哲學教科書。

  8、梅關珠璣巷——南雄市及珠璣巷後裔聯誼會

  位於粤贛交界的大庾嶺上的梅嶺,有秦漢時設的梅關及其古道,唐代張九齡鑿大加寬,成爲可通馬車的南北通道,並與珠璣古巷密切相連,成爲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對接通道之一。自唐代後,尤其是宋代,先後大批中原移民因戰亂南遷,大都在越過梅關後,經此古道到珠璣古巷小住,然後才南下開發珠江三角洲或遷移嶺南各地,並轉遷至海外各國。史料稱,經珠璣古巷南遷者達156個姓氏之多,故被許多粤人稱之爲“吾家故鄉”。20世紀90年代初,珠江文化研究會學者發現其重大文化價值後,時任廣州市市長黎子流、香港巨子霍英東聯袂牽頭,成立了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受到分佈世界各地的移民後裔熱烈歡迎,爲促進海内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作出了杰出貢獻。

  9、“後珠璣巷文化”——江門市蓬江區良溪村

  2006年10月,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組到江門市考察,在蓬江區良溪村發現有座康熙年間所建的羅氏宗祠堂,是該村羅姓村民爲紀念南宋時從南雄珠璣巷人南遷首領羅貴而建的。祠中有副長聯,記述了羅貴南遷至此發祥的歷史。聯曰:“發迹珠璣,首領馮、黄、陳、麥、陸諸姓九十七家,歷險濟艱嘗獨任;開基塱底,分居廣、肇、惠、韶、朝各郡萬千百世,支流别派盡同源”。這副對聯,與史書記載南宋時羅貴率領從中原進南雄珠璣巷多姓民衆南下開發的歷史相契合,宋代,由於戰亂,大批的中原移民,沉積在粤北地區。爲了生存,更爲了文化的延續,以羅貴爲首的36姓97家,開始了從珠璣巷出發的遠征。他們歷盡艱險,荔枝山散筏、連江口遭遇洪水,尤其是九江大洋灣破排,九死一生,方來到新會塱底落籍,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又進一步擴展至廣州、肇慶、惠州、韶州、潮州等地開發,這才有了今日五邑全國著名僑鄉,推動了珠江三角洲的農桑業,尤其是海外貿易的長足發展,十三行中,有五邑人名列前茅,而從陳白沙到樑啓超,更對近古及現代的中國文化的進步,功高至偉。

  據統計,先後追隨羅貴南下的珠璣巷人,其後裔至今已達千萬人以上,成爲廣府人的主體。

  該村至今仍存首領羅貴的墓,墓碑記是清干隆年間重修。由此,專家們破解了這一千年傳説的謎底,把神話還原爲歷史現實,並判定:這是南宋時期以羅貴爲代表的中原人南遷南雄珠璣巷後,又進而遷移珠江三角洲、乃至海外的中轉站。所以,爲其取名和定位爲“後珠璣巷”,後又舉辦全國性的學術論壇進行研討,受到與會專家的認同。此後海外後裔前來尋根認祖者絡繹不絶,影響極大,連接起廣府人的親緣,族緣與法緣。

  10、端硯文化——肇慶市

  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冠。其硯石及其工藝,産於和盛於古端州(今肇慶市),故稱端硯;又因所用石礦産自端溪,故又稱端溪硯。其主要産石地是東部的爛河山和七星岩北面的北嶺山,以老坑、麻子坑、宋坑爲最佳。宋朝時端硯已列爲貢品。一方端硯問世,要經過探測、開鑿、運輸、選料、整璞、設計、雕刻、打磨、洗滌、配裝等工序,名貴在於用石和工藝兩方面皆上乘。唐代詩人李賀稱:“端州石匠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由於現代書寫工具飛速發展,石硯的工具價值逐漸退化,工藝、欣賞、收藏價值則日益提昇,文化内藴也隨之深化,既是一種傳統的高精尖文化,又是一種普及性大衆性文化。近年肇慶市打出“中國硯都”旗號,進行了“硯坑”、“硯島”、“硯村”、“硯園”的系列建設,影響甚大,使“端硯文化”躋身“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候選行列。

  11、端州文化——肇慶巿端州區

  肇慶市古名端州,源於隋唐時代爲端州府。宋代是宋徽宗封地,故被稱“端王”。徽宗登皇位後,賜端州改稱肇慶府。元代爲肇慶路,明代爲肇慶府並設兩廣總督府,清代設道臺,民國後設行署,解放後先後稱行署、地區、地級市。其實,不論名稱或轄區如何變化,其中心地域始終是現在端州區範圍。所以,應當稱這地域的文化,定位並稱之爲端州文化。

  端州文化,是既有外在奇特景觀,又有獨特内在氣質的“五氣”奇觀文化。具體表現在:一是以西江與七星岩的水秀,鼎湖山及其自然保護區的山秀而融匯一體的“秀氣”;二是以梅庵、慶雲寺、白雲寺、龍母廟龢利瑪竇傳教遺址等,所標誌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景觀中的“靈氣”;三是以包公祠、硯洲和傳統端硯特産所體現的包公文化、端硯文化所内涵的“正氣”;四是以閲江樓古書院、七星岩鼎湖山石刻,尤其是歷代文化名人留下的詩詞題咏一脈貫通的“雅氣”;五是端州的城、樓、塔(如宋城、披雲樓、麗樓譙、崇禧塔)等建築的雄姿及其歷史文化所體現的“剛氣”。這“五氣”雖突出體現於標誌性的景觀,但在每一景觀中也都是有不同程度體現的,而且在總體上是融匯一體,呈現出鐘靈毓秀、氣象萬千的神奇景象的。端州文化是一種既有悠久歷史,又有優美自然地理的神奇地域文化。

  12、“地下森林之都”——四會市

  在我國南方許多地方,都發現有地下埋藏古樹,特殊的條件,使被埋藏的古樹保存基本完好,既未石化、又未碳化、也未腐爛,出土時散發着新鮮樹木的芳香,年輪清晰。在埋藏古樹分佈密集和豐富的地方,可稱之爲“地下森林”。

  2006年,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和四會市地下森林研究會在廣東省境内調查得知,在廣州、花都、三水、四會、高要、新興、恩平、陽江、陽春等近30個市(縣)都有成片的“地下森林”分佈。根據其埋藏條件可劃分爲窪地埋藏型和河床埋藏型兩大類型。

  南方埋藏古樹藴藏量大,樹種豐富,類型多樣,時代跨度長,氣候、環境信息豐富,將各個時期的埋藏樹木連貫起來,通過多手段分析,可獲得系統的氣候與環境變化信息,爲全球氣候變化及其預測提供基礎資料。

  中共四會市委、四會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四會地下森林在科學、文化方面的重要意義,正在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四會地下森林保護、科研、教育基地”的建設。

  通過對四會地區的詳細調查,發現在四會市燕嶺耕地易地開發示範區内的地下水鬆埋藏豐富,分佈集中,連續性好,樹根、樹干保存較爲完整,適合建設地下森林保護、科研、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四會市地下森林研究會和廣州地理研究所主動聯繫了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熱帶亞熱帶環境專業委員會等單位,聯合舉辦了“兩岸四地第四紀環境與古樹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東莞舉行開幕式,四會舉行閉幕式。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沈陽、西安、廣州、佛山、河源、東莞、四會、臺北、香港、澳門等地80餘名相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會上關於四會地下森林的論文有5篇。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謝先德、歐亞科學院院士鐘功甫等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在參觀四會地下森林發掘現場時,代表們無不被這一宏偉的場面所震撼。劉嘉麒院士回京後,有感而發,專門爲此寫了題詞。所以,四會市可謂“地下森林之都”。

  13、“廣東大西關”文化——雲浮市

  2008年夏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到雲浮市視察,提出將該市建設成爲“廣東富庶文明大西關”的目標。其實,這號召是要求雲浮市以“文化引領”精神,挖掘并發揮雲浮本身特色文化,促進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的意思。“廣東大西關”文化即雲浮巿特色文化。其内涵主要有:六祖文化、南江文化、雲石文化。因雲浮市屬的新興縣,是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和園寂地,是他創立的國恩寺所在地,是《六祖壇經》的完成地;雲浮市大部地區屬南江流域(羅定、雲安、鬱南),都屬南江文化帶;雲浮盛産石材,特工石藝,歷史悠久,生産發達,全國馳名,暢銷海外,有中國以至世界“石都”之稱。

  14、“燕都文化”——懷集縣

  懷集縣橋頭鎮風景區燕岩,是中國内陸地區唯一聚居金絲燕的岩洞。每年春分後,數十萬只金絲燕雲集懷集築巢繁衍,懷集成爲金絲燕的故鄉,被譽爲“中國燕都”。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是當地俗稱的“耍岩節”,現改稱爲“燕子節”。

  懷集之所以能永久性地成爲金絲燕的故鄉,除了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也是一個很能重要的因素。懷集人早就認識到保護燕岩和金絲燕生態價值和意義。長久以來,不但民間形成了愛燕、敬燕、護燕的優秀傳統,早在明代,當時的縣政府已頒佈禁止捕燕、摘巢的文告,並將燕岩劃爲“懷陽八景”加以保護;1999年3月2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燕岩燕風景區爲省級風景名勝區,並確立“科學保護、合理利用” 的原則。

  專家認爲,金絲燕是懷集自然生命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必須把保護金絲燕和保護懷集整個生態系統結合起來去考慮;把金絲燕這種特有的自然資源變成區域獨特文化的品牌,既要保持金絲燕生境的自然性,又要適合現代社會人的需求性。這實際上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自然生態保護、創立出來的獨特文化。

  專家還認爲,懷集有這百萬金絲燕存在,正是昭示懷集生態的良性循環,懷集自然景觀的清純、素檏與隽永——這正是生態文化最高的啓示。

  15、“禪祖文化”——新興縣

  禪宗發源於廣東。首先在於禪宗六祖惠能出生於廣東新興。

  唐代的嶺南,生産發展較爲落後,還保持着刀耕火種的遺風。百粤民族宗教信仰蕪雜。惠能以“獦獠也有佛性”的禪宗替代了原始的宗教信仰,這對改進珠江三角洲落後狀態無疑起着重要作用。六祖的故鄉,新興縣有西江水系四通八達,緑水青山,氣候温和,物産豐富,民風淳檏。惠能青少年時代,新州的百姓很窮,人大都遠走他鄉外出經商。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惠能大師生於新興下盧村。大師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年紀小小就得上山打柴,靠賣柴養母。惠能負薪到城中金臺寺(今縣人民醫院)前,聽得人誦《金剛經》。即萌生求學之念。母親不忍,舅父説若能拜開村口那塊大石,便允他去。惠能向佛心堅,所謂精誠所致,金石爲開,真把大石拜開,於是就在這裏拜别母親。惠能求法到了黄梅,一句“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對簿五祖弘忍。惠能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舂米中頓悟。始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千古一偈。

  新興國恩寺是六祖承法嗣後,武則天宣其入京,托詞不赴,歸鄉,則天帝即勅建此寺。惠能爲報母恩遂於國恩寺内建報恩塔。惠能盡管不識字,無礙他成爲偉大的思想家,連毛澤東也推崇他。因爲惠能將西方的佛教與當時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成爲中國禪宗。如今,國恩寺裏,惠能手植荔枝猶在,處處聖迹如故,報恩塔高聳,鎸銘自釋氏佛祖至惠能凡三十三祖佛號刻像。惠能是禪宗六祖,却是第三十三世佛祖;達摩爲禪宗始祖,却是第二十七世佛祖。南宗自六祖惠能以次,稱爲禪宗的正統。南頓北漸的禪宗風氣,普遍宏開,奠定中國佛教的特色而照耀古今中外。禪宗其實是融會了老莊思想的道家佛學。禪宗與佛學很多名辭語句借用於老莊與儒家的術語,而禪宗本身的精神正因爲借用老莊的名言,就更具中國特色。當時,禪宗勢力已經深入嶺南民間。才使得新興山村的砍柴郎惠能有了尋拜五祖爲師的機緣。正是珠江文化對外來文化最易消融,並超越之。中國人寫的第一部佛學經典《六祖壇經》在嶺南誕生也就順理成章了。

  珠江文化所具的優越性,才得以形成一位聖人創新的思想體系。禪宗祖庭的韶州,地理環境優美,三面環山繞水,谷口向南,多爲道、佛寶地。曲江更扼嶺南通達中原要衝,河流驛道網絡貫通,是始興郡、韶州府的行署。“曹源一滴水”,禪宗弘法固然在曲江南華寺。但惠能降生新興,涅槃也在新興。晚年駐錫國恩寺,完成《六祖壇經》,故新興當爲禪宗祖地,亦謂“禪祖文化”之地。

  16、“南江文化”——鬱南縣

  南江發源於廣東信宜縣鷄籠山,流經信宜、羅定、雲浮、鬱南,於南江口鎮匯於西江。自古史書或地圖時見南江之名,不知是何緣故,解放後將其易名爲羅定江,遂將其名和它所代表的地理文化帶也淹没了。2003年7月,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組到羅定、雲浮、鬱南考察,從史料及現場實際發現並證實南江及其文化帶的存在。清代學者範端昂在《粤中見聞録》指出:珠江由東江、西江、北江、南江搆成,“西江水源最長,北江次之,東江之水又次之,南江獨短”。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水語》中説:“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雙江總作西”。可見不可否認南江的存在,應爲南江正名。2004年8月,專家組又再次到雲浮、陽江、湛江、茂名等市考察,取得四市領導及專家共識。2008年2月,舉辦了“鬱南——南江文化”論壇,來自北京、上海、武漢、香港和我省專家,均認同並肯定了這一重大發現的成果及其意義,對鬱南、以至雲浮巿的經濟文化建設有直接促進作用。

  17、“客都文化”——梅州市

  客都,是歷史形成的。梅州,處於贛閩粤客家大本營的腹地,上接客家摇藍的贛州,東聯客家祖地的閩西。在宋明之際,大批客家人涌入粤東,帶來了厚重的中原文明以及江南文化,涌現出了一批歷史文化名人,從而令客家文化中心,轉移到了梅州,到了清代,更出現了宋湘、黄遵憲、丘逢甲等大詩人、大外交家、愛國志士。人文蔚起,名人迭出。加上又成爲中國最大的僑鄉之一,海外客僑大都以梅州爲郡望。尤其到了近現代,更出現了以葉劍英元帥爲代表的一大批將軍,以林風眠爲代表的國際美術大師、中國象徵派詩人李金髮,還有數以十計的院士數以百計的大學校長,凸顯出客家人崇文尚武的本色。一個地方,不在於有什麽名山大川,而在於有彪炳史册的歷史文化名人,憑此,梅州最後成爲世界客都,當是實至名歸。一部《梅州·世界客都論》充分展示了梅州由腹地、文化中心的歷史演進、雄辯地確立了梅州作爲世界客都的地位。

  18、“客僑文化”——東莞鳳崗鎮

  客家人,歷中原到嶺海,又從“耕山”到“耕海”。在廣東,先期聚居在粤東梅州、河源,及至清代,遷海復界,亦大規模地遷徙到了濱海地區,其中,東莞鳳崗鎮便是其中重要的一處。

  但到了濱海,客家人並未停止住自己的遷徙,又向四大洲、五大洋漂泊而處。僅一個鳳崗鎮的客家人,就散居在全世界36個國家,以至馬裏蘭等若干個國家的總統,來中國訪問,亦專程上鳳崗拜望,對自鳳崗遷向該國的僑民先祖致意。

  改革開放後,大批北方來的“打工一族”到珠江三角洲就業或定居,香港、臺灣也有許多商人前來投資辦廠,在鳳崗也特多,這些移民也可謂“新客家”。

  正是客家的遷徙文化與華僑的僑居文化有機的結合,形成了其頗具特色的客僑文化,鳳崗,也就成爲客僑文化的代表,當今,該鎮正在全力打造客僑文化創意工程,以形成規模化的文化産業。

  19、“海上敦煌”文化——陽江市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03年9月,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組到陽江市考察,根據南海1號南宋沉船歷史遺存,在海上沉船文物中具有“五個最”(即船體最大、歷史最久、保持最完整、文物數量最多、最有價值)的實際,確認其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中,有似敦煌在陸上絲綢之路的星座地位那樣顯赫,故爲其定位並取名爲“海上敦煌”,並爲其作出“海上敦煌在陽江”的題辭。媒體披露後,在海外産生强烈反響。2004年元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聞訊,專程前往考察南海1號文物;同年5月,世界著名海洋學家吴京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臺灣研究院院士、原教育部長)也專程來考察,均高度評價南海1號文物價值,並認同“海上敦煌”定位。隨即南海1號打撈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計劃,被列入文化大省建設重點項目,獲得省和國家專項撥款。

  20、“廣竹文化”——廣寧縣

  廣寧自古有“竹鄉”之稱,前些年被評爲“全國十大竹鄉”之一。廣寧的竹生産和竹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具體表現在:一是有本地獨特的竹種,尤其是皮竹,是廣寧特有品種,産量大,面積廣,占全縣竹林面積近百分之九十,是全省、全國最大皮竹之鄉。而且廣寧皮竹質量特好,用途廣,暢銷海外,有“正江竹蔑”名牌;二是有獨特適宜種竹的自然條件:三是竹類繁多,有主有次,呈衆星拱月、多元一體態勢;四是竹業生産管理開始現代化、科學化、園林化;五是業紙、竹業和竹業産品多樣化、系列化、規模化;六是竹業與竹業産品走向世界,與國際對接。這些特點,搆成了自成一格的“廣竹文化”。

  21、“廣絲文化”——廣東絲綢集團及深圳南嶺中絲園

  自宋代大興水利,珠江三角出現了以桑園圍爲代表的商品性的桑蠶養殖基地,明清更有“一船蠶絲去,一船白銀回”的美譽,使中國的絲綢在歐美享有崇高的名望,更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打産品。

  廣東絲綢集團借歷史底氣,開拓進取,成爲百强企業。中絲園出現在當年珠江三角洲,出現在深圳特區,更成爲中國文博會的分會場,其不僅展示廣泛的絲綢的名牌産品,還融匯有湘綉、蘇綢、蜀綿等中國的四大名牌。以豐富的展示,精心的布局,吸引了海内外衆多的客商,也延續了珠江三角洲絲綢生産的優秀傳統,再現了“五絲八絲廣緞好,銀洋堆滿十三行”的輝煌歷史。

  與此同時,中絲園也展現出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魅力,是融絲綢歷史博覽與絲綢當代製作於一體的文化創意産業。

  22、“監獄文化”——廣東省佛山監獄

  監獄文化是廣東省佛山監獄提出的名稱和概念。該獄2005年12月出版的《監獄理論調研論文集》中,發表了該獄獄長黎趙雄寫的《打造文化監獄的思考》一文。同年同月出版的《南粤監獄》雜誌(廣東省監獄學會主辦),也發表了長文《文化監獄》,亦可謂同地同音。佛山監獄既是監獄文化理念的倡導者,又是這理念的率先實踐者,是文化監獄的率先建設者。該獄領導率先研究監獄文化理論,探索中國監獄文化的傳統和知識,認真學習外國監獄文化的實踐經驗,編出刊物,寫出文章,進行理論建設。另方面又在日常監獄工作中進行系統的實踐,着意於理念文化化、制度文化化、行爲文化化、警察文化化。這些理論和實踐受到省和國務院司法部門的重視,2009年12月,舉辦了全國性的文化與監獄研討會,受到了與會的同行專家和單位的認同和推廣。

  23、“現代商居文化”——東莞市厚街鎮

  東莞市厚街鎮,原名後街、竹溪,始建於北宋,有近千年曆史。因位於珠江出海口的鹽淡水交界地帶,自古以生産魚蝦、草席、稻穀著名,是僅有不到一里長小街的農村。

  厚街是文化轉型的突出代表,由此賦予商居文化特有的豐富的内涵:

  一是從農村到城市的經濟轉型中的文化轉型。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在近十年來,因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躋身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崛起的熱潮中,躍變爲現代工商業城市。迄今城市建設面積68平方公里,曾先後榮獲珠三角重點衛星鎮、全國鄉鎮企業百强鎮、全國出口創匯十强鎮、廣東省傢具專業鎮、全國會展名鎮等稱號。

  二是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内外企業經濟轉型中的文化轉型。由“三來一補”的借鷄下蛋方式辦企業,到外資和内資的民辦企業都發展爲高層次的經濟轉型,並同時進行了文化轉型。

  三是從專業生産到專業文化的轉型。厚街的傢具、鞋業、機電等三大龍頭企業,都是從個體性的專業生産,發展爲大規模系列性集團生産的,這又是一種經濟上的轉型,其中也並行着文化轉型。

  四是從專業型到綜合型的經濟轉型而並行的文化轉型。上述厚街傢具經濟轉型,不僅是從專業生産到專業文化的轉型,如傢具業實行了集生産、銷售、會展、信息、交流、研究、設計、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轉型。

  五是服務酒店業的繁榮標誌商居經濟的結合與文化轉型。厚街這個小鎮,竟然有4家五星級酒店、8家四星級酒店,一般較高級的酒店、旅館也有130多家,客房總數達一萬多間,年接待旅客超200萬人次。

  六是從製造到創造的文化轉型。厚街的傢具、制鞋、機電等三大龍頭企業,都是從製造的模式開始而發展起來的,現在都已發展爲專業性、綜合性的大型企業了。如厚街的整個家居行業,均以大抓自創設計而實現全面轉型昇級爲目標。這些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正帶頭從製造到創造的文化轉型努力,顯然達此目標是可以預期的。這一文化轉型,更是現代商居文化的重要特點和標誌。

  厚街這些在經濟轉型中並行文化轉型特點,可簡稱爲厚街經驗,標誌着厚銜已躋身於發達地區行列,已躍昇爲國際性的現代商居城市。

  24、“現代海島生態文化”——湛江市霞山特呈島

  特呈島是湛江市霞山區的一個海島,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其海岸綫蜿蜒曲折,海蝕地貌發育,海岸由泥灘、沙灘、紅樹林沼澤灘涂等地貌搆成,附近海域記録有中華白海豚、布氏鯨魚、玳瑁等海洋珍稀保護種類出現。其中,中華白海豚種群屬中國第五大種群區海域。

  2003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到特呈島視察,並指示爲特呈島解决行路難、飲水難、賣魚難和船避風難等“四難”問題。

  2004年3月,胡總書記又提出“把特呈島建成文明生態旅遊新海島”。由此,現代海島生態文化建設被提到霞山區委、區政府的議事日程,决心認真落實胡總書記的指示,積極規劃建設文明生態旅遊的特呈島。結合胡總書記的指示和“十一五”規劃要求,擬將特呈島建成爲中國大陸最南端生態的、富含海島生態文化的休閒旅遊度假聖地,興建特呈漁島度假村,主要項目爲生態農家樂、漁家樂(休閒漁業)、海上漁村(5000㎡)、海上漁船風光區及觀景臺、浮式旅遊碼頭一座、海濱浴場、海上温泉休閒吧、島上温泉池、漁家風情别墅(古檏漁村)等,生態旅遊業逐漸興旺起來。

  2009年8月監測表明其紅樹林面積爲29.5公頃。其所處的雷州半島紅樹林區於1997年定爲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2001年成爲國際濕地之一,是中國海岸紅樹林分佈面積最多的地區。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在由當地政府專題調研和科學論证的基礎上,將特呈島及其附近海域選劃爲“廣東特呈島國家級海洋公園”,並計劃通過申報建立國家級海洋特别保護區,保護其選劃海域的良好的自然生態與景觀,推進特呈島創建國際生態人居示範區。 

  25、“科技文化”——廣東省科技協會

  2008年3月,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組到廣東省科協及其下屬單位(廣東科技報社、廣東科學館、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發現該會在開展全省科技工作中,很注重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和增强文化軟實力,多有創新,效果顯著。於是根據其實踐經驗,在鄧小平早年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理念的啓發下,寫出了“科技也是第一文化軟實力”的調研報告,受到省領導的重視和批示。隨後即成立了珠江文化研究會科技文化專業委員會,進行了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動,連續組織了多場由科學家與藝術家對話的系列“科學與藝術”沙龍活動,以及多項科技文化論壇與評奬活動,廣東科技報還創辦了《科技文化週刊》,受到全國科協的重視,稱之爲全國科技文化之先導,推薦在全國年會上介紹推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