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初,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頒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綱要》,我們廣東省政府參事室廣東文化組和珠江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專家,專程到東莞市鳳崗鎮考察古今文化,發現這個千年古鎮,在它的“舊貌新顔”中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它顯露了過去從未引人注目的“客僑文化”現象,提出了“客僑文化”這個新的現代文化課題。於是,我們在《廣東省政府參事建議》中,提交了題爲《整合古今資源,開拓“客僑文化”》的關於東莞市鳳崗鎮古今文化的調研報告。
這個報告發出後,受到省市領道高度重視,尤其是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所提建議非常好,需引起高度重視。望文廣新局同鳳崗鎮認真研究客僑文化開拓問題”。由此,在省政府參事室和東莞市領道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珠江文化研究會、東莞市文廣新局和鳳崗鎮委、鎮政府,經將近半年的籌備,今天在這裏舉辦這個“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
爲什麽是“首届”呢?據我們所知,迄今爲止,全國尚未有哪個地方舉辦過如此課題的論壇,因爲“客僑文化”是一個新的現代文化學課題和概念,是一個有待開拓的學術領域,或者説,是客家學、移民學、華僑學、建築學、現代文化學等學科或學術領域的綜合新開拓或縱深延伸。
我們是怎樣從鳳崗古今文化的實際,發現和提出這個新課題、新概念、新領域的呢?
(一) 自古以來,鳳崗鎮的居民族群,既有廣府民係,更多屬於客家民係,主要是客家人聚居之地。所以,這裏的文化現象首先是客家學和客家文化課題。
(二) 據《鳳崗歷史博物館》提供的史料稱:最早遷入該鎮雁田村的鄧氏先祖,是唐朝元和元年(806年),從河南南陽遷江西吉水,再經粤北南雄珠璣巷遷入的,此後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諸多姓氏遷入該鎮各村定居,迄今全鎮共有206個姓氏,比南雄珠璣巷南遷的156個姓氏還多50個,就客家民係南遷聚地而言,堪稱南遷姓氏數量之冠。“珠璣巷”已成中原南遷移民文化的代名詞或符號。如果説,南雄珠璣巷主要是廣府民係南遷祖地的符號的話,那麽,何處是客家民係南遷祖地的符號呢?我們從鳳崗的移民歷史和姓氏實際,爲其作出“客家第一珠璣巷”的定位,也就同時提出這個客家移民文化的新課題。
(三) 據鳳崗史料,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鳳崗人陸續飄洋過海,出洋謀生,以“契約華工”(俗稱“賣猪仔”)爲多,迄今在世界36個國家或地區有鳳崗華僑華人、港澳同胞31610人,是該鎮現有常住人口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多屬客家民係,而且又多聚居於亞非拉國家或地區。這種現象,顯然與其他民係的移外僑民不同,如:廣府民係的五邑華僑多在美洲(俗稱“金山伯”)、潮汕民係華僑多在泰國、緬甸、東南亞等等,都各有地域、各有文化。這種現象,説明在華僑文化或僑鄉文化中,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細化的新課題,即在華僑中有“客僑”、“廣僑”、“潮僑”等的文化區别。看來海外華僑,既有華僑的文化共性,又因祖籍和所在地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傳統與特性。我們最早在鳳崗發現和提出這種文化現象,所以稱其爲“客僑文化之鄉”。應當説,這個稱謂在東莞市好幾個鄉鎮,以至在梅州、河源、韶關等許多客家地區,都是適用的。這説明提出和開拓“客僑文化”有重大的普遍意義,既是客家文化課題,又是華僑文化課題,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性的民係和移民文化課題。
(四) 在鳳崗的民居建築上,我們還發現一種奇特現象:有的村落民居,全是列列座北向南的排屋。這種排屋與一般客家“土屋”、“圍龍屋”不同,不是封圍式,而是門皆向外的開放式,具有濱海和廣府文化色彩,其内仍如客家圍屋的内通特點,排屋與排屋之間息息相通,仍保持客家民居特色;全鎮仍存不少清末民初時代所建砲樓,達120多座之多,大多是客僑投資建築,故既有客家風格,又有海洋文化色彩,但却與以開平碉樓爲代表的廣府民係區的“碉樓”不同,連名稱也有别,只稱“土樓”或“砲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村落的砲樓與排屋的建築結構,是連體相通的,即砲樓建在排屋之中:且全村的排屋成行成巷,座座砲樓也大致排列成行,使得全村呈行軍陣列之勢,蔚爲大觀。這種建築風格,也顯出了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結合的“客僑文化”的内涵和風采,説明“客僑文化”也體現在民居和建築風格上。這在嶺南客家地區恐怕也是特有並有普遍意義的,所以,我們爲其作出“嶺南獨此排屋樓”的文化定位,看來可争取申請省級、國家級、以至世界級文化遺産。
(五) 改革開放的投資熱和打工潮,使鳳崗鎮人口劇增,僅十來年時間,即從常住人口劇增爲現有外來人口近40萬,從一個農村鄉鎮一下躍爲中等城市。這些人口,大都來自珠江流域各省區的“打工一族”,以及來自香港、澳門、臺灣和海外的投資客商。自改革開放以來,進入該鎮打工人群流動量大,但留住較長時間者也不少,其中多有家屬或同鄉族群同住,從而也逐步形成爲新遷入的新族群,被稱之爲“新客家”。尤有意思的是,現在該鎮的排樓屋中,原居住者多已外遷异鄉或新居,現住者多是外來打工的“新客家”。這些“新客家”,似乎在同一的住所裏,承傳着本地“老客家”祖先當年開創鳳崗歷史的文化生活,又將他們本身原籍省區的文化傳統保持和傳入,爲鳳崗文化增添新的血液與活力。所以,“客家文化之鄉”也應當包括這些打工一族的“新客家”文化。此外,投資客商也當屬“新客家”之列,尤其是來自臺灣的客商,多屬客家民係,如果因其未有本地常住户籍而有异議的話,也當以其居住權而以“客僑”待之,這也可説是一種新的現代文化現象。這種現象,在特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尤有獨特性和普遍意義。這也是我們提出“客僑文化”現象的一個重要依據和理由。
(六) 從鳳崗現有的文化遺存上來看,也是很有“客僑文化”的底藴和内涵的。該鎮有座名爲“迴龍庵”的古祠堂,是該鎮自古鄉親父老聚會過節的聖地。在其至今尚存的清干隆年間重修石牌記載,捐資者170多姓氏,光緒年間又重修,捐資者達683人,都是海外客僑。該鎮的許多堂碑、祀碑,都刻有客僑捐資助鄉或助學者姓名,多達7000多人,外籍遍佈亞美各國。前幾年新建的鳳崗歷史博物館和鄧氏紀念館,也有許多記載客籍先賢和華人華僑的歷史文物和事迹記載。這些都可謂“客僑文化”的史证和縮影。
(七) 我們從上述現象發現鳳崗鎮有突出的、深廣的“客僑文化”内涵,稱其爲“客僑文化之鄉”,爲其作出“客家第一珠璣巷,嶺南獨此排屋樓”的文化定位,旨在以此文化品牌的打造而促進該鎮的經濟和文化開發建設:同時又旨在以“客僑文化”之都的文化品牌,以及“客僑文化”的新穎性和普遍性,擴大東莞市在國内外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影響力;更爲重大的是,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發出建設文化强省號召的時候,及時而有力地打造這個文化品牌,並以此提出新的現代文化課題和開拓新的文化領域的實際行動,爲廣東的經濟文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八) 我們從開始即感到,發現和提出“客僑文化”這個學術新課題,是很不成熟的,須要更進一步論证和深化研究。所以,我們特地邀請在座的來自北京、上海、武漢、香港、我省和本地的文化學、客家學、華僑學、歷史學、地理學、建築學、風俗學、語言學、文藝學等多學科專家與會,共同舉辦這個論壇,進行論证。誠望大家暢所欲言,求同存异,和諧切磋,加强交流。由於準備時間較短,大家提交論文倉促,希望論壇結束後再進行必要的修改加工,一個月後寄回,以便匯編爲論文集正式出版,並希望大家爲東莞市、鳳崗鎮的經濟文化建設獻言獻策,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2009年12月11日
(黄偉宗: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珠江文化叢書》總主編。)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