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人在加拿大(1788—2009)



  【摘要】根據加拿大統計局2008年統計,目前在加拿大的華僑華人共1216570人。據史料記載,最早到加拿大的華僑是廣東人。1788年,有66名廣東鐵匠,木匠從澳門乘船到達温哥華。以後接踵而來,人數激增。初到加拿大的廣東人,多是從事淘金、修築鐵路等繁重勞動。至1960年代以後,才轉而從事餐館業、商業、房地産業、金融業等。以至有些華人進入了政治、文化界上層職業領域,擔任高級職員。221年來,華僑華人爲開發和促進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Chinese Peoples in Canada

  Abstract:   According to an incomplete statistics of Statistics Canada in year 2008, there is 1216570 Chinese in Canada up to present. Historical records show that the earliest Chinese in Canada were Cantonese. In 1788, 66 Cantonese blacksmiths and carpenters came to Vancouver island by ship. Come one after another, the number of Chinese increased rapidly. When Chinese first came to Canada, most of them engaged in heavy labor, such as gold panning and railway construction. Until 1960s, they started getting into restaurant、trading、real estate and finance industries. Gradually, some Chinese got into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ircles and became senior staff. Over the last 221 years, Chinese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of Canada.

  

  常言道,無巧不成書。1982年,我負責接待來中山大學訪問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歷史係的魏安國(Edgar Wickberg)教授。因爲同是研究明清史,他又會説普通話,所以相互作了很好的交流。1983年,他回國後給我贈寄一本專著:From China to Canada,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arada(《從中國到加拿大——中國人在加拿大社區的歷史》)。我讀後對加拿大華僑華人的歷史獲得初步瞭解。

  一個機緣,1995年5-7月,我有幸應加拿大聯邦政府外交部國際問題研究委員會的邀請,到加拿大進行訪問。期間,我訪問了温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卡加裏的卡加裏大學,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和蒙特利爾大學,渥太華的渥太華大學,多倫多的多倫多大學和約克大學以及靠近加拿大的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紐約州的紐約州立大學。與這些大學的歷史係和社會學係的有關教授進行學術交流。同時訪問了各個城市的唐人街。承蒙華僑華人的熱情接待,並主動爲我提供早期廣東人來加拿大謀生的歷史資料。特别是温哥華的老華人、商會主席黄威先生,領我到禺山公所(南海,番禺,順德三縣聯合同鄉會址)和9位老華人開了一個座談會,聆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祖父或父親如何來温哥華淘金築路的故事。會後,黄威先生又將公所珍藏的《域多利中華會館八十二年來之記録及檔案》一書借給我看。我複印了許多早期廣東人來温哥華淘金和修築太平洋鐵路的資料。魏安國教授又親自開車帶我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東方圖書館借閲了大量華僑華人在温哥華的資料。他還將一些珍貴的歷史照片複印送給我,實在是得益匪淺。此後,我和太太龐秀聲於2004年6月至10月、2005年4至6月和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三次到多倫多探望兒子海波和兒媳易榮川。期間,又兩次到渥太華、蒙特利爾和一次到温哥華重訪唐人街和訪問華僑華人,收集新資料。而因爲重訪温哥華時,住在列治文市新唐人社區,得以就近考察早期廣東華工來温哥華淘金的菲沙河(Fraser River)的實况。同時又於2009年4月至7月應邀參加“全加拿大華人協進會”(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For Equality)俗稱“平權會”多倫多分會組織進行的《話説唐人街》(Chmatown’s History Project)研究項目,使我有機會訪問劉金鬥、譚榮德、陳世超、劉來增、伍國怡等老華人,並到多倫多大學鄭裕彤東亞圖書館、利銘澤典宬和多倫多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圖書館等閲讀和複印更多的華僑華人在加拿大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活動的資料。這樣一來,我覺得可以撰寫一篇《中國人在加拿大》的論文了。

  一、中國人來加拿大及地域分佈

  加拿大開國於1867年7月1日,但中國人來到加拿大則早此79年。據史料記載,1788年(干隆五十三年),英國船長詹米·美爾斯(James Meares)和詹米·哥爾納特(James Colnett)從加拿大到中國一口通商的廣州做毛皮貿易,在回船經澳門出海時,招雇了66名廣東的水手、舵工、木匠和鐵工來到屬於英國殖民地即今天的加拿大西部温哥華島的努特卡灣(Nootka Sound),此是中國人來到加拿大之始。這批水手、舵工、木匠和鐵工在此地修造了北美第一艘40噸的“西北美洲”號三桅大帆船,美爾斯船長十分滿意地説:

  “運來的華人是一種實驗,他們一般被尊稱爲能喫苦的、勤勞的和心靈手巧的種族……有一切理由來對他們感到滿意。”〔1〕

  到1858年(咸豐八年),有兩個廣東人從美國來到加拿大。一個叫孟馬克(Mark Moon),從紐約來到多倫多市,在今天的中區唐人街中心約克街(York Street)開了一間雜貨店〔2〕;另一個叫阿康(Ah Hong),從美國舊金山來到今天的卑詩省,參加了菲沙河谷(Fraser River Valley)的金礦開採。同年5月,他回到舊金山,宣傳卑詩省菲沙河谷發現金礦的消息,轟動一時,吸引了無數在舊金山採金礦的廣東同鄉。同年6月28日,第一批華人300人由舊金山的華商合記號(Hop Kee Co),通過愛侖·洛威船務公司(Allam Lowed Co)安排,從加勒比海乘搭“奥勒岡號”(Oregou)輪船扺達維多利亞港(Victoria)。

  1858年7月28日,香港金山莊安排一艘桅船,從廣東四邑(臺山、開平、新會、恩平)招運一批華工來到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現在的華僑華人就把這一天,作爲中國人最早到加拿大的紀念日(此不確切)。後來,廣東人來加拿大謀生者與日俱增。1859年3月,一家舊金山的華商招雇華工2000人來到維多利亞。1860年,由海路到達維多利亞的華人達到4000人;其中有一名華工鄺利(KwonfLee)的未婚妻隨他一起到達,此是來自中國扺達維多利亞的第一位婦女;由美國從陸路步行到達維斯敏斯特的華人亦有2000人;1863年,到達卑詩省的華人達到4500人;1865年,增至16700人〔3〕。 據朱偉光先生幾次親自到當年華人在菲沙河附近的利魯厄特(Lilloet)和列顛(Lytton)勘察,發現當時華人採礦工的墓碑及崩塌的住房石墻脚,即是實证。

  1867年7月1日,英國通過和頒佈《不列顛北美法案》(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承認加拿大成爲英國之宗主獨立國即自治邦(Dominion Of Canada),并聯合原有的英法殖民地組織成立聯邦自治領政府,此爲加拿大正式建國,至今142週年。1871年,加拿大首任總理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John Alexander Macdonald)爲了將加拿大東西兩岸領土連在一起,决定仿照美國興建一條東起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哈利法斯(Halifax),西至卑詩省的温哥華(Vancouver)的太平洋鐵路,又稱加拿大詩丕亞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詳後)。

  在淘金和修築太平洋鐵路時期(1788—1885年),來加拿大的中國人絶大多數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貧苦農民,他們是當作苦力被招雇而來打工謀生的。據馬青《先驅者》一書統計,1884年來加拿大的廣東人,四邑人占63.6%,其中臺山、開平占41.7%,新會、恩平占21.9%;三邑(南海、番禺、順德)占17.3%;鶴山、增城、中山、寶安、東莞、花縣、陽江占18.1%;其他縣及其他省占1%〔4〕。太平洋鐵路建成後,加拿大政府開始限制華人移民加拿大,從1885—1947年,實施對華人入境征收人頭税政策,開始時每人50加元,1900年增至100加元,1904年增至500加元〔5〕。據陳翰笙主編的《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七輯統計,1885—1923年,華人共繳納人頭税26512900加元。1923年7月1日,聯邦政府又頒佈《中國移民法案》,進一步禁止華人移民加拿大。故此期間,華人入境者大减,至1921年,加拿大的華僑華人總數只有39587人〔6〕。此後,由於中國北伐大革命、抗日戰争等因素影響,華僑華人數量增加不多。直至1947年,加拿大國會廢除《中國移民法案》和1967年實施《新移民條例》“以平等態度吸收新移民”以後,中國移民加拿大的人數才增加,特别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數越來越多。

  從上表可見,2008年的1216570人的華僑華人,占加拿大總人口的3.9%,僅次於英、法、歐裔人而居四位。在華僑華人中,1967年以前,主要來自廣東省;80年代以後,全國各省和香港、臺灣、澳門以及東南亞國家移民來加拿大者也大量增加。據統計,1973年,香港居民移民加拿大者有14662人,1982年增至16170人,1989年19908人,1992年35797人,1993年36026人,1995—2005年增至18萬人〔7〕,至2008年香港移民加拿大總數共25萬人8〕。臺灣移民加拿大至1995年總數爲102000人,1999年增至125000人〔9〕。需要指出的是,80年以後的中國移民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多數是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據統計,1981年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移民爲17.5%,2006年增至30.7%,2008年增至51%〔10〕。

  華僑華人主要居住在安大略、卑詩兩省,合計983205人,占總數的80.8%,其中以卑詩省所占比例最高,占該省總人數的10%。而各省的華僑華人又集中居住在大中城市内,據2006年加拿大普查人口統計,居住在多倫多、温哥華、蒙特利爾等10個城市的華僑華人共計916455人,占總人口數的72%。

  如果以大多倫多、大温哥華、蒙特利爾和渥太華四大城市來統計,則華僑華人集中居住在四大城市的人數達到1045187人,占總數的85.9%。而在每個城市中,華僑華人又聚居在唐人街(Chinatown)或唐人社區(China Community)之中。據黎全恩教授考察,最早的唐人街是1858年在域多利(今維多利亞)的科莫蘭特街(Cormorant)建立,後擴展到菲斯加德街(Fisgard Street)。開始時比較簡陋,到1890年才初具規模。當時有小廣州之稱,1881年居住在這裏的華工有2000人,占維多利亞總人口6000人的三分之一。

  温哥華的唐人街最初是在盧素街,即在今士丹利(Stanley)公園附近。1866年遷至現在市區的柏特街(Pender Street)和柯拉爾街(Carrall Street)交界處,這是北美洲第二大的唐人街(僅次於紐約唐人街),已有143年曆史,占地六個街區,内有中國商店200多間,有中華門、中山公園和孫中山當年來温哥華的居所,至今保存完好,供遊覽者吊念。列治文市,是香港移民的聚居地,住宅、商店、社會文化多具濃烈香港氣氛。筆者於2008年8月,曾與太太龐秀聲、女海濱、女婿張凱、外孫女子欣去重游温哥華,住在此5天,在街市所見所聞,猶如香港和廣州。特别是到茶樓、酒店喫飯、飲茶,仿佛身處香港、廣州一樣。

  多倫多的唐人街最初是在今天市政府大厦西樓旁矗立的唐人街銅牌處的伊麗莎白街(Elizabeth Street)一帶,後又向皇后東街(Queen Street East)的喬治街(Georg Street)和約克街(York Street)一帶發展。1900—1940年末,這裏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區。1955年,爲了興建新市政大樓和彌敦菲臘廣場,需要徵用這裏商業繁榮的唐人街,於是華人只好沿着登打士(Dundas)街及士巴丹拿(Spadira)街向西遷移重建,形成今天的中區唐人街(Chinatown Centre)和依尼太爾唐人街(Initial Chinatown)。爲瞭解此唐人街的滄桑,筆者特地訪問在此出生和長大并親眼看見他家所住房屋及所開的家庭旅館被拆遷的譚榮德先生(祖籍廣東臺山市)。他雖然年届七旬,但仍興致勃勃領我到市政府大厦西樓旁邊立有拆遷最初唐人街的家庭住房處(在此立了一塊紀念銅牌),並講述唐人街變遷的歷史。銅牌用中、英兩種文字記述位於這裏的最初唐人街拆遷的歷史,筆者鈔録中文如下:

  “多倫多的第一個華裔居民是‘Sam Ching’,一八七八年,他在Adelaide街經營洗衣店。一八八五年後,雖然加拿大政府限制華人從中國直接移居加國,但參與興建横跨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華人在鐵路完成後,從加拿大西部移居多倫多,最終與‘Sam Ching’一同居於此地。

  在一九零零年至一九二五年之間,多倫多的第一個華人社區在伊麗莎白街一帶建立起來。伊麗莎白街一度向南伸延至皇后街。當時的‘唐人街’是一個熙來攘往的商業和住宅區,餐館、雜貨店和宗親會比比皆是。第一個唐人街持續繁榮興旺,直到一九四零年代末期。爲了興建新市政府大樓和未來的彌敦菲臘廣場,多倫多市政府展開了具争議性的行動,大幅度徵用該區的土地。部分華人商户因無法遷往其他地方經營而結業,其他商户則收拾一切,沿登打士街及士巴丹拿大道向西遷移,該處成爲今天‘舊唐人街’的中心地帶”。

  與此同時,有一部分華人東遷至芝蘭東街(Gerrant Street East)夾博維路(Broadview Avenue)形成東區唐人街(Chinatown East)。到了70—80年代,隨着中國移民日益增加,逐漸在多倫多市郊區及衛星城形成了士嘉堡唐人街社區(Scarborough Chinatown)、萬錦市唐人街(Markham Chinatown)、列治文山唐人街(Richmond Hill Chinatown)和密西沙加唐人街(Mississauga Chinatoan)等七個唐人街。其中又以居住在士嘉堡和萬錦市的幾率最高,分别占大多倫多市華僑華人總數的82%和79%〔11〕。爲了紀念華僑華人對加拿大的貢獻和弘揚中華文化,多倫多華僑華人社團已在東區唐人街的芝蘭東街與百老匯(Broadview Avenue)交界東南處興建宏偉的“中華門”,樓高42尺,寬5尺,四柱三樓式拱門牌坊,分三門,左邊爲“富貴門”,中間爲“百福門”,右邊爲“平安門”。2008年10月25日正式動工,2009年將建成。

  渥太華唐人街最初在阿爾拔街(Albert street)一帶,1937年唐人街只有4間華人餐館。1970年代這裏的華人商店搬到西部市中心的Somerset一帶。1980年代後,唐人街又向東擴展到Somerset以西一帶,形成今天的唐人街。2009年5月,在唐人街劍橋建牌坊,取名“渥太華唐人街”,樓高8米,寬12米,兩根立柱前各有蹲伏石獅,兩旁配一龍一鳳,十分巍峨壯觀,明年春節落成。

  蒙特利爾的唐人街原來在舊“滿地可”街一帶,1980年得市政府批準,般至Agauchetiere街改建,並建兩個華埠象徵的牌樓,但規模不大,前後共建有二個牌坊,十分齊整,圍遶成一個小小的城中城,城内由兩條主要街道搆成,兩旁全是華僑華人開的商店、茶樓,十分熱鬧。

  卡加利唐人街在弓河(Bow River)南岸一帶,由中間街(Centrestrect)貫穿其中,分爲東西兩部分。1976年三級政府正式通過重建唐人街,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唐人街,華僑華人都引以爲榮。

  愛民頓唐人街位於市政中心以東97街的102道與乍士柏道(Jasper Avenue)交界處,占地不廣,但與許多市政府辦公大樓相鄰,是市中心繁榮地帶。但1976年,阿爾伯塔省政府要興起102道的耆老大厦,計劃要把唐人街搬遷重建。1986年,唐人街在今新地點重建並獲得發展。

  唐人街特别是早期的唐人街是華僑華人對付種族歧視和排斥華僑華人而采取中國傳統的“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它起着華僑華人避難、幫助華僑華人尋找工作和進行社會活動的作用。在唐人街内,街道路牌中西文合壁,中式酒樓、中國茶式食肆、超市、雜貨、中藥店一應俱存。

  二、華僑華人的經濟活動

  1.1788—1970年時期。

  早期到加拿大的中國廣東人,90%以上是雇傭工人,從事淘金和修築道路的繁重體力勞動,以及與淘金、築路相配套的挖煤、運輸、農業、商業等服務業工作。據統計,1870—1880年期間,在維多利亞、納奈莫、耶魯、卡加裏、奎斯尼爾福士、裏奇菲爾德、庫特乃、卡瑞爾等8個市鎮的華工4329人中,從事淘金礦者占52.5%,厨工和家庭傭工占10%,商業勞動者占9.7%,菜農占2.7%,伐木工占2.2%,洗衣工占2.1%,縫紉工占1.4%,流動工占8.5%,運輸工、屠宰工、鐵匠、木匠、小販、醫生等不到1%。這些華工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工資極低,如淘金工、挖煤工、制魚工、木工每月工資僅30—40加元〔12〕。

  到了1881—1885年,中國的廣東華工直接受雇於修築太平洋鐵路者達6500人,其餘人則從事於修築鐵路相關的農業、商業、服務業、伐木業等。1884年底,因鐵路修築基本上完工,築路工人僅剩下2900人,其餘人轉從事淘金、開煤礦和農業等10多個行業。據1884年下半年統計,從事築鐵路的華工2900人,占27.7%,煤礦挖掘工791人,占15%,農業工720人,占8%,制魚罐頭工709人,占6.8%,伐木鋸板工267人,占6.6%,小商販101人,占6%。這時期,華工從事木工、縫紉、制鞋、制火柴、厨師等技術工有所增加。但華工的工資仍然是每月30—40加元的低水平〔13〕。

  到了20世紀20年代後,華工的職業有所改變。據統計,1925年聯邦政府發給華僑華人營業執照共2122張,其中多倫多中區唐人街的洗衣店就有471家,但伐鋸木、挖煤、制魚和農業等重體力勞動者仍然占很大比重,計伐木和木器製造工占57%,食品加工工占18%。30年代,從事伐木業者有8231人,農業有4196人,餐館業有3744人。30年代以後,轉向餐館業、洗衣業,據1931年《加拿大普查》(Census of Canada)統計,從事餐館業者占華僑華人總數的70%左右,其中,薩斯卡萬其省占70%,阿爾伯塔省占60%,安大略省占54%,曼尼托巴省占50%;從事洗衣業者占華僑華人總數的50%左右,其中魁北克省占40%,安大略省占54%,曼尼托巴省占30%,只有17.8%的華僑華人從事經商,而店主、經理等管理人員僅有0.3%。因此,華僑華人的生活仍是艱苦的。他們工資不高,店員和洗衣工的月工資爲40—100加元,木工、泥水工、鋸板工70—80元,農工30—40元,中文教師75元。所以有一位臺山的華僑説,“他經常想回家看父母,但却没有足够的錢”〔14〕。到了1950—1970年代,華僑華人從事商業者大增,據統計,全加有華僑華人各類商店4600家,其中餐館業1300多家、洗衣業300多家、運輸業129家、進出口業44家,總值2.8億加元。地區分佈是温哥華1454家、多倫多583家、蒙特利爾397家、愛民頓215家、卡加裏187家、維多利亞158家、温尼伯123家、渥太華56家,等等。

  2.1971—2009年時期。

  20世紀70年代後,隨着中國(包括香港、臺灣)的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增多,給加拿大帶來很多技術人才和資金,據加拿大統計局統計,1998年中國移民加拿大者,本科畢業達43%,2007年增至48.9%,2008年增至51%。而香港、臺灣的投資移民却帶來相當雄厚的資本,如1995年香港擁資1億以上的移民有14人,其中丁謂是12億美元(下同),陳少雄、陳悦明兄弟4.5億元,許躍華3.5億元,李亮漢、馮永友各2.5億元,雷鈺堂、朱建業、何國定各2億元〔15〕。再加上香港富商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何鴻燊和羅氏、邵氏、順成、星島集團(公司)等自1998年後來加拿大投資房地産、酒店業等共注資160多億加元。這麽一來,使得華僑華人的經濟活動和從事職業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即從原來從事體力勞動職業轉變爲從事商業、工業製造、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並在加拿大社會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現簡述如下。

  ① 商業(包括餐飲、貿易、金融、運輸、旅遊、醫療、文化、服務等)。

  餐飲業。這是華僑華人具有歷史傳統的商業經營,數量巨大,規模不凡,生意興旺。據不完全統計,1991年,全加華僑華人經營的飯店、餐廳、茶樓、酒樓等共有2300多家,其中温哥華、蒙特利爾、多倫多、渥太華四大城市1356家,投資總額4.5億加元。2007年增至3000多家,其中温哥華1100家,多倫多800多家〔16〕),總投資超過5億加元。這些餐飲業,原來多是廣東、香港籍華僑華人經營爲主,以粤菜、港式西餐獨步天下。但隨着中國内地各省、 臺灣和東南亞各國華人移民的增加,現在的北方餃子、臺灣菜、上海菜、蘇菜、魯菜、京菜、川菜、越南菜、馬來西亞菜、韓國菜等餐館也日益增多了。從餐廳、酒樓的名字也體現出來,就筆者街上所見,如多倫多的城市軒高級粤菜、喜福樓潮粤菜館、富貴樓海鮮酒家、北來順京川飯店、中華清真牛羊館、大上海飯店、東北餃子館、大可汗蒙古烤肉餐廳、華北美食、新疆烤肉店,川魯菜館、天津小喫、福建小喫、飄香四川火鍋、東北人家、老四川川菜館、浦東飯店、城隍廟上海小喫、雲南印象紅塔山食坊;温哥華的大三元、海港大酒樓、香港英記海鮮酒家、上海一只鼎、王府井、上海人家、長城飯店、西苑酒家等。在這兩個大城市的1900多家餐館中,有不少是規模宏大、經營管理現代的高級餐廳、酒樓,如臺灣移民邱氏兄弟在多倫多經營的文華餐廳,場地寬敞,裝璜輝煌,菜色繁多,停車方便,管理科學,甚受華僑華人和外國顧客歡迎光顧,生意興旺,現該餐廳在安大略省已發展到17家分店,每年營業額達到6000萬加元〔17〕。又如龍柏斯裏酒樓,樓高三層,一樓設夜總會及大廳,二樓設有鋼琴伴奏,三樓爲私人包厢宴廳,十分豪華闊綽(筆者親訪所見)。如此衆多豪華和實用的餐廳、酒樓,在加拿大享有極高的聲譽,深受中外人士的歡迎。就筆者所見,每間餐廳在門口經常要排長龍隊派號,等叫號才能進去就餐,等候半個鐘或一個鐘才能就餐者是常事。在經營餐飲業而致富者不乏其人,如1964年從廣東臺山縣移居加拿大的吴黄金躉女士就是佼佼者。她自1968年在貴湖市創辦皇家城市餐廳開始,40多年來發展很快,先後在愛民頓開設分店琦琦酒家,在美國波士頓開設麗晶軒酒樓、在中國蘇州開設紅楓葉快餐店,成爲加拿大赫赫有名的飲食業巨人。而由於她發財後不斷捐款社會慈善事業,於2000年獲得聯邦政府頒發的“成功商人奬”。她熱愛家鄉,回臺山捐建了幼兒園、文化樓、附城人民醫院行政大樓等,1997年獲臺山市政府頒發“建設臺山貢獻奬金牌”。1999年應邀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北京舉行的慶祝活動。

  貿易及雜貨零售業。這也是華僑華人經營的傳統商業。1899年雷鈺堂在温哥華開設一間小雜貨商店,1938年其後人繼續擴展,1954年與GA集團連鎖超級市場簽約,成爲獨家批發供應商,嗣後買下GA集團,成立H·Y·Louie公司超級市場。1976年,雷氏又收購倒閉的美國商人的倫敦藥房(London Drugs),成爲零售大企業超市,銷售網大爲擴展,現已有分店400家。1990年代以來,華僑華人經營的各類超級市場也與日俱增,據統計,1995年,僅是多倫多、温哥華、蒙特利爾和渥太華四大城市的超級市場就有1073家,資本總額2.5億加元,其中多倫多的貿易公司、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有950家,就筆者在多倫多市所見有大統華、大世界、鼎泰、龍泰、中興、冠華、順達、富華、百威、勝利、新城、冠業、瑞豐、家家好、南海、新城、建興、多福、永豐、財源、藍海、華豐、華福、陽光、龍輝、龍翔、福耀、華順、龍達、龍富、偉達、龍華、豐華、好景、華豐、福耀、兆豐、龍聖、建興、新興、華威、華隆、中興、龍發、新亞、東方、金牛、祥泰、順利、天福、鴻泰、龍星、多福、祥發、順華、大中華、元明、彼德、大龍聖等46家;渥太華的超市有亞洲、百佳、九龍、一六八、潮永泰、福利上、利豐等7家;蒙特利爾有福樂、東方、興興、建昌、熹珍、新興等10多家。其中較大規模者,如臺灣移民李羅昌鈺於1993年在温哥華創辦的大統華集團超市,發展很快,除在温哥華創店外,2004年擴張到多倫多,目前大統華超市在卑詩省、安大略省、阿爾伯塔三省開設的連鎖分店已有17家。更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7月創辦的“世界唐人街”網上超市開張,標誌着最發達的電子商店已引入華僑華人的超市領域。還有福建移民李貴先於2005年創辦的3家華盛超級市場,規模也是很大的,計占地達65000尺〔18〕。

  房地産業。這是華僑華人新近投資經營且增長迅速、投資額最大的行業。據統計,1999年,華僑華人投資經營的房地産公司有500多家,現在當然超過此數。就筆者所見,現在多倫多的房地産公司有恒生、新輝、新世界、太平洋、富庭、皇家、飛機師、富城、運亨、太古、恒昌、天合、百福、蕭良杰、大鵬、鴻利、環球、金牌、金屋、安居、誠實、家中、天源、利達、華聯、華業、怡景、駿發、英明、致富、基業、領先、兆億、匯豐、新世紀,等等。而爲這些房地産公司經營的經紀人有管雨霖、洪明旋、陳獻麟、區國偉、白金林、黄福祥、許龍達、周文勇、張梅、林文英等295人〔19〕;蒙特利爾的房地産公司有鑽石、森時、旺角、嘉禾、蒙燕、加豐、亨信、加豐、恒生、置業、協和、家豐、皇家、新城、吕戈等20多家;渥太華的冒慧敏、第一實業、潘健鴻、歐陽張仁苓等。廣東臺山縣老華人林思齊,1967年移居加拿大,1972年加入加拿大國籍,1974年在温哥華創辦加拿大國際地産實業公司,經營房地産30多年,1982年擁有20項物業,總值5億加元,成爲温哥華豪華住宅區West End最大的地産商,並向美國加州及亞利桑那州發展,1993年,其擁有房地産總值達10億加元〔20〕。香港新移民陳悦明、陳少雄兄弟,於前幾年在温哥華趁着地價平疲時大量購買土地,並在市中心興建Burrand大厦爲集團總部,然後興建住宅公寓,售給新移民;並在市西部度假滑雪區Whistler興建物業。移民30年的華人許耀華創立百樂喬治地産公司,開發公寓樓房、購物中心、公共房産、商業大厦和小船塢等,設立百樂喬治控股公司,擁有温哥華的Georgian Towers。華人朱健業之先人早期就從事地産業,擁有薩斯卡通多座商場物業、愛民頓的Chateau Lacombe旅館及温哥華著名的Medical Dental大厦。現在朱氏公司集團,在温哥華市中心的商業大厦Cathedral Place等,10年間資産倍增。香港新移民馮永發創立新時代公司,在列治文新移民區興建商業大厦新時代中心、香港仔中心和百家店商場等,在地産界名噪一時。多倫多地産商關榮光、經營的運亨地産是一個地産王,在全球65個國家開設分公司,中西經紀人達500多人,其總銷售額居首位〔21〕。

  金融保險業。此是20世紀90年代華僑華人新興發展起來的,現在華僑華人經營的銀行、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信用合作社、保險公司、保險經紀紛紛掛牌,據統計,1999年華僑華人經營的金融保險業機構已達到500多家,其中銀行50多家,投資總額2億加元。香港富商李嘉誠也來投資,他的和記黄埔公司擁有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9.9%的股權,1998年4月17日宣佈與多倫多道明銀行合併,新銀行沿用前者名稱,以代表一家廣泛的加拿大金融機構,股票市值達到317億4800萬美元,名列全球第20大銀行,擁有客户過1000萬,全職員工74000名。這麽一來,爲華僑華人從事金融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業創造極有利條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多倫多華僑華人經營的保險業有78家,蒙特利爾有66家,渥太華6家。其中咸林生(河南人)1990年移民來加後,在倫敦市創辦的“倫敦保險公司”業績最好,2001年連續三年超過7000萬加元,而成爲環球百萬圓桌會議頂尖圓桌會議的成員,被邀請出席在美國佛羅裏達州舉行全球保險公司董事大會,並就座於主席臺上。

  旅遊業。1990年代以來,華僑華人經營的旅行社、出租遊覽車、觀光紀念品商店等共有550家,投資總額達1.6億加元,經營旅遊酒店或出租公寓530家。其中多倫多、温哥華、蒙特利爾、渥太華四大城市320家,投資總額3.6億加元。其中多倫多的旅行社有潤發、富豪、美國亞洲、泰安、百益、加美、新華聯、大班、加中、翠明、集友、中國通、加拿大中國旅行社、至尊、信心、美麗、八達、凱悦、繽紛、迪康、龍城、天龍、易雅、開運、易路、怡樂、寰宇、兆泰、第一東亞豪華、四季、佳怡、真善美、黄金假期、天馬、全昇等86家;渥太華有繽紛假期、中國北京國際、東方國際、欣誼、指南假期、日信、中環、陽光、天寶等8家;蒙特利爾有萬達假期、遠東、加美巴士、協和、假日、翡翠、健生、大班、東亞、華景、東方、心怡、加臺、環亞、萬達等17家。香港新移民陳悦明與倫敦渣打銀行、日本航空公司及港商的柏寧酒店屬下的國際旅業公司合資經營榮美遠麗新旅館。他又與其兄弟陳少雄合資440萬加元,購入許耀華所屬温哥華的喬治旅館,均很成功展開營運,生意興旺。臺灣移民李安邦投資並任總經理的統一瑞迪森旅遊酒店,規模宏大,屬五星級旅遊酒店,在温哥華享有很高聲譽,其本人獲任卑詩省旅遊局董事,足見華僑華人經營此業已具影響力。

  運輸業。華僑華人從事此業約100多家,資本總額達1億多加元,包括海、陸、空運輸業等。多倫多有運輸公司如艾維瑪國際、冠通、環球、捷達、高杰、星輝、環美、紳運、速達、守信、友好、美通、藍天等;蒙特利爾有維瑪國際、全球速遞、晋業遠東貨運、加拿大洲際貨運、佳誠太陽、曾氏等;渥太華有客車運輸等。香港華商利用香港有25萬移民在加拿大的因素,在温哥華設立香港華商船務公司總部,大力開展加拿大華商國際航運業務,經營甚佳。就筆者所見,多倫多經營運輸業的公司有13間、蒙特利爾6間、渥太華6間。

  醫療業。中醫、中藥、針灸、按摩、氣功等醫療業不僅是華僑華人所接受,就連外國人也歡迎和光顧。因此華僑華人經營中醫藥業也走紅起來。就筆者調查所知,目前多倫多私人針灸、推拿治療所(中心)有:針灸王中醫館、振海中醫推拿針灸、加拿大針灸功夫按摩中心等70多家;廖宏海、彭恩娥、陳佩瑶、王浩然等中醫師開辦的中醫診所74家;香餘堂中藥行、亞洲參茸藥行等中藥商店48家。蒙特利爾有張愛娜等開的中醫診所、協德榮大芭行和謝氏中國針療所等中藥針灸、診所共19家,藥店12家。老華人林思齊和香港新移民聯手與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企業四通集團在温哥華創設Fair Child Investment Inc.投資公司,各出資800萬加元,開展四通集團屬下中醫藥經營業務,生意十分興旺。零售中藥店不少,就筆者調查,多倫多就有48家、蒙特利爾有19家、渥太華有3家、温哥華有8家。

  服務業。華僑華人經營的服務行業包括戲院、酒吧、夜總會、律師、會計師、移民顧問公司、洗衣店、美容院、汽車駕駛學校、粤語、國語學校、書店等中國人生活所必需的服務業,還包括家用電器、五金製品、成衣、珠寶、西式麵包、食品罐頭,等等。計全加拿大共有服務業商店8000多家,投資總額達12.8億多加元。其中多倫多移民公司40家,密西沙加有24家;洗衣店6家、理髮美容店83家;書店多倫多有29間、蒙特利爾6間、渥太華9間、温哥華11 間;珠寶店多倫多有35間、蒙特利爾6間、渥太華有4間、温哥華6 間。

  ② 製造業及農礦業(包括電子及電器、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成衣製造、其他製造、農礦業等)。

  電子及電器業。華僑華人經營的電器裝配、電腦業者有400多家,投資總額0.5億加元。其中香港移民丁謂於1982年創設國際善美電子公司已發展成爲國際性大企業。他收購了美國勝家縫紉公司及德國百富縫紉公司,成爲世界最大縫紉機製造及行銷商,其股票除了在加拿大、美國和德國上市外,在香港上市股票,至1997年底市值達6億1690萬美元,在國際華商500大企業中排名第245位。臺灣移民柯毓龍於1991年創辦經營朗信集團從事電腦批發供應,在卑詩省市場佔有率約3%,他榮獲卑詩省青年企業家奬。香港新移民何國源於1985年創設的AKI Technologies公司,亦成爲全球最大的影象加速板(Graphics Accelerator Board)的製造商,其生産的電腦圖象晶片産量占世界市場的45%,公司的市值達35億美元,2003年總收入爲13.8億美元,成爲世界著名的IT企業〔22〕。又筆者訪問過原籍廣東客家的馬來亞移民華人、Samkaik Inc總裁、多倫多創業協會會長吴慶華(Royson Ng),他目前經營電子産品進口批發,與世界各國大型連鎖店Walmart聯營,生意興隆,營業額由200萬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5億美元。

  食品加工業。這是華僑華人傳統家庭經營的手工業,諸如豆腐、麵條、燒臘、腌漬菜蔬、咸魚等。據統計,現在全加拿大有華僑華人經營的食品加工業350多家,投資總額達2.5億加元。其中蒙特利爾的廣東臺山籍華人黄榮經營食品罐頭公司,已有兩代人的歷史,開始的資本500多萬美元,每天生産春卷20萬條,每年營業額達5000萬美元,利潤1000萬美元,是目前加拿大最大一家食品加工公司,在美國和歐洲均享有很好的聲譽。又如温哥華的“頂好豆腐”公司,也是一間三代人經營60多年的豆腐王國。現公司總裁Rita Cheng已是第三代傳人。她的祖父母早年在温哥華唐人街内的奇化街開一間豆腐作坊,靠制豆腐出賣爲生。1972年Rita Cheng從香港移民來温哥華,父母繼續經營豆腐製作生意,80年初,她大學畢業後回家繼承父業,至今經營60多年。現在“頂好豆腐”不僅受到温哥華中外人士的歡迎和光顧,而且榮獲美國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的食品安全認证爲美國太空人安全食品而飲譽全球。中國新移民吴仲輝的炸面餅及麵包廠産品亦深受市場歡迎,生意日益擴展和興旺。

  石油化工業。華僑華人經營的石油化工業包括化妝品、清潔劑、發霜等共有100多家,投資總額3500萬加元。臺灣新移民林成賢、劉福勇、李敏輝等結合加拿大科技人士自辦的達茂科技公司(Dyna Motive),以獨步業者的“金屬表面無酸清洗技術”産品,對於環境保護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全加拿大用户歡迎和光顧,曾獲温哥華《金融時報》主辦的加拿大全國環保科技類金牌奬,其股票已經在美國及歐洲證券市場上市。而林成賢獨自創辦的達茂能源公司,在2005年發展也很快,在加拿大建成世界上首座也是到目前爲止全球唯一的一座具備日處理農林業廢料100噸規模的生化燃油場和生化燃油、熱電聯供廠。因爲此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現在已在加拿大、巴西、中國、烏克蘭、澳洲、拉脱維亞和南非等國家籌備建立多個生化燃油廠。

  成衣業。1990年以來,華僑華人從事成衣製造業者有350家,投資總額1.2億多加元。這是許多新移民樂於從事的家庭小型製造業,僅蒙特利爾市就有奔達衣車公司、聯合衣車公司、鷹威綫廠有限公司等35家。多倫多有太古、敬業、來多、騰達、三井、胡氏等50多家。

  其他製造業。華僑華人從事的機械、儀器及其零件製造、木材加工、小型造紙、印刷、車輛、家電維修等共有100家,投資總額達6600萬加元。中國移民青年葉慶煒創設的YES生物技術公司,研製基因工程重組抗原及新穎肝炎抗原藥品,每年外銷售額100多萬加元。

  農礦業。現在華僑華人經營的家禽飼養、種植果樹、培養花卉的小農場、園藝場、漁業等238家,投資總額1.97億加元。多倫多有良機、永達、永高、永洪、永興、阿文、萬利、華僑、永順、發順、日昇、豐年、發順、陳緑、蔬菜、人和、豐收、豐威、一利、萬生、加華、加利、利泰、萬生、萬順、時順、順園、金鵬、東方、民豐等28個農場。其中香港移民投資的統一加拿大人參種植園規模較大,共投資960.8萬加元。

  ③ 專門技術業。

  經營專門技術行業(IT)的新移民企業家也有相當發展。如廣東華人吴祖,來加拿大留學讀書,大學畢業後,先是任職加拿大公司工作,後創立公司,承接北美大煉鋼廠“杜花斯高鋼鐵廠(DOFASCO)”的新建冷氣車間工程,並承攬温莎投資2億加元的鍍鋅鋼板車間工程。此外,還承攬國際工程包括印度的“海飛絲”生産綫、澳大利亞噴發膠生産綫和泰國、韓國等國的洗發精生産技術工程,以及日本三井鋼材倉庫工程等。新移民何國源以30萬加元起家,創辦加拿大ATI技術有限公司,成爲全球知名的生産計算機圖像芯片的供應商。2006年7月,ATI與AMD在美國紐約進行合併,交易額爲54億美元。香港新移民陳鄧惠中和她丈夫共同創辦富達科技公司,專注於零售、餐飲業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推廣,現在已發展成爲加拿大餐飲與零售市場中能與多家著名主流POS系統公司齊名的IT公司。中國移民青年單捷,1992年她與同事合作創辦生物制藥公司,所開發的抗流感産品COLD-FX,在3年之間銷售甚佳,2004年銷售額達4億加元,在TSX創業板2005年度最佳上市企業評選中,她所創辦的公司榮登榜首,同時獲生命科學類優勝奬,股票市值達到3億2500萬加元〔23〕。

  從上述可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華僑華人的經濟活動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據統計,從事商業者占26.9%,醫療業者11.7%,企業管理者8.6%,製造業者7.6%,總計爲54.8%〔24〕。而在從事上述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不少華僑華人發財致富,變成了億萬富翁,如前述老華人林思齊,從1974年以540萬美元經營房地産開始,至今已是擁資産净值超過10億美元。祖籍廣東臺山的華人李漢亮,1979年在温哥華創辦興隆集團,經營房地産業,至今擁有資産2.5億美元;號稱“地産雙星”的陳少雄兄弟(廣東潮安縣人),净資産有4.5億美元〔25〕。其他如許耀華(廣東惠陽縣人),其財富達3.5億美元;馮永發(廣東南海縣人)總財富2.5億美元;何定國(上海人)總財富2億美元;雷鈺堂(土生華裔)總財富2億美元;何國源(香港人)總財富1.5億美元;朱志華(臺灣人)、羅斌(廣東人)孔慶年、孔慶聰兄弟(香港人)總財富各1億美元〔26〕。

  三、華僑華人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活

  1.社會團體的建立和發展。

  加拿大華僑華人社會團體(以下簡稱社團)經歷着建立、初步發展和蓬勃發展三個時期。

  建立時期(1862—1905年)。

  初到加拿大的華工,人地兩生,語言不通,水土不服,而且絶大多數屬苦力勞工。他們聚居在一個小地區,爲了對付種族歧視和協理内部事務,仿照國内傳統的會館形式於1862年在開採金礦重地巴克維爾(Barkerville),由經美國加州三藩市(San Francisco)前來的黄深貴首先組織建立一個秘密社團——美國紅門會的分支洪順堂(後改稱致公堂),目的是“和睦梓里,遵大道以生財;妥諸同人,效居奇而利樂”〔27〕。接着,來自美國的致公堂友林立晃、趙喜、葉惠伯、李佐和陳耀等人,於1876年在維多利亞(Victoria)建立致公分堂。當時參加致公堂者絶大多數是廣東四邑(臺山、新會、開平、恩平縣)人。這就是中國人在加拿大建立的第一個社會團體,而且屬於秘密組織。致公堂的領導人稱爲“大佬”(廣東話“大哥”之意),另設一人管理財務,稱“當值”;一人管理日常事務,稱“值理”。同時推舉若干人協助“大佬”管理堂務。按照上述致公堂章程目的,其管理職責有三:

  ① 管理華僑華人居住社區的民政事務。例如耶魯致公分堂曾經爲一位鄺利的華商和他剛從廣東來到的未婚妻主持婚禮。

  ② 管理華僑華人社區内的民、刑事糾紛。按章程規定,“凡成員之間的任何争吵可以提交本堂,本堂將召集會議解决糾紛。肇事者將被處以罰款1加元。如果他没有及時交付罰款,他將被判處六記抽打。判决將由資歷較深的成員作出,他們將裁决犯錯的嚴重程度,判决將在本堂執行”〔28〕。

  ③ 管理華僑華人社區内的經濟事務。章程規定:“在進行産業或礦井買賣時”,各成員必須遵守“先來者優先”的原則。在發現好礦井時,每個成員僅限索取100英尺之礦地。此外,還經營旅館,招待各成員來往礦區住宿,提供茶水等。

  到了1872年,來自廣東梅縣地區的客家人在温哥華礦區建立一個社團,名曰人和堂。至1880年左右,廣東人建立的社團共有10個。後來,在城市居住經商的商人覺得致公堂、人和堂等社團不能代表和滿足各個階層華僑華人的實際利益,因此於1884年3月,由維多利亞的商人聯合簽名上書時任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黄遵憲(廣東梅縣人),請求他以總領事的名義出面來温哥華建立一個能包容各個階層華僑華人的統一的社團,以對付種族歧視和維護共同利益。同年6月,黄遵憲派遣黄錫銓到維多利亞發動華僑華人共同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社團,名曰中華會館(Chinese Renevolent Association),並舉行成立大會,通過會章,選舉領導成員,計選舉廣安隆商行的李佑芹爲會館正董事,聯昌行的李天沛、泰源行的李奕德和馮錦淳、徐金禮、馬秀等5人爲副董事;選舉黄瑞朝爲司庫,馮錦淳(兼)、温金有(Cumyow, Won Aletander,是1861年第一個在加拿大出生的中國人)爲正值事。温金有能説英語、廣東話和客家話,他成爲中華會館的英文書記,後又在温哥華法院任翻譯,對溝通中華會館與政府之間起着重要的作用,1955年仙逝,享年94歲。

  中華會館通過的章程共37條,内容包括會館的宗旨、組織形式、作用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會館的宗旨曰:

  “會館之設,所以聯絡衆情,施行善舉,凡解息争訟、扶助貧病,禁除内患,杜御外侮,皆會館應辦之事”〔29〕。

  中華會館是加拿大第一個統一的社區性的正式社團,自建立至20世紀,它在團結華僑華人反對種族歧視、謀求和維護經濟政治權益和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該會館館址設在菲斯加德街(Fisgand Street)558號的一座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處,直到1970年仍然屹立於此。

  初步發展時期(1906—1947年)。

  1906—1919年,在温哥華、蒙特利爾、温尼伯、多倫多、京士頓先後建立了中華會館。與此同時,由於華僑華人日益增多,於是來自同一個縣、一個宗族或同個行業的華僑華人,爲了互相關照和發展,紛紛各自建立小型社團,據史料記載,有以下的社團。

  地域性社團有:温哥華的臺山縣寧陽慶餘堂(1912年建立)、新寧餘慶堂、番禺、南海、順德三縣共同建立的禺山公所(1912年);香山縣(今中山市)的鐵城崇義會、中山鎮同鄉會、福善堂;開平縣的廣福堂;新會縣的沙堆僑安會;新會縣福慶堂;恩平縣同福堂;廣州城北通訊處(後改爲禺山總信局,1937年)、番禺縣禺山公所(1935年)。

  宗親性社團有:維多利亞林姓的林西河堂(1908年);李姓的隴西堂、龍岡公所、致德堂(1911年);温哥華的黄氏民星總社(1923年)、龍岡宗義所(1923年);卡加裏的龍岡公所(1928年)、李氏互助會(1929年);温尼伯的李敦宗堂(1923年)、馬氏互助會、王氏互助會、黄江夏堂,等等。

  行業性社團有:温哥華、維多利亞的昭一公所、公一公所(1900年)、中華商會(1922年)、蔬菜零售商工會、木瓦業工人聯合會(1914—1919年)、華僑賣菜工會、農民合作社、洗熨工會、板業工會(1930年);温哥華的中華職工聯合會(1937年)、中華工人保障會(1929年);維多利亞的華僑失業會(1935年);多倫多的西菜館業公會,等等。

  政治性社團有:卑詩省、阿爾伯塔省、新斯科舍的哈裏法斯市、紐芬蘭的聖約翰斯都市的國民黨(1913,後共有50個分部)、致公堂;維多利亞、温哥華的同源會(1914年)、中華基督教會(1911年);温哥華的憲政黨(1911年),等等。

  文化性社團有:温哥華的現象劇社、醒僑劇社、振聲音樂社、清韵音樂社;維多利亞的揚颺音樂社;温尼伯的警魂劇社、華僑戲劇協會;多倫多的世界鏡劇社(1928年)、僑聯劇社(1933年)、步趣園劇社(1932年)、方言粤劇團(1930年);蒙特利爾的覺世鐘劇社;維多利亞的華生體育會(1923年),等等。

  據卑詩大學歷史係魏安國教授統計,1900—1937年温哥華、維多利亞、卡加裏三個城市建立的社團(包括分部)共計136個〔30〕。

  從上述的各色各樣的社團看出,是以地域性和宗親性社團占多數,説明當時華僑華人的社團主要是以地緣和血緣爲紐帶建立起來的。這樣的社團成員,有着共同的語言、風俗、生活習慣而很容易團聚在一起,聯絡鄉情和親情,互相幫助,互相關照,爲各成員謀得正當的權益,以保護大家在加拿大异國勞動、生活的穩定和幸福。事實也是如此。上述各類社團均爲華僑華人開展許多有關慈善福利、經濟互助和文化共享的活動,幫助廣大華僑華人解决就業、撫養子女、教育後代作出有益的貢獻。例如温哥華的黄氏江夏堂開辦的文疆學校、恩平縣同福堂開辦的廣智學校、洪門民治黨開辦的大公義學、憲政堂開辦的弘道學校、禺山公所開辦禺山學校等,爲華僑華人子弟教育創造了極好的條件。而致公堂在温哥華創辦的《大漢公報》(1907年),國民黨創辦的《醒華日報》(1917年),《加拿大中國晨報》(1921年);在維多利亞創辦《新民國報》(1911年),洪門民治黨在多倫多創辦的《洪鐘時報》等,對於反映華僑華人的經濟文化活動和向聯邦政府提出各種經濟文化權益的索求,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受廣大華僑華人的讚揚、愛戴和支持。

  蓬勃發展時期(1949—2009年)。

  1950年代特别是1980年代以來,隨着華僑華人的迅速增長,社團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據統計,1950—1999年,全加拿大有社團241個,其中多倫多、温哥華和卡加裏三個城有133個〔31〕。至2009年,筆者訪問華咨處、平權會、華商會、中僑會等單位和老華人所知,約略估計全加社團已增加至365個左右。當代蓬勃發展社團的特點,是地域性、行業性、文化性和土生華人(Canada Born Chinese)的社團大量增加,宗親性社團日漸消失。現就筆者在多倫多、蒙特利爾、温哥華、渥太華、魁北克、倫敦等城市收集到的社團資料分述如下:

  地域性社團有:越棉寮華僑華人聯合會、加京越棉寮華人協會、越南華人聯誼會、印度華僑聯誼會、加京華人社團聯合會、安省中華會館、臺灣同鄉會、澳門聯誼會、北京協會、東北同鄉會、黑龍江同鄉會、吉林同鄉會、遼寧協會、内蒙古同鄉會、齊魯同鄉會、河南同鄉會、湖北同鄉會、湖南同鄉會、福建華聯總會、福建會館、福州同鄉會、多倫多加東福建同鄉會、滿地可中華會館、滿地可柬華協會、加京華人社團聯合會、全加拿大華人聯合會、廣西同鄉會、四川同鄉會、重慶協會、雲南同鄉會、成都同鄉會、陝西同鄉會、海南同鄉會、東莞同鄉會、臺山同鄉會、加拿大臺山僑屬聯誼會、河源同鄉會、開平同鄉會、番禺同鄉會、鶴山鄉親聯誼會、新會同鄉會、魁省潮州會館、興寧同鄉會、海潮聯誼會、卡加裏華人聯會,等等。

  學校性社團統稱校友會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大學、西南大學、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湖南大學、南京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南林學院、華南師範大學、臺灣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珠海大學、越南福建(福德)學校、臺山一中、廣州中學,加拿大中國高等院校聯合會,等等。

  行業性社團有:加拿大中國總商會、多倫多華人商會、加拿大華人工商協會、安大略省華商餐館會、多倫多商會、多倫多臺灣商會、安大略省崇正總會、萬錦市華商會、加拿大啓聲協會、加爾青康社、安東華商餐館同業會、渥太華港加商會、魁北克省華僑餐館同業會、密西沙加華商會、加拿大專業人士協會、加拿大家庭車衣工人聯誼會、華人社工協會、加拿大中醫藥針灸協會、滿地可華商協會、渥太華蒙特利爾臺灣商會、中僑基金會、渥太華華商會、加拿大福建海外交流協會、加拿大保險專業協會,等等。

  政治性社團有:大多倫多華人進步保守黨(1982年成立)、多倫多自由黨(1984年)、加拿大華人參政會,多城洪門民治黨、全加拿大華人協進會(俗稱平權會,各省市均設有分會),加拿大自由黨協會、加拿大華人保守黨協會,等等。

  文化性社團有:加中文化交流協會、加拿大書法家協會、北美國際華人藝術文化協會、加拿大華人廣告服務及傳媒協會、魁北克臺灣工商文化協會、滿地可中加文化協會、加華文化中心、多倫多新生命科技文化中心、安省中國美術會、安省中國民族樂團、渥太華北國歌舞團、聲威曲藝團、東方藝術團、滿地可黎園劇社、滿地可華人藝術家劇團、加拿大精神健康會、國際道教太極拳社、加拿大佛教協會、加東地區華人基督教會、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會、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加拿大普通話華人聯會、香港獅子會、安省海外華人音樂協會、加拿大華舞藝協會,等等。

  社會服務性社團有:孟嘗會、耆暉會、奕瑞堂、頤康老年人護理中心、加拿大心理健康協會,華人社會服務聯合會,加拿大恩福協會、多華會、移民婦女健康中心、樂融社耆老中心、多倫多再進會、渥太華社區服務中心、加京華僑服務處,等等。

  以上所列只是當代華僑華人社團的一部分。爲了更好地發揮社團的社會功能,在廣大華僑華人的推動下,自1975—1993年曾舉行過四次全加拿大華僑華人社團代表大會,並於1992年5月16日在温哥華召開的第四次代表大會上,一致通過决議,决定成立全加拿大華人聯合會(現任主席陳丙丁),以便更好地加强衆多社團的聯繫,團結廣大華僑華人,更好地爲華僑華人謀權取權益。大會通過會章,明確宣佈聯合會的宗旨:

  “促進華僑華人的團結和合作,維護華僑華人在加拿大社會應有的權益;倡導華僑華人的文化、教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活動;加强其他族裔對華僑華人文化傳統的瞭解和認識;對加拿大的團結、繁榮和多元文化社會做出貢獻。”〔32〕

  於是全加拿大華人聯合會的200多個華僑華人社團會員遵循此宗旨開展活動,各自發揮重要的作用,取得很好的成績。諸如由於全加拿大華人協進會(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For Equality)的大力推動,終於2006年6月22日,華僑華人取得退賠“人頭税”的勝利(詳後);在加拿大華人參政會和各社團的積極宣傳和鼓動華人參政,使得自1957年以來,華人被選爲國會議員和各省、市(區)議員日益增加,並不少華人被任命爲各級政府的官員(詳後);在各個社團的努力發動下,廣大華僑華人慷慨解囊、積極捐款支援祖國救灾和建設(詳後)。總而言之,121多萬華僑華人在加拿大安居樂業和過着發達國家的富裕生活,與加拿大衆多社團的努力幫助是分不開的。

  2.争取退賠人頭税勝出。

  1885年7月,加拿大太平洋鐵路通車後,聯邦政府爲了限制華工移民入境,當即通過《華人移民法》(Chinese Imrnigration Act),8月正式向中國移民征收人頭税(Head Tax)。開始是每人50加元,1900年增至100加元,1904年又增至500加元,據統計,1885—1923年,8.1萬華僑華人共交納人頭税26512900加元(相當於今天10億加元)。在繳交人頭税的8.1萬華僑華人中,現在尚健在者或其遺孀有5000人〔33〕。2009年4月29日,作者在平權會多倫多分會辦公室(Suite 124, 215 Spadina Ave,唐人街)訪問了1914年3月10日交納人頭税的劉孔夏(Lao Kow Haw, 1894—1987,廣東臺山縣水步鄉即今大江鎮人)的兒子劉來增先生(1937— ),他將其父親1914年移民來加拿大交納人頭税的税單(執照)給我看,使我頓覺近100年前的歷史真實,承蒙劉先生之允,現複印此人頭税執照付於此,以見一斑。

  華人爲了洗雪人頭税和種族歧視的創傷和耻辱,長期向聯邦政府争取平反昭雪。根據筆者2009年4—7月參加平權會《話説唐人街》研究項目,得以訪問人頭税受害人的兒子劉來增(安省華裔人頭税家屬聯盟主席)劉金鬥、譚榮德等老華人和平權會提供的資料,可知在上世紀80年代後,經過23年的奮鬥才得以平反。現將此平反進程簡述如下:

  1979年9月30日,加拿大電視臺(CTV)播放了一個多倫多大學的W5(Wtat、 Why、Who、How、Where)《校園大賤賣》(Campus Giveawag)節目,指責加國大學招收太多華裔和中國留學生,占了加拿大學生的學位,並以藥劑係海
外學生占10—30%爲例。其中鏡頭集中在6位中國學生的身上。華人子弟和中國留學生對此事甚爲憤慨,視爲歧視華人的舉措。於是引起多倫多華人反對W5的遊行示威,提出抗議。1980年10月加拿大電視臺向華人作了公開道歉。1981年4月,以上遊行的臨時組織Adhoc Committee (特别委員會)擴大成立“全加拿大華人協進會”(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For Equality,俗稱平權會),並於10月在渥太華召開第一次年會,宣佈平權會的宗旨是:致力推動華人社團之團結,積極匯入加拿大社會主流,並參與三級政府各項對華人有關决策。此後,平權會一直爲人頭税平反進行20多年的争取工作。

  首先,1983年,温哥華的一位人頭税受害人麥德倫向國會議員馬嘉烈·米曹(Margaret MitChell)求助,希望他向聯邦政府提出索回當年移民加拿大所交納的500加元人頭税。米曹於1984年2月向國會提出平反人頭税議案,但遭拒絶。

  此後,平權會開始將平反人頭税作爲重點工作,並在1988年全國大選中,正式提出人頭税平反議題。又進行人頭税受害人及其遺孀的調查工作,並通過媒體進行宣傳活動,争取社會各界人士支持。同時在10月召開的平權會全國代表大會上,决議向聯邦政府提出兩項要求:即承認當年聯邦政府向華人征收人頭税和實行排華法案是錯誤的種族歧視;政府應象徵性地退賠人頭税總款2300萬加元。

  1990年,“卑詩省人頭税受害人、家屬及後裔聯盟”成立,平反運動的重心轉移至卑詩省。爲表示對於平權會及其爲平反運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的支持,這一基層組織又接納了1600餘位人頭税受害人的申請。期間爲了向政府施壓及引起公共關注,平權會不斷爲平反運動召開大量大型集會。

  1993年,前總理梅龍尼(Brian Mulroney)曾嘗試以頒發個人金奬章及其他表彰形式解决人頭税問題,但這一提議遭到廣大華裔拒絶。

  1993年上臺的克理靖(Jean Chretien)政府更公然拒絶道歉及賠償。平權會在這段艱難時期仍堅定不移,爲人頭税平反問題力争,甚至曾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議案。

  1999年,平權會積極籌備法律行動以反對加拿大政府對人頭税的不公義態度,並於2002年2月18日代表人頭税納税人及其家屬正式起訴司法部,指出此是違反了國際人權法及加拿大人權憲章。並準備將此案交給2002年8月在南非召開的聯合國世界及種族主義大會審議。

  2003年,總理馬田(Paul Martin)上臺。馬田對人頭税貌似開放的態度重燃起很多人的希望。但歲月蹉跎,受害人年事老邁。參加爲人頭税平反集會的人頭税苦主日漸稀少,事情的緊急不言而諭。期間,加拿大著名歷史學者及作家皮爾保頓(Pierre Berton)將加拿大鐵路局贈與他的太平洋鐵路上最後一顆鐵路釘(The Last Spike)贈送給了平權會。由此,平權會在全國範圍舉辦了以“最後一顆鐵路釘”爲主題的平反系列活動,這一顆鐵路釘,象徵早期華工對加拿大的貢獻以及人頭税的不公義。

  2005年9月,“安省人頭税受害人及家屬聯盟”成立,推動人頭税平反運動逐漸擴大,其他地區性的人頭税受害家庭組織也相繼成立或從新焕發活力,最終形成從紐芬蘭至卑詩省的跨越全國的聯盟。各人頭税平反組織與平權會緊密合作,爲得到合理的答復而繼續給政府施壓。

  2006年,平反人頭税成爲聯邦大選的議題。總理馬田開始對道歉協議作出讓步。保守黨黨魁史蒂芬·哈珀作出選舉承諾,如果當選將在國會正式道歉並作出適當補償。

  2006年2月,中國農曆新年的前夕,新任總理施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在其當選後的首次新聞發佈會上重提了其競選承諾——爲華裔加人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作出道歉及對人頭税受害人作出平反。

  2006年6月22日,總理斯蒂芬·哈珀在國會山莊用生硬但感性不足的粤語向華僑華人征收人頭税及其後實施排華法案一事平反,説出“加拿大道歉”:

  “衆議院議長先生,今天我在這裏揭去一頁加拿大不幸的歷史。……我講的當時是指,以前本國向華人移民所征收的人頭税。……

  當時的政府首先在1885年訂立了《華人移民法》,向每名新的華人移民征收50元的人頭税,目的是阻止更多的華人移民。由於人頭税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政府又於1900年和1903年增收人頭税至100元和500元(相當於2年的工資)。人頭税的政策的實施到1923年爲止,……紐芬蘭自治領也有類似的移民法,從1906年到1949年(紐芬蘭在這一年加入聯邦)征收人頭税。

  現今的加拿大政府,確認華工所遭受到的耻辱和排斥。我們承認人頭税的重大代價是,移民留下來的家庭在中國,永遠不能團聚,或者是多年來忍受骨肉分離之苦,有些家庭則陷入貧困之中。……

  因此,議長先生,我們代表加拿大人民和政府,願意就人頭税衷心向本國華裔道歉,并且爲排斥華人移民的做法表達最深切的悲痛。……

  爲了對今天的道歉予以實質的意義,加拿大政府將會向在生的人頭税付款人及已故付款人的在生配偶作出象徵性的補償。此外,還成立一個基金會,資助有關的社區計劃……。

  没有一個國家是完美的。像所有的國家一樣,加拿大過去也犯過錯失,我們是明白的。無論如何,加拿大人民是善良和公正的,而且會爲我們的過失采取相應的行動。即使人頭税是出現在一個完全不同年代的政策、過去一個遥遠的歷史,但我們覺得必須糾正這歷史的錯誤。原因很簡單,只因爲這個恰當的做法,而這種特性也就是加拿大人的精神。

  議長先生,最後讓我向國會保证,我們的政府將會繼續努力,確保同類的不公平的做法永遠不再發生。我們有共同的責任,不論個人的族裔背景,皆以平等機會的觀念爲基礎,一起建設我們的國家。我們從過去的種族歧視行爲而生起的悲痛,將會滋養着我們那堅定不移的承諾,爲加拿大人民建設更美好的將來”〔34〕。

  聯邦政府祖裔部於同天宣佈,向在世的800名人頭税苦主及其遺孀每人退賠2萬加元的人道補償。同時撥款4000萬加元作爲平反人頭税的《歷史認識項目基金》,支持華僑華人的社區建設。此項基金分2400萬加元用於“社會歷史認識項目(Community Historical Recognition Program”,以用於收集普及和推廣人頭税、排華法案和戰争時期受移民限制不公平對待的史實和興建紀念館等以及普及歷史項目;另1000萬加元用於“加國歷史認識項目(National Historical Recognition Program)”,對青少年進行教育,令青少年瞭解加國歷史上對華僑華人有過歧視行爲。經過22年時間,華僑華人的人頭税平反和退賠終於獲得勝利。

  3.華人參政。

  加拿大的政治制度是議會民主制,國會(Portiament)由衆議院(House of Commons)和參議院(House of Senate)組成。衆議院、省、市(區)議會議員由民主直接選舉。華人根據這一政治制度和1968年杜魯多(Pierre E Trudeau)總理推行多元文化、尊重少數族裔、提倡社會公義的政策,華人參政會等社團號召和鼓動華人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參加各級議會的選舉,踴躍投票;同時要積極參加競選,争取華人成爲各級議會的議員及政府官員,直接參政議政,更好爲華僑華人謀求權益。自從1957年温哥華華人鄭天華(Douglas Jung)首次作爲候選人參加競選國會議員勝出,大大鼓舞華人參加競選活動,而且不少華人競選勝出。據統計,1957—2008年,華人被選爲聯邦國會議員者有23人,他們是:1957年的鄭天華(保守黨);1974年的李橋棟(自由黨);1993年的陳卓愉(自由黨);1997年的陳卓愉、梁陳明任(自由黨)、麥鼎鴻(保守黨)、莊文浩(保守黨);2000年的梁陳明任、麥鼎鴻、莊文浩;2004年的陳卓愉、麥鼎鴻、莊文浩;2006年的鄒至蕙(新民主黨)、陳卓愉、麥鼎鴻、莊文浩、黄美麗(魁人政團);2008年的鄒至蕙、莊文浩、黄陳小萍(保守黨)、麥鼎鴻、黄美麗〔35〕(見上頁圖)。

  1957—1997年當選爲省議員有5人(次)、市(區)議員35人(次),即1959年George Ho Lem當選爲卡加裏市議員;1965年Ed Lum當選爲卑詩省Sannich市議員;1969年劉光英當選爲大多市議員;1972年Ken Wong當選爲温尼伯市議員;1978年John Hums當選爲安大略省McHarry市議員;1979年Ed Lum再當選爲卑詩省Sannich市議員;1980年張金儀當選爲大多倫多市議員;1982年Wayne Y S Mah當選爲蕯斯卡萬省Eston市議員、餘宏榮當選爲温哥華市議員;1983年Harry Chow當選爲卑詩省Clowood市議員;1985年趙善江當選爲愛民頓市議員;1988年黄明娥被選爲温哥華市議員和參事,Wayne Y S Mah當選爲卑詩省Saanich市中區議員、黄月娥當選爲温哥華市議員和參事等。1998年以來,當選爲省市(區)議員者亦不少。2001—2005年黎儀連當選爲卑詩省議員;2003年黄志華被選爲萬錦市議員和安大略省議員、2008當選爲約克區議員;2008年的葉志明、張杏芳、李燦明、關惠貞當選爲卑詩省議員。

  同時還有不少華人被任命或被選爲聯邦政府和省、市(區)政府的官員,直接參加政府行使職權。據資料記載,被任命爲聯邦政府官員者有:1964年,黄景培被任命爲聯邦政府衛生部部長助理;1993年,陳卓愉被任命爲外交部亞太事務部部長;1997年,利德惠(利銘澤之女)被任命爲聯邦參議員;1999年,伍冰芝被任命爲加拿大第26届總督;2004年,陳卓愉被任命爲多元文化國務部長、莊文浩被任命爲政府事務暨體育部部長;2008年,黄陳小萍被任命爲多元文化國會秘書。

  被任命爲省、市(區)政府官員更多些,計有1957年女姓華人Ruth Lor被任命爲加國教聯(Canadian Council of Churches)和北極事務部(Department of Nothern Affairs)合辦的愛斯基摩人康復中心副主任;1964年劉光英(Ying Hope)被任命爲多倫多市教育局高級職員;1965年Peter Wing被選爲卑詩省Kamloop鎮的市長(此是華人榮任市長一職之始);1967年林志超被任命爲安大略省省税部財政預算主任;1972年彭以德被任命爲大多倫多市交通部電腦維修部主任;1974年Ed Lum被選爲卑詩省Saanich市市長;1982年John Hums被任命爲安大略省MeGang市司法總長;1983年Petoo Wong被選爲安大略Sudbury市市長、1984年Wayne Y S Mah被選爲蕯斯卡其萬省Eston市市長、黄景培被任命爲大多市公車委員會副主席;1985年鄒至蕙被選爲大多倫多教育局委員;
[TP13.tif;S1;Y2,ZX,PY#]1987年黄景培被任命爲安大略省能源部長;1988年Hang Chow)被選爲卑詩省Colwood市市長、林思齊被任命爲卑詩省省督;鄒至蕙、譚潤棟、林志超被選爲大多倫多市教育局委員;1991年黄耀威被選爲大多倫多市教育局委員;1996年吴榮添被選爲卑詩省Lamloop市市長;1999年劉志强被選爲卑詩省維多利亞市市長;2002年張杏芳被任命爲卑詩省内閣廳廳長(連任三次至2008年);2003年黄志華被任命爲經濟發展貿易廳長助理;2004年陳國治被任命爲安大略省公民及移民廳廳長;2006年黄志華被任命爲安大略省財政廳議會助理;2008年林佐民被任命爲阿爾伯塔省省督〔36〕。2009年張杏芳被任命爲卑詩省健康生活及體育廳廳長,葉成明被任命爲卑詩省氣候行動省務廳廳長、李燦明被任命爲卑詩省議會亞太行動秘書;2009年6月,李紹麟(香港人)被任命爲緬尼托巴省省督。

  值得指出的是,華人出任加拿大各級政府官員中,林思齊、林佐民和李紹麟出任省督和伍冰枝出任加拿大總督等高官,是華人參政最大成功。伍冰枝(Adrienne Louise Clarkson)祖籍廣東臺山縣,生於香港,1956—1960年就讀於多倫多大學,獲學士學位,1962年在巴黎大學文理學院獲修讀碩士課程學位。1963年後任職於加拿大廣播公司製作和主持節目。1980年任安大略省駐法國巴黎代表。1999年10月任加拿大總督至2005年9月27日。她是加拿大第二位女性、第一任非白人和第一位没有政治或軍事背景的總督,成爲華人有史以來的女總督女國家元首,廣大華僑華人均以此引爲自豪。

  4.文化生活。

  加拿大的主流文化自然是歐洲文化爲主,但是自從中國人很早來到加拿大開發定居和移民越來越多之後,中國文化也在加拿大弘揚和傳播開來,使之成爲加拿大多元文化最突出的一種文化,並産生廣泛的影響。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早期來加拿大打工謀生的中國人完全是廣東人,而且90%以上是四邑人,所以當時在唐人社區(街)通行的語言以操四邑話爲主,但出外交往則多講廣州話。20世紀80年代後,從中國各省、香港、臺灣和澳門等地移民來的,還是以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人占多數,而香港、澳門移民來的25萬人,全是操廣州話,所以現在加拿大的華僑華人講廣東話(包廣州話和四邑話)占57%。而老唐人街(社區)的華僑華人,基本上是操廣東話爲主,只有15—20%左右的臺灣和外省移民是操國語(普通話)。又鑒於在加拿大各城市投資經營各種行業如工廠、商場、超市、餐廳、酒店、農場、旅行社、貿易等,相當多數是老華人及香港富翁移民,所以從老闆到雇員絶大多數也操廣東話,就是一些臺灣移民經營的商場超市如大統華等,爲方便顧客和做好生意,雇員也學説不大正確的廣東話。爲了搞活市場,發展經營業務,在華僑華人集中的多倫多、温哥華等大城市,經常舉辦學講廣東話的學習班。如安大略省教育廳1993年就開辦685個粤語(廣州話)短期學習班,參加學習的學員達14000人;天主教會舉辦152個班,招收學員3826人。近年來,由於講國語(普通話)的移民增多,安大略省教育廳也同時開辦國語學習班49個,招收學員3630人;天主教會舉辦51個班〔37〕。這些學員除了華僑華人按自己需要參加學習外,也有非華裔的加拿大人參加學習。正是因爲華語(廣東話和普通話)已經成爲加拿大除英語、法語以外的第三種交流語言,據加拿大統計局統計,在工作場所使用英、法、華語者,温哥華占51.1%、多倫多占52%、蒙特利爾占34%〔38〕。因此加拿大政府在一部分中學規定,凡有願意學習華文達25個學生者,可以開辦華文班作爲選修課。粤語、國語還影響到加拿大人,連政府官員爲了工作需要和方便,也學簡單的華語。就筆者所見,每年春節舉行團拜會,安大略省長、多倫多市長、卑詩省長、温哥華市長發表講話時,都用廣東話和普通話講“你們好”、“恭喜發財”,來表示向華僑華人的祝福。就筆者在温哥華、蒙特利爾、渥太華和多倫多四大城市所見,現在占25%的土生華人(華僑的第二、三、四代)和新移民,絶大多數外出工作,都能講英語(蒙特利爾講法語)、粤語和國語,回到家裏則講粤語或國語。這就説明,加拿大的華僑華人既能保存中國的語言文化,也掌握英語、法語的語言文化,在他們身上,體現了中西語言文化的融會貫通。

  教育也是文化的重要基礎。中西合璧的教育是華僑華人文化的又一體現,早期華僑華人的子女教育主要是中國傳統教育。1875年,在維多利亞的50多户華僑家庭開辦一個華文講習班。1899年,由維多利亞中華會館創辦的樂群義塾算是華文學校的嚆矢。1908年,清廷學部特派侍讀樑慶桂爲教育專員(廣東十三行天寶行主樑經國後人)奉命從美國來加拿大代表政府撥出經費幫助維多利亞開辦華僑學校,教育華僑子女,他即將樂群義塾改爲“華僑公立學校”。此後,華僑開辦學校日益增多,1922年,温哥華中華會館開辦華僑學校;1914年,多倫多中華基督教長老會開辦華僑學校;1916年,卡加裏善樂社開辦華僑學校;1925年,温哥華江夏堂開辦文疆學校;1925年,多倫多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再辦華僑學校。此後,華僑掀起辦學高潮,自1932—1945年,華僑華人在温哥華、蒙特利爾、維多利亞、多倫多、卡加裏、温尼伯、愛民頓等城市共辦華文學校有番山小學、文華小學、廣智小學等共26所,學生1329人。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着華僑華人的增加,全加華僑學校達數百所,僅大温哥華市,2000年中小中文學校有200間,教師500多人,學生總數2—3萬人〔39〕。多倫多的華文學校有皇冠中文學校、標準中文學校、培德中文學校、加拿大第一中文學校、光華中文學校、多倫多大學聯合中文學校、葉氏中文學校;渥太華的中文學校有華夏中文學校、卡納塔中文學校、渥太華中文學校、渥太華青華中文學校、渥太華加京國語學校、欣華中文學校;哈裏法斯市有夏城華語學校等。[TP14.tif;X*1;Z2,Y,PZ#]
保持中華傳統風俗習慣而且影響西人,也是華僑華人一直堅持的。諸如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華僑華人同國内一樣慶祝。每年春節均舉行大型春節晚會,家家吃團圓飯,在唐人街舞龍舞獅,放鞭砲,非常熱鬧。端午節,家家吃粽子,而且從1982年由多倫多華商會在安大略湖舉辦國際龍舟節進行龍舟比賽,到2009年已經舉辦22届,來自加、美各省州和世界各國的160多個龍舟隊參加比賽,吸引無數市民觀看。中秋節時,市場供應各種各色月餅,家家吃月餅和芋頭、吃團圓飯等,與國内過節毫無二致。冬至節日,廣東籍的華僑華人還堅持“冬至大過年”的習俗,全家聚會喫飯、吃粽子的風俗。

  中國飲食文化也保持很好。中國各省及港澳臺的飲食習慣和風味無處不有,特别是廣東、香港、澳門的飲茶習慣和粤菜更盛。在唐人街(社區),全加華僑華人經營的3000多家餐館、酒樓、茶樓、小喫店等,多數是香港和廣東籍的華僑華人經營,一律按廣東、香港的生活習慣的粤菜供應,特别是飲茶習慣更盛,茶樓、酒店供應的食品均如廣東、香港一樣,如生猛海鮮、燒臘、燒麥、鳳爪、豆沙包、生肉包、芋頭糕、馬拉糕、柴魚粥、及第粥、生魚粥、肉片粥、鷄粥、煎堆、鹹水魚、魚翅湯、老火湯、蝦餃、炸乳鴿、炸鵪鶉、裹蒸粽、煲仔飯、臘味飯、麻棗、炸魷魚須、酥皮包、鷄仔餅等數十種點心菜色,應有盡有,與廣東、香港的茶樓、酒店經營的食品菜色完全一樣。而且這種“一盅兩件”的飲茶風俗不僅爲廣東、香港籍華僑華人所喜愛,就連外省和臺灣的僑胞以及外國人也喜愛,經常到茶樓去飲茶品嚐廣東粤菜和點心。其中特别興旺的是中午的點心餐,更適合各界人士需要,生意特别興旺。筆者也偶爾去飲茶,所見一個偌大的茶樓幾十桌枱,全無虚席,人頭涌涌,熙熙攘攘,經常要在門口排隊取號等候才得按號輪流入席。此間,使我感到猶如在家鄉廣州茶樓一樣。其他各省的飲食菜色的餐廳、酒樓雖然不如廣東、香港茶樓、餐廳多,但店内經營菜色和飲食習慣也是應有盡有,諸如北來順京川飯店的烤鴨、涮羊肉,大可汗内蒙古烤肉店的烤羊肉,新疆燒烤店的羊肉串,城隍廟餐廳的上海小喫,浦東飯店的小籠包和陽春面,雲南印象紅塔山菌食坊的過橋米綫,老四川餐館的麻婆豆腐,川魯菜館的川菜魯菜,東北人家餐廳的東北餃子和窩窩頭,飄香餐廳的四川火鍋,恒龍湘鄂情酒家的湘菜,福建小喫店的閩菜,珍珍餐廳的臺灣小炒,紫金城飯館的涮羊肉,等等,亦是深受廣大華僑華人和加拿大人歡迎和光顧的。

  爲保存、弘揚中華文化,華僑華人也十分努力興辦新聞媒體傳播事業。首先是創辦中文報刊,1903年戊戌政變失敗後,樑啓超來加拿大避難,在温哥華創辦《日新報》;1906年12月,温哥華的周天霖、周躍初在哈士定街100號創辦《華英日報》;1907年,温哥華致公堂領導人陳文錫、黄璧峰、岑發琛創辦《大漢公報》,宣傳孫中山革命思想;1908年,温哥華致公堂創辦《大陸報》;1911年2月,黄伯度創辦《新民國日報》,宣傳孫中山的武裝革命推翻清朝的思想;1913年,保皇黨人創辦《我報》和1914年創辦《世界日報》;1917年和1921年,國民黨左派創辦《醒華日報》和《加拿大晨報》;1927年洪門致公堂創辦《洪鐘日報》;抗戰時期,創辦《三民日報》。到20世紀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後,隨着華僑華人的增加,創辦中文報刊與日俱增,共有50多家,就筆者所見,計有《僑聲日報》、《中興日報》、《成報》、《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蒙特利爾報》、《華僑新報》、《大中報》、《現代日報》、《加中時報》、《北辰時報》、《環球華報》、《北美時報》、《地産週刊》、《北美生活報》、《加拿大明聲報》、《大紀元時報》、《加拿大都市報》、《文摘報》、《真理報》、《華報》、《真佛報》、《健康報》、《今日中國文匯報》、《加拿大教育時報》、《廣告報》、《號角報》、《看中國》、《現代北京青年週刊》、《傳遞》、《健康生活報》、《信報財經週刊》、《好房週報》、《人物》、《都市生活》、《天倫樂》、《多倫多網上電視報》、《新唐人電視報》、《東方之星文匯報》、《加拿大信息報》、《中華導報》、《加京導報》、《加京華報》、《健康時報》、《加華僑報》、《渥京週末》等。同時還創辦中文雜誌,有《星星生活》、《星島週刊》、《家居指南》、《保健交流》、《中華探索》、《專業人士雜誌》、《現代樓房指南》、《新大陸》等等。而且,這些報刊多是免費贈送讀者,對於保持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唤起華僑華人懷念祖國和熱愛祖國起了巨大的作用。

  華僑華人還創辦了加拿大中文電臺蒙特利爾中心、廣播電臺中文臺、温哥華國泰電視臺、城市電視臺、新時代電視臺、麒麟電視臺、新唐人電視臺和WOWTV中文電視臺等,用廣州話、國語播出。電臺、電視臺除了轉播香港衛視、中國中央電視臺4臺和廣東、湖南、江蘇、北京等各省市衛視的節目外,還自己編輯加國新聞、中港臺新聞節目,又編輯了“大城小聚”、“新楓採”、“南北雙聲道”、“最緊要運動”、“空中英語教室”、“大家説英語”等娱樂和學習節目,在娱樂節目中有粤劇、京劇、中國歌曲、香港歌曲、臺灣歌曲等專題,内容相當豐富,很受華僑華人的歡迎和收看,大大豐富了華僑華人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因講廣東話的華僑華人比較多,唱粤劇、粤曲很流行。筆者於2009年5月28日曾去多倫多東區唐人街訪問過在此出生的老華人譚榮德先生(廣東臺山市人),他回憶20世紀40—80年代,粤劇很流行,他母親譚李翠屏就是充分粤劇團的明星,1946年該劇團前往紐約演出而蜚聲於美加兩國。(下頁圖是譚李翠屏在紐約演出的劇照,譚德榮供稿。)

  華僑華人也十分注意保存和弘揚祖國的文學藝術和建築工藝文化。早期至20世紀60年代,由於當時華僑華人多是廣東珠江三角洲各縣人氏,所以文化娱樂多以唱粤劇、粤曲爲多,凡逢年過節或喜慶節日舉辦文藝聯歡晚會,都演唱粤劇、粤劇折子戲、廣東音樂,而且還唱鹹水歌(民歌)。直到現在,凡廣東華僑華人聚居的唐人社區,唱粤劇、粤曲仍然是流行的,中文電臺、城市電視臺、中文電視臺亦經常組織粤劇、粤曲專題節目播出。80年代以後,隨着中國各省市和臺灣移民的日益增加,文藝節目内容更豐富了,在節日喜慶晚會或社團聚會上,除唱中國傳統歌曲和流行歌曲外,京戲、黄梅戲、漢劇、川劇、河北梆子、豫劇、潮州大鼓等地方戲曲,也經常出現。至於舞蹈更是以表演中國傳統舞蹈和少數民族舞蹈爲多。爲了培養舞蹈新秀,多倫多還創辦了一間中國民族舞蹈學院,招生培養青少年演員。

  美術方面,很多華僑華人畫家仍然創作中國國畫、山水畫、花鳥畫,等等,並經常舉辦個人或聯名的中國畫展,深受華僑華人和外國人歡迎和參觀。有些畫家還以華僑華人在加拿大艱苦奮鬥的歷史事迹爲題材創作國畫,例如浙江籍華人畫家孫因茵,受總理哈珀於2006年6月22日爲華僑華人平反人頭税,説出“加拿大道歉”的啓發,靈感大發,收集豐富的歷史資料創作了《百年華工血泪路》的大型組油畫,畫長5.8米、高1.45米,共分《華工家眷望夫歸》、《華工還鄉夢》和《華工修築鐵路的艱辛以及遭受的不平等待遇》等,於2008年9月在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和萬錦市美術館展覽,然後移交加拿大博物館收藏。

  中國建築工藝文化在加拿大的唐人街(社區)也得以保存和弘揚。在温哥華、蒙特利爾、多倫多、渥太華等城市的唐人街,保存不少紅墻緑瓦的建築樓房風格,如蒙特利爾的楓華賓館,就是一座巨型的紅墻緑瓦,内部有亭、臺、樓、閣的建築樓房。同時,各城市的中華門,都是傳統的中國牌坊建築。最近興建的中國佛學文化的燈塔多倫多五臺山仿唐大雄寶殿建築,更是獨具中國古建築結構和風格。整個建築不用一塊磚、一斤水泥、一枚鐵釘,構件全部用斗拱或生漆黏合,屋頂瓦片全部采用澆鑄青銅,用料達160多噸。整個大殿建成共用優質木材3000多立方米,全部木材均采用天然生漆作防腐、防蛀、防裂處理,計耗漆50多噸。此大雄寶殿比山西省的五臺山的藍本還要寬、深、廣一些。建成後,顯示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而整個建築安裝工程是由中國寧波市10位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完成,於2010年竣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華僑華人也十分注重建立各種規模的中文圖書館,供華僑華人閲讀使用。據筆者訪問所知,在多倫多、温哥華、蒙特利爾、渥太華、卡加裏等大中城市的中華文化中心均有小型的中文圖書館(室);臺灣駐加拿大經濟文化辦事處也設有中文圖書館。而在温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設有東方圖書館,收藏宋元明清以來的中文古今圖書10多萬册;由香港巨商鄭裕彤出資創辦的多倫多大學圖書館鄭裕彤東亞圖書館也收藏中文古今圖書近25萬册;渥太華大學、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圖書館也收藏有一定數量中文圖書,設立專藏中文圖書室,方便讀者專門研究使用。各城市開設的中文書店也不少,如多倫多有北京書店、中國書店、敦煌書店、三益書店、東大書局、三聯書店、新記書局、中華圖書公司、陳湘記圖片公司、中國圖書公司等;蒙特利爾有楓華書市、天華圖書文化廣場、進峰行、明華行等;渥太華有京華書店、思康時光中文圖書音響網等,方便華人購買中文圖書。

  中醫藥文化也在加拿大得到保存和弘揚。現在加拿大政府已批準在各城鎮合法開辦中醫院、門診部、診所和經營中藥店鋪銷售中醫藥物,亦允準開辦沐足、按摩、氣功療法等醫療專門店鋪,方便華僑華人以至外國人看病醫療之用。同時還開辦有多倫多中醫臨床學院、安大略中醫學院、全加中醫藥針灸協會附屬醫院和温哥華的中醫針灸醫藥研究院,招收中外學生培養中醫藥的高等人才。其中安大略中醫學院還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手合作招收中醫藥的碩士、博士研究生進行培養,畢業授予碩士、博士學位。所以,現在在加拿大不僅華僑華人使用中醫藥治病,連加拿大其他族裔也有不少人士利用中醫藥治病,特别是沐足、按摩、氣功療法,更受西洋人歡迎和光顧,他們反映此是解决痛症的好醫療技術。

  華僑華人也十分保護和宣揚中國文物。首先在多倫多安省皇家博物館設置一個中國館陳列中國文物。就筆者於2008年7月參觀所見,在中國館内設有中國建築展覽廳、中國雕塑藝術展覽廳和中國佛教藝術展覽廳,收藏有豐富的中國藝術珍品,從中國帝王的服飾到一座包括石刻拱門、立佛菩薩、石人、石馬、祭臺和墓穴的明代墓陵,以及秦漢時期的車馬、磚瓦等文物均有展出(如上圖所示)。

  同時,華僑華人還於1993年成立了“加拿大保護中國文物基金會”,以推廣和促進對保護中國文物的教育、認識和參與,從而達到使中國文物給子孫後代繼續欣賞和繼往開來弘揚祖國文化的目的。基金會成立後,經常開展大小型的保護中國文物的工作和展覽活動,1997年9月至1988年3月,温哥華藝術中心、 加拿大文明博物館和安省皇家博物館聯合舉辦《中國20世紀名家國畫展》,時適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外交部長錢其琛訪問温哥華,應邀出席了開幕式並參觀(見上頁圖);2000年9月至2003年1月,[TP76.tif;S1;Z,YX,PZ#]在安大略等五省和多倫多、温哥華等七個城市舉辦了《中國古代玉器藝術展》。此外,每年舉辦《美意延年》的文物雅座,與社會各界華僑華人共同欣賞燦爛的中國文物藝術,使中國優秀的古老的文物藝術文化能在加拿大發揚光大。

  婚姻和婚俗是最深層次的文化。華僑華人的婚姻亦保持着中國的傳統習俗。早期的華僑華人妻兒多在中國,極少數在加拿大結婚,如在加國結婚者也是唐人男女結合。結婚禮儀仍按中國傳統的“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的婚俗禮儀進行。直到今天,凡華僑華人特别是香港、澳門和臺灣的華僑華人,如男女雙方均是華僑華人者,亦仍然按中國傳統婚俗進行。例如大妗姐打紅傘送新娘出門坐汽車(早期是上轎)、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給父母奉茶等(見上頁圖)禮儀仍保持着。

  如果是華洋聯婚者,則采用華洋兩種婚俗禮儀舉行雙重婚禮。先是到教堂按西式婚禮儀式進行;然後再舉行中式婚禮。這樣雙方家長均非常高興。據史料記載,民國初年(約1920年代左右)在蒙特利爾和蕯斯卡其萬省開始有華人娶法國、烏克蘭、波蘭女子爲妻者。現在唐人娶西女或唐女嫁西男者就屢見不鮮了,特别是受高等教育的華僑華人的子女如醫生、教師、工程師、經濟師、公務員、護士等,華洋通婚者更爲數不少。據我在多倫多訪問華僑華人所知,凡是華洋通婚者,大多數都是按中西兩種結婚習俗禮儀舉行雙重婚禮。可見華僑華人仍保持中國婚姻習俗,亦接受了西方婚姻習俗,可謂是中西文化融合了。

  四、華僑華人熱愛和支持祖國

  華僑華人雖然長期在加拿大勞動、生活和繁衍,但畢竟是根在中國,所以221年來,不管是新老華僑華人,還是土生華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自然和感情的理念:“我是中國人”,而且都以是中國人爲自豪。他們無一不熱愛祖國、關心祖國和支持祖國。每當看到祖國的喜慶大事,無不爲之歡欣鼓舞;看到祖國遭遇不幸和灾難,無不爲之痛心疾首,盡力支援。

  1.支持孫中山進行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實行帝制。

  1898年,康有爲、樑啓超發起的“戊戌變法”改革運動被慈禧太后扼殺,康、樑於1899—1904年先後來加拿大避難。華僑華人雖然知道保皇改革不可能成功,但主張改良封建帝制有一定進步意義,所以踴躍捐款7900加元予以支持〔40〕。

  與此同時,孫中山亦於1897、1910、1911年前後三次來加拿大宣傳以武力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國的民族民主革命,華僑華人更是熱情接待和大力支持。首先是香港同盟會會長馮自由來温哥華於1907年創辦《大漢日報》,宣傳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並秘密組織同盟會,吸收華僑華人黄龍杰、司徒漢民、黄希純、黄子揚、黄蔚生、黄傳杏、黄邑、黄榮、黄元仕、黄林、黄茂、吴俠一、周連威、衛漢、甄一怒、何就、湯崇富、伍時均、湯萬、湯添、湯崇德、吴湘鴻等20多人入會〔41〕。其次是1911年正月初二日,孫中山第三次來加拿大爲革命籌募經費,華僑華人組織數千人在温哥華車站歡迎,並在廣東街華人戲院召開大會,請孫中山演講革命是非得失和利弊的道理,一連四天,聽衆3000多人,最後由華人劉儒坤組織“洪門籌響局”進行籌款支持孫中山革命,計籌得款11.6萬加元和1.04萬國幣支持孫中山。孫中山十分感動地説:

  “弟已於初八晚到雲埠(今温哥華),蒙各手足非常歡迎,連日在公堂及戲院演講,聽者二三千人,雖大雨淋漓,亦極踴躍,實爲雲埠未有之盛會,人心如此,革命之成功,可必矣”〔42〕。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建立中華民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政府財政困難,温哥華致公堂立即匯去1萬元港幣,使孫中山得以應急之用。1912年,華僑華人又將温哥華、維多利亞的洪門房地産扺押貸款15萬加元,寄往廣州支持孫中山初建中華民國政府的財政困難〔43〕。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辭去大總統職務,袁世凱接任。但袁氏於1915年解散國會,背叛中華民國,並於1916年元月1日,悍然實行帝制,自稱皇帝,改元“洪憲”。此時,在日本的孫中山主持部署討伐袁世凱背叛的革命運動。在這緊急形勢之下,1916年2月,由華人夏仲民在温哥華組織“華僑敢死先鋒隊”(後易名“華僑義勇軍”)共210人,由夏仲民任團長、李宣民任教練,分爲三個大隊回國參加討袁。團長夏仲民於二月先到日本與孫中山聯絡磋商回國伐袁計劃,義勇軍則由蔡鶴鵬、李宣民和李鋭軍三個隊長率領於三月下旬分兩批前往日本,5月底回到中國山東省濰縣,與居正的東北軍聯合伐袁。正當將到青島市,聞袁世凱在北京新華宫暴死,萬衆歡騰。6月中旬,義勇軍宣佈解散,後一部分隨孫中山去上海,一部分到廣州籌辦護法運動。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大元帥府,出任海陸軍大元帥,宣言勘定内亂,恢復約法。此時,已經解散的義勇軍隊員大部分回加拿大重操舊業,有30多人則留在廣州大元帥府擔任侍衛工作,其中黄惠龍、馬湘被任命爲孫中山的副官,隨衛左右,有“左龍右馬”之稱,授少將軍衔。1922年,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發動叛亂,圍攻廣州總統府,黄惠龍貼身保衛孫中山冲出總統府,護送上永豐艦脱險,自己身負重傷;馬湘率衛隊扺抗陳軍,在槍林彈雨中背着孫夫人宋慶齡突圍,安全護送至永豐艦與孫中山團聚。後孫中山親筆題詞“南方勇士”錦旗一面送給黄惠龍和馬湘,以資表彰。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不幸逝世後,黄惠龍出任南京中山陵警衛處長、國民政府參軍長,領中將軍衔。1938年,廣州淪陷,黄氏年邁退居香港,1940年去世。馬湘即繼任中山陵警衛處長,解放後,出任廣東省政協委員,1973年病逝於香港。在義勇軍回國伐袁時,華僑華人也慷慨解囊,紛紛捐款支持,共計寄匯到日本的討袁總部經費130萬日元;1922年寄回廣州討伐陳炯明叛亂經費有墨西哥洋銀元3230元〔44〕。因爲華僑華人出力出錢支持孫中山進行民族民主革命,所以孫中山給予高度的評價,稱“華僑爲革命之母”。確實如此。

  2.爲抗日戰争出錢出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日戰争開始。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結束。在此14年抗戰期間,加拿大華僑華人和祖國人民同讎敵愾,掀起聲勢浩大的支援祖國抗戰救國運動,爲抗日戰争作出巨大貢獻。

  首先,利用華文報刊發表無數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和印刷小册子進行宣傳,以唤起廣大華僑華人的抗日救國熱忱,和争取國際輿論的支持。例如温哥華的“義捐救國會”和維多利亞“抗日救國會”將日本《田中奏摺》譯成英文、李炳瑞撰寫的《日本不宣而戰》和外國人寫的《救中國與救世界和平》等印發,使華僑華人和加拿大人明白抗日戰争的真實情况。

  其次,多倫多統一抗日救國會、蒙特利爾華僑抗日救國會、温尼伯抗日救國會等發動華僑華人集會遊行示威(見上頁圖),聲討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和進行捐款支援抗日活動。當日本侵略東北時,維多利亞華僑華人募捐款4000加元匯給馬占山將軍抗日使用;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後,2月至7月,華僑華人捐款178000多加元匯給抗日十九路軍使用,1941年,安大略省華僑華人捐款10萬加元以購買噴氣式戰斗機〔45〕。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戰期間,華僑華人共捐款500萬美元寄回祖國供抗日之用。同時,還捐坦克、飛機、救護汽車、鋼盔、軍衣、軍被、軍帽、軍鞋等物資支援抗日前綫軍隊使用。

  第三,數十華僑華人自願報名回國參軍直接參加抗戰。如廣東籍華僑馬儉進、陳籍康、鐘前舟、林應鑫、趙嘯天、夏榮慶、關孟祝、黄佩玲(女)、馮光和綏遠籍華僑王殿弼等先後回國加入空軍服役抗日,爲抗日貢獻力量甚至生命。如馬儉進,1939年入伍後,被派往德國學習飛行技術和機械技術,回國後在轟炸總隊飛行,在一次執行從成都起飛經秦嶺低空扺達山西運城敵機場時,向敵人投重型炸彈,共炸毁敵機30多架,後又被派擔任大型運輸機做機師,但在一次飛行中不幸失事,摔斷雙臂,成爲殘廢軍人,抗戰勝利後才返回加拿大。關孟祝參加空軍後,1938年在廣東韶關市上空擊落敵機一架,返航時遇上3架敵機,他孤機奮戰,不幸被敵機擊落,他跳傘身負重傷不治,光榮犧牲,年僅25歲,後被授予“抗日空軍英雄”稱號〔46〕。1945年8月14日,抗日戰争勝利後,華僑華人爲此歡騰,温哥華、多倫多、蒙特利爾、渥太華等城市的華僑華人均召開慶祝中國抗日戰争勝利大會熱烈慶祝。

  3.華僑華人反對“藏獨”,支持北京奥運。

  2008年3月10日,中國西藏的“藏獨”分子在拉薩發動“西藏獨立”和破壞奥運聖火傳遞暴力騷亂事件,華僑華人十分關注事態發展,激發出滿腔愛國熱忱和憤怒情緒,3月29日,在多倫多市中心登打士廣場舉行“宣傳西藏真相,維護祖國統一”的1000多人的集會示威。温哥華、蒙特利爾、渥太華的華僑華人也分别舉行集會。4月13日,由加拿大華人青年聯合總會、加中企業家協會等24個華人社團聯合發起和組織,在渥太華國會山莊前廣場舉行全加拿大華僑華人“宣傳西藏真相,維護祖國統一,支持北京奥運”的大型集會。當天來自渥太華、温哥華、蒙特利爾、多倫多、魁北克、京士頓、卡加裏等10多個城市的華僑華人近萬人,於下午一時左右開會,全場紅旗漫卷,歌聲嘹亮,蔚爲壯觀。開會時,全體肅立,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然後由召集人之一的王家明先生代表宣讀《致聯邦政府哈珀總理的信》,後率衆高呼口號:

  “一個中國,一個大家庭”。

  “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反對‘藏獨’,支持北京奥運會”。

  大會主持人黄政最後宣讀大會宣言:這次集會是向主流社會顯示加拿大華僑華人的力量,表達華僑華人支持中國政府的立場。希望西方一些國家不要總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並對中國内政指手劃脚,更不能支持一些非法活動。我們呼吁:“讓他們説去吧,中國人走自己的路。中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最後進行遊行示威,直至下午3時許才散去。這次集會示威成爲世界海外華僑華人反對“藏獨”、支持北京奥運的最大型活動之一。

  4.支援祖國抗賑灾害。

  華僑華人對祖國同胞慈善爲懷,凡國内同胞遭遇灾害,均甚表同情,慷慨解囊,盡力捐款相助,以救同胞燃眉之急。據史料記載,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川遇旱灾,僑胞捐款2300加元支援;二十二年(1896)捐助廣東、廣西水灾款5016加元,二十四(1898),捐助廣東灾荒款1400加元,捐助香港東華醫院善款800加元;二十六年(1900)捐助廣西水灾款1216加元;二十七年(1901),捐助香港東華醫院爲國内救灾醫藥款3000加元;三十四年(1908),捐助廣東四邑水灾款7000加元;1938年,捐助華東五省旱灾款3萬加元〔47〕(見上圖)。特别是2008年春天,當中國南方發生特大雪灾和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7.8級大地震特大灾害,華僑華人更表現出高度同情和大力捐款救灾的行動,充分體現了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2008年2月,祖國湖北、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發生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受灾面積3.4億畝,造成交通、電力中斷,損失嚴重,特别是湖南郴州地區損失最爲慘重。華僑華人目睹這場灾難,個個本着“冰雪無情,僑胞有義”的精神,除致電致信慰問外,還紛紛解囊捐款支援抗灾,據統計,僅大多倫多地區的48個僑胞社團和個人就捐出款160957.82加元支援灾區,其中捐款最多者是加拿大中國總商會捐41870.2加元,多倫多華聯總會捐27096加元,唐煒臻、蕭虹夫婦捐14120加元〔48〕。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7.8級强烈大地震,死亡7萬多人,損失慘重。灾難消息傳來,華僑華人無一不痛心疾首,個個表示無限同情和關懷。5月17日晚,四川籍僑胞200多人首先在列治文山市第16街一個停車場内舉行“心係中國地震”的燭光晚會,向地震死者表示哀悼,傷者表示慰問;向灾區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誠摯慰問,併當即成立“四川地震賑灾委員會”,發動廣大僑胞掀起賑灾籌款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汶川灾區灾民燃眉之急和重建家園。5月23—30日晚,由四川同鄉會、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會、加拿大專業人士協會等40個社團在多倫多會議展覽中心舉辦“血脈相連,情係四川”大型賑灾義演,由大多倫多地區300多個藝術家聯手打造演出籌款賑灾,當晚共籌得善款106000加元。此後,大多倫多僑胞通過各種方式繼續踴躍捐款,至5月29日,共捐善款3933695.95加元,其中捐款最多者是新時代傳媒集團捐228000加元,全加華人聯合會捐100萬加元,四川地震賑灾委員會捐522346.31加元,加拿大中國總商會捐14.3萬加元。其它省、市僑胞和社會各界亦紛紛進行捐款活動,據統計,共捐得善款1200萬加元,通過加拿大紅十字會寄往汶川灾區救灾。根據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總領事朱桃英於2008年9月舉行答謝加拿大各界捐款救灾慶功會上報告,全加拿大社會各界共籌捐支援汶川地震賑灾善款共6000萬加元,使加拿大成爲全球對中國四川大地震捐款居第二位的國家,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6000萬美元〔49〕。2008年11月8日,中國紅十字總會常務副會長江亦曼率團來多倫多,向加拿大政府和華僑華人以及各界人民表示衷心感謝。2009年4月1日,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20週年紀念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加拿大中國總商會作爲支援灾區和一貫支援中國扶貧的海外先進單位被邀請參加大會,趙勁會副會長代表會長舒心前往出席會議,受到全國政協主賈慶林和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的接見。表彰大會給予加拿大中國總商會特别貢獻奬,表揚在灾難當頭,加拿大中國總商會留下的不僅是對雪灾和地震灾害的救援,還有作爲首家以海外商會的名義支持中國扶貧基金會救援行動的光榮和責任。

  5.援助祖國和家鄉建設。

  華僑華人對祖國的交通、礦業、工商業以及家鄉建設亦貢獻良多。光緒二十九年(1903),新會縣旅美華僑陳宜禧回國倡議和籌辦修築新寧鐵路,發展家鄉交通事業。爲籌集經費親自來維多利亞向新會、臺山兩縣僑胞集資,後得中華會館、寧陽總會館及僑商李奕衡、李英三、林達初等捐借款數萬加元支持,使新寧鐵路得以及時動工建築,並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完工通車,開中國民辦修築鐵路的先河。新寧鐵路通車時,維多利亞中華會館還特製一塊金牌和匾額一方致贈陳氏祝賀和紀念。光緒末年,徐勤、劉士驥等人組織“振華公司”到廣西開發太平山富源礦山,加拿大僑胞紛紛認股達100萬加元,使之按時開礦生産。光緒三十三年(1907),番禺縣徐鋭在上海開辦“中國銀行”,經費不足,寫信來維多利亞請僑胞投資入股,後獲認股款200萬加元。民國初年,江門造紙廠興建,1922年廣州公共汽車公司成立均獲温哥華僑胞認股投資。1929年,華僑黄仲文到上海成立華商汽車公司,爲上海公共交通事業出力。

  華僑華人也爲國内興辦學校極盡其力。1912年,廣州嶺南大學校長鐘榮光爲擴建校舍來温哥華籌款;1921年,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爲增購圖書來加籌款。之後,廣州執信中學、廣東省立圖書博物館、香港真光女子中學相繼來加向僑胞籌款等,均得到僑胞的踴躍捐助。1920年,維多利亞臺山寧陽總會館李勉辰、馬谷如、朱碩存和温哥華臺山僑胞李世璋、黄景昭、陳心存、伍嵩等發動捐款修建家鄉臺山中學新校舍,在李勉辰帶頭慨捐5000加元的帶動下,臺山籍僑胞330多人共捐款50萬加元寄回臺山家鄉,使臺山中學新校捨得以於1926年竣工,使臺山中學躍昇爲國内著名中學。1924年,開平縣吴在民來温哥華籌款創建開平中學,開平縣籍僑胞朱去非、朱直民、朱廣煒、周文彬、周家概、關崇穎、簡思、譚舜興等帶頭募捐,後籌得捐款13萬加元,使開平中學得以按時創辦。與此同時,加拿大的臺山、開平籍僑胞還集款回家鄉修建臺城通濟橋、開平臺山鐵橋,使臺城、江門、三埠、赤坎等城鎮的交通順暢,走上現代化道路。此外,中山縣的中山紀念中學、臺山縣的居正中學、敬修中學、胥山中學、溯源中學;恩平縣的獨醒中學等,都得到加拿大僑胞的捐款援助。這就説明,華僑華人雖然旅居异邦,但始終情係祖國桑梓,在援助祖國和家鄉的經濟文化方面建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民國初年,臺山、新會、開平等縣掀起華僑華人建築碉樓熱潮,加拿大僑胞亦不甘示弱,紛紛集資寄回家鄉,同美國僑胞一起共同建築無數碉樓,據統計,臺山建有近5000座,開平縣有4000多座,形成了臺山、開平兩縣各個鄉村碉樓大厦林立,其建築風格有羅馬式、巴洛克式、哥特色,等等,其宏偉壯麗,爲當時全國各地所罕有。其中至今保存完好的開平市2000多座碉樓,於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爲世界文化遺産。

  五、華僑華人對加拿大的貢獻

  221年來,移居加拿大的121多萬的華僑華人,作爲多元文化國家的一員,發揚國家主人翁的精神,在這片偌大的土地上勞動、生活和繁衍,生生不息,一代接一代辛勤耕耘,致力於各項社會公共事業,爲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進步作出應有的重要貢獻。

  1.爲菲沙河的金礦開採立下汗馬首功。

  在1885年前,發源於洛基山(Rocky Mountains)西麓的菲沙河流域,崇山峻嶺,渺無人烟,偶然有過着原始生活的印第安人出没活動,純屬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但自從1788年中國廣東鐵工、木匠等66人來到温哥華島開始,及1858年約3000名廣東華工陸續來到這裏淘金後,從霍普(Hope)、中國巴(China Bar)、波士頓巴(Boston Bar)、利頓(Lytton)到利洛特(Lillooet)等地,就逐步得到開發,并發展爲淘金者居住村落和市鎮。後來淘金區直向菲沙河上游的哈裏遜(Harrison)河一帶,使巴克維爾(Barkerville)成爲金礦區的中心市鎮。而隨着淘金業的發展,與之相配套的運輸業、餐館業、洗衣業等服務行業也由廣東華工經營起來了。後來在維多利亞開始形成規模不大的唐人街——菲斯加得街(Fisgard)、科馬倫街(Cormorant)和約翰遜街(Johnson)。華工在這些市鎮裏開設了18家商店和餐館,還教會印第安人耕地種稼,發展農業生産,保证糧食供給,從而形成了以淘金業爲中心的經濟區域。

  1863年,卑詩省成爲英國殖民地,爲解决新發現大規模金礦卡拉卜(Cariboo)運輸的困難,總督利忌士(Riches)提出建築卡拉卜驛道(Cariboo Wagon Road)的計劃。爲實現此計劃,他親自到卡拉卜進行多次勘探,然後招雇2000名華工和400多洋工共2600人,於秋天動工修路,由雅利起點,經列吉、斯賓沙、克連頓、威廉列、梳打隙、干尼路,至金礦首府百加委路,全長385公里,費時兩年,耗資125萬加元,於1865年秋天竣工。1865年,英國殖民政府爲發展通訊,在維多利亞成立西方聯合(Western Union)公司,雇用華工500名和柯薩克(Cossack)500人共1000人合作鋪設一條從維多利亞至巴克維爾的電報綫路,全長500多公里,1886年竣工通訊。同年,又有一批華工受雇建設温哥華島的納奈煤氣公司工程;並由華工完成始於1882年動工修建的由威靈頓煤礦區通往維多利亞的鐵路,全長150公里,專供運輸煤炭專用綫路。這麽一來,使得今天維多利亞到温哥華、再到利頓地區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起來。就是説,當時從事淘金區入坑挖煤、上山伐木、開墾土地、耕種糧食、淘出金礦和修築交通道路等種種繁重的勞動者,多數是從中國廣東招來的華工,正如當時卑詩省首席法官伯格·比所説:“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的華人是勞工、礦工、園藝工、家庭用工及商人……”〔50〕。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中國廣東華工是最早開發加拿大卑詩省經濟的首功者(淘金華工見下兩圖)。

  2.爲修築太平洋鐵路作出犧牲。

  1871年,卑詩省正式加入加拿大聯邦。當卑詩省加入聯邦時,向聯邦政府提出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聯邦政府承諾修築一條横貫東西部的鐵路,將東部大西洋經濟區與西部太平洋經濟區連接起來。於是乎,1871年,首任加拿大總理約翰·亞力山大·麥克唐納(John Alexander Macdonald)决定修築太平洋鐵路,又稱加拿大詩丕亞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見225-226頁圖)。1877年10月7日,聯邦政府正式招標,結果是美國一個鐵路建築商人翁德丹克(Andrew Onderdonk)中標承建。翁氏曾在美國從事鐵路建築幾十年,深知美國太平洋鐵路的建成主要是靠華工。1880年,他從舊金山和坡倫(Portland)招來大批華工,其中有1500人是建築美國太平洋鐵路的熟練工。他們分批於1880年和1881年到達加拿大築路現場。1880年4月鐵路開工後,需要工人越來越多,於是翁氏在美國委托香港華商聯合公司招雇華工。結果由旅居坡倫的李天沛聯合維多利亞的華僑李祐芹和李奕德在維多利亞和香港組織聯源公司,代理招工事宜。維多利亞的泰昌、赫利兩家商行亦參與在香港招工業務。李天沛是廣東臺山縣人,在組織聯源公司之前,在美國亦是以代鐵路公司招雇華工爲業。當他獲悉加拿大修築太平洋鐵路消息後,就聯繫同鄉和族人爲加拿大招雇築路華工。1881年,翁氏委托李天沛的聯源公司從香港招得華工2000多人,用6艘船運送1739人到維多利亞,加上從美國運來的華工,總共3939人。以後,華工就從香港和美國陸續運到加拿大,據統計,自1881-1884年上半年,運來參加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華工達到15701人〔51〕。

  太平洋鐵路於1880年4月動工,東起新斯科舍省的哈裏法斯(Halifax),經那夫比(North Bay)、申比利(Sudbury)、砵打亞(Port Arthur)、温尼伯(Winnipeg)、雷振那(Regina)、卡加裏(Calgary)、砵墓地(Port Moody)到達終點站温哥華(Vancouver),全長3800公里(一説4000公里)。在築路過程中,中國廣東華工被安排修築西部穿過落磯山脈阿爾伯塔省至温哥華最艱苦的路段(由慕迪港(port Moody)至飛鷹坳(Eagle Pass)之間的615公里)工作,這段沿着峻峭的菲沙河谷興建,需要開隧道、爆破山崖,經常發生工傷事故,據報導,1882年在菲沙河谷開鑿一條隧道時,一次坍塌,就活埋了12個華工。據説在修築此段穿峽谷鐵路時,每英尺死一名華工。當時《殖民地日報》報導,在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5年中,共死去華工1500多人〔52〕。太平洋鐵路於1885年7月29日竣工通車,大大縮短了從東部到西部的交通時間,在通車前,從東部的蒙特利爾到温哥華需要56天,通車後縮短爲5天半(137小時)。從此,加拿大東西部才真正實際連接在一起,爲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先决條件。而中國廣東華工却爲修築這條鐵路作出巨大的犧牲,爲加拿大國家政治統一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這種犧牲和貢獻在當時和今天,加拿大人民和政府都是一致承認的,正如當時加拿大總理約翰·麥克唐納所説:

  “如果没有華人的驚人的努力,太平洋鐵路無法如期於1885年完成,也就不可能有西部的開發”〔53〕。

  爲了表彰中國廣東華工修築太平洋鐵路的巨大功績,1981年卑詩省加拿大曆史遺迹及紀念碑委員會特製作了一塊“中華鐵路工人紀念銅匾”,安置在耶魯博物館外,匾上書寫中、英、法三種文字,記述華工修築鐵路的事迹: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之初,承包商安得路(翁德唐克)自中國招來數以千計之華工,協助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修建横越卑詩省(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多山之鐵路。太平洋與克瑞極格拉之間一段工程,四個工人華人居三焉。華工優异,然日入僅一元,爲白種工人薪給之半。又因工程兇險,諸多艱苦,其亡於疾病及事故者數百。鐵路建成,定居加拿大之華工,爲日後卑詩省華人團體之基者”〔55〕。

  1988年10月,由加拿大聯邦政府等單位及華人集資,在多倫多市中區唐人街斯巴丹那(Spadina)東的Blue Jays Way夾Navy Warf CT廣場處建築一座“加拿大鐵路華工紀念象”,高12米,寬10米,鑄造兩位築路華工銅像於其上,以示紀念。

  紀念象脚墩鑲有一塊中、英兩種文字的紀念銅碑,表彰中國廣東華工幫助建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功勞。筆者從1995至2009年多次到此紀念象參觀吊念,現將全部碑文鈔録如下,以饗讀者。碑左邊刻記象的設計者及鐵路基金主席委員名單,曰:

  “本紀念象由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及多倫多市政府主建。是藝術家艾爾登·伽萊贏得公開比賽的精心創作。佛蘭西新·李波塞尼爾塑造象。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及福亭煤礦公司提供加拿大西部巨石。”

  “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

  主席: 盤占元

  委員:陳會光 鄒華正 周輔榮 伍卓生 譚榮德   趙汝俠 李步初 林文捷 劉南生 盤黄春桃 蘇紹興   宋偉安 譚千就 鄭金龍 黄才 葉敬國”

  中間碑刻中、英文兩種文字的碑文,中文碑文,曰:

  “加拿大鐵路華工紀念象

  “本象爲紀念鐵路華工協助建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使其横貫亞伯達及英屬哥倫比亞兩省間落磯山脈,以完成加拿大地理上及政治上的統一。

  “一八八O年至一八八五年間,來自中國廣東省,參加建築穿越加拿大落礬山險惡地區西段鐵路的勞工,達一萬七千名。他們離鄉背井,甘冒惡劣環境,超時辛勤工作,使這鐵路在當時人力及財力困難情况下,得以建成。因工喪生者逾四千名。鐵路竣工後,他們勞力再無需要,數以千計貧困無依、無力返回中國故土,沿着新成鐵路綫流落。在加拿大曆史中,全部湮没無聞。

  “對這些爲加拿大開發有功的鐵路華工,謹建此象,永志紀念”。

  一九八九年九月

  英文碑文曰:

  MEMORUAL TO COMMEMORATE THE CHINESE RAILROAD WDRKERS IN CANADA

  Dedicated to the railroad workers who helped Constuct the Canadia Pacific Railway through the Rocky Mountains of Alberta and British Columbia, thus Uniting Canada geographically and polititcally.

  From 1880 to 1885 Seventeen thousand men from the Province of Kwangtung, China Came to Work o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railway through the treacherous terrain of the Canadian Rockies, Far from their families, amid hostile Sentiments, these men Laboured long hours and made the Completion of the railway Physically and econmically Possible, More than four thousand Chinese Workers Lost their Lives during Construction, With no means of going back to China When their Labour Was no Longer needed thousands drifted in near destitution along the Completed track, Allof them remaineed nameless in the history of Canada.

  We erect this monuments to remember them.

  September, 1989.

  右邊爲修建紀念象的資助單位,文曰:

  “本紀念象自籌建到竣工,承蒙下列政府及公司資助:

  加拿大聯邦政府

  安大略省政府

  多倫多市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

  美洲謹慎保險公司

  “本基金感謝所有熱心支持人士及團體,並承下列個人及社團慷慨捐助:

  多城洪門民治 黄雲山公所 洪門振興聲劇社  

  加華日報 華人福利協會 李氏公所

  司徒錫珍 雷煦然 伍求登 陳伯常 李社捷 樑兆棠 吴齊高 李其揚 鐘國强 譚憲章 楊杰興 崔旺 傅波  鴻發。”

  在1989年9月紀念象揭幕儀式會議上,當時安大略省長林肯·亞歷山大發表講話,高度表彰築路華工的功績,説:

  “提起築路華工,我就會想起那一萬七千人,他們所忍受的痛苦、被剥削和歧視。但是如果没有他們,就没有今日的加拿大。他們的犧牲奉獻,才使得我們今天有了美好的生活。”

  爲了更好永遠紀念華工修築太平洋鐵路的歷史功績,2008年7月2日,“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會”又進行籌建“鐵路華工博物館”(Chinese Railway Workers Museum),並得聯邦政府多元文化和移民部長康尼(Jason Kenney)的表態支持,現正在籌建中。同時在卡加裏、温尼伯也建立鐵路華工紀念碑,以表紀念。

  2009年,由制片人泰特女士主持、香港胡大爲導演、著名荷李活制片人雷蒙德·馬西監製,集結亞洲影帝樑家輝、中國紅影星孫儷、奥斯卡終生成就奬得主彼德·奥圖(Peter O’Toole)、《朱羅紀公園》主演山姆·尼爾(Sam Neill)及荷李活新星Luke Macfarlane 等衆多明星演出,由加中雙方合作拍攝了第一部描寫反映1880—1885年中國華工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血泪史的電影《鐵路》、(中國片名《金山》)長片(110分鐘),於2009年6月15日在多倫多約克大學進行全加獨家首映儀式,多倫多市長苗大衛、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總領事朱桃英和聯邦政府多元文化和移民部長康尼(Jason Kenney)派助手出席,表示熱烈祝賀,以藝術形象方式再次肯定鐵路華工對加拿大的貢獻。正如苗大衛(David Miller)在首影儀式上致辭説:

  “在多倫多這樣一個多元的城市,該影片讓人們記住鐵路華工對加拿大的貢獻,及不忘他們爲此遭受的苦難。同時,該片作爲中、加合拍的第一部影片,更有着特殊的意義,它讓我們的故事不僅是講給我們自己聽,而且是講給全世界聽。”

  康尼助手宣讀他的賀信,代表加拿大政府充分肯鐵路華工對加拿大社會的貢獻,同時指出影片首映迎來6月22日平反人頭税和哈珀總理爲人頭税及排華法案作出歷史性道歉三週年紀念,意義重大,説: 

  “這部影片提醒人們,過去那段黑闇的歷史,將永遠不許重演。”〔56〕

  在首映式上,“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會”主席、91歲老華人盤占元先生,作爲鐵路華工的後人(其祖父是華工)及人頭税苦主,也發表了講話(見下圖),對影片的上映表示熱烈祝賀並十分欣慰。他又代表基金會向康尼部長的助手轉贈給哈珀總理及康尼各一碟《鐵路》DVD,以作紀念。

  2009年6月底,北京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加拿大華人作家張翎撰寫的長篇小説《金山》,以文學形式通過描寫廣東開平縣和安鄉自勉村的方元昌、方得陸至艾米·史密斯家族五代人來加拿大謀生的故事,反映中國廣東華工參加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歷史;説明鐵路是華工用生命輔軌的,是一部華人血泪史。

  3.爲反法西斯戰争出錢出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作爲反法西斯戰争的主要同盟國之一,除了在其本土出兵外,也要求加拿大組織軍隊參加戰鬥。1944年,加拿大聯邦政府首先號召公民購買戰争債券,從經濟上支持這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争。華僑華人踴躍響應政府號召,熱烈而踴躍認購了1000萬加元債券。同時,青年華僑華人踴躍參加加拿大軍隊上前綫參加作戰,據統計,共有600多華僑華人參軍服役,其中有曾代爾(Dougles Jung)等能講英語和廣東話的青年13人被選入英國特别行動局(S·O·E)情報機構執行高度危險情報使命的特種部隊,被送往香港與那裏的中國共産黨遊擊隊一起搜集日本侵略軍的軍事情報。此13人名命爲曾代爾小組。1944年3月25日,該小組又被派往日軍佔領的東印度群島的Sarwak地方,協助當地的一支英軍特種偵察分隊活動。他們利用島内四通八達的河網和居民協助,與日軍周旋,收集和傳遞有關日軍部隊的部署。其他近600華僑華人青年參軍後,被派往英聯邦的東南亞國家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直接參與反法西斯戰争的戰鬥,直到最後的1945年8月取得勝利,然後才回到加拿大。在戰争中,温哥華華人曾代爾被提昇爲少校軍官。戰後,他得到很好的安置,1953年任卑詩省第一位華人律師,然後加入保守黨,1957年成爲首位華人國會議員,後又出任過加拿大駐聯合國代表〔57〕。

  4.爲加拿大的經濟發展注入資金。

  在早期,中國廣東華工和後來移民的華僑華人爲加拿大提供資金,除了爲開採温哥華地區金礦外,主要是通過納税方式。據統計,1874-1884年間,爲廣東輸入卑詩省貿易的貨物所納的關税達到410970加元;1879-1883年,僅維多利亞廣東華僑華人所交納的商業牌照税、水費、道路費、房地産税共達39706加元〔58〕。1883年,卑詩省華商276家,計每年繳關税16萬加元、香菸貨物税2300元、商業牌照税7560加元、房地産税500加元、市政税1100加元、房租27000加元、農業地租6180加元、借貸利息8400加元,共計216040加元〔59〕。這對於當時處於早期經濟發展的資本積累無疑是起着重要作用的。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還不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只是到了70年代開始,經濟才逐步發展起來。90年代以來,由於接納了香港25萬和臺灣12.5萬新移民,他們帶來了大量資金,如前面提到的香港富商丁謂、陳少雄、陳悦明、許躍華、李亮漢、馮永發、雷鈺堂、朱建業、何定國、何國元、羅斌、朱志林、孔慶葱等帶來資金36.5億加元,加上原來的新老移民注資100億加元,再加上香港富商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何鴻燊等人來加拿大投資房地産和酒店業資金160億加元,以及121多萬華僑華人以納税方式提供的税金,對於一個只有3300多萬人口的加拿大的經濟發展,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貢獻。所以《環球郵報》曾發表評論指出:

  “温哥華假如没有今年來自香港、新加坡及其他亞洲國家的中國人和大量華僑華人投資的注入,將不會有今天的繁榮發展。中國新移民對農業、化學制膠、食品加工業及電腦軟件發展,投資亦多,使加拿大有活力,繁榮滋長〔60〕。”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引述温哥華國際金融中心負責人戈德伯格發表演説也指出:

  “香港華人具有非凡的企業家精神,這正是加拿大所缺乏的。……這是他們文化價值的組成部分。他們有資本,而且同亞洲市場有聯繫。其他移民誰有這種優勢〔61〕。”

  5.爲加拿大引進和造就人才。

  如前所述,加拿大在建國之前和建國之初,國土尚待開發,中國廣東華工來此淘金、挖礦、鑿岩修路、開山墾荒,履險如夷,功勞至大。到20世紀50—60年代,隨着中國移民的增多和土生第一、二代華人的自然增長,加上華僑華人對子女注意教育培養,子女好學勤奮,已有不少華人成爲各類人才進入上層社會。據60年代統計,當時進入聯邦政府擔任高級行政人員者有10多人,當律師者有35人,當大學教授者有30多人,任省市各級政府公務員者500多人,當英、法文中小學教師者400多人。同時在科學學術界卓有成就者亦不乏其人,如加拿大科學院院士馬磐博士(廣東臺山人),成爲原子能反應及治療的醫理學家,享譽醫壇;樑蘇華(廣東新會人),任卑詩大學教授兼牙科醫院院長;李亮欽博士(廣東臺山人),研究基礎物理學頗有成就而晋昇爲卑詩大學物理係教授;黎全恩(廣東人)任維多利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謝華珍(廣東臺山人)任哥倫比亞醫學院兒科教授;王蘭勤(香港人)任英皇學院多倫多分院教授兼院長;陳鏡明任多倫多大學地理係教授兼加拿大高級首席科學家等。在工商界,也有不少成爲内行專家而任公司總裁的,如黄鼎南(廣東臺山人)出任國際獅子會太平洋西北區總監;樑錦添(廣東中山人)經營商業有方,出任温哥華雷學發行公司總裁,等等〔62〕。

  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華僑華人第四、五代的成長及大陸、香港和臺灣大量技術移民的增加,更爲加拿大輸入大量各類高級人才。據加拿大統計局統計,現在加拿大的勞動人口(25—64歲),具有專科和本科以上學歷者達48%(含本科以上23%,專科25%),居世界經合組織30個國家之榜首。而在同齡的勞動人口中的外國移民大學本科畢業者占32%,其中中國移民和土生華人有60%是本科畢業,使華僑華人勞動人口擁有本科以上學歷者占勞動人口10%,其中具有博士學位不乏其人,僅多倫多的50萬華僑華人,有博士學位者就有16020人〔63〕。這樣一支具有大學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華僑華人在加拿大參加社會勞動、從事教育、醫療、科學研究、經濟管理、經營企業、商品營銷、金融證券、環境保護、體育文藝、食品加工、對外貿易、現代農業等工作,對於推動加拿大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無疑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而且當前已有不少華僑華人爲加拿大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著名環保專家、國際空氣與廢棄物管理協會安大略省分會主席、加拿大風場太陽能和再生能源公司等十家公司董事湯有志博士(廣州人),從事國際空氣和廢棄物管理的研究,爲加拿大工業及汽車排廢氣的控制技術、水質及空氣質量控制技術、污水處理及净水系統技術、垃圾處理和廢物能源節約技術研究等作出貢獻,並爲加中兩國的環境保護技術建立合作關係牽綫搭橋,[TP33.tif;S1;X1,BP#]促進加中兩國在環境和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得到加中兩國政府的讚揚,2009年2月應邀出席廣東省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届二次會議,並在大會上發言,就安大略省和廣東省的製造業和經濟作了比較,建議廣東省穩步而大力發展以高新技術爲基礎的新能源和清潔技術産業,在推動内需的同時搶佔國際緑色商場。會後得到廣東省省長黄華華的接見和讚揚(見上圖),回到加拿大也得到總理哈柏的接見(見上頁圖)。麥德華博士(香港人),現任多倫多大學教授、安大略省癌症中心研究員,研究癌症方面有所突破,發現一種基因使保護人體的細胞得以識别侵入人體的病毒等害物,於1989年獲得蓋爾德納奬。徐立之博士(香港人),現任多倫多大學遺傳學及生化係教授,研究病童遺傳學作出突出貢獻而獲加拿大醫學研究局科學家奬、加拿大遺傳學會優异奬,並獲加拿大聯邦政府授予加拿大勛章,並於2002年出任香港大學校長,成爲首位加國華人出任此職者。

  同時,在2008年北京奥運會奪得女子自由式80公斤級摔跤金牌的黄嘉露(廣東人,見下頁左圖)和2008年參加西班牙馬德裏國際奥林匹克數學競賽獲得銀牌的李妍(見下頁右圖),獲得銅牌的孫晨、時曉霖、孫成躍等,都是華僑華人的佼佼者。

  總而言之,221年來在加拿大的121多萬的華僑華人,爲促進加拿大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是立下汗馬之功的,從而使今天的加拿大成爲經濟發達的國家(2007年GDP 1.436萬億美元,排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位;人均GDP 43674美元、排第14位),和使多倫多成爲世界第九個最富裕的城市(世界最富裕的十大城市排位是:東京、紐約、倫敦、首爾、洛杉磯、大阪、香港、芝加哥、多倫多、墨西哥城),以及使温哥華、多倫多成爲世界第一和第四位最適宜居住的大城市〔64〕,無疑是作出巨大貢獻的,功不可没。有鑒於此,加拿大政府也是承認和肯定華僑華人的貢獻的,正如1988年12月5日安大略省前省長彼特森在一次講話中所説:

  
“加籍華人數量很大,他們重視教育,工作十分勤奮,目前已參與了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對加拿大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都有重要的貢獻。他們對國家是很有價值的。”〔65〕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在國會發表爲華人平反人頭税演説時,亦充分肯定華僑華人的貢獻:

  “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説,如果没有加拿大華人的努力,就不會有我們所熟悉和熱愛的今日之加拿大。無論是新移民,還是第二代、第三代或第四代移民,加拿大華人正在繼續努力爲我們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加强大,更加美好的加拿大。”〔66〕

  

  注 釋:

  〔1〕 亞歷山大·貝格:《不列顛哥倫比亞史》第25頁,多倫多,1994年版。

  〔2〕芬頓·布勒斯特:《中國人的秘密組織》第230頁,英國,1981年。

  〔3〕《域多利中華會館八十二年來之記録及檔案》,筆者於1995年5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作訪問教授時,老華人温哥華市商會主席黄威先生提供閲讀鈔録統計。致謝!

  〔4〕馬青:《先驅者》,(香港)1971年版。

  〔5〕馬青:《移民加拿大必讀》第23、36頁,香港駱駝出版社1977年版。

  〔6〕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七輯第353頁,中華書局1984年版。

  〔7〕《廣東僑報》1995年6月19日。

  〔8〕加拿大中文電視臺消息,2008年11月25日。

  〔9〕《華僑經濟年鑒》(臺北)1995、1997、1998、1999年册第502、333、323、305頁。

  〔10〕 多倫多《大中報》2008年11月25日。

  〔11〕《星島日報》2008年4月3日。

  〔12〕李東海:《加拿大華僑史》第412—413頁,加拿大自由出版社1967年版。

  〔13〕Edgar Wickberg, ete, From China to Canada: A Hisl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anada, P.26, Toronto, Miclelland and Stewart Ltd, 1982.

  〔14〕Pan Sen hoe, Struetual Change of Tow Chinese Alberta, Ottawa, P.349, 1976.

  〔15〕《資本家》(香港)1995年6月號。

  〔16〕《2007年世界華商發展報告(5)》,載加拿大《地産週刊》2008年11月4日。

  〔17〕加拿大《地産週刊》2008年11月14日。

  〔18〕《華僑經濟年鑒》1995、1999年;《地産週刊》2008年11月14日。

  〔19〕《星島地産王週刊》2008年第5期。

  〔20〕《華僑經濟年鑒》1993年第491—492頁。

  〔21〕筆者訪問該公司辦公室提供。

  〔22〕《華僑經濟年鑒》,2007年第295頁。

  〔23〕《2007年世界華商發展報告(5)》,載《地産週刊》2008年11月4日;《華僑經濟年鑒》,1999年第306—308頁。

  〔24〕Peter S. Li, Seff-Employment and it’s Economic Return for Visible Minorities in Canada, Vol Ⅱ; Discitmination in Employment, P.191, 1994.

  〔25〕温世達總編輯:《加拿大華人年鑒》第194頁,加拿大華人年鑒出版社1993年版。

  〔26〕《世界杰出華人録》“楓葉之國”篇,加拿大名人雜誌出版社2005年版。

  〔27〕魏安國等:《從中國到加拿大》(中譯本)第41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勝生:《加拿大華人與華人社會》第93頁,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29〕《域多利中華會館八十二年來之紀録及檔案》

  〔30〕魏國安等:《從中國到加拿大》(中譯本)第446—454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31〕謝佳成主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社團政黨卷》第8—11頁,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版。

  〔32〕《廣東僑報》1992年6月5日。

  〔33〕《現代日報》2009年6月19日第1版。

  〔34〕《加拿大總理哈珀在國會衆議院演説:就華裔人頭税正式道歉·安大略省渥太華》,2006年6月22日,人頭税證書持有華人劉金鬥先生提供原文件複印,致謝!

  〔35〕《澳門日報》1998年9月21日;《加中時報》2008年3月8日。

  〔36〕以上所列均參考温世達總編:《加拿大華人年鑒》“華人從政百年經歷”,加拿大華人年鑒出版社1993、2009年版。

  〔37〕《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教育科技卷》第2頁,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版。

  〔38〕《星島日報》2008年3月5日。

  〔39〕簡穎湘:《中文教育之我見》,載加拿大《中華文化中心二十週年暨畢業典禮特刊》第5頁。

  〔40〕Anthony B. Chian, Gold Mountian, The Chinese in the New World, P124-125,New Star Books, Vancouver, 1983.

  〔41〕《華僑與辛亥革命》第85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42〕轉引李東海:《加拿大華僑史》第243、245頁,加拿大自由出版社1967年版。

  〔43〕Anthony B. Chan, Mountian, The Chinese in the New World, P124-125,New Star Books, Vancouver, 1998.

  〔44〕 C. Martin Wilbur, Sa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P307, New York.1976,該書記載是加美華僑華人共捐款11962元,加拿大華僑華人所捐者占27%,即3258元。

  〔45〕《海外月刊》(南京)1932年第1期。

  〔46〕劉錦濤:《僑居美國的前廣東空軍人員記述參加抗戰二三事》,載《廣州文史資料》1983年第2輯。

  〔47〕《域多利中華會館八十二年來之紀録及檔案》。

  〔48〕根據《加中時報》2008年3月8日報導資料統計。

  〔49〕《星星生活》第363期,2008年9月12日。

  〔50〕Report of Royal Commission Immigration, Minutes of Evidence, P70-71.

  〔51〕魏安國等:《從中國到加拿大》(中譯文)第29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年版。

  〔52〕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7輯第338頁,中華書局1984年版。關於華工死亡數字,有四種統計數字:Edgar Wickberg, et al, From China to Canada: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anada, Toronto: Mcclelland,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Lta, P26, 1982. 引用安德東克1885年向皇家調查委員會作证時,説“華工只死了約六百人”;James Morton, In the sea of Sterile Mountains的報告數字是“約有一千五百名華人死亡”;蘇紹興:《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1987年出版第8頁記“全部總加起來,就已是四千名的數字”;1989年在多倫多建成的“加拿大鐵路華工紀念象”的中、英文碑文記:“四千多人喪失了生命(More than four thousand Chinese Workers Lost their Livwes during Constuction)。”特附記於此,供研究者參考。

  〔53〕Bureeu of Statists, Canada one Hundred (1877—1987)。P85。

  〔54〕1995年筆者在卑詩大學作訪問教授時參觀此銅匾時鈔録。

  〔55〕《廣西僑報》1988年11月4日。

  〔53〕《〈鐵路〉約大獨家首映籌款》,載《星島日報》2009年6月15日。

  〔57〕《加國華裔英豪丹心寫汗青》,載《加拿大都市報》2008年11月4日。

  〔58〕《皇家委員會關於中國移民的報告,格雷報告》,附録J,第394頁;附録C,第366頁,(作者1995年鈔録於《域多利中華會館八十二年來之記録及檔案》)。

  〔59〕《皇家委員會關於中國移民的報告,格雷報告》,附録J,第394頁;附録C,第366頁。

  〔60〕《大漢公報》1982年12月21日。

  〔61〕《參考消息》1991年6月17日。

  〔62〕《世界杰出華人録》“楓樹之國”篇,加拿大名人雜誌出版社2005年版。

  〔63〕《星島日報》2008年3月5日。

  〔64〕《加拿大明聲報》2008年10月31日;《星星生活》第385期,2009年2月13日。

  〔65〕《華聲報》1988年12月13日。

  〔66〕《加拿大總理哈珀在國會衆議院演説:就華裔人頭税正式道歉、安大略省渥太華》。

  

  (原載加拿大《地産週刊》(Chinese Real Esate Weekly)第209-224期,2009年1月9日-4月24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