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雄古建築



  朱德林(朱德林:廣東省南雄市博物館原館長。)

  大成殿

  在南雄城繁華的五里長街中心,即今市政府大院内,這裏林木翠緑,鳥語花香,環境清幽。在現代高樓建築群和緑蔭叢中,掩映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南雄孔廟(大成殿)。該廟爲明建文元年(1399 年),由南雄知府文德遠所創建。據《 直隸南雄州志·古迹》載:“文廟大成殿獨好,明洪武庚戌知縣方仲容創兩廡、戟門、禄星門、明倫堂……”清嘉慶十三年(1808 年),雄城殷富葉廷榮捐銀千兩重建孔聖廟。

  孔廟,古稱先聖廟、先師廟或文廟。該廟爲祭祀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興建的。廟建在七級臺階的平臺上,前墻間砌六墩,其餘爲磚墻。形成雙重檐歇山式屋頂,上蓋黄色琉璃瓦。殿内梁架均繪彩圖,天花爲明袱,中置藻井,繪有“八仙”法器和騰圖等。整座建築造型古檏莊嚴,爲南雄鮮見的殿式古建築之一。

  該殿是原南雄府學宫内的一座建築。北宋治平三年(1065年),南雄知州陳侁,爲教化民智,在小東門劃地(今大成殿一帶)辟“州學”,開南雄州府辦學之先。古代倡興儒學,尊崇孔子,在“州學”側興建學宫。據舊志記載的“學宫圖”看,學宫後東西兩側開“學門”。大成殿是學宫的中心建築,殿前建欞星門和“學門”牌坊,殿後爲明倫堂、學聖祠,後面是學署。

  舊志雲,在殿上方掛有清康熙丙子歲(1696年)頒“萬世師表”;雍正巳酉歲(1729年)頒“生民未有”;干隆戊午歲(1738年)頒“與天地參”;嘉慶戊午歲(1798年)頒“聖集大成”;道光壬午歲(1822年)頒“聖協時中”等五塊匾額。

  據傳,殿内木龕正中原供奉有帝王冠服的孔子塑像,明嘉靖年間改爲“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牌,清末民初掛有孔子畫像。由於孔子的“仁愛”思想在二千多年中爲中國傳統精神,歷代帝王據以治國、教化之根本,因此,大成殿古代成爲官府、治學頂禮膜拜的場所,經常舉行隆重虔誠的祭祀活動。

  至今,學宫只存大成殿,1995年,南雄市人民政府公佈大成殿爲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加以保護和修葺。

  大雄禪寺

  大雄禪寺座落在南雄珠璣巷,初名沙水院,後稱沙水寺。據《明·南雄府志》記載,沙水寺始建於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該寺曾是廣東省名寺之一,爲南雄100多間寺、庵、觀、廟、壇之首,建寺以來,每有高僧來寺駐錫參訪,如明代的憨山大師、清代的淡歸大師、天然罡禪師等。

  古寺坐東朝西,横卧南北,爲磚木結構。在天王殿前南北兩側設鐘樓、鼓樓,中殿供奉關聖帝,後殿稱 盧閣。院内古樹參天,花艸茂盛,桂花飄香。在天王殿堂上梁木均爲油漆彩畫,配有雕工精細的游龍。三座殿堂粉墻、朱柱、金色輝煌,宏偉壯觀。寺内供奉如來佛祖、觀世音、十八羅漢、關聖帝和普天菩薩等100多尊。

  清咸豐八年(1858年)十二月,太平軍石達開部與清軍在珠璣巷一帶展開激戰,古寺被戰火焚燬過半。同治初年,住持和尚化緣重修。過後,沙水寺歲久殘危,雖歷有修葺,但終究破爛不堪,於1970年拆棄。

  1994年,珠璣巷後裔爲重現古寺風貌,倡議重建。經韶關市人民政府批準,敬請高僧本焕和尚住持規劃,修建大雄禪寺,並於2001年農曆4月16日舉行奠基典禮。

  大雄禪寺,占地10萬餘平方米,由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三聖殿等六重組成,以中軸綫爲主綫的千尊菩薩殿、七層藥師塔、客堂、禪堂、弘法中心、齋堂、方丈寺、退居室、客房、閉關房等,規模宏大,雄偉壯觀,是粤北地區最大的叢刹之一,也是本焕大師一生所建的規模最大的寺院。

  大雄禪寺布局深廣,重檐相叠,飛檐斗拱,黄墻緑瓦,建築工藝精湛。寶殿内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阿難、迦葉尊者、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二十四普天像,均爲青銅鑄造,並貼以金箔。佛像容光焕發,寶像森嚴。殿内供臺、佛龕、裝飾圖案多襯雕有靈物瑞獸,獅鹿龍象,雲紋水波,旗羅傘蓋以及珠鈴瓶鏡等法寶聖物,與佛像相配。

  天王殿内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問天王四尊菩薩,色彩鮮艷,刻畫入微,威武森嚴。三聖殿内,菩薩高19.5米,青銅鑄造,打磨貼金,神聖森嚴。千菩薩殿内,千尊菩薩或坐或站,或静或動,或喜或憂,活靈活現。

  大雄禪寺坐落在珠璣古巷,而珠璣古巷作爲廣府文化的發祥地,作爲海内外千百萬珠璣巷後裔的故鄉,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珠璣巷後裔前來尋根問祖、旅遊觀光。大雄禪寺的重修,使珠璣古巷增加了一道禪宗文化色彩,古寺和古巷相得益彰,堪稱和諧。

  洞真古觀

  洞真古觀位於梅嶺南麓的翠屏山中。翠屏山腹藏天然石灰岩洞,洞中有一乳石笋懸吊洞中,形如吊鐘,以石擊之聲如鐘鳴,稱之鐘岩;又有一巨石笋,形如戰鼓,以石擊之,聲如鼓響,謂之鼓岩。兩岩合稱鐘鼓岩。公元三世紀初,東晋元帝時,道學家、醫學家葛洪居住在翠屏山中,采藥煉丹,潜心修道,葛洪在岩内敲鐘打鼓誦經,當地山民稱之爲道人岩。後葛洪南下往羅浮山,續有道家在此隱居。

  唐貞觀年間,道人在翠屏山創建洞真古觀,初建時就佔據整座翠屏山,建築有山門牌坊、道觀大門及太上老君殿、玉皇大帝殿、純陽殿、三元殿等。明萬曆六年(1573年)全真龍門派第八代弟子李守仁,奉派來洞真古觀當主持。清同治二年(1864年),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代玄裔、廣府南山道人程明善來洞真古觀主持,他“重興鐘鼓、梳妝二岩,倡建萬福靈洞、崆峒亭”。

  近代以來,洞真古觀逐漸式微、荒廢。“文革”期間,洞真古觀古迹遭到破壞,觀内道人被迫離觀。“文革”後,政府落實宗教政策,迎回道人朱崇佐返回洞真古觀主持觀務,進行了古觀重修恢復。1990年,餘信昌道人主持洞真古觀,

  洞真古觀山門高大雄偉,門楣書“洞真古觀”四個大字,兩側掛一幅對聯,上聯爲“鐘鼓岩高嶺上烟雲開紫府”;下聯爲“珠璣巷古山中猿鳥聽黄庭。”進山門,後有一座“純陽殿”,供奉吕純陽之聖像。孫中山先生的副官張孟之夫人潘景晴女士來此參觀後,親筆題書:“洞辟群仙會;真修大道來。”觀内左右兩側,爲道人唸經和居住的厢房。

  如今,洞真古觀香火鼎盛,爲南雄著名古迹勝地。

  多稼橋

  該橋位於市郊區田邊水村(又名接龍橋),瀕臨凌江。據《 直隸南雄州志》記載:“多稼橋舊名接龍,城北2 裏。明成化元年(1465 年)南雄新千户譚以總建,久圮。道光三年(1823 年)南雄知州戴錫綸倡捐重修今名”。

  多稼橋爲八拱墩式石築平橋,總長60 米,橋面寬36 米,拱寬7 米,拱高2 米多,橋面用137 塊長35米,寬0.44 米的青石鋪砌而成。現保存完好。

  因時代變遷,當地村民將凌水改道,圍堤造田,橋下游廣闊的河道,現成了陂水農田,多稼橋成爲旱路橋。1997 年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水西橋

  該橋在市郊水西村,古稱爲萬年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嘉慶十二年( 1807 年)重修。爲七墩八孔石築平橋。橋長104 米,寬43米,高約5 米。橋墩均砌分水尖狀。橋上置石欄杆,高50厘米。整座橋爲紅色岩石砌成,東西向。1987 年由水西村村民倡募集資維修。

  橋横跨凌江,連接水西村與南雄市區。橋西有一株古榕,與古橋相襯成景。尤其是在秋高氣爽、皓月凌空時,月色、古橋、流水、巨榕相映,風景如畫。2006年,水西橋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葛坪塔

  葛坪塔位於瀾河鎮葛坪塔下村,建於宋代。該塔平面六角形,爲樓閣式五層磚塔。第五層和塔刹已毁。殘高13 米,基圍12.6 米,底層直徑3.6 米。塔用長32厘米,寬14 厘米,厚5 厘米的青磚築成,相鄰磚縫爲不定錯開,縫用黄泥漿粘合。各層開圭形窗排列在同一直綫上,塔身有磚砌依角柱、闌額、普柏枋、斗拱,以菱角磚和拔檐磚叠澀出檐。1997年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葛坪塔坐落在南雄市區西北約35公里的瀾河鎮葛坪塔下村,塔處於深山之中,經塔下村沿山坑小道走大約500米,只見一座古塔矗立在路邊,塔周圍是山坑梯田,因年代久遠,風吹雨蝕,雷電襲擊,塔已經殘破無頂。

  廣州會館

  南雄市城東埠前街,有一座廣州陳家祠式的古建築,雕樑畫棟,古雅精緻,這就是講廣州話的廣府(州)人所建的廣州會館。古代的南雄城,有廣州、嘉應州、福建、江西等衆多會館,以廣州會館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至今保留完整。

  會館,又稱“公所”、“同鄉會館”,是都市中同鄉或同業進行商貿活動、聯誼交友的場所。“會館”之名,始於明代,清代盛行。自唐代開通梅關古道以來,南北溝通順暢,商貿日益發展。至明代,南雄城爲南北水陸聯運之樞紐。廣州一帶的貨物客商,由珠江水路溯北江而上至南雄城上岸,轉由陸路經梅關古道到嶺北,由章水,下贛江、入長江。嶺北貨物客商反經此途水陸兼程,舟車聯運,通廣州沿海一帶。廣府人善經商,商民經商歷史很早,經濟實力强大。北運貨物以海鹽、糖果、水果、咸魚、海味、絲綢及洋貨爲大宗。古代在雄的外地商人中,廣府商人最多。爲聯絡鄉誼、方便經營,廣府商人在雄城商業繁華地段的埠前街集資興建了廣州會館。

  廣州會館創建於明代中葉,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 年)重建,清光緒七年(1881 年)重修。館内有干隆於十一年立的《 重建廣州會館碑記》記載此次重建盛事。清光緒七年(1881 年)重修會館。重修時得到廣州各商行的熱心捐助,現會館中座廳堂多根石柱上刻有咸魚行利記、周記行、糖果行興福和、同怡源、大盛興、源利店、昭隆福、源興店、廣生順、永興隆、倫業堂、昌記等許多當年捐資修會館店號的名字。廣州會館創辦宗旨爲:聯絡感情,增進鄉誼,互助互濟,共謀同鄉之利益,促進廣府商民的福利事業。其組織制度,爲會長值年制,並設理、監事。館務活動内容包括互通商務信息,爲困難同鄉提供衣食救濟和臨時處所,代籌義地,協辦喪葬、寄存棺木,並舉辦文教事業。

  經費來源,主要靠廣府同鄉商户捐攤,一般爲營業額的千分之一,多者不限,其次爲房屋和土地租賃收入。

  廣州會館是南雄城内著名的古建築之一,現仍保留的干隆二十一年立《重建廣州會館碑記》中説“…… 於城之東南隅築爲會館,蓋匪朝伊夕矣”。可見這一建築已很古老。廣州會館正面大門額上,有嶺南近代著名思想家、科學家陳澧題的“廣州會館”4 個金色大字。大廳前的楹柱上,刻有清咸豐年間探花順德縣人士李文田的一副長聯:靈迹遍區中,覽粤會東環拱極遥涵海國;雄州開嶺表,沔湞流南匯朝宗咸衛仙城。廣州市又名穗城、五羊城,這名出自傳説五仙騎羊銜穗降臨廣州。聯中的靈迹、仙城,均指廠州。對聯大意是説:雄州與廣州山水相連,淵源深遠。歷史上特别是在近代,有不少廣府人永久在南雄安家立業。所以,在南雄能常聽到“白話”口音。

  1938 年冬,日寇攻打廣州,省會北遷韶關,南雄成爲後方重鎮,辟有飛機場,駐有盟國美軍。其時,有一二萬廣州人遷來南雄城鄉。他們用自己的資金、技術知識,對繁榮南雄的經濟作出了貢獻。他們還興辦教育,在廣州會館辦廣仁小學,數十年來培養了大批人材。解放後至今,當年廣仁小學的校友定期集體組織到母校集會,已成爲慣例。清光緒九年,廣府人在埠前街設立水車公所,擁有一支義務的消防隊伍,爲保護廣州會館及街道商鋪、居民安全起了很大作用。在埠前街開設了許多店鋪,經營紙業、食鹽、雜貨、凉果、餅食等行業,整條街道幾乎成了‘廣府人街”。

  會館座北向南,建築面積2086.6 平方米。主體建築爲三進院落布局。東西寬32.35 米,南北深64.5 米。中座爲主廳是江淮“五嶽朝天”式風火山墻,而東、西廳山墻則爲‘鑊耳’式(嶺南風格)。會館爲硬山頂覆蓋灰沙轆筒瓦,勾頭、滴水均爲緑色琉璃瓦。中座兩則配以火巷連接厢房,每進三間即有庭院相隔,又用廊間聯接。

  頭列共有3 座,均開大門。中座門廊建於0.7 米的高臺上,臺前三級踏步,門額上石匾刻有清光緒七年孟冬重修時,嶺南學者陳澧題的“廣州會館”四字。中座第一進次間兩側前置小閣樓。

  中座第二進前檐柱刻對聯一副,左柱爲“靈迹遍區中覽粤會東環拱極遥涵海國”,右柱爲“雄州開嶺表沔湞流南匯朝宗咸衛仙城”,爲清翰林院待讀學士順德縣人李文田題。

  第一進、第二進石質檐柱上多刻有修復會館時捐資者,如咸魚行利記、周記行,糖果行興福和、同怡源、大盛興、源利店、昭隆福、源興店、廣生順、永興隆、倫業堂、昌記等店號名稱。

  西廡(西厢)開一大門,門前二級石階,第一進次間前側設木質閣樓,梁架爲柱樑和穿鬥式結構。第二進梁架爲臺樑和穿鬥式相結合。第三進梁架爲柱樑和穿鬥結構。

  東廡(東厢)中開一大門,第一進次間設木樓。第一進、第二進、第三進、第四進以墻承檩。

  會館正門梁架、青石闌額、左右山墻盤頭及廳堂走廊承檩駱峰,仍保存精美雕刻、灰塑或陶塑。

  1995 年,廣東著名文物、古建築專家莫伯治、麥英豪等人考察南雄的廣州會館後上書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廣州會館的歷史價值評價極高,要求予以修復保護並例舉會館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保留有廣東清代兩位著名文人學者(陳澧、李文田)的書迹。前座大門上石額“廣州會館”是陳遭所書,中座兩石柱所刻長聯是李又田的手迹。

  二是具有重要的建築藝術價值,在年代上,從現存的石刻、碑記都説它的年代比廣州陳家祠早些。前座大量使用“連州青”石,顯得豪華十足,而且青雲巷兩邊的山墻。許多青磚上都打印有“廣州館” 三字的戳記,表明清光緒七年重修時所用的青磚是特别燒制的。會館的木、石梁架雕刻精緻,主體建築的風火墻爲江淮“五嶽朝天”式,而東、西廳兩建築的風火山墻則用珠江三角洲常用的“鑊耳”式頂,這樣的南、北建築風格結合的例子十分罕見。

  三是具有經濟發展歷史研究價值,會館許多石柱上都刻有捐款單位的名字,全爲店號,有咸魚行、糖果行等。廣州會館始建於明代中葉,南雄自古以來就是廣東通嶺北的重要商旅通衢。廣貨由此北途,中原物産經此南下,無疑是研究我省明、清之際資本主義萌芽的一處難得實例。

  廣州會館大事記:

  明嘉靖年間,創建廣州會館;

  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建會館;

  清咸豐八年(1858年)重修尚義堂;

  清光緒七年(1881年)重修會館;

  清光緒九年(1883年)建水車公所;

  民國24年(1935年)設同鄉會小學,名廣智小學,後稱廣仁小學;

  解放後,廣仁小學由政府接辦,改名埠前街小學(同稱(廣仁小學);

  “文革”期間,會館雕塑、脊飾、壁畫部分被毁壞;

  1984年,南雄縣人民政府撥款5萬元,清理、修補部分在文革期間被損的灰塑、雕刻;

  1995年,南雄縣人民政府公佈廣州會館爲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8月,廣仁小學遷址;

  1999年10月,廣州會館移交市文化局管理;

  2000年7月,廣東省文化廳批準南雄市關於修復廣州會館施工方案,歷經三期維修,至2008年4月,會館得到全面修復。

  2002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南雄廣州會館爲省文物保護單位。

  貴妃塔

  在珠璣巷南街“珠璣古巷”牌樓北西側,一座元代實心石塔叠於一口四方古井之上,名貴妃塔。石塔爲平面八角形,共7 層,用7 塊紅色砂質岩雕刻成形,壘叠而成。石塔通高3.36 米,底座直徑1.2 米,高24 厘米。第一層高59 厘米,爲蓮花座,上有八角柱體,柱體上刻有“四大天王”浮雕,並刻有“南雄路同知孫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紀”字樣。第二層高38 厘米。第三層高40厘米。第四層高40 厘米。這幾層均有蓮花座。第五層高30 厘米,塔身呈扁橢圓形。第六層高40厘米。第七層高35 厘米。第六、七層呈圓柱形。塔身爲蓮花座鼓形,塔頂爲寶葫蘆,高30 厘米。整座石塔共刻有36 尊羅漢浮雕。這座石塔是廣東省現存元代石塔中唯一有確鑿年代可考的石塔,也是珠璣巷保存年代較久的文物,現已列爲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貴妃塔的建造,關聯一個悲慘的故事。胡妃乃南宋度宗皇帝妃子,被奸臣賈似道所害。當時朝廷任賈似道爲相,政治腐敗。相傳在咸淳八年(1272 )八月,度宗皇帝到景靈宫去祭拜先皇之後,恰巧下起大雨來,賈似道要皇帝等到雨停後由他用大 車接回宫。但是,胡貴妃的哥哥胡顯祖已準備一部逍遥輦,把皇帝接走了。賈似道大怒,事後誣説胡顯祖兄妹有奪權野心。度宗皇帝聽信讒言,罷了顯祖的官,並逼胡貴妃出宫爲尼。後來,胡貴妃淪落爲南雄珠璣巷富商黄貯萬之妾,不料,黄貯萬的家僕告發,賈似道便啓奏朝廷,誣説珠璣巷百姓要造反,於是朝廷决定派官兵圍剿珠璣巷。這個事件史稱“胡妃之亂”。消息傳出,珠璣巷的居民紛紛逃難。其中多數砍竹結排,順湞水南下,一直漂流到珠江三角洲各地。珠璣巷附近58 村村民恐遭禍延,也四處逃走。胡貴妃見此慘狀,投井自盡。

  宋末,鄉人爲緬懷胡妃,故在井上置放石塔,後因兵禍,塔毁。元至正十年(1350),南雄路同知孫朝列重立石塔。上世紀90年代,爲保護石塔,置一護塔亭,使塔顯得玲瓏莊重,又避免了雨水浸蝕。

  孔塘村進士牌坊

  該牌坊位於烏逕鎮孔塘村賴氏祠堂前,爲三開間三重樓四柱全石結構。樓已毁,殘高5.7 米,通面寬6.6 米,明間寬4 米,次間寬1.6 米,高4米,次間用青磚封。四柱前後設置石質抱鼓一對。梁柱鉚合,堅穩高峙,兩面刻有浮雕人物、龍、獅等。坊正額横書“進士”二個楷體字,落款爲“干隆十九年甲戍科中第二十五名”,額下横書“科甲流芳”,坊背額書“進士”楷體大字,落款爲“干隆三十年歲次乙酉孟秋”,額下横書”翰外珠環”該牌坊爲紀念村人賴堂在干隆甲戍( 1754 年)科中進士而立。1997 年被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裏東戲臺

  裏東戲臺位珠璣鎮裏東街的一座官道寺内,官道寺又稱廣明殿和廣明院。據《 南雄府志》 載:“廣明院在裏東村,宋嘉祐四年(1059年)創”,又據保存在寺内的石碑記載,清代干隆四年(1775年),由住持僧斌機重修官道寺。寺内住有數名僧人,神堂供奉觀音、羅漢等佛像,一直至解放初期。現除戲臺和廳堂完整外,神堂、佛像、僧人均無。戲臺建於清干隆四年( 1775 年)重修時,建成以後一直作爲接待省内外戲班子演戲場所。解放後,仍作爲藝術團體表演和電影放映場所。現主要作爲該街村民開會場所。歷史上,戲臺曾多次修繕,修繕資金來自村民捐資和香火錢。

  裏東戲臺,坐東南朝西北。占地面積爲376平方米;建築面積爲353 平方米。建築爲三進,内雙天井連接。首進爲大門(門廊)及戲臺,爲兩層木結構,其餘後兩進均爲步架單層木結構。原兩側均建側耳房,現下側(左側)已改建爲民房,僅存上側(右側)亦已改爲其它用途。

  首進爲戲臺,平面呈凸字形。臨街爲大門,門廊結構爲抬樑單層三開,門柱爲紅石柱礎荷木柱,柱頂飾有裝飾斗拱,廊柱及卷棚之間均用蝦公樑連結;入口爲中開大門,兩側爲券頂門,均由舞臺底穿進入。舞臺平面亦呈凸字形,爲矩形主表演區和兩側輔臺,爲適應表演需要,主表演區樓板均爲5 厘米厚板,輔臺與側臺樓板均只有2-2.5 厘米厚;兩側設有側臺及後臺,樓面均比表演區高45 厘米。後臺因標高與大門扇高度有衝突,後臺樓板開一矩形小天井,並配予木欄杆;欄杆兩側高起作坐凳同時方便承擱戲箱。主舞臺頂均裝木望板(木板天花),在中間設置八角覆鬥式藻井,以提高演出空間高度與有利聲學反射。主表演區主臺天面爲挑檐翹角,挑檐部分瓦面爲轆灰筒鋪設,其餘爲攤鋪陰陽布瓦坐頭灰,灰築正脊及斜脊。

  二進爲單層步式木構,柱列爲横二縱五,前廊進深2.8 米,主步架爲三步架,進深爲6.4 米,原步架間設有供奉神位及背板,現僅存背板木框,本進建築主要結構保存基本完整。

  三進爲單層立貼式木構,柱列爲横二縱三。屋架下爲重樑底架,天花架前原有掛牌匾(現牌匾已無),本進建築主要結構保存基本完整。

  整座建築蓋當地常用的灰色簡瓦。首進及門廊地面鋪青磚,二進、三進爲泥地。首進與二進間的天井地面鋪鵝卵石。

  寺廟内設戲臺,是中國北方(中原)地區的民俗,故北方有“廟會”之稱。此風俗延至今己逐漸改爲“墟”,故廟設戲臺漸己少見。裏東處於梅關古驛道上,歷史上,中原各氏族經此南遷,裏東廣明寺戲臺是北風南移的重要佐证。裏東戲臺主體結構保存完整,建築工藝較精緻,具有較高的古代戲臺建築研究價值。

  1995年7月,南雄縣人民政府公佈裏東戲臺爲縣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被列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裏東戲臺於2003年修復,修復後的戲臺可正常演戲使用。近年來,市採茶劇團送戲下鄉,常在裏東戲臺演出節目,受到當地群衆歡迎。

  蓮開净寺

  蓮開净寺舊名蓮社庵,位於南雄市區東郊,坐南向北,湞江河在寺前流過。寺四周地勢平坦,爲田耕沃野,草木繁盛,風景秀麗。該寺創建於明萬曆年間,據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張進賢編撰的《保昌縣誌》記載“蓮社庵在水南村,内有僧智一肉身”。據道光四年(1824年)《直隸南雄州志》記載,當時水南村有蓮社庵、興隆庵、青蓮庵、渡山寺等寺庵,而以蓮社庵爲最。

  蓮社庵創於明代,而興於清道光年間。庵殿堂雄偉,佛像莊嚴,四周古樹參天。殿内供奉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四大金剛、十八羅漢和本庵僧師智一肉身等菩薩。舊時,城區和四鄉的善男信女來此求神拜佛者衆。庵内香火鼎盛,時爲郡内著名的佛教聖地。

  蓮開净寺,因建在似蓮花瓣開放的環抱處,蓮出淤泥而不染,入净水而不沾,正是佛門子弟清净無欲無求之清修地故名。隨着歷史的變遷,寺庵一度破落,尼僧離散,殿堂只剩殘檐斷壁。1996年,當今佛門高僧本焕老和尚率徒孫頓勇法師等發起各方募捐巨資重建寺庵,於2001年10月5日(農曆8月19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光盛典。

  該寺占地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以大雄寶殿爲中心,按照虚實相襯、多重對稱的原則,在中軸綫上,從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藏經樓,爲四進式布局。兩側有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珈藍殿、鐘鼓樓和念佛堂、功德堂、齋堂、客堂、僧寮相對稱。殿宇雕樑畫棟,飛檐斗拱,雄偉壯觀,時年94高齡的本焕老和尚爲蓮開净寺方丈,親筆題寫寺名“蓮開净寺”和山門照壁“佛光普照”。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爲蓮開净寺親筆題寫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八個大字。

  寺中第一座爲山門,又稱“三門殿”。三門並立,正中一大門,兩旁一小門。山門通高13米餘,顯得雄偉莊重,正門上方 刻横匾“蓮開净寺”。山門兩側放一對石獅。門内供哼哈二將。天王殿爲寺中第一重殿,殿門上懸掛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天王殿”匾額。殿内供奉一尊3米多高的彌勒佛像,背後側是韋馱天將。兩側放置四大天王佛像。在殿的兩側建置鐘樓和鼓樓,“鐘樓”和“鼓樓”兩塊匾額均爲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所題。鐘樓首層是祖師殿,鼓樓首層爲珈藍殿。

  大雄寶殿,又稱正殿。殿檐下懸掛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匾額“大雄寶殿”。大殿中間置近5米高的釋迦牟尼貼金佛像。大佛兩旁站立二弟子,老者爲迦葉尊者,壯年爲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在大殿的兩側置放十八羅漢。大佛像背後塑一大型的海島觀音32應身。

  大雄寶殿兩側,左爲地藏殿,右爲觀音殿,兩殿的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騎大象,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均是從緬甸請回的漢白玉雕刻佛像。

  在念佛堂,内供西方三聖像,中爲阿彌陀佛,左是觀音菩薩,右爲大勢菩薩。

  寺中後座是藏經閣,珍藏有“大藏經”等佛教典籍。

  各殿的佛像、供臺、佛龕等多襯刻有靈物瑞獸,獅、鹿、龍、象、雲紋水波,日月星辰、旗羅傘蓋以及珠鈴瓶鏡等法寶聖物,充分展示佛教文化的氛圍。

  蓮開净寺每年的清明節期間舉行祈禱,超薦佛事。爲感念佛恩,每年四月初八佛誕日舉行浴佛法會,農曆七月十五日啓建孟蘭盆法會。通過各種佛法活動宣揚佛教文化。

  蓮開净寺多年來十方僧衆雲集,精進修學,内宏外化,並開辦有“蓮開民衆學佛苑”,以“學修一體化,學院叢林化”每日晨鐘暮鼓,朝晚課經,誦經禮懺,生香念佛,如法如律,和合共住。

  南雄古城

  南雄古城,位於雄州鎮。宋皇祐四年(1052 年)知州肖渤倡建,稱斗城,爲南雄州城之始。城墻周長6860 尺(2286.6 米),墻基厚45 尺(15 米),高25 尺(8 . 33 米),另加女墻6 尺(2 米),面積約300 餘畝(0 . 2 平方公里)。斗城設三門,東爲春熙門(鐘樓)、西爲凌江門(後稱西門),南爲政平門(後稱大南門)。斗城有三條主要街巷:由義街(今中山街)、居仁街、鐘樓巷。

  顧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 年),鎮守指揮王嶼率民擴建縣城,在斗城東面築土城墻340 丈(1133.3 米),高1 丈餘,增設三門,北爲拱極門(又稱小北門,今公安局後面),東爲朝陽門(又稱小東門,今公安局前面),南爲迎熏門(又稱小南門,原槐花巷口),是爲南雄第一次擴建縣城。明成化二年( 1466 年),南雄知府羅俊把土城墻改爲磚石,加固完善,稱爲顧城。斗城與顧城合稱爲老城,城墻周長727 丈(2423.3 米),城區面積680 餘畝(0 . 45 平方公里),設有五門,即小東門、大北門、大南門、小南門、西門。

  新城。明成化五年(1469 年),巡撫都御史韓雍命僉事陳貴率民擴建南雄城。自小北門起向東北方築土城至牛扼潭,城墻長300 餘丈(1000 餘米),沿湞江河建立木栅。明正德三年(1508 年),知府王珀改土墻爲磚墻。明正德九年(1514)年,知府李吉增女墻高6 尺,增設賓陽門和文明門(原松香廠附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知府歐陽念倡民築沿河水城,改木栅爲磚石結構,歷時4 個月而成。水城東起小梅關,西至西津橋,長500 餘丈(1500餘米)。至此,經百年努力,完成第二次擴建縣城。擴建後,縣城城墻周長1131 丈(3770 米),城區面積1700 畝(1 .13 平方公里)。有城門11 個,即賓陽門、文明門、龍蹲閣水門、大碼頭水門、青雲水門、雲衢水門、槐花水門、皇華水門、太平門、小西門(即勾欄門)、小北門。縣城經2 次擴建後有38 條街巷:由義街(中山街)、太平街(今繁榮路)、達德街、秋千街、樂善街(原利民路)、梅魁街、進德街(原牛筋街)、三秀街,德政街(今建設路)、大成街、打銅街(今永康路上段)、孝悌上街(今光明東路)、孝悌正街(今文明東路)、孝悌中街(今永康路下段)、十字街(今下龍勾巷)、賓陽街(今八一路)、新興街(今青雲東路)、河邊街(今青雲西路)、馬路口、羅漢井、梁木巷、龍勾巷、汪公祠(原寶倉街)、杜木巷、青雲裏(原洙泗巷上)、洙泗巷、三元裏、仁壽巷、扎筆巷(原維新路)、黄田井、賣木巷(原牛筋街口)、槐花巷、古樓下(原縣背街)、鐘樓巷、竹樹下、塔俚巷、黄屋(木)巷、董屋巷(原西門街)。

  歷代對古城墻都有修葺,並在燒制的城墻青磚戳印有不同年代的銘文記載。從1951 年始,政府有計劃地拆除縣城東、北、西三面古城墻,以城磚建設公益事業,保留南面水城墻及碼頭,供水上運輸和防洪。

  城墻因年代久遠,屢遭風雨雷電和人爲之摧殘,迨至今日,大部分城墻已毁,只保留1500多米沿河的城墻和幾座水門。1995年,南雄縣人民政政府公佈古城墻爲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市政府重修沿河古城墻。

  南雄城西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城門樓——正南門。正南門,初名政平門,又稱南薰樓門,它座落在古老南雄第一街——由義街南。

  《直隸南雄州志》記載,宋皇祐四年(1052年),南雄守殿中丞肖渤創建南雄城時,“直南立區門,冠以麗譙樓。”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南雄知府張東旸重修,並題刻“正南門”石匾鑲於城門上方。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兵入城時焚燒城樓,麗譙樓閣被毁。嘉慶戊辰(1808年)知州戴錫綸重修城樓名之爲“南薰樓”。民國時,爲紀念孫中山先生,由義街更名爲中山街,南薰樓也稱爲中山樓。1924年,北伐軍總司令譚延闿率部北伐駐紮在南雄時,在城門上方題寫“天下爲公”四個大字,爲藍底白字,非常醒目。後城墻上批灰層剥落,字迹不存。

  正南門後的由義街,街長約200多米,路寬約5米,但却是南雄建城之初的主要街道,街南端是正南門,北端爲州衙。宋元時期,由義街居住的多是達官富户,巨家旺族。街兩邊有酒樓、客棧、商鋪,是南雄政治、經濟中心。後因多次擴城,商業中心轉移至河邊街、小東門一帶,大體在明代中期,由義街便不再是商業中心。

  正南門座北朝南,平面呈“凹”字形,東西寬20米,南北深18米。城樓通高16.26米,城墻高6.11米,城門拱高3.6米,城門寬4米。城門樓爲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以醬紅色陶瓦覆蓋,瓦脊上裝鰲魚寶珠。樓閣爲三十四柱前後廊,全用木柱承重,梁架結構爲穿鬥式和抬樑式相結合。西側設階級登樓。城墻砌垛,正面兩側設闕。整座城門樓顯得宏偉、莊重。1995年,正南門列爲南雄縣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南雄市人民政府重修正南門。

  南雄烈士陵園

  在土地革命戰争與解放戰争的歲月裏,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南雄人民長期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開展武裝鬥争。在20 多年的艱苦鬥争中,南雄100 多個村莊遭受國民黨軍隊嚴重摧殘,被毁房屋6000 多間。衆多革命先烈和老區人民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後,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1958 年,南雄縣人民政府在五裏山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園。1988 年列爲廣東省重點紀念建築保護單位。

  烈士陵園原坐東向西,高大的牌坊爲正門,寬闊的横匾嵌着“革命烈士陵園”6 個大字。牌坊後面長着兩株榕樹,樹齡約在50 年左右。榕樹長得枝葉繁茂,緑葉婆娑,與陵園相映成趣,象徵着革命烈士萬古長青。

  1987年2 月,中共南雄縣委、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革命烈士陵園,在南雄解放43週年前夕竣工。重修後的陵園大門面向323 國道,門爲仿古建築,氣勢宏大,雄偉壯觀。距門百餘米處。有座赭紅色的陳毅同志石雕坐像。陳毅頭戴八角紅軍帽,身着紅軍裝,脚穿草鞋,腰間插支駁殻槍,目向遠方。基座砌黑色花崗岩板石,前碑刻《梅嶺三章》壯麗詩句;後碑刻:“陳毅將軍,中華雄杰。粤贛轉戰,威震頑敵。遊擊三年,鬥争艱極。油山歷險,梅嶺突劫。山林爲障,衆志鐵壁。破敵清剿,壯懷激烈。迫求真理,心鑒日月。功高不居,來者啓迪。佳章炙口,英名垂册。刻像鎸碑,千秋仰節。”

  重修後的紀念碑爲凸形,碑高26 米。前碑身砌潔白彩釉磚,其它三面爲粉紅色水磨石米,“南雄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由原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陳丕顯題碑座嵌花崗岩石刻:“壬申初春,百事俱興。雄州各業,如展翅以鵬。爲緬懷先烈,激勵後人,乃重修烈士碑。原碑建於1953 年,經30載風雨,今日修繕加高5 米,雄偉聳雲霄,期百世紀念,萬民景仰,是爲記。”整座碑造型挺拔,雄偉壯觀,莊嚴簡潔,碑四角松柏翠緑.處處鮮花緑樹。

  在紀念碑的兩側,分别有座工農赤衛隊塑像,高2.7 米。左側爲手握鋼槍的工人赤衛隊員,象徵“槍杆子裏面出政權”的偉大真理。赤衛隊員背挎大刀,顯示工農赤衛隊大無畏的英雄氣慨;右側是女農民赤衛隊員,扎南雄鄉間婦女頭帕,着農民女襟衣,背着斗笠,右手提一竹筒水,意在慰勞紅軍遊擊隊勝利歸來。在她腰間皮帶上,插一顆手榴彈,意寓隨時支前參戰,消滅來犯之敵。

  在碑後20 餘米處,築有一座大牌坊,寫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這裏静謐肅穆,令人起敬。

  每年清明節前後,中小學師生和各界人士紛紛到烈士陵園敬獻花圈,緬懷革命先烈的不朽業績。

  平林惜字塔

  該塔在油山鎮平林村。建於明代。因前人爲愛惜寫過字的紙,不隨意亂丢、撕毁,建此塔焚燒字紙,故名惜字塔。

  惜字塔平面六角形,爲三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7.4米,基圍7.2米,底層直徑2.9 米,塔基用花崗岩石所築。塔身用長30 厘米,寬15 厘米,厚9 厘米的青磚平卧順砌,相鄰磚縫錯開,用石灰漿粘合。第一層南北面各開一門,用綫磚砌叠出檐;第二層塔身各面開一梅花形窗,用菱角磚和拔檐磚相間叠澀出檐;第三層塔身每面各開一圓形窗,塔頂覆蓋灰色筒瓦和板瓦,塔刹爲葫蘆形。現塔首層南北兩面距地0.8 米處開一小門,高0.6 米,寬0.4 米,是焚燒字紙的入口。

  據平林孔氏族譜載:北宋建隆三年,孔閏(進士)在家鄉平林創辦了南雄第一間書院“孔林書院”(早毁),使平林的耕讀之風甚盛。到了明代,孔氏後裔孔伯道爲繼承先輩的勤奮精神和教育後人要勤學知識,在書院旁建立惜字塔。塔磚有的打印“孔伯道”三字戳記。表明建塔時所用的磚是特别燒制的。該塔造型精巧,别具一格,保存較好。1982 年列爲南雄縣文物保護單位。

  上朔塔

  該塔位於油山鎮上朔村五指山上,建於清代。平面六角形,爲樓閣式七層空心塔。高19 . 9 米,基圍15 . 96 米,直徑5 米。塔用長31 厘米,寬16 厘米,厚6 厘米的青磚砌成,磚縫錯開,縫以石灰漿粘合。塔各層用菱角磚和拔檐磚叠澀出檐。第一層開一門,高24 米,寬0 . 6 米;第二層南北面開明窗,其餘開暗窗;第三層東西面開明窗,南北面開暗窗。以上各層明、暗窗類似相互隔開。塔内設置木階梯,已毁,塔刹爲葫蘆形。

  該塔相傳爲鎮妖壓邪而建。建於山嶺上,方圓十幾裏均能看到。該塔造型規整,塔身從下往上尺寸逐漸收斂,每層高度均匀遞减,使外觀顯得穩重、美觀。塔至今保存較好,1982 年被公佈爲南雄縣文物保護單位。

  三影塔

  雄州古城永康路有一座高超群宇的古建築——三影塔。三影塔又名延祥寺塔,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爲六角九層樓閣式磚塔。

  明禮部尚書、大學士丘浚於景泰丙子(1456年)作《延祥寺浮圖記》雲:“延祥寺在南雄府治東二裏,宋大中祥符間僧祖善始建。寺有浮圖蓋自孫吴時僧康會創於金陵始,及晋南遷,重加修飾,天下仿而爲之。於是,下至偏州小邑,無不見之以爲標表焉”。該塔爲南雄現存最古老的塔幢。塔首層南面有刻“大中祥符二年三月十四日”紀年磚一塊,是廣東省有絶對年代可考的北宋早期磚塔。

  三影塔因塔有三影而得名。據《直隸南雄州志·名勝》記述《陰晴塔影》雲:“在延祥寺中,世傳祥符二年乙酉异人建塔,其影有三,因立三影堂,其影陰晴俱見於壁間,二影倒懸,一影向上,見於廳堂間則吉,見於房中則兇,今不存。”三影塔因其三影奇觀被列爲古雄州六景之一。元代至正年間進士程文表(南雄人)詩咏雄州六景之一的《陰晴塔影》雲:“浮圖千尺起層層,半入虚無看不明,月轉黄昏移石笋,露垂清液滴金莖。孤稜直壓花陰重,鬥角横鋪水面輕。幾度攀緣登絶頂,倒身翻與地相平。”

  古塔三影的形成原理,舊志未見記載,而與延祥寺有關的傳説,却代代相傳:南朝時期,梁武帝的長子蕭統,曾隱居在始興讀書。有一年,始興、南雄瘟疫流行,哀聲遍野,蕭統爲治病救民,奮起驅瘟,從始興追到南雄的瑞應山(今三影塔一帶)見到一只貔貅,便抓住它,斬下它的角,磨水給百姓治病,很快撲滅了這場瘟疫。百姓得救了,但蕭統却染上了疫病,於端午節病故,後人爲紀念這位仁慈的太子,便在瑞應山建起一間延祥寺來祭祀它,在寺旁建塔時,又將貔貅塑像置放在塔的各個檐角上,寄以驅邪托福之意。

  三影塔坐北朝南,六角九層,通高50.2米,首層爲副階,六條檐柱,覆蓮形石柱礎,六面三十朵斗拱出挑。磨磚砌須彌座,直徑8.95米。塔自下而上尺寸層層遞减,塔刹爲鐵鑄覆盆、寶瓶、九層相輪和銅鑄寶珠組成,六條鐵索固定。

  整座塔身以規格不等的青磚平卧順砌,黄泥漿粘合。空腹式塔身,塔身每層用青磚砌闌額、普柏枋、角柱,枋與柱頭施斗拱。以稜角磚和撥檐磚叠澀出檐,鐵紅色琉璃瓦面,各垂脊端卧有陶塑貔貅,挑梁頭係鈴鐸。塔體外觀九層,内十七層,夾層内壁各面設佛龕,外壁六面各設一壺門,自二層起,每層壺門通迥廊平座,周置圍欄。塔内設穿壁樓梯,通達九層。

  由於砌磚采用黄泥漿粘接、勾縫,塔身整體呈土黄色。在夕陽餘輝下,如老納禪定,寶塔通體發出金黄色的光芒。

  塔前的一對紅砂岩獅子於1983年在延祥寺遺址中掘出。石獅爲蹲式,左雄右雌,兩獅頭首互應,造型生猛,雙目有神。

  於1982年至1983年重修塔身,1986年復原副階。該塔造型規整、秀麗挺拔、高超軒宇、氣勢雄偉、飛檐斗拱、迥廊環繞、工藝精湛。1988年1月,國務院公佈三影塔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溪頭塔

  溪頭塔,又名“娘娘塔”、“姐妹塔”,位於百順鎮溪頭老村。建於宋代。塔爲樓閣式五層六角形磚塔,塔刹已毁,殘高14米,基圍11.34 米,底層直徑3.4 米。塔用長32 厘米,寬14 厘米,厚4 厘米的青磚築成,相鄰磚縫爲不定錯開,縫用黄泥漿粘合。塔腔一、二層爲空心,其餘三層均爲實心、塔身每面以柱隔爲3 間,闌額上施柱承普柏枋上施斗拱,以菱角磚和拔檐磚叠澀出檐,並置假平座。塔基用花崗岩石加固,塔身尚存石灰漿和黄泥漿抹蕩的痕迹。該塔歷代有修葺,現在塔北約50米處,原建有一塔,已毁,兩塔故稱“姐妹塔”,1997 年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回龍寺塔

  該塔位於湖口鎮下羅田村回龍寺旁(寺早毁),建於宋代。塔爲平而六角形,仿樓閣式空心磚塔。塔原7 層,1958年被毁3 層,現僅存四層。

  塔殘高16米,用長33 厘米,寬14厘米,厚5 厘米的青磚築成。塔基圍19.2 米,底層直徑5.65米。塔身均置磚砌斗拱、柱、闌額和普柏枋。底層與第四層南北面開真門,其餘均爲假門,排列在同一直綫上。各層用菱角磚和拔檐磚相互叠澀出檐,並築假平座。原塔内設置木梯可登臨( 木梯已毁)。1997 年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小竹塔

  該塔位於江頭鎮小竹村。建於宋代。平面六角形,爲五層樓閣式磚塔。塔損壞較嚴重,現僅存三層,殘高約9 米。塔用長24 厘米,寬10 厘米,厚4 厘米的青磚築成。塔基圍10.8 米,直徑3.2 米,相鄰磚縫爲不定錯開,縫用黄泥漿粘合。塔第一層開一真門,其餘各面開一圭形假門。二、三層每面均開一圭形假門。塔心室置藻井。塔身用青磚砌闌額、普柏枋、依角柱、斗拱,各層用菱角磚和撥檐磚叠澀出檐。1997 年列爲南雄市文物保護單位。

  小竹塔地處南雄市區東南27公里的山區,建在山坑水溪的一側坡地上,距塔數十米有一座單拱古石橋,古道經石橋内通深山村寨,外通江頭鎮。這裏竹林、古樹、古塔、小溪、古橋、田野、村落相襯,風景秀麗。

  新龍塔

  該塔位於坪田鎮龍口村,建於宋代,平面六角形,爲樓閣式五層空心磚塔,塔刹已毁。塔殘高18 米,基圍19.2 米,底層直徑5.6 米。用長34 厘米,寬15 厘米,厚5 厘米的青磚築成,磚縫爲不定錯開,縫用黄泥漿粘合。塔身磚砌闌額、依角柱、施斗拱。各層以菱角磚和拔檐磚叠澀出檐,置假平座。每層六面均開一圭形門。原塔内設置有木梯,今毁。塔外壁有石灰漿抹蕩痕迹,歷代曾有修葺。1982年5月列爲南雄縣文物保護單位。

  許村塔

  許村塔座落在黄坑鎮許村,相傳爲當地一寡婦倡建。塔建於北宋,爲樓閣式五層青磚結構,平面六角形,塔刹已毁,殘高21米,塔第三、四、五層東北面已倒塌三分之一。塔基圍21.6米,直徑6.35米。塔用長32厘米,寬16厘米,厚6厘米和4厘米的青磚砌築。磚縫爲不定錯開,以黄泥漿粘合。各層均有磚砌仿木結構的闌額、普柏枋、依角柱、斗拱,斗拱上以菱角磚和拔檐磚叠澀出檐。第二至第五層各開一真門,其餘各面均開假門。

  許村塔的造型與南雄市區的三影塔基本相似,塔建在一開闊的田野臺地上,塔基四周鋪設有青磚。許村塔處於曠野之中,因風侵雨蝕和雷電襲擊,頗爲殘破。2006年廣東省文化廳南雄市人民政府撥款對塔基和塔身作現狀加固維修,在維修施工中,發現塔頂層有刻“紹聖六年”(1099年)紀年磚一塊,證明該塔建於北宋。

  1982年5月,許村塔被列爲南雄縣文物保護單位。

  延村尚書第

  尚書第在油山鎮延村。建於清代干隆二十年(1755 年)。爲紀念南宋端平年間兵部尚書馮遷而建。該建築坐北向南,用青磚和泥磚築成,平面呈“凸”字形,通進深40 米。頭列爲三間三樓式結構,中開大門,面寬85 米,進深4 米,門上匾額正面刻“尚書第”三字,背額刻“世宦名家”,均無落款。門樓1987 年重修,爲廡殿式,正脊中飾寶葫蘆。庭院和後殿面寬11米,庭院進深26 米。後殿進深10 米,全用6根圓柱承重,設厢房二間,布瓦懸山頂。大門右側墻上存干隆二十年石碑刻一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