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雄古村落



  劉興洲

  據舊志、諸姓族譜載和出土文物佐证,南雄古村落衆多,有紅梅、中站、珠璣、牛田、袛芫、裏東、界址、大坊、百羅、新逕、鄧坊、馬戰、洋西、坪田、新龍、烏逕、水鬆、七星樹下、水城、新田、黄坑、溪塘、水口、許村、油山、大塘、坪林、延村、古城、上朔、水口、篛過、河坪、沙頭、江頭、小竹、南畝、魚鮮、中寺、湖口、崗圍、長市、大壩、城門、主田、窑合、丹布、溪口、修仁、山角嶺、三楓、古塘、羊角、蒼石、大坪、長園、坡頭、密下水、坪山、洞頭、上龍、百順、麥營、黄屋城、朱安塘、瀾河、葛坪、白雲、五渡、借村、四頭門、楠木、黎口橋、觀新、勛口、河南、倚逢、蓮塘等近千個古村落。

  這些村莊乃清代之前建村,有其悠久的歷史,有先輩們創業的足迹,有美好的傳説,有獨特的傳統文化。餘收集這些古村落資料從生活民俗,民間語言、民間音樂、曲藝舞蹈、武術雜耍、特色民居、民間醫藥和各種傳統技藝等内容,現選寫四個古村落於後。

  黄屋城村

  距南雄市區58 公里的百順圩,歷代是圖、司、都、約、鄉、區、鎮的所在地。位於百順圩西南有座黄屋城,古稱仁裏村,它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歷時8年竣工,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黄屋城爲長橢圓形,城墻均用花崗崖條石、青磚,以積水糖(糖膏渣)、熟糯米漿、桐油攪拌石灰漿砌成。城墻高9米,墻厚0.7米至0.8米。在古城設東、南、西、北圓拱城門,城門采用雙層門,第一層是昇降閘式鐵門,第二層爲木質堅硬的雙扇門,可謂防禦之堅固。門高2.9米,門進深1.7米,寬1米許。西門爲主門,門上方嵌鑲一塊石刻,文曰“義路禮門”4個楷書大字,兩邊聯雲:“文經武緯,山時川流”,書法古雅、勁秀。古城堡特請廣西泥工匠師傅興建,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房屋沿城墻而建,今存86間,均爲3層樓房,建築面積約4500平方米。昔時爲黄、諸、嚴三姓共居古城堡内,因年湮代遠,部分房屋倒塌,諸、嚴兩姓遷於别處。現居黄姓28户130多人。古城堡内設置街、巷8條(段),路寬2.8米至0.9米不等,路面用花崗崖石和鵝卵石砌成。城南街邊有一古井,俗稱圍井,井欄高0.53米,欄口0.72米×0.51米,井下内徑1.1米,深12米多,井水甘甜清冽,數百年不枯,使用至今。

  黄屋城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四周視野廣闊。在城樓上東南西北均有瞭望臺和指揮及防禦設施。如遇敵情,易守難攻,既可自衛,主動出擊,又有退入群山深處之路。這種古城堡建築,有效防禦舊時猖獗的盗賊和兵匪,故形成龐大而堅固的軍事防禦性建築。在古代,興建這種城堡技術講究,每座房屋連接向内拉緊,利用粗大而緊密的梁木爲加强筋,相互之間全賴其整體結構嚴謹。在門、窗設置上有較好的通風和採光以及防震、防獸之功能,整座古城堡均是冬暖夏凉。黄屋城的建築規模宏大,技術精湛,結構牢固,其獨特格式在南雄很罕見,是研究黄氏南遷的重要物证。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仍巋然獨存,古堡風貌依稀可見。

  唐、宋時期,中原大批氏族越梅嶺南來,先駐足珠璣巷、牛田坊一帶。其後,南遷珠江三角洲各地卜居。但也有部分氏族定居南雄境内,時稱客家人。當年客家人初到南雄後各到四鄉找地方落籍卜居,尤其是到崇山峻嶺謀生的,常受到盗匪、猛獸的侵襲,深受其害。故客家人爲了在當地生息繁衍,他們不得不擺脱一家一户獨居的方式,多集中聚居在高墻城堡裏。如南雄烏逕水城、延村水城、中站城、袛芫城和黄屋城等。這些客家人民風淳檏,和諧互相,自耕自足,世代相聚,其生活方式與市區略有差异,客家方言,境内處處相通。

  在城堡内黄氏宗祠有一楹聯雲:“積善永康千秋業,誠祖交照萬載隆”,此聯是紀念城堡創造人黄積誠之豐功偉業。黄姓古有每年農曆三月初九至初十爲祭祖日,在外地和鄉里的後裔及適异姓的姑娘客姐也前來祠堂參拜先祖習俗。在祠堂護送大始祖峭山公回黄公廟時,由族人組成浩大的隊伍,走在前面的2位年輕小伙子各抱一男童,一童子手拿銅錘,另一童子左手拿書,右手執筆狀,書寫有“善惡分明”4字。隨之抬着大始祖黄峭山公像,前後抬着一位威武大將軍護衛。走在後面的是本族耄耋長輩和讀書郎。由16人手携火銃一路鳴放,10多套鑼鼓、嗩呐齊鳴,爆竹聲聲響震四方,場面煞是壯觀,是黄姓族人最熱鬧的盛事。這種祭祖風俗禮儀,也是百順山區歷史久遠的民間風俗。它既有文化傳世寓意、又代表黄氏宗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體現。

  百順是南雄文化素質較高的山區鎮,歷代是州、府院試考生員(秀才)者不乏其人,文武仕宦古已有之。據《黄氏族譜》載:明、清兩朝,該村的黄氏先祖在歷史上多有讀書人,考有貢生、庠生、增生、廪生、國學生共34名。其中郡庠生10人,貢生1人,增生1人,廪生1人;官授州同1人,縣丞1人,主簿(典籍)1人,恩授軍功六品官3人。百順鄉里由於文化傳統底藴濃郁,因此,在建築黄屋城堡從祈福納吉,吉星高照,功名利禄,延年增壽,招財納福,和諧平安,驅邪攘灾等方方面面,淋漓盡致體現了中華民族“福、禄、壽、喜、財”五福臨門的吉祥文化,且别具山區獨特風情。

  四條門村

  四條門村,古稱世顯街,也稱尚書裏。它位於縣城北面的一條長300多米的村落,路寬四五米不等,此村古來均屬州、路、府、縣城所轄。宋皇祐四年(1052年)始建南雄縣城,從斗城東熙門(今居仁街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城門拆毁),到四條門村僅有數百米。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南雄第一次擴城至小東門(原公安局址,今建繁榮錦苑),四條門村僅與城垣之隔。明成化五年(1469年),南雄第二次擴城到賓陽門(今蓮塘路以下),時在小東門北建置一條北門街,古稱大北門。街北的城垣設有迎聖門通往四條門村,迎聖門與四條門村僅一城門之隔,以區别城鄉。

  四條門村建村有2000 多年的歷史。何謂曰四條門村,昔時,爲防盗賊和方便村民到田園勞作,在村的東、南、西、北方向建置四條大門而故名(南門曰尚書樓,北門爲文奎樓)。該村田園平坦廣闊,瀕臨凌江,先民築陂用大水車引凌江水灌溉農田,旱澇保收,古有“陂水苗田”之稱,是附城的“小糧倉”之一。

  府志雲,元代麥文貴,原籍本邑百順里人,爲隋朝右屯大將軍,贈光禄大夫宿國公麥鐵杖之後裔。“其志力行,博極書史,用薦起爲湖廣行省檢校,後拜中奉大夫,集賢學士。”參與編修“遼、金、宋”,三史。年老衣錦還鄉,卜居四條門村,即古代世顯街,此爲元代朝廷從二品文職散官居住地。

  據《葉氏族譜》載,江西信豐桃江葉希澤,官授銀青光禄大夫、監察御史中丞。生九子,其次子仁壽後裔文德、文宗、文修、文崖兄弟四人,在元朝末年同遷南雄城郊北世顯街,與早在南宋初年卜居於此的希澤第五子仁和裔文通、文實、文贄兄弟鱗集而居,時人稱之爲“葉氏山莊”,曾在雄城傳爲佳話。有詩雲:“欲把蘭牙着意栽,聯翩雁序往南來。雄州定宅聲名遠,湞邑同居事業恢。肇起人文紹百代,遥繩祖武映三臺。鶯遷此後如分棣,尊派綿綿自昔開。”

  譚大初係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舉八行狀元的譚焕之後裔。南朝陳時,第一世祖譚瑱由金陵(今南京)遷寓始興,至南宋末年,第二十三世譚文淵由貢任榮昌尉使,衣錦還鄉,定居南雄城四條門村。譚族在南雄世居七百餘載,莘莘學子,人文蔚起,明、清兩朝入貢者30人,郡庠生40人,出任教授9人。州志載:“譚大初,字宗源,號次川。少時勤學,資質聰慧,於明正德九年(1514年),10歲補郡庠生,嘉靖初鄉試中舉人,十七年(1538年)登進士第。官授工部營繕司主事、户部河南司主事、工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隆慶四年(1570年),擢昇户部尚書。”譚大初一生爲人剛正不阿,爲官清正廉潔,時與海瑞深情交厚,名藻朝野。大初著述頗豐,生前著有《南雄府志》二卷、《次川存稿》八卷、《譚氏族譜》八卷、《自叙年譜》一捲等。譚大初逝世後,故里鄉親爲懷念譚尚書,在四條門村南門建一門樓,上方書有“尚書裏”三個楷書大字,現歷歷在目。

  舊志載,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農曆辛未八月十三日夜,一只北山黄斑老虎,乘月夜沿四條門村四周尋找牲畜吞噬未果。闖入迎聖門(大北門)進城内,神出鬼没狂竄了一個晚上。於十四日黎明,大黄虎出北門經四條門村回山,被清兵發現,追趕老虎陷於護城壕溝泥淖之中,南雄協鎮兵丁用鳥銃擊中斃命,毛重220多斤。

  四條門村古有鬧元宵的風俗,該村的香火龍仍是南雄民間藝術奇葩之一。每逢元宵佳節,村民就地取材,用稻草扎成九節龍體。舞龍時周身插遍特製香火,在夜幕下香火龍飛舞翻騰,金光閃爍,光環繚繞,氣勢磅礴,多姿多彩,蔚爲壯觀。在巡村時敲鑼打鼓,各家各户點燃臘燭、香,燃放爆竹、刺(燃)放土制花筒,迎送香火龍出巡,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人興財旺。

  修仁村

  位於南雄市區西南的古市鎮修仁村,原稱芙蓉村。相傳在西漢武帝建元年間(公元前140 -135年),就有這個古老的修仁村落,時爲南埜(音:“野”)縣地。那時,始興、南雄仍未建郡、縣治,故修仁村還要比始興郡、南雄州名分别長1100多年和1500多年。即使在南朝齊明建武二年(公元495年),是時修仁村已有很大的名氣算起,它也要比南雄之名長達189年。

  據史載,南朝齊明始興内史範雲,字彦龍,河南南鄉人。建武年間(495-498 年),範雲在一個秋天,泛舟溯湞江而上,瀏覽了修仁、三楓、五渡等村。當年,這幾個村莊是始興郡中的重要村鎮和自然風光勝地。範雲爲三楓、五渡、修仁之歷史悠久而感慨,觸景生情,當即寫下了《三楓亭飲水賦詩》。他的杰作,是史籍咏南雄風情的第一首詩。詩雲:“三楓何習習,五渡何悠悠,且飲修仁水,不挹斜階流。”範雲這首詩反映了在1400多年前,修仁村已是頗有名氣的風景勝地。

  相傳在唐德宗貞元末年,大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被貶謫陽山縣路過於此,當地布衣非常同情韓愈的遭遇,攔船熱情款待韓愈。他見布衣如此熱情,便在修仁村下榻,在鄉紳的陪同下遊覽了修仁大自然田野風光。見到修仁這地方男耕女織,農夫勤勞,生活富裕,加上四周環境很優美,是個禮義之鄉。離别時,韓愈揮毫寫下“富裕平和清秀地,修仁昌義崇禮鄉”,這幅贊聯書贈修仁村鄉紳。他把“富裕”、“修仁”四字嵌在聯中,富有詩情畫意。

  修仁村由於歷史悠久,水陸交通便利,見证了不少歷史史實。據有關史籍記述的有:

  修仁村歷代重視教化事業,培育人才。鄉紳根據韓愈贈聯中“崇禮”之句,創辦了“崇禮社學”。在明代時,該社學與府城的“太平社學”齊名。爾後,又舉辦了私塾學館,聘請知名度高的秀才擔任執教,附近村落學子,受益匪淺。清光緒二年(1876年),德國韓士伯牧師在修仁村主辦巴陵會“德華小學堂”,民國16年改爲“德華完全小學”, 先後由留德8年的教育家、外交官陳觀海和縣人馬達經牧師擔任校長和老師,生源來自全縣各地。該校師資較好,教學設備比較完善,是當時南雄頗有盛名的學校。建國後在辦好小學的基礎上,1956年9月,縣裏在修仁村開辦修仁中學(今古市中學前身),是爲本縣黄坑、百順、修仁最早創辦的鄉鎮中學之一。

  清光緒二年(1876年),德國牧師韓士伯、雷起力、何萬賢等在修仁創建巴陵德華福音堂,凡入教者由牧師洗禮,星期天要過禮拜。每年聖誕節,教徒集中在教堂進行祈禱活動。

  修仁村的陶瓷生産,與附城水南、大城門、鋪背、蓮塘坳古窑,都是制燒白瓷。清代前聘請江西師傅製作碗、盤、碟、鉢等,胎骨潔白,胎質細密,晶瑩透亮,釉色純白或青白,屬優質白瓷,産品暢銷南雄、始興等地。其後,本地師傅製作鉢、缸、壇、排水筒等。1956 年在該村創辦“地方國營南雄縣陶瓷廠。”今有個體陶瓷專業户生産,是南雄唯一今存的陶瓷窑。

  抗戰時期,國民黨當局在修仁先後舉辦“第四戰區黨政軍幹部訓練團”、“廣東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多期,參加訓練人員有全省的黨政軍幹部數千人,在抗日戰争中發揮了一定作用。此間,後方勤務部第25軍軍械庫,南、始、曲守備司令部也分别在修仁設立機構和駐紮。“廣東省兒童教養院第六分院”在此開辦,時由廣東省主席李漢魂將軍夫人吴菊芳女士任總院長,收容淪陷區兒童1000多名。

  民國34年(l 945年)2月3日上午8時左右,一股日寇400餘人向大水垌進犯。11時許,日寇强渡湞江南岸竄犯修仁,被中國守軍559團第一營將士奮勇狙擊,打敗日寇多次進攻,至下午3時,日寇不支,向河邊敗走,此戰打死打傷日寇數十人。

  修仁水,今名瀑布水。源出江西龍南縣界,下流130多裏在村西注湞水。此山水清如墨,南朝齊始興郡内史範雲詩有:“且飲修仁水”之句。清嘉慶年間,南雄知州戴錫綸下鄉查訪,作《因公過修仁》詩雲:“過雨光山夾岸新,煙村花塢繞修仁。扁舟泛泛吟聲起,清絶長懷飲水人。重官舊部歲華深,礪碌鴻泥詎可尋。却喜中流一片影,千秋識得彦龍心。”

  有鑒於此,修仁村在歷史上確有不少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活動,在南雄乃至粤北實爲罕見。仍涉及有民間醫藥、採茶戲、武術等各種技藝,如今多已失傳。

  蓮塘村

  蓮塘村,古稱嚴塘村,昔時,因居該村者多半姓嚴,故名。該村位於市區東北部的凌江南岸,與環城公路僅南北之隔,今爲雄州街道辦事處行政村之一。全村300多户,1300多人,擁有農田1400多畝、魚塘120畝,主産水稻、花生、養殖漁業、兼種各類疏菜,素稱魚米之鄉。

  宋皇祐四年(1052年),南雄州城建在今中山街一帶,時因州城瀕臨凌江東岸,南北通衢的梅嶺路(今謂梅關古道),南來北往的客商和貨物,從水西溯凌水經借村、田邊水、洋汾水上蓮塘村,在今蓮塘村水電站南岸下首,設有凌江驛館和碼頭,大量的貨物在此裝卸。岸邊建有衆多的貨倉、鹽倉,在倉庫邊建有小街,時蓮塘村形成小街市,商貿十分繁華,曾盛極600餘載。爾後,凌江驛遷至今中山街南門樓外。舊志載:“宋爲館,元爲站,洪武庚戍創。”元、明兩朝,經過兩次擴城至賓陽門(今蓮塘路以下)。時沿湞江河北岸築水城至牛軛潭(今松香廠職工住宿)處,在水城城垣設置通濟水門、青雲水門等9個碼頭之後,梅嶺商路改道經五裏山進城。自此,凌江驛蓮塘道路被毁。迄至明嘉靖年間任南雄知府的胡永成,擬開發凌江河北上横水(今帽子峰鎮)航道,開鑿山路經今新躍林場到南安(大餘)的遊仙舉林,沿小明裏河下章江,直通贛江。胡知府《開路六難議》被載入《南雄府志》。

  唐、宋時期,珠璣巷南遷氏族多在蓮塘村碼頭啓程的,沿凌江出湞江,下北江直達珠江三角洲各地。故此處成爲各氏族南遷源流之一。

  古代文人仕宦賦有凌江驛詩詞,今録兩首以饗讀者。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江西吉水(今吉安轄)進士楊萬裏越嶺南來,作有《題南雄驛外鬥室》詩曰:“携家度嶺夜乘搓,小泊凌江水北涯。二月山城無菜把,一年春事又楊花。舉頭海國星辰近,回顧梅山草樹遮。客子相逢聞好語,看山只欠到南華。”又如元代延祐年間進士許有壬,在蓮塘碼頭賦《横浦登舟》五言詩雲:“南征殊不惡,樂事總相關。馬上相思句,舟中卧看山。盡收烟景去,滿載明月還。何往不自得,浩歌天地間!" 

  在村頭小山坡上有一將軍廟。據《直隸南雄州志·卷三十三雜誌》 載:“陳將軍者,江西贛州竹園人,名不傳。唐大中時(847-860年),游商寓境之嚴塘村,後周時從征南海。慷慨顧謂左右曰:‘見賊不殺是無勇也,大丈夫當死鬥無怯。’由是累戰累捷,病篤,賊至,扶病督戰爲賊所傷墜馬,復乘斬賊數十,乃死。托夢家人葬之嚴塘後,英風靈氣恍惚見之,爲立祠塑像,自是祈禱響應。宋熙寧間(1068-1077年),敕封陳將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廟經重修。其子孫居嚴塘,登仕版者代有其人。”迄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遷廟今址,民國24年(1935年)修葺該廟。2005年,村坊鄉耆捐款重修,將軍廟巋然獨存在小山坡上。

  舊時,蓮塘村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鬧元宵習俗。是時派人上山割莨芨,由老藝人用莨芨扎制成龍體。這種巨龍,形態逼真,威武雄壯。鬧元宵時龍身插遍香火,形成金光閃爍的香火龍。出巡時由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舉龍游村,每到之處,舞姿别致,很有地方特色。一路敲鑼打鼓,家家燃放鞭砲助興,場面蔚然壯觀。

  昔時,該村素有農曆五月端陽節,扛茅船游村和衆人用髒水潑茅船之習。扎制茅船用禾杆(稻草)扎制而成,這種茅船又叫旱船。在五月初五日端陽節,家家户户用艾篙、菖蒲、柚皮、竹葉燒水沐浴,把沐浴後的髒水用尿桶盛着,待正午時分茅船出巡,鄉人用勺嘛(盛水具)將洗澡、洗足的髒水潑在茅船上,以示將一年的衰氣潑出去,寄託茅船把衰氣帶走,祈求神明保佑全家老少安康。

  清末民初,村中有位黄姓的土郎中,精通中草藥,醫術頗有名氣,常爲四鄉村民治病,醫效甚好。有一年,附近的村莊發生一場牛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體和症狀與天花極相近,南雄方言稱之做“麻俚”即麻疹,一時傳染四鄉。這位土郎中應用中草藥方,奮力把這一帶麻疹患者很快治好。爾後,配製痘苗,即從患牛痘身上取出痘疱中的漿液,接種到牛犢身上,使發病,再從牛犢身上的痘中取出痘漿,把含病毒的毒力减弱,用甘油保存起來,叫做痘苗。痘苗接種到人體上,效果甚佳,鄉人大加贊賞,名揚遠近。

  當今,該村有位盲人謝經營,立志樹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理精神,勇於拼搏,勇於攀登,刻苦鑽研,自學按摩醫療技術,開辦按摩診所,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不僅是個遠近聞名的高級按摩師,而且是個業餘文學愛好者,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用盲文撰寫各類稿件,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並由珠海出版社出版《不滅的亮光》長篇小説。他被評爲廣東省勞動模範、省盲人按摩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