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南雄三個文化圈的初步探討



  羅凱燊

  南雄地處粤北大庾嶺南麓,湞江之源頭。北面東面與贛南相鄰,且與閩西、粤東相近。四周群山環抱,中部丘陵起伏,是著名的南雄紅層盆地。南雄因其“居五嶺之首,爲江廣之冲”“枕楚跨粤,南北咽喉”之形勝,曾是古代嶺南重要州郡,史有“嶺南第一州”之稱,在嶺南經濟文化發展中起到了承北啓南的重要作用。

  南雄現有18個鎮,46萬多人,其祖先多由通稱爲客家大本營的贛南、閩西輾轉遷來,其爲客家當然無疑。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南雄文化又不是純客家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大體可分爲三個頗具差异的文化圈,即以烏逕鎮爲中心的東北部文化圈,黄坑鎮以下的中西部文化圈,南雄城及其城郊的城區文化圈。這三個文化圈是怎樣形成的,各有什麽特色呢?近幾年來對此作了些調查研究。

  因爲文化不論是物質方面或是精神方面都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所以,研究一個地域的文化,必須從研究一個地域的人群入手,就民族、語言、習俗、觀念等方面,進行歷史的、客觀的探討分析。由於本人對這方面的知識淺薄,不懂民族學、語言學,只憑一股熱情和興趣,探討是很粗淺的,分析也不一定正確,希望能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南雄,建設南雄。

  一、東北部文化圈

  這一文化圈地域位於南雄東北部,與贛南之大餘、信豐、全南等縣毗鄰,含烏逕、界址、新龍、坪田、南畝、油山等鎮,面積670.84平方公里,人口12萬多,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此文化圈形成較早,約在宋代已逐步形成。因其處於湞江上游,故俗稱爲上方。

  (一)文化圈的形成

  在此聚居的主要氏族有葉、李、董、賴、黄、彭、趙、孔等姓,而以葉姓爲最多,約占30%。從各族族譜記載來看,遷來最早的是新田李族,始遷祖爲西晋太常卿李耿,原居秣陵(今南京)因直諫,貶曲江令;於建興三年(315年)赴任,過南雄新溪,見山川幽异,乃棄職舉家遷來隱居。其次是平林孔族,始遷祖孔温憲是嶺南節度使孔戣第三子,隨父宦遊嶺南,於唐干符年間,爲避朱温亂,舉家卜居平林。山下葉族,始遷祖葉浚,崖州都督,原居浙江處州。唐末,任滿歸裏,過南雄,聞黄巢之亂,乃舉家卜居山下七星樹下。坪田亨邦葉族,始遷祖葉宗文,進士,於南宋末來自南京。水鬆董族,始遷祖董瑋,因薦舉任南雄州刑曹參軍,舉家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自江西樂安縣遷來雄城東門居住,南宋初再遷水鬆開基。界址趙族,始遷祖爲宋太祖趙匡胤後裔、鎮江知府趙子崧,於南宋紹興二年(1132)謫居南雄州,卒於雄城,其子孫乃遷居界址龍頭坊。上朔彭族,始遷祖彭南選,五代楚兵部尚書彭承彦之曾孫,於後唐天成間(926-930 年)自吉安永豐沙溪遷來開基。古城李族,先祖李叔通,北宋紹聖進士、廣州司馬,卒於雄州,子孫乃世居古城。漿田大井坊黄族,始遷祖黄輔魁,原居福建寧化,南宋中進士,任廣東安撫使,因不滿朝政,辭官隱居於漿田大井坊。又愛敬堂始遷祖黄元軒,原居浙江紹興,其父黄縝任韶州教授,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任滿歸裏,道卒南雄,元軒扶櫬避兵走信豐,路經漿田,得宗親之助,乃就地葬父,卜居漿田愛敬。又上漿田始遷祖黄伯麟,南宋紹定舉人,隨兄伯啓(廣東轉運使)宦遊嶺南,於景定二年(1254年)卜居上漿田前宅。

  綜上所述,這些氏族的祖先都是仕宦世家,於唐宋時爲避亂而舉家南遷。那時所謂“舉家”,就不是當今一家三五幾口,而是一家幾十口上百口。這些南遷官宦之家,除親屬外,還有管家、婢僕以及工匠等。他們帶來了知識、技術、資金,捷足先登,選擇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而又比較安定的地方開基創業。他們在新的定居地是一支新的生産力,又具有一定的氏族優勢,繁衍較快,發展成幾百户大村大姓,甚至成爲連村成千户鉅族。這些氏族在與當地及周邊居民交融中,因其氏族優勢,保留了一些祖居地的語言習俗,而形成了頗具特色的以烏逕爲中心的南雄東北部文化圈。

  (二)文化特色

  這個文化圈裏講的是烏逕話或近乎烏逕話,俗稱上方話。烏逕話的形成與烏逕的地理、經濟文化發展相聯繫。烏逕位於東北部文化圈的中心,交通便利,水路有湞江可達南雄而與北江、珠江接連。陸路有烏逕路,通往贛南、閩西,是僅次於梅關古道的官道。烏逕歷來就是南雄東北部商貿中心,粤贛邊貿重鎮,集市貿易繁榮,每逢墟日,上方各鎮及贛南信豐民衆雲集於此,人們在頻繁的交流中,自然磨合形成一種獨特的烏逕方言。這種方言,似乎帶有江浙口音,可能與烏逕葉族、新田李族、愛敬黄族、孔塘賴族、界址趙族祖居江浙有關。

  在這個文化圈聚居的南遷仕宦世家,承傳中原文化,耕讀傳家,人文蔚起,是唐宋時南雄人文薈萃之地。新田李金馬,在唐元和間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官户部侍郎,封金紫光禄大夫,開南雄人文之先肇。平林孔閏,唐景福進士,朝散大夫,袁州刺史,宋初在平林創辦嶺南第一所書院——孔林書院。五代時,烏逕山下葉雨時(字雲興), 仕南漢爲千夫長,保境安民,忠烈殉難,敕封都統。上朔彭旴和水鬆董雙保、雙生兄弟因軍功而敕封將軍。古城李族,宋代一門五進士。可見各族科第仕宦代不乏人,光耀一方。

  這個文化圈有較濃的宗族文化。人們繼承中原氏族敬祖睦族的優良傳統,重視宗祠修建,幾乎村村都有祠堂。葉氏宗祠有十餘座,其中亨邦崇德堂創建於元初,黄塘葉氏宗祠建於明洪武年間,白勝敦本堂、龍口金玉堂均建於明萬曆年間,新溪葉氏世敬堂建於明弘治年間。這些祠堂迄今都有四至六百多年的歷史。上朔彭族世德堂建於明正德九年(1514年),該族還有小宗祠十餘座。此外,新田李族、漿田黄族、孔塘賴族、界址趙族、水鬆董族、古城李族的祠堂都有一定規模,且有悠久歷史。這些祠堂積澱了不少宗族歷史文化,可惜因年久失修或人爲損毁,許多祠堂已破舊不堪,匾聯碑刻不存,宗族文化僅依稀可辨。過去,各族祠堂都置有田産,謂之公嘗,經歷代積累,數額相當可觀,其收入除供祭祖之用外,還補助族中子弟入學,奬勵科考中式者,以及舉辦公益慈善事業。新田李族叙倫堂共有租284石,管理章程規定其收入“除祭祀完糧衆用以外,所餘華利照丁頒胙,遇有子孫游泮幫補,出貢中舉登第者必給以花紅奬賞,以示鼓勵”。

  這個文化圈不興拜神求仙,却流行過姓氏節的習俗。這是人們敬祖睦族的一種表現形式。相傳各族以其祖先的誕生日或對該族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爲姓氏節的節日。如龍口葉氏爲8月16日(農曆,下同),界址趙氏爲7月14日,孔塘賴氏爲7月初七日,新田李氏爲9 月13日,上朔彭氏爲10月初八日。較大的村落,節日活動隆重而熱鬧,歷時3-5天。主要活動是設壇祭祖,抬祖像菩薩出行游村,請戲班唱戲,各家擺筵宴請親戚朋友。在姓氏節期間,一族聚會,合家團圓,親朋相賀,充滿親熱、歡樂、友愛、祥和的氣氛,增進了親友情誼,化解了一些社會矛盾,增强了凝聚力。這一習俗至今仍在流行,不過形式比過去簡化了,迷信色彩大减,敬祖睦族之風猶存。

  這個文化圈民風勤勞悍直,士人又有喜好田園風光的雅興,對村莊周圍環境留心觀賞。一村選定八個十個自然景點,冠以雅名,賦以詩詞,志於族譜,號稱某地八景,某地十景。如烏逕山下葉氏宅居八景,名爲七星古樹、九曲通衢、一溪活水、半畝方塘、陳摶石障、仙女靈岩、西窗夜讀、南畝春耕。明萬曆舉人葉中梅爲每個景點各題詩兩首。平林八景名爲:天馬朝南、油山聳翠、左嶺石羊、右嶺石冠、紗帽古迹、南畝春耕、畫樓烟景、横橋襟帶。孔子六十七代孫、清雍正庠生孔毓炎爲各景點題詩一首。此外,還有溯江八景、白勝八景、龍溪八景、亨邦八景、李坑四景、龜塘八景、黄塘八景、平湖八景、朱溪八景、新溪十景、錦溪八景、朔溪八景等。景點之多,立名之雅,詩韵之清,宛如江浙蘇杭之風光,充滿客家喜山愛水之情懷。幾百年來,星移物换,景點多已湮没。隨着現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一些古景點必將焕發青春,更多的新景點也將蔚然而現。

  二、中西部文化圈

  這一文化圈的地域爲自黄坑鎮以下,除南雄城區及其近郊以外的所有地區,含黄坑、鄧坊、水口、江頭、湖口、珠璣、百順、瀾河、帽子峰、古市、主田、全安等鎮,面積約1600 平方公里。人口20 餘萬,占全市總人口的一半多。這個文化圈大體形成於明代。

  (一)文化圈的形成

  聚居於此氏族較多,主要的是劉、陳、黄、李、張、鄧、何、鐘、曾、王、吴、謝、郭、沈、朱等姓,而以劉、陳兩姓人口最多,約占25%。

  先從南雄第一大姓劉姓來看,劉氏先祖遷入南雄的先後有60多族。遷入時間除極少數在宋末外,其餘多在明代至清初。他們來自客家大本營贛南的信豐、龍南、興國、南安、上猶、安遠以及閩西的武平,約有一半是先從贛南、閩西遷至始興而後再遷入南雄。劉族散居於20個鎮179個村,而多聚居於盆地中心的湖口、珠璣、全安、黄坑等鎮及市郊。湖口鎮劉氏占該鎮總人口的16 % ,珠璣鎮占一成多。

  再看南雄第三大姓陳姓,其情况與劉姓差不多。早於宋代遷來珠璣巷的7族,均已遷徙珠江三角洲一帶,現在居於南雄的10族,其中早在北宋治平年間遷來的一族居於横水,南宋末遷來的一族居於溪塘,其餘八族多於明代或清初自始興遷來,也有自江西泰和、信豐及福建汀州遷來,多散居於盆地丘陵。

  再看張族,先後遷來南雄的有48族,其中2族於元代遷來,46 族於明代或清初遷來。來自閩西的2族,來自贛南的7族,來自曲江2 族,來自翁源1族,來自始興的36族。散居於172個村落,九成分佈在南雄中西部,居於盆地丘陵者爲多。

  這些氏族爲何多在明代清初遷來南雄,而且多聚居於盆地中心地帶?這與南雄農業經濟發展有關。在古代,南遷氏族在南雄進行農業開發大體有二個歷史階段。一是宋代以前(含宋代),南遷來雄的多爲仕宦之家,他們是爲避亂舉家挾資而來,選擇在水利、土壤條件好而又遠離戰亂的山區或半山區小塊盆地中開基創業。如上節所述新田李族、烏逕葉族、平林孔族、上朔彭族、古城李族等,他們就水源而居,以農牧爲業,耕讀傳家,爲開發山區、半山區作出了貢獻。再一個階段是宋代以後,南遷入雄的氏族多爲贛南、閩西的平民百姓,他們從贛南閩西遷來南雄,或先遷始興曆數代而後遷來南雄,遷徙的原因多爲原居地人多地少,不易謀生,或因天灾人禍而尋找新的生活基地。他們遷來南雄時,水源土壤較好的地方已爲先來的氏族聚居,就只得在盆地丘陵中擇地而居了。盆地丘陵本來水利條件很差,乾旱嚴重,但自宋代以來,興修水利已有一定成效。宋代興建凌陂、連陂、羅陂,明代又興建葉陂、寶陂、虎岸陂、硅塘陂、楊凹陂以及永灌塘、大湖塘、湖口塘、長豐塘、新塘等農田水利工程。這些工程都分佈在盆地之中,爲盆地的農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明末,自閩南傳入南雄的黄煙,特别適宜於盆地紅砂土種植,菸葉質量上乘,經濟效益可觀,盆地丘陵的經濟優勢逐漸顯露,而成爲當時農業開發的熱點,吸引了衆多的氏族遷來興家立業。他們立足於乾旱的紅土地,發揚客家人刻苦勤勞的優良傳統,世世代代戰天鬥地,爲開發盆地丘陵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氏族也隨着盆地經濟的發展而昌盛起來。

  明代,特别是明嘉靖前後,始興大批氏族遷徙南雄,除上述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嘉靖前後,龍南一帶盗寇蜂起,流劫鄉村,始興與龍南毗連,而又比較富裕,首當其衝,許多氏族不堪騷擾而向南雄遷徙。據《直隸南雄州志》載:“弘治六年,强賊逼郡城,肆行劫掠。”“(嘉靖)卅五年十一月平明,龍南賊直達小東門,焚掠民家,勢甚猖撅。”“(嘉靖)卅七年,龍南賊犯始興石坑等處,知府章接御之,敗績,爲賊所傷者數百人。”“隆慶元年夏四月,龍南賊流劫鄉村,知府周思文招撫歸業。”在當時的情况下,南雄與始興相對來説,南雄離龍南遠些,而且是府治所在地,防禦力量也强得多,因此,始興不少氏族便很自然地來南雄尋找安居樂業之所。這是客家人祖祖輩輩在輾轉遷徙中形成的本能。

  至於珠璣巷氏族,唐宋時即有不少中原氏族陸續遷此居住,休養生息。由於遷民越來越多,出現人多地少之患,且珠璣巷地處交通要衝,每逢亂世,難於安居。因此,中原南遷駐足於珠璣巷的氏族,在南宋時已陸續南遷珠江三角洲一帶。現居珠璣巷氏族多爲明清時遷入的客家氏族。

  綜上所述,中西部文化圈内聚居的都是來自客家大本營的客家人,實爲客家文化圈。講客話,唱山歌,住的是類似圍屋的大屋,一頭大門進去十幾户或幾十户鱗集而居。一屋一姓,也有一屋幾姓的。民風淳厚,生活儉檏,喫苦耐勞,團結互助,客家風情,隨處可見,無須贅述。

  (二)文化特色

  這一文化圈最有特色的是黄煙文化。南雄黄煙自閩南傳入三百多年來,數萬煙農利用盆地獨有的紫色土壤,采取精細的栽培技術,生産出名聞海内外的優質曬菸,葉色金黄、易燃灰白、煙味醇香,成了名牌特産。煙農在世世代代的生産實踐中,祖傳身教,積累了一整套栽培烤曬的經驗。家家都有一本種煙經,村村都有幾個烤曬菸葉的能手。1955年,湖口煙農謝泰强曾以專家身份出訪越南。“長在菸頭下,哪個不吸煙。”吸煙成了成年煙農的自然習俗,有的人成了品煙的行家,只要吸上幾口煙,就能道出這菸葉的品種,産於哪類土壤,施用什麽肥料,菸葉生長部位,烤曬菸技術掌握得如何等等,令人驚佩。吸煙對他們來説,不只是一種嗜好,而且是一種享受,一種交流。他們在吸煙中欣賞自已生産的成果,相互交流生産優質菸葉的高招。在煙區,饋贈親友以選送自己生産的優質菸葉爲貴重,交朋訪友以敬煙爲第一禮數。黄煙意識滲透於人們的生活之中,家庭以種煙多少論貧富,勞動力以會不會種煙比高下,商品的價格與菸葉對比定貴賤。以黄煙爲題材的山歌、詩詞、攝影、戲劇、舞蹈、小説等文藝作品,不斷創作,豐富多彩。

  這一文化圈内客家氏族散居於鄉村,祖祖輩輩歷經輾轉遷徙,養成了一種不斷進取的精神,企求向南雄城發展。各姓頭面人物不囿於鄉村一隅,積極參與南雄城社會活動;都自籌巨資在南雄城建起一座座祠堂。如劉氏宗祠,由十三村倡議集資興建,原建於洙泗巷,光緒三年改建於河邊街。張氏宗祠建於今文明路,鄧氏宗祠建於洙泗巷,何氏宗祠建於河邊街,陳氏宗祠建於今永康路,朱氏宗祠建於居仁街。宗祠一般都有基金,爲宗族活動提供費用。祠堂還設壇講學,並爲在南雄城求學的子弟無償提供食宿生活設施。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裏,祠堂成了這些氏族城鄉聯繫的一條重要紐帶,促進氏族一批俊彦在雄城造就成長,事業有成。解放後,城内祠堂均改作廠房、倉庫或民居,又起了另一番的歷史作用。

  (注:客家大本營指贛南、閩西、梅州三個地區。魏晋以來,中原氏族南遷,多客居於贛南、閩西,與當地氏族融合而成客家民係,而後又南遷至梅州一帶,進一步擴大發展成熟,因稱贛南、閩西、梅州爲客家大本營。)

  三、城區文化圈

  這一文化圈地域含城區和近郊村落,如黎口橋、赤水塘、滿湖塘、水南、河南、水西、借村、田邊水、洋汾水、四頭門、塘尾、蓮塘等,面積約50平方公里,人口約10萬多,占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强。由於城區社會歷史的原因,文化圈演化時期較長,成熟較遲,約在清代康干年間。

  (一)文化圈的形成

  南漢置雄州,州城初設於大寧鎮,即今溪塘。北宋皇祐四年(1052 年)在南雄建斗城,元末擴建顧城,明成化築水城,這才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城池。南雄城地處粤贛要衝,古代歷經兵燹,社會動亂,居民不穩定。宋末,元兵逼境,南雄城曾經“五宋五元”,城内居民幾乎逃遷一空。明末清初,戰火連綿,雄城三變旗幟,明清兩軍反復争奪,形同拉鋸。順治六年更遭清兵屠城,居民被殺六、七成,雄城幾成廢墟。現在城内居民,百姓雜居,歷史不長。有譜可稽者有鄧族,始遷祖鄧向於北宋嘉祐三年(1056年)自曲江遷來北門(今秋千街)定居,其後裔大部分已分遷聰背、臘樹園、溪、坪田等地。葉族,曾有葉仁壽、葉仁和兄弟後裔七人於北宋中、元末先後遷來雄城北關,鱗集而居,名曰“葉氏山莊”,其後裔均已分遷白勝、溯水、塘東、薑塘、東坑等地。北門尚書裏譚族,始遷祖譚文淵於南宋末自始興遷來,其後裔大部分己分遷珠璣、黎口、水口、百順、瀾河、帽子峰等地。上城汪族,始遷祖汪亨元於元至正年間爲經商自江西景德鎮遷來雄城。北門街朱族,始遷祖朱培於明初自上杭遷來,子孫多分遷大陂頭、水西、借村、嶺排等地。世顯街羅族,始遷祖羅和於元至正年間自江西廬陵遷珠璣巷,再遷牛田,明成化間分遷雄城。小東門徐族,始遷祖徐縉亮於明崇禎年間由翁源遷來。八一街胡族,始遷祖胡子開(胡定之父)於清康熙二十年由江西泰和縣遷來。借村黄族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連城遷來。莫族,先祖於明末自始興遷來。五裏山劉族,始遷祖劉弘於清順治間自閩西建寧縣遷來。斜頭下陳族於清干隆年間自溪塘遷入。巨富葉廷榮於清干隆末由烏遷遷入雄城經商。由此可見,早期於宋代遷來南雄的氏族,雖歷經七八百年,但在社會動亂時後裔多已外遷他處,在城人口不多。元代以後遷來城内的居民來自四面八方,聚散無常。所以説南雄城無大姓鉅族,而且多屬客家民係。

  至於城内商户,籍貫多屬江西、福建、廣州、嘉應州,明清時有三四百家,是謂“市肆貿易,率多廣郡江閩之旅。”他們多於明代清初前來雄城開店設廠。特别是清康干年間正是雄城商貿繁榮時期。干隆二十二年,清廷閉關自守,封閉了漳州、寧波、連雲港三個外貿口岸,只許廣州一個口岸對外通商,梅關古道成了唯一對外貿易通道,加上干隆年間,南雄黄煙、土紙等商品生産的發展,吸引了各地客商逐利而來。因此,各種文化在雄城充分地交融磨合,一個獨特的城區及其郊區文化圈歷經宋、元、明代長期演化,就在清代康干年間逐漸趨於成熟了。

  (二)文化特色

  城區講的南雄話,只在城内和近郊通行,俗稱“城壁話”。南雄話大概是在客家話基礎上與商場的廣府話和官場的官話融合而形成的。城區居民大多數來自客家地區,且城區周圍鄉村都是客家人,因此客家話成爲城區的主導語言是很自然的。而廣府來南雄經商的人不少,何况他們資金雄厚,在商界舉足輕重;强大的經濟實力必然强化其語言的影響。另外,雄城是州府衙署所在地,加上地處要衝,仕宦往來駐足、定居者不少,因此,官話盛行,影響也不小。所謂官話就是舊時通行較廣的北方話,有北方官話、西南官話、下江官話之分。雄城居民在與官吏交往中融入官話,那是很自然的。南雄話細聽起來,確有一些廣府話和官話的成份。解放後,推廣普通話;且有幾百南下幹部在雄城定居。所以,在南雄城區,除通行南雄話外,客家話、廣府話、普通話也能通行,可説是個多方言的城市。一家成員能講多種方言,看什麽場合看什麽人説什麽話。

  城區文化是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在城區經商的江西、福建、廣州、嘉應州人,各自成立同鄉會,建會館,辦學校。城内號稱四大會館:江西會館、福建會館(均在永康路)、嘉應會館(在打石街)、廣州會館(在埠前街)。各會館建築精良,風格各异,富有原籍地方特色,以廣州會館最爲精美。該館建於明代中葉,歷經修葺,是廣東唯一保存完整的廣府商人在客地建立的會館,已列爲南雄歷史文物,一經修葺,其丰姿將與古塔、古城樓相互輝映。

  民國時期,各同鄉會自籌資金在會館辦學校,名爲豫德小學(江西)、萃雄小學(福建)、嘉修小學(嘉應州)、廣仁小學(廣州)。各間小學都辦得很出色。廣仁小學從廣州地區聘請教師,以廣州方言教學,設備爲各小學之冠,倡文明,尚新潮,引人注目。嘉修小學則倡導客家勤勞儉檏傳統,師生赤足,令人驚贊。豫德、萃雄小學承傳江西、福建之良好學風,教學質量較高,爲世人稱道。

  城區文化圈是個開放式文化圈,宗教信仰,五花八門。過去,城區人拜的菩薩很多,舊志載的有文昌宫、關帝廟、天後宫、三皇宫、城隍廟、龍王廟、太子廟、七姑廟、盤古廟、風神廟、火神廟、藥王廟、馬王廟等等。各燒各的香,各拜各的神。城區人有尊儒的,有崇道的,有信佛的,也有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以信仰佛道爲多。城區曾是寺庵林立,舊志載的有光孝寺、曉真寺、報本寺、延祥寺、仁和寺、渡山寺、洪山寺、真覺寺、蓮社庵、萬善庵、甘露庵、接龍庵、興隆庵、西竺庵、青蓮庵、長春庵、觀音堂。道教立的有元妙觀、祖師堂、玉虚宫等。各登各的殿,各念各的經。這些寺廟宫庵早已廢毁,唯延祥寺塔(即三影塔)尚存,已重修,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郊已重建萬善庵、蓮開净寺(即原蓮社庵)。

  城區風尚祥和文雅。居民不分姓氏,互爲鄰里;商家不分地域,各謀其業。官而霸、富而霸者史無所載,世亦罕聞。就清代而言,能官能民,退而執教著述或行醫濟世者有之,如胡定、戴家駒、莫開瑶等。富甲一方而樂善好施者不乏其人,如胡仁辟、葉廷榮、莫百康等。皇華門“萬裏一清”牌坊聳竪,佳話傳説,膾炙人口。譚尚書清正廉明,人呼“譚青天”。胡御史秉直敢言,不避權貴,人稱“鐵御史”。汪注、汪枚父子爲官清正,民頌其德。胡日初、羅世馨守正不阿,譽滿福建。五裏山劉理堯八世同居,堪稱“德義之門。”還有一代師表曹忄賓、羅贊勤,濟世名醫朱選青、朱禮儒。商家尤多雅好,喜於店門張貼對聯,時届春節,琳琅滿目,有謂一城商鋪一城聯。梨園演出有江西採茶劇,湖南祁劇,廣府粤劇,東江漢劇,豐富多彩。清代詩人朱彝尊《雄州歌》詩中有雲:“十部梨園歌吹盡,行人虚説小揚州”。

  城區人崇尚儉檏,勤儉持家,勤儉致富。一般民衆布衣蔬食,嗜好唯辣椒、酸笋。風味食品則有釀豆腐、餃俚糍、板鴨、米花糕、炒石螺。均非珍稀之品,但具有自然之風味,地方之特色。釀豆腐可能由東江客家釀豆腐演變而來,名雖同而實質差别很大。南雄城人釀的是油燒豆腐,餡料主要是芋蓉,輔以香菇、蝦米、冬笋、羅卜等,質較粗而味濁,但别有風味,歷來爲節日家宴之常菜。餃俚糍可能是仿傚北方餃子而來,形如餃子而製作各异。餃俚糍是用白粘米在草灰中泡浸後磨漿蒸成薄片,用手捏成餃子狀,内包些許酸菜辣椒,成本低廉而酸辣爽口開胃。雄城正宗板鴨俗稱“曝腌”,因其是采用人工腌制和自然曝曬之法而成。選擇在入冬霜風天氣製作的爲最佳,味香而骨酥。

  城區人共同生活在一個獨特的文化圈裏,很重人情,人們走在一起,不是遠親就是近鄰。又有濃厚的愛鄉戀鄉之情。相傳城里人出遠門,坐船一過水西白水灘,陸行一下河南嶺,看不見巾子嶺,看不見三影塔,就有黯然神傷之感,甚至潸然泪下。可見南雄人對家鄉情結之深。

  南雄城區不論從自然景物還是從人文風尚來看都充滿着純樸調諧氣質。一個十多萬人口的小城市,歷經千年滄桑,積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傳統,是很可貴的。改革開放以來,南雄城市建設有很大發展,面貌焕然一新。人們在保護好歷史文化的同時,加快現代化文化設施建設,正在向現代化文明城市邁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