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略説南雄文化兩千年



  羅凱燊

  文化,廣義而言,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中華歷史可溯至距今60萬至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從《史記》記述的三皇五帝算起,中華文化約有5000年的歷史。前不久,“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公佈了最新成果《夏商週年表》,將我國有紀年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200多年。即由公元前841年推前到公元前2070年。

  漫長的萌動歷程

  南雄文化,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中站洞穴遺物,中期的水口下樓村遺物,晚期的水口篛過村遺物。還有新石器末期的太和嶺墓葬遺物。説明在距今1萬——4000年前,南雄已有人類活動而出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涉及南雄境史事,最早的是發生在戰國末年,有關梅鋗徙居梅嶺的史事。

  《直隸南雄州志·編年》記載:“始皇並六國,越王逾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從至梅嶺家焉,築城湞水上,奉王居之。”這是戰國末年的事。公元前356年,楚滅越,越王勾踐子孫爲避楚而“散居江南海上”。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有些越人乃度大庾嶺南遷。梅鋗此時度嶺南來,家於梅嶺,築城湞水上游,即今中站城。古之湞水是指發源於梅嶺大人寨流經中站至湖口三水匯入湞江的南山水。這批南遷者多少人?《南雄府志·風俗》載始興縣令魏琪一文有:“越王嘗駐臺關(梅嶺古稱臺嶺,梅關即臺關),六千君子隨隸版籍”之説。《史記·項羽紀、高祖紀》都有關於梅鋗從劉邦伐秦,有功,封十萬户侯的記載。由此可見,梅鋗是有史可稽的活動在南雄境的第一個重要歷史人物。

  《史記·秦始皇紀》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其策略是在北面築長城以御匈奴,對嶺南則派兵進取經略,在五嶺築三關:即横浦關(梅關)、湟溪關、陽山關,辟驛道。公元前214 年遣任囂、趙佗略取南越置南海郡,並謫徙中原民50萬戍五嶺(即大庾嶺、騎田嶺、萌渚嶺、都龐嶺、越城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又遣女無夫家者一萬五千人“爲將士衣補”。這些人中當有不少定居南雄境内,繁衍生息,創造了秦漢時期的文化。在烏逕龍口山、甘埠山、河口嶺及梅嶺中站城北發掘漢墓出土的文物,鑿鑿可证。  

  《漢書·武帝紀》載: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漢武帝令十萬樓船師分四路進兵南越(番禺)平吕嘉之亂。其中一路主力是樓船將軍楊僕率領約5 萬樓船師(水軍),出豫章(九江),渡梅嶺,在今湞江、凌江兩岸屯兵備戰一年多,伐木造船,練兵儲糧。至元鼎六年冬,楊僕才率師下湞水,陷尋陝,破石門,一舉而平南越之亂。那時的南雄境内能容納5萬大軍備戰經年,可見其時經濟文化已有一定水平,且留下了楊歷岩歷史遺迹,至今猶在。

  到了三國時代,南雄境屬吴。《三國志》孫權傳、陸凱傳記載,赤烏四年(241年)孫權任陸凱爲儋耳(今海南儋州)太守,統兵3萬討珠崖。陸凱率部度梅嶺時,正值嶺梅怒放,觸景生情,折梅一枝付驛使以贈好友範曄,並賦詩雲:“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這首《贈範曄》詩就成了吟咏嶺梅的第一首詩。時過200多年,南朝樑始興内史範雲,秋游湞江,經修仁、三楓、五渡,在三楓亭酌水賦詩一首:“三楓何習習,五渡何悠悠。且飲修仁水,不挹斜階流”。還有南朝詩人祖孫登也寫了一首《湞水》詩。這説明在那個時代,長江流域的南朝文化已逐漸播入南雄境了。古人爲紀念這千古韵事,在梅嶺建有折梅亭,在三楓村建有三楓亭,在南雄城建有寄梅亭、飲仁亭。

  魏晋南北朝,中原動亂,氏族南遷。西晋愍帝朝太常卿李耿因直諫貶爲曲江令,乃於建興三年(315年)棄官舉家由秣陵(南京)南遷隱居於新溪(今南雄新田),是爲有譜可稽遷居南雄境内歷史最早的氏族之一。

  梁武帝中大同二年(547年),侯景叛亂,時爲振遠將軍、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監始興郡的陳霸先起兵討之,遣主帥杜僧明、胡穎將二千精兵屯梅嶺,佔據險要,以衛嶺南。而後親率精兵三萬,度梅嶺,戰南康,552年進軍建康(今南京)建立陳王朝。

  隋代,百順人麥鐵杖在楊素麾下,南征北戰,以勇武忠烈著稱,封右屯位大將軍,卒贈光禄大夫、宿國公。《隋書·麥鐵杖傳》有詳記。在南雄境内歷史人物中,麥鐵杖是受封最高官爵的人,也是入傳國史的第一人。

  綜上所述,戰國末至唐初,近千年内,南雄境内經濟文化緩慢萌動,與中原文化交流處在局部的、斷續的狀態之中。但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也綻放了不少燦爛的文化之花,十萬户侯梅鋗、大將軍麥鐵杖的形象永遠顯耀在南雄人民的心中。

  邁開成長發展的步伐

  唐代以前,南雄文化處於緩慢的萌動時期,到了唐開元四年(716年)梅關古道開通之後,邁開了成長發展的步伐。

  唐初,歷貞觀之始,南雄境内經濟文化頗有起色。光宅元年(684 年)武則天當政的第一年,高瞻遠矚,劃始興縣之横山、化南二鄉置湞昌縣,爲南雄縣建置之始。湞昌縣的建立大大地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庾嶺南北商旅往來日益頻繁,而原來僅供軍事之用的秦關故道很是殘破,不堪行走,“人苦峻極,行徑夤緣,數裏重林之表;飛樑嶪嶻,千丈層崖之半,顛躋用惕,漸絶其元。故以載則不容軌,以運則負之以背”(引自《開大庾嶺路記》)。曲江張九齡,唐中宗進士,時任左拾遺、内供奉,於開元三年告歸,路經梅嶺,見狀乃上奏朝廷,四年,奉旨劈山開道,歷時數月而成,“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通,轉輸不以告勞,高深爲之失險”(引自《開大庾嶺路記》)。此道一開,南北交通大爲改觀。30餘裏的梅關古道有如一條綵練,把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聯結起來,舟車駁接,水陸聯運。湞昌(南雄)形勝因之而成衝要,有謂“粤海咽喉,京華屏障”,“枕楚跨粤,爲南北咽喉”。有謂此路既開,“五嶺以南之人才出矣,財貨通矣,中朝之聲教日遠矣,遐陬之風俗日變矣。”的確,梅關古道開通,“内接京師,外通島夷”,從梅關至南雄30多公里,建七街(圩市),設九鋪(驛站),來往商旅,絡繹不絶,成了溝通五嶺南北的黄金通道。從此,南雄經濟文化進入一個邁步成長的新時期。路通人旺,路通財通,路通文盛。古道的開通是南雄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梅關古道不但是商旅通道,也是文化通道。來往於古道的名人文士,留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唐代名相張九齡、李嶠、張説,著名詩人沈佺期、宋之問、劉長卿、張祐、權德輿等,他們吟咏梅嶺的詩,文采斐然,風靡嶺南,遠播華夏。此後,歷代吟咏者日衆,古道詩碑林立,成了“一路梅花一路詩”的獨特景致。

  唐末,中原動盪,仕宦之家爲避戰禍而經梅關古道遷徙嶺南,定居於南雄者有坪林孔族、烏逕葉族、珠璣巷張族,以及西晋時遷來新田的李族,後唐時遷來上朔的彭族,後周時遷來珠璣巷的何族等。他們舉家而來,帶來了中原文化,成爲南雄一方望族,是促進南雄經濟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據新會《張氏族譜》載:張九齡後裔分遷南雄沙水敬宗巷,八世孫張徹,唐憲宗時進士、監察御史。其子張興,孝義傳家,七世同居,得敬宗旌表,賜珠璣縧環。後爲避敬宗諱,改原居敬宗巷爲珠璣巷。珠璣巷因之名聞遐邇,成爲100多姓南遷氏族聚居發祥之地。中原文化在這裏薈萃,與嶺南文化融匯交流,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珠江三角洲等地一百餘姓,幾千萬南遷後裔,至今仍念念不忘珠璣巷,共緬“七百年前桑梓鄉”。

  這一時期,南雄文化邁開成長步伐的最顯著標誌是逐步融匯於中原文化而與之同步發展。唐興科舉,保昌先有新田李金馬於元和間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官户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後有景福二年,平林孔閏舉進士,官朝散大夫,袁州刺史。南雄人文從此開了先肇,保昌之名始聞於京都。名盛中唐的李德裕(會昌五年特旨昇太尉、爵國公兼中書門下同平章事)應李金馬之請,特爲新溪始祖李耿撰寫《晋太常李公介卿傳》。李德裕貶雷州時,對南雄山水情有獨鐘,曾在天峰山等勝地優遊數月。

  唐代佛道盛行,佛道文化在唐初即播傳南雄境内。早在唐高祖武德中在雄城建有光孝寺,唐太宗貞觀年間又建有元妙觀。咸通年間興建的有曉真寺、報本寺及楊歷岩的只林寺等。此後,歷代在南雄共建有寺44所,庵45所,宫、觀、院、殿等19所,共計104所,星布山林,成爲富有盛唐風采的一道文化景觀。

  勃然興起百年間

  北宋從太祖至神宗一百多年間,是南雄文化勃然興起時期。由於宋代政治經濟中心南移,爲南雄經濟文化發展創造了一個良機;加上南雄偏安嶺南,社會比較穩定,大批爲避戰亂而南遷的仕宦世家聚居南雄,帶來了知識、技術、資金和勞力,從而推動了南雄經濟文化的勃興。從太平興國至元豐,近百年間,南雄州(含保昌、始興二縣)人口由8363户增至20339户,增長143%(1991年版《南雄縣誌》)。保昌縣(即南雄)被列爲一等望縣。

  宋代遷徙來南雄的仕宦世家有:珠璣巷羅氏,始遷祖羅彦瓌是北宋開國功臣,節度使。横水陳氏,始遷祖陳侁任南雄知州,卒於官,子孫遂卜居南雄,後遷横水。古城李氏,始遷祖李叔通,進士,廣州司馬,卒於南雄,子孫卜居古城。烏逕葉氏,繼崖州都督葉浚之後遷來南雄的有户部侍郎葉仲華遷龍口,進士南雄州助教葉宗文遷坪田亨邦,龍門縣令、曲江侯葉翁卜居南雄北關,其後裔遷坪田。界址趙氏,始遷祖趙子崧,宋太祖後裔,鎮江知府,謫居南雄,卒後子孫遷居界址龍頭坊。上漿田黄氏,始遷祖黄伯麟,舉人,隨兄伯啓(廣東轉運使),宦遊南雄,卜居上漿田。延村馮族,始祖汴樑馮朝信,宋咸平舉人,惠州博羅令,於咸平三年秩滿北歸,道經南雄,卜居延溪上井坊。又南海馮朝仁,鄧州參軍,於宋景祐四年、卜居延溪嘉興坊。南雄城鄧族,始遷祖鄧向,於宋嘉祐三年自曲江遷來。這些仕宦世家,與唐代遷來的孔族、彭族以及早於西晋遷來的新田李族等等,均爲南雄經濟文化勃興作出了貢獻。

  首先是人文的勃興,唐末遷居於坪林村的孔子第四十一代裔孫孔閏,景福二年進土,後周朝散大夫、袁州刺史,繼承儒家傳統,於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在坪林村創辦孔林書院。這是嶺南首創的第一間書院,對南雄乃至嶺南有極大影響。繼孔林書院之後,古城、上朔、延村、新田等村紛紛辦學,大興耕讀之風,人文蔚起。《直隸南雄州志·選舉》載:宋代,保昌(南雄)縣舉進士39人,另特科64人,進士之多爲粤北之冠。省内僅次於南海、番禺。南雄城鄧向世家,四代三進士。古城村李氏一門五進士。元符元年(1098年)保昌縣應鄉試者2000人。嘉泰壬戌科,保昌縣舉進士3名。堪稱南雄科舉時代的盛况。

  其次是在生産水平上具有歷史性的突破。天禧間,保昌縣令凌皓倡建凌陂,伐石築壩,截流灌田2000畝。這是第一個由官府倡建的較大型的砌石結構的水利工程,也是廣東早期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凌陂在南雄水利史上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而後興建的有連陂、羅陂、葉陂、寶陂等工程,南雄開始出現大面積連片穩産農田區,如雄州之花岡垌,珠璣的沙水洞,烏逕的水南垌,全安的五嶺垌等等,農業生産步上新臺階。又嘉祐推官肖世範推廣手推車(獨輪手推車,俗稱鷄公車,至今仍有些地方在使用),大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這在運輸工具上又是一個突破。陶瓷生産工藝有很大進步,蓮塘坳、鋪背、水南等瓷窑,雇請江西師傅生産日用瓷器,年産幾十萬件,都是工藝上乘的白瓷、青白瓷,可與江西景德鎮瓷器相媲美。由此可見,宋代保昌縣農業、手工業、運輸業的生産設施、工具、技能都有一個躍進式提高,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水平。

  南雄城的建成又是文化勃興的一個標誌。自唐光宅元年建置湞昌縣,直至北宋皇祐四年的230年間,南雄都没有建成完善的城(南漢置雄州曾一度建城於溪塘)。皇祐四年(1052年),知州肖渤爲適應經濟文化的發展需要,興建州城。此城面積雖僅300多畝,而設施完善,樓櫓相望,深溝高壘。因其小而稱之爲斗城。在那時嶺南的40餘州中,南雄城被譽爲“規模宏偉”的甲等城池。從此,南雄有了一個較穩定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雄州面貌大爲改觀。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興建三影塔,這又是南雄文化勃興的一個象徵。此塔高50米,九層磚塔,體現了宋代建築藝術水平。相繼而建的還有許村塔、小竹塔,葛坪塔、溪頭塔、下羅田回龍塔、新龍塔等。説明佛教文化在宋代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唐建寺,宋立塔,幾乎遍及山村小鎮。現今南雄保存的宋塔數量列全省之冠。三影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逢盛世起繁榮

  國泰民安而後文化繁榮,是謂太平盛世。然而,盛世難逢。宋末元初,南雄兵燹不息,曾有“五宋五元”之説(即有五次反復爲宋軍元軍所據),戰火連綿,人民生命財産遭受嚴重損失。元代歷時97年,社會動盪,“禁江南民挾弓矢,而盗益發”,科舉不行凡50年。明代歷276年,正德前130多年,南雄社會比較安定,有拓驛道、修水利、種蠶桑、招流民等善政。正德後130多年,盗寇迭起,民難安居。明末清初,南雄爲明、清兩軍反復争奪之地,南雄城頭兩换旗幟。順治六年清兵屠城,城内兵民“十存二三”。此後經康雍年間的復蘇,至干隆、嘉慶,時逢盛世,南雄文化出現一個繁榮時期。

  干隆年間黄煙生産的發展帶來了黄煙文化的興起。黄煙於明末自閩南傳入南雄,干隆年間有了很大發展,煙農“大利所在,趨之若鶩”,全縣菸葉“每年貨銀百萬兩,其利幾與禾稻等”。煙農在生産實踐中積累了獨特的栽培曬制技術,菸葉優質稱譽海内外,南雄菸葉成了名牌産品,黄煙生産成了經濟支柱。隨着黄煙生産的發展,改變了南雄農業結構,數萬煙農的商品生産意識較早形成,吸煙成了煙區成年人的自然習俗,饋贈親友以選送上等菸葉爲貴,家庭以種煙多少論貧富,勞力以善種煙者爲才幹,市場交易以菸葉比價論貴賤。以黄煙爲題材的山歌、農諺、歌舞、詩詞,豐富多彩。300年來,黄煙以其金色重彩描繪着南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成爲南雄文化特色之一。   

  嘉慶二十一、二十二年,知州羅含章大力倡導興修水利,慨捐廉錢48.3萬,并親躬勘測,排解糾紛,兩年共新建陂12座,修復陂14座,新開山塘21口,灌田二萬一千餘畝,爲南雄水利建設作出重大貢獻,開創了南雄水利文化的篇章。他爲45宗工程命名,都帶一個“豐”字,如恒豐、同豐、永豐、安豐、均豐…… 豐者豐收也,豐碑也。這一串“豐”字,充分表達了羅含章倡修水利的宗旨,反映了農民的殷切期望。他又爲47宗工程分别寫了47篇記叙,篇篇新意迭出,文采斐然。記文中有地名的傳説,有地方的風尚,有工程興建的過程,有對熱心水利事業的讚頌,有對不關心農田水利的腐敗官員的申斥,有排解水利糾紛的生動記述,有合理用水的管理制度。這47篇水利記,可説是南雄水利文化的一朵朵燦爛之花。

  干嘉年間鼎盛的商貿促進了各方文化在南雄大交融。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封閉了漳州、寧波、連雲港三個口岸,以廣州爲唯一對外通商口岸。梅關古道不僅是溝通國内南北之孔道,而且成了溝通中外海上絲綢之路的唯一通道。古道上“冠蓋如雲,貨物如雨”、“朝貢使命,歲無虚日”、“萬足踐履,冬無寒土”。每日來往於古道的人有二、三千,每年經此輸出的商品價值僅英國就有900餘萬兩,單茶葉就有50萬擔。南雄城是南北、中外商旅必經之地,時稱“南來車馬北來船”、“十部梨園歌吹盡”的小揚州。從廣州、嘉應州、贛南、閩南來南雄經商者有三四百家,各種文化,主要是客家文化與廣府文化在雄城交匯融和,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南雄城區文化圈。城内居民先後來自四面八方,百姓雜居,和睦相處,自安其生。廣州、嘉應州、江西、福建四大同鄉會,各自建會館,辦學校,各有特色,竟相争妍。各種語言磨合而形成了獨特的南雄話。各自信仰,各立廟堂,各登各的殿,各拜各的神。戲臺上演的有湖南祁劇、江西採茶、嘉應州漢劇、廣州粤劇等。一城風采,繁榮生動。

  干嘉年間振興文化教育卓有成效。南雄自宋初創辦孔林書院,教育興盛一時。曆元、明至清初,書院幾興幾廢。縣城的西清書院被占爲兵備道署,宏道書院曾被拍賣,天峰書院也曾一度荒廢。至干隆三十一年(1766年)官紳等籌資創辦道南書院,嘉慶年間又籌集辦學經費銀一萬兩,聘請名師,並制訂辦學章程,刻石立碑。從此,教育中興,爲南雄教育事業打下了穩定堅實的基礎。道南書院是廣東比較著名的書院。清末廢科舉,書院改爲中學堂。民國初改爲省立南雄中學。民國十三年被定爲省立第六中學,爲當時全省10間省立中學之一,也是當時粤北唯一的省立中學。可見南雄中學在當時廣東教育中的地位。

  干嘉年間南雄士人著書立説的風氣甚濃,著作頗豐,爲歷代之冠。名士曹忄賓,一生讀書、教書、著書,著有《四書詳説》、《十三經解》 、《柱峰制藝》、《天鏡閣集》等。監察御史胡定罷官歸裏後,專心講學著述,著有《通鑒綱要測義》、《雙柏廬文集》。退休知州戴家駒,閉門撰述數十年,著有經、傳、詩、文集27種。貢生邱家榆,以授徒爲業,潜心著作不輟,歲作詩文各50餘篇。可惜這些著作均已散失。

  文化南雄路漫漫

  面向21世紀,文化南雄,任重道遠,征途漫漫。我們既要復興弘揚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又要追趕現代文化潮流;既要垂直的繼承,又要平行的交流與創新。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大革命”對中華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戕害,復興弘揚民族優良文化傳統刻不容緩。要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幼及長教育之,從上到下倡導之,從法律制度規範之。

  當今時代,科技昌明,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廣泛,競争日益激烈。中華文明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就要重視現代文化建設,增强文化産業意識,改革文化管理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南雄文化建設卓有成效,無須贅述。這裏只從南雄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這一角度,探討一下南雄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設問題。南雄地方特色的文化就是人們常説的“四古”文化,即梅關古道,珠璣古巷,三影古塔,古生物恐龍化石。這是歷史給南雄的恩賜,正是歷史文化名城名之所在。唯我獨有,不可替代。在進行現代文化建設中,我們要珍惜四古,建設四古,充實四古的文化内涵,使之發出新的活力。這樣,歷史文化名城就名不虚傳了。

  梅關古道藴含着深厚的人文歷史。她有歷代名人爲之吟咏的上千首詩詞,詩碑林立;還有十萬户侯梅鋗、唐代名相張九齡、北宋學士蘇東坡、共和國元帥陳毅等歷史名人的光輝足迹。我曾寫過《但願梅嶺重現一路梅花一路詩》 ,呼吁在梅關古道上重建詩碑。梅關古道詩碑的重現,就是梅關古道靈魂的復蘇。當然,更應該爲梅鋗、張九齡、蘇東坡、陳毅等名人建亭塑像,以他們的功績、風度、氣節爲梅關古道增光添彩,昭垂萬代。梅關古道又是嶺南文化的一個源頭,嶺南的先人許多是從梅關古道跋涉而來,在這裏發生過許多重大曆史事件,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至今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因此,搞好梅關古道文化建設應是當代肩負的一項歷史重任。

  珠璣古巷之所以聞名,只因她是珠江三角洲一帶150多個姓氏發祥地,是當今海内外幾千萬南遷後裔的根。今天重建珠璣古巷的目的就是要以“根”這條紐帶,增强幾千萬南遷後裔的凝聚力,激發其敬祖愛鄉之情。我在《談談珠璣巷的根文化》一文中説過,珠璣古巷的建設不能只作爲一般旅遊景點來搞,要突出在“根”字上做文章,以示根之所在,以明根之源流,以銘根之傳統,以展根之風采,以感根之温馨,以現根之新姿。現在有些人對珠璣古巷的堂館建設存不同看法,就是因爲“根”文化太少了。天下華堂名館多得很,珠璣巷無法與之相比,而“根”文化是珠璣古巷所獨有,是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在“根”文化建設上下功夫,才能以其特有的“根”文化引人入勝,啓迪情懷,使古巷風采長盛不衰。把珠璣古巷建設成既是尋根問祖、遊覽觀光的勝地,又是愛鄉愛國的教育基地。

  三影古塔是廣東省唯一有絶對年代可考的宋塔,也是我市唯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要利用這個古塔,擴充其文化内涵,如有關塔的源流歷史,古今塔的建築藝術以及國内外名塔等,以圖片實物(仿製)陳列展覽,把三影塔周圍建成一個塔文化廊苑。這樣,三影塔就不是一座孤塔了。我們從一塔而可博覽天下之全塔,開眼界,增知識,從中領略佛教之玄機妙理。還可用光學原理裝制重現三影模型,把傳説變爲現實。

  南雄盆地的古生物恐龍化石,早已名聞世界。南雄盆地因其得天獨厚,含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是亞洲研究恐龍的唯一最佳地點。南雄紅層的“羅佛寨組”、“上湖組”、“濃山組”、“大塘組”、“南雄群”等地質名詞已爲全世界所公認而采用。南雄紅層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古生物學家,不少國内外專家曾來考察。北京自然博物館收藏展出的南雄恐龍蛋化石,一窩有三十幾個。南雄之爲恐龍之鄉,素負盛名。這一寶藏,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據傳市府早有興建恐龍公園設想,殷望其早日實現。如把園址建在雄州公園内,從地質、地形及管理方面來看都是適宜的。那裏有紅層,有叢林草地,有溝池沼澤,利用這些自然實體,以現代科技手段重現六千萬年前的恐龍世界,又是南雄文化一大特色。

  (羅凱燊:原南雄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南雄縣誌》主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