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南小海潟湖環境的破壞與治理



  田向平 李春初

  小海潟湖位於海南省萬寧市境内,東臨南海,多年平均降雨量爲2,125mm。2000年10月遭受16號强臺風暴雨襲擊時,5d降雨量爲600mm,最大24h降雨量達355.1mm。萬寧市受灾人口31萬,其中小海潟湖周邊地區5鎮21村被淹5d(圖1),地勢稍低的北坡鎮更是水淹7d,有2.44萬畝耕地和魚塘被淹没,毁壞漁排網箱1.13萬口。因此,拯救和治理小海已刻不容緩。

  然而,小海目前環境的惡化完全是人力所爲。1960年時小海潟湖水域面積49km2(是我國大潟湖之一),其潮汐通道口門寬約150m,水深爲3~4m,此時的條件還是不錯的(圖2A),故有關部門計劃在通道口門附近的港北鎮建港,1972年初人工抛石堤(北堤)使北沙咀與内峙島連接(圖2B),其目的有二:一是想通過束水攻沙來增加口門水深;二是爲了阻止東北向浪對口門的衝擊。同時,1972年還進行了太陽河改道工程(圖1),使太陽河不經潟湖而是直接入海。1986年起又流行養殖熱,約5 km2的潮灘被圍墾,尤其是將南汊道圍建成魚塘進行對蝦養殖。這三大人爲工程後,小海水域面積减至44km2,湖内潮差從0.7m降至0.2m,使得潟湖水體交换能力大受影響,湖内水質污染嚴重,特别是潮汐通道口門日漸萎縮,現寬度僅約30m左右,須靠人工疏浚才得以維持,否則口門一旦被泥沙封閉,小海將變成死水一潭。因口門狹小、排水不暢,終於釀成2000年的灾害。

  小海的治理,首先必須正確評價這三大人爲工程對小海環境造成的影響,雖然治理建議衆説紛紜,但通道口門的穩定是决定性的,人爲工程是利還是弊,關鍵要看其在口門穩定性

  方面起了什麽作用。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分析三大人爲工程對小海口門演變的影響作用,並依據潮汐通道水力特性,提出小海潟湖的治理方案。

  1 小海三大人爲工程對通道口門變化的影響

  1.1 太陽河分洪工程的影響

  1972年實施的太陽河改道工程,采取截彎取直的方法,人工開挖一渠道使太陽河直入南海(圖1),流入小海的淡水流量由此减少了50 m3/s左右,但相對於通道口門平均落潮流量(270m3/s,2001年9月實測)而言,這一流量的减少對口門維護的影響有限,只是在大洪水時對口門的冲刷才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當淡水逕流减少時,一般而言湖内水體的鹽度會昇高,如渤海灣七裏海潟湖,歷史上經歷了由鹹水湖——淡水湖——鹹水湖的過程[1],飲馬河等河流的注入使潟湖水體由咸變淡,而當飲馬河改道後,湖水又由淡變咸;威尼斯潟湖的入湖河流改道後亦使湖内水體的鹽度昇高[2]。與此相反,小海潟湖的水體鹽度却没有因淡水逕流的减少而昇高,反而逐漸降低,潟湖頂端北坡鎮一帶的水體現已完全淡化,這一現象表明太陽河改道工程的影響作用很小,而是其他原因造成了口門縮窄、海水進潮量减少,致使湖内水體不斷被淡化。

  1.2 通道口外修建北堤的影響

  北堤修築前(圖2A),小海口門自身有良好的自動調整功能,即冬季在偏北向浪的作用下,北沙咀尖端向南淤積發展,南沙咀尖端則遭受冲刷而後退;春、夏季在偏南向浪作用下,南沙咀尖端向北淤積發展,北沙咀尖端則被冲刷後退。小海口門通過這種自動調整作用維持了歷史上的長期穩定。1972年修築北堤後,使北沙咀與内峙島相連接(圖2B),其作用類似於單導流堤,由此把南沙咀掩護在其波影區内,由於不再受偏北向浪的冲刷,南沙咀逐漸向北延伸,可見單導流堤工程對潮汐通道口門的整治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且會帶來壞的影響。

  1.3 圍堵南汊道的影響

  1986年南汊道及周圍廣大的潮灘被圍墾(圖2C),這一工程既擋潮又礙洪,同時又使北汊道成爲了通道(原來是一通道和南、北兩汊道),通道長度亦從600m突然變到3800m,大大增加了水流經過通道的時間,使潟湖的潮汐過程比外海滯後很多(即延時角增大),并發生極大的變形,即潮汐振幅减小、落潮歷時延長和漲潮歷時縮短,如2001年9月實測潮位過程(圖3),口外最大潮差有1.39m,但潟湖通道末端的最大潮差僅爲0.19m(通道長度增加使潟湖潮汐振幅减小的事例亦見於山東月湖,其人工圍堤後,通道長度從350m增加至1350m,潟湖潮差隨之下降了1/4强[3]),與外海潮汐過程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形,潟湖水位居高不下。小海潟湖終因潮差急速下降導致漲潮量迅速减小,落潮流再也無力全部冲走落入口門的沿岸漂沙,致使泥沙在口門逐漸淤積下來,而口門的縮窄反過來又使漲、落潮流减小,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可見,南汊道被圍堵是小海口門快速淤積縮小的主因。

  2 波浪對小海口門演變的影響

  Hubbard[4]根據潟湖通道地貌和沙體的分佈特點,1979年提出可將潮汐通道劃分爲三種類型,即潮流作用爲主型、波浪作用爲主型和過渡型。波浪作用爲主的潟湖潮汐通道主要特徵是:外海潮差較小,平均潮差一般小於1m,平均波高可大於1m,由於波能相對較强而潮流較弱,泥沙主要是向陸搬運到通道以内的潟湖裏沉積,漲潮三角洲規模較大且呈複式裂片狀分佈;相比之下,落潮三角洲規模小,從口門向海延伸的距離很短,常被許多淺的潮汐水道所分割。

  小海潟湖外海年平均潮差爲0.75m,年平均波高與平均週期分别爲1.0m和4.2s,最大波高2.9m,週期6.0s,冬半年以偏北向浪爲主,波高較大,平均爲1.2m;夏半年則以偏南向浪爲主,波高較小,平均爲0.7m。歷史上小海潮汐通道内側曾發育過大規模的裂片狀漲潮三角洲(鹽墩諸沙島,圖2A),説明當時的通道口門可能較大,海岸供沙豐富。1972年修築北堤後,在口門内側不遠處緊靠北堤的地方又新發育了漲潮三角洲沙體(圖2B),其規模至今還在發展中(圖2C)。尤其是2001年9月經人工疏浚後,口門拓寬到100m,但僅過了半年,2002年3月再次測量時,南沙咀向北延伸了50m左右(圖4),又使口門縮至不到50m。上述種種現象表明,目前小海潟湖潮汐通道的演變階段仍屬波浪作用爲主型。

  3 小海潮汐通道和口門的治理

  2000年10月大洪水期間,外海最高潮位只有0.85m,應該説這個潮位還算偏低的(小海外海多年平均高潮位爲1.19m),但小海潟湖周邊地區却水淹5d,可見這次洪灾並非是外海水位高引起的頂托,而是口門過小、排水不暢造成的。其他如口門水淺(礙航)、湖水淡化(不利於海産養殖)、潟湖水體交换不暢引起的水域污染加重和潟湖水位居高不下等問題,都與口門過小造成漲、落潮量小有關,因此,小海潟湖治理的關鍵在於潮汐通道和口門。要使通道口門穩定,前提是須有足够大的納潮量,落潮流才有較强的動力來冲刷口門泥沙。而欲增大納潮量就必須設法提高潟湖潮差,改善流路,使外海水體在漲潮期間能盡快地流進潟湖。

  當然,口門的設計既要有科學依據又要符合小海的實際情况,若全盤恢復過去的人爲工程難度很大,也不現實,且太陽河改道工程的影響甚小,可不考慮進行恢復;而北堤的修築雖然對口門的泥沙淤積有一定的影響,但也有效地阻擋了口門北側沿岸漂沙的進入,所以應當保留。

  針對上述問題並根據實際情况,作者考慮采用通道分汊和複式斷面之方法,即重新打通已被封堵的南汊道(南汊道現在被圍成一塊塊的魚塘,恢復難度和費用很小),由現在的一條長長的通道恢復到原來的一條短通道和兩條汊道(通道分汊),同時按北汊道寬250m、南汊道寬150m和水深3m進行拓寬和浚深,並挖掉口内淺灘,其泥沙堆填在鄰近的島前端並人工建成分流嘴(圖5);口門則設計成複式斷面(圖6),寬度爲500m,深槽靠北岸,寬250m,水深4m,邊坡1:10,南側爲淺水面,寬250m,水深1m。此外,在口門南側建一攔沙堤,堤長越過破波帶,伸至5m水深處,攔截由南向北的沿岸漂沙(圖5)。

  這一設計的基本思路是漲、落潮流各行其道,即落潮流主要走北汊道經口門深槽出海;漲潮流則由口門淺水一側經南汊道流入潟湖。因爲在落潮末期至漲潮初期,口門的落潮流速還很大,其慣性作用使初期的漲潮流難以進入潟湖,所以漲潮流必須另有途徑。小海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存在着南、北兩汊道,客觀地反映了其自然規律,只是由於人爲的因素把南汊道封堵起來,這是極大的破壞作用,反過來,小海潟湖選擇走向死亡來回應這種破壞,因此,必須把這一人爲錯誤改正過來。而口門設計成寬闊的複式斷面亦是與通道分汊相配合,通過縮短通道長度和擴大口門面積,使水流更快更多地流進流出,既可增大漲潮流量又可盡快地排泄洪水,因爲隨着進出流量的變化,複式斷面能有效地調整其面積,即低水位時使水流歸槽以冲刷泥沙(落潮最大流速發生在中潮位之後)和便於航運;高水位時又可使口門面積迅速增大以利於洪水排泄。不少弱潮環境下的潟湖,其口門自然形態常自我優化選擇了複式斷面,如山東月湖[5],甚至有的海灣水道斷面(如浙江三門灣[6])亦表現爲複式斷面。

  經過數學模擬計算,湖内平均潮差由0.12m提高到0.55m,納潮量由570萬m3增大至2440萬m3,口門性質從不穩定(納潮量P/沿岸年輸沙量M =66)變爲穩定(P/M =220)。

  4 結語

  小海潟湖經歷的三大人爲工程中,圍堵南汊道是極大的錯誤,其使潮汐通道長度增加,漲潮延時滯後,潮汐過程發生變形,湖内潮差大幅减小,落潮流動力急劇减弱,加之小海地處弱潮環境,波浪動力相對較强,落潮流無力冲走全部落淤的沿岸漂沙,使得口門逐漸被泥沙淤積縮窄,終因排水不暢造成洪灾。對於小海這種弱潮環境而以波浪作用爲主的潟湖,可采用通道分汊和口門爲複式斷面的方法來進行治理。通道分汊既使過水斷面面積增大,又在落潮末期(或漲潮初期)使漲、落潮流分道而流,由此增大漲潮流量;而口門複式斷面隨着水位的變化能有效地調整其過水面積,高水位時口門面積迅速增大以利於水流通過,低水位時又使水流歸槽以冲刷泥沙和便於航運。這兩種方法若配合在通道口外兩側修建攔沙導流堤則效果更好。

  原載:海洋環境科學,2007,(1).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