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三角洲河口生態系統平衡的探討


  (原載:生態科學,1982。)
  沈燦燊

  從地理系統的觀點來看,大河河口是一個獨特的自然地理區,它受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影響:河水和海水頂托消長,形成特殊的鹹淡水混合區;泥沙不斷沉積,搆成廣大適合水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淺海地形;這些條件,使水産極爲豐富。潮水進退,又形成獨特的農業自流排灌系統,帶來大量有機肥料,使土壤肥沃,水肥充足。河流水沙某些變化,人類一些較大的工程措施,常導致河口區環境的明顯改變,使生態平衡受到影響。珠江三角洲河口區是我國大河河口區,又是世界上最復雜河口區之一,自然條件十分復雜,人類活動歷史悠久,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搆成了極爲錯綜復雜的生態系統。

  1 生態條件

  珠江三角洲在廣東省中南部,主要是指三水思賢滘以下,東江石龍以下,潭江新會以下地區,沃野千裏,水熱條件十分豐沛,面積共約1萬平方公里,良田800萬畝,人口約800萬人。盛産水稻、甘蔗、桑蠶、水果、魚類等。

  珠江三角洲幾千年來,由東、西、北三大江水系及海外潮汐帶來大量泥沙,經過機械和化學沉積,不斷形成海灘,然後圍墾成田。三角洲每年向外平均伸展約1百公尺,因此,農田不斷增多、河道不斷伸長,沿岸淺水灘坦,生長水草、紅樹林和蘆葦,成爲魚類、蚝、蝦、蟹及其他水生生物栖息、産卵、交配、孵育、生長的理想場所。

  珠江三角洲河汊紛沓,水流經8個口門出海,自東而西的名稱及其洪水期的流量爲:虎門16.57%,蕉門15.21%,洪奇瀝17.54%,横門12.12%,磨刀門21.48%,鷄啼門5.47%,虎跳門4.32%,崖門7.02%,東、西、北三大江流量,以西江最豐富(占珠江流量80%),北江次之,東江最小,三江合計年總流量約3,082.6億公方,汛期水量約占80%。從上游帶來的泥沙總量約8,554.4萬噸,西江約占90%。每當沙田自流潮排潮灌時,大量有機懸浮質隨水流入沉澱,增加土壤肥力。

  三角洲平原的沉積層中,有較大量的含有銨態氮的地下水。這種肥水爲三角洲大量動植物遺骸分解而成。肥水發佈帶斷斷續續,大都分佈在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珠江三角洲河口區的潮汐爲不正規半日周潮,潮差1-2米,使三角洲沙田能自流排灌。漲潮時含鹽海水,與河流淡水混合,使適應鹹淡水區的水産大量養殖,浮游生物豐富,魚類達70多種,其中曹白、馬交、馬友、三黎等名貴魚類,隨處可見,沙蝦、青蟹等産量很高,蚝場分佈於整個鹹淡水區深圳市的沙井蚝和珠海市的南水蚝馳名遠近。

  本區氣候温和,年平均温度爲21°C左右,活動積温在6,500-7,500°C之間,一月份均温在12°C以上,年雨量在1,600 mm左右,本區受臺風影響較大,每當大臺風掠過沿海或在本區登陸,風力常達12級,雨量最大達850 mm/日,最大暴潮可達5米,常常引起灾害。

  總的來説,本河口區有着十分優越的自然條件,如果能從生態平衡的角度去全面考慮,使各種因素協調,珠江河口區生産建設的潜力很高,經濟可以大大發展。

  珠江三角洲開發的較早,據記載,公元前三世紀,秦末漢初,已有大量耕沙圍墾的農業活動。兩千多年來,人民群衆累積了豐富的開發經驗:

  一爲灘涂圍墾,圍墾分爲魚游、櫓迫、鶴立、草埗和圍田五個階段。當泥沙沉積到低潮出露時,農民就在基上種植水草,再經過2-3年,沉積增高,只在漲潮時有薄薄潮水淹面,便以人工圍墾成沙田,自流排灌,成本低廉。

  次爲桑(蔗)基魚壙的建造。公元九世紀左右,三角洲便出現魚壙,並在基面種植芭蕉樹等作物。16世紀以後,由於養蠶業的興起,基面漸漸改爲種桑,出現了桑基魚塘。現在大部分集中在順德縣境内。桑(蔗)基魚塘是珠江三角洲河口區人民合理利用土地的一種較好形式,它的方法是桑葉養蠶,蠶沙餵魚,塘泥肥桑,形成一個生産效率很高的生態系統。

  隨着生産發展,近年來,大聯圍築閘,大海灘圍閘。大的堵海工程,都取得一些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2 生態平衡的現狀

  河口區的生態平衡與大陸和海洋都不相同。我們認爲,影響珠江三角洲河口區的生態平衡的因素主要有:

  2.1 水、沙因素

  珠江河口水沙來源與上游的生態系統平衡有關,近百年來,由於珠江上游森林被破壞,泥沙來源增大,洪水加重,改變了珠江河口區沉積和發育情况,也影響了生態系統平衡現狀。主要表現在河口泥沙不斷沉積,河道與三角洲不斷向外伸延,導致洪水、潮區界等隨之不斷發生變化,使水生生物環境不斷變遷,並使圍墾、排灌、航道、農業生産、土壤結構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2 工業、水利工程因素

  這方面的效應快而且明顯,主要是,單目的的大型水利工程,過大的聯圍築閘和過大過早的灘涂圍墾,以及工業發展和農藥的三廢污染。此外,不合理的捕撈,也直接影響了生態平衡的現狀。

  目前,珠江三角洲河口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2.3 水産産量下降

  富饒的珠江河口,是廣東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號稱“魚米之鄉”。由於近年來對水産資源保護得不够好,産量有下降趨勢。

  (1)餌料不及以往豐富。珠江上游帶來大量有機質營養,加上本區農田排出肥料,這些養分是浮游生物的必需的食品,而後者又是魚類的主要餌料。珠江河口著名的蝦春,以往在珠江口各河汊都可以捕獲,現在只有近口門一些地區纔可發現。

  (2)漁産下降。 珠江口及其附近淺海一帶,漁産極爲豐富。如群體大的藍圓鲹(池魚),每年12月到翌年4月,迥游到珠江口外,形成了萬山漁汛,60年代産量達50萬擔。梅童魚(黄皮魚)和鱭魚(馬鱭魚),是珠江口鹹淡水交界水域中捕獲量最大的兩種。50-60年代,光是佛山地區年收購量達25萬擔,内伶仃一帶的狼蝦虎魚(魚乃  魚),60年代現珠海市的收購量已達6萬擔,現在上述魚類都大大地减少了。而一些名貴魚類,如代鰳魚(曹白)、馬鮫、馬友、鰣魚(三黎)和日本鰻鱺(風鱔),現在均極少見。

  (3)蝦蟹和貝類産量大减。 珠江河口一帶河汊千百,坦涂寬廣,紅樹林、蘆葦密佈,是蝦、蟹和貝類栖息、生長的優良場所。其中沙蝦,是珠江口類型對蝦的總稱,有經濟價值的達十餘種,味美,營養豐富,外銷量大,50-60年代,光收購達20多萬擔,三角洲沿海一帶居民,每家都有簡單網具,每日都捕獲自食。青蟹50年代光臺山縣每年收購量達3千多擔。現在這兩種名産産量大大下降。牡蠣(蚝),生長於鹹淡水消長淺海地帶,附於岩礁上,味美而營養豐富。珠江口養蚝最早,宋梅堯臣在《食蚝詩》中以提及,可見養蚝歷史已達千年以上。50年代在政府扶助下發展得很快,伶仃洋河口附近市縣,收購量曾達10萬擔以上,但近年來兩次出現大量死蚝現象,現産量已大不如前。蜆,在珠江口産量極多,食用,或作鴨飼料和肥田。50-60年代,每年在沙田撈取的蜆達100多萬擔,現許多河涌已極少發現。因此,鴨的放養量亦隨之大大减少。據調查,每畝水稻田放養鴨子30多只,便可以基本上抑制蟲害,目前,殺蟲只好靠農藥,增加了對環境污染。

  2.4 農業病害增多

  50年代以後,珠江口水稻每畝産量從200-300斤提高到1,000以上。三角洲沙田區農業生態平衡的特點是,自流排灌帶入大量有機肥料,排走積存的廢水。加上犁冬曬白,河泥入田,稻杆回田,並種植緑肥,使土壤保持肥力,結構良好。大量養鴨,消滅水稻害蟲。近年來,由於某些地區聯圍過大,使排灌不暢,有機質帶入量少,田内廢水積累加重,稻杆多作工業原料,極少回田,改用化肥和改施農藥,土壤下層通氣不良,微生物减少,開始板結。水稻産量徘徊不前,甚至下降。個别地方由於工農業廢水污染,聯圍後污水隨潮水排出未净,漲潮又倒入圍田,使河涌水被嚴重污染,不能飲用,值得引起重視。

  2.5 航道淤積變淺

  據測算,近年來每年平均從上游帶進河口區泥沙達6,163萬立方米,淤積在口門河道的泥沙約441.2萬立方米,使各口門大部分淤。

  60年代以後,上游來沙量顯著增多,例如,60-63年,三角洲頂部西江馬口水文站平均含沙量爲0.215公斤/立方米,1970年增至0.332公斤/立方米,增大了1/3。由於海灘不斷圍墾,排沙較以往困難,河口的機械沉積和絮凝作用加快,特别口門外一帶最明顯,例如,磨刀門外的交杯沙(攔門沙),60年代每年約增長60米,70年代中期增快至80米,鷄啼門外的攔門沙10年内向外增長了4千米,兩側沙咀和沙坦也淤長淤高,使以往暢通南水圩的航道淤積得很淺,只有大潮才勉强通航。三竈島的二門,60年代仍可通航,現已全部圍墾種植,其餘一些航道也有這種情况,給航運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3 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

  導致生態平衡失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綜合性的。主要有:

  3.1 “三廢”帶來的污染

  由於城市工業不斷發展,廣州、江門、東莞、佛山、中山等地的三廢管理不完善,珠江河水挾帶大量污染物質進入本區,使水質和河道低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石油、氯化物、砷、酚、鋅、鉛、銅、鉻、錫、汞、r-666,E~605等物,在一些河涌和岸段已超過國際衛生規定標準,香港至崖門口一綫底質已形成油污高含量地帶。另外農田排出大量高毒化學農藥,使生態環境被破壞,珠江口漁場不斷外移,水産資源不斷减少。

  3.2 過大的聯圍築閘

  近30年來,原有2千多個小圍已聯成250個較大的圍。最近規劃,又將聯成36個大圍。以江(門)新(會)聯圍爲試點(面積546平方公里),試圖較好地解决洪、澇、咸害和降低地下水水位。但大聯圍若不改進灌溉系統,必將加重排灌不暢,排灌時間縮短,水質污染加重,有機物質减少,魚、蝦减産,蟲害加重,農藥用量遞增,造成農業生態環境破壞的惡性循環。

  此外,由於圍内河涌水流减弱,圍外河道水流加强,部分河段流速加大,使圍内加重沉積,圍外一些河段加大冲刷。如江新聯圍前,在洪水季節,西江水位比銀洲湖高,江門水道流速很大,達2米/秒,以冲刷爲主,航道通暢。聯圍以後,因北街水閘影響,江門水道流量减少,比降降低,流速减慢。在洪水季節,江門市長堤下沉積泥厚達1米,使航運受到很大影響,而另外一些幹流,則由於强干弱支,洪季流速很大,睦洲河道河段每年竟加寬3-4米,冲深2-3米,常發生塌岸現象,後建一樞紐工程,用人工水閘控制流量,才免於塌岸。

  以上現象,中順大圍也有局部出現,故過大聯圍,應重新研究考慮其利弊。

  3.3 過早的灘涂圍墾

  利用珠江口沉積海灘,合理地圍墾農田,不但可以增加糧産,而且可以結合口門堵治,束水攻沙,利於珠江三角洲河口區的防洪排澇。但目前有些過早的圍墾,圍後大部分水深達4-5米,無法耕種,海岸紅樹林被毁,魚、蝦、蟹、貝失去適宜的生長條件,加上河流帶來污染,使水産資源遭到破壞。例如,崖門口附近一個圍墾區,原規劃圍田12萬畝,由於水過深,只圍了3萬畝,便發現問題,其餘改種水草,但却破壞了2千多畝蚝田,海岸紅樹林被毁壞,水産减産。同時由於過深抛石圍墾,使潮流作用减弱,淤積加快,海域日益變淺,破壞了漁場,妨礙了航運交通。類似的圍墾,其他地方也可以見到,是河口海岸帶生態平衡破壞原因之一。

  3.4 巨型的堵海工程

  大型堵海水利工程,如果只從水利方面着想,必然會帶來某些副作用,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

  白藤堵海工程將泥灣門口堵塞,東堤長4050米,西堤長1670米,使水道改由口門鷄啼門出海。建成以後,達到該區防咸、防潮和防臺風的目的,對農業有很大好處。但另一方面,使水道離出口口門延長了16公里,并且口門較小,排洪不易。原泥灣門口堵塞成1個32平方公里的大湖,漲潮時,潮水先要蓄滿湖内,再能上溯,退潮或排洪時,也先要滯留湖内,才能下泄,改變泥灣門水文情况:(1)高潮偏低,低潮偏高,下游偏低最大可達20cm,偏高最大可達50cm,向上游慢慢减少,直到睦洲以上,才不明顯,影響農田自流排灌不暢的面積達40萬畝以上。(2)洪水要經過白藤湖,才能排走,使上游排洪延長時間,加以低潮偏高,内澇漬水不易排出,加重漬水的農田達22.63萬畝,擴大漬水農田達17萬畝,且漬澇時間增大。(3)鹽水綫和會潮點下移、鹹淡水分佈範圍及季節變化都有較明顯的改變。(4)三角洲下游許多河道的流量重新分配,由於水文、鹹淡水分佈和季節分配都發生了變化,使各種魚類、沙蝦、牡蠣、青蟹的生長環境受到破壞。

  60年代以後,經大量調查研究,得出一套整治方案。75年開始,實行河湖分家,水文情况漸向堵堤前恢復,高潮昇高,低潮降低,會潮點及潮流界也向原來地點逐漸靠近,排灌和漬水情况都有了好轉,潮流和淡水排泄比較暢通,河口恢復冲刷,水文生態漸漸恢復平衡。當地群衆結合農業、水産養殖等方面,進行合理開發整治,種植大片防護林帶,新的魚米之鄉,新的生態平衡正在建立。

  3.5 酷魚濫捕

  由於有些漁民不按國家規定,用高馬力機動漁船,密網往返反復濫捕,影響了水産資源。例如,大鵬灣魚場,50年代時沙丁魚、池魚年産超過20萬擔。毛蝦季節,海面成紅色,用小艇木殻也可以捕撈幾擔。以後,由於有些漁船在灣口日夜往復拖網,母魚、小魚、蝦類未進灣就被一網打盡。毛蝦極少,魚類大幅度减産。這説明酷漁濫捕對破壞生態的危害性。

  4 搞好生態系統平衡的一些建議

  (1)開展生態系統平衡研究。目前本區急切要開展研究的課題是:

  1)影響本區生態平衡的自然因素與河口區生態環境的演變;

  2)人類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

  3)珠江河口生態系統能流與種群結構。

  (2)堅决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

  1)加强環境保護機構的建設;

  2)積極處理已有的污染,防止新的污染;

  3)積極進行新的低毒農藥的研製;

  4)組織開展本區本地調查和環境監測工作。

  (3)建立一個生態平衡問題的權力機構。制訂出合理的農業生態結構及長遠的布局規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