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節 南海北岸先民的人種

  中國南方地區地下出土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化石相當豐富。通過對這些化石人類的硏究,可以發現許多支持我國遠古人類連續發展的證據。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硏究中心朱泓敎授硏究表明:這些證據同時也有力地支持了關於現代人起源問題的“多地區起源論”的觀點。例如,我國南方地區出土的直立人化石上頜門齒均具有鏟形結構——這一蒙古人種中常見的特點,恐怕並非出于偶然,或許暗示出他們可能與蒙古人種的祖先類型的確存在着某些遺傳學上的聯繫。而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馬壩人的頭骨上也已經存在着某些蒙古人種特徵。到了舊石器時代晩期,晩期智人的體質形態特徵在向蒙古人種演化進程中,較之早期智人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但由於某些現代蒙古人種的形態細節尙未完全形成,故一般稱之爲形成中的蒙古人種,不過有些迹象表明,該階段的人類群體之間已開始出現形態發育的地區性差異,以柳江人爲代表的華南地區智人與現代蒙古人種的南方類型比較接近的事實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朱泓敎授認爲:從現有材料來看,南方地區的先秦時期居民至少可以區分爲三個不同的種系類型。第一個類型以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閩侯曇石山、廣東佛山河宕、廣東南海魷魚崗、廣西桂林甑皮岩等顱骨組爲代表,或許還包括了廣東增城金蘭寺組。該類型居民的主要種系特徵爲:長顱型、低面、闊鼻、低眶、突頜、身材比較矮小。他們在體質特徵上與現代華南地區的絶大多數居民(包括南方漢族和少數民族)均有所不同。在現代對比組中,他們一般和東南亞一帶的居民,如印度尼西亞人,以及大洋州的現代土著,如美拉尼西亞人等比較接近。此外,該類型的前身,可以一直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晩期的柳江人那里。目前已知的材料顯示,這種類型的居民在先秦時期可能是以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即浙、閩、粵、桂一帶爲主要分布區的。鑒于上述情况,朱敎授建議將該種體質類型命名爲“古華南類型”,並認爲“古華南類型”可能代表了廣義的“古越人”的種系特徵。他推測:由於中國歷史上北方地區戰亂頻仍,大量的北民南遷乃至僑置郡縣,致使南方地區的人口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北民南遷的壓力迫使一部分“古華南類型”土著不斷向更南方向的東南亞一帶以及太平洋諸島嶼遷徙,因而對這些地方的現代人種的形成産生了影響;另一方面,南遷的北民與當地土著“古華南類型”居民在長時間的共存、同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今天的華南漢族和其他衆多少數民族。

  南方地區先秦時期第二個種系類型可暫且稱之爲“古中原類型”,其典型代表是河南淅川下王崗組,此外還應包括江蘇南京北陰陽營和常州圩墩兩組居民。該類型分布的中心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江漢平原和長江下游一帶僅系此類型分布區的外延部分。該類型中心分布區內的典型代表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居民。“古中原類型”在近代對比組中與華南近代組最爲接近的事實或許暗示出他們應該是南遷北民中的主要種系成分。

  四川巫山大溪組和湖北房縣七里河組代表了該地區第三個種系類型。該類型的基本體質特徵爲:偏長的中顱型,中等的頭高和頭寬,長高比例的正顱型和寬高比例的中顱型相結合,狹面、低眶、中等的鼻寬。將該類型命名爲“峽江地區類型”。對於該類型的進一步深入硏究尙有待于相關古人骨材料的新的發現。從現有材料的分布地域上看,這一類型或許與巴人的起源有關。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