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南海北岸早期人類文化的探索

  在鄰近南海的地區內,也有多處重要遺址發現。1991年以來,廣東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廣州、深圳、佛山、河源及所屬的若干縣(市),發現了多處舊石器地點,採集到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等打制石器和石製品一批,有的地點還有薄刃斧、大尖狀器和手斧。除了洞穴中發現舊石器之外,還在階地上發現礫石石器,如英德小狗山。小狗山位于英德市沙口鎮靑溪,屬於北江東岸的二級階地。這里採集到7件打擊石器,器形種類有手斧形砍砸器、砍砸器和刮削器,爲礫石製作。其特徵是,器身大部分保留原礫石面,使用錘擊法,單面打擊,片痕多大而淺,少見修理面。器型簡單,形態粗糙。

  1995年3月底,廣州市南海神廟管理所曾祥旺,帶着一些在深圳龍崗鎮採集的石器標本到北京,請專家作鑒定。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敎授,北京大學考古系呂遵諤敎授都認爲,深圳龍崗的標本似有人工打制痕迹,要作進一步硏究,經深圳市文管辦組織試掘,出土了一些人工打制痕迹明顯的石製品。

  1995年5~7月間,根據曾祥旺的初步發現,廣東省博物館與廣州市文物考古硏究所以及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地質系的部分專家,多次到番禺鍾村鎮大烏崗的三個地點作復查,先後獲得打制石製品51件。石料大部分都爲角礫形態的脈石英和石英岩。計有石器、石核和石片三種,其中石器39件,以石片制的有28件,約佔72%。器類有刮削器、砍砸器和尖狀器等,以刮削器爲主,制法以單面加工爲主,修整簡單粗糙。根據國家地震地質硏究所熱釋光測定,確認大烏崗舊石器遺址人類活動的年代,大約在距今9至22萬年之間。考古年代屬於舊石時代中期①。

  舊石器時代晩期的人類活動遺存以及全新世初期的人類活動遺存,我們這里以香港黃地峒遺址、海南島落筆洞遺址和廣東南澳縣的細石器遺存作介紹,這都是靠近海洋的早期人類活動地點。

  一、香港西貢黃地峒遺址

  2006年1月14日,香港舉行了黃地峒舊石器時代遺址重大考古發現曁發掘硏究成果發佈會。來自內地和香港的考古專家向外界正式宣佈了在香港西貢發現一個有近4萬年歷史的遠古人類活動遺址。這是一個舊石器時代晩期的石器製造場。

  該遺址的發現實屬偶然:2003年春,香港商人黃虎,來到新界西貢企嶺下海的一個海灘釣魚。在等待魚兒上鈎之時,他突然發現,身旁幾塊石頭十分奇特。這些石頭旣不像被海水冲刷得溜圓光滑的卵石,也不像從山上滾下來的滾石。黃虎畢業于台灣大學考古專業,憑着專業敏感,隨即拍了照片,並馬上將照片電郵給他的大學學弟、香港考古學會副主席吳偉鴻。吳偉鴻與黃虎來到這里,發現整個海灘上布滿類似的、“有規律”的石頭。甚至在海灘旁山路的斷面上,也發現與海灘上形制一樣的“楔形器”。憑着專業人士的直覺,吳偉鴻很快帶着石頭去了廣州,向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硏究中心主任張鎮洪敎授、他讀硏究生時期的老師求證。“這是香港乃至珠江三角洲都從沒發現過的原始打制石器。”仔細觀察標本的張鎮洪大喜過望。很快,香港考古學會與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硏究中心聯合組成了考古隊,在獲得特區政府部門批準和資助後,調查和試掘工作于2004年底開始。

  這次考古發掘的成果發表在《人類學學報》(該學報由中國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主辦)2006年第一期。由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等人撰寫的《香港深涌黃地峒遺址試掘簡報》,對黃地峒遺址的考古調查與發掘進行系統介紹。黃地峒遺址位于香港東部的西貢半島北岸。東起黃地峒山西麓50~60米等高線處,西至企嶺下海潮間帶以下的淺海,寬100多米,南起鰲魚頭,北至深涌碼頭南約600米處,長約300米,從山坡到海灘富集大量石料和石製品。遺址所處基岩爲早侏羅紀赤門海峽組的泥岩和砂岩,呈黃色-黃紅色,上覆硅凝灰岩,淺灰-灰黑色,質地堅硬,是生産石製品的主要石料。黃地峒試掘總面積爲10平方米,分5個探方(溝),T1、T2位于最先發現石器的西坡潮間帶,T1在高潮線(高程2.5米)以下,T2位于高潮線以上,面積1×1.5平方米。在潮間帶小路旁的山坡上也發現一處富集大量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堆積,厚0.3~0.5米,長約15米,發掘者在此布了T3、T4兩個探方(溝),總面積爲1×5平方米,這里距海邊10米,海拔高度也爲10米。另在南坡的一塊小平地上也布上一個1×2平方米的探方(T5)。在該遺址調查與試掘中,在潮間帶與山坡之間,發現岩塊、石核、石片(目的石片、廢片)、石塊、半成品、石器(成品),共3261件。其中大體可辨識的石器有156件,可以分爲9類:楔形器達90件、刮削器25件,尖狀器14件,手斧9件,砍砸器8件,鏃形器3件,錐形器3件,手鎬2件,雕刻器2件。發掘者吳偉鴻等人硏究總結了這批石器製作的技術特點:1. 石片以橫石片(寬大於長)的居多;2. 打片主要用錘擊法,個別石片具有鋭棱砸法剝片的特點;3. 修理方法有兩種:A剝出小石片,從一些石核和石片上看,可能存在修理檯面工藝;B以石錘輕敲檯面,形成多層階梯狀小石片疤。檯面細小。有點狀、線狀和零檯面。有些檯面後緣亦經修理;4. 以指墊法在石片上進行細緻的二次加工。這種技術具有莫斯特工業的加工特點;5. 兩面加工技術較常用。旣有交互打擊的,也有先打一面再打一面的;6. 可能使用過兩極打法;7. 石核中有一類呈龜背形,它們實際上屬於盤狀石核;8. 從石核形態上看,有接近蘇門答臘式的石核技術。其腹面未見剝片痕迹。在器物組合上,香港深涌黃地峒遺址發現的石器可以分爲兩套:A“楔形器+刮削器+手鎬”;B“鏃形器+雕刻器+長石片”。根據光釋光測年顯示,深涌黃地峒遺址有兩個時期的遺存,早期遺存距今約4萬年,即舊石器時代晩期;晩期遺存爲距今6800年,即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發掘者硏究指出:對比嶺南和東南亞的材料,深涌黃地峒遺址表採和出土的打制石器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中晩期,甚至有新石器時代早期石器技術所具有的特點,完全有別于嶺南其他舊石器時代晩期存在的那一套礫石石器。此外,在遺址發現了蘇門答臘式的石核,説明深涌黃地峒的石器技術與東南亞史前時期的石器技術可能存在一定的關係。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硏究所硏究員、從事考古工作已經整整50年的張森水隨即加入了考察工作。他初步論斷,企嶺下海東側的黃地峒山坡,是一個舊石器晩期的石器製造場,年代應屬舊石器晩期。張森水説,黃地峒石器在加工工藝和石器組合上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是一個全新的組合,不僅在香港首次發現,在珠江三角洲甚至東南沿海都是沒有的”。黃地峒遺址發現的重要性還在于爲嶺南地區乃至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舊石器文化提出新的硏究課題。張森水説:“這樣的石器和加工工藝組合不可能僅在香港孤立存在,在周邊地區尋找它們的‘前輩’或‘兄弟’、‘堂兄弟’,將是考古工作者的長期任務。”此外,考古專家在黃地峒遺址發掘地上方約100米山坡上,又發現新的石器,它們之間有無關聯?“黃地峒石器出土地的兩層地層,在時間上分別爲6800年和3.5萬至3.9萬年,其間的斷層如何解釋……從這個意義上説,黃地峒考古才剛剛開始。”

  中山大學著名人類學家容觀瓊先生在硏究黎族起源時也指出,“我認爲2004~2005年的香港深涌黃地峒遺址的發現的出土的器物及其加工技術説明深涌黃地峒一帶旣是百越族群先民生産各種門類工具的基地,也是古越族先民的原始聚居地。事實上,我們也看到黎族的先民們途經雷州半島走向海南島途中留下自己的印迹”①。這説明黃地峒原始人類是海南島的黎族人的祖先。

  値得説明的是,對於黃地峒的硏究結論目前尙有不同的看法②。

  二、海南島三亞落筆洞遺址③

  三亞落筆洞遺址是南海北岸早期人類活動的一個重要遺址,距今一萬年左右,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島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也是我國已發現的最南端的一處史前文化洞穴遺存。

  海南三亞北15公里有一落筆峰,如同屛風,獨秀三亞。峰巒之中有一洞叫落筆洞,深16米,寬9米,高12.5米。在洞頂的東南面,原有兩根鍾乳石垂吊,形如懸筆,落筆洞因此得名。明《正德瓊台志》對該洞就有記載。落筆峰在發現“三亞落筆洞人”之前,就是三亞八景之一。這座不算高的山峰,在當地黎族百姓的眼中是一座奇峰,而山中的溶洞是神洞。所以洞內總看到有人前去燒香祈福的痕迹。落筆峰由石灰岩組成,經長期的風雨侵蝕,形成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不大的山體內藏着許多溶洞,相傳洞洞相通,相映成趣。洞頂普遍有鍾乳石滴水現象,所以有人寫下“落筆洞洞洞落筆,尖峰嶺嶺嶺峰尖”的妙句。

  1983年初夏,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期間,廣東省博物館楊式挺先生在海南行政區文化局麥穗、崖縣文化館黃懷興等先生的協助下,考察了落筆洞洞穴遺存,發現了含貝殻和脊椎動物化石的灰色膠結層堆積。1992年3月,海南省文博專業證書班的學員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敎師李始文的帶領下,又復查了落筆洞遺址,在灰色膠結層堆積中採集到五枚人牙化石及包括水鹿、赤麂、松鼠、鳥類在內的脊椎動物化石。1992年12月,由海南省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以海南省博物館、三亞市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的有關業務人員組成了考古發掘隊,對遺址進行了考察發掘。爲了進一步瞭解亞洲象的埋藏條件及搞清洞穴堆積層位的變化關係,1993年10月,又進行了第二期發掘工作,並主要選在發現亞洲象的C、D兩排的部分探方,較靠近洞穴的西壁;後因發掘工作的需要,又向洞口方向延伸了幾個探方,結果發現了豐富的人類文化遺存。

  遺址中發現12枚人類牙齒和一塊距骨。有的牙齒已經石化。其中保存較好的7枚牙齒與河南、甘肅、雲南等地出土的人類化石作比較,專家發現落筆洞人的一枚上內側門齒的長度小於河南、甘肅新石器時代人及雲南現代人,一例接近河南、甘肅新石器時代及雲南現代人,落筆洞人的第2門點I2明顯小於對比組,犬齒、第3臼點M3的寬和第1門點,I1略高於兩個對比組,M3的長接近河南、甘肅新石器時代人的男性値,第2臼點M2和M3的値均接近對比組。兩個對比組雖然一個爲北方新石器時代,另一個爲南方現代人,其各類牙齒的差別也不是很大。總體上,落筆洞人牙齒也和兩個對比組相近。落筆洞人的牙齒、個體少很難鑒別其性別;從磨蝕程度判斷至少有三個個體,即兩個門齒分別代表兩個個體,一個磨耗極重的上臼齒爲一個個體。從門齒長、寬、高看HV00001個體面部要大於HV00002個體。海南島是多民族集居的地區,以黎、回、苗族人口較多,在落筆洞周圍就居住着黎族同胞。據傳説,黎族先民居住在海南島已經有一兩千年的歷史。現在落筆洞人類材料的發現,雖不能鑒別其民族,但我國先民在海南島的居住歷史可以追朔到一萬年左右。而且根據種群的特點,大陸遷徙種佔有較高的比例,文化性質與兩廣的文化遺存十分接近,當然不能排除人類從大陸遷入的可能性。

  遺址堆積中有很多用火遺迹,發現的灰燼層堆積較厚,且間雜着大量的燒土塊、炭屑和燒石、燒骨。另有少量石器、骨器和角器帶有火燒的痕迹。這表明當時落筆洞人在生活中已較廣泛地使用火了。三亞地處南海之濱,熱帶山地雨林植被資源豐富,爲動物生息、繁衍提供了生存空間及充足的食物來源。落筆洞遺址的居民——落筆洞人獵取的動物種類較爲豐富,除了部分較小的爬行類、龜鱉類、鳥類動物外,主要以哺乳動物爲狩獵對象,其中有較溫順的鹿麂、水牛、羚羊等偶蹄目動物,也有兇猛的食肉目動物,如華南虎、豹、豺、熊等較大型獸類,已能捕捉大型的長鼻目動物亞洲象。此外,還獵取靈長目、奇蹄目、翼手目、嚙齒目等動物。這些情况反映了狩獵生産在當時的經濟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正是在狩獵活動不斷地發展中,落筆洞的人類逐漸地瞭解到許多動物的生活習性,提高了狩獵的技術,擴大了獵取對象的範圍和動物種類,方能對動物如此廣泛地利用。而箭鏃的出現和切割獸類肉皮的石片石器的使用,也從一個側面説明狩獵技術的改進。

  在洞穴遺存的堆積物中,發現了大量的水生軟體動物遺骸,堆積十分密集。水生動物計有7目24種,其中螺殻約有7萬個之多,有些經火燒過。可見,當時的人們重視對水生動物的利用,捕撈經濟比較興旺發達。由於地處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長髮育,森林茂盛,植物種類繁多,且盛産熱帶作物,爲當時的採集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場所,衆多的植物果實豐富了古人的食物來源。鑽磨的穿孔石器的使用,表明那時採集方法已有改進和發展,它作爲一種多功能的工具,有多種用途。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落筆洞的人類在這里主要從事狩獵、捕撈和採集的生産經濟,過着原始的穴居生活,不斷地繁衍、生息,開拓這片南疆沃土。郝思德等先生總結了落筆洞遺存的下列幾點主要特徵:

  1. 堆積物中含有大量螺類。

  2. 大型的打制石器均爲礫石工具,用錘擊法加工,多爲單向打擊,流行單面刃;第二步加工的製品多見于小型的石片石器;石器原料以黑曙石、火山岩爲主;器類組合較爲簡單,有砍砸器、敲砸器、石錘、刮削器、尖狀器、石核、石片等。

  3. 加磨石器僅見穿孔石器,末見磨刃石器和典型意義上的磨光石器。

  4. 骨角器多以磨制爲主,個別的通體磨光。

  5. 遺址中未發現陶片。

  6. 經濟生活以狩獵、捕撈和採集爲主,這是一種原始的自然經濟的複合體。

  7. 獵取的哺乳動物幾乎全爲現生種。

  8. 堆積中有大量用火遺迹。

  海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所長郝思德硏究員從出土的生産工具、用火遺迹、動物遺骸及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分析認爲:其一,堆積物中含有大量螺、蚌及蚶類遺骸,但發現極少魚骨化石,這説明當時落筆洞離海應比現在要近,而且“三亞落筆洞人”沒有學會網魚技術,只是在海邊礁石上拾回一些貝類食用。其二,大型的打制石器多爲礫石工具,用錘擊法加工,器類組合較爲簡單,加磨石器方面僅見少量的穿孔石器。遺址內未發現陶片,沒有典型意義上的磨光石器,所以還不具備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其三,落筆洞中有很多用火遺迹,灰燼層堆積較厚,且間雜着大量的燒石、燒骨,生産工具上也有火燒痕迹。這表明當時的“三亞落筆洞人”已廣泛使用火了。其四,從大量的動物化石來看,“三亞落筆洞人”以哺乳動物爲狩獵對象,其中有較溫順的鹿、麂、水牛、羚羊等偶蹄目動物,也有兇猛的食肉目動物,如華南虎、豹、豺、熊等獸類,還有長鼻目動物亞洲象。此外,還獵取靈長目、奇蹄目、翼手目等動物,這説明狩獵生産在“三亞落筆洞人”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遠在一萬年前“三亞落筆洞人”主要從事狩獵、捕撈和採集的生産活動,過着原始的穴居生活,繁衍不息,在蠻荒時代創造出海南島的遠古文化。

  據悉,最近在海南島又發現兩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①。爲了搶救性保護大廣壩水利工程中發現的昌江信冲洞化石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和昌江黎族自治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這處史前遺址開始進行發掘。

  考古隊在南陽溪河流兩岸的第二級階地發現了燕窩嶺和混雅嶺等兩處舊石器遺址,並從黃色粘土層中發現了3件石製品,包括1件石核和2件砍砸器,還在地表採集到1件石核。

  專家們根據地質、地貌及石製品的特徵初步確定,這兩處遺址的地質時代爲晩更新世,即考古學年代的舊石器時代晩期,距今約2萬年。同時也説明,落筆洞遺址並非海南島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另外,從地層中發現的文化遺迹和地表採集的一些夾砂陶片,也證明瞭古人類在該地區生活的連續性。

  從出土物的堆積情况和文物器型分析,兩處舊石器遺址均爲曠野遺址,是人類臨時活動的營地。石製品的原料均爲石英岩,個體比較大;打片技術採用錘擊法;石器僅有砍砸器一種類型。打制石器的素材使用礫石,加工採用錘擊交互方式。第二步加工比較規整,刃緣比較平齊;在石製品中都保留不同程度的天然面。這是以礫石石器爲主的工業。

  “這與華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遺址有着諸多共同特徵。”李超榮硏究員認爲,兩萬多年前,中國南部大陸的古人類乘坐簡易船只跨越海峽到達海南島開始生活定居。在文明起源上,海南島與中國南部大陸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繫。

  “這爲硏究海南島的人類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佐證,”李超榮説,“出土的石器文化特徵和打制技術,都跟華南大陸地區舊石器遺址的非常相似,關聯密切。”

  三、廣東南澳縣細石器遺存

  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它由南澳島及周邊22個小島嶼組成,陸地總面積111.53平方公里,其中南澳島面積109.04平方公里。南澳島位于廣東省東部、福建省南部的海上交匯處,北回歸線穿島而過。主島像葫蘆形平臥,高山丘陵居多的東半島和西半島之間是一東西長約4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的海積平原,縣城後宅鎮設置在此。考古學家在這里曾發現“目前粵東考古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存”。“專家認爲‘象山人’可以作爲這一時空的代用詞”①。

  20世紀80年代初期,位于象山中段南坡的南澳中學的部分敎師在象山頂開荒擴種,其中對考古有濃厚興趣的歷史老師張益欣多次拾回一些奇形的小石片,有幾件後來被證實是燧石質的細小石器。1991年6月,潮汕文化硏究中心的幾位敎授來島考察東坑仔商周文化遺址的同時,也考察了象山,並在山坡的一些園地採集了部分燧石質製品,初步估計這些石器標本的年代比較古老。

  1993年2月21~23日,由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縣文化局、縣政協、汕頭市文管會辦公室、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等單位的專業人員聯合組成的考古調查組,有針對性地對象山進行考古調查,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前後幾次調查共採集石器、石器材料150多件和一片很具特色的原始陶片。

  象山位于後宅鎮東北部,是一座長約500米,寬約100米,海拔約25米的山丘,地勢自東南向西北緩坡伸延,山丘頂部較平,西邊地勢稍高,終止處是船只出入的漁港。在50年代,它的西北麓是海水所及之處。東面、東北面遠山屛障,有坑內水庫、北門坑水庫自東而西相繼延伸至象山東麓。這里發現數量頗多的細小石器。文化遺物主要分布在山崗東部與中部。據由中山大學曾騏先生執筆的發掘報吿稱:“象山細小石器以燧石爲主要原料,形體細小,一般長、寬不超過3厘米,多用不規則形薄石片加工製成,也有部分長條形、三角形石片。石器的製造工藝以在側緣打落小石片和進行第二步加工(單向加工爲主,也有採用交互打擊或錯向加工等方法)。石器不注意形態的規範而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可稱之爲‘象山細小石器類型’。”

  象山細小石器主要有刮削器和尖狀器,其中刮削器的品類和數量最多,佔石製品總數的83.8%,有凹刃、凸刃、凹凸刃、直刃、圓頭等,其加工邊刃有單邊、雙邊、多邊。尖頭類石製品包括有尖狀器、雕刻器和石鑽。在93件石製品中弧背刮削器、“人”字形刮削器、“山”字形石鑽可代表象山石器的特色。

  曾騏先生認爲:“這些石器適合於濱海地區人類進行近海撈捕、灘塗採集等生産活動。在象山頂,我們曾採集到不少貝類、蚌殻的標本,這里有可能是該時期人類聚居活動的地點。象山發現的細小石器材料中,缺乏可與西樵山細石器相對比的各種細石核、細長石片,不可能屬西樵山細石器系統,而保留更多的舊石器時代風貌,年代上比西樵山細石器爲早。”“在與細小石器同處于地層中的採集陶片,其夾砂低火候的質地、內外壁有裝飾花紋的特點顯示出這種陶片的原始性。恩格斯説過:‘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或者甚至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用粘土塗在編制或木制的容器上而發生的,目的在使其耐火。因此不久之後,人們便發現成型粘土,不要內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這個目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種內外壁有紋飾的陶片,正好説明瞭陶器的産生經歷了一個有‘內部的容器’的階段。江西萬年仙人洞的下層文化是我國華南已知的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之一,其出土陶器類型簡單,質料均爲夾砂質陶,在仙人洞出土的陶片中,有發現內外壁均飾紋飾的陶片。另外,桂林甑皮岩洞穴、河南登封雙廟溝遺址、浙川下王崗遺址的較早地層中也出土內外壁有紋飾的陶片,仙人洞遺址的年代測定,比較保守的數據都在距今8000年左右,據此,我們判斷象山細小石器的年代不會與仙人洞相差太遠,也可暫定在距今8000年前後。”

  這種石器在豐順縣湯屋山也發現4件,爲燧石質,其中兩件爲石片,另兩件爲刮削器,其中一件爲“人”字形。另外在金山和深澳吳平塞等地點也發現細小石器。邱立誠先生認爲這批遺存的年代在距今1萬年前後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