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經濟、社會與文化看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途徑



  許雁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進程中賦予農村建設以新的内涵,不僅要改變農村的空間結構形態,而且要調整農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使農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新風貌,新居住環境、新技術環境、新體制環境、新分工環境和新居民主體。建設新農村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需要,也是解决“三農”問題、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對於進一步深化農村經濟社會制度改革、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本文立足南粤地區,從經濟協調、社會和諧、文化提昇三方面來論述南粤新農村建設的路徑。 

  一、  南粤新農村的經濟協調

  相關研究表明,新農村建設中最普遍也最關鍵的問題是資金問題,即使是在經濟實力較爲雄厚的廣東地區也是一樣,促進經濟協調發展一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這裏選取調整産業結構、落實兩個反哺、優化經濟環境三個角度來論述促進南粤新農村建設經濟協調的路徑。

  (一)調整産業結構

  産業結構不合理是阻礙新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桎梏,要又好又快地發展農村經濟,就必須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村産業結構,强化産業支撑。還必須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産業體系提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産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争力。

  目前南粤農村産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産業結構不甚合理,經濟結構層次偏低,農民收入增長困難;農業現代化舉步維艱、産業化水平不高、産業價值鏈條短;重復建設嚴重、産業素質低、缺乏特色優勢;城鄉産業存在二元結構、關聯與互補性不强、區城協調能力較弱。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創新思想觀念,用抓工業結構調整的理念來抓農業結構調整;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培育經濟增長點,優化農村産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優勢農畜産品區城化布局,培育“比較優勢”;加速發展現代農業,改善生態環境,培育循環經濟,走可持續農業發展之路;實施産業化經營,扶持壯大市場經營主體,延長農畜産品産業鏈條,促進農業外向型經濟發展。

  (二)落實兩個反哺

   “兩個反哺”,是指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主要是講在國家工業化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後,應調整工農、城鄉關係,改變過去農業哺育工業,農村援助城市,鼓勵農村資源向城市流動的政策和制度,而反過來形成一種良性運行的“反哺”機制,以促進農村社會發育,使其跟上全社會發展的步伐。進一步説,工業反哺農業,實行以工促農,並不是讓工業企業直接去支持農業,而主要是指通過恰當的政策,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城市反哺農村,實行以城帶鄉,就是要動員全社會力量,來支持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其核心内容就是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集中表現爲大量的農村人口轉變爲城鎮人口。統籌城鄉發展,總的來講,就是要跳出就農村建設抓農村建設的舊思路,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方略,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建設機制。不僅要徹底打破現存的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局面,而且在新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出臺上,要從全局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有意識地向“三農”傾斜。[嚴小龍:《“兩個反哺”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第6頁。]

  但是“兩個反哺”表述的是一種戰略選擇,實踐中無法很好地解决資金不足這一瓶頸問題。要解决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需在長時期内,依靠國家在資金、税收上給予一定的傾斜。政府要强化財政性的農業投資,提高農業投資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例;調整投資結構,提高財政性農業投資中直接用於生産的部分;不斷完善農業投資的法律、政策,使農業投資增長走入法制化軌道。地方財政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調動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的積極性,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創收和贏利滚動發展農村經濟;積極引進外資,外資投入可以有效緩解農業投資不足的矛盾,可以帶來先進的農業生産技術和營銷經驗,可以爲投資地創造就業機會,可以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水平並帶動農産品的出口等。

  (三)優化經濟環境

  要使新農村建設經濟協調還需要不斷優化經濟環境,這樣各項經濟活動才能走上有序的良性運行軌道。首先通過項目招商和産業招商把縣域範圍内主導産業的産業鏈條連接起來,推動系列開發和精深開發,生産同類産品或相關産品的企業在一定區域集結成群,打造特色板塊以實現效應昇級。其次要落實惠農政策。一是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規範有序地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進一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加强對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况的檢查,督促落實到位,充分調動農民生産經營的積極性。三是加强涉農收費監管,完善“一事一議”制度,防止借新農村建設之名亂攤派,確保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農民負擔不反彈。再次是加强農資市場監管,堅决打擊假冒僞劣農資等坑農害農行爲,鼓勵信譽好、實力强的農資經營企業發展連鎖經營。積極參與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加强農業行政執法、依法行政,爲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推進“全民創業”。最後加强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爲農服務新機制,拓寬服務範圍,提高服務水平。要采取更加優惠的激勵措施,鼓勵那些有技術專長和經營管理才能的同志,創辦或參辦企業、協會等經濟組織,直接轉化農村先進生産力。

  二、 南粤新農村的社會和諧

  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注意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否則兩者發展速度出現社會墮距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尤其在和諧社會的時代韵律下,新農村建設必然要將社會和諧列入重要議程。這裏從社會保障建設、公共設施建設和組織管理建設三方面來論述南粤新農村建設走向社會和諧的道路。

  (一)社會保障建設

  我們看到鄉村資源配置的制度弊端,農業勞動力搆成狀况、國家經濟實力和工農業新發展要求建立以土地换社保的農村養老保障機制,以改變農村土地社保功能弱化、國家城鄉統籌社保不明確和社保資源雙重佔有的現狀。不難理解農村社會保障建設與土地流轉緊密相連,故此我們認爲推進新農村的社會保障建設首先要建立城鄉統籌的多元社保制度體系,其次要推進農村自然資源綜合配置,最後是量化農村土地産權,建立多元産權機制。按照公平與效率並重原則,尊重農民對土地産權選擇,建立可轉换的多元地權關係。爲了克服集體土地産權模糊的弊端,在土地承包穩定後,可在農村建立三種資源運轉機制。一是國有地權運行機制。選擇國有土地農户成爲國有農地職工,獲得國家政府提供的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二是集體土地承包機制。選擇集體産權的農户,土地使用權按現行法律運行,30年承包期内的使用權可自由流轉、繼承和扺押。放棄土地的農户,由集體組織擔負起土地上交後的義務,義務等同於私人土地繳納的社保金。三是建立無地農民優先耕種制度。

  爲保证社會保障建設的順暢,必須完善國家公共財政管理。一是國家必須立法規範公共財政投入新農村建設穩定增長機制;二是强化人大監督功能,建立公共財政資金建設新農村使用績效考評機制;三是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四是加大放活農村體制的公共財政支持力度;五是整合涉農財政資金,提高公共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六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涉農大部制。

  (二)公共設施建設

  公共設施建設涉及教育、交通、居住、醫療、喪葬、文化娱樂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完備程度直接影響農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完善公共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的必需選擇。

  公共設施建設一定要做好規劃,規劃先行,謀定後動。以縣爲單位編制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尤其是新農村布局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整治規劃。首先要有前瞻性。必須充分考慮今後工業化、城鎮化的長遠趨勢和村鎮布局的長遠變化,突出重點鎮和中心村的建設,不搞遍地開花。其次注意配套性。工業園區、農業生産區、居民生活區、社會事業區定位恰當,銜接配套,功能齊全。山、水、田、林、路、供水、供電、供氣等,要通盤考慮。先搞什麽,後搞什麽,在哪裏搞什麽,一定要銜接配套,不會出現先建後拆、邊建邊拆。再次要有和諧性,人與自然、人與歷史和諧共處。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農村社區,渾然天成、异彩紛呈。尤其是注意充分利用山地和舊宅基地,盡量少佔用耕地,避免出現新的空心屋、空心村。注意保護各種古迹和有價值的傳統民居等文化遺産,做到新農村建設與古建築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新村建設項目盡量與古建築保持協調統一,使“古迹爲新村增色,新村爲古迹添彩”,形成觀光旅遊新亮點,既增色,又生財。最後要有宜居性,方便農民生産生活。“新農村”在本質上還是農村,是農民自己的家園,讓農民舉手投足都感到舒適、方便。

  另外,我們認爲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實施“沼氣建設”項目,促進村容整潔,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沼氣和秸杆氣化,其直接效果是有效消除農村生産生活污染,有效處理人畜糞便、柴草秸杆、垃圾污水,徹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衛生。同時能够産生優質農家肥,節約生産成本,培肥地力,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戴德民:《對新農村建設的若干問題初探》,《安徽農學通報》,2008年第14期,第83頁。]

  (三)組織管理建設

  縱觀南粤地區農村概况,組織管理多是無序狀態,村務、村民糾紛等諸事多是與宗族勢力相連結,鮮有依靠法律、正式組織來解决問題的。而真正要解决三農問題,光是局限在自己小村落的祠堂裏肯定是不行的,不能在農業現代化、集約化的時代要求下還繼續吃信息不對稱的啞巴虧,必須依託正式的組織、有序的管理來實現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繫。

  首先是同時發展多種組織,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協會、完善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發展農村合作基金會和改造供銷社、信用社。以加强跨地區的、上下的合作和聯合,强化集體服務功能,真正辦成農民自己的組織。農村有了組織載體,才能對接上國家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投入,基礎設施才能到位,才能讓農村發展起來。此外,應該努力使中國農村社區性經濟組織與專業性經濟組織在組織結構上相互結合,並以鄉鎮爲結合點,把農業經濟組織真正辦成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多方面服務、功能健全的綜合性經濟組織。要注意始終堅持民辦、民營、民管的原則,政府應主要通過法律和經濟的杠杆,規範引導其健康發展。

  其次是加强政府的職能定位。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富農政策,完善有關的農業經濟組織的法律、法規。一則要當好發動者,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始終是農民。政府要尊重農民的意願,發揮農民的自主性,讓農民自己想辦法、動腦筋來解决。二則要當好動員者。號召並協調好各級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投入到這項事關全局的戰略行動中來,掀起新農村建設的熱潮。而在技術方面,可以强化農科、農技機構,積極研究如何改進農林牧漁業的生産、加工與營銷技術,爲新農村建設提供强有力的技術支持與保证。

  最後加强鄉鎮機構改革。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言,所有的改革舉措與配套措施,最終都要在鄉鎮落脚。只有大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下定决心轉變職能,精簡機構和人員,加快事業單位整合,妥善安排分流人員,從體制上解决農村上層建築的某些環節不適應經濟基礎的問題。

  三、南粤新農村的文化提昇 

  新住房、新環境、新設施等説到底只是新農村建設的外化表現,真正重要的是塑造新農民,新農民是新農村建設得以維繼和可持續發展的决定性保障。如果農民素質、思想觀念的提昇跟不上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那麽新農村建設建成也不過是一個空殻子,猶如沙灘上的城堡,扺禦不了潮汐的侵蝕。故本節從觀念塑造、教育培養和文化建設三個角度來談南粤新農村的文化提昇,通過文化來塑造新農民。

  (一)觀念塑造

  相關研究表明,一些鄉鎮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存在以下誤區:一是把新農村建設局限於村莊環境整治加上一個“村村通”,認爲其他方面無事可做、有事難做,或是一下子看不到“形象進度”不值得做。二是一部分基層幹部認爲是上面要搞新農村,没有當作自己的事,一等二靠三要,你給錢我就動,你不催我不動,給多少錢就辦多少事。三是有的地方不是從實際需要出發,不是從農民的承受能力出發,而是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一味地求大求新求洋,把建設標準定得過高,花錢過多不適用,把“新農村”變成“新城鎮”。

  另一方面,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知曉情况是:知道的人多,瞭解的人少。大多數農民對這一重要政策有所耳聞,對其内容則不甚明確。其中的原因,除了農民生活中信息渠道的狹窄外,鄉鎮政府的政策宣傳不足也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從農民的角度看,也反應出在農民在各級政府的長期策劃與指揮下,已經習慣於聽上面的安排,他們對一些自己無法做主、無法獨立完成的事已經不太關心。在某種程度上,農民甚至認爲新農村建設是政府應該做的事,自己没有任何責任。這使人對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主體地位能否真正實現而表示懷疑,而這種主體地位還是不爲農民群體所自我認知的。

  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將新農村文化建設與重塑觀念相結合。不是要説空話,而是要用實際行動來提昇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信心和參與度,逐步實現農民的主體地位。改變觀念不是作爲一件單獨的任務來完成,而是伴隨在整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自然而然發生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鄉鎮一級政府的主要行政領導的政治威望、價值理念、道德人格、與農民的合作意識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新農村建設中既要突出政府的推動和主導作用,也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即通過每家每户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發展合力,最終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

  (二)教育培養

  據 2006 年9 月國家農業部、財政部正式啓動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座談會所示:目前,中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特别是在4.9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學文化程度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占20%左右,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只有0.13%。不難看出農民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質不高、思想觀念落後、經營理念落後。這主要是因爲長期以來對農民教育認識不足,農民教育辦學觀念與模式陳舊,農民教育缺乏法律法規保障,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農民教育投入經費不足。針對這種情况我們認爲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開展農民培訓與農業科研,把培養高素質的農業指導員隊伍作爲當務之急。而培養高素質人才,是使一個地區獲得新生的關鍵。政府要制訂農民教育培訓的法規和扶持政策,鼓勵農民參加培訓。堅持以政府爲主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資機制,確保農民教育培訓健康持續發展。樹立以緑色證書培訓爲主綫,通過運用廣播、電視、報刊、VCD光盤、互聯網等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活動。

  其次加强師資隊伍建設,推進農民教育培訓“三進村”。鼓勵農村各方面“能手”參與農民教育工作,將知識、技能傳授給鄉鄰;也可以建立流動的農民教育師資隊伍,鼓勵有關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到第一綫參與農民的教育培訓,通過農業推廣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武春芳、付少平:《日本農協對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啓示》,《世界農業》,2009年第1期,第56頁。]

  最後加强農民的法律教育。努力培養農民具有現代法律所必須具備的平等意識、公民意識、權利意識、義務意識,使農民在法治意識與人治意識、民主意識與臣民意識、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契約意識與宗法倫理意識的種種衝突中解脱出來,培養建立法律觀念和意識。新型農民不僅是掌握1-2 項技術的農民,還應該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農民。因此要針對農村的實際情况,做好普法宣傳工作,使農民瞭解與自己的生産生活有關的法律法規,如《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農業法》、《森林法》、《合同法》、《信訪條例》及與計劃生育、治安管理等有關的法規,瞭解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减少因不懂法而産生的各種糾紛,引導農民通過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需求,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外,還要加强農民的環保意識教育龢民主意識教育。

  (三)文化建設

  近年來,農村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多,但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却明顯不足。2004 年對農村文化經費投入30.11 億元,僅占全國文化事業費的26.5%,低於對城市文化經費投入47 個百分點。[林建萍:《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第17頁。]首先農村文化建設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促進農民素質向現代化轉變的“勞動力的再生産過程”,是重要的農村建設智力投資,是不可輕視的工作。要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實現小康目標結合起來,深化農村文化體制改革,努力搆築新的發展格局。其次要積極開拓、培育農村文化市場,要發揮中小城鎮的區域中心帶動和輻射功能,把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使之布局合理,形成由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中心、文化館(站)、廣播站、電視轉播臺、農民夜校、農廣校、村(居)文化大院、閲報欄、黑板報等搆成的農村文化網絡,形成良性互動關係。再次要積極發現、培養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農村文化工作骨幹隊伍。農村有衆多的優秀民間文藝人才,農村依靠這些人,既可以發展民間藝術,又可以爲不少藝術團體輸送大量的文藝人才。最後要營造良好的農村文化建設的政策環境,促進農村文化事業良性發展。一是要制定、完善和落實文化管理政策。二是制定和落實文化投入政策,爲農村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保障。三是制定和落實文化經濟政策,如農村文化産業化政策、税費優惠政策、差别税率和退税政策以及開展以文補文、多業助文活動的政策等,都要認真貫徹落實,積極扶植農村文化的發展。

  還要通過各種載體、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搞好新農村文化建設。一是廣泛開展社會文化工作先進縣(市、區)、鄉(鎮、辦)、村(居)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二是實施“精品”戰略,繁榮農村文藝創作,創作反映農村和農民群衆實際生活的、群衆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作品,對於好的題材要給予重點扶持,多出精品。三是開展家庭文化、村鎮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創建活動,開展“美在農家”以及修新村譜等活動。四是繼續開展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實施“萬村書庫”工程和“手拉手”希望工程。送戲、送書、送電影、送醫藥下鄉、趕科普大集;利用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民間文藝調演、燈展、義務送春聯字畫以及體育競賽活動,豐富農民業餘文化生活;發揮當地戲曲文化優勢,組織“莊户劇團”,唱“地方戲”,讓群衆自娱自樂。實施“緑色證書”工程,開展讀書活動、學科技用科技活動、争當科技星火帶頭人和示範户示範村活動、科技文化扶貧活動等。還可以開展各種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或借經貿活動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傳統活動,這既能服務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又可以有力地推動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娱樂生活多姿多彩了,有了多元化的選擇就不會流於迷信和賭博等低級娱樂活動,文明風氣自然形成。

  不同的人對於新農村的認知、理解、問題、建設期望和參與願望等方面都會有不同。新農村建設是個系統復雜的大工程,也不會有統一的模式和標準,更没有成功案例可復製和移植。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農村建設以後,應該是農民所需要的新農村。新農村建設的成功與否,必須以農村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水平和質量來加衡量,以是否給農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着的現實利益來衡量。也就是説,新農村建設最終的受益者,應該是農民,而不是某級政府,更不應該是某些政府官員。所以,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應該重視當地農民的特殊需求,根據各地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以當地農民的訴求爲導向,創建符合現實的特有的新農村建設路徑。南粤地區擁有較其他地區更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豐富的華僑投資資源、雄厚的經濟實力,擁有更多條件來做好新農村建設這項事業,我們應對此充滿信心。

  

                                   (作者係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08級研究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