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總體内涵、重點部位與鮮明特色


  董玉整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概念並不是現在才提出來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此後,我國農村經歷了以人民公社運動爲重要内容的一個新變化;以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爲標誌的改革開放後,又經歷了一場以“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爲核心内容的新變化。正如有關專家所指出的,這兩次農村建設,甚至包括後來的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推進小城鎮建設,都没有跳出“就三農抓三農”的傳統定式。當我國農村發展和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之際,黨的十六届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並將此作爲“十一五”期間的第一任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順應時代潮流,結合廣東實際,提出了建設廣東新農村的戰略任務,並制定了一系列規劃和措施,使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踐不斷深入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成爲廣東新一輪發展的新亮點。

  一、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總體内涵

  南粤新農村建設是新時期廣東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内容,是廣東繼續當好排頭兵的重要任務。在一定意義上,對待新農村建設的態度、實際建設新農村的措施和效果,正是制約廣東新一輪大發展的“瓶頸”之所在。但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建設新農村是一個内容豐富的全面的目標,一定要從總體上來領會新農村建設的深刻内涵。

  (一)新要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面也還没有根本改變,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没有完全建立起來。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成爲制約現代化建設的關鍵。

  我國農民收入較低,城鄉差距越拉越大。1984年城市居民和農民的收入比例是1.84:1,1994年是2.86:1,到2005年則是3.22:1。1980年農村銷售品零售額占全國的比例是65.7%,到2005年下降到32.9%。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生産力水平低的嚴峻事實,有些地方甚至還吃不上飯,目前還有2460萬的農村人口看不到電視,60%以上的農户没有用上衛生厠所,2%的村莊還没有通電,有近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來水,醫藥費用高使得許多農民看不起病,醫療保險不普及以及其他相關福利離農民較遠,更加劇了城鄉之間的差别。不僅如此,不斷進步發展的信息技術,將會更加拉大城鄉之間的差距。

    比如教育方面的差别,就直接影響了農民的素質和農業的發展。在我國4.9億農村勞動力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占29.2%,而文盲和半文盲還有7.5%。相關資料顯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在農業和非農業人口中的比例分别是51.5%和16.3%;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在農業和非農業人口中的比例分别是41.5%和32.4%;高中文化的分别爲6%和21%;中專文化的分别爲0.8%和13.2%,相差16倍;大專文化的分别爲0.2%和11.1%,相差55倍;本科文化的分别是0.02%和5.63%,相差282倍;研究生文化的分别是0.001%和0.323%,相差323倍。

  據200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08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15年來,廣東東莞農民工工資年均增速不足5%,超兩成在莞農民工收入僅千元以下,但在消費支出上,有近六成農民工每月消費在500元以上。

  可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就在農村,最需要妥善解决的社會關係就是工農城鄉關係。中國目前主要有兩大矛盾,一是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二就是城鄉發展不協調。事實表明,“三農”問題現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時候,解决好了“三農”問題才能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而建設好新農村是解决“三農”問題的根本之策。

  2006年2月,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們黨的一貫戰略思想。“三農”問題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强,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高度重視並認真解决好“三農”問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黨的十六届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全國人民的願望,爲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瞭方向,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新條件

  盡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概念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來了,但是,現在提出並作爲重大戰略任務,其背景與過去不一樣了,最主要的就是計劃經濟條件變成了市場經濟條件。我們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新的國際環境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這樣的條件下,大部分事務要交由市場去調節,政府要做的主要是公共財政要覆蓋到農村,公共服務要延伸到農村,在新農村建設、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過程中起到組織領導作用和資源合理配置作用。

  (三)新内容

  中共中央認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内涵是: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過去所描繪的新農村都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些物質方面的目標,而現在的20個字則要求新農村建設要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發展。從相對單一的物質目標轉變爲全面發展的新目標,以全面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這是重大的歷史進步。

  2005年12月,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就指出:推進有廣東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要促進農村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培育新農民;促進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營造新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新産業;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樹立新風尚;促進農村民主管理建設,形成新機制。這“五個新”,是對20個字的具體化。

  (四)新視角

  有一種觀點認爲,以前脱離農村建設了城市,現在認爲也可以就農村建設農村。這樣的理解當然不對。實際的情况是,僅靠農業本身,難以讓農民富裕起來;僅靠農業和農村内部力量,難以解决好“三農”問題。解决“三農”問題,是全黨、全國的戰略部署,而不僅僅只是農林水利等涉農部門的事情。

  建設新農村並不是僅僅是農村的任務,絶不能簡單地理解爲只是搞新村建設,並不是就農村建設農村,而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思想,通過城鄉互動來建設新農村,就是要改變過去那種城市是城市、農村是農村的建設辦法。正如“三農”問題專家陸學藝所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本身是一場改革,改革的目標是要基本改變現有的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讓農村宜居,增加農民收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定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協調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農村走上生産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

  (五)新規劃

  建設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工程。因此,要有長遠和近期的規劃,要有具體的實施措施和實際行動,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有益效果。在這方面,有兩個十分重要的文件精神需要介紹。

  一是2008年底經國務院原則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其中的第六部分“統籌城鄉發展”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改革發展,要按照城鄉規劃一體化、産業布局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總體要求,着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善和提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並進一步提出要提高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加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新機制。

  二是2009年2月下發的《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2年,全省農村制度建設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業發展方式明顯轉變,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縣域經濟實力更加壯大,農民人均純收入力争達到9000元;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宜居村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農村人居環境、生態條件和農民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農村基層組織切實加强,農民民主權利有效保障,農村社會管理更加完善。到202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力争達到1.8萬元,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基本形成,成爲全國城鄉協調發展的先進省份。

  二、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部位

  既然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就一定要真正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查找矛盾,分析矛盾,辯證地對待矛盾,分清輕重緩急,對準重點部位,實際並卓有成效地解决矛盾。

  (一)正視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地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爲下一階段的發展包括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對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以下十方面的問題不得不認真對待。

  一是資源匱乏問題。珠三角地區幾乎80%以上的土地資源已被耗盡,工業污染嚴重,水質迅速變壞,將嚴重制約新農村建設。二是規劃滯後問題。缺乏一個高層次、高起點和宏觀、協調的規劃,以統籌全區域的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尤其薄弱。三是産業弱質問題。産業缺乏自主知識産權和自有品牌,現代化程度相對低下,産業發展對農村發展的支撑度低。四是生態惡化問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危害群衆健康和公共安全,直接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五是體制滯後問題。農村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城鄉仍爲行政主導型的二元結構體制,現行的一些體制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難相適應。六是管理失範問題。外來人口的勞動、教育、醫療、社保等社會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社會治安管理基礎仍比較薄弱。七是人才匱乏問題。整體上人才結構不均衡、總量不充足,現代經濟人才十分缺乏,社會管理人才更顯不足。八是教育乏力問題。外來人口比例較高,鄉鎮財政普遍喫緊,教育經費保障難以足額到位;培訓、教育也没有很好跟上。九是文化弱勢問題。文化“荒漠化”、精神“頽廢化”趨勢比較嚴重,“文化硬傷”凸顯。十是城鄉錯位問題。珠三角地區城鄉界限正日趨模糊,城與鄉的角色和功能容易發生錯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泛城鎮化、泛居民化傾向。有專家將這十個方面的問題,稱之爲珠江三角洲地區新農村建設的“十大硬傷”。[丘樹宏:《珠三角地區新農村建設的“十大硬傷”》,2008年9月24日新華網。]

  這些問題確實存在,而且相當嚴重,已經在深層次上影響着珠三角地區的進一步發展,成爲建設新農村必須面對又必須切實解决的大問題。在另一個意義上,切實並有效地解决了這些問題,新農村建設就有了很好的基礎,就取得了真正的實效。

  (二)明確任務

  南粤新農村建設,一定要在把握中央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廣東實際實事求是開展工作,務求實效。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胡錦濤同志多次就新農村建設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根據胡錦濤同志的講話精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六大任務:

  一是要全面加强農村生産力建設,加强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轉變農業增長方式。

  二是要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爲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形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三是要擴大農村基層民主,開展普法教育,確保廣大農民群衆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文化事業,培育造就新型農民。

  五是要堅持以解决好農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着力點,促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六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群衆的首創精神,全面增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活力。 

  (三)真抓實幹

  廣東省委省政府從廣東實際出發,先後多次調查研究廣東新農村建設問題,真抓實幹,講究實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2009年的新年會議上説,新年就一個字:干!

  2009年1月20日,廣東省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依然嚴峻,2009年要圍遶穩生産、强基礎、優結構、促增收、重民生、保穩定,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繁榮穩定。一要全力推進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農業建設,加大農業支持保護力度,不斷强化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市場的基本供給。二要從促進農民創業、轉移就業及拓寬非農收入等方面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三要以規劃爲龍頭,以推進“萬村百鎮”整治工程(從2009年起,全省每年對一萬條自然村和一百個鄉鎮進行整治)爲抓手,努力形成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雙輪驅動”的發展新格局。四要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爲重點,不斷提高農村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文化教育水平。五要把握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加快推進珠三角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

  2009年2月出臺的《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了今後一段時間廣東省加快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實施十項增進農民福祉工程:1.培訓就業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級財政安排欠發達地區農村勞動力培訓資金40億元,力争每年推動100萬左右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2.農村安居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財政安排4億元,補助貧困户危房改造,引導各地全面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到應改盡改。3.健康服務工程。省財政近年安排3億元,支持完成鄉鎮衛生院改造。力争到2020年,衛生鎮、衛生村、無害化衛生厠所普及率分别達50%、70%、90%。4.飲水安全工程。加大投入,到2011年解决全省1645.5萬農民飲水安全問題。5.村道硬化工程。力争2009年基本完成全省4.8萬公里鎮通建制村道路硬底化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財政安排22.5億元資金,完成1.5萬公里新農村公路建設。6.生態環保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財政在每年每畝生態公益林補償10元基礎上每年每畝增加2元。2009年至2012年,省財政安排2.8億元,支持欠發達地區農户沼氣建設。2009年底前全省縣城鎮和珠三角中心鎮、2012年前水源上游地區中心鎮建成污水處理廠。7.教師穩定工程。2010年前,省財政安排20.7億元專項資金,解决農村代課教師問題,確保教師待遇“兩相當”,穩定農村教師隊伍。8.家電下鄉工程。落實國家推廣“家電下鄉”工作,籌措資金,組織實施廣東“家電下鄉”工程。9.農村信息工程。推進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就業和社保等信息綜合服務向農村延伸,盡快縮小城鄉數字鴻溝。10.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投入,以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爲重點,全面推進文化惠民。

  (四)任重道遠

  盡管新農村建設已經全面展開,已經取得了實際的效果,但是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從本世紀頭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不可掉以輕心。甚至從更長遠的時間看,即使將來基本實現現代化了,國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三農”問題依然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因爲,以農業人口爲主的國家人口格局將存在很長時間。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多種原因,新階段廣東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新農村建設依然面臨許多現實的困難和問題。如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區域間農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農村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有加大的趨勢,農民的文化科技和思想道德素質,都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這些差距、面對和問題的存在,决定了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必定是持久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堅持不懈地做好“三農”工作。

  三、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鮮明特色

  建設新農村是重要部署的全國性工作,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試驗基地,廣東在新農村建設實踐中不斷創新,顯示出自己的鮮明特色。    

  (一)基礎較好

  廣東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三農”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結合廣東實際,從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出發,采取了不斷加强農業農村“三化”(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等有效措施,促進了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的穩步增長。在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廣東省具有强大的經濟實力和良好的物質技術基礎。

  “十五”期間,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3654元,提高到2005年的4690元。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産業和城鎮轉移就業步伐加快,就業比例已由2000年的43.7%上昇到2005年的50.4%。全省67個縣(市),GDP總值4696億元,同比增長11.9%。縣域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增强了帶動、輻射農村的活力。全省農村實現了130萬低保對象應保盡保的目標,基本解决了全省農村180萬人口飲水困難問題,全省完成農村公路硬化里程2.5萬公里;全省103萬名農村困難家庭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兩免是免收雜費、書本費,一補是生活補助),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實行免除農村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初步解决了全省農村“讀書難”問題;全省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達2546萬人,覆蓋率爲50.5%,獲得醫療補償的農民120萬人次,金額達10億元,初步解决了農民“看病難”問題和遏制農民因病返貧現象;解决農村“住房難”力度加大,2004年至2005年,全省共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資金8.9億元,共完成農村貧困户危房改造5.19萬户,占15萬改造任務 的34.6%。

  “十五”期間廣東農業和農村經濟主要指標均居全國前列,農業增效取得新進展。2005年全省實現農業總産值2422.8億元,增加值1421.8億元,分别比上年增長3.9%和3.4%;比2000年增長22.2%和18.0%,年均增長4.1%和3.4%。農民增收明顯,2005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690.5元,比上年增長7.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比2000年增長28.3%,年均增長5.2%。農産品進出口勢頭强勁。全面鋪開農村税費改革,比全國提早取消農業税,廣東農民人均每年負擔由106.93元减少至6元。農民負擔大减,農民收入則逐年增加,2005年接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近年來,廣東農業標準化加快推行,農業部門累計組織了省級農業標準制定項目111個,創辦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97個。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緑色食品生産企業及産品認证有序推進,質量安全事故大幅减少。另外,目前廣東的農業産業化經營已進入了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共同發展的新階段。這些都顯現出廣東在統籌城鄉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因地制宜

  當前,廣東省新農村建設仍然面臨着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民增收難,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有些人等、靠、要思想觀念依然嚴重,農村基礎設施較差。因此,建設南粤新農村,就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和諧有序地發展。

  廣東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2月9日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提出了廣東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的五項原則。一是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並在“多予”上加大力度,不斷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生産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二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增强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三是規劃先行、分步實施。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量力而行、盡力而爲,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四是尊重農民意願。要充分依靠和發動農民群衆參加新農村建設,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不傷害農民的合法權益。五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一切從實際出發,突出地方特色,抓主要矛盾、抓重點突破,解决“三農”最突出的問題。從這五項原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廣東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思路。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一些人却以爲建設新農村就是單純建新房,乃至建“豪宅”,推倒舊房子,建設新房子;以爲房子新了大了,就是新農村了。2006年2月20日的新華時評以“‘農民豪宅’不宜提倡”爲題,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批評。時評指出:廣東等地出現大量“農民豪宅”,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質相悖。新農村建設是要在發展生産、勤儉節約、適度消費的基礎上改善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目前,在一些地方,基層政府强迫農民舉債建别墅的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不少基層幹部把新農村建設錯誤地理解成蓋高樓、建别墅,這種認識十分錯誤,亟待糾正。

  (三)傾斜農業    

  建設新農村要落實到具體的政策措施和實際行動上。近年來,廣東省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强農惠農,對農業傾斜,支持農業發展,加速農村建設,幫助農民致富。

  廣東省農業廳决定從2006年起,組織並啓動實施“十大行動”。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行動、效益農業和特色農産品産業帶促進行動、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增强行動、農業科技創新與種養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農業機械化提昇行動、扶貧開發綜合推進行動、農業産業化與農産品加工推進行動、農産品質量安全緑色行動、農村沼氣推廣與生態家園富民行動、重大動物疫病與植物有害生物防控行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5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廣州舉行的中共廣東省委九届八次全體會議,决定從2006年9月新學年開始,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收學雜費,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從2006年開始,省財政對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標準從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2007年前力争完成全省農村貧困户危房改造任務;省財政每年資助1萬名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就讀技工學校。

  2007年廣東將種糧直補從種糧20畝以上每畝補貼20元提高到種糧15畝以上每畝補貼25元,農資綜合直補從每畝7元提高到19元。預計全省去年糧食總産量達到1434.8萬噸,增産47.2萬噸。

  2008年中央和廣東省相繼出臺各項强農惠農政策,各級財政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加大對農户直補力度,效果明顯。如:糧食直補面擴大,能繁母猪補貼標準提高,水稻良種補貼、農用柴油補貼、農機具補貼增加等。此外,農村低保標準、養老覆蓋率、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和補助標準等均有所提高。

  2008年廣東繼續加大對貧困農户、水庫移民、華僑農場歸難僑、轉産轉業漁民危房改造投資力度,推動和加快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實施進度,農村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同時還出臺多項政策,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民生工程,特别是加大了對農村住房、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等項民生工程的投入,農村居民尤其是農村低收入家庭受益明顯。農村住户調查按人均純收入五等份分組資料顯示,2008年各收入層次的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呈現收入越低增長越快的趨勢。其中:低收入户增長20.4%;中低收入户增長14.4%;中等收入户增長14.4%;中高收入户增長14.9%;高收入户增長12.4%。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爲5.19:1(以低收入户收入爲1),爲2003年以來最小。2008年廣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爲3.08∶1(以農民人均純收入爲1),爲2004年以來最小。

  (四)國際合作 

  近年來,兩岸關係逐漸緩和,兩岸合作也在有序進行。廣東毗鄰港澳,與臺灣隔海相望,是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在發展對外交流、經貿合作等方面,廣東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建設新農村實踐中,加强國際合作,尤其是兩岸四地農業合作,也是廣東的一個鮮明特色。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2005年4月就加强兩岸農業合作與發展、解决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等問題達成了5項共識。2006年10月17日,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在海南博鰲圓滿落幕,論壇所通過的共同建議以及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在論壇閉幕式上所宣佈的20項擴大和深化兩岸農業合作的新政策措施獲得了港澳臺輿論的高度評價,不少港澳臺報刊18日紛紛撰文指出,這些新的政策措施將開啓兩岸農業合作的新里程。

  廣東省在規劃自己的發展道路時强調:要加快農業區域合作,提高農業國際競争力。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扶持一批企業到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戰略性農業合作。鼓勵農産品出口企業建立優勢農産品生産、出口基地,開發自主知識産權産品,培育農産品出口品牌。引進、吸收國際先進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農業技術、設備、人才、資金,改造傳統農業。開展粤、港、澳、臺兩岸四地農業合作,支持建立兩岸四地現代農業合作示範區,提高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合作水平。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海峽西岸農業合作,推進珠海金灣臺灣農民創業園和佛山海峽西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建設。加强與港澳協調溝通,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合作。支持與新加坡等東盟先進國家加强經濟、技術、園區管理、人才培訓等多方面的合作。鼓勵資金技術優勢企業到東盟國家開展農産品種植加工和水産品養殖加工等方面的合作。

  2009年3月26日上午,廣東省目前規模最大的供港澳水産基地暨兩岸四地農業合作示範區在南沙區萬頃沙奠基。省、市農業漁業部門及南沙區等領導以及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180多位企業家代表出席了儀式。該供港澳水産基地暨兩岸四地農業合作示範區位於南沙區二十涌、二十一涌,占地面積近15000畝,預計投入資金15億元,首期濱海漁港將於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中山市港口鎮打算用5-10年時間,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和兩岸四地農業龍頭企業,將港口鎮打造成爲集“生態、循環、生産、示範、流通、研發、觀光”於一體的具有國際競争力和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示範鎮,爲珠三角乃至全省探索一條可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

  (五)成效顯著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新農村建設出現了可喜的局面。

  根據廣東省發改委的報告,2007年前11個月農村投資、消費增速分别比城鎮高出了19.1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爲10.7%,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要高0.2個百分點。到了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3元,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00元,增長13.8%,增幅首次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72.5元,比上年增加670.1元,增長15.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2008年農村居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2001.5元,比上年增長8.9%。强農惠農政策利好顯現,轉移性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農村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374.4元,比上年增長38.3%,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33.8個百分點。其中:政府救濟救灾款和政策性補貼等收入103.3元,增長1.4倍;報銷醫療費收入17.9元,增長83.7%;離退休金、養老金收入61.4元,增長36.6%。這些數字都具有歷史意義。

  據2009年2月廣東省十一届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2008年廣東省人均GDP增長8.7%;今年再增長7.5%,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各市人均GDP力争與本地GDP同步增長。2008年廣東全省完成生産總值35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人均生産總值達37588元,增長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72億元,增長20.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物價漲幅得到控制,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呈前高後低走勢,全年上漲5.6%。廣東公共財政進一步向民生傾斜,省級財政總支出中用於民生、提供公共服務及均衡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幫助市縣增强發展後勁的資金達852億元,占支出總額的73.7%。2008年廣東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强領導下,克服嚴重自然灾害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因素,農業生産保持健康平穩發展態勢,農村經濟呈現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

  從宏觀層面看,廣東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工業化、城鎮化加快,工業對農業的反哺能力、城市對農村的帶動能力不斷增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局面逐步形成,這就爲南粤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總之,南粤新農村建設是在廣東有了超常規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進行的,是在中國更多融入世界、世界更多依賴中國的背景中進行的,是在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黨委政府强有力領導下進行的,是全體廣東人民積極投入勇於創新進行的。

  南粤新農村建設,始於這一代,延續好幾代。而這一代的態度是否端正、政策是否準確、執行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顯,都將直接影響今後南粤新農村建設的起點、力度和方向。這一代廣東人,注定要成爲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開拓者、實驗者和創新者。歷史將會留下我們厚重的足迹。

  

  (作者係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人之初》雜誌社社長、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