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言:人性研究的困惑

  我們生活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潜伏着危機的時代。社會形態急劇變化,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科學技術的發展,爲我們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物質享受,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給予致命的打擊。與此同時,貧富懸殊不斷加大,社會矛盾逐漸加深,已經逼近一觸即發的前夜。我感到,人文研究必須引進科學的方法,科學應該和人文溝通,哲學的進步有責任爲我們提供基本的價值觀念,以及這種觀念的充分證明……

  科學研究表明,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屬於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現代人種,而我們中國人則屬於東亞人亞種。這是一連串古怪而乏味的論斷,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因爲這和有人説,人由碳、氫、氧、氮以及其他元素所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組成一樣缺乏意義,一樣滑稽。人類對於自己的瞭解實在太貧乏了。人畢竟是區别於一般動物的生命形式,然而,人類和其他動物相比,究竟有什麽不同?人在宇宙進程中擔任着怎樣的角色?發揮了什麽特殊作用?世界的現狀,到底有多大比例是爲了人類的誕生與發展?

  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使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我們認識的對象,成了人類意識和理解力的客體。如果没有人類的感覺和認識,宇宙間無論發生多麽大的變化,也無人知曉,變與不變一個樣。可以説,是人類的誕生驅散了宇宙的迷霧,是人類的靈性給宇宙帶來了智慧的光芒,是人類的理解力讓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發生了意義。如果説,生命是自宇宙誕生以來所孕育的最爲絢麗的花朵,那麽,人類的智慧則是花朵中的花朵,花中之王。在這個世界上,人類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就是與衆不同。

  可是現代科學理論却不這樣認爲,更不可能爲這種想法提供任何有説服力的證明。達爾文進化論告訴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形態一樣,是在偶然變异基礎上,自然選擇的結果,無非是地球上的另類動物。現代化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體不含任何特殊元素,也不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和其他動植物一樣,是碳、氫、氧、氮多種元素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集合體。生理學的研究表明,和一般生物相比,人體細胞没有根本的區别,生理過程没有本質的不同。物理學則以不争的事實得出結論:搆成人體的每一個部件,包括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原子分子都嚴格服從力學、電磁學、和熱力學定律的支配;和其他生命過程一樣,人的生命就是一系列物理化學過程,無非是一連串的作用和反作用。宇宙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暗示着一個令人生畏的前景:所有星系正在遠離我們而去,曾經孕育了生命的太陽行將熄滅。届時,地球將毁於一旦。宇宙,這個越來越冷漠的世界,終將不適合人類居住。而哲學的論斷,更以無庸置疑的方式宣告了萬物有限,既然人類有誕生的一天,就一定有滅絶的時候,和每個人的最後歸宿是墳墓一樣,整個人類的必然結局是走向滅亡!

  面對這一系列偉大的科學成就,我們還有什麽好説的呢?人類似乎一下子變成了宇宙間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吉普賽流浪漢。在烟波浩淼的宇宙太空中,我們的歌聲没有人聆聽,我們的舞蹈没有人觀賞,我們的成功和我們的過錯一樣没有人理睬。我們的生活失去了目標,心中失去了使命感和歸宿感。我們的理想和爲實現理想而付出的全部努力,統統失去了意義。什麽萬物之靈,上帝的兒子之類戴在人類頭上的花環頓時失去了耀眼的光澤。偉大與渺小,正義與邪惡的劃分失去了支撑點,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頃刻瓦解。還有什麽比這樣的現實更讓人痛心的嗎?

  難道歷代科學大師爲之奮鬥的偉大事業,就是爲了引導人們看清這種不堪入目的黑闇現狀?難道無數先哲努力探索的最終目標,就是爲了向人類展示這種令人沮喪的前景?難道科學發展的最終成果,就是爲了讓我們接受這個黑鐵般的事實?我們處於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生活在一種病態的社會中,科學技術在爲我們提供越來越豐富的物質享受的同時,却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給予致命的打擊。應該知道在歷史上,作爲理性的事業,科學從來没有像今天這樣冷漠過。她曾經以飽滿的熱情爲人類的解放而謳歌,爲人類的進步事業做出貢獻。只是到了近代,也只是在人性的研究方面,科學才開始陷入困境,出現了極度混亂的狀態。她還能自拔嗎?

  工業革命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燈、電話、電子計算機、激光技術和人造衛星技術,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然而,對自然資源浩劫式的利用,對地下礦藏掠奪性的開採,人類對大自然干預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嚴重地表現出來。人們在開發核能的同時製造出了原子彈;基因技術走向成熟爲克隆人誕生創造了條件;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已經嚴重威脅着地球家園的安全。事實告訴我們,人類的生存威脅並非來自於大自然,來自於别的生命形態,而是來自於人類自身。人類正在向自己的敵人方向演化,逐漸演變成自己的掘墓人,人類正在把自己推向死亡的邊緣。

  在我們的少年時代,雷峰、王杰、邱少雲是我們的光輝榜樣,“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是我們的堅强信念,爲人類的解放事業奮鬥終身是我們的鋼鐵誓言。可是,一連串歷史的誤會傷透了中國人的心。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引進了先進管理制度,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開始在中華大地上蔓延。然而,真正得到普遍認同的却只是對“經濟效益”的信仰,中國人歷史地選擇了金錢。隨着階級鬥争成爲歷史的遺迹,政治掛帥的治國方針退出歷史的舞臺,信念模糊了,理想淡化了,共産主義在我們的心目中失去了崇高的地位。如果説,文革的慘痛教訓曾經讓中國人從噩夢中驚醒,那麽我們還需要從美夢中驚醒一遍。

  本來,缺乏理想的人心,惟利是圖,勾心鬥角的社會風氣,是無法承受巨大壓力的。似乎可以預料,在强大外力作用下,散沙般的中國人必將各自奔命,潰不成軍。可是,在洪灾、雪灾和地震灾害面前,大多數中國人却表現出對受難同胞的深切同情。奮力相助,慷慨解囊,以天下爲己任的感人場面比比皆是,人們的精神面貌並没有像理論分析的那樣頽廢和陰冷。照説,剛剛結束的文革已經傷透了人們的心,可是,在二十年前那場反腐敗運動中,社會各階層却焕發出極大的政治熱情。是我們骨子裏本來就埋藏着的“良心”在發揮作用,還是突如其來的事變,足以讓億萬民衆的正義感迅速崛起?究竟應該怎樣理解我們的精神世界?中國人應該怎樣看待自己?一切答案都有待於新思想方法的創立,對人性形成新的認識。

  科學必須和人文主義精神溝通,她有責任爲我們提供基本的價值觀念,以及這種觀念的充分證明。爲了明白生命的價值,懂得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必須擺明事實,澄清觀念,重新樹立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爲此,我們不得不反復審視人性研究的全部成果,用懷疑的目光看待歷代思想大師那些令人敬畏的斷言。既然人類對自己的認識還很膚淺,既然科學正在日新月异地前進,我們就有信心爲人性的本質提供充分的證明,就能够在揭示人類與其他生命形式的本質區别基礎上,重新確立人類在宇宙進程中的中心地位,爲子孫後代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

  這樣的事情本不該輪到我這個學識淺薄的人來做。在歷史上不少科學巨匠,睿智的思想家爲了尋找人性的答案,已經費盡了心思,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可是到現在仍然没有得出肯定的結論,更没有形成值得科學界引爲共識的成果。人性研究的這種狀態,也常被稱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本書中的論述,是處於今天這個特殊時代,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國度中的我,對這個敏感話題進行的大膽探索。也許她僅僅能够爲揭開人性之謎開闢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其中某些觀點,至今仍然不合時宜。那就權且將她當成一本寫給未來的書稿,讓時間來檢測,讓子孫們評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