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社會學學會在2002年
廣東社會學學會在2002年度主要做了幾件事:
一、所寫的一批對策性研究成果引起了領導部門和實際部門的高度重視。如2002午1月中,部分會員參加了省社科聯、澳門社會科學學會聯合主辦的“第14次粤澳關係研討會”,提交的論文《關於粤澳文化交流的一個理論和一個建議》,立刻得到珠海市委主要負責同志的關注,認爲論文中關於做大做强珠海這一珠三角重要戰略城市的觀點,對珠海今後的全面建設很有參考價值,會後專門派人與本會聯繫,徵詢作者對珠海市發展的看法,並决定與本會開展相應的合作項目;2002年,本會部分專家參與了廣東省社科聯和佛山市社科聯主辦的多次調研活動,對省委、省政府關於把佛山市建設成爲廣東第三大城市的决定的實施方面,做了一定的宣傳輿論工作,包括專題報告、電視現場答問等,均得到佛山市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又如本會會員在學習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活動中提出的《對新時期學術研究如何爲經濟建設中心服務的八點看法》等多篇論文,由於理論聯繫實際,針對性操作性强,被省社科聯主要領導列爲重要參考文件;再如本會在殯葬改革中提出的樹葬建議,以及打破行業壟斷,公辦民辦一起上,將殯葬行業列入國民經濟行業的建議,得到上級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的重視,新華社多次編發了内參。經過多年的理論探討和反復向有關部門提出殯改的合理化建議,最近,廣東省民政廳終於發出了殯葬服務業可以放開的信息;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從2001年到2002年上半年,受中央文明委、文明辦和省文明辦的委托,聯合撰寫的廣東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和南海一個市的非公有制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等五個典型調研報告,由於首次提出了該領域比較系統的、可行的理論與對策,對十六大有關内容的撰寫,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均得到上述領導部門的定評;本會與省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會和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從16年前到現在一直堅持研究的“政治文明”,終於在2002年江澤民同志的“5·31”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六大文件中正式被使用的同時,上述學會聯合召開專題座談會的大型綜述,由新華社以大字内參的形式上報給中央政治局委員以上的領導參考,省委和宣傳部領導也作了有關批文。
二、本會除在面上抓了上述一些有影響的活動外,主要通過各專業委員會及本會重點教學科研單位開展相應的工作。如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分别於2002年6月和11月,舉行了“社會體育國際論壇”和“新興小城鎮體育發展研討會”,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和群體司的部分領導和專委會的主要領導等專家作學術報告,收到一定的效果;該專委會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課題《新興小城鎮體育發展規劃的研究》、《我國體育中介市場現狀與管理研究》等,已初步完成了重點市、縣、區、鎮的調研任務,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該會還積極投入省、市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實踐活動,承擔省、市調研任務,當好“智囊團”,比如對2002年在廣州舉行的湯尤杯羽毛球賽的市場推廣,廣州申辦2010年亞運會的競争方案、社區體育和體育場館的調研論证等,均發揮了相應的作用。
再如潜能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從成立之日起,便注意學科基礎理論建設和專業普及應用工作。在世界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中,人不僅要開發“現能”,還要開發“潜能”。研究和開發潜能是世界性全新課題。但有關基礎理論尚未系統化,該專業委員會正在着手這方面的探索,已提出“潜能學”的初步構想的同時,該專委會重視在日常中普及應用方面的培訓、試驗,主要是以專題座談的形式,做了系列性的探討,並取得一批科研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經濟效益;經過近年的籌備,該專委會將推出“潜能開發創富論壇”。
又如殯改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在2002年清明節前後舉行了多次“廣東殯改專題研討會”,收到論文30多篇,多家報刊、電視臺作了報導。《廣東社會學通訊》還編發了兩期專稿,國家民政部主辦的《殯改導報》選登了其中若干篇。由於殯改事業的進展還有許多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需要研究,關鍵還在於“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這也是廣東面臨的瓶頸問題,專委會正在致力於此,也計劃與《殯改導報》等聯合研究,逐步推進。在我國殯葬業如何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問題上,該專委會多年來堅持的許多見解已被發展着的事實所證明,充分體現了理論探索的超前性、創新性品格。
2002年度内,本會重點教學科研單位——中山大學社會學係,累計在校本科生263人,碩士研究生41人,博士研究生13人。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形成了社會學係和社會發展研究所與人口研究所、中法工業與技術社會學合作中心和市場經濟等人口發展研究中心的係級教研組織並積極籌建社會工作係。本年度内,該係出版專著一部、發表論文10多篇,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及國際合作研究基金項目兩項,另有與省、市、地方政府部門機搆合作的各類横向研究課題多項,累計所獲研究經費達數十萬元之多。此外,該係還開展了國内外廣泛的學術交流活動。
在2002年度内,本會的重點科研單位——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是工作活躍、團結、緊張的一年,也是獲得各級科研課題項目最多的一年。其中,《世紀之交的佛山人口》一書,20多萬字,填補了該市這方面的調查與研究的空白,對建設我省“第三大城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改革開放進程中的老年人口》一書和一篇論文,分别獲得國家計生委和中國人口學會聯合頒發的“第三届中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奬”三等奬;有一項目在國家級重點課題競投中中標,所承擔的其他15個省、地區級項目部分已完成;全所參加省内外學術會議、報告、課題、電視臺采訪等達20人次;已發表的論文14篇,約36萬多字。
在2002年度内,本會的重點教學科研單位——廣東商學院社會學係在抓初期的創建工作過程部中,克服了許多困難,不僅在學科規範方面逐步形成專業特色,而且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學科建設,同時發揮了科研優勢,去年立項的有國家社會科學基本項目一項,教育部“九五”規劃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已結項的各一項。由於科研項目方面抓得較緊,得到國内同行的較高評價。與此同時,去年該係還組織學生開展“廣東社區居委會基本狀况調查”活動,深入540多個社區居委會,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在2002年度内,本會的其他重點科研教學單位,如省政府研究中心的社會學工作者,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諮詢爲中心,主編了《邁向現代化的中國廣東》一書和《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密集區的産業布局、分工》、《‘三個代表’體現‘三個文明’》、《專家學者關於大學城一些情况的反映》、《廣州大學城建設與發展戰略研究》、《國外大學城建設的發展史、特點及啓示》、《建設大學城,促進廣東高教事業再騰飛》等研究報告,得到有關領導和部門的高度重視,此外,本會和深圳市社會學學會的個人會員2002年度在科研上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成績(從略)。
這裏還要提及的是,本會在經費困難情况下,一直堅持自費出版、發行内部刊物《廣東社會學通訊》,2002年度内出版了12期約共13萬字,其中一批論文和通訊報導爲省内外報刊選用。
廣東社會學學會新的一年設想是:在省社科聯的領導下,深入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主要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廣東的實際情况緊密地結合起來,從社會學的視角展開理論探索和實踐研究;同時進一步加强學會面上的有關工作,抓一兩個專題研討活動,加强各專委會的内部建設,依靠各重點科研教學單位開展獨立自主的研究,共同爲推進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不斷努力。
(這是作者在2003年1月20日“廣東社會學界迎春聯誼會”上的工作報告,發表於《廣東社會學通訊》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