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號再現海上盛世



  20071224《第一財經日報》

  米 華

  宋人朱彧《萍州可談》記載:

  廣州自小海至溽洲(今臺山市廣海)七百裏,溽洲有望舶巡檢司,謂之一望。稍北又第二望、第三望,過溽洲則滄溟矣。……舶船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風;來以五月、六月,就南風……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占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卧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大約在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廣東南海,—艘這樣的滿載着瓷器和金銀銅鐵的大船,沉没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海上,隨即被淤泥不斷包裹。時光流轉,公元2007年12月22日,當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它從黑闇的海底托起時,船上文物璨然如新。

  歸航了!盡管滄海桑田,歸期遲了千年,但它畢竟還原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部分歷史,見证了古今遠洋貿易的延續和變遷。這艘船被命名爲南海Ⅰ號,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沉船。結合已發掘的4000多件文物和歷史文獻,專家推測它是一條南宋的遠洋商貿船,可能因超載或遇風浪沉没,保存文物應爲6萬至8萬件。

  此外在南中國海域還發現有“南海Ⅱ號”、“碗礁I號”、“泰興號”和“大練島”等大小沉船,中國水下考古中心推測不少於2000艘,因此這裏也被譽爲“海底瓷都”。

  繁榮的海上貿易  

  兩宋時期,“路上絲綢之路”因戰争受阻,自秦漢以來形成的海上絲綢之路更趨發達。據西方史學家研究,兩宋的對外年貿易量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同年的總和,中國商人幾乎控制着從中國沿海到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的主要港口。

  海上絲綢之路分東海起航綫和南海起航綫,後者更爲有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卜工介紹道,廣東早在南越國時就有經南海從馬六甲出去的航綫了,徐聞、番禺等都是古老的港口。

  宋時造船業已很發達,不僅將指南針應用於航海,在沿海航綫外開闢跨海航綫,還發明瞭避免觸礁沉没的密封隔水艙,甚至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很多外國人都喜歡搭乘中國大船。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載:“(廣州造的)蕃舶大如廣厦,深涉南海,徑數萬裏。”

  南海Ⅰ號就是一艘宋代商船,長約30米,寬10米,當1987年被人們偶然發現時,它正沉睡在海面下20多米深處,周圍被2米多厚的淤泥和凝結物覆蓋。盡管沉没原因和船舶來歷尚不可考,但2002年在其僅幾平方米的船艙内打撈出4000多件碼放整齊的精美陶瓷,分屬景德鎮等四大窑係。專家推測它可能駛向西亞、中東或北非等地。

   此外,彼時宋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如在東起潮州、西至瓊雷一帶立寨防海,其中以珠江口一帶最爲完備,官兵近3000人;在廣州、杭州和泉州等地設市舳司;在廣州設外國人聚居處“蕃坊”,並准許修建尹斯蘭教寺和與漢人通婚,最盛時達10萬以上常住人口。宋時與中國通商的國家多達58個。

  即將踏上申遺路

  “連天浪静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

  這是唐詩人劉禹錫描寫珠江河面的詩句。唐宋時廣州港是全國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也是中外産品的集散地。商人們從中國帶走瓷器、絲綢和茶葉等物産,並帶來香料、象牙等异域珍品。可謂“萬國衣冠,絡繹不絶”。

  從南海Ⅰ號中還打撈出鎏金腰帶、鑲寶石的金戒指、仿銀器瓷碗、類似阿拉伯手抓飯時使用的“喇叭口”瓷盤等“洋”味文物,考古學家判斷,這是古代貿易“來樣加工”的實证。《景德鎮陶録》載:“洋器,專售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多粤人,販與鬼子市,式樣奇巧,歲無定樣。”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管理諮詢協會副會長楊願成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聯繫古代海外貿易可以發現,今天廣東的加工貿易、代工貿易等,實際上是古代“來樣加工”的延續,但工藝更向高科技傾斜。 

  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負責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進一步指出,瓷器重且易碎,所以主要通靠海洋運輸,古代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出口瓷器、絲綢和茶葉等繁盛一時,今天的服裝出口實際上也和古代的絲綢出口一脈相承,體現了我國海洋貿易的源遠流長。

  無論如何,代表着我國海洋文明的南海Ⅰ號和海上絲綢之路均有足够的價值申報世界遺産。根據目前的三種主流提法,一種是像敦煌一樣,南海Ⅰ號單獨申遺;一種是海上絲綢之路及其遺址一起申遺;一種是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及其遺址一起申遺。

  據瞭解,寧波等地已經提交過申報海上絲綢之路的文本,而廣州的南越國宫署已經進入預備名單。此外廣州還有諸多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遺存,如出海前前往祭拜的南海神廟、伊斯蘭教建的清真寺懷聖寺及其光塔、清真先賢古墓、光孝寺、華林寺等。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龍家有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還没有考慮好把哪些項目列爲申遺項目。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