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親歷古沉船遷運過程



  20071224《陽江日報》

  胡小昇

  昨日是南海Ⅰ號整體出水的第二天,本報駐守東平的兩名記者連續三次出海,跟隨公安邊防官兵巡邏。風裏來,浪裏去,有幸經歷了古沉船從打撈海域運往海陵島的全過程。

  第一次出海:目擊沉箱加固

  9時38分,廣東公安邊防總隊海警三支隊參謀長樑舒信帶領幾名邊防官兵,駕駛“44708號”高速摩托艇,載着我們前往打撈現場巡邏。

  摩托艇箭一般穿行在海面上,大約半小時後,到達打撈現場。記者看到,“重任1601”半潜駁靠着“華天龍”號起重工程船船尾停泊,半潜駁船頭仍矗立着兩個白色浮箱,船尾的兩個浮箱已經被拆掉。裝着南海Ⅰ號的巨大沉箱安穩地“躺”在甲板上,吊住沉箱的32條鋼索被解除,“華天龍”的巨大吊臂掉轉朝向船裏。一些工人正在沉箱周圍忙着施工,有人在沉箱上進行焊接,把沉箱固定在半潜駁甲板上。

  海上的天氣變了,風高浪急,1 米多高的大浪襲向船隻,拍打着船舷。摩托艇在“華天龍”四周繞行巡邏。大風大浪中,摩托艇劇烈摇晃,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艇上的鐵架才能站穩。在邊防戰士的貼身保護下,我的同事才拍完照片。

  第二次出海:揮别“華天龍”

  下午2時40分,記者乘坐陽江公邊艇“44701號”,再探“重任1601”,同行的還有海警“44074號”、“44071號”。到達時,“華天龍”已起錨撤離,距“重任1601”約一海里。載着南海Ⅰ號沉箱的“重任1601”半潜駁周圍,還停靠着多艘海事等部門的船隻。

  海面上風浪加大,達到六七級,浪花飛濺到甲板上來了。霧氣越來越重,天空變得更加陰沉。透過濃霧,仍可看到“重任1601”上發出電焊的閃光。

  4時左右,公邊艇“44701號”暫時離開該片海域。“華天龍”漸行漸遠,消失在大霧之中。

  第三次出海:踏上護衛航程

  下午5時18分,“重任1601”起航。我們隨“海警44074號” 第三次出海,護送古沉船運往海陵島。

  夜色中,“德鵬號”拖輪牽引着“重任1601”往西航行,夜航燈聚光在“重任1601”上,依稀可辨沉箱身影。四周排列着十多艘公安邊防、海事部門的警戒、護衛、保障船隻。我們乘坐的“海警44074號”居拖輪之左,“海警44071號”在拖輪之右,與其他船隻形成雙縱隊。

  海面風浪仍然很大,氣温下降。官兵們穿着單薄的衣服,扺禦寒風。海面上能見度很低,給船隊航行帶來不便。行至距海陵島臨時碼頭3海里左右海域時,遇到了特殊情况:附近海面錨泊着許多漁船,雷達掃描難以發現其中的小船。官兵們憑目力在海面上仔細搜索,通過對講機聯絡或喊話等方式,通知漁船避讓,清理航道。

  晚上11時,“重任1601”扺達臨時碼頭對開13海里的海域,並下錨停泊,30多海里的不尋常航程終於結束。11時23分,我們的艦船緊靠着“重任1601”錨泊待命。

  出海前來不及吃晚餐,只覺飢腸轆轆。直到凌晨一點,我們和官兵們才每人吃上了一碗麵條。官兵們告訴我們:“今天晚上要在海上過夜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