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漂浮的平臺是我們的家



  ——市博物館館長、中國水下考古隊隊員張萬星專訪(上)

  2007623《陽江日報》

  張文兵 樂之

  張萬星是陽江接觸南海Ⅰ號次數最多的人,這段時間成了媒體“圍追”的對象。在海上打撈平臺上,記者多次想采訪他,都被委婉拒絶。6月上旬,第四期全國水下考古培訓班在閘坡開班,張萬星難得的上岸了。經市政府副市長陳芝岳牽綫,他終於同意接受采訪。在陳列着南海Ⅰ號文物的市博物館展廳裏,張萬星談起他所接觸的南海Ⅰ號。

  6人一組擠在“集裝箱”裏

  記者:南海Ⅰ號現場打撈正式開展以後,你一直在“南天柱”打撈平臺上,請講講在上面的生活。

  張萬星:4月8日,“南天柱”從廣州珠江口出發到達南海Ⅰ號海上打撈現場。4月10日,平臺搭起後正式展開工作。我從西沙“華光礁Ⅰ號”考古現場回到陽江,11日到打撈平臺,這以後基本上在上面工作。

  “南天柱”是一個没有動力的工作平臺,長50米、寬20米,靠前後左右四個錨安在海上,像塊會漂浮的陸地。在平臺上,6名隊員一組擠住在“集裝箱”裏,上下鋪睡覺,個人生活空間很小,生活設施、冲凉房和厠所等都在一個狹窄的環境裏。

  有人説,一旦適應環境就行了,其實海上生活是陸地生活的人難以適應的。水流、壓力、能見度、海洋生物,這些對正常生活來説都是完全陌生的,我們都必須面對。

  深夜迷迷糊糊打電話,差點掉到海里

  記者:在平臺上生活也有危險?

  張萬星:上面到處堆着凝結物、各種型號的鋼絲繩、各種鋼鐵設備,磕磕碰碰很平常,衣服鞋子常揩油。在晚上,如果頭腦不清醒在船上行走,可能缺胳膊少腿,甚至掉到海里都没人知道。船長反復强調,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晚上出來必須保持清醒。

  一天半夜裏,我睡覺時接到電話,信號不好,又怕吵到他人,就走出“集裝箱”,一邊走一邊聽電話,迷迷糊糊中一停步,人已經在船尾。險啊,只要再往前跨一步,就走到海里了。

  記者:那麽狹小的地方,生活一定很枯燥。

  張萬星:有次一位記者上了平臺,看到船上有臺電視機,他説:“還有電視看哪”。其實這臺電視機只能收一個頻道——廣東衛視珠江臺。在很多時候,就連這唯一的一個臺,屏幕上充滿馬賽克和“鐵軌”。

  記者:吃的東西怎麽樣?

  張萬星:幾十個人吃“大鍋飯”,非常簡單。每餐喫飯的鐘點定好,一過時間,厨房是絶對不會留飯菜的。有一次在清理凝結物時,我趕着處理文物,錯過了時間,幸虧厨房的師傅和我關係不錯,特意爲我留了一份。

  潜水下海要防海蜇的襲擊

  記者:不少人關心一個問題,你和隊員們在海上作業,是不是會受到海洋動物的襲擊,比如鯊魚、海蜇等。

  張萬星:海洋環境的危險很多,首先是海水壓力。海面上一個大氣壓,每往下降10米增加一個大氣壓,到20多米深的位置,就是三個半大氣壓了。這麽强的氣壓對人體有一定影響,聲音都會改變,必須慢慢出水,如果突然從海底冲到海面,肺承受不了急劇的壓力變化,會被撕裂。通過訓練,海水壓力是可以克服的。

  還有就是時刻可能遭到海洋生物的襲擊。在打撈現場遇到鯊魚的概率非常低,我潜水以來從没碰到過。但附近有很多海蜇,伸長觸鬚在海水中遊動,觸到潜水服或者我們背的壓縮空氣瓶,就掛在上面。有時掛在下海的入水繩上,一根繩子可能吊着三五個。有種粉紅色的海蜇,看上去很漂亮,是有毒的。我在2001年那次潜水時,就遭到過襲擊。它吊在繩上,等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長長的觸鬚“唰”從頭部掃過。露在外面的上嘴唇一陣疼痛,好長時間都是紅腫,一道傷痕像土耳其人的胡子,兩三個月以後才恢復。

  很多潜水隊員都被海蜇襲擊過。有個潜水員下海,海蜇貼在潜水服上,他上岸以後脱衣服,海蜇的觸鬚沿着後背一直刮下去,像鞭子抽打一樣,留下一道道血痕。我想,其實人類對海洋生物不是很瞭解。

  那對小金圈是我發現的

  張萬星:前段時間新聞媒體報導過一對金小手鐲,曾推測是女性或兒童佩戴之物。其實不是金手鐲,它是方楞形的,戴着會硌手,我們且稱它小金圈。那對小金圈是我發現的。在前期清理凝結物時,我們在抽泥管口加了過濾網,防止文物遺失。一天上午,又抽上一堆雜物。我和一名工程師在旁邊,看見有道亮光在黑泥裏閃了一下,走過去一瞧,是個小金圈。我趕緊用鐵絲勾出,還濺了一身泥。發現這個金圈後,我想是不是還有一個,就多留了一個心眼。果然,下午的時候,在另一次過濾網雜物清理中,又看到一個金圈,只在泥裏露出一點點,我一把用手抓住。有工人也發現了有金器出水,與旁邊人員嘀咕,可能懷疑我獨吞那個金圈,私自藏起來了!後來,領導和專家到船上視察,兩只金圈擺了出來,幾名工人才釋懷。

  地方黨委政府的“特派員” 

  記者:在南海Ⅰ號打撈平臺,你主要負責哪些工作?

  張萬星:我是多重身份。首先,我是參與打撈的中國水下考古隊的一名隊員。具體的工作任務是水下工程監督,也就是在施工過程中會不會危及到文物安全。其次,要協調公安邊防、海事等部門做好現場保衛,當然這種協調還體現在其它方面。在海上平臺,職業潜水員是一個特殊工種,我和他們有許多共同語言,非常尊重他們,管他們叫“師傅”,私人感情都很好。

  記者:你還是市里派出的現場代表。

  張萬星:對。在打撈階段,現場施工以交通部廣州打撈局爲主,陽江方面主要負責安全保衛。除了上面兩項,作爲陽江方面的代表,我還承擔了爲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現場信息的工作任務,及時向市里通報有關信息和工作進展,便利於市委市政府領導及時瞭解工程相關情况。很多時候,如果不及時匯報情况,有些工作可能銜接不上去。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