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都是“始發港” 共推“海絲路”



  20011122《羊城晚報》

  張演欽

  聞名遐邇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有許多出發港,十餘年來許多古老港口都在爲“始發港”的名份争個不休,但是記者趕赴廣東湛江參加有關研討會時發現,雖然會議明日才正式召開,但從今日起陸續到達的各路學界人士,已經主動放下這一争議話題,在共同推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品牌上達成共識。 

  本次活動的發起人、中大名教授黄偉宗一語中的:我們要尋找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文化的契合點,與世界文化進行更廣泛而有認同感的對話。對中國的學界來説,整合這一資源,有着更寬泛而重要的意義:這就是探索整個中國文化的“入世”之路。 

  共推“海絲路”品牌大家受益 

  自從泉州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對海絲路“始發港”品牌進行開發後,沿海有關城市更以加倍的熱情“亡羊補牢”,發掘、樹立並分享這一品牌。 

  沿海有關城市如此重視“海絲路”品牌,與它立竿見影的現實效應有關:福建泉州10多年前最早宣傳和開發始於南宋時期的“海絲路”始發港品牌,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和支持,得以直接與當年絲綢之路通商國開展商務和旅遊往來。而在擁有漢代“海絲路”始發港徐聞港的湛江,品牌效應也已得到初步發揮:來自海絲路途徑地區的一位承包整個海南島某樹種種植的老闆,正在和湛江市政府洽談,要承包整個雷州半島的桑樹種植;而另一位商人,打算斥巨資在徐聞縣興建數平方公里的大型“漢城”…… 

  徐聞縣縣長黄心强的期待很有代表性:“海絲路”不但可以帶動粤西特别是雷州半島的旅遊業、娱樂業、交通運輸業、飲食服務業等第三産業,還可以帶動廣東的文化工業、體育産業、媒介産業,甚至對科技産業都有重大影響…… 

  打破地方主義共享文化資源 

  正因爲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存在如此誘人的前景,理所當然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海絲路”發祥地廣州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北海市不甘落後,旅遊局的劉明賢科長説,北海必須比别人十倍或百倍努力地趕上去,争取自己應得的地位。 

  現在,無人再敢低估海上絲綢之路的品牌價值。大家達成共識:聯手進行研討和開發。 

  海上絲綢之路項目組組長黄偉宗教授告訴記者,項目組已與廣州市和泉州市取得聯繫,達成共同籌備明年舉辦“中國南方港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合作意向,並將與海南、廣西有關方面協作,對中國東南沿海的徐聞、合浦、泉州、廣州等港口的史迹進行較爲合理的規劃。負責審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成員之一、中國文物研究所黨委書記盛永華表示:支持所有的相關遺迹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中國屬於海洋文化大國之列 

  本次會議要解决各個有關沿海城市的争議,達成整合整個“海絲路”文化資源,共同開發共同維護的目的。 

  此外,學界有一個更爲深刻的期待:改寫外國學者對中國文化只是“大陸文化”的界定。提出“珠江文化”概念的黄偉宗認爲,珠江文化有明顯的與海洋文化對接的特性,對西方和海外文化接收甚多甚快,因而前沿性也較强,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存在很强的共通性。對珠江文化的研究,對“海絲路”的研究,有利於恢復中國海洋大國的形象,確定中國屬於海洋文化大國之列,改寫世界文化史。

  (注:同時報導的尚有《人民日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湛江日報》、  《湛江晚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