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要抓緊研究開發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文化遺産



  200412《省政府參事建議》

  黄偉宗

  最近,我隨同省參事室領導和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的幾位歷史學家、地理學家、考古學家、文化學家、語言學家,到我省的懷集縣、封開縣和睦鄰的廣西賀州市、梧州市進行了專題考察。從史料和現場勘查發現,在這兩廣四縣市的邊境地區,有着許多至今尚未引起注意的寶貴文化遺迹,這就是海上與陸上兩條絲綢之路的對接點或通道。如:我省懷集縣的天後廟與海洋祠史料與故址,綏江邊的厘竹碼頭,我省封開縣與廣西賀州市的鷹洋關古道、謝沫關古道、臨賀古城、信都石城等等。這些文化古迹,過去雖早有發現,但大都只是從其所屬年代的歷史古迹而定其價值和意義,均未能從世界文化遺産的視野和高度認識其價值和意義,實是很遺憾的。

  我們項目組的幾位專家和教授,近兩年曾先後到我省與湖南交界的樂昌縣、與江西交界的南雄縣、與江西交界的龍川縣、與廣西交界的羅定縣、以及廣西的玉林市、北海市、欽州市等地進行過考察,均在這些地方發現許多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點或通道,如:樂昌和龍川的舊佗城、南雄的梅關珠璣巷、羅定的南江口、玉林的鬼門關等等,都是著名的歷史古迹,但過去僅是從南北交通樞紐認識其價值,均未能認識其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點或通道的價值和意義,  當時我們也只是剛剛開始悟到這一點。最近這次考察,從更多更廣地域的古迹和史料中,使我們對這項文化遺産的認識更明確、更深化了。 

  當今世界,陸上絲綢之路已經家喻户曉,海上絲綢之路也於近年名噪遐邇;而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對接點或通道説法似乎少見,學術上尚無此稱謂之概念或符號,古迹的實地上迄今尚無以此稱謂之地名或文化定位。然而,經我們近幾年所作的以上實地考察,從有關“古廣信”的史料(特别是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嶺南後,派黄門譯長在古廣信出發,從徐聞、合浦出海越南印度而開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載),以及張九齡的《開鑿大庾嶺路序》和關於珠璣巷·的史料等等,無不證實這説法及其稱謂概念,不僅是可以成立的,而且是具有深廣的研究開發意義的。照我看來,不僅兩廣有許多這樣的對接點或通道,在雲南、貴州、四川、福建等省都有對接點或通道,可以説遍佈珠江水系及其水域和泛珠三角經濟圈,還可能遍及全中國、以至全世界與海陸絲綢之路相關各國或地區,成爲名符其實的世界文化遺産之一部分。

  據2003年8月29日《參考消息》轉載日本《讀賣新聞》8月18日報導,新上任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鬆甫晃一郎答諾社記者問時稱:他支持將整個(包括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列爲世界文化遺産。估計這建議實現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一旦形成决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會組織專家團對所有海陸絲綢之路古迹進行考察認定,極有可能在近兩三年内進行。現在我國海陸絲綢之路的古迹已基本有了定論,唯我省的海上絲路古迹的研究論证尚不够充分,海陸絲路對接點或通道的研究更是處於空白狀態,如果不立即抓緊做好研究開發工作,或者做得不够充分,一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來考察,將會手足無措,失去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機遇,造成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因爲每項世界文化遺産只評選一次)。爲此,我特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一、將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對接點或通道的研究開發項目,正式列爲建設文化大省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計劃項目,將原省政府批準由省參事室(文史館)和省珠江文化研究會聯合組成的“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擴大爲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與海陸絲路對接通道研究開發項目組(簡稱海絲項目組),直接對省建設文化大省領導小組負責,直接承受任務和撥款,直接作出研究開發計劃和規劃,直接作出經濟預算與决算,並對具有海上絲綢之路和海陸絲綢之路古迹的縣市的研究和開發,更有指導和協調的責任。

  二、建議由省政府辦公廳、省文化廳、省參事室(文史館)牽頭,於2004年上半年内,召開海絲文化遺産研究開發協調工作會議,邀請廣州、湛江、陽江、汕頭、潮州、汕尾等市(及其有關縣區)領導和有關部門參加。會後組成聯繫小組,承擔聯繫協調的日常工作。

  三、建議於2004年底前,舉辦研究開發海陸絲綢之路對接通道的學術研討會,  由我省肇慶市、廣西賀州市和梧州市以及廣東省參事室(文史館)牽頭,  由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廣西賀州八步區和富川縣、廣西梧州的蒼梧縣、廣東懷集和封開縣政府承辦,邀請北京、上海、泉州、西安、厦門、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的學者100人參加,地點另議。爲此,必須於2004年春節前後,  由上述各地有關部門派人組成聯絡小組,開展籌備工作。

  四、繼續編輯出版有關海絲文化的《珠江文化從書》系列,争取每地編寫出一册本地海絲文化的學術專著,如:《廣州海上絲路史》、《湛江海上絲路史》、《陽江海上絲路史》、《汕頭海上絲路史》、《潮州海上絲路史》、《汕尾海上絲路史》以及《古廣信海陸絲路通道研究》、《南雄梅關珠璣巷海陸絲路通道研究》、《賀州海陸絲路通道研究》、《懷集海陸絲路通道研究》等學術專著,這些論著既是對各地文化遺産的學術定位,也是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考察時必須提供的學術論证。

  五、建議上述各有關縣市在編寫本地有關海絲文化學術專著的基礎上,同時組織作家撰寫以本地海絲文化爲題材的歷史報告文學、長篇小説、電視專題片或電視劇、連環畫或畫卷、戲劇或舞劇,造成全方位、立體研究開發海絲文化的局面,同時,也可以創造更多的文化産品和精品,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爲建設廣東文化大省和泛珠三角經濟圈作出貢獻。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