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省經濟概况



  第一節 廣東省基本情况

  一、廣東省人文歷史地理概况

  (一)社會經濟演變

  廣東的歷史淵源悠久。遠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廣東境内已有人類活動。粤北曲江縣馬壩發現的“馬壩人”遺址,距今12.9萬年左右。粤西封開縣漁澇區發現的“垌中岩人”遺址,距今約3萬年左右。這些遺址表明廣東省境内在十幾萬年前已存在原始群體。

  從粤北、粤西、粤東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發現的許多人類化石、石器和青銅器文化遺址,表明廣東省境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奴隸制社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原人民開始南遷,帶來北方鐵制農具與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科學知識,促進了廣東地區的經濟開發,遂步過渡到封建社會。明朝中後期我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地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較早的地區。這時廣東的農業、手工業和對外貿易都已居於全國先進水平。到19世紀初,廣東的冶煉、紡織、制糖、鐵器等行業已涌現大批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但是中國以男耕女織的家庭經濟爲主要特性的自然經濟仍根深蒂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十分緩慢。16-18世紀,正當西方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近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候,中國封建王朝却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甚至人爲地中斷了中西文化交流,從而使中國漸漸落後於世界,長期停滯在封建社會階段。

  西歐、北美由於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别是産業革命之後,不斷向東方擴張、侵略。18世紀中葉開始,英國便向中國大量銷售鴉片毒品,企圖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地處東南沿海的廣東省首當其衝。1840年鴉片戰争首先在廣東爆發,結果中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廣東沿海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廣州、汕頭、廣州灣(今湛江)、江門、肇慶、惠州等口岸先後被迫開放爲通商口岸,從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至於澳門早在1507年就被葡萄牙殖民者佔據,成爲向中國推銷商品的重要貿易據點。西方資本主義列强通過武力和不平等條約在中國取得經濟、政治種種特權,中國的獨立和主權遭到嚴重破壞,逐步成爲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地。原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手工業遭到嚴重破壞,小農經濟逐步破産,中國從封建社會一步一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地處沿海的廣東尤爲迅速和嚴重。這個時期廣東近代工商業和對外貿易雖有一定發展,並成爲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户,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鴉片戰争後,英國等資本主義列强爲適應其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需要,逐漸在廣東開設銀行、發展交通運輸、投資辦廠,産生一批外資企業。接着廣東僑商也引進國外先進機器技術,辦起一批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封建統治集團的洋務派也在廣東辦了一些近代企業。廣東是中國近代工業龢民族資本主義最早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資本主義列强無暇東顧,中國廣東等地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一定發展。30年代初陳濟棠掌管廣東時期,廣東經濟又有過一段相對穩定的發展。1936年廣東經濟達到解放前的最高水乎。1937-1945年抗日戰争期間,廣東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戰後廣東經濟没有得到全面恢復,又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掠奪、破壞,解放前夕廣東經濟處於極端混亂、全面崩潰狀態。

  中國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轉變過程,廣東尤爲迅速和嚴重,同時也較早地接受西方近代資産階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較早地産生近代工業龢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中國人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迫和剥削,人民大衆日益覺醒,不斷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争。在中國近代史上,廣東是反帝反封建鬥争的前沿陣地,是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的策源地。如禁煙運動、三元里人民抗英鬥争、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戊戌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北伐戰争等,都首先在廣東爆發或醖釀。在這些鬥争中廣東涌現出林則徐、康有爲、樑啓超、孫中山等一批杰出代表人物,以及一批杰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和領袖人物。廣東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歷史沿革和現行行政區劃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之前,嶺南地區(今兩廣大部)是古代南越族及其先民居地。廣東省簡稱粤,即源於此(古代粤與越相通)。公元前221年秦將領先是屠睢繼由任囂、趙陀平定嶺南,並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地區第一次設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廣東省境大部分屬於南海郡和象郡,小部分屬桂林郡),郡下設若干縣。秦末漢初趙陀乘中原戰亂之機將南海、桂林、象三郡合併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公元前206-前137年)。南越國先後割據90多年。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兵再次平定南越,重新劃分爲3州7郡。東漢初年,廣東省境大部屬交趾州。東漢末年交趾州改稱交州。公元217年交州州治東迂到番禺(今廣州)。公元264年交廣分置,即合浦以南各郡爲交州,合浦從北各郡爲廣州(州是當時的一級行政區劃單位)。廣州自此得名。早在秦統一之前,番禺(今廣州)已是嶺南地區的一商業都會。秦末郡尉任囂首先在今廣州市區侖邊路、中山四路一帶築立城郭,後來趙陀加以擴充。自任囂建城至今,廣州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若從傳説公元前9世紀楚國與南越交往中在番禺建有“楚庭”算起(現在廣州越秀山仍有“古之楚庭”牌坊),廣州則有2800多年曆史了。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東境内郡縣數目不斷增加,行政區劃常常變化。廣東隋屬楊州,唐代先置嶺南道,後又置嶺南東道、嶺南西道。宋代爲廣南東路,小部分屬廣南西路。元代分屬江西行中書省和湖廣行中書省。明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設置廣東布政使司,下轄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肇慶府、惠州府、潮州府、雷州府、高州府、廉州府、瓊州府以及羅定州,共10府1州76縣,基本形成了廣東省轄區域輪廓。清代將明代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爲省,設置廣東省相沿到今,但所轄地域範圍仍有變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廣東省的行政區劃有過幾次變動。建國初期,先後建立了海南(瓊崖)行政區及珠江、潮汕、興梅、東江、西江、北江、粤中、高雷、欽廉等9個專區、6個地級市和98個縣。1952年、1965年先後兩次將欽州(合浦)專區劃歸廣西省。1988年海南建省。自此之後,廣東省省界未再有變動。省内行政區劃,從1983年開始實行市帶縣管理體制,後來一些縣先後設置中山、東莞、陽江、揭陽、順德、臺山等市,逐步形成現在廣東省下轄22個市,73縣、3自治縣、43市轄區以及東沙群島的行政區劃。

  (三)人口與民族

  中國經濟、文化最早發源於中原地區,然後向外、向南擴展。廣東最初是南越族居地,遠離中原,與黄河流域、長江流域相比開發較晚。宋代以前,廣東還地廣人稀。秦統一中國後,中原漢族人口不斷南遷到廣東境内與南越族雜居。此後漢、晋、隋、唐、宋各代末年,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又有多次漢族人口大量南遷。現在廣東省多數居民是中原漢族人口後裔,原住南越族基本上已被漢族同化。但在邊遠山區南越族人仍然保留較多的自身特點,形成黎、瑶、苗,壯、畲等少數民族。此外還有歷史上從外地遷入的回、滿、蒙、藏、維吾爾、彝、布衣、朝鮮族等。現在全省共有42個少數民族35.0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0.56%,而漢族占99.44%。

  隨着中原人口南遷和經濟不斷發展,廣東人口逐漸增多。從清代開始,廣東人口增長幅度加大,到干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廣東省人口達1448萬,1840年鴉片戰争時增到2528萬,開始成爲我國人口較密的省份。1935年廣東省人口增加到3160萬,是解放前人口最多年份。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期間,廣東省人口大大减少。1949年廣東人口仍未恢復到戰前的數量。

  解放後,廣東省人口迅速增長,其速度超過全國平均增長速度,是全國人口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剔除1965年劃入廣西省的欽州地區和1988年海南建省之後的人口,1949年廣東省人口2782萬,到1985年達5655萬,36年間人口翻了一番。根據第4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1990年7月1日廣東省總人口6282.9萬,與1982年第3次入口普查時的總人口相比,8年間共增加919.73萬人,平均每年增加114萬,年平均遞增2.00%。人口增長速度居全國第3位。廣東省人口總數,僅次於四川、河南、山東、江蘇,居全國第5位,比歐洲英、法、意等大國的人口(均不足6000萬)還要多。

  (四)地理環境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南部。北依南嶺,南臨浩瀚的南海,是我國大陸通住東南亞、大洋洲、南亞、西亞和非洲等地的主要出海口,是祖國的南大門。

  廣東全省陸地面積17.79萬平方公里,在我國是一個面積中等大小的省份,但比歐洲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瑞士5國面積總和(16.83萬平方公里)還要多一些。

  廣東地形上屬於我國東南沿海丘陵的一部分,境内以山地、丘陵爲主(占全省面積的62.4%)。大體上北部是山地、中部是丘陵、南部是沿海平原、臺地、丘陵相間。地勢北高南低,多數河流自北向南流人南海。其中最大的河流是由西、北、東三江在本省腹部交匯的珠江水系。珠江不斷向外冲積形成珠江三角洲平原。東部沿海由韓江、榕江、煉江冲積形成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是廣東省的兩個主要平原,但面積不很大。廣東省平原面積僅占全省面積的23.5%。

  北回歸綫横貫廣東省中部,全年≥10℃連續積温大部分地區在6000-8000℃之間,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屬於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是高温多雨、夏長冬暖,光、熱、水、土等因素的組合較好,與同緯度的西亞沙漠直逼海岸的情况迥然不回,十分有利於農、林、漁業發展,一年兩造水稻加冬種可三熟。生長期長而生産週期短,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廣東大陸岸綫長達3868公里,是全國大陸岸綫最長的省份,而且岸綫曲折綿延,又有島嶼摒障,加上許多河流出海口,擁有衆多優良的海港和河港,爲河海運輸、捕澇、養殖及海外交通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廣東省礦産資源多種多樣,尤以鉛、鋅、鎢、錫等有色金屬比較豐富,儲量居全國前列,是我國有色金屬的重要産區。但省内大陸缺乏煤、鐵、石油等工業發展所需的大型礦藏。今後需依靠海洋資源(南海珠江口盆地的石油資源,以及建築大型海港從海外輸入鐵礦石等),才能加快本省重工業、化學工業的發展。

  廣東省内地理條件因素及其組合狀况的地域差异十分顯著。腹部的珠江三角洲平原不僅自然條件最爲優越,而且毗鄰港澳、華僑衆多,水陸交通方便,商品經濟發達,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便捷,從而發展成爲全省經濟最發達的核心區域。北部山區,特别是離京廣鐵路較遠的東北邊緣和西北邊緣的山區,叢山峻嶺,耕地較少,交通不便,遠離經濟中心,是廣東省最爲貧困落後的地區。

  綜觀廣東全省,山多、水多、熱量多是廣東省的優勢;耕地少、資源不足是廣東省的劣勢。但地處沿海、位置優越,爲廣東省商品的進出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只要從本省實際出發,發揮優勢,揚長避短,以長補短,就可以促進本省經濟發展。

  二、廣東省情特點

  (一)人多地少、資源不足

  廣東地形以山地、丘陵爲主,缺少廣闊的大平原。這就制約着廣東省耕地面積不可能大規模擴展。廣東省墾殖指數歷來比較低,到1989年爲止,全省耕地面積僅有3787萬畝,只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4.2%。而廣東省的人口,從清代開始大幅度增加,1840年鴉片戰争時廣東人口已達2528萬,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100人,成爲我國人口最多、最密的省份之一,開始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1935年廣東人口突破3000萬(含海南、欽州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劇。人多地少、戰亂頻繁,是鴉片戰争後到解放前夕廣東人口大量向國外遷移的重要原因。解放後,廣東人口以超過全國人口平均增長速度迅速增長。1949年2782萬(不含海南、欽州地區),1967年突破4000萬,l978年突破5000萬,1989年突破6000萬。解放後40年,全省人口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年增加90萬左右,最多的1971年增加136萬。與人口迅速增加的狀况相反,耕地面積却不斷减少。解放後由於經濟建設中大量佔用耕地,從1956年開始廣東省耕地總面積就不斷减少。1987年全省耕地面積3797萬畝,比1957年4585萬畝减少了788萬畝,平均每年减少26.26萬畝。其中1978年到1987年的9年中,由於城鎮、工交和農村住房建設亂占耕地,全省减少耕地面積371萬畝,平均每年减少41.22萬畝,相當於每年减少一個中等縣(花縣耕地40.78萬畝)或幾個小縣(連山縣10.82萬畝、連南縣10.13萬畝、蕉嶺縣11.93萬畝、惠州市11.41萬畝)的耕地面積。耕地面積不斷减少,人口却不斷增加,結果人均耕地面積急劇下降,由1957年人均耕地1.44畝下降到1989年0.6畝〔1〕。人口最稠密的潮汕平原澄海縣人均耕地不足0.4畝。廣東省現在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全國人均耕地平均數(1.4畝)的1/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平均數(5.5畝)的1/9,在全國排倒數第二位。人多耕地少是廣東省情的突出特點之一。由此而來的問題之一便是糧食不足。近代歷史上廣東就是缺糧省。解放後廣東省農業生産兒乎全力抓糧食,從1953-1975年廣東曾調出糧食支援外省。由於人口基數大、增長快,以及調整産業結構,從1976年開始廣東省糧食缺口愈來愈大。1980年代平均每年缺少20億斤以上,需從外省調入和進口來解决。

  人多地少制約着廣東經濟的發展,特别是制約着廣東省産業結構和農業布局的調整,關係到廣東省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就更加迫切要求改革不合理的經濟管理體制,實行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從而發揮本身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二)原有經濟基礎薄弱,資金缺乏,技術落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廣東省的工農業生産發展十分緩慢,近代工業建設甚少,直至解放前夕的1949年,全省工業固定資産只有3億多元,工業在工農業總産值中的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還低11個百分點。解放前廣東省的工業主要是農産品加工業,而且多數是設備簡陋、手工操作爲主的小企業(平均每個企業只有10個人左右)。工業中重工業比重極低,僅占工業總産值的9.5%,比全國重工業比重的平均水平低17個百分點。爲數不多的重工業,也是一些機械修理企業,製造能力很低,而燃料動力工業和原材料工業很少,鋼鐵、石油和石油化工更是一片空白。1950年全省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只78元,人均國民收入66元〔2〕。

  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廣東省經濟有了很大增長。1978年全省工農業總産值比1949年增長9.6倍,其中工業産值增長26倍〔3〕。但是仍然没有擺脱經濟技術落後、人民生活困難的狀態。1978年廣東省人均國民生産總值367元,人均國民收入319元〔4〕。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83元,山區農民入均純收入更低,只有158元〔5〕。廣大農民生活基本處於貧困階段。全省有幾百萬人口生活在人均純收人150元貧困綫以下,温飽問題没有得到解决。從技術狀况來看,廣東省在解放後雖然已建立起一批現代化的鋼鐵、機械、石油、化工企業,1978年工業産值已占工農業總産值的72.9%(工業産值占社會總産值的57.2%),但農村人口仍占總人口的80%多〔6〕。農村雖已擁有一批農業機械(1979年全省擁有拖拉機2萬多臺,各種農業機械總動力達828.9萬馬力),但農業基本上還是以手工操作爲主的落後狀態。全省農産品商品率1978年爲43.7%,基本上是自給、半自給的自然經濟,邊遠山區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廣東全省來説,仍屬於封閉型的内向型經濟。

  解放初期,由於帝國主義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廣東地處國防前哨;本省又缺乏大型煤、鐵、石油礦藏,不適應當時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需要,長期以來廣東不是國家投資建設的重點地區,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很少放在廣東,加上經濟建設方針上的失誤,使廣東省的優勢得不到發揮。從1965年至1978年的14年間,廣東省工農業年增長率爲6.5%,長期低於全國年平均增長8%的速度。廣東省工業産值在全國工業總産值中的比重從1949年的5.2%下降到1980年的4.5%。在東部沿海地區,廣東省的工業落後於上海、遼寧、江蘇、河北、山東等省市。

  解放後由於國家工業建設重點擺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廣東省的科技、教育不僅排不上重點,而且還抽調一部分科技力量支援北方重點建設地區,加上本省不重視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從而使廣東省科技、教育事業在全國的地位逐步下降。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廣東省每10萬人中擁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489人,比全國平均水平(615人)低20.5%。總人口中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高中文化的比例是高於全國,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少於全國平均數)。1983年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只占全省總人口的0.86%,低於全國平均1.18%的水平,在全國排第25位,遠遠比不上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江蘇等省市。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與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改革開放後至1990年底雖然從外地引進7.5萬名專業技術人員,使之在總人口中占的比重達到1.73%,比1983年的0.86%提高了一倍多〔7〕,但仍達不到1990年的全國平均水平,更比不上京、津、滬和遼寧、江蘇等省市。

  總之,改革開放前廣東省經濟薄弱,資金缺乏,技術落後。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處於中下水平。

  (三)省内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沿海平原與内地山區差异懸殊

  廣東沿海平原地區,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是全省經濟發展條件最爲優越的地區。近代以來世界經濟技術自西歐、北美向東擴散,我國沿海地區首先接受西方先進的經濟技術和科學文化。資本主義列强侵入又造成沿海地區少數港口城市的畸形發展。解放前廣東的工業90%集中在廣州、佛山、汕頭等少數沿海城市,而廣大内地工業很少,幾乎没有現代工業。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更爲落後,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沿海平原與内地山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地區條件差异和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短時期内難於改變。

  解放後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過程中,努力改變舊中國遺留下來的沿海與内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不合理狀况,在推進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過程的同時,廣東把經濟建設的重點逐步轉向北部,特别是礦産資源比較豐富、京廣鐵路沿綫的韶關地區,逐步形成以韶關市爲中心的重工業基地。但是,改革開放前沿海地區的優勢得不到發揮,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又减緩了全省經濟發展速度,削弱了支援内地建設的能力,廣大内地山區仍然是一種半封閉、半自給的自然經濟。特别是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工農業和科學技術都十分落後,不少地區人均收入很低,温飽問題都没有解决。改革開放後,沿海地區的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沿海與内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又有所擴大。1985年全省經濟最發達的珠江三角洲人均工農業産值達到2837元,人均國民收入1690元,而47個山區縣(大部分在内地,沿海地區也有少數山區縣)人均工農業産值只有484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43.6%,只相當於珠江三角洲的l/6。山區縣人均國民收入在150元貧困綫以下的仍有295萬人〔8〕。1989年珠江三角洲富裕縣市南海、順德、中山、東莞的人均國民收入在3173-3416元之間,而山區最窮的五華、龍川、和平、豐順等縣只有471-584元,窮縣只有富縣人均國民收人的1/6〔9〕。

  内地山區遠離經濟中心,商品經濟不發達,科學技術、基礎設施落後,人才、技術、資金均爲匱乏。因此内地在開放層次、經濟發展摸式各方面都與沿海地區有很大不同。爲了使全省經濟得到更快的發展和達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省政府已采取經濟技術先進的沿海地區支援内地落後地區的措施,1991年沿海7市先後同山區6市1縣建立了對口掛鈎扶持責任制。廣州市扶持清遠市,深圳市扶持梅州市,佛山市扶持汕尾市,江門市扶持韶關市,中山市扶持陽江市,東莞市扶持河源市,珠海市扶持和平縣。

  三、廣東省實行改革開放的優勢

  (一)地處沿海、毗鄰港澳、華僑衆多

  廣東省地處我國大陸南部沿海,又有西、北、東三江匯流而成的珠江水系和韓江等河流自北向南流人南海,擁有衆多的海港和河港。從這些優良的港口出發可通往東亞、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廣東省陸、海、河、港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十分有利於開展對外經濟貿易和科學文化交流活動。地處沿海是廣東省各種優勢的基礎,也是廣東省率先實行對外開放的重要因素。因此廣東省的對外開放,首先是從沿海開始,然後向内地推進,逐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内地這樣多層次的開放格局。

  香港、澳門原是廣東省行政區域的組成部分,只是在近代被英國和葡萄牙所占。由於香港、澳門本身具有我國大陸南部沿海港口發展對外貿易的優勢,被英、葡所占之後成爲東西方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銜接點,從而推動着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在戰後短短的幾十年裏,香港發展成爲國際貿易中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信息中心、旅遊中心。香港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從1950年的250美元左右迅速提高到1980年的5000多美元,增長20多倍。與改革開放前大陸人均250美元左右的經濟技術落後狀態,形成了巨大的經濟落差。香港雄厚的資金力量以及國際市場、航運設施、銷售渠道、信息網絡等都是大陸對外開放中十分需要而又可供利用的。廣東省恰恰是我國唯一與香港、澳門毗鄰的省份,而且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廣東對外開放中擁有的這種地緣優勢是其他省份不可能有的,是促進廣東省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廣東省首先開闢的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都是毗連港澳,目的就是爲了更好地利用香港、澳門的資金、技術、市場等有利因素。現在廣東省對港澳的出口占整個出口額的75%以上,來自華僑、港澳的資金占全省利用外資的90%。

  廣東省是我國華僑最多的省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興梅地區是全國著名僑鄉。祖籍廣東的海外華僑、華人約有2000萬,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70%。他們分佈在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同胞600多萬,其中80%以上是祖籍廣東省。長期以來,華僑和港澳同胞在外艱苦創業,不少人成爲企業家、工程師、科學家。據估計世界上海外華人積蓄的資産總額達1300億美元。華僑歷來有愛國愛鄉的傳統,熱情支援祖國和家鄉建設。遍佈世界各地的華僑,不僅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渠道,也是籌措資金的重要來源。1979年至1991年廣東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約150億美元,其中90%是華僑、港澳同胞的資金。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都有很多本地人在香港、澳門。本地人與本地人有家鄉感情,洽談生意容易談得攏。有了這種血緣、人緣關係,易於開展經濟貿易活動。

  總之,廣東省地處沿海,毗鄰港澳,華僑衆多,對廣東省實行改革開放非常有利,這是廣東省擁有的巨大優勢。

  (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

  戰後由於科技革命的興起,歐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實行高工資、高消費,勞動工資成本大大提高,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大多數長期遭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經濟技術落後,人民生活貧困,勞動工資成本低廉,國際上形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工資的巨大差异,兩者相差十幾二十倍。於是發達國家致力於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産業,而將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轉移到勞動工資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1973年能源危機後,發達國家又將消耗能源或資源多的、環境污染嚴重的部分重化工産業也轉移到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亞洲“四小龍”在60年代開始利用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實現了工業化,發展成爲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80年代以來,不僅發達國家繼續進行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而且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也由於工資水平上漲而失去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優勢,也開始將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轉移到勞動工資低廉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費用低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爲中國沿海地區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特别是廣東沿海地區毗鄰港澳,更有利接納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出來的資金、技術和設備,這是有利於廣東實行改革開放的又一有利因素。現在珠江三角洲涉外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生産,絶大部分是從香港轉移過來的,并且有力地帶動了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

  (三)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商品經濟與對外貿易發展較早

  廣東省經濟開發歷史雖然比黄河流域、長江流域爲晚,但由於廣東地處我國大陸南部,氣候高温多雨,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自然條件優越,適於種植水稻、熱帶亞熱帶水果和糖蔗、蠶桑等經濟作物,而且西、北、東三江交匯,海上交通便捷,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南亞、西亞的最近出海口。因而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經濟與對外貿易發展較早。在秦代之前,番禺城(今廣州)已成爲嶺南的商業都會,漢代成爲全國有數的商業城市。六朝時(約在公元265年-494年)廣州逐漸取代徐聞、合浦,成爲對外交通的重要口岸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代廣州成爲世界著名港市。爲此,唐玄宗時最早在廣州設立專門管理對外貿易和交通的官員——市舶使。據史料記載,唐代時僑居廣州“蕃坊”(今廣州光塔路一帶)的阿拉伯、波斯商人曾達12萬之多。清代公元1757年後,廣州成爲全國對外貿易的唯一口岸,有專門同外商進行交易的洋貨行,俗稱十三行。英、法、荷、丹麥等國商人在廣州設立商館,盛極一時。廣州作爲華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和外貿港口已有將近2000年的歷史。

  明代中後期以來,珠江三角洲成爲全國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最早萌芽的地區之一,商品性農業迅速發展。鴉片戰争後在國際市場刺激下,逐步形成糖蔗、蠶桑、水果、茶葉等專業化農業生産區域,産品銷售到世界各地,所需糧食從國外進口,較早參與國際分工。這些歷史因素有利於廣東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有利於廣東實行對外開放。

  第二節 廣東省經濟發展的回顧

  一、解放前廣東省的經濟發展

  從1840年鴉片戰争至1949年解放的110年間,廣東經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經歷了緩慢、曲折的發展過程。

  鴉片戰争後不久,英國爲了適應其在廣東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需要,從1845年開始,便在香港、廣州等地設立銀行、船塢、船廠。1878年英商在汕頭投資開設糖廠。這些是外國資本在廣東建立的第一批近代企業。19世紀60年代開始,清政府洋務派也引進外國技術辦實業,但在廣東推行洋務運動比較晚,辦廠不多。

  廣東華僑率先引進國外機器技術,開辦近代工業企業。最早是1872年僑商陳啓源引進國外機器技術在南海縣創辦繼昌隆繅絲廠。1879年僑商衛省軒在佛山創辦巧明火柴廠,1890年華僑黄秉常在廣州創辦發電廠——廣州電燈公司。廣東成爲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企業的最早誕生地之一。但是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打擊之下,得不到順利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大革命時期以及陳濟棠掌管廣東時期,廣東的工商業和交通運輸業有過一定發展,但中間也經歷許多戰亂。特别是日本侵華戰争和解放戰争期間,遭到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嚴重破壞,廣東民族工商業大量停工、减産直至破産。1948年廣州工廠經常停工的達60%,不少工廠企業倒閉。國民黨政府大量印發鈔票,導致經濟混亂、物價飛漲。解放前夕,廣東經濟已處於全面崩潰狀態。

  解放前廣東雖然是全國創辦近代企業最早的地區之一,但從1866年廣州籌辦槍砲廠開始算起至1949年解放的80多年,全省積累下來的工業固定資産總共只有3億元。1949年全省工礦企業只有7736個,職工10多萬人,全省工農業總産值按1957年不變價格計算僅有23.3億元,人均國民收入僅61元。可見,解放前廣東省經濟發展十分緩慢,經濟基礎極端薄弱。

  二、解放後29年的經濟發展

  1949年10月25日廣州解放,結束了國民黨在廣東的統治,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從此開始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從1949年解放至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29年,廣東省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其中可分爲四個時期。

  (一)1949—1957年經濟順利發展時期

  廣東省的經濟建設是在解放前經濟極端混亂和全面崩潰的情况下開始的。經過解放後三年的短暫恢復,從1953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由於黨的正確領導和廣大人民群衆的高度政治熱情,廣東省順利完成經濟恢復、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經濟獲得迅速發展。1957年的工業總産值達到21.6億元,比1953年增加1.3倍,平均每年遞增18.1%。五年内全省新增工業固定資産4億多元,超過解放前80多年形成的固定資産總額。“一五”時期廣東省社會總産值、工農業總産值、國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别爲9.6%、10.8%、9.2%〔10〕。廣東經濟獲得迅速發展。

  (二)“二五”時期(1958-1962年)的挫折

  由於“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以及自然灾害和國際形勢變化,廣東經濟發展遭到第一次大挫折,結果生産大幅度下降,糧食連續三年减産。1961年糧食總産量比1957年下降21%。整個“二五”時期的農業總産值年均下降3.4%(負增長)。工業建設脱離廣東實際,片面强調發展重工業,加上急燥冒進,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了工業的發展。“二五”時期的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率只有4.4%,比“一五”時期的年均增長率16.4%下降12個百分點。國民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只有1.9%,比“一五”時期的9.2%下降7.3個百分點〔11〕。

  (三)1963—1965年的三年調整時期

  爲了克服“二五”時期農業生産下降和國民經濟比例失調造成的困難,1963-1965年執行中央制定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糾正了部分“左”的錯誤,使廣東省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據統計,全省社會總産值、工農業總産值、國民收人年均增長率分别達到14.99%、16.3%、13.39%〔12〕。恢復到“一五”時期的經濟增長速度。

  (四)1966-1978年的緩慢發展

  1965年廣東省工農業已全面恢復,社會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可是由於十年動亂的干擾破壞,使廣東經濟遭到第二次嚴重挫折。十年中農業總産值每年僅遞增2.2%,糧食産量每年僅增長1.7%。“三五”時期(1966-1970年)、“四五”時期(197l—1975年)全省工業年均增長速度分别爲10.2%、9.1%,低於“一五”和三年調整時期。十年動亂結束後的兩年,工業盲目冒進,農業仍徘徊不前。從1966—1978年的12年來看,廣東省社會總産值、工業總産值、國民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分别爲6.8%、7.4%、5.5%,比三年調整時期分别降低8.1、8.9、7.8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是緩慢的〔13〕。

  廣東省經濟經過解放後29年的曲折發展,總趨勢是增長的,因而取得明顯的成就。從1953年開始經濟建設以來26年中,國家在廣東省的投資達240.34億元,截至1975年建成投産的大中型項目共98個。1978前建成投産的新豐江水電站、茂名石油工業公司和熱電廠,廣州鋼鐵廠、重型機器廠、造船廠、縫紉機廠、石油化工廠,韶關鋼鐵廠、江門甘蔗化工廠等一大批重點骨幹企業,使廣東工業從小到大地發展,初步形成了工業門類比較齊全、重工業有一定基礎、輕工業比較發達的工業體系。全省工業總産值由1949年的7.58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199.52億元,翻了四番多,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幾十倍地增加。這些建設成就在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根本不可能取得的。它初步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解放後的29年廣東的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没有擺脱經濟技術落後狀態。農業生産基本上還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農村産業結構單一,農村勞動力絶大部分從事種植業。工農業的經濟效益都很低,人均收人增長緩慢。據統計,廣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1957年爲108元,1978年昇至193元。21年間只增加85元,平均每年僅增加4元。按國際標準衡量仍處於貧困階段。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受“左”傾錯誤思想的影響,急於過渡,盲目冒進。其次是脱離廣東的省情實際,片面强調發展重工業,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廣東省的優勢得不到發揮。

  第三節 廣東省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廣東省的改革開放,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提出改革、開放、搞活的總方針。從而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廣東省認真傳達貫徹黨中央十一届三中全會精神,聯繫廣東實際,考慮地處沿海、毗鄰港澳、華僑衆多的優勢,設想劃出一些地區吸引外商來投資辦廠,加速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1979年7月中央正式决定廣東省和福建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這個决定的精神就是在國家不可能給廣東更多財力、物力支持的情况下,從政策上和體制上放寬,在開放改革中享有較大的自主權,從而更好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廣東的經濟發展。1980年廣東省開始創辦深圳、珠海、汕頭3個經濟特區。同年8月,全國人大批準公佈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1984年3月中央决定把廣州、湛江列爲沿海開放城市,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1985年初中央批準珠江三角洲的17個市縣開闢爲經濟開放區。1987年12月又將珠江三角洲開放區擴大到28個市縣。1988年4月在粤東和粤西沿海增辟18個(至1988年7月擴大到24個)市縣及一個郊區爲沿海經濟開放區,使沿海經濟開放區聯成一片。對於本省内地43個山區縣也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和内地在對外開放中都享有程度不同的優惠政策。從沿海到内地逐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内地”這樣一個由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組成的對外開放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廣東省的改革開放。根據廣東省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取得的成就,1988年2月,國務院批準廣東省政府《關於廣東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經濟發展的請示》,决定把廣東省作爲全國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在金融、外經外貿、價格、勞動人事工資、財政、企業、農村、科學教育、房地産、計劃體制、政治體制等十個方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從而使廣東省的改革、開放從總體上始終走在全國的前頭,較好地爲全國的改革開放提供有益的經驗和教訓。

  二、廣東省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廣東省貫徹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路綫、方針、政策,執行中央賦於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以來,把中央的政策與廣東的實際結合起來,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現:

  (一)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廣東省從1979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各項主要指標均持續穩定增長。

  從上表可知,1979年至1989年的全省社會總産值、國内生産總值、工農業總産值、國民收入、財政收入比改革開放前的1950年至1978年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别高出7.4、6.3、7.7、5.4、2.6個百分點,均高於同期全國的平均增長速度,亦高於亞洲“四小龍”在六七十年代起飛時期的經濟增長率(60年代年均爲9.25%,70年代年均爲8.9%)。從而扭轉了廣東經濟發展長期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狀况,使廣東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不斷提高,顯示出廣東省改革開放的巨大威力,在全國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經濟實力顯著增强,經濟技術水平明顯提高

  1979年以來由於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廣東建設資金由原來長期依賴中央撥給,改爲主要依靠本身自籌解决。通過利用外資、國内貸款、社會集資、財政撥款等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使基建投資不斷增長。1978年全省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資産投資額僅20.04. 億元,而1990年達到239.4 8億元,爲1978年的12.95倍。從1979年至1990年12年累計投資總額1384.37億元〔14〕。同期全省全民所有制單位新增固定資産1006億元,相當於前29年總和的6倍〔15〕。從而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工業生産能力和基礎設施,並使半數以上的老企業的技術裝備得以更新改造,經濟實力得到增强。

  據統計,1990年廣東省工業産值達到1430.80億元(1980年不變價),比1978年增長了6.16倍。其中輕工業增長了7.9倍,重工業增長了3.8倍。輕工業的增長快於重工業,輕重工業比重從58:42轉變爲7l:29,從而形成了與本省實際條件比較符合的以輕工業爲主的工業結構。農村中林牧副漁業發展快於農業(種植業),特别是鄉鎮企業迅速發展。1978年農村中的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産值比重已超過農業産值,由1978年的31.6%上昇到1989年的52.1%。農村由單一的農業(種植業)向多元化結構轉變。這些情况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不僅迅速增長,而且在經濟發展中産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使廣東的經濟實力大爲增强。

  1979—1990年改革開放十多年來,廣東全省更新改造老企業的投資達380多億元,引進國外先進設備100餘萬臺(套),生産裝配綫2600多條,改造老企業,裝備新企業,初步改變了設備老、技術老、産品老的狀况,使廣東省的工業技術36%以上達到七八十年代水平,42%處於國内先進水平,創造出國家級、省級名優産品4100多個,表明廣東省的經濟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三)基礎設施有了較大改善

  爲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吸引外商前來投資辦廠,十多年來廣東省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大力加强能源、交通、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1981-1989年全省新增電力裝機容量266.2萬千瓦,相當於前29年裝機容量的1.1倍多〔16〕,1990年發電量343.42億度,等於1978年的3.7倍,使電力緊張的局面有明顯改觀。交通運輸方面,建成了衡廣複綫、廣深複綫和三茂鐵路,廣深綫實現電氣化,全省鐵路通車里程達到1127公里,使全省鐵路貨運能力大大提高。11年來全省新建公路1600多公里,改造公路2700多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3公里,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3000多公里。修建公路橋樑1195座,使全省公路幹綫實現了無渡口通車。新建、擴建一批港口碼頭,國内海運航綫達350多條,國際海運航綫20多條,航行於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1990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已達1.19億多噸。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電訊業有了迅速發展,全省電話交换機總容量由1978年的21.1萬門增加到1990年的180.74萬門。23個市大多數實現了電話程控化。全省擁有城市電話76.75萬門,居全國首位;農村電話52.84萬門,占全國總數的2/5。長途電話電路15000條,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可直撥156個國際城市和國内469個城市。現在,廣東省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和郵電通訊網,較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四)外貿出口創匯能力大幅度提高

  開放改革以來,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和外向型經濟,使廣東省的優勢得到較好發揮。經濟發展過程中,引進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在對外貿易中把過去“生産什麽就出口什麽”的傳統做法改變爲“出口需要什麽就生産什麽”,以國際市場爲導向,投人資金數十億元,建成出口生産體系的項目1445項,使外貿出口有了穩定的貨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把生意做到五大洲156個國家和地區。從而使廣東省外貿出口額由1978年的13.8億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136.9億美元,增長9.9倍,年平均繒長19.3%。13年累計出口總額659.4億美元,相當於開放前29年總和的5倍多。現在廣東的國内生産總值有1/4是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其價值的。外貿出口創匯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帶動廣東經濟向前發展。

  (五)城鄉市場日益繁榮,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改革開放12年來,隨着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城鄉市場日益繁榮,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改革開放前長期不能解决的一些老大難問題,如農村温飽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鄉市場供應問題等,現在都已礙到較好解决。

  1979年以來,隨着改革的深入和工農業生産的迅速發展。商品貨源日益增加。1988年全省社會零售商品貨源達704.23億元,比1978年增長6.1倍。十年純購進商品總額累計達2250億元,比前29年純購進額的總和還多1100億元。隨着商品貨源增加,商品購進上昇,商品供應品種和數量大大增加,對居民定量供應的品種逐步减少。1978年城鎮居民憑证購買的商品多達49種,而現在各種商品都已完全做到敞開供應,滿足人民群衆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1990年,全省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732.25億元,比1978年增長6.8倍,年均遞增17.4%。12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累計4261.94億元,比前29年的總和還多2810.59億元。1978年至1988年人均佔有消費品零售額年平均遞增11.1%,改變過去29年城鄉居民人均佔有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緩慢,甚至有的年份還下降的現象。

  1978年全省城鎮待業人員達到85.44萬人。改革開放後廣開就業門路,1979年至1988年間,全省城鎮安置待業人員362.8萬人,平均每年安置36.3萬人,待業問題得到較好解决,有利於人民生活的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據抽樣調查,在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月生活費收入只有33.5元,到1988年人均月生活費收入增加到122.83元,比1978年增長2.7倍,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年均遞增4.6%。1978年城鎮居民擁有的耐用消費品主要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現在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已普遍進入城鎮居民家庭。據調查,1990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擁有洗衣機80.74臺、彩色電視機74.5臺、電冰箱52.8臺〔17〕。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1978年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1990年的12.13平方米,居住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978年只有193.25元,到1988年增加至808.70元,比1978年增加615.45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每年遞增10.2%。199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951.71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比上年增長3.4%。年人均純收入200元以下的貧困户,1978年占56.2%,到1988年只占0.4%。絶大多數農民已脱貧,過上温飽日子。1988年人均純收人500-1000元的農户由過去只占1.6%上昇到51.1%,人均純收入1000元的農户占24.4%,2000元以上的占4.1%〔18〕。1988年平原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64.9元,比1978年增長4.4倍。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富裕地區人民生活已達到小康水平。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摩托車等耐用消費品越來越多地進入農民家庭。

  1979年以來,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的原因是堅定地貫徹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綫,切實執行中央賦予廣東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因此,我們在下面的篇章中,便要對廣東的改革和開放,進行比較具體、深入的分析和論述。

  注釋:

  〔1〕鄭毅:《廣東人多地少勢態嚴峻》,《羊城晚報》1991年6月19日第1版。

  〔2〕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1949—1989年),第63頁。

  〔3〕廣東省統計局:《前進中的廣東》,第50、134頁。

  〔4〕廣東統計局:《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1949—1989年),第63頁。

  〔5〕根據廣東省統計局編:《前進中的廣東》,第239頁資料换算所得。

  〔6〕1982年全國第3次人口普查結果,全國城鎮入口占20.6%,廣東省只占18.62%。

  〔7〕李作銘:《人事工作要爲經濟建設服務》,《羊城晚報》1991年2月27日第2版。

  〔8〕廣東省人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廣東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資料選編》,第127、133頁。

  〔9〕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1949-1989年),第156-159頁。

  〔10〕廣東省統計局:《前進中的廣東》,第51頁。

  〔11〕同上。

  〔12〕同上。

  〔13〕粱榮主編:《論廣東15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頁。

  〔14〕廣東省銃計局:《廣東統計年鑒》,第192頁。

  〔15〕同上。

  〔16〕廣東省統計局:《前進中的廣東》,第146頁。

  〔17〕徐漢鬆、歐陽静:《從數字看居民生活變化》。《羊城晚報》1991年4月1日第2版。

  〔18〕廣東省統計局:《前進中的廣東》,第239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