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生産布局平衡問題的研究



  生産布局受自然、技術、經濟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不同的學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它進行研究。政治經濟學主要從生産力和生産關係因素,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生産布局及其平衡問題;經濟地理學主要從地理條件因素的差异及其空間關係的角度研究生産布局及其平衡問題。兩者從不同的角度揭示生産分佈特徵及其規律性,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可是在1950和1960年代,在生産布局平衡問題上,一些經濟地理學者往往移植政治經濟學的結論多,而從本學科的角度,運用木學科的理論、方法研究不够。經濟地理學者應當正確理解、吸收和運用政治經濟學關於生産分佈平衡問題的論述,注意其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和内容的精神實質,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地理學科的特點,運用地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産分佈平衡問題。本文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提出以生産布局中的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作爲衡量生産分佈平衡不平衡的標準。這種地理學衡量生産布局平衡與否的理論和方法,對於國民經濟計劃部門進行生産布局調整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政治經濟學對生産布局平衡的研究

  在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封建社會,地區濟發展處於比較平衡的狀態(低級階段的平衡)。經過産業革命,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從農業爲主轉變爲以工業爲主;大工業主要分佈在城市,而傳統農業建立在手工勞動的基礎上,長期落後於工業,分佈在廣闊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處於很不平衡的狀態。生産的地域集中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生産分佈的不平衡,造成工農之間、城鄉之間的尖鋭對立。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無産階級奪取政權後要采取措施“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之間的對立逐步消失”〔1〕。“大工業在全國盡可能平衡的分佈,是消滅城市和鄉村的分離的條件。”〔2〕馬克思、恩格斯還預見大工業和生産力的發展將爲工農業的結合、城鄉之間的融合創造條件〔3〕。

  列寧根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歷史事實,指出:  “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絶對規律。”〔4〕經濟發展不平衡當然會影響到生産分佈不平衡。資本主義强國對弱小國家和地區的侵略,不僅造成帝國主義宗主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且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内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生産分佈不平衡。舊中國就是這樣。絶大部分工業集中在沿海地區少數城市,而廣大内地的工業却十分落後。我國解放後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曾努力改變這種狀况,提高落後地區的經濟水平。1956年,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係》中指出:  “沿海的工業基地必須充分利用,但是爲了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内地工業必須大力發展。”〔5〕從社會主義建設的長遠目標來説,提出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後在“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過程中急於求成、步伐過快,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後的大三綫建設,按戰備體制來布局工業,把一大批社會化大生産的現代工業企業分散配置在内地許多山溝裏,不僅企業經濟活動與當地的地理條件因素不相適應,而且使新工業基地遠離老工業基地。工業布局上的嚴重失誤使不少企業長期虧損,難於維持,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嚴重後果,以至不得不進行長期的調整。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之後,總結過去片面强調平衡工業布局的經驗教訓,才使人們的認識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日報》1980年6月10日特約評論員文章《端正基本建設方向,嚴肅基本建設紀律》中指出:  “世界各國的實踐證明,一個國家各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一個客觀規律。”不論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這樣,地區經濟發展總是通過不平衡逐步走向平衡。  “只有承認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客觀實際並針對這種實際制定出相應的方針、政策,才能揚長避短,加快經濟發展”。1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黨中央基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認識,提出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二、經濟地理學對生産布局平衡問題的研究

  生産分佈平衡不平衡問題是經濟地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但以往的經濟地理學只有關於工業布局平衡問題,而没有農業及其它産業布局平衡問題的内容,而且主要是從各地工業分佈數量多少,是否脱離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費地來衡量工業分佈平衡或不平衡。這是必要的,但很不够。因爲它往往是粗略地相對比較而言。各地工業分佈到底相差多少算是平衡或不平衡?生産地距離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費地多遠算是平衡或不平衡?没有給出確定的標準和數量界限。日本戰後沿海布局工業,形成高度密集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其原料從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輸入,産品又輸出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論距離够遠了,這就是不平衡嗎?不一定。因爲日本從這種國際分工中獲得巨大經濟利益,解决了日本工業原料、燃料來源問題和産品銷售市場問題,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與其説是不平衡,倒不如説是日本這個島國資源缺乏、市場狹小的國情所决定的。又如日本汽車工業70%集中分佈在京濱和中京兩個工業區,豐田、日産、鬆田、三菱、本田等五家汽車公司占全國汽車産量的90%以上,可謂高度集中。1980年代我國汽車工業企業100多家,分佈在全國許多省市,可謂分散。但是我國汽車年産量不及日本豐田一家的1/10,無論數量、質量都無法與日本汽車匹敵、競争。這能説日本汽車工業集中分佈就不平衡,我國汽車工業分散分佈就平衡、合理嗎?顯然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判斷生産布局平衡、合理與否,决不能只看表面上工業在各地分佈數量多少,而必須深入分析生産布局内部的空間關係及其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生産布局平衡問題,從生産力和生産關係方面,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研究是完全必要的。但過去一些經濟地理學者只是移植政治經濟學關於生産平衡布局的論述,而未從地理條件因素的差异及其空間關係方面加以深入研究和説明。蘇聯學者費根認爲“平衡配置生産於全國乃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6〕;“在全國平衡配置生産”〔7〕是社會主義生産配置的首要原則。在蘇聯學術觀點的影響下,我國地理學界也曾經認爲平衡配置是社會主義生産配置的客觀規律,不平衡配置是資本主義生産配置的客觀規律,並以生産配置平衡不平衡作爲生産配置合理不合理的主要標準。可這不僅與事實不符,而且與唯物辯證法“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絶對的”原理相悖。

  蘇聯已故著名經濟地理學家薩烏式金在1973年出版的《經濟地理學:歷史、理論、方法和實踐》一書中,對蘇聯學者提出的社會主義生産配置原則進行詳細評述。70年代蘇聯地理學者已將平衡配置生産的原則改爲“有計劃地在全國配置生産”,但“結果是計劃部門問科學:應該按照怎樣的主要規律來配置生産?而科學回答説:‘按照計劃’。”〔8〕問題並没有解决。薩烏式金依據各國内部地理條件的差异,特别是蘇聯國内地理條件的巨大差异,認爲“均衡配置全部生産力(或生産)的‘規律’問題是無法實現和昂貴的、經濟上無效的建議。”如果均衡配置生産的話,  “僅僅遠東一個地區,就可以吞没巨大的投資”,但這又違背了“生産布局最大經濟效果”原則。他還引述普羅勃斯特的意見:  “每一個工業部門在全國各地區毫無例外地完全均衡的配置,會使每一個經濟區的經濟走向完全的自給自足,和降低社會勞動生産率。”他又指出:  “普羅勃斯特仍然是不徹底的:他一方面反對均衡配置,但另一方面却又主張整個工業部門應該比較均衡的配置”,然而“這就産生了理所當然的問題:怎樣區别比較均衡的配置和均衡的配置?怎樣確定這兩個概念之間的界綫的標準?A·E·普羅勃斯特没有回答這些問題”。薩烏式金提出了問題,並以蘇聯爲例,説明平衡配置生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他没有從理論上系統地説明生産配置平衡問題。我國經濟地理學在研究生産布局平衡問題上幾十年來没有取得突破,根本原因在於研究方法上没有完全擺脱1950年代從蘇聯學來的框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學,是從地球表面各種地理因素的空間關係去揭示地理現象(包括生産分佈現象)的規律性。經濟地理學着重從影響經濟活動的各種地理條件因素的地域差异及其空間關係研究生産分佈規律性,服務於生産布局實踐的科學。若以這樣的理論觀點來總結國内外生産布局實踐經驗,探索生産布局平衡問題,那麽經濟地理學主要就不是從各地區工業分佈多少,而是從生産布局内部的各種地域空間關係來研究生産布局平衡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形成以生産布局中的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來衡量生産布局是否平衡的理論和方法——生産布局空間關係協調論。

  從生産布局的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來衡量生産分佈是否平衡,就是從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要素之間的地域空間關係,即從包括生産、流通、消費在内的經濟活動中的地域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作爲衡量生産分佈平衡不平衡的標準。具體來説,是從各種生産要素、資源的地區分佈——生産地區分佈——産品消費地區分佈,以及這三者之間的地域空間關係和實現它們之間聯繫的交通運輸這四個方面的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作爲衡量生産布局是否平衡的標準。這些空間關係協調就是平衡,不協調就是不平衡。所謂調整生産布局就是調整生産布局中的空間關係和生産的地域空間組合,使生産布局從不平衡趨向平衡。然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生産要素、生産部門及其它地理條件因素的變化,使生産布局中的地域空間關係和生産的地域空間組合出現不平衡狀態,因而又要進行新的調整。生産布局就是這樣從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循而往復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變化。

  一切經濟活動都是爲着解决生産與需要之間的矛盾。我們就是在生産與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前提下研究生産活動中的空間關係和空間組合,進而衡量生産分佈是否平衡。研究生産活動中的空間關係,具體來説可從下述四個方面入手:    

  1.對各種生産要素、資源地理分佈進行空間關係分析

  生産要素是指組成生産過程的各種因素,能够提供這些生産要素的即是資源。廣義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資源是進行社會生産的基礎,因而也是影響生産分佈的重要因素。資源以及其它各種地理條件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運輸、地區經濟優勢等都是影響生産分佈的重要因素,應從國民經濟需要的觀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除搞清這些資源的數量規模、質量等級、分佈範圍外,還要從社會需要、利用現狀、距離生産與消費地的遠近及其運輸條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評價。如屬社會生産急需的資源,現在又尚未得到開發利用,這就是一種空間關係不協調。人類經濟活動與當地資源不協調,理論上屬於地理學中“一個地方不同現象之間”的空間關係——區域内各種地理要素相互關係研究的範疇〔9〕,在實踐中資源利用問題是生産布局中經常遇到並需要進行研究的問題。我國西部廣大地區生産布局中的突出問題就是資源利用不充分。生産與資源之間這種不協調,正是推動我們對西部地區生産布局研究、調整西部地區生産布局的一種動力。另一種情况是資源利用“過頭”、利用不適當,造成對資源的破壞,如我國廣泛出現過的濫伐森林、濫墾草原、超載過牧、圍湖造田等,因而不得不退耕還林、還牧、還漁。據統計截至1985年9月,全國退耕還林、還牧、還漁的面積達800多萬畝〔10〕。這是我國80年代初期農業生産布局調整的主要内容之一。爲什麽要調整?就是因爲人類經濟活動與當地自然資源的空間關係不協調。把自然資源的生産利用狀况和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資源的空間關係作爲衡量生産分佈是否平衡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完全符合實際的。

  2.對生産地理分佈現狀進行空間關係分析

  對生産地理分佈現狀的空間關係分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生産地所需原料、燃料來源是否有保障,數量和品種是否協調,空間距離遠近,運輸成本高低以及是否還有新的原料、燃料來源等。二是産品的種類、數量與消費地的需求是否協調、産品運輸距離遠近、運輸成本高低等。三是企業與當地各行業(如動力、機修、零配件、半成品等)以及各種基礎設施是否協調。這三個方面的空間關係協調與否是衡量生産布局平衡的重要標準。調整這三個方面的空間關係都屬於生産布局調整的内容。新廠選址布點固然是生産布局的主要内容,而調整老廠、老企業上述三方面的空間關係同樣屬於生産布局的内容。

  3. 對産品消費地進行空間關係分析

  自然經濟的産品基本上是就地消費,而社會化大生産條件下商品經濟的産品則大部或全部供外地消費,不僅在國内消費,有的還供國外消費。生産地與消費地之間的關係又是一種空間關係。消費地的需要(市場需求)深刻地影響着生産布局的變化。因此要深入分析消費地的空間分佈狀况及其變化趨勢。其内容包括:消費需求的種類、數量、分佈範圍、滿足程度;現有商品貨源、流向、運距、運費;可否另辟新的貨源等。

  我們説舊中國工業分佈不平衡,不僅是因爲工業的70%集中在沿海地區少數城市,更主要的是因爲沿海工業與原料、燃料地和消費地之間的空間關係不協調。内地豐富的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沿海工業所需原料、燃料又相當部分從國外進口;原料、燃料和産品的遠距離運輸困難,使商品價格與消費者經濟水平不相適應,空間關係上的種種不協調,降低了沿海工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利於沿海和内地以及全國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是國家喪失了主權獨立,成爲殖民地、半殖民地,因而工業布局不得不服從於帝國主義列强掠奪的需要。社會經濟制度方面的這些原因已被革命勝利所排除。但還有更長久起作用的因素:沿海與内地地理條件因素的差异,如海陸分佈、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礦産、土地、人口以及資金、技術、文化等。東部沿海地區原料、燃料動力資源不足,但地理位置、土地、氣候等條件優越,較容易利用國外資源、資金、技術;内地資源豐富,但經濟、技術、文化比較落後。已形成的工業分佈狀况也需要經過長期努力才能逐步加以改變。我們不是光看沿海、内地工業分佈的多少,生産地與原料地、消費地距離遠近,而要全面深入分析沿海與内地各種地理條件因素的差异及其空間關係,還有國外資源、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才能深刻認識我國工業布局演變趨勢,才能爲我國工業整體布局以及各行業、企業的布局提供科學依據,通過調整工業生産地與原料地、消費地以及其它各種因素之間的空間關係和工業生産的地域組合,從而使我國工業布局逐步趨向平衡。

  4. 對資源(原料地)——生産地——消費地之間的運輸條件的分析

  社會化、專業化、商品化生産的地理分佈普遍存在資源(原料、燃料地),生産地、消費地的分離,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距離,實現它們之間的空間聯繫必須有一定的交通運輸條件。運輸是再生産活動中空間關係的反映。交通運輸條件是影響生産布局的重要因素,因而是生産布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對這方面分析的内容包括貨運量、貨流及其變化趨勢;各種運輸方式及其綫路、站場的分佈;運力和運輸成本;它們之間是否協調,以及開闢新的交通運輸的可能等。調整、改善交通運輸網絡將直接影響到資源(原料、燃料地)——生産地——消費地之間的空間關係。

  山西省是我國煤炭儲量、産量最多的省份,煤炭年産量已超過2億噸,每年外運1.2億多噸,調往25個省市區及出口。但由於受到外運能力的限制,晋煤每年有1500萬噸左右運不出來,甚至在當地自燃浪費掉。而全國能源緊張,特别是華東、華南工農業發達地區嚴重缺煤。這就是生産活動中空間關係不協調,生産分佈不平衡的一種表現。解决的主要辦法是擴大晋煤外運能力。我國在“六五”、“七五”期間,都在大力修建晋煤外運鐵路,包括對原有鐵路的複綫改造和電氣化建設,以及新建幾條鐵路。這是調整交通運輸網布局,屬於生産布局内容,其意義還在於調整煤炭産地與消費地之間的空間關係,將待運煤炭從産地運到缺煤地區消費,把煤炭産地與消費地聯繫起來,促使煤炭工業布局趨向平衡。

  以上從四個方面分析研究生産布局内部的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並作爲衡量生産布局平衡與否的標準,既可以作定性分析,又可以作定量研究。不僅可以作静態的研究,也可以作動態分析;不僅可以作單項企業布局的研究,也可以作國民經濟整體布局的研究。動態的、整體的研究將更全面準確地反映生産布局實際狀况。

  生産布局是影響經濟效益的重大因素。生産布局内部空間關係不協調、不平衡,將降低經濟效益和經濟發展速度。所以應當盡快調整生産布局内部的空間關係,促進生産布局向平衡方向發展,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發展速度。調整生産布局内部空間關係的辦法是提高經濟效益,特别是宏觀經濟效益的一條重要途徑。

  以生産布局内部的空間關係是否協調作爲生産布局平衡與否的標準,協調就是平衡,不協調就是不平衡,這樣生産分佈平衡的概念就擴大了,不僅包括地區間生産分佈是否平衡,也包括地區内部各要素、各部門(行業、企業)之間是否平衡。因而這一理論和方法不僅對研究生産分佈平衡問題,而且對整個生産分佈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經濟地理學領域的生産布局平衡是指生産布局内部空間關係協調,並非指各個地區生産同樣多的某一産品。某一工業品的生産中心,哪怕它是全國最大的中心或國際性中心,年産一、二千萬噸鋼,或幾百萬輛汽車,或加工幾千萬噸原油,只要它與原料地、消費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空間關係是協調的,因而它的勞動生産率和經濟效益是高的,就應視爲平衡、合理。絶不應以某地生産多且集中,其餘地方不生産或少生産,就視爲不平衡、不合理,更不應當作爲資本主義生産分佈不平衡不合理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反映當代國際分工的發展,反映社會化大生産時代生産布局的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學領域,生産分佈平衡是指各地區生産力發展水平相接近,以各地區工業生産力多少衡量工業分佈平衡不平衡,提出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並通過地區經濟的不平衡發展,逐步實現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平衡和生産分佈平衡,是必要的,是反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總趨勢。兩個學科生産分佈平衡的含義不同,不可混淆;它們不是互相否定,而是互相補充,它們都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爲目的,因而兩者對生産布局實踐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頁。   

  〔2〕〔3〕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頁。

  〔4〕列寧:《論歐洲聯邦的口號》,《論馬克思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2頁。 

  〔5〕《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0頁。 

  〔6〕〔7〕費根:《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生産配置》,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162、160頁。

  〔8〕凡引薩烏式金的論述,均出自其《經濟地理學:歷史、理論、方法和實踐》一書中《社會主義生産布局》一節,商務印書館1987年中文版,第351—362頁。

  〔9〕地理學理論上的空間關係有兩類:  “在一個地方不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不同地方諸現象的關係或關聯。”見哈特向:《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19頁。

  〔10〕《羊城晚報》1985年9月22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