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規律的研究



  我們認識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規律,將有助於更好地把握龢利用歷史給我們提供的機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貫徹執行從沿海向内地推進的對外開放戰略和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戰略。現在將筆者對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規律的研究背景、研究經歷和研究形成的認識——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理論架構作簡要論述。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經歷

  在我國實施對外開放過程中,廣東省發揮地處沿海、毗鄰港澳、對外交通方便等地理優勢,實行從沿海向内地推進的對外開放戰略,國外、境外資金、技術源源不斷流入廣東,對外開放取得巨大成功,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成爲全國第一的經濟大省。廣東省對外開放的成功實踐,特别是國外、境外資金、技術源源不斷流入,以及廣東從沿海到内地經濟發展水平逐步遞降的現象,究竟是什麽原因?怎樣形成的?有什麽規律性?這些問題引起我極大的研究興趣。1994年春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關於召開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研討會的通知見報後,當時我覺得應該從地理學的角度研究對外開放並寫出論文參加省裏的研討會。於是我進一步認真學習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及其在廣東的成功實踐,經過幾個月的研究,最後於1994年6月寫成論文《廣東省對外開放成功的地理學分析》,全文7500多字,分爲三部分:(一)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二)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地理條件特點及其優勢;(三)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地域空間措施。筆者應邀參加了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研討會”和中山大學“廣東省改革開放理論研討會”。會後該文編入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出版的《學習<鄧小平文選>論文選集》,於1994年10月出版。

  1995年我對論文中第一部分《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繼續進行深入研究,着重從理論上對三個問題進行論述:一、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方向;二、戰後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三、世界經濟重心東移、太平洋時代即將到來。該文在《開放導報》1996年第1期、《人文地理》1996年第3期發表後,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刊物《國際貿易》1996年第5期、《中國地理》1997年第1期先後兩次全文轉載,後載入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文庫》(中國科技文獻出版社1997年出版並給作者發來該文著作權證書)。2002年12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全國理論創新學術成果評審委員會評爲“中國理論創新優秀學術成果”壹等奬。該文還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當代論文選》、中國經濟出版社《中國當代思想寶庫》、中國文化交流出版社《中國學人理論文獻》等幾十種大型文獻,被内地許多省學術團體和香港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評爲優秀論文,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和贊譽,使我深受鼓舞。我個人理解學術界之所以如此重視我這篇學術論文,主要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一文中提出和初步論述了“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這個新命題、新論點,於是我1998年後又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從而進一步形成“世界近現代先進技術地理擴散理論架構”。

  二、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理論架構

  世界近代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從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轉向以分工、交换爲基礎的商品經濟,從手工勞動爲基礎的落後小生産轉向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先進社會化大生産,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經濟規律。但由於世界各地的地理、歷史條件的巨大差异,世界各國家、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進程是先後不一的。因而出現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從先進地區向落後地區擴散、轉移的趨勢。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理論架構由五個部分組成。

  (一)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科學内涵:是指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和相應的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體制。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從英國産業革命開始從近代至現代經歷了四次科學技術大革命。由此經歷了機械化時代——電氣化時代——戰後初期半自動化時代——1980年代以來信息化全自動化時代。市場經濟也經歷了近代放任自由的市場經濟和現代有國家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兩個階段。但經濟、技術這兩個方面從近代至現代的變革都是一脈相承的,故統稱之爲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並綜合起來研究其地理擴散規律。我國改革開放前在“左”傾錯誤思想影響下,曾長期把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視爲洪水猛獸,那個年代我們根本不可能把市場經濟認定爲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那時國内學術界根本就没有整體的“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科學概念。只有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我們纔可能認清現代市場經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有效率的經濟體制,從而纔可能産生“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這一科學概念,並把它定義爲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和市場經濟體制。

  (二)西歐、北美是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源: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和相應的市場經濟,首先是從西歐、北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西歐、北美也一直是世界上經濟技術最發達、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也就是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20世紀以來,特别是戰後以來,美國經濟技術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因而西歐、北美是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源。發達國家現在仍然是資金、技術對外輸出擴散的主要來源地。

  (三)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方向:總體上來説,是從西歐、北美向世界各地擴散。由於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占70%,相應世界上沿海國家政區占世界國家政區總數的80%,近代以來,國際貿易貨運量中海運占75%,因而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主要利用方便的海上通道和海上運輸。因此,它擴散到亞、非、拉美、澳洲大陸時首先到達沿海地區,然後從沿海向内地擴散。西歐、北美的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擴散到我國,也首先是到達東南沿海港口城市,然後向内陸地區擴散。這是不依人們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性。這與我國古代鐵制農具爲主要標誌的先進農耕技術從内地中原向沿海地區擴散方向是完全不同的。香港在古代是我國東南沿海邊陲荒凉海島,從近代開始至現代則成爲接受西歐、北美先進經濟技術擴散的前沿地區,從而發展成爲現代國際化大都市,向祖國大陸内地擴散先進經濟技術。

  (四)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經歷了兩個基本不同的歷史階段:從近代至戰前是殖民主義擴張階段,戰後是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階段,從前一個歷史階段到後一個歷史階段是歷史性的大轉折。從鴉片戰争開始至解放前我國一直受歐美資本主義列强的侵略擴張,同時也帶來一些先進經濟技術,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經歷也大體如此。戰前資本主義列强基本上不會將其先進技術和産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戰後情况不同了,首先是美國經濟進入重化工階段並開始發展高科技産業,同時由於其經濟發展水平高,國内工資水平提高(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是發展中低收入國家的幾十倍上百倍;發達國家的工人工資是發展中低收入國家工人工資的十幾倍至幾十倍),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在其國内難於發展下去,於是不得不將其輕紡工業轉移到戰後初期的日本及其他經濟較落後的國家。這就開始了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和轉移階段,爲經濟落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就是接受西歐、北美向外轉移的産業和相應的資金、技術逐步發展起來的。1978年我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仍在繼續,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仍在繼續,目前世界上仍處於産業結構的大調整與産業大轉移之中。這就爲我國改革開放、吸收發達國家和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向外轉移的産業和資金、技術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在這樣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下,鄧小平同志反復强調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來發展自己,這是十分英明而又有遠見的。

  (五)綜合運用哲學、經濟學、地理學多學科理論方法研究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規律:從20世紀初開始,國外已有經濟學家開始研究創新擴散,地理學家研究空間擴散。1953年哈格斯特朗的博士論文《作爲空間過程的創新擴散》作了較深入的研究,産生了較大的影響。作者没有從前人的創新擴散概念出發,没有囿於前人創新擴散的研究思路,而是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指導下,特别是在鄧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指導下,從國内外的現實出發,從我國改革開放後特别是從廣東省改革開放後大量引進國外、竟外的資金、先進技術,促進廣東省經濟迅速發展的現實出發,對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進行調查分析和綜合的研究,這就爲跳出過去一些學者創新擴散、空間擴散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基礎。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告訴我們,以手工技術爲基礎的落後的小生産方式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必然逐步轉向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先進的社會化大生産和商品經濟,世界近現代史就是手工技術爲基礎的落後小生産和自然經濟轉向先進的機器大生産和商品經濟的歷史過程,從而認清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和商品經濟是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經濟學則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論证商品經濟基礎上産生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是當代最具活力和最有效率的經濟管理體制。我國改革開放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我們充分感受到先進經濟技術輻射、擴散的現實。地理學從地球表面自然、人文各種因素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闡述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區域特徵及其形成和演變的研究思路使地理學具有綜合性、區域性特徵。    運用哲學、經濟學、地理學多學科理論方法的有機結合和綜合研究,使作者在對經濟技術擴散不斷探索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研究的新思路、新命題、新概念,進而形成包括五個組成部分的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的理論架構。具體來説,本項研究不是研究其中某一、二項單項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而是把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綜合起來研究其地理擴散;亦從世界近代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綜合反映人均國内生産總值的地域差异將世界劃分爲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他們之間的經濟落差及由此引起的産業和資金、技術的轉移,並緊密聯地表各個地區地理條件的地域差异,從而揭示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的規律性。

  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理論架構内容包括: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科學内涵;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源、地理擴散方向;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戰前殖民主義擴張階段和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階段);以及運用哲學、經濟學、地理學多學科理論方法綜合研究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規律的方法論。我們只有從多學科綜合研究才能明確認識、系統闡述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規律性。上述理論架構五個組成部分内容相互聯繫,一環緊扣一環,初步形成一定理論體系。其中提出的命題和基本論點,大部分是國内外學術界尚未有人提出過的,因而屬於理論創新。提出和初步論述這些論點的《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一文已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全國理論創新學術成果評定委員會評定爲“中國理論創新優秀成果”壹等奬,並已載入代表國家官方評價的中國科學院院長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文庫》。由於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理論是依據我國對外開放實踐經驗以及世界近現代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並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概括形成的,因而它是符合實際的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尤其對我國對外開放以來接受國際産業結構大調整、大轉移的資金、技術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我們認識我國今後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期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大陸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2002年廣東省沿海地區珠三角人均GDP已達到3000-4000美元,深圳、廣州己超過6000美元,而北部山區和東西兩翼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珠三角與北部和東西兩翼的經濟落差已引起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2005年廣東省政府已制定《關於廣東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江三角洲聯手推進産業轉移的意見》和《廣東省産業轉移工業園認定辦法》等文件推進廣東省内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順利進行。2008年5月《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决定》文件中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廣東省實施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雙轉移戰略”。可見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理論對國内地區間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