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省對外開放成功的地理學分析



  廣東省對外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認真總結廣東省對外開放成功的經驗,分析其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鄧小平的開放理論,更好地貫徹執行對外開放政策,有助於探討廣東省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也有助於其他省區更好地借鑒廣東省的經驗。本文主要從地理學角度分析廣東省對外開放及其取得成功的原因,請讀者批評指正。

  一、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與鄧小平的對外開放理論

  1. 我國對放的國際歷史地理背景

  在世界歷史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早巳産生和發展,但在近代産業革命之前,並未根本改變各國家各地區的孤立狀態。自從18世紀中葉英國開始的産業革命之後,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向前發展,迫切要求擴大流通和對外交换。於是“過去那種地方的龢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1〕與社會化大生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采取對外開放政策,並迫使那些落後弱小國家實行對外開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意、日和英、法等國經過短期的恢復階段,便進入近20年經濟較迅速發展的黄金時代。在當代科技革命和市場競争機制的推動下,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相繼發展成爲發達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原有經濟技術基礎比較落後,並長期實行否定市場競争機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指導思想上的其它失誤,雖然有過較高的經濟發展速度,但産業結構常常不協調、經濟效益比較低,以致經濟技術水平和人民群衆生活水平仍然落後於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資本主義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由於歷史原因,政治、經濟上没有完全擺脱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依賴,大多數仍然處於貧困落後狀態;只有一小部分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臺灣、南朝鮮)和巴西、墨西哥等利用市場競争機制和國際機遇,采取比較切合實際的經濟發展戰略,發展成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在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産力高度發展的今天,由於社會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世界經濟、技術的國際地域差异不僅没有縮小,相反更加擴大。 l978年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已達5000~13000美元,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也在1200~3300美元之間,而人均國民生産總值不足1000美元的國家和地區約占世界的一半,其中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約40個左右。我國當時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也只有250美元左右,與發達國家相差20~50倍,與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相差5~15倍。根據當時情况,鄧小平同志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明確指出:“現在世界上我們算貧困的國家,就是在第三世界,我們也屬於比較不發達的那部分。”〔2〕他多次反復指出我國經濟技術上的落後面貌,並告誡我們只有“承認落後才能克服落後”。〔3〕

  由於世界國各地區擁有的資金、技術、勞力、資源等生産要素的巨大地域差异,使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都面臨挑戰和機遇。發達國家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科學的管理方法,但資源不足,特别是勞動工資成本高,發達國家的勞動工資比低收入國家勞動工資往往要高十倍至幾十倍。爲了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産品競争能力,發達國家不得不將勞動密集型工業向資源豐富、勞動力多且工資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且戰後由於船舶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爲貨物的海上遠距離運輸提供了可能,於是戰後出現了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大趨勢。第—次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主要發生在戰後初期美國與日本之間,美國要向軍工技術帶頭的重化工發展,加之本國勞動工資成本高,便將勞動密集型工業的資金、技術轉移到當時經濟崩潰、工人失業的日本,使日本的工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60年代以後,美國與經濟恢復發展起來了的德、法、英等發達國家繼續將勞動密集型工業甚至將部分利用資源多、污染嚴重的資金、技術密集型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利用上述機遇迅速發展起來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70年代末期以來也相繼將本國本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的資金、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現在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仍在繼續進行。這就爲我國四化建設利用外國資金和技術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以上就是鄧小平同志提出對外開放理論的國際歷史地理基本背景。

  2. 鄧小平的對外開放理論

  粉碎“四人幫”之後,在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努力下,使黨的思想、政治路綫重新回到馬克思主義正確軌道上來,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階級鬥争爲綱的口號,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四個現代化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爲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是鄧小平同志提出對外開放理論的出發點。

  鄧小平同志科學地總結國内外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深刻地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産業革命以後變得落後了,—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現在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是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的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味無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是對外開放的,不過那時只能是對蘇聯東歐開放。以後關起門來,成就也有一些,總的説來没有多大發展。當然還有内外許多因素,包括我們的錯誤。歷史經驗教訓説明,不開放不行”。〔4〕鄧小平同志深刻地論述了發展本國經濟與對外開放的辯證關係,指明瞭對外開放是强國之路,是我國必須長期執行一項根本方針政策。

  二、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地理條件特點及其優勢

  中國大陸解放後,在閉關自守和“左”傾錯誤思想支配下,人們往往只看到廣東省是國防前哨,却忽視它在吸引港澳和外國資金、技術方面的有利條件,不把國家建設的重點擺在廣東省。因此廣東省的優勢得不到發揮,廣東省經濟發展速度長期低予全國的平均水平。

  在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朝着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爲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前進的時候,再來審視廣東省的優勢是什麽?就有—番新的認識,就會發現廣東省在對外開放中具有全國最爲優越的條件。

  1. 廣東省地處沿海,是我們接受海外先進經濟技術擴散的最前沿。

  廣東省地處華南沿海,擁有廣闊的海域和沿海地區,大陸岸綫長達4314公里,約占全國大陸岸綫的四分之一,是全國大陸岸綫最長的省份。廣東全省93個市縣,有46個市縣直接靠近海岸或者有沿江出海港口可直接通往港澳和海外。我國沿海地區所以具有對外開放的巨大優越性,是因爲近代以來世界先進經濟技術擴散出現自西向東、從沿海向内地的新態勢。在世界近代史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近現代先進技術首先是在西歐和北美迅速發展起來。從近代産業革命開始,西歐、北美發展成爲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從而開始了世界先進經濟、技術自西向東擴散的新時代,而經濟技術交流與擴散主要是利用方便的海上通道,通向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近代先進經濟技術擴散,在亞、非、拉三大洲則呈現從沿海向内地推進的態勢。這與我國古代經濟技術自中原向沿海的地理擴散方向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必須以新的觀念重新認識沿海地區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我國南部廣東沿海最接近西歐通往遠東的航綫,是西歐從海上進入中國大陸的最前沿,近代西歐商人最早是在廣州、澳門、香港等沿海港口進入中國大陸的。在當代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基本上仍然是自西向東、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是從沿海向内地擴展。廣東是我國接受發達國家資金、技術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所以廣東沿海擁有對外開放的巨大優越性。從廣東省對外開放十幾年的實踐來看,地處沿海在廣東省對外開放中確實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廣東毗鄰港澳,最易接受港澳向外轉移的資金、技術;海外資金技術通過港澳源源不斷進入廣東及内地。

  香港、澳門是位於廣東沿海珠江口東西兩側的小小海島和半島。港澳都是礦産資源貧乏,在近代以來利用沿海港口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往來的優勢而發展起來的。鴉片戰争後香港以其天然深水港等優越條件逐步取代澳門成爲遠東轉口貿易港。特别是二次戰後,香港又利用其在遠東政治、經濟、貿易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利用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之機迅速發展成爲國際貿易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旅遊中心、信息中心。1978年香港巳成爲擁有46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會,香港的國民生産總值已達811.63億港元。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巳從1950年的250美元左右提高到1980年的5000美元,香港對外貿易額超過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總額,香港銀行存款幾乎等於中國大陸居民儲蓄的總和。總之到70年代末香港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地位及其對外經濟輻射能力不僅大大超過廣州,而且已超過我國最大經濟中心上海。澳門1980年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也已達到2020美元。這與廣東省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人均國民生産總值376元、工人月工資四、五十元人民幣的經濟貧困、技術落後之間形成巨大的經濟落差(入均GNP和工人工資相差十幾二十幾倍)。當時香港、澳門勞動密集型工業已需要向外轉移,已有一些港商到珠江三角洲洽談“三來一補”業務。毗鄰港澳的廣東無疑是我國接受港澳向外轉移資金、技術,實施對外開放最爲有利的地區。

  3. 廣東省對外交通方便,可近便、直接通往港澳國際市場;廣東省産品可以通過香港作爲跳板打入國際市場。

  廣東省地處沿海、毗鄰港澳,爲廣東省對外交通提供了天然條件。廣東省海岸曲折、港灣衆多,省内又有珠江及其西、北、東江三大支流深入内地大部分地區,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河道縱横、互相溝通。據統計珠江三角洲天然水道823條,總長6200公里,其中主要水道50多條,長1490公里,大小港口63個。這就使廣東全省有46個市縣(占全省面積一半)可以有海港或河港直接通往港澳國際市場,與世界各地經濟貿易往來提供了極爲優越的條件。這是廣東省對外經濟開放的又一大優勢。事實上廣東省的外貿出口一直以港澳爲主,利用外資總額的80%左右來自港澳。港澳是廣東省聯繫國際市場,利用國外資金、技術的主要通道。

  4. 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衆多,遍佈世界各地,是廣東省實施對外開放的重要橋樑。

  廣東省地處沿海、毗鄰港澳,對外交通方便,爲本省人口遷移港澳和國外提供了極爲有利的地理條件。廣東省居民外出經商謀生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特别是經過近代大量移民,現在—般估計在世界各地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華裔有1400萬,占全國的63.67%。廣東是我國華僑人數最多的省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和興梅地區是全國著名的僑鄉。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1400多萬,遍佈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同胞600多萬,其中大部分祖籍是廣東省,他們還有大量親屬在廣東内地。廣東省不僅有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還有人緣、史緣優勢。他們爲廣東省的對外開放,利用外國資金、技術牽綫搭橋,溝通信息,起到很大作用。據統計,1978年至1987年廣東省僑匯收入達26億多美元,占全國的80%,廣東省接受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捐贈的款物折合人民幣36億多元。1978年至1988年廣東省利用外資79.29億美元,其中90%是華僑、港澳同胞的資金。大量僑匯、僑贈、僑資注入廣東,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省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大大促進了廣東省對外開放。

  5. 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商品經濟與對外貿易發展較早,商品經濟意識和對外貿易傳統是有利於廣東省實行對外開放的重要有利因素。

  廣東省經濟開發歷史雖比黄河流域、長江流域爲晚,但由於地處大陸南部,高温多雨,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自然條件優越,適於種植水稻、熱帶亞熱帶水果和糖蔗、蠶桑等經濟作物,海上交通便捷,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南亞、西南亞的最近出海口,因而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經濟與對外貿易發展比較早,廣州作爲對外貿易港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明代中後期以來,珠江三角洲成爲全國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商品性農業迅速發展。鴉片戰争後在國際市場刺激下,逐步形成糖蔗、蠶桑、水果、茶葉等專業化生産區域,産品銷售到世界各地,所需糧食從國外進口,較早參與國際分工。廣東又是國内近代較早引進國外資金,技術設備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最早的地區之一。這就使珠江三角洲人具有較强的商品經濟意識和對外貿易傳統,因而在改革開放中能够較早地認識和接受市場經濟理論,始終沿着市場經濟路子進行改革探索,按市場經濟辦法,引進境外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廣東對外開放成功、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6. 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各種有利條件因素在珠江三角洲地域空間上的有機組合,是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巨大綜合優勢。

  廣東省上述五大優勢,除地處沿海是我國沿海地區共有之外,其他四大優勢都是廣東省特有的地理優勢,特别是五大優勢在珠江三角洲地域空間上的有機組合更是優越於國内其他地區爲廣東省所特有的綜合優勢。具體來説,珠江三角洲同時具備地處沿海、毗鄰港澳、港口衆多,對外交通方便,又是華僑、港澳同胞最多、全省商品經濟最發達、對外經濟貿易最活躍,最易接受港澳和海外向外轉移的資金、技術,與本地的土地資源、衆多勞力相結合,發展外向型經濟。這一切因素的地域空間組合又都十分有利於珠江三角洲利用香港這個國際貿易中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信息中心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加工産品,並通過香港進入國際市場;與衆多華僑,港澳同胞經常親密聯繫使珠江三角洲能够更好地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施改革開放。珠江三角洲這樣優越的地理條件因素及其地域空間上的有機組合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這是珠江三角洲實行對外開放的巨大綜合優勢,是國内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是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巨大潜力。改革開放先走一步,使珠江三角洲的綜合優勢得以發揮,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巨大潜力得到解放,這是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並始終領先於全國的重要原因。還有—點須要指出的是,這個優越的珠江三角洲恰巧又在廣東省中南部,是全省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具有足够的經濟、技術實力輻射到全省各地,成爲對内、對外輻射的樞紐,從而帶動全省經濟的迅速發展。總之,對外開放各種有利條件因素在珠江三角洲地域空間上的有機組合,是廣東省對外開放成功的—個重要因素。

  三、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地域空間措施

  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巨大優勢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首先是鄧小平同志提出對外開放的思想理論、黨中央制定了對外開放的方針政策,作出廣東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决策。同時也需要結合廣東省内的具體地理條件特點及其地域差异,制定實施對外開放的地域空間步驟與措施。

  廣東省在實施對外開放過程中,依據省内各地對外開放優勢的區域差异,確定開放層次不同的空間格局。首先選定那些對外開放條件最好、最易吸收境外客商資金、技術前來投資辦廠的幾個地方:毗鄰香港的深圳、緊靠澳門的珠海,對外開放歷史悠久、華僑衆多的沿海港口城市汕頭,最早於1980年决定設置三個經濟特區。第二步,總結特區四年建設經驗,確定廣州、湛江爲沿海開放城市。“這些地方不叫特區,但可以實行特區的某些政策”〔5〕,可以設置享受類似經濟特區優惠政策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步,又於1985年將珠江三角洲對外開放條件較好的16個市縣闢爲經濟開放區(小三角)。隨着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1987年經濟開放區又擴大到28個市縣(大三角),直至整個沿海地區的47市縣。這樣就逐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内地山區等不同開放層次的對外開放空間格局。最後,1992年决定將廣東省北部的韶關、東北部的河源、梅州等三市列入我國沿海經濟開放區,形成廣東省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這種空間開放格局是符合當代先進經濟技術從沿海向内地擴展方向,符合廣東省對外開放優勢的區域差异實際的,因而是成功的。

  廣東省在實施以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一内地山區推進過程中還采取以下措施:

  1. 設置重點工業衛星鎮。

  三個經濟特區、二個沿海開放城市,相對於全省來説都是“點”,是以點帶面實施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針的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闢爲經濟開放區,小三角面積2.15平方公里,大三角面積4.27平方公里。如何貫徹以點帶面的方針?廣東省决定小三角的4市(佛山、江門、中山、東莞)市區、12個縣城以及批準新設置重點工業衛星鎮作爲對外開放的骨幹“點”,給外商投資辦廠提供比較優惠的政策,以此帶動整個經濟開放區的對外開放。4個市區、16個縣城都是珠江三角洲比較大的城鎮,是不同區域、不同等級層次的經濟中心,水陸交通發達,投資環境比較好的投資場所,是對外開放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適於作爲帶動整個開放區的骨幹點。但僅有這16個點還不够,廣東省又批準小三角中交通幹綫沿綫經濟基礎比較好的56個小城鎮,在對外開放中享受比較優惠的政策措施,促進其外向型經濟和城鄉建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開放區的經濟發展。東莞市確定的第一批重點工業衛星鎮有廣深鐵路沿綫的石龍、樟木頭、常平、横瀝、茶山,廣深公路沿綫的中堂、萬江、崗貝、厚街、太平、長安等11個鎮,它們都有鐵路或公路通往深圳、香港,從而十分有利港商前來投資辦廠,很快興起一批“三來一補”企業和“三資”企業,帶動整個東莞市的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接着不久又批準大三角各市縣的354個鎮爲第二批重點工業衛星鎮(二批合計412個鎮)。這樣幾乎把大三角大部分鎮都已確定爲享受重點工業衛星鎮的優惠政策,從而有力地推動整個開放區“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的發展。這是符合境外現代社會化大生産經濟、技術沿着交通綫點軸從沿海向内地推進規律的,是促進廣東省對外開放成功的重要措施。

  2. 增加對外開放口岸,增設直通港澳國際市場的水、陸、空運營運綫。

  改革開放前,廣東省雖有對港澳等境外開放的口岸和航綫,但比較少。1979年前全省對外開放口岸僅9個,對港澳進出口貨物的裝卸點、起運點只有53個,不能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因此改革開放以後增加了一大批對外開放和直通港澳的水、陸、空營運綫。廣州市分别於1978、1979、1980年正式恢復廣州與香港之間民航客運班機、直通旅客列車和客輪運輸。現在廣州已有白雲機場、廣九直通車站、洲頭咀碼頭、黄埔港等對外開放口岸4個,二類口岸(裝卸點、起運點等貨運口岸)11個,形成陸、海、空運齊全的口岸體系。廣東省的佛山、江門、中山、順德、南海、東莞、番禺、斗門、臺山、開平、鶴山、肇慶、惠州等市都設置一個以上對外開放口岸(直通香港的客輪運輸)和集裝箱航綫,還有一批直通港澳的貨運裝卸點、起運點。截止1992年3月,廣東全省已有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40個,爲原來的4倍,占全國同類口岸的20%。裝卸點、起運點(二類口岸)136個,爲原來的2倍多,占全國同類口岸的40%,是全國對外開放口岸最密集的地區。增加對外開放口岸、增設直通港澳的航綫,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省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的發展。這是廣東省對外開放成功的又一重要措施。

  綜上所述,廣東省對外開放的成功,從地理學角度來分析,在於從國内外經濟技術的巨大地域差异的實際出發,確定對外開放政策,雖然較亞洲四小龍晚但有效地利用了當代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歷史性機遇,和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在我國從沿海向内地擴散的客觀規律;廣東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及改革開放先走一步的决策,采取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内地山區不同開放層次的空間格局,沿海、沿江和沿交通幹綫設置重點工業衛星鎮,擴大一批直通港澳的對外開放口岸和裝卸點、起運點,增設直航港澳國際市場的水、陸、空運營運綫路;從而充分發揮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巨大優勢,不僅吸取港澳的大量資金和技術,而且利用香港國際貿易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作爲溝通世界各地特别是溝通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渠道,吸取境外大量的資金和先進技術,迅速擴大對外貿易,從而使現代社會化大生産的先進經濟、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通過沿海、沿江、沿綫有效地向内地、腹地擴展,實現加快廣東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的目的,從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2頁。

  〔2〕鄧小平:《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頁。

  〔3〕《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149、167、223頁。

  〔4〕《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90頁。

  〔5〕鄧小平:《辦好經濟特區,增加對外開放城市》,《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