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任務帶學科”的討論



  1958年我國科技界曾提出“要以任務帶學科。”〔1〕。然而“文革”後1978年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現代科學技術正在經歷着一場偉大的革命。近三十年來,現代科學技術不只是在個别的科學理論上、個别的生産技術上獲得了發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義上的進步和改革,而是幾乎各門科學技術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新的飛躍,産生了并且正在繼續産生一系列新興科學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爲生産技術的進步開闢道路,决定它的發展方向。許多新的生産工具,新的工藝,首先在科學實驗室裏被創造出來。……大量的歷史事實已經説明: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突破,遲早給生産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2〕。於是黨和國家的科學技術政策作了重大調整,從此不再使用“任務帶學科”這個舊提法。可是《經濟地理》1989年第l期一篇研討會綜述繼續在那裏强調“任務帶學科的原則是正確的”〔3〕。《經濟地理》2006年第1期首篇《繼承傳統  開拓創新》又再次提出“經濟地理學者要繼續發揮‘任務帶科學’的精神。”在學科發展指導思想上真的要“任務帶科學”50年一貫制?爲什麽一些學者至今還念念不忘1958年的舊觀念?真值得我們深思。“任務帶學科”問題在理論上屬於科學發展動力問題,在實踐上關係到指導科學發展的根本方針,對科學研究和科學發展産生很大的影響,因而有必要加以研究。

  一、科學發展動力分析

  (一)推動科學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關係

  科學發展的動力是什麽?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推動一切事物向前發展的動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客觀過程的發展是充滿矛盾和鬥争的發展,人的認識運動的發展也是充滿矛盾和鬥争的發展”〔4〕。可以認爲,科學的發展是客觀過程和認識運動這兩方面矛盾和鬥争推動的結果。客觀過程是人的認識運動的基礎,是推動認識運動和科學發展的基本動力;認識運動、科學領域的内部矛盾是認識發展和科學發展的内在動力;發現和解决認識運動、科學領域中的内部矛盾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事物是多層次的,大系統可以分爲若干子系統,子系統下面又有許多小系統。大系統、小系統本身所固有的矛盾都是推動事物向前發展的動力。從社會大系統來看,科學與經濟、政治、軍事之間的矛盾,是社會大系統中的矛盾;社會需要(包括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對科學技術的需要)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基本動力。科學技術作爲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因素,它是與各種社會因素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又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科學的發展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5〕。從科學技術這個子系統來看,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還有子系統本身的内部矛盾:“科學理論與科學實驗的矛盾運動,不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的矛盾,繼承與創新的矛盾,不同科學理論、方法的相互滲透與移植,帶頭學科的不斷轉移等”〔6〕。這些是科學發展的内在動力。近代科學以來,科學作爲嚴密的理論體系,有它内在的發展要求,還“要求科學的概念和理論在邏輯上是正確的”〔5〕,要求理論體系具有系統性、完整性,科學理論中的邏輯矛盾也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内在動力。還不可否認,人們的主觀努力,包括興趣、愛好、好奇心、求知慾,甚至幻想等,都是對科學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因素,大家知道,列寧堅持認爲“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先的、基本的觀點”〔7〕,但他仍然高度評價幻想在科學創造中的重要作用。他説:“幻想是極其可貴的品質。”“有人認爲,只有詩人才需要幻想,這是没有理由的,這是愚蠢的偏見。甚至數學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發明微積分”〔8〕。

  我們不僅應當全面認識推動科學發展的兩個方面——科學與社會因素之間的矛盾和科學領域的内部矛盾,而且要進一步認識這兩方面的相互關係。一般來説,科學與經濟、政治、軍事等社會因素之間的矛盾,通常表現爲社會需要——因爲科技人員和科研活動的存在要以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國防因素爲條件,因此科學研究活動和科學發展必須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要,這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基本動力。一門科學的産生和發展,首先取决於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但是有了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還不等於就有了科學理論。還要真正有人去進行科學研究,在研究中要運用恰當的科學方法,才能産生科學理論。社會實踐中提出需要解决的問題只有轉化爲科學技術領域中的矛盾,轉化爲人們頭腦中須知與未知的矛盾,從而提出命題、猜想等,才能成爲人們去進行科學研究的直接動力。聯繫實際來説,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在社會需要的推動面前,爲什麽有的人進行科學研究,有的人没有去進行科學研究呢?除了社會分工方面的原因外,根本問題在於客觀過程、社會需要能否轉化爲人們頭腦中須知與未知的矛盾,即能否發現和提出需要研究的命題,如牛頓提出蘋果爲什麽會落地?瓦特提出水壺蓋爲什麽會被冲起?發現和解决科學領域中的這些内部矛盾和問題,才能實現認識的飛躍、科學的發展。這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當然它是在實踐基礎上産生、在實踐的推動下前進的。

  (二)基礎研究和現代科學技術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

  在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内在動力中,還需要認清基礎研究和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三强在回顧和總結我國成功地研製原子彈和氫彈的經驗時説:“基礎科學研究則是現代科學發現、發明的思想‘發動機’。有一位荷蘭化學家叫阿累尼烏斯的説過:‘理論是科學知識領域中最重要的推動力,……理論研究可以指出應當把今後的工作引向什麽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就’。這是説得很中肯的。就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説,我國原子彈、氫彈成功的經驗中的一條,確確實實是我們及早抓了理論物理這一基礎科學研究工作分不開的”〔9〕,基礎理論研究在科學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是不可忽視的。

  現代自然科學是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特别是戰後興起第3次科技革命,産生了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以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一系列新學科、新技術。當代許多後進學科都要依靠這些先進的新理論、新技術來實現現代化。地理學進入現代科學階段比自然科學要晚,而且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要運用許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地理學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理論、新方法才産生一系列新的分支學科,如應用現代數學方法與地理學結合産生的計量地理學,應用遥感技術産生的遥感地理學,應用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理論産生的生態地理學,應用行爲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産生的行爲地理學等。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以及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等在地理學領域的應用,使地理學發生巨大變化。無論從地理學這個特殊領域,還是從各個學科領域的互相滲透來看,都必須依靠應用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來實現經濟地理學的現代化,推動學科的發展。

  (三)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産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唯物辯證法認爲,事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我們既要看到社會實踐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作用,又要看到先進科學技術對社會生産和科學發展的反作用。依據錢三强等在《科學技術發展的簡况》中的觀點,科學技術發展到近代科學後期,基礎研究在探索自然界物質運動規律方面獲得科學原理;人們在科學原理指引下發明各種新的機器,極大地推動着社會生産的發展。例如19世紀70年代,人們在熱力學原理指導下發明瞭内燃機,在法拉第電磁理論指導下發明瞭電動機。“從電磁學的實驗和理論的發展到電力時代的出現,生動地表明,當科學進入了比較成熟的階段,科學對生産的發展,不僅能起直接的推動作用,而且已經走在生産前面,起着指導作用。”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從放射性的發現到原子能的利用這四十多年的歷史,再一次充分證明科學研究走在生産前面,對生産起着指導作用”〔5〕。現代先進科學技術對社會生産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近代科學後期科學進人了比較成熟的階段,特别是“現代科學技術爲生産技術的進步開闢道路,决定它的發展方向”(鄧小平語)。現在我們必須明確認識,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基礎研究和先進的科學理論在推動社會生産和科學發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這完全符合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説的,理論和實踐的矛盾,實踐一般地表現爲主要的决定作用,然而理論在一定條件下又轉過來表現爲主要的决定的作用。這也是必須承認的。認爲它們的地位並不互相轉化,這是機械唯物論,不是辯證唯物論〔10〕。

  科學學還指出,“從18世紀中葉以後,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出現了一個新規律,即科學可以决定技術,技術可能决定生産,其模式‘科學→技術→生産’。這個規律開始時是同‘生産→技術→科學’的規律並行和共同起作用的;但到後來,‘科學→技術→生産’的規律越占優勢,使‘生産→技術→科學’的規律逐漸融人‘科學→技術→生産’的規律之中,只在很小的範圍内仍然有一定的獨立作用”〔6〕。最近新華社供《羊城晚報》特稿(2006.8.21. A16版)中説,“電視之父”法恩斯沃思在1921年,他14歲時産生了用電傳輸圖像和聲音的想法,也就是説提出了猜想,同時還提出傳輸器概念,並畫出一個傳輸器草圖。這就是現代電視機和電視傳輸技術的雛形。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終於在1927年9月7日年僅21歲的法恩斯沃思運用當時已有的電子技術原理,把畫着一條綫的玻璃板圖象成功地從攝像機傳送到接收器上,這是公認的電視誕生標誌。法恩斯沃思是應用當時已有的電子技術原理並産生了用
電傳輸圖象和聲音的命題才研製成功最初的電視機雛形。他是在没有“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的任務”情况下發明瞭電視機,用“任務帶學科”的觀點解析不了電視機發明的歷史事實。只有用推動科學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論觀點,才能充分説明電視機發明和科學發展的動力。法恩斯沃思發明電視機也是説明“科學→技術→生産”的規律的一個生動實例。

  二、對“任務帶學科”的具體分析

  (一)從理論上分析“任務帶學科”

    在地理學領域中,所謂“任務帶學科”通常是指地理學者承擔經濟建設中的具體的應用研究任務,如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進行自然資源的調查與利用、地區綜合考察、生産布局、農業區劃、國土整治、城鎮與區域規劃等任務對學科發展的帶動作用。“任務帶學科”所强調的正是這些具體應用研究任務在帶動學科發展中的作用。

    按照上述關於科學發展動力的理論觀點來分析,學科在經濟建設中應用研究任務是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的重要内容,無疑屬於推動科學發展的基本因素和基本動力範疇,因而對科學發展起着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從科學發展動力的角度來考察,應用研究的具體任務不是社會需要的全部反映。社會實踐除了需要應用研究之外,還需要有基礎研究。如前所述,科學研究領域内部的各種矛盾;以命題、猜想等表現出來須知與未知的矛盾,人們的主觀努力,包括興趣、愛好、好奇心、求知慾,甚至幻想等,都是對科學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因素。可見應用研究任務不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全部因素,因而把科學發展僅僅歸結爲“任務帶學科”是不全面的。

   總之,應用研究任務具有帶動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但不能把科學發展僅僅歸結爲“任務帶學科”。不能只講“任務帶學科”,不能片面强調“任務帶學科”,更不能把“任務帶學科”視爲指導科學研究和科學發展的全面正確的原則方針。我們必須明確認識,在已有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基礎研究及其提出的一系列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對現代地理學的發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離開現代科學技術就根本不可能實現我國地理學的現代化。難道事實不正是這樣嗎?  

  (二)從黨和國家現行科學技術政策上來分析“任務帶學科”

  “任務帶學科”這個口號是我國在1950年代提出來的。解放初期學術界剛剛從舊社會過來,尚不能適應新社會的需要,還嚴重存在脱離實際的狀况。爲了克服當時學術界嚴重脱離實踐這種傾向,强調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當時提出“任務帶學科”的口號是有必要的,而且起到推動知識分子走向社會實踐,參加應用研究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它只强調應用研究,忽視基礎理論研究;只强調社會實踐對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却忽視科學理論在科學研究中的指導作用及其在科學發展中的推動作用,忽視科學領域的内部矛盾在科學發展中的直接推動作用。理論認識、指導思想上的片面性,導致實踐上從一種偏向走向另一種偏向,即從糾正嚴重脱離實際走向單純依靠具體實踐任務帶學科。針對這種狀况,周總理在1956年、1972年都曾一再强調指出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作用。後來隨着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科學技術走在生産前面指導生産的發展,而科學技術所以能够走在生産前面指導生産的發展,主要又是依靠基礎理論研究上的突破,從而使人們對科學技術和基礎理論研究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是一個轉折點。由於鄧小平這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新思想、新概念,實現了認識上的飛躍,突破了1950年代只講生産實踐對科學技術的决定作用、不講科學技術對生産技術的巨大反作用的傳統觀念,也就是突破了“任務帶學科”的舊觀念,所以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各個文件以及後來我國科學技術政策文件都已經不再使用“任務帶學科”這個不全面的提法。我們應當注意全國科學大會之後黨的關於科學技術政策的調整,必須深刻認識現行的科學技術政策與過去“任務帶學科”的原則區别。我國經濟地理學界應當以黨的現行科學技術工作的基本方針和科學學關於科學發展動力的理論爲指導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認識不能再停留在過去1950年代那種“任務帶學科”的水平上。

  1970年代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將科學研究活動分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發展研究三種類型並給出三種類型的定義。後來我國科研管理中正式采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方法〔11〕。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决定》按照三種不同類型研究活動的性質和特點規定不同的方針和政策。其中第二部分就“按照不同類型科學技術活動的特點,實行經費的分類管理”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定。《决定》還提出“在大力推進技術開發工作的同時,加强應用研究,並使基礎研究工作得以穩定地持續發展,對於各種不同類型的研究工作,應當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評價標準。”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對科學研究活動實行分類管理的重大意義,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關於不同類型的科學研究活動采取的不同方針、政策。把“任務帶學科”當作適用於一切科學研究活動的原則方針是不符合黨中央關於不同類型的研究活動采取不同的方針政策的規定的。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各有不同的特點。應用研究是將科學原理應用到生産實踐中去,只要有經濟建設任務的需要,應用的具體目標,就可能將應用研究帶動起來。就是説“任務帶科學”適用於應用研究。而基礎研究的目的是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客觀現象和客觀規律,即發現新現象、揭示新規律、創立新的科學原理,但是没有具體的應用目的。它主要是依據社會需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發現新的客觀現象與原有理論認識之間的矛盾,轉化爲頭腦中須知與未知的矛盾,從而成爲推動科學發展的直接的内在動力。基礎研究主要靠科學領域内部矛盾的推動,而不像應用研究那樣由具體任務帶動。基礎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并且有反復性和長期性的特點,不是通過一、二次的應用研究實踐就可以達到目的的。基礎研究的性質和特點决定基礎研究不能以任務帶學科,就是説“任務帶學科”不適用於基礎研究,不能把“任務帶學科”作爲指導科學研究的普遍適用的原則方針。

  (三)從實踐結果來分析“任務帶學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現在從實踐結果來分析“任務帶學科”。

  1958年12月全國地理專業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以任務帶學科”,並“要求苦戰三年,改變地理科學面貌,建立自己獨創的理論”〔1〕。多麽美好的主觀願望呀,可是,實踐結果如何?不説3年没有改變面貌,而且30年之後的1990年10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術討論會認爲“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雖在80年代打了個翻身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發展很不平衡”,“對理論和方法論還缺乏深入的研究”〔12〕,也就是説没有改變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的落後面貌。可見,提出和實行“任務帶學科”並没有達到預期的結果。這個經驗教訓現在應當認真地總結了。

  我國經濟地理學界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在於有了長期豐富的實踐經驗而未能上昇到理論上來的時候仍然忽視基礎理論研究,忽視抓科學領域的内部矛盾這個關鍵,忽視了理論思維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恩格斯早已指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論思維”〔13〕。理論思維是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科學方法。而且實踐也已經證明,有了實踐經驗没有理論思維是不可能産生新理論新概念的。總之,讓我們回到實踐經驗與理論思維相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正確軌道上來,纔可能使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得到順利發展,纔可能改變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的落後面貌,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單純依靠“任務帶學科”是不可能改變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的落後面貌的。

  三、結 語

  應用研究任務具有帶動學科發展的重要作用,但具體任務不是帶動科學發展的全部因素,不能把科學發展動力僅僅歸結爲“任務帶學科”。把“任務帶學科”視爲指導科學研究和科學發展的全面正確的方針,就會導致單純依靠“任務帶學科”,忽視科學領域的内部矛盾、科學發展的内在直接動力,忽視科學理論、科學方法的指導作用。現在要改變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的落後狀况,首先必須在指導思想上糾正單純依靠“任務帶學科”的偏向,引導到實踐經驗與理論思維相結合的正確軌道上來,既注重認識的實踐基礎,又注重認識的辯證途徑。筆者的觀點不是否定應用研究及其在科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問題是我們不能只有應用研究而没有基礎研究。我們應當全面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爲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重要講話中提出的重要任務和完成任務的各項方針,其中包括要“重視基礎研究”,實現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有機結合的方針,從而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任務。

  《繼承傳統 開拓創新》一文的核心内容是:“經濟地理學在國家關於未來功能地域(空間)劃分、區域可持續發展、大都市經濟區、地緣經濟等等領域的研究和規劃方面呈現大量的任務。爲了發揮學科的作用,經濟地理學者要繼續發揮‘以任務帶學科’的精神,積極地争取和完成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上述領域的理論總結,發展新時期經濟地理學的理論體系。”“關鍵是要繼承傳統脚踏實地深入社會的各個層面,認真調查、考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解决當時當地實際問題的同時,總結、提昇理論成果。”這裏講經濟地理學的任務,就只有應用研究任務,根本就没有基礎研究概念和任務,全文没有一處提到基礎研究。這是不重視基礎研究及其重要作用的反映。講研究思路方法,只有從實踐→理論(實踐對認識的作用)而没有基礎研究,理論思維、科學理論、科學方法對實踐和學科研究的反作用,没有講認識的辯證發展。這完全是機械唯物論的研究思路,也就是“任務帶學科”的老路,而不是辯證唯物論的研究思路。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看來要改變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方法的落後面貌,全面完成我國經濟地理學現代化任務,首先必須在學科發展指導思想上轉變思路,徹底從“任務帶學科”這種機械唯物論的研究思路,轉到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思路上來,全面轉到鄧小平理論的軌道上來,轉到胡錦濤上述重要講話中提出的“重視基礎研究”,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有機結合的指導思想上來,徹底扭轉“任務帶學科”50年一貫制局面,才能使我國經濟地理學理論方法得到更大發展。

  注釋:

  〔1〕竺可楨,在中國科學院1958年12月在京舉行的地理專業會議上的講話[J],地理知識,1959,(1):3—9。

  〔2〕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鄧小平文選(2)[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4.

  〔3〕全國師範院校1988年中國經濟地理教學研討會綜述[J],經濟地理,1989,(1):79。

  〔4〕毛澤東,實踐論[M],毛澤東選集(一捲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72。

  〔5〕錢三强等,科學技術發展的簡况[M],北京:知識出版社,1980.14—27。

  〔6〕關西普等,科學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28。

  〔7〕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A],列寧選集(2)[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8〕列寧,列寧全集(3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82。

  〔9〕錢三强,談談科學和科研管理[A],科學技術發展規律探討[C],北京:内部出版,1981.21。

  〔10〕毛澤東,矛盾論[M],毛澤東選集(一捲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300。

  〔11〕中國科學院,關於科學研究工作分類的意見(徵求意見稿)[R].1980。

  〔12〕李志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記全國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術討論會。地理知識.1991,(2):11. 

  〔1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67. 

  〔14〕胡錦濤,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爲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A],中共中央辦公廳通訊[J],北京:2006,(1):30-36.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