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學習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進一步突破經濟地理學傳統觀念



  慶祝母校地理係經濟地理學與城鄉區域規劃專業成立40年並取得科研、教學巨大成績的同時,回顧195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地理學的學術思想和理論研究,總結其成績與不足,進一步突破經濟地理學的傳統觀念,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一、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定義爲生産布局,既有重大現實意義,又有理論上的重大缺陷

  我國學術界把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定義爲生産布局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如何評價這個對象定義在我國經濟地理學發展中的作用?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點和一分爲二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

  我國1950年代初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便開始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生産配置、布局一直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之一,對生産布局問題的研究是實踐的需要。而當時我國學術界許多知識分子剛剛從舊社會過來,存在理論脱離實際的傾向,面臨着經濟地理學如何爲新社會服務的問題。1950年代我國經濟地理學界根據實踐的需要,把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定義爲生産布局,其重大意義就在於找到了學科的應用研究方向,使我國經濟地理學走上與經濟建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始終面向經濟建設,爲解决經濟建設中的生産布局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因而得到黨和國家、政府與生産部門的重視與支持。這是人文地理學及其他分支學科成爲禁區,而經濟地理學能够一枝獨秀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從學術思想淵源上來看,我國50年代形成並延續至今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生産布局的對象定義是從蘇聯1955年《關於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問題討論總結》〔1〕、《蘇聯地理學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决議》〔2〕的對象定義演變而來的。當時我國與蘇聯有相似的國際背景和社會現實,因而容易接受蘇聯的學術觀點。1950年代蘇聯地理學思想的基本特徵是: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不可聯繫的形而上學思想支配下,根本否定地球表面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界各種因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把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爲主旨的人文地理學判定爲資産階級的僞科學,從而製造了人地關係和人文地理學研究禁區。由於根本否定人地關係研究,根本否定地球表面自然、人文各種因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研究,實際上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傳統的基礎研究領域。這是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定義轉向生産布局應用研究的學術思想上的原因。粉碎“四人幫”之後,學術界開始批判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不可聯繫的形而上學思想,重申“地理環境的變化發展規律以及人類生産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係,本來是地理學的研究主題。”〔3〕1980年正式提出復興人文地理學,終於打破人文地理學禁區。隨後經濟地理學研究從物質生産領域擴大到非物質生産領域以至人類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也從生産布局擴大到産業布局、經濟布局;但由於依然沿襲從社會實踐某項具體需要、從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某項具體任務出發來確定學科對象定義的基本思路,以及幾十年來研究生産布局的傳統觀念和思維習慣的影響,以至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爲經濟地理學就是研究生産布局、産業布局、經濟布局的科學。現在我們應當從實際出發來看看生産布局研究屬於哪一類研究活動。

  從我國經濟地理學幾十年來研究的實踐來看,經濟地理學研究生産布局主要是根據國家和生産部門提出的生産布局問題,在對地區自然、人口、技術、社會經濟各種條件因素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評價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提出今後生産發展的地區安排部署方案即生産布局方案,經主管部門選擇並作出决策,然後付諸實施。可見,生産布局是有明確具體的應用目的,並直接參與改造客觀世界的研究活動。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科學研究活動分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發展研究三種類型的定義來看,按照錢學森關於科學技術分爲三個層次,  “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學問我們叫工程技術”〔4〕的觀點來看,毫無疑問,生産布局研究屬於應用研究,産業布局、經濟布局研究也都屬於應用研究,而不屬於發現新規律、創立新原理的基礎研究。關於生産布局、産業布局、經濟布局規律性的研究也屬於應用理論研究,而不屬於基礎理論研究。

  生産布局研究屬於應用研究和應用理論研究,把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定義爲生産布局,有兩方面的作用與結果。一方面,找到了學科的應用研究方向,使學科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有了立足點和生長點;促進了學科的應用研究和經濟地理學隊伍的發展壯大,同時爲理論研究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另一方面,經濟地理學研究生産布局的對象定義,實際上只是經濟地理學應用科學的研究對象,而没有包括經濟地理學基礎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把它作爲基礎學科部門之一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定義是不全面的,理論上是有缺陷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生産布局的對象定義,既不能包括經濟地理學基礎理論研究,不能包括區域經濟地理研究的全部内容,也不能包括經濟地理學應用研究的全部内容。今天我們必須明確認識經濟地理學研究生産布局這個對象定義在理論上的重大缺陷,及其給學科發展帶來的諸多弊端。首先,學科對象定義中只有應用研究而没有基礎研究,必然導致重視應用研究,忽視基礎理論研究。加上1950年代以來根本否定地球表面自然、人文各種因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規律性的研究,使我國經濟地理學基礎理論研究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粉碎“四人幫”後,開始克服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不可聯繫的形而上學思想,恢復與西方國家的學術交流。1980年代中期以來國家實行自然科學基金制度,資助基礎研究項目,使我國經濟地理學基礎理論研究得到一定恢復和加强。但由於學科研究對象定義仍然是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基礎研究在對象定義中還没有應有的地位,學科的基礎研究得不到明確的理論指導,極不利於學科基礎研究的發展,學科基礎理論落後狀况難於根本改變。這就是我國經濟地理學1980年代打了個翻身仗,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基礎理論仍然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5〕其次,過去長期在生産布局對象定義指引下,經濟地理學的科研、教學工作都是以生産布局爲中心,使經濟地理學研究長期偏重於生産布局研究,忽視經濟地理學的全面發展。蘇聯五六十年代的經濟地理學成了“生産配置科學”〔6〕,我國經濟地理學也成了“生産布局的科學”〔7〕。生産布局研究的對象定義,既不利予學科理論研究(特别是基礎研究)的全面發展,也不利於區域經濟地理的全面研究,不利於經濟地理學應用研究的全面開展,因而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對本學科提出的各方面需要。

  當代經濟地理學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整個科學技術水平與1950年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經濟地理學本身經過幾十年來生産布局應用研究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現在突出的問題是基礎理論研究長期處於落後狀態,豐富的實踐經驗難於上昇到理論上來。基礎理論研究落後,没有理論上的突破,應用研究不可能有根本上的提高。現在經濟地理學生産布局應用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應用自然、技術、經濟等學科的許多理論和方法。經濟地理學導論教材仍以生産布局、産業布局爲中心,把與生産布局、産業布局有關的理論、方法等各類知識都裝進去,内容非常龐雜,而經濟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却處於從屬地位,因而不可能真正全面、系統地論述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原理。經濟地理學本身特有的理論、方法研究得不到加强並使之現代化,雖然在人文地理學中曾有過一枝獨秀的輝煌,但在現實的“學科競争面前顯得有氣無力”〔5〕。總之,當前我國經濟地理學發展的關鍵是要加强基礎理論研究,實現學科理論、方法現代化。因此,必須確立經濟地理學基礎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明確生産布局、産業布局研究是經濟地理學應用理論研究學科的對象,再加上經濟地理學應用技術層次的學科,使經濟地理學形成包括基礎理論、應用理論、應用技術三個層次的學科體系,獲得比較全而的發展。這樣將大大加强學科的競争力,使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基於經濟地理學基礎研究重要性的認識,筆者1983年在《關於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問題的幾點討論》〔8〕中提出“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地理現象的規律性即研究地球表面人類經濟活動與各種地理要素相互關係的科學”[筆者現在補充説明:經濟地理現象即人類經濟活動在地表空間的表現形態。因此又可以説,經濟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表空間形態(類型、結構、功能)及其演變規律的科學],同時又認爲“生産布局仍然是經濟地理學應用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試圖從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層次確定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吴傳鈞院士提出地理學研究的核心是人地關係地域系統,〔9~10〕北大楊吾揚教授認爲“經濟地理學的對象具體地説就是生産力的地域組合”〔11〕。從這些觀點來看,雖然關於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具體提法各不相同,但共同點都已經是從基礎研究層次去確定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已不是從應用研究層次去確定研究對象。可是現在還有很多人仍然從應用研究層次去確定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堅持認爲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生産布局、産業布局、經濟布局的科學。我們必須突破從社會實踐的某項具體需要、改造客觀世界某項具體任務出發來確定學科研究對象的傳統觀念,突破僅從應用研究層次確定學科研究對象、忽視學科基礎研究層次的學科研究對象的傳統觀念,樹立從整體的社會需要出發確立學科基礎研究對象,然後考慮學科應用研究和應用技術的新思路,逐步形成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應用技術三個層次的學科體系。

  二、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是我國地理科學思想理論上的重大突破

  當今世界已是經過第三次科技革命並進入新的科技革命的時代。長期以來站在世界科學研究前沿的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並應用當代最新科學技術成就,特别是應用系統科學理論方法和我國航天系統工程的成功經驗,經過十幾年來的深思熟慮,系統地提出和論述了地理科學新思想。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是我國地理科學思想理論研究上的重大突破,爲我國地理學的現代化指明瞭方向。下面就餞學森地理科學思想與傳統的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思想作簡要的對比分析,以利於我們進一步突破傳統觀念。〔12〕

  1. 提出地理科學研究的出發點不同

  錢學森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包括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需要對它的客觀環境基礎——地球表層進行研究出發提出地理科學研究和地理建設,目的是使社會主義建設與它的地理環境基礎相協調。簡單一點來説,錢學森是從社會需要的整體出發,而不是從某項具體需要出發提出研究地球表層的地理科學。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恰恰就是從經濟建設中的某項其體需要——生産布局研究的需要出發提出經濟地理學研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别,因爲從社會需要出發提出的是基礎科學,而從改造客觀世界某項具體需要出發提出的學科對象,由於其研究對象與任務是統一的,因而是應用科學。情况正是這樣,錢學森根據社會需要提出的地理科學——地球表層學是基礎科學,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根據生産布局研究任務需要提出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實際上只是經濟地理學的應用學科。

  2. 提出地理科學研究的論证方法不同

  錢學森是依據客觀事實,並對客觀事實——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科學分類(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和它們的客觀環境基礎建設即地理建設),並對它們的相互關係進行研究之後認爲,要科學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與它的客觀環境基礎相協調。因此,研究地球表層的地理科學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迫切需要。錢學森全面把握客觀事實,並以嚴密的邏輯論证地理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和必要性。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研究提出時往往以領袖著作或黨和國家有關文件中提出的生産布局、産業布局、經濟布局任務直接作爲確定學科對象的依據,而没有就社會實踐對學科提出的各項具體需要加以匯總、分類、深入研究,然後抽象概括出反映整體、全局的“社會需要”這一科學概念,因而不可能提出與整個社會需要相適應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内容及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的各個層次。

  3. 學科層次體系結構不同

  錢學森按照現代科學技術部門一般包括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理論研究、應用技術三個層次的學科體系,提出地理科學是一個學科體系,包括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研究層次(地球表層學)、應用理論研究層次(生態經濟學、國土經濟學、數量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學等)、應用技術研究層次(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地區發展戰略、地理系統工程等)。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在未明確認識現代科學技術部門一般包括三個研究層次的學科體系情况下,提出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産布局,實際上只有應用研究層次而没有基礎研究層次,其學科體系層次結構是不完整的。

  4. 從不同研究層次去確定學科研究對象

  錢學森首先是從基礎研究層次確定地理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層,然後才提出它的應用理論研究層次和應用技術研究層次學科内容,其邏輯順序是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科學,應用科學的内容是與基礎科學相對應的。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確定學科對象是生産布局,實際上是從應用研究層次去確定學科研究對象,而不是首先從基礎理論研究層次去確定學科研究對象;經濟地理學的基礎學科研究對象是什麽?依然不清楚。其實確定基礎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更具有根本意義,因爲應用研究的内容是從屬於基礎理論學科的;基礎理論學科是帶頭的,對應用研究學科具有指導意義。

  5. 思想理論基礎不同

  錢學森認爲地球表層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系統内部各要素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系統與環境有物質和能量交换;人類社會、社會主義建設與它的客觀環境基礎(地理環境)也是緊密聯繫着的。總之,它的思想理論基礎是辯證法關於事物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曾長期在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不可聯繫的形而上學思想支配下,根本否定地球表面自然、人文各種因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根本否定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地理學研究,嚴重削弱了經濟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

  6. 研究方法不同

  錢學森是用現代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系統科學的理論方法,用“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去研究地球表層這個復雜的巨系統、並充分論证運用這種方法研究地球表層將取得成功。而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長期來是用傳統的定性描述方法,而且曾長期受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不可聯繫的形而上學思想方法的影響。

  7. 在科學性質問題上的觀點根本不同

  1950年代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流行的觀點認爲,自然地理學是自然科學,經濟地理學是經濟科學,兩者性質不同,截然分開,不可能搆成統一的地理科學體系。

  錢學森認爲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匯合,地理科學是一個科學體系。

  8. 在地理科學研究領域存不存在綜合規律,兩者觀點根本不同

  1950年代生産布局經濟地理學中流行的觀點認爲,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是互不相干的兩個系列,兩者界綫分明、不可混淆。自然地理學研究受自然規律支配的自然現象,經濟地理學研究受社會規律支配的社會現象,根本不可能有綜合規律可言。

  錢學森認爲地理科學研究既涉及自然過程,又涉及社會過程的宏觀規律和綜合規律。

  以上對比分析説明,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在上述八個方面突破了地理學的傳統觀念。總的來説,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是我國地理科學思想理論研究上的重大突破,給我國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的現代化指明瞭方向。我們應當認真學習、理解和掌握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進一步突破經濟地理學的傳統觀念,把傳統經濟地理學逐步更新擴大爲現代地理科學。在學科對象問題上,首先應當確定經濟地理學基礎研究學科對象,然後確定它的應用理論研究學科和應用技術層次學科對象。

  注釋:

  〔1〕關於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問題討論總結。科學通報,1955  (1)。

  〔2〕蘇聯地理學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决議。地理譯報,1955(4)。

  〔3〕吴傳鈞,在農業地理編寫會議上的總結發言,1977。

  〔4〕錢學森,關於建立城市學的設想。城市規劃,1985(4)。

  〔5〕李志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記全國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術討論會。地理知識,199l(11)。

  〔6〕(日)中村泰三,七十年代的蘇聯經濟地理學——從生産配置科學到社會經濟地理學。經濟地理,1983,3(2)。

  〔7〕吴傳鈞,經濟地理學——生産布局的科學。科學通報,1960(19)。

  〔8〕張樂育,關於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問題的幾點討論。經濟地理,1983,3(4)。

  〔9〕吴傳鈞,地理學的特殊研究領域和今後任務。經濟地理,1981,  l  (1)。

  〔10〕吴傳鈞,論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經濟地理,199l,l 1(3)。

  〔11〕暢吾揚,經濟地理學的性質、任務和方法論。中國地理學會一九七八年經濟地理專業學術會議論文選集(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12〕餞學森等,論地理科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以下引用錢學森地理科學思想的有關論述,均出自此書,不再一一註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