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雲門寺法脈宗風及農禪並重傳統

  雲門山大覺禪寺位於乳源瑶族自治縣縣城東北6公里的雲門山下,是中國佛教禪宗“一花開五葉”之一“雲門宗”的發祥地,現爲全國重點寺院之一。

  佛教自初祖菩提達摩由天竺(今印度)來華傳法創立,經歷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門下,分成以神秀爲首的北宗和以慧能爲首的南宗,佛法漸盛。

  北宗崇尚漸悟,主張以篤踐實履之精神修行禪法,與世人“上下求索”求解求知之心相合,遂日漸昌盛。自神秀起,北宗以“兩京”長安、洛陽爲中心,法運昌隆約100年。然傳四五世後,因唐朝廷禁佛(唐武宗會昌年間,佛教界稱“會昌法難”)及中原戰亂(唐末黄巢起義至朱温篡唐、五代十國浩劫)而告斷絶。

  南宗始祖慧能因“菩提本無樹”一偈受五祖印可、傳衣鉢,後避難南方,住韶陽曹溪,極力提倡頓悟法門,以“一念不起”爲“坐”,“瞭見本性”爲“禪”,推崇“見性即佛”、“平常心是佛”,不拘形式,不限人等,因而廣受尊崇,禪風大振。又因其地處南方,寺宇多處叢林山野,從而避過戰亂及朝廷禁令,並在北宗斷絶後,由廣東、湖南、江西漸次向北方擴張,傳教中原。故後世普遍以南宗爲禪門正宗,尊慧能爲六祖。

  由六祖慧能所創之佛教南宗禪門,即“中國禪”,乃當今中國佛教之主流門派。佛教傳入中國成爲“中國化”的佛教,至今尚存三大法係,即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其中藏傳、漢傳佛教主要局限於西藏、雲南一隅及甘肅、内蒙少數民族地區,後因受元、清兩朝皇族推崇而在北京一帶有所流傳。而南傳佛教即六祖禪宗因流傳廣泛而逐漸成爲中國佛教的代名詞,其法脈遍佈中國大江南北,並遠傳世界各地,甚至“返銷”佛教發源地印度。

  禪宗自慧能之下,有法嗣弟子40餘人,而又以南岳懷讓、青原行思爲著,遂成兩係。南岳係後來衍生出湖南潙仰宗、河北臨濟宗兩派,青原係發展成江西曹洞宗、廣東雲門宗、金陵法眼宗三派,世稱五家。各宗祖師雖同爲明心見性者,但因性格不同,認知取向有别,而在闡揚自家宗旨、接引後學的方法上,就有寬、猛、緩、急的差异,遂成就各家家風。而因開枝散葉,分傳多家,自六祖慧能之後,中國佛教禪門也就再無統一公認之世祖。

  雲門寺由慧能之七傳弟子文偃禪師於五代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所建。文偃的師承爲: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雲門文偃。作爲雲門宗的開山祖師,文偃的法源豐繁,其先從睦州(今浙江杭州建德)道明禪師(即道踪,百丈懷海禪師之再傳弟子,臨濟宗開山祖義玄禪師之師兄),深得臨濟一脈“棒喝”之妙。後從雪峰(在今福建泉州南安)義存禪師,深悟雪峰機鋒温密之法門。得承雪峰衣鉢後,多方參訪,又投粤北靈樹寺如敏(知聖)禪師門下任首座,並於如敏圓寂後接任住持,開壇弘法。如敏爲六祖慧能之五傳弟子,源自南岳懷讓一係,此一係最杰出的馬祖道一、百丈懷海師徒,禪門有“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之説,此二人分别爲叢林寺院、佛門清規的首創之祖,百丈懷海更開“農禪並修”之先河。因此,雲門文偃,實兼收六祖高足南岳懷讓和青原行思兩係之大成,其宗風既有雪峰“直指人心”的簡潔,又具臨濟“當頭棒喝”的峻烈,更得百丈“農禪並修”之風。

  雲門宗因機鋒崄絶而獨步禪林,有所謂“雲門三句”:“涵蓋干坤”、“截斷衆流”、“隨波逐浪”,其所説之法語與接引學人之問答, 出語簡潔,迥异尋常,猶如北鬥藏身,金風露體,電光石火,一鏃遼空。如雲門一字禪、二字禪、三字禪,皆爲膾炙人口之公案,常常只用一字,乾净利落,斬斷糾葛,使學人無路可通,無機可接,直接開啓省悟之門。

  雲門一脈,興於五代,盛於北宋。北宋前中期,雲門宗逐漸由嶺南向北推移,出現了雪竇重顯、明教契嵩、圓通居訥、大覺懷璉、佛印了元等名動中原、影響甚巨的杰出人物:

  雪竇重顯,幼聰敏,精文墨,出家後苦行兩湖江淮,參雲門三世智門光祚禪師開悟。駐錫雪竇山資聖寺29年,廣播雲門宗法,一時海衆雲集,宗風大揚,影響甚大。雪竇重顯著述甚豐,其《頌古百則》不僅成爲禪僧的必讀書,而且深受參禪士大夫的歡迎,對中國佛教乃至文學都有不少影響。他的法係從其弟子天衣義懷之後流佈於大江南北,其中不少禪師應請到京城的皇家、外戚寺院傳法,極大地推動了禪宗在宋代的傳播。

  明教契嵩,7歲出家,參學諸方,得法於雲門,專意於習禪著書。其闡述儒佛一貫之理,對後世影響甚大,擴大了禪宗在社會上的影響。曾上萬言書於宋仁宗,倡儒佛一致之説,駁儒者排佛之論,得仁宗賜號“明教大師”。入京後上書與當世尊儒闢佛、領袖文壇的歐陽修並獻《輔教篇》,言儒佛吻合,受到歐陽修和宰相韓琦的尊禮。

  圓通居訥,出家後遍游荆楚,參雲門四世延慶子榮,得法後住持廬山歸宗寺,歐陽修左遷滁州時,親入廬山會見,與之論道。居訥之見地出入百家而折衷於佛法,令歐陽修肅然心服。後應宋仁宗之召,入京任十方净因禪院住持,致力於儒佛融通,力弘佛法,深得士大夫好評,與蘇洵父子交遊甚密。

  大覺懷璉,師事雲門四世泐潭懷澄十餘年,後入京繼圓通居訥接掌净因院,以佛法大振京師,名聲大著。懷璉有文學才能,工於詩,與當時文壇名流廣泛交往。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蘇轍與其交好。蘇軾稱“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蘇轍作《游净因院寄璉禪師》:“歲月潜消日裏冰,仍然來見佛前燈。此身已自非前我,問法何妨似舊僧……”,兄弟倆與懷璉的交誼一直不衰。

  佛印了元,蘇東坡方外摯友,與周敦頤、王安石、黄庭堅交善。得法於雲門四世開先善暹,文采尤佳,先後於江州、淮上、廬山、金陵等地寺院駐錫弘法,名動士林。佛印兼通佛、道、儒三家,曾有“道冠儒履佛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之語,頗有三教兼容,自成一家的氣概。蘇軾兄弟與他一直保持着親密的交誼,詩文唱和不絶,留下了不少趣聞逸事,成爲古代文人與禪師結交的典範。

  北宋初,佛教宗派林立,其時“兩京”諸寺所傳主要是法相宗(唐代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始創)和南山律宗(崇尚律戒的佛教宗派)。由於圓通居訥、大覺懷璉等人的活動,及雲門宗濃厚的文學色彩和在思想上儒佛調和的傾向,更易於被士大夫接受,從而使雲門禪得以盛行於京師並成爲主流,推動了禪宗的普及。雲門宗也因此而成爲禪門翹楚,被譽爲禪門第一宗,其宗脈後來遠播東南亞及歐美。

  物極必反,盛極則衰。自南宋後,雲門宗逐漸衰微。不唯雲門宗如此,整個佛門禪宗趨勢略同。一般認爲,南宋後的元、明,至清干隆期間,爲禪宗的衰頽期。及至近代,儒釋調和、禪净雙修的趨勢漸成,更因國家動盪,戰亂不斷,禪宗遂日漸式微没落,五宗均後繼乏人,漸至湮没。至抗日戰争時期,雲門寺也已到殘屋頽垣、凋零荒廢之境地。

  幸有近代禪門泰鬥虚雲和尚,以其百二十年壽,奔走四方,殫心竭慮,重建祖庭,振興宗門,一肩擔五宗之法脈,使曹溪祖庭及五宗得以繼焰。1943年,104歲高齡的虚雲老和尚由曹溪移錫雲門,在民國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國民黨資深元老李濟深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軍軍長鄒洪等的支持下,率衆重修偃祖道場,中興雲門。

  歷史積澱豐厚的國家,往往多灾多難。傾巢之下無完卵,雲門寺的興衰,見证了歷史滄桑的變遷。其興盛延續既有賴於各界信徒的攘助和有道高僧的嘔心,也得益於其叢林寺院農耕並重自給自足的傳統家風,有幸躲過戰火動亂之殃。

  雲門在乳源縣城之東北,主山大慈悲峰高1215米。山勢嵯峨,古木參天,飛瀑流泉,谷深徑幽。雲門山大覺禪寺建置於山之東南麓,後枕雲門峰,遠峰觀音嶺蒼翠奇秀,瑞靄霓虹;雷公嶺怪石嶙峋,頑鬆挺立。寺前雲門峒,農耕開闊,一片青緑;寺西有桂溪水,源出山谷之中的桂花潭,流泉潺潺,水歌不息。環寺蒼鬆挺拔,竹影婆娑,花香鳥語,清幽静謐。

  如此清静之地、世外桃園,正是叢林寺院農耕静修之佳境,無怪乎文偃禪師在遊歷四方、名聞遐邇之後最終駐錫雲門,開宗立派。其傳統農禪並重之風,即源自百丈懷海禪師。懷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公案,至今爲禪門所樂道。

  虚雲老和尚重開雲門,提倡“在動中做功夫”的理念。在勞作中參禪,融參禪於勞動之中,正是雲門寺農禪並重之精要。禪宗悟道崇尚頓入,“一悟即至佛地”,而在勞動、運動中,時時處處,擊石火,閃電光,因緣契合不入而入。“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踪迹,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這個常爲人道的偈子,就是香嚴智閑禪師在南陽慧忠禪師道場遺址上整拾勞動時,因石(瓦)擊竹而悟道後所作,是動中入道的典型例子。借農入禪、以禪入農,禪宗也正是通過禪堂修技和生産勞動來體現其風範。

  雲門寺所在地森林土地廣袤,所屬山林土地3000多畝,其中山林2000多畝,水田40畝,果菜地130畝,現已闢爲“雲門佛教生態文化保護區”,旨在保護傳承農禪並重、修禪悟道之傳統文化。百丈禪師倡立的叢林家風,在這裏得到了傳承。

  對於現今叢林寺院來説,“農”已經不僅限於耕田種地之簡單勞作,而是更多地參與寺院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事務。“農禪”也不僅僅限於從事農業勞動和禪堂打坐,而更重要的是一種“勞動、實踐”的精神,象徵把禪法融入世間,在動中實踐和鞏固佛法的家風取向。盛世香火旺,如今,真正保留古代叢林家風的寺院已經爲數不多,並有消隱殆盡之勢。而雲門寺堅持將農禪並重作爲家風傳統保存下去并發揚光大,實在難能可貴。

  宗風因人而殊,佛性千年不易。故今之學人,但求能明心見性,便可了生脱死,渡己渡人,而不必再拘泥於有緣無緣,是空非空。隨着叢林寺院與社會各階層接觸日益密切,與世界宗教交流也日益頻繁,其現代化、城市化、商品化、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現代叢林與世界接軌,與時代呼應,乃大勢所趨,然至關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身宗旨和特點,保持發揚傳統特色。只有這樣,才能繼續在人類文化信仰中佔據一席之地,始終屹立於世界宗教之林。

  (李滿有,中共乳源瑶族自治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趙良洲,簡介見本書第121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