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德國華僑華人經濟掃描



  比較完整介紹或描述德國華僑華人經濟現狀情况的文字資料,見諸於國内書籍報刊甚至互聯網的不多。筆者根據2004年9月到德國調研的見聞和收集到的資料,整理成這篇文字,對德國華僑華人經濟現狀作一初步探討。

  德國華僑華人歷史不長,只有百年左右歷史。在1949年前,德國華僑只有幾百人;1949年後緩慢增加,至1978年時約有2萬人;1978年後,華僑華人增長較快,1990年後更是大幅度增加。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統計數字,截至2003年底,旅德中國僑民總數爲76473人。加上已加入德國和其他國家國籍的華人,估計德國華僑華人總數約有15萬人〔1〕。這15萬華僑華人,約有10萬人是1990年後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德國的,他們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又據我駐德使領館有關官員介紹,德國華僑華人主要由廣東和浙江省籍華僑華人搆成,各占德國華僑華人總數的40%,其他省籍(福建、江蘇、上海、東北等地)華僑華人約占20%。廣東省籍華僑華人是指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包括越棉寮華人移民和香港地區移民,一般移居德國時間在二、三十年以上,成爲德國的“老僑”;其他省籍的移民歷史較短,只有10多年甚至幾年的時間,是所謂“新僑”。華僑華人主要居住在原西德地區,散佈在全德的100多個大中小城市,主要在柏林、漢堡、波恩、科隆、法蘭克福、慕尼黑、紐倫堡、不來梅、杜塞爾多夫、斯圖加特等。

  德國華僑華人經濟的發展、搆成與德國華僑華人歷史發展和來源搆成密切相關。早期華僑主要是浙江青田人和山東人,他們從流動小商販、小手藝做起,起步很低,“先天不足”,然後逐步向餐館、雜貨業發展,據有關資料,1950年時只有中餐館和雜貨店50多家。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隨着華僑華人人數的增多、來源的擴大和德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華僑華人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進入90年代,東西德統一和加入歐元後,德國華僑華人經濟發展緩慢,一些傳統行業處於一蹶不振的狀况,某些新興行業獲得一定的發展,總體看華僑華人經濟實力不强。

  一、餐館業走向衰落

  餐館業是德國華僑華人的傳統行業,至今仍然是德國華僑華人經濟的支柱。一般的説法是,大約有80%的德國華僑華人經營餐館。德國華僑華人餐館業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步,六七十年代發展,八十年代鼎盛輝煌,九十年代後走向衰落,現在是慘淡經營。鼎盛時期全德中餐館大約有8千至一萬家,現在只有6、7千家(包括快餐店),其中巴伐利亞州1千多家(其中慕尼黑170多家)、柏林500家(鼎盛時期700家)、漢堡200多家、波恩-科隆地區有300多家、杜塞爾多夫地區300多家。

  華僑華人餐館一般是家庭式經營,規模較小,有50—100個座位就算比較大的了,在一個城市里,達到100多個座位規模的中餐館並不很多,據漢堡“中國酒家”老闆鄺偉森先生介紹,在漢堡也就只有10多間。一般來説, “老僑”經過多年打拼積聚了較好的經濟基礎,所經營的餐館規模比較大,裝修講究,文化底藴豐厚,富有中國特色;“新僑”因移民時間不長,基礎不厚,所開餐館面積較小,裝修也没有那麽講究,特别是快餐店,更是缺乏中華文化韵味。當然也有少數例外者,如浙江青田華僑在柏林郊區投資經營的酷似北京天壇的“天下美食”酒家,就有幾百個座位,據説投資達上千萬歐元(包括餐館周邊土地),如此獨特的餐館,不要説在德國獨此一家,恐怕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德國没有唐人街,華僑華人社團一般没有專門會所,因此,華僑華人的許多聚會、活動,一般都在中餐館裏進行,有的中餐館門口甚至掛着社團的牌子,因而中餐館成了華僑華人社團活動的場所。如此一來,中餐館不僅具有經濟功能、文化功能,更承載了許多社會功能。

  德國中餐館在1980年代進入鼎盛時期,一些華人回憶説,那時的中餐館就像印鈔機,開門就等着數錢,生意根本不用愁。刺激中餐館興盛發展,一方面是因爲當時經濟快速發展,德國的啤酒廠爲了拓展啤酒的銷售量,而對經營餐館業者給予貸款支持,促使經濟實力不够雄厚的華人紛紛從事餐館業。另一方面,70年代中期後大批印支華人進入德國,紛紛從事餐館業,也使中餐館數量大增。然而,只有十多年的輝煌,中餐館在1990年後便逐漸走向衰落,進入21世紀,中餐業仍無起死回生的迹象,似乎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訪問中所接觸的中餐館業主,談起現在的經營情况,無不唉聲嘆氣,大吐苦水,似乎看不到黑闇的盡頭。在慕尼黑、波恩、柏林等地,許多裝修講究的中餐館都生意慘淡。在漢堡,筆者有天晚上到一間據説是香港移民開的“萬花樓飯店”用餐,諾大一間餐館,進去時舉目四看,竟然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服務員,另一個用餐者似乎也是餐館的工作人員;在波恩,一位著名僑領所開的餐館過去 “冠蓋雲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現在則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很少顧客,整間餐館只有一個厨師,兩個服務員——那是他們夫婦。由於生意慘淡,老人萌生了要結業的念頭。位於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附近的“大明飯店”老闆説,她在柏林開有兩間餐館,由於生意不好,準備將另一間餐館結業。

  中餐業在1990年後逐漸走向衰落,有幾方面原因:一是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德國持續經濟不景,百姓收入减少,支出增加,自然减少外出消費。二是中國大陸新移民大量涌入,中餐館之間引起了惡性競争,競相削價銷售,部分餐館在競争中落敗。三是部分中餐館衛生條件等不好,出品質量不高,正如有識之士所指出的,中餐業的衰落,内部因素不可忽視,主要是一些中餐業者不思進取,使中餐毫無中華文化品味,失去特色,淪爲一般的食物,自然無法吸引當地人。“屋漏偏遇下雨”,2003年中國出現“非典”,更令中餐館蒙受冤屈,雪上加霜。

  爲應對時艱,許多中餐館只好减少厨師、辭退服務人員,老闆兼做采購、厨師和服務員,以降低成本。許多浙江籍新移民則變化圖存,走快餐式的路子,顧客只要花七八歐元就可任意吃個飽,以此把餐館維持下去。但如此一來,中餐最講究的色香味盪然無存,一些“老僑”對此不以爲然,認爲這無异於“慢性自殺”,將來萬一經濟復蘇,中餐的價格也很難再提高。

  中餐館的衰落情况是從總體而言,當然也有生意不錯,或者還過得去的。如前面提到的柏林近郊酷似北京天壇的“天下美食”酒家,據説生意不錯,尤其是週末,而且顧客基本是德國人,這也許得益於建築的獨特和停車的方便。在波恩市政廳旁邊的“文華酒樓”,是波恩華僑中文學校董事會主席文建立先生所開,共有兩層,一層做散客生意,一層做旅行團生意,他説生意比以前好。在波羅的海邊基爾市的“中國城酒樓”,由周熊烈夫婦所開,因其旁邊是有幾萬員工的軍工廠,該廠的員工成了酒樓的主要消費者,生意也不用愁。漢堡鄺偉森先生經營的“中國酒樓”,盡管也受經濟不景的影響,但因其地處漢堡火車站旁邊的有利位置,富有濃厚中國文化特色的氛圍和高質量的“正宗粤菜”,而仍保持一定的生意額。但是,像這樣的例子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中餐館業者則是在無奈和惆悵中等待明天的來臨。

  二、貿易業慘淡經營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新移民的大幅增加,西歐和一些東歐國家出現熱賣中國貨的現象,這些國家的華僑華人貿易業得到迅猛發展。在德國,華僑華人近幾年也陸續興起了貿易業,在一些城市如柏林、法蘭克福等地甚至出現了華僑華人興辦的專門批發、經營中國貨品的商城,據介紹,主要有:法蘭克福華人商貿中心,地處市中心黄金地段,有100個店面,經營服裝、電器、禮品、玩具、皮件、體育用品;中原商貿城,地處距離法蘭克福10公里的法蘭克福市區和法蘭克福機場之間,約有100個店面,經營服裝、小商品批發;斯圖加特中國貿易中心,地處市郊,面積8000平方米,經營服裝、工藝品、日用百貨;慕尼黑中國商貿中心,地處慕尼黑歐洲工業園區,有 60個店面,經營服裝、百貨、禮品、玩具、皮件、體育用品;柏林中國商貿中心,有90個店面,經營服裝、皮件、箱包、玩具、小商品。雖然有幾個中國商貿中心,但與周邊國家生意紅紅火火的情景相比,華僑華人貿易業在德國却遭遇了“滑鐵盧”,生意不佳,處於慘淡經營狀態。

  這從柏林中國商貿中心可見一斑。該中心原來是座閒置的倉庫,後來由温州新移民租下,改造成90間、每間大約幾十平方米的店鋪,租給華僑華人或國内廠家經營。我們去考察時,幾十間商鋪,開門營業的只有一半,約有一半商鋪大門緊閉,有的門上貼着出租的字條;諾大一座商城,幾乎看不到顧客,給人一副破敗的景象。在那裏經營的店主既有德國及其周邊國家的華人,也有來自國内的廠家。一位經營服裝、圍巾的店主、來自匈牙利的華人女老闆説“生意不好”,已準備結業。一間由温州皮鞋廠經營的店鋪,店員也説生意差,準備撤場走人。

  中國商品批發貿易業無法在德國紅火,這既與德國經濟不景、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有關,也與德國法規完善、執法嚴格有很大關係,華人在其他國家可以運用自如的“打擦邊球”的做法在德國難以通行,在海關、税收、勞工等方面更加無法體現“靈活”。

  三、旅遊業發展較快

  旅遊業是德國華僑華人社會近年發展較快的行業。隨着中德兩國經貿往來的增多,以及歐洲向中國公民開放旅遊,近幾年到歐洲的中國人大幅增加。在德國的主要旅遊城市科隆、法蘭克福等,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中國遊客;在一些會展場所,也常見中國人的身影。中國商人和遊客的增加,刺激了德國華僑華人旅遊業的發展。

  在柏林出版的《華商報》(週報)自稱“德國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該報的廣告在德國華文報紙中是較多的,翻看2004年10月初出版的第130期報紙,可以發現,廣告最多的是餐館業,其次便是旅遊業,旅行社廣告大大小小有10多個,旅遊業的發展可見一斑。

  德國最大的華人旅行社是飛揚集團和愷撒集團,他們立足德國,業務涵蓋歐洲。總部在漢堡的愷撒集團由來自北京的新移民陳茫先生開辦,主要經營中國和歐洲旅遊業務,在國内的北京和廣州有辦事處。此外,還經營貿易、諮詢、培訓(包括導遊培訓)業務,出版《經濟時尚導報》。在市場需求大、導遊素質跟不上的情况下,該公司開辦導遊培訓業務無疑對促進德國和歐洲的旅遊業務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法蘭克福的飛揚集團由福建的新移民何侃先生所開辦。這兩家旅行社,經常主辦或贊助華僑華人的文化體育活動,對活躍華人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上面三個方面外,德國華僑華人經濟還有雜貨業、中醫藥(僅慕尼黑就有7間中醫藥店)、酒店業等,但還成不了氣候。雜貨業曾經是德國華僑華人的第二主要行業,在1990年時大約有近100家雜貨行,現在有多少則無從統計。我們考察了漢堡的“原野商場”(温州老闆開)、漢堡的“紅福”超市(香港移民開)、科隆的“興隆超級商場”(柬埔寨華人移民陳興成開),發現其經營的大多是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和日用品,有的還經營中國的陶瓷工藝品等,顧客多是華人。華僑第二代和留學學成人員則在德國大企業、大公司、律師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就業,由於開辦公司門檻高,留學留居人員能自主創辦公司的很少,漢堡的温氏律師事務所由畢業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律係的留學人員温天敏開辦,據説她是全德唯一持律師牌的華人律師,該律師所主要針對中國客户、提供經濟方面綜合性法律服務。

  四、華商組織發揮一定作用

  德國華僑華人爲了團結聯繫、溝通信息、促進發展,成立了許多商會及行業性協會,如全國性的德國華商聯合總會,地區性的德國萊茵區華商會、巴伐利亞州華僑華人商業聯合會、紐倫堡華僑華人商業聯合會、科隆中華飲食會等。但除德國華商聯合總會外,其他社團組織成員基本是中餐館老闆,會員人數一般二三十至七八十人,實力和影響力不够大。德國華商聯合總會是全國性商會組織,是會員素質比較高、較有實力和影響的社團。會員基本是公司會員,現有會員1500人,其中95%是大陸移民,5%是香港、臺灣移民,99.5%會員大學畢業。除幾個會員是餐館業的代表性人士外,成員多從事商業、貿易和科技等,還有少數中國公司的負責人。會長由李福全擔任,活動經費由7個創始人負責,會址設在會長李福全在漢堡的北方賓館。該會經常舉辦講座和組織回國考察交流活動,並支持國内的公益事業,在中國發生“非典”期間發動會員捐款四、五十萬元人民幣支持中國抗擊“非典”。其他華人商會也組團回國考察交流,如北萊茵區華商會2004年專門組織會員回廣州參加中華烹飪大賽和廣州國際美食節;巴伐利亞州華商會在2005年春組團到廣東訪問考察,尋求商機。

  當前,面對經濟的困境,德國華僑華人紛紛求變以便生存和發展。蓬勃發展的中國給華僑華人帶來希望,部分德國華僑華人把擺脱困境、發展事業的希望寄託在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上,一些人已在國内投資辦廠,並獲得成功;一些人正在躍躍欲試,積極尋求商機;就連留學德國的專業人士也在積極尋求回國就業發展。

  

  注釋:

  〔1〕據中國駐德大使馬燦榮介紹,見德國《經濟時尚導報》2004年10月1日第一版


  (注:本文收入吕偉雄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海外華人社會新透視》2005年11月第一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