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僑務工作的機遇與對策



  小平同志今年春節在上海各界團拜會上高瞻遠矚地指出:“對於中國來説,大發展的機遇並不多。中國與世界各國不同,有着自己獨特的機遇。比如,我們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對祖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小平同志把把握中國大發展的機遇與發揮華僑華人、港澳同胞的作用聯繫起來,把海外幾千萬愛國同胞作爲搆成中國大發展獨特機遇的條件,這一見解十分獨到、深刻和精闢。廣東省作爲全國主要僑鄉,認真領會小平同志講話的精神,對於進一步做好僑務工作,實現二十年趕上亞洲“四小龍”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僑力可用

  小平同志爲什麽把中國大發展的機遇與海外僑胞聯繫起來,我的理解是由於僑力可用。

  首先,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有資金、人才、信息及商業網絡。二戰以後,華僑華人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特别是東南亞華人經濟近年來迅速崛起,資金比較雄厚。據有關資料,海外華僑華人可動用的資金達4000億美元,其中東南亞華人擁有的資産達2000億美元。華人經濟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舉足輕重。海外華人經濟的發展引起了世界的矚目和重視,1993年第3期《哈佛商業評論》一篇題爲《全球範圍的華人商業網絡》專論認爲,遍佈東亞、北美等地的華人商業網絡正搆成“中華共同體”,成爲除美、歐、日之外的世界第四大經濟力量。臺灣《經濟日報》一篇文章認爲,東南亞華人經濟已成爲亞洲乃至國際間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在人才方面,據有關資料,僅美國就有華僑華人科技人才10多萬人,美國著名的高科技、高技術開發區“硅谷”有華人創辦的公司400多家,有華人工程師2萬多人。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在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實力,如能善加利用,他們將成爲我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其次,海外華僑華人許多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有突出成就,與居住國政界、商界、企業界、金融界等聯繫密切,做好他們的工作,可以“以僑引外”,溝通與外國政府、大財團等方面的聯繫,更多地吸收外國資本和技術。

  第三,華僑華人對中國和家鄉有“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有幫助中國及家鄉發展經濟的願望,加上文化、語言、習俗等方面相通,海外華僑華人對到中國投資有濃厚的熱情和興趣。

  回顧我省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是支持我省經濟建設最積極、最熱情的部分。據統計,到1992年底止,全省引進外資180多億美元,其中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資金占70%以上。全省接受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捐增折合人民幣90億元,共修建學校14861間、面積866萬平方米;修建醫院1353間、面積130萬平方米;修建敬老院995間、面積39萬平方米;修建托兒所、幼兒園47萬多平方米;修建影劇院、圖書館380間、36萬平方米;修建橋樑3381座,修築公路15566公里,興建自來水工程2468宗、水電764宗,興建僑聯大厦(含鎮級)1131間,極大地促進了我省的“兩個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15年來,我省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央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並給予我省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讓我省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另一方面,是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後20年,廣東要加快經濟發展,趕上亞洲“四小龍”,必須解决好基礎設施、資金、市場、人才等制約因素。由於國家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各省都在發展,我省要解决這些制約因素,除了依靠自力更生和取得兄弟省的支持外,要努力調動海外的力量。因此,我省今後必須進一步加强僑務工作,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毗鄰港澳、華僑華人衆多的特有優勢。

  二、機遇難得

   海外幾千萬愛國同胞是支持中國大發展的重要力量。抓住當前大好機遇,做好僑務工作,發揮好這股力量的作用,是我省加快經濟建設的重要舉措。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十年動亂”的破壞,我國國民經濟瀕於崩潰的邊緣,歷次政治運動中的冤假錯案堆積如山,民怨沸騰,僑心不順;在國際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仍在争霸世界。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除中泰關係較正常外,與其他國家關係還未正常,東南亞國家“恐共”“拒共”心理嚴重,對華僑華人問題十分敏感,甚至出現了越南當局嚴重“排華” 的事件。僑務機構也不健全,關係不順,僑辦企業僅有中旅社一家。在這種形勢下,僑務工作揹負着歷史遺留問題的沉重包袱艱難起步,開拓前進。

  十多年過去子,現在國内、國際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僑務工作又面臨着新的發展機遇:

  (一)良好的國内、國際大環境爲僑務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條件

  在國内,我國實行改革開放15年來,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綫,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生産力獲得了空前解放,經濟建設、人民生活、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在國際風雲變幻的形勢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歷了嚴峻的考驗,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國政治穩定、社會穩定、經濟增長,這極大地增强了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際上,隨着冷戰的結束、兩極分化的終結,世界格局處在重新組合和變化之中。雖然國際風雲變幻,但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由於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和加强了同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在内的關係,尤其是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處在建國以來的最好時期。這爲海外僑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我省華僑華人百分之九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華人資金主要也在東南亞地區。隨着經濟互補性的增强和國家關係的改善,一些過去“恐共”及對華僑華人問題十分敏感的東南亞國家近年來逐步放鬆了華僑華人來華及與我進行合作交流的限制,有的國家甚至鼓勵華人來華投資,或者利用華人開展與中國的經濟活動。如新加坡前副總理吴慶瑞就專門成立了個東亞諮詢公司,主要爲到中國的投資者提供諮詢。東南亞國家的這種情况是過去幾十年所没有的,對我開展東南亞地區華僑華人工作十分有利。

  (二)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進一步拓寬了利用海外華資的渠道和領域。過去,我國主要允許外資投資第一、二産業,去年以來,中央和省作出加快發展第三産業的决定,允許外資投入第三産業,允許外商搞房地産業、金融業、土地成片開發等。這既爲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來華投資提供更加廣闊的前景,也有利於我引進和吸納僑資工作的進行。

  (三)西方國家經濟的不景氣讓我有機可乘。近幾年來,西方國家經濟持續衰退,而亞太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尤其是我國華南地區是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影響範圍遍及港臺、新加坡以至其他東南亞國家。我國經濟發展市場廣、機會多、潜力大,爲正在尋求出路的外資、僑資提供了出路。歐洲金融出版社最近發表的調查報告説,中國大陸、香港和南朝鮮是國際金融界在亞洲投資的最重要的市場,今後兩年國際投資家對“新興市場”中國的投放比例將由15·6%增到216%。我省改革開放以來大抓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已初見成效,較大地改善了我省的投資環境。而且我省地理環境優越,擁有3個經濟特區、兩個港口開放城市,另有15個城市列爲沿海開放城市,並建立了一批國家和省級的高科技經濟開發區。最近省政府又對建立廣東經濟發展的新優勢作了具體部署。這些都對華僑華人、港澳臺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廣東仍然是投資“熱土”。在這種形勢下,只要做好工作,就能吸納更多的僑資,以紓緩我省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緊缺問題。

  (四)多年來的僑務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僑務部門在撥亂反正、落實僑務政策、維護僑益、聯誼溝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廣泛争取了僑心,結交了一大批海外僑團及重點人士,並創辦了幾百家僑辦企業,探索和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鍛煉培養了一支善於與華僑華人、港澳同胞交往的僑務幹部隊伍,爲僑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同時,由於我們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積極促進祖國統一大業,近年來海峽兩岸關係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加上僑務等部門的工作,推動了華僑華人社會中長期以“親大陸”“親臺灣”劃綫的華僑華人社團及人士,從隔閡、對立走向溝通、合作、團結;一批過去與我嚴重對立,從不來往的華僑華人社團及人士開始關注家鄉的發展,並逐漸與我交往;一些頗有影響的國際性、區域性華僑華人組織,逐步轉變了親臺態度,積極發展與家鄉的聯繫。華僑華人社會將更趨團結,更加關注和支持家鄉的建設。

  總之,當前僑務工作有利條件很多,確實是機遇難得。新的形勢對僑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省應抓住毗鄰港澳和華僑衆多的獨特優勢,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

  三、機不可失

  機遇難得是客觀存在,但能否抓住機遇,全賴我們的主觀努爲。要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華僑華人衆多的優勢,當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要制定、完善或改革某些僑務政策規定。當前,主要是要根據國務院《關於鼓勵華僑、港澳同胞投資的規定》,結合我省的實際,制定鼓勵華僑投資的實施辦法,多層次、多渠道、大中小並舉引進僑資。還要調整放寬華僑捐贈的政策,對引進人才(主要是華僑華人科技人才)也應製定具體的規定。

  2. 要繼續做好引進資金、人才及開拓國際市場的工作。在引進資金方面,要充分發揮廣東華僑信託投資公司的作用。省華投1988年從省國投分離出來後,現有總資産26億元,其中海外招股的僅占15億元人民幣,還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董事會未健全,吸引僑資政策未配套,渠道末打開。要發揮“華投”的作用,一是要健全董事會制度,二是要允許華投辦成股份制企業,放寬其吸納華僑華人、歸僑僑眷資金入股的限制;三是“華投”要和僑務工作緊密結合,發揮各地僑辦優勢,拓寬吸收僑資的渠道;四是省可考慮對華投在項目上給予適當傾斜,將一些較有前途、效益較好的項目給予華投投資經營或參股,使華僑投資得到較好的回報,從而吸引更多的華僑資金。在引進人才智力(主要是華僑華人科技人才)及爲開拓國際市場服務方面,僑辦具有其他部門所没有的獨特的優勢,今後應下更多功去進行探索和開拓,做出更大的成效。

  3. 要做好華僑華人大企業家的工作。據瞭解,福建省僑辦這方面工作比較出色,該省近年已確定做100個華僑華人“經濟大户”工作的目標,現已有30%來閩投資,50%捐辦了公益事業;祖籍福建的28個世界級富豪,已有14户來閩投資,有19户與福建僑辦建立了聯繫。他們能够做到這祥,主要是對華僑華人情况比較清楚,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相比之下,我省雖做了不少工作,但前來投資的主要還是港澳地區大財團,而華僑華人大財團還較少。這方面工作潜力很大,應抓緊摸清情况,制定可行方案,逐個工作,力争做出成效。

  4. 要加强對外宣傳工作。目前我省對外宣傳工作力量分散,資金不足,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不够。筆者不久前參加我駐外10多個國家、地區的僑務領事座談會,他們普遍反映宣傳品(包括書面資料、報紙、録像帶、電影等)匱乏,希望國内多提供宣傳品。省政府在對外宣工作方面應捨得花本錢,組織力量製作高質量的適合海外僑胞閲讀欣賞口味的書刊、録像節目,免費輸送給我駐外使領館、海外主要僑社及重點人士,宣傳我省的建設成就及投資環境,介紹投資機會、投資項目等。對一些負有對外宣傳任務的企事業單位(報紙、影視公司)要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讓其壯大實力,逐步减輕財政的負擔。要重視做好“送上門”來客人的宣傳工作。據瞭解,第二届世界華商大會將於今年11月22日在香港舉行,參加會議的全球華商約有一千人,會議將安排與會華商到珠江三角洲一日游,我省應很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做好宣傳工作,以擴大影響。

  5.要加强諮詢服務工作。目前仍有不少僑商對我省投資環境和有關政策不了解,欲回來投資而摸不到門路。建議省政府考慮在省内設立權威的諮詢服務機構,並在若干主要國家也設立諮詢服務機構,此舉既爲僑商、外商提供高質量的諮詢服務,又可收集國外經濟信息,爲我省有關部門、企業提供服務。

  6. 要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目前我省對華僑、華人投資仍存在審批層次多、辦事效率低的問題,華僑華人對此時有反映,要求改進。最近有十幾位祖籍福建的印尼華商到廣東等幾個省市進行考察,他們反映:印尼在省級以上設立投資委員會,集征地、立項、環保、城建等部門的權力於一身,投資者只須經投資委員會審批即可興辦項目,而不像我國要層層審批,關卡多、手續煩、效率差。因此,我省今後在改善投資硬環境的同時,更要重視軟環境的配套。可借鑒國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成立一個統一的、有權威的投資審批機構,負責外商投資的審批工作,將各部門的有關職能集於一身或將有關部門集中在一起辦公,以提高辦事效率。

  7. 要做好落實僑務政策工作,尤其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快落實城鎮僑房政策的步伐。要改變單純落實政策的做法,可將落實僑房政策與華僑投資結合起來,有些華僑的房産較多、較集中,退還困難較大,如華僑業主有經濟實力,可允許其優先或優惠使用自己的房屋投資開發房地産或興辦企業。

  8. 要加强有關部門的統籌協調。目前各部門開展引進資金、人才等工作,大多單獨進行,彼此溝通、協調不够,如前段時間省有關部門到美國招聘人才,以及前些年省到國外舉辦展銷會等,就没有聯繫僑辦參加,没有發揮僑辦的作用。應在省政府領導的統籌協調下,整合、發揮各有關部門的優勢,使引進資金、人才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9. 要鞏固和强化僑務機構。僑務部門經過多年的工作,與海外僑胞建立了廣泛的聯繫,享有較好的聲譽,在我省實現追趕亞洲“四  小龍”的宏偉目標中可以發揮獨特作用。我省又是全國重點僑鄉,在機構改革中,僑務部門應予保留,並適當加强。解放以來,僑務機構幾經撤併,每撤併一次,僑務工作都受到嚴重影響,歷史的教訓值得注意。

  10. 要加强對海外僑情的調查研究。要引進資金、人才、開拓國際市場,必須對海外僑情及海外市場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摸清情况;同時也要對我省引進僑資、人才的情况、問題進行具體的調查研究,提出建議。在這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注:本文原載廣東華僑華人研究會《華僑與華人》1993年第1 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