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河口海岸研究在中山大學的發展
1 概 况
1964年在中山大學地理係成立了河口研究組,1978年研究組改稱河口海岸研究室,1990年轉爲河口海岸研究所,它是我國較早成立的專門研究河口與海岸的科研機構,至今已有35年的歷史。該所現有教授6人(包括已退休的4人),副教授4人,其中具博士學位的有2人;另有講師、工程師、助教及實驗人員多人。該所多人次先後被聘爲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河口海岸學會理事、中國港口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港口協會理事、中國海洋水文氣象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海洋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港口協會規劃發展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海洋組河口組成員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等,在我國的海洋和地理學界有一定學術地位及影響。
河口海岸研究所海上水文、泥沙測驗及實驗儀器設備較爲齊全,能同時裝備8船進行海上水文泥沙同步測驗,具有現場測取河口及近岸海域潮位、波浪、流向、流速、含沙量、鹽度、水温、水質、氣温、風向、風速、沉積物(包括海底表層沉積及鑽探柱狀取樣)、沉積微體古生物等項目要素的裝備和手段,計有泥沙粒度分析實驗室、礦物鑒定分析室、沉積微古鑒定分析室、水化學分析室和珠江河口動力遥測遥控監測室等及計算機數據處理的有關設備。
35年來,河口海岸研究所承擔了近百項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重點或重要的科研任務與課題,着重研究了珠江、韓江、漠陽江和南渡江等河口三角洲及其治理,還研究了獨具特色的華南沙壩潟湖體系、弧形海岸海灘過程與運動狀態,以及衆多港口的泥沙回淤問題。一些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在促進我國河口海岸學科發展及理論認識水平的提高方面成績顯著,大量應用研究成果則對珠江河口三角洲的治理利用及華南沿海衆多重要港口與港灣(其中特别是廣東的黄埔港、汕頭港、珠海港、汕尾港和水東港,廣西的北海港,海南的洋浦港和海口港)的開發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成果多次獲國家或省、部委奬勵。
2 歷史回顧
2.1 科研機構的建立及早期西江河口(磨刀門)探索研究階段(1964~1966)
1963年國家科委海洋組給我校地理係下達了屬於國家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項目的“典型河口發育演變規律研究”中的珠江河口研究任務。這樣性質的國家重要科研任務當時在我校是罕見的,我們自己過去也没有做過這樣的研究。爲了學習國内兄弟單位的經驗,經當時地理係係主任曹廷藩教授與華東師範大學地理係係主任李春芬教授和陳吉餘先生洽談並征得同意,於1964年暑期派遣應秩甫、吕全榮和李春初等三位青年教師前往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研究室參觀、學習並參加長江口的部分現場野外測驗調查研究工作。1964年下學期,地理係領導即參考華東師範大學的經驗,在係内抽調地貌、水文和地質教研室的有關教師共12人,正式組建專門科研機構——河口研究組。組長爲葉匯教授,副組長爲鄧海泉副教授。從1964年底至1966年6月,在西江幹流出海口磨刀門進行試點研究,重點探索該河口的動力過程、沉積過程和地貌過程。這期間曾與廣東省水文總站珠江三角洲河口實驗站協作或獨自組織力量對該區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水文泥沙同步測驗和地貌調查,並廣泛采集海底沉積樣品,包括在陸上和水下淺灘進行鑽探取樣。通過這些工作,積累了經驗,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寫出了初步調查研究成果報告《磨刀門地區灘地基本特徵》和《磨刀門地區海灘表層沉積物組分特徵》。但是,正當進一步對該區進行深入研究並準備着手對這些調查成果進行認真、系統總結時,却因“文化大革命”的到來而被躭擱下來。
2.2 十年動亂時期對華南港口和珠江三角洲研究階段(1967~1976)
這期間先後進行了廣東汕頭港(1968~1969)、海南島天尾港(7051)工程(1970)、廣東黄埔港(1973~1975)、廣西北海港(1974)、海南島洋浦港(1975~1976)等華南港口泥沙和航道選綫回淤問題的研究。1973年對“文化大革命”前磨刀門的調查研究資料進行了初步整理,編印了《珠江口磨刀門海灘圍墾研究》專輯(鉛印本)。此外,還受有關單位的委托,李春初、楊干然於1976年編寫了長達10萬多字的《珠江三角洲的形成發育和演變》的理論研究成果。
十年動亂時期,許多科研組織和研究項目或被取消或基本停頓下來。我們的河口研究組亦在1972年被肢解,最困難的時期只剩下兩人在堅持支撑局面。然而研究工作却因生産發展的需要,始終没有間斷、停止過,這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是相當突出的。上述許多港口研究任務及成果,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歷盡了千辛萬苦才得以完成、取得的。
2.3 70年代後期與80年代研究工作蓬勃發展階段(1977~1990)
粉碎“四人幫”後,特别是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隨着撥亂反正和各項政策的落實,海岸河口研究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1978年研究機構恢復並正式稱爲河口海岸研究室,研究人員逐漸擴大到14名,到1990年爲止,先後任研究室主任的有葉匯(1978~1983)、楊干然(1983~1984)、羅章仁(1985~1987)和李春初(1988~1990)等四人。由於“四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大量科研任務接踵而至,研究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1982~1987年間先後承擔的國家和省的重要科研任務和課題即有:國家教委重點科學基金項目“華南沙壩潟湖海岸研究及應用”、廣東省01號重點科研項目“珠江三角洲綜合整治調查與關鍵技術項目”、水電部重點科研項目“珠江口伶仃洋水文調查”、屬全國海岸帶調查任務的“粤東海岸帶調查”和“粤西海岸帶調查”。其他重要研究項目還有:“東平水道河床演變研究”、“海口港泥沙回淤研究”、“北津港攔門沙水文泥沙調查”、“汕尾港攔灣沙壩的形成、潰决及整治專題研究”、“大亞灣澳頭港建港條件研究”、粤西水東灣攔門沙形成演變、開挖可行性及其建港自然條件研究”、“深圳媽灣深水港建港自然條件與回淤分析”等。1988~1989年兩年間的研究工作進一步向前發展,其中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項目即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河口主要沉積動力過程研究及其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南島海岸侵蝕及其對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珠江口非潮週期河口動力體系”、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珠江口磨刀門亞潮動態模型受控預報和系統仿真”等研究。其他重要應用研究項目有:“新會崖門港外航道攔門沙的發育演變及治理問題研究”、“黄埔港出海航道水文泥沙特性、航道選綫及泥沙回淤問題研究”、“深圳蛇口港出海航道選綫與開發可行性研究”、“珠海市高欄建港自然條件及回淤研究”、“海口灣岸綫利用規劃和圍墾可行性研究”、“惠陽縣啞鈴灣二維數學模型研究”、“深圳市媽灣電廠工程水文條件研究”等。10餘年來,在國内外重要刊物和文集(如《科學通報》、《地理學報》、《海洋學報》等)共發表了60多篇論文或論著,在學術界産生了廣泛和較大的影響。此外,這期間還培養了一批碩士研究生,首届研究生2名在1984年畢業。
2.4 90年代轉爲研究所的階段(1990~1999)
由於80年代河口海岸研究工作的蓬勃發展,特别是1988~1989年間多項基礎研究工作的推動,使研究工作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層次,研究室已經具備了轉爲研究所的條件。1989年10月,我起草了向學校申請轉爲研究所的報告,並於年底在學校學術委員會上進行論证和答辯,經評委投票獲得通過同意轉爲研究所。1990年9月,學校正式下文批準成立河口海岸研究所。從此,這一科研機構在行政上脱離了地理係,但學科領域的不少研究工作及研究生培養,仍與地理係有密切聯繫或仍在地理係的統—領導下開展工作。可惜研究所成立後未能堅持和充分發揮原有的優勢、特色及優良傳統,内部出現某種危機與困難,不少研究工作亦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些都是後話。
3 體 會
綜觀中山大學河口海岸科研機構存在的35年,它是在地理係内成立的,有26年在地理係的領導下開展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與成績。1984年在河口海岸研究室(組)成立20週年的時候,我曾代表研究室對該室20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並談了以下四點體會:
1)研究人員要有强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勇於獻身河口海岸科學事業的精神,這種精神和願望應受到尊重、保護和支持。
2)一個科研組織要能團結協作,各成員之間要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揚長避短,各盡其才。
3)要堅持自己學科的特色,但又要學習吸收其他學科的方法和成就充實和發展自己,要注意研究國内外的新方向、新動態,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作爲—個以地學爲基礎的綜合性大學的河口海岸研究工作,緊緊抓住河口海岸動力過程、沉積過程和地貌過程的研究是完全正確的。正是這樣的方向和特色,使我們的研究工作與其他專業的河口海岸研究工作不同而不會被别人取代。
4)要緊密結合生産實際,同時又必須大力加强基礎理論研究工作。
今天看來,這些認識、體會和原則,仍是可取和有現實意義的。河口海岸研究所(室、組)35年的歷史證明,堅持這樣的精神和按這樣的辦法去做,我們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我們的研究工作就能不斷創新,取得好成績;相反,違背這樣的精神和原則,我們的事業就要受到挫折,研究工作有可能停滯不前。
(原載:司徒尚紀主編,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1929~1999,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