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昭璇教授對珠江三角洲研究的貢獻




  珠江三角洲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熱帶河流三角洲,爲我國三大河流三角洲之一。近十多年來,這個三角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研究水平,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來説,都已居於全國三角洲研究的前列。我們作爲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參與者,很爲該三角洲研究取得的成就而高興,同時亦深知這些成績得來不易。回顧珠江三角洲研究的歷史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我們認爲,應該特别介紹珠江三角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的曾昭璇教授所做的重要貢獻。

  1 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先驅者

  1947年,吴尚時和曾昭璇合著《珠江三角洲》一文(載於《嶺南大學學報》8卷1期)[1],首次以“珠江三角洲”爲命題,論述了珠江三角洲的區域概况,人文與自然地理個性、自然單位劃分、三角洲諸問題及各自然區的地理特徵等。這是開珠江三角洲研究之先河的著作!在此以前,珠江三角洲是否存在尚有争議。當然更談不上有真正的三角洲研究成果。吴、曾兩教授則在《珠江三角洲》一文中對“非三角洲”論者的“論據”提出异議,認爲“珠江三角洲至少爲灣頭三角洲之一種”(1957年,曾昭璇教授在《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2]一文中又重申:珠江三角洲是“在珠江三角灣内成立的灣頭三角洲”),指出“三水至廣州一綫爲北界再東南行至石龍,凡此以南之平原,皆屬三角洲之本體。”這是對珠江三角洲實體的明確肯定及對三角洲分佈區域和界綫的最早劃分。該文對認識珠江三角洲有多方面的貢獻。這裏,我們只想着重講的是,該文在分述各自然地理的特徵的基礎上,指出了三角洲本體與其外圍冲積平原在地形、水文及人文景觀等方面的不同,這對後人研究珠江三角洲的範圍、邊界、地貌類型及三角洲與外圍平原過渡變化特點等很有啓迪作用。如該文對“廣花平原”的論述,即很有“標準地形”(如地層學中的“標準地層”)的意義。查“廣花平原”一詞首見於吴尚時教授的《廣東省之地形》(1941)一文[3],文中對“廣花平原”的特徵曾有所描述,並明確將之與“珠江三角洲”相甄别。1947年,吴、曾兩教授在《珠江三角洲》一文中再次提出“廣花平原”的概念,而且以對該平原特徵的進一步論述豐富了其科學内涵。1957年曾昭璇教授又著文指出,“廣花平原”爲“20~25m階地(實際高出海面10~15m”(見《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2])。至此,可將“廣花平原”的主要特徵概括於下:“略高於三角洲”、“傾斜度大”;“潮汐影響不復達”、“以砂質土層”爲主;“無重要水道,絶非南部(三角洲)之河渠交織”;“肥沃程度遠形遜色”,河流“有暴流性質”,旱季“河床大部露出”,“褸衣可度,時虞旱灾,鑿井灌溉”,“井架聳立”,“如置身於一無葉之林地中”,總之,爲一階地平原,屬“階地”性質。近代14C測年技術廣泛應用後,得知“廣花平原由晚更新統沉積組成”。

  吴、曾兩教授對“廣花平原”的論述,爲後人研究同樣的地形樹立了樣板,使我們不論去到何處,只要看到類似的沉積地貌現象,就會很自然地想到“廣花平原”,就會理會到所見現象意味着什麽。筆者在珠江三角洲區域及其外圍的許多地區調查時有這樣的體會。一次(1985年)在長江三角洲考察時也有這樣的感覺:那是參加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代表們從長江岸邊的沙洲縣向西南方向穿越長江三角洲平原進行現場踏勘,當來到金壇縣的五葉鄉(在長蕩湖旁)察看人工挖坑剖面的次生黄土沉積及其出土的藍蜆介殻(32032±1345a B.P.)時,筆者留心觀察四周地形特徵,見此處平坦的黄土質平原存在明顯的切割破壞現象,平原的階地外貌及被切割谷地中的淤積充填現象與在“廣花平原”和“車陂河階地”所見如出一轍。由此使我們得到了蘇南平原的地形結構自東北往西南方向具有由古崗身→泛濫平原與湖蕩窪地→晚更新世堆積階地平原變化的深刻印象(見拙文《長江河口三角洲問題評述》[4])。今天,“廣花平原”已成爲晚更新世堆積階地平原的代名詞,而與“丹霞地貌”一樣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含義。先驅者們的發現和學術思想,至今對於我們研究三角洲平原地貌問題仍有重要的影響。

  2 研究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創見

  曾昭璇教授不僅是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先驅者之一。而且是當代珠江三角洲研究成果最豐的著述家。解放至今,曾教授馳騁學術舞臺數十年,發表了有關珠江三角洲的大量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包括論文、專著和地圖作品等。研究内容從地貌類型、搆造地貌、歷史地貌、海岸昇降、海岸地貌、河道演變、地貌製圖到三角洲孔雀絶滅時代(動物地理)等問題,涉及到珠江三角洲研究的許多方面和領域,真可謂成績卓著,碩果纍累!曾教授的著述以多創見爲特點。如在珠江三角洲研究方面,給我們印象較深的就有“華南型海岸”、“冲缺三角洲”、“七星崗古海岸在五千年前即已成立”、“準點平原”、“廣州溺谷灣三千年不衰”和“口門不宜塞”等重要創見(曾教授關於三角洲研究的創見很多,恕未一一列舉)。下面據我們學習這些創見的體會,對曾教授的學術思想和做學問的若干特點談一些看法。

  2.1 堅持搆造地貌學研究的正確方向

  曾教授是最早用搆造地貌學觀點研究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學者之一。如早年吴尚時教授與他合著的《珠江三角洲》一文(1947)[1]即注意到珠江三角洲内之山嶺分佈與地質搆造走向的關係。1957年曾昭璇教授發表的《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2]更是以較大的篇幅論述了珠江口及華南海岸受“多”字搆造支配的特點,指出其基本形態是“多”字形水道和“多”字形伸展的島嶼與半島并存,這種特殊的海岸地形同時兼有達耳馬提亞型山地海岸和裏亞斯型溺谷海岸的某些特點而又與這兩種海岸實際不同,故命名爲“華南型海岸”。曾教授認爲:斷裂走向與海岸綫交截,第四紀多次冰期水面變動的結果使沿斷裂發育的河谷下沉爲海灣,海灣由現代冲積物所填充,成爲許多大平原和三角洲(如珠江三角洲)發育的地點。 這是較早關於地質搆造對珠江三角洲形成影響的論述。其後,曾教授還專門討論了《珠江三角洲搆造地貌諸問題》(1984)[5]和“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形成的搆造基礎”(1987)[6]。其主要論點有:三角洲在中生代末斷陷盆地上形成、斷裂搆造對三角洲地形輪廓的控制、斷裂對更新世河道發育的控制、全新世三角洲存在沉降和海侵作用以及斜貫三角洲之山地與冲缺三角洲的形成等。這些論點或創見指出了地質搆造(特别是斷裂搆造)對三角洲形成的重要影響,但與某些搆造地質和地震地質學者提出的“斷塊型三角洲”論[6]的觀點及其所稱的“斷裂搆造的控制作用”的含義明顯不同。如曾氏只講“珠江三角洲地形輪廓不少邊界由斷裂搆造控制”,而從未説所渭“斷裂控制珠江三角洲邊界”;曾氏指出珠江三角洲只是在中生代末斷陷盆地的基礎上發育,“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形成,實際上是廣州溺谷灣的沉降和海侵以及泥沙堆積的過程”,而“斷塊型三角洲”論者却强調珠江三角洲至今仍在“斷塊往復運動”,認爲“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塊斷差异昇降運動的結果”;曾氏認爲一些河道沿斷裂發育是因爲“斷裂帶往往爲地面流水集中地點,也是地下水集中地點,當更新世在低海面時,三角洲上斷裂帶成爲河床發育地點”,“現在河道也以更新世來古河道爲基礎”,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現今河流沿斷裂發育是流水侵蝕作用使然,斷裂搆造對流水侵蝕作用的影響(侵蝕地點選擇在斷裂搆造上),早在更新世時已經開始。而“斷塊型三角洲”論者却認爲河流沿斷裂發育是斷裂搆造作用復活所致。可見地貌學家曾昭璇用搆造地貌學觀點研究珠江三角洲所得的結論,與某些地質學家用“搆造地貌學”方法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竊以爲,這是由於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和思維方法造成。時下流行的“搆造地貌學”研究似乎或隱或現地存着一種傾向:研究地貌只講搆造和搆造作用的影響而忽視或全然不考慮外營力作用。須知地貌由内、外營力相互作用形成,忽視或不考慮外營力作用的“地貌研究”,容易産生簡單化和絶對化的弊端,使一些本來由外營力作用産生的地貌現象,每被簡單地視爲是“搆造”作用的結果。我們認爲,這樣做對地貌或搆造本身的研究都並無好處。這種傾向的潜在危險是:使“搆造地貌”研究“搆造化”,以致有可能最後走上取消地貌研究的道路。曾昭璇教授對珠江三角洲搆造地貌的研究則不是如此,其特點是雖也强調地質搆造的影響,但解釋地貌成因時對地質搆造與外營力的相互作用做具體分析,視地質搆造(特别是斷裂)爲地貌形成的基礎與背景,認爲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沉降與海侵的背景下河流泥沙堆積的結果。我們認爲,這是代表了“搆造地貌學”研究的正確方向。  

  2.2 勤於野外實地研究調查  

  曾教授研究工作的一個特點是勤於野外調查,留心對各種自然現象進行觀察、描繪和記述,重視從實踐中收集第一手資料加以分析、總結和提高。故他見識廣、思如泉涌,成果極豐,材料充實生動,新發現、新見解迭出不斷。早年他在山地考察時曾兩次從高崖處摔倒暈死,年愈花甲之時還率隊不畏艱險親赴西沙群島考察。其詩有雲:“兩度魂飄天國樂,一番心繫世間奇。漲海珊瑚採有勁,石山岩洞探忘饑。”正是他以野外調查爲樂而不以其爲苦的寫照。他倡導的“歷史地貌學”研究,既是歷史地理學與地貌學的相結合,也是文獻、典籍研究與現場野外調查研究的相結合。他的足迹幾乎跑遍了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1987年出版的專著《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學研究》[7],是他親赴三角洲各地調查和多年研究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學問題的總結。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曾教授對先輩學者吴尚時教授1937年發現的廣州七星崗古海蝕遺迹極爲重視和備加愛護,這體現了他珍惜科學遺産和重視現場調查研究的精神。由於該古海岸遺址解放後屢遭侵佔與破壞,曾教授曾多次上書廣州市市長(歷届市長如朱光、朱森林等)及海珠區領導,呼吁着力加以保護。他并且無數次地帶領國内外專家、學者及學生前往考察和講解。近年來在海珠區科協支持下,幾乎每年都組織廣州地區地理、地質、海洋、歷史和文物學者前往考察、研究和商議遺址保護問題。這都是因爲該遺址對研究珠江三角洲的滄桑變化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誠如曾教授所言:該遺址深入到珠江三角洲内部邊緣,現已離海100km有多,這在世界上很是少見;遺址生成年代的研究,可對珠江三角洲形成年代得到進一步的説明;這裏是研究我國沿海陸地昇降和海面變動的重要地點之一。曾教授本人對此古海岸遺址提出了“在五千年前即已成立”和“當時海面已基本穩定在目前這個高度,因此,不能由此得出七星崗海蝕平臺表示地殻變化或海面上昇了達1m的結論” [7]的重要見解。但若該遺址繼續遭到破壞並從地球上消失,則一切都將化爲烏有,與它有關的所有學術討論、争論和研究都將無的放矢而可能變成空談。曾教授極其重視和保護七星崗古海岸遺址,是他對珠江三角洲研究的重要貢獻之一。  

  2.3 重視平原地貌研究

  平原地貌乍一看來似不及山地、丘陵地貌千姿百態而顯得比較單調或刻板一塊。其實並不盡然。深入研究平原地貌的特徵及其内部差异,仍有絢麗的花朵可供采摘。曾昭璇教授是擅長於此的採花人。這在前文叙及的吴尚時教授與他一道對廣花平原特徵及其與三角洲平原差异的論述已見端倪。1957年,曾教授在《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2]一文中,曾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平原區分爲三角洲、準點平原和海岸平原三大類型。以後在1/50萬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圖中,更是如花似錦地編繪綉織了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在此我們只重點談談曾教授的創見之一“準點平原”的科學内容及其對我們進一步研究認識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特徵的啓發。

  1987年,曾教授在《廣州黄埔港區獅子洋歷史地貌研究》[8]一文中對他三十年前(1957)提出的“準點平原”的概念加以補充、完善和系統化,指出有四個特點:“一是海拔低,高度在海平面附近;二是有潮汐來往冲刷水道;三是地形平坦,不如河岸平原有一縱斜度;四是平原離水面不高”,而中、上游河谷平原與此不同,一是地勢高,二是没有潮汐冲河道,三是地面斜傾,四是岸高水低,即“沿岸要建高碼頭上落”。由此明確了“準點平原”與“河谷平原”的不同。曾教授認爲廣州以下的珠江幹流水道兩岸的平原屬此“準點平原”。這啓發我們進一步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平原的類型及其形成的特點。

  例如我們最近研究認識到,現代珠江三角洲的形成由於具有階段性、多樣性和不平衡性等特點,主要有兩種性質不同的平原:潮控或潮汐作用爲主的平原與河控或河流作用爲主的平原(見《珠江三角洲水土資源》[9]一書的第二章,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我們這裏所説的潮控或潮汐作用爲主的平原即大致和曾昭璇教授提出的“準點平原”相當。珠江三角洲的潮控平原主要分佈在西、北江三角洲左右兩側的珠江幹流與潭江的河口地帶,即西、北江三角洲左側珠江幹流廣州至虎門和右側潭江陳冲圩至崖門的沿江兩岸,何以這兩側的河道及平原主要由潮汐動力控制?原來,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是以西、北江三角洲爲主體呈弧形向海突伸發展的。而主體西、北江三角洲左、右兩翼區域分别爲流溪河和潭江的河口地帶,這兩區域相對淤積作用較緩慢。而且左側珠江幹流(上源爲流溪河)廣州至虎門的水道和右側潭江陳冲圩至崖門的水道的形成及其河口位置的向海延伸,並非由流溪河和潭江本身逕流作用及其携帶的泥沙在這裏淤積造成,而是域外河流(西江、北江或東江)泥沙在這裏淤積使之被挾持延伸的結果。這種“挾持延伸”的河道,雖然河口位置也向海延伸發展了,但流溪河和潭江本身的逕流動力未明顯向下游推進發展,潮汐動力亦未隨着河口的延長大幅度向海洋方向退却,則故新成河道之河槽容積不可能由逕流佔據而只能由外海進入的潮水來充填。這種河道由潮汐動力控制,兩岸平原亦主要在潮汐動力作用下淤積發展,河道中潮汐動力較强,潮流往返運動與冲刷,使河槽保持一定的水深。“廣州溺谷灣三千年不衰”,其原因或在於此。

  但珠江三角洲之主體西、北江三角洲的情况有所不同。西江與北江幹流及其分汊河道的河口三角洲主要由兩江逕流作用及其本身提供泥沙在河口淤積形成,三角洲呈朵狀堆積體向海突伸發展。這種三角洲平原我們稱爲“河控三角洲平原”或“河流作用爲主三角洲平原”。在此平原區,隨着三角洲的發展和河口位置的向海延伸,西、北江逕流作用(例如洪水波)要同步向下遊方向擴展移動,潮汐動力亦要隨之向海洋方向退却。這種動態變化結果是,三角洲上河道必然主要由逕流動力控制,且洪水水位呈不斷昇高趨勢,洪、枯季水位將愈來愈相差懸殊,故“岸高水低,沿岸要建高碼頭上落”;三角洲亦逐漸遭受洪水泛濫的影響。洪水泛濫的泥沙復蓋三角洲平原使“河岸平原有一縱斜度”變化(因泛濫淤積影響自陸向海逐漸减小)。

  以上所述,是我們學習曾昭璇教授的“準點平原”和“河谷平原”概念的一點收穫和感想。可見三角洲平原地貌的研究,有很豐富的内容,也不乏理論和實際意義。近年來,三角洲研究加强了第四紀地質和沉積學的内容,這是好事,但地貌學的研究似乎不足並退居次要或不重要的位置,我們認爲這是值得注意和改進的。  

  2.4 地理學家的眼光與卓識  

  一個時期以來,曾昭璇教授常在《人民珠江》及其他雜誌上發表文章[10~12],論述珠江三角洲特點並提出他對珠江三角洲整治的看法。給我們印象較深的是他以1959年白藤堵海工程造成的水系、泥沙淤積形勢及原有排灌系統的巨大變化爲教訓,提出“口門不宜塞”的觀點。他以地理學家特有的眼光明確告誡人們:“珠江口位於熱帶,河流以流量大、沙少、洪峰高爲特點”,“爲了幫助排洪,珠江還是以多汊道、多口門爲好”。爲了進一步説明這一論點,他將珠江和萊茵河、珠江三角洲和萊茵河三角洲進行了比較,指出“萊茵河爲盛行西風帶典型短小河川,水位穩定,有如一條人工河,水深一定,碼頭上不用上落巨大高差,船舶喫水量全年大致如一,和洪枯水位變化特大的熱帶季風區珠江不同。故萊茵河三角洲,按最優計算方案,控制淺水口門,集中二個,對保证水深,是有利的”。但珠江三角洲則不能如此。很明顯,這些都是地理學的觀點。無疑地,這些看法都是正確的。白藤堵海工程把珠江的一個分流河口——泥灣門堵塞,曾經産生了許多不好的影響;但七十年代再施以“河湖分家”工程,變河流入湖爲入海(鷄啼門),遂由害變利。有人曾在《人民珠江》上著文[13]回顧並總結白藤堵海工程前後變化及“河湖分家”後取得的巨大經濟效益,以爲這一切都是堵海工程最終帶來的好處,字裏行間,對當年白藤堵海工程頗有贊許之意。殊不知白藤堵海使河口由“通”變“塞”,“河湖分家”却是使河口由“塞”變“通”。前者違背自然客觀規律,後者順應自然發展趨勢,這是兩個方向根本不同的河口整治工程,不能混爲一談。曾昭璇教授的“口門宜通不宜塞”的觀點是真知灼見,也是對珠江三角洲口門整治經驗教訓之概括,值得人們重視和考慮。

  3 珠江三角洲研究工作的推動者

  我們在五十年代中期來廣州讀書或工作,很快就知道了南海曾昭璇這個響亮的名字。以後在工作過程中與曾教授的接觸增多,逐漸加深了對他的認識和瞭解。對於如何做人做學問,他都常給我們教誨和指導。他對後學不論是誰,都很關心和樂於幫助(時常有求必應)。他不但自己身體力行,嘔心瀝血爲研究珠江三角洲寫下了大量的著作和成果,而且還總是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人爲研究珠江三角洲,多出成果,多做貢獻。所以,各種珠江三角洲研究力量都願在他的周圍聚集。近年來,珠江河口或三角洲研究的專著一本又一本地出版,他或鼓勵,或審稿,或具體指導修改,或親自提筆寫介紹推薦文章,其中都凝聚有他的心血。他對筆者的關心、幫助和支持也很多。記得1976年筆者曾寫成約十萬字的《珠江三角洲的形成發育和演變》的文稿,他得知後立即邀請作者到華南師範大學向地理係師生做報告,報告後還將拙稿全文打印交流。1983年,筆者譯L.D.Wright《河流三角洲》一文,洋洋數萬言,呈請他審閲後認爲譯文較好表達了原作思想,即送《熱帶地貌》雜誌以增刊形式刊出。最近,更多次來信囑筆者快把珠江河口三角洲的專著寫出來,他説:“希望你也寫一本,珠江三角洲寫6本、7本也不怕多”、 “大家都寫三角洲”,“各人從各人角度寫,這樣更有深入”。這些話都很激勵人努力向前。有次,筆者與曾教授談起他一貫對後學持愛護、扶持態度,而不論學術見解如何或甚至與他不同。他答曰:“弟(謙稱)從不介意,只要有利於人才成長、成果出來之事,弟即願干矣!”“凡事從發展地理學出發,不計較個人得失。”可見曾教授胸懷之寬大,境界之崇高,難怪大家都很敬重他。今天,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工作呈現一派興旺熱烈的景象,這實與曾教授的支持和推動分不開。

  曾昭璇教授對珠江三角洲研究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本文所叙,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文中之夾叙與議論乃筆者有感而發,未必一定妥當。誠望曾教授及其他有識者教正。

  

  參考文獻:

  [1] 吴尚時,曾昭璇,1947.珠江三角洲.嶺南學報,8(1):105~122.

  [2] 曾昭璇,1957.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華南師範學院學報,(2):121~138.

  [3] 吴尚時,1941.廣東省之地形.載:廣東省年鑒.

  [4] 李春初,1991.長江河口三角洲問題評述.地理學報,46(1):115~121.

  [5] 曾昭璇,黄少敏.1984.珠江三角洲搆造地貌諸問題.載:中國地理學會第一次搆造地貌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88~192.

  [6] 張虎男,1980.斷塊型三角洲,地理學報,35(1):58~67.

  [7] 曾昭璇,黄少敏,1987.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研究.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

  [8] 曾昭璇,1987.廣州黄埔港區獅子洋歷史地貌研究.熱帶地貌,8(1):4~37.

  [9] 李春初,1988.珠江三角洲的地質搆造與背景.載:珠江三角洲水土資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8~31.

  [10] 曾昭璇,19980.從地貌學看珠江三角洲整治問題.華南師範學院學報,(1):77~86.

  [11] 曾昭璇,1980.從河道變遷看珠江三角洲整治問題.人民珠江,(1):19~28.

  [12] 曾昭璇,1982.從磨刀門歷史地貌研究看口門整治問題.人民珠江,(5):11~14.

  [13] 戴良生,1986.白藤堵海工程的回顧與展望,人民珠江,(2):20~22.

  原載:曾昭璇與華南地理學論文集,熱帶地貌(增刊),1991,4~9.合作者:王鴻壽。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