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河口演變規律及治理利用問題




  最近開展的珠江河口八大口門整治工作,一開始就抓了該河口水沙數學模型研究。同時似有必要補充做一些原型研究調查,爲模型製作及整治措施的制定進一步提供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特别是對河口自然演變規律的認識,尤須從實際調查研究中獲得靈感、資料和數據,才有可能建立和提出來。而要搞好河口整治工作,不能没有一定的對於河口特性及其客觀發展規律的瞭解。

  1 現代珠江三角洲形成發展特點

  現代珠江河口的演變過程要從距今5000~6000 年説起。因爲此前爲冰後期或全新世大海侵時期,那時(低海面位置時) 的河口三角洲因受海侵影響不斷遭受淹浸和侵蝕破壞,海岸綫位置節節後退。至5000~6000a B.P.海侵結束時,珠江河口已退縮到古海灣的盡頭:那是一個地理面貌較復雜的地帶, 該地帶既有波浪作用形成的“濱綫”或“古海岸綫” (有浪蝕浪積地形遺迹), 也有進一步向陸深入的“海水進侵邊界綫” (無浪蝕浪積地形遺迹) [1]。現代珠江三角洲就是匯西江、北江和東江三條較大的河流及流溪河和潭江兩條小河流的泥沙在此弱潮(平均潮差1.1m) 古海灣内淤積形成的 。珠江流域面積45126 ×104 km2 ,年平均逕流量和輸沙量分别爲3 086 ×108m3 和8 694 ×104t。由於各江河來水來沙條件的不同和不同發展時期與區域動力環境的差异,現代珠江三角洲的形成發展有如下特點。

  1.1發展的階段性

  許多珠江三角洲的研究成果[2~6] ,都揭示了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在全新世海侵結束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早期),現代珠江三角洲在古海灣頭的淤積發展十分緩慢,在6000~2500a B.P.的歷史長河裏基本上僅限於灣頂區域發生淤積充填 ,珠江三角洲的“圍田區”大致與此範圍相吻合。自秦漢始,嶺南逐漸開發和流域輸沙量加大後,現代珠江三角洲才明顯地向海突伸發展,這就是現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區的出現。唐宋以後“沙田”淤積發展加快,明清時期外伸速度每年達數十米,現今向海延伸的速度平均每年超過100m。因此現代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有兩個不同的階段:早期長時間停滯或緩慢淤積的階段和近二千年來的快速淤積發展階段。

  1.2形式的多樣性

  由於不同時期(或階段)和不同區域動力環境的不同,現代珠江三角洲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潮成平原與潮汐優勢型三角洲:  主要分佈在現代三角洲北部地區,即早期淤積緩慢階段在古海灣頂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其次分佈於流溪河下延段(廣州至虎門)和潭江下延段(水口至崖門)的沿岸地帶。主要特徵是,沉積物以粘土或粉沙質粘土爲主,其中含鹹水或半鹹水生物化石,平原上的水系網絡(所謂“滘”)迂逥或蜿蜒。後一特徵在航空相片上非常鮮明和獨特,並在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區很少見到。

  (2)河流優勢型三角洲:分佈於現代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和南部,即近2000年來迅速向東南突伸發展的西、北江聯合三角洲部分,如元明時期的東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現磨刀門口的燈籠沙、洪奇瀝口的萬頃沙和蕉門口的鷄抱沙等皆是典型的河流優勢型三角洲平原。這一區域呈多汊分流形勢,現分由蕉門、洪奇瀝、横門、磨刀門、鷄啼門和虎跳門等六個口門入海,分汊水道旁的平原中有平行於河流的朵狀或指狀砂體發育,三角洲垂向沉積的三層結構明顯[7]。

  (3) 河流—波浪型三角洲:  指現代珠江三角洲的最前端——西江磨刀門口最新淤出的三角洲平原,那裏已伸至南海陸架北緣,面向開闊的外海,受到波浪動力的重要作用,該處新近淤出的三角洲平原已具反映波浪動力效應的灘脊平原(beach bridge plain) 的特徵[8]。

  (4) 潮汐通道型三角洲:  如虎門峽口内外是較爲開闊的海灣,此種地形條件産生潮汐通道(tidal inlet) 動力結構,相應出現潮汐通道沉積地貌體系[1],即通道峽口形成潮流冲刷深槽,深槽中被冲蝕的物質(晚更新統沉積物) 被漲、落潮流搬運至峽口内、外海灣堆積形成放射狀潮成沙脊(淺灘) 。

  1.3淤積的不平衡性

  現代珠江三角洲的東江三角洲部分從東向西自成一局發展,而其主體三角洲——西江和北江聯合三角洲部分却自西北向東南推進延伸。由於西、北兩江的輸水量和輸沙量分别合占全流域的89.19 %和95.18 % ,而其左右兩翼的流溪河和潭江輸水輸沙很微,這種强烈的反差造成了三角洲淤積發展的不平衡性:西、北江聯合三角洲淤積發展快;而其兩翼的流溪河和潭江下延部分淤積發展慢。前者表現爲向海突伸的扇形三角洲;後者呈現爲向陸凹入的三角港(或河口灣) 。西、北江聯合三角洲愈是迅速向東南方向凸伸發展,這種不平衡性便愈是突出和得到加强。

  2 珠江河口演變規律

  2.1縱向上河口性質的轉换

  近6000年來,現代珠江三角洲的主體——西、北江聯合三角洲部分由裏向外(即自西北向東南)推進發展時,經歷了由“潮成平原”到“河流優勢型三角洲”再到“河流—波浪型三角洲”的發展變化,則不同形式(或類型)三角洲發育時期的河口性質和特徵也是不同的。

  (1)海侵結束時河口沿岸帶面貌:  冰後期或全新世海侵過程中,河流動力退却,海洋潮汐和波浪動力向陸擴張,三角洲遭受侵蝕破壞,岸綫後退。至5000~6000a B.P.海侵結束時,河口沿岸帶的面貌,要麽是由潮汐動力控制形成的三角港或河口灣——在强潮或潮差較大的地區,要麽是由波浪動力作用改造原有沿岸帶物質形成的沙壩(堡島)—潟湖環境——在弱潮或潮差較小的地區。珠江河口屬於弱潮(平均潮差1.1m) 地區,海侵結束後珠江古海灣頭既有“濱綫”或“古海岸綫”,也有其後的“海水進侵邊界綫”的特點表明,這裏基本上屬於後一種情况,只是因古海灣頭向裏深入較遠,加之灣内有諸多島嶼屏障,波浪動力較弱,浪積地形(沙堤) 未能形成一定的規模而成爲連續分佈的沙壩(堡島) 。但海侵被淹水域的島間海峽(如虎門等峽口)地段,因峽口效應潮流作用較强,潮流對原沉積物的侵蝕—堆積改造作用,使峽口形成冲刷深槽和峽口内外發育放射狀的漲、落潮流沙脊或沙島,這就是珠江三角洲不少島峽地段出現“潮汐通道沉積地貌體系”的原因。

  (2) 過渡轉變時期灣頂的緩慢淤積充填:  對於現代珠江三角洲在海侵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内淤積較緩慢的原因,李春初和楊干然(1981)曾經提出了這樣的看法[2]:河口由海侵“後退階段”向海侵結束後的“前進階段”的轉化,是河口過程的一個根本性質的轉化,遭受了海侵灾難之後的河口演變,在新的海面較穩定的條件下,應有一個過渡性質的適應調整階段,才能重新開始外伸和發展,在此階段,河流泥沙特别是流域推移質輸沙受回水頂托影響,主要在潮流界以上河床發生沉積,其時河口較少淤積變化,海岸綫位置也相對比較穩定。由於此時河流動力未來得及大量下移成爲河口的優勢動力,入海泥沙(主要是懸移質泥沙) 主要在潮流作用下搬運和沉積,所成之平原自然具潮成三角洲平原的特色。這一時期的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古“濱綫”(或“古海岸綫”) 向裏至“海水進侵邊界綫”之間的區域,沉積環境頗似弱潮廢棄河口“壩(堡) 後潟湖”的環境。

  (3) 迅速外伸階段的河流優勢型河口和河流—波浪型河口:  近2000 年來,現代珠江三角洲迅速外伸並具河流優勢型三角洲特點的實際情况表明,其時河流動力已下移成爲河口的優勢動力,河口過程及其演變亦主要在河流動力的控制作用下發展,則河口性質轉换成河流優勢型河口。今磨刀門河口外延至三竈—横琴列島之外,更受波浪動力的重要影響,其河口特性開始表現出具河流—波浪型河口的特徵[8]。

  2.2 横向上河流優勢型河口與其兩側的潮汐優勢型河口相依并存,“河道”與“潮道”耦合共生

  現代珠江三角洲因各江河來水來沙條件的巨大反差造成的淤積的不平衡性衍生出一系列重要的現象:西、北江聯合三角洲部分淤積發展快——迅速向東南推進,而其兩翼(側)的流溪河和潭江下延部分却淤積發展慢——基本上還龜縮在古海灣頭而略有延伸;前者表現爲向海凸伸的扇形三角洲,後者呈現爲向陸凹入的河口灣;前者各分流水道的向海延伸是它們自己的逕流(河流)動力作用及其携帶的泥沙在那裏沉積形成(屬主動延伸),所成之水道屬“河道”——河成水道性質,其分流河口亦以河流動力占優勢,即屬河流優勢型河口,而後者的延伸水道即流溪河和潭江分别延伸至虎門和崖門,不是由流溪河和潭江本身逕流動力作用及其携帶的泥沙在這裏淤積造成,而是身旁其他河流(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的泥沙再經漲潮流挾帶向裏搬運在其兩側淤積使之被“挾持延伸”的結果[9](爲被動延伸),此種“挾持延伸”形成的水道不可能由流溪河和潭江本身逕流來佔據而只能由外海進入的潮水來充填,故其始終由潮汐動力控制,潮流上溯很遠,性質屬“潮道”——潮成水道[10],其河口即虎門和崖門亦爲潮汐優勢型河口。珠江三角洲的這種“河道”與“潮道”共生、向海凸伸的扇形三角洲及河流優勢型河口與向陸凹入的河口灣或潮汐優勢型河口相依并存的局面,是現代三角洲形成過程中陸海動力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徵及表現。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負、陰陽耦合現象竟然如此真切、生動地在珠江河口及其三角洲的特徵上呈現出來,造化之妙、之美,讓人稱奇叫絶!1997年筆者在蘇北廢黄河三角洲考察時亦發現了與此類似的現象:廢黄河三角洲在雲梯關以下至河口的廢黄河流經區爲河流優勢型三角洲平原,廢黄河本身屬“河道”性質;而其南北兩側(翼)彎曲的射陽河和灌河流域,却都屬潮汐優勢型三角洲性質,這兩條水道的漲潮流上溯很遠(分别至哈蜊港和響水),是典型的“潮汐水道”或“潮道”。幹流河口側翼出現表征海洋動力優勢的潮汐(或波浪)優勢型河口三角洲的現象,其實也在恒河—布拉馬普得拉河[11]、尼羅河[12]、埃布羅河[13]、尼日爾河[14]和紅河[15]等國外河口三角洲地區可以覺察到。可見,河口三角洲地區在横向上存在陸海動力及過程的分异作用,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及現象。

  2. 3 横向支汊對調節、减少“河道”與“潮道”間的水位差發揮重要作用

  現代珠江三角洲淤積發展的不平衡性及其衍生的“河道”與“潮道”共生的局面,造成了三角洲上水流動力空間分佈的巨大反差(特别是在洪季):如圖2所示,主體三角洲上由西江和北江幹流“河道”控制的區域因逕流“堆砌”,水位高,形成明顯的水流“高壓區”,其中西江爲“水脊”;而主體三角洲兩側(翼)流溪河和潭江下延谷地的“潮道”主要受潮流控制,水位低(接近海平面位置) 形成明顯的水流“低壓區”[16]。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横比降。主體三角洲愈是向東南推進發展,三角洲淤積的不平衡性愈突出,洪水時三角洲上水流(水位) 動力空間分佈的這種差异性愈顯著,亦即主體三角洲上的“河道”與其兩側(翼)“潮道”間的横比降愈益趨大。爲了適應這種狀况,或者説爲了减少“河道”與“潮道”間的水位差,其間横向支汊應運而生,並不斷得到發展。珠江三角洲的横向支汊皆自北江和西江分别向其左、右兩側的“潮道”分汊泄流。作者等曾將這些横向支汊區分爲形成期、發育期、發展期、和衰亡期等四個發展階段[16]。這是珠江三角洲水網稠密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珠江河口演變的又一鮮明特點與規律。洪水時,西江和北江兩“河道”及其兩側横向支汊的任務是行洪;廣州和新會以下的兩“潮道”的功能則是承洪和排洪,即“潮道”通過承接各分汊水道注入的逕流而容匯西江、北江和東江的洪水,同時又在半潮週期的時間内很快隨潮將洪水排入大海,其承洪之數量可觀,其排洪之速度,因有潮汐動力(落潮時)的幫助而可能較同一起跑綫上“河道”行洪的速度爲快。

  3 珠江河口的保護利用及治理問題

  現在大家都在説要對珠江八大口門進行整治。但八大口門整治什麽、如何整治和按什麽原則進行整治,未必每個人的考慮都很清晰和明確。本文主要依據對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演變規律的認識,在反思過去某些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對今後河口治理利用值得注意和重視的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見。

  3.1 河流優勢型河口的整治利用及保護問題

  (1)口門宜通不宜塞:“口門宜通不宜塞”[17]是曾昭璇教授依據1959年白藤堵海工程的教訓提出的治理珠江河口應當遵循的原則。河流優勢型河口的作用和功能是要“泄”,即泄逕流、泄洪水,因此口門必須保持暢通不能阻塞。修築堤壩工程横向封堵口門,固然絶不可以再讓它發生;在口門一側或兩側的河岸搆築衆多的丁壩等阻水建築物也未必一定可取。我們不能一方面强調對這類河口進行清淤、清障,另一方面又設置人工障礙物,妨礙洪水的排泄。

  (2)應有計劃地保護或開闢口外支汊水道:河流優勢型河口常有天然的横向决口分汊支槽發育,這是該類河口爲了適應洪水與大潮遭遇時,口門壅水(增水)縱比降减小而横比降加大的變化,河口體系自動調整其形態和比降産生的現象,其目的是利於洪水能暢通地排入大海,因此河流優勢型河口以多汊道入海爲特點[8]。作者等在參加磨刀門河口整治研究時(中山大學地理係、珠江水利委員會規劃處,1985。珠江磨刀門口門治理開發工程規劃專題報告之五:攔門沙形成和演變趨勢的研究。),曾指出了這一點並呼吁對該口門外左側新近出汊形成的分支河槽進行保護開發龢利用。可惜後來的實際治理開發工程没有理會這個呼吁,於口外左側沿幹流河槽方向修築了一條長長的“導流堤”將這條支汊堵塞,這是十分遺憾的! 蕉門南支左側的分汊河槽——“龍穴南水道”,也在20 世紀90 年代當它還處在形成時期就被消滅了。近一百多年來,下横瀝以南的萬頃沙大片平原上,再未留下一條分汊水道幫助洪奇瀝分泄洪水,這是洪奇瀝淤縮退化和上、下横瀝冲刷擴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洪奇瀝口外左側的萬頃沙尾又有一新的决口汊道正在形成過程中,據説有關方面亦想將之圍墾堵塞。洪奇瀝外泄的洪水如果没有出路或不够暢通,對洪奇瀝進行疏浚和對上、下横瀝進行限流又有何作用?把河流優勢型河口的所有横向决口分汊水道統統堵死鏟除掉,讓每個口門都呈單水道入海,這顯然不符合這類河口的特性和演變規律,自然亦很不利於泄洪!

  (3)“導流堤“效益如何值得做一些調查研究:大約在10年前進行的磨刀門河口整治,於口外兩側修築了兩條長長的平行的“導流堤”,兩堤間距2300m。修此雙導流堤的原意是“引導”洪水迅速入海。不過,有下列問題值得提出:①過去洪水一至口門,就可以立即向口外各個方向分散排泄,現却被限制在指定的河槽範圍内延長約10km後才能入海,這究竟是有助於泄洪還是妨礙泄洪?②河口延長後,一般要使上遊方向河道水位抬高;③長達10km的導堤隔斷了灘與槽之間的水沙交换,燈籠沙尾的淤積反而放慢形成積水窪地;④磨刀門下泄的泥沙特别是其中的底沙(細砂),無法再向西越灘在燈籠沙尾堆積,它們大量滯淤於堤外的河槽中,阻礙排洪。所以,磨刀門雙“導流堤”的效益如何值得做一些研究調查。

  3.2 潮汐優勢型河口與潮道的保護開發龢利用

  (1)伶仃洋不會變成“伶仃河”: 伶仃洋和黄茅海是今珠江河口東、西兩個未被泥沙淤積填滿的河口灣。有人曾經擔心伶仃洋淤縮變窄後會變成“伶仃河”並呼吁“拯救”它(侯暉昌,1983.伶仃洋的作用、發展規律趨勢和後果及其改善措施的分析,清華大學水利係泥沙研究室.),有的則憂慮伶仃洋淤成“伶仃河”後,會失去潮汐控制,廣州出海水道將變成爲“逕流水道”[18]。作者不敢苟同這種見解。根據前述珠江河口在横向上河流優勢型河口與其兩側潮汐優勢型河口相依并存和“河道”與“潮道”耦合共生的規律,可以斷言,即使伶仃洋淤積變窄後,也不會變成“河”,因爲其淤積延伸後形成的水道槽容積不可能被逕流佔據而只能仍由外海進入的潮水來充填,故它將仍由潮汐作用控制,潮流的往返運動使之能够保持良好的水深條件。廣州入海水道“歷三千年不衰”[17],如果不遭人爲作用的嚴重破壞,相信再歷許多年也不會衰落!當然這不是説伶仃洋可以任其淤積和隨便圍墾,保持伶仃洋,盡可能延長其存在的壽命,仍是伶仃洋整治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畢竟伶仃洋的潮汐優勢型河口向“潮道”演變的性質已成爲定局,它不會演變成逕流型的“伶仃河”,人們不必太過擔憂。

  (2)不斷束窄江面的破壞行爲危及潮道的生命和存在:  珠江三角洲的兩翼流溪河和潭江的下延段,即廣州至虎門和新會至崖門的潮道,是珠江河口極可寶貴的優良通海水道資源。但是近20年來,這兩條潮道特别是廣州入海水道,愈來愈多的各種形式的侵佔江面的“建設型”破壞行爲,使潮道的生命處於危機狀態中。這就是大量侵佔江面圍墾潮道中的淺水區,使江面愈來愈窄,潮道的潮汐動力减弱。作者[10]曾研究過廣州入海潮汐水道的動力特性,認爲“潮道”與“河道”是不同的:“河道”爲了保证上遊方向來水能順暢地通過,要與流域來水量相適應並保持一定的斷面面積,即使人工束窄了河面,河道也要自動調整冲深河床以維持其固有的斷面面積;“潮道”却由外海進入的潮水所控制,如果人爲地將潮道斷面面積减小,進潮量就要减少,若將潮道縮窄成一條小水溝,潮水也就近乎不大進來了,這將是極端危險和嚴重的局面!所以危及潮道生命和存在的關鍵因素不是泥沙的自然淤積作用,而是愈演愈烈的人爲束窄江面的破壞行爲。

  3.3修築控制横向支汊的工程宜審慎

  珠江三角洲上的横向支汊不但對調節“河道”與“潮道”之間的水位差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是連接“河道”和“潮道”間的交通孔道,不宜隨便地築閘控制和堵塞。然而有些重要的横向支汊已被築閘控制(如甘竹溪、江門河、睦洲河、佛山涌等),另一些正在研議築閘控制或削减動力的工程(如思賢滘、上横瀝、下横瀝、鳧洲水道等)。不能説,控制横向支汊的工程没有一點益處,但從防汛排洪和確保西、北江大堤安危的大前提、大角度來講,築閘控制或甚至堵塞這些横向支汊,却不能認爲是好事。珠江三角洲在防汛戰略和策略上應考慮利用潮道具有的既承洪又排洪的功能,允許西、北兩江“河道”的洪水通過横向支汊向“潮道”和潮汐優勢型河口分泄。一味地引導洪水在“河道”的口門入海,拒絶或减少横向汊道向“潮道”和潮汐優勢型河口分泄洪水,不符合珠江河口的規律,實際上也難達到設想的效果。

  4 結 論

  1)珠江河口爲西江、北江、東江、流溪河和潭江等大小河流入海形成的複式河口。由於各江河來水來沙條件的差异,近5000~6000年來在此複式河口區形成的現代珠江三角洲具發展的階段性、形式的多樣性和淤積的不平衡性等三大特點。

  2)近5000~6000 年來珠江河口演變有如下特徵和規律: ①在縱向上,主體三角洲——西、北江聯合三角洲上河流的河口性質逐漸發生轉换變化,即由灣頂潮成平原充填時期的廢棄河口向海逐漸轉變成河流優勢型河口和河流—波浪型河口(磨刀門);②在横向上,扇形主體三角洲的各分流河口皆爲河流優勢型河口或河流—波浪型河口,而其兩翼弱小河流入海延伸段形成的河口却爲潮汐優勢型河口,它們一個向海凸伸、一個向陸凹入呈相依并存的關係,隨之三角洲平原上衍生出現“河道”與“潮道”共生的現象,這些都是現代珠江三角洲形成發展過程中陸海動力耦合和相互作用的生動表現;③隨着三角洲的向海推進,主體三角洲上的“河道”與其兩側的“潮道”之間的横比降愈來愈大,因此連接兩者之間的横向支汊河道應運而生並得到發展。横向汊道對調節、减小西、北江的高水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3)當前珠江河口治理應强調保護利用問題。河流優勢型河口的特性及其行洪功能要保護,包括“口門不宜塞”、剛形成出現的横向支汊要有計劃地保護開發龢利用、大規模的“導流堤”工程要注意是否影響洪水外泄。潮汐優勢型河口及其頂端的潮汐水道(潮道)是珠江河口極可寶貴的航道資源,更要保護利用好,應下死命令制止任何人工束窄江面對潮道的“建設型”破壞行爲。潮道的“承洪排洪”功能要加以利用,即應允許横向分汊河道向潮道和潮汐優勢型河口分泄洪水,以利用潮汐動力迅速將洪水排出外海。珠江三角洲上的衆多支汊河道由於有良好的調節水位和水量的功能及航運交通價值,亦應加以保護,非不得已一般不宜進行控制或將之堵塞。總之,珠江河口整治應重視原型調查研究工作,有關治理措施的制定要考慮河口的特性及其發展演變的規律。

  

  參考文獻:

  [1]李春初,1987.全新世河口三角洲形成發展的若干問題——以珠江三角洲爲例.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3) :9~16.

  [2]李春初,楊干然,1981.珠江三角洲沉積特徵及其形成過程的幾個問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編輯,海洋與湖沼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115~122.

  [3]黄鎮國,李平日,張仲英等,1982.珠江三角洲形成發育演變.廣州:科學普及出版社, 1~278.

  [4]龍雲作,馬道修,霍春蘭等,1985.珠江三角洲沉積特徵與沉積模式的一些認識.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5 (4) :44~57.

  [5]李平日,喬彭年,鄭洪漢等,1991.珠江三角洲一萬年環境演變.北京:海洋出版社, 1~154.

  [6]龍雲作等,1997.珠江三角洲沉積地質學.北京:地質出版社, 1~165.

  [7]李春初,1983.珠江磨刀門的河口動力與沉積.熱帶地理, 3(1) :27~34.

  [8]李春初,田向平,羅憲林等,1993.西江口磨刀門攔門沙的形成演變及口門整治問題.海洋工程學會等編,第七届全國海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172~181.

  [9]李春初,1988.珠江三角洲的地質搆造背景與地貌.繆鴻基等,珠江三角洲水土資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8~31.

  [10]李春初,雷亞平,1998.認識珠江,保護珠江——試論廣州至虎門潮汐水道的特徵和保護問題. 熱帶地理,18 (1):24~28 ,65.

  [11]Allion, M. A.,1998 .Geologic framework and environmental status of the Ganges – Brahmaputra Delt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4(3) : 826~836.

  [12]Stanley, D. J, and Warne, A. G.,1998.Nile Delta in its destruction phase.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4(3) :794~825.

  [13]Sanchz~arcilla, A., Jimenez, J. A., and Valdemoro, H. I., 1998.The Ebro Delta: morphdynamics and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4(3) :254~772.

  [14]Sexton, W. J., and Murday, M,1994.The morphology and sediment character of the coastline of Nigeria~the Niger Delt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0(4) : 957~977.

  [15]Mathecs,S, Zalasiewica,J.,1999.Holocene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of the Red River Delta, Vietnams.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5(2) : 314~325.

  [16]李春初,楊干然,1981.珠江三角洲的河網特徵及演變. 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編,中國地理學會一九七七年地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 67~75.

  [17]曾昭璇,黄少敏,1987.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學研究.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201.

  [18]徐君亮,李永興,蔡福祥等,1985.珠江口伶仃洋灘槽發育演變. 北京:海洋出版社, 1~182.

  原載:泥沙研究,2002,(3):44~51.合作者:雷亞平,何爲,戴志軍。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