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 言


  我於1956年考入中山大學地理係自然地理專業學習自然地理學,畢業後留校任教直到退休,轉眼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真感時光易逝人易老矣!

  我與地理之結緣,始自小學地理老師的一句戲言;初中女地理老師的課講得生動、有吸引力,讓我真正喜歡上了地理;再經高中班主任兼地理老師一句話的引導,我便走上了入大學專門習讀地理的道路(參見書末附録:“地理人生”中的《我的三位地理老師》一文)。大學畢業後我被留下來當助教,是當時的副係主任鐘衍威先生拍的板,接着他派我參加1960年10~12月由中科院組織並由中山大學承擔的雲南南部熱帶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使我得到了很大的鍛煉。1964年中山大學地理係成立了河口研究組(現河口海岸研究所的前身),我被曹(廷藩)、鐘兩領導安排進入該組織,從此投身河口海岸研究,一干就是四十多年。數十年間,我參加了大量的現場觀測與調查,足迹遍及華南沿岸帶,通過邊觀察、邊學習、邊思考,逐步加深了對我國南方河口海岸特點的瞭解,寫下了不少的研究心得和體會。現擇要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學評論三部分對相關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成果略作説明。

  基礎研究是對客觀自然現象或重要科學問題的理論性探討,旨在揭示現象的本質,掌握事物發展的過程與規律。在國家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教委重點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的資助下,我主持或參與研究過的重要科學問題有:典型河口發育演變規律;陸架水入侵河口沉積動力過程;河口陸海相互作用;廢棄河口三角洲演變過程;沙壩—潟湖海岸體系的成因與演化;潮汐通道類型及其穩定性問題;弧形海岸的平衡性問題及其海灘的過程與狀態等。先後提出或主張過“溯源堆積論”、“濱面轉移論”、“陸海互動論”、“耦合共生論”、“侵蝕型動態平衡説”、“淤積型動態平衡説”、“河口性質轉换論”和“河口界面論”等論説或理論性概括意見。本書選取的多篇基礎研究的論文及個别應用研究成果即有這些論説的具體闡析。基礎研究類的首篇論文《滇南地區的地貌條件及其對自然景觀形成與演變的影響》是我的處女作,難免有不够成熟之處。那是參加完雲南南部綜合科學考察後寫出的調查研究體會。我很難忘那次艱辛的考察,滇南元江谷地和哀牢山的景色(如雲海與梯田)瑰麗無比、變幻無窮,然而更令我驚嘆不已的是區内熱帶自然景觀類型的多樣性及其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上井然有序的變化。一般只有在熱帶非洲大範圍内才能觀察到的地帶性自然景觀的分佈與演進現象,竟然能在元江谷地這樣窄小的區域内集中地呈現出來,這很具震撼力,亦使我感動,回校後便寫下了這篇文章。基礎研究類的最末一篇論文《洞庭四水河口過程對長江四口來水來沙影響的響應》,是我多次乘船往返於津市與長沙之間過洞庭湖和出入湘、資、沅、澧河口地帶,觀察、思考這洞庭四水河口特點所得的收穫,算是一篇填補入湖河口研究空白的小作。基礎研究部分的其他八篇文章,都是我研究南方入海河口三角洲及海岸的代表性作品。其中的《弱潮環境現代河口三角洲淤積發展的過程與階段:以華南海岸爲例》、《珠江河口陸海互動論》和《河口自身就是界面:河口研究的新視角》等三篇論作,均寫於2003年,它們系統地反映了我對珠江河口過程和華南海岸形成演變規律的理性思考,是我們多年調查研究南方河口與海岸的概念性歸納和總結。特别是《河口自身就是界面:河口研究的新視角》一文,是在我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河口主要沉積動力過程研究及其應用”(總項目負責人:陳吉餘)的子課題:“陸架水入侵河口沉積動力過程”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和追索問題,並用“界面論”的思維對河口性質及其功能和行爲,所作的初步探討。視河口自身爲界面,有益於對河口本質的瞭解和有助於把現代河口過程及其陸海相互作用的研究向前推進一步。

  應用研究是中央各部委(交通、水利、海洋、環境和國土部門)和地方委托我們開展的、帶有明確要求和需要解决的具體問題的研究項目和任務。我主持或參加過的應用研究任務多達五十多項,内容涉及港址選擇、港口與航道回淤、河床演變與河口治理等多方面。明確回答問題,提出解决問題的辦法,是這種研究的基本要求。然而,本學科範圍内的“應用研究”與通常意義上的“技術應用”不同,它無既定的格式或模式可供直接采用,必須結合實際情况和具體環境開展相應的基礎研究,才能從較高的角度和較寬的範圍認識到問題的癥結並找到解决問題的途徑。我的體會是,基礎研究做得愈充分、愈扎實,就愈有信心和把握把實際應用問題回答好。我們的應用研究成果在華南衆多港口的建設中,發揮了良好的或應有的作用,這在廣西的北海港、海南的洋浦港,以及廣東的水東港、珠海(高欄)港和廣州港(包括黄埔、新沙、南沙港區)等地,表現尤其明顯和突出。上述港口或港灣,有的原本是一片荒凉的淺水灣或潮灘,有的過去雖已是港口却噸級不高、吐吞量不大,由於我們參與研究解决了這些港口的泥沙淤積問題,如今它們都已開闢成深水良港,有的更成爲吐吞量超億噸的巨港。限於篇幅,本書只選取四篇各有學術特色的應用研究成果,供讀者參考。其中的第一篇《北海港泥沙問題研究》,是在“文革”後期的1974年完成的。那時我們尚是“臭老九”,有的老師還在“五七”干校,忽然有單位(北海港務局)邀請我們去做研究工作,倍感榮幸和欣慰,於是不收對方一分錢,心甘情願“自帶飯票去給人干活”。這在今天來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這次研究成果的質量應算不錯,因爲我們采用了當時最好和最完整的研究技術路綫,加强了基礎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的現場觀測資料和數據,提高了結論的可信度。此項研究有力地促進了北海港後來的大發展。應用研究部分的其他三篇報告,都是在近幾年完成的新成果,其中的《惠來電廠港口工程海岸海灘變形預測及其對回淤影響研究報告》和《廣州港南沙港區環境泥沙條件調查研究報告》,分别涉及弧形海岸的平衡或穩定問題和河口分汊問題以及這些問題與港口泥沙淤積的關係,説明應用研究中不能忽視基礎研究問題。最後一篇應用研究成果《磨刀門河口攔門沙演變機理及治理問題研究》,更是體現了基礎研究在應用研究中的作用,該河口的口門整治問題,如若没有清晰的對攔門沙特徵及其演變趨勢的分析,不可能提出較爲中肯、較爲符合實際和較有新意的意見來。

  我還寫了若干科學評論方面的文章,討論了某些重要科學問題、學科性質與特點以及重要人物的學術思想與貢獻。我評論過的重要科學問題有:控制近代洞庭湖演變的關鍵因素、現代長江河口三角洲的演變過程、濱面轉移與我國沉積性海岸地貌的幾個問題、全球變化與我國海岸研究問題、華南海岸與港口泥沙問題研究進展和河口攔門沙亂挖砂的危害等;評介過的主要學科有:自然地理學、地貌學、河口海岸動力地貌學和地球系統科學;評介過的著名地理學家有黄秉維、陳吉餘和曾昭璇。我寫的這些“評論型論文”,多是有感而發,無論是針對他人已發表論文的觀點開展的討論、質疑或商榷,或是對學科和人物的評介,都是個人淺見,看法未必一定妥當。寫這類文章,也是對個人自信心、判斷力、鑒賞力和知識積累等自身條件與能力的測試和鍛煉。如我寫《長江河口三角洲問題評述》一文即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從1964年起,我就密切關注公開發表的有關長江河口三角洲研究的文獻及重要的内部研究成果報告(總數有近百篇),時間長了,情况愈來愈熟悉,便慢慢看出一些眉目和問題來,加上我在南方河口海岸研究中有一些體會,漸漸覺得長江河口三角洲的若干問題有必要議一議,到了1988年,已感不吐不快,於是一出手就把文章寫了出來。這其實是一個極好的學習過程,收穫最大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科學工作者不必拘泥於只埋頭做自己手邊的工作,窗外景色很美很新,多往外瞧一瞧,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若能就某種事象發一點議論,更能活躍學術氣氛,頗有裨益。

  當然,不論做何種研究工作都要有興趣、激情和洞察力。興趣是科學發現與發明的動力,有激情才能寫出精彩的文章,有無洞察力則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的洞察力來自於專業對我們的培養與訓練。自然地理學要求綜合研究地表的地形、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瞭解和洞察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奥秘,這是一種美即綜合美。我在滇南自然景觀的研究中,感受和享受到這種美的妙處。我們在河口海岸研究工作中,主張動力過程、沉積過程和地貌地程的研究相結合,其實就是自然地理學綜合研究的特點;我們還强調定性與定量、宏觀與微觀和歷史過程與現代過程的研究相結合,也是綜合思維和綜合研究觀的體現。綜合是制勝的法寶,綜合是智慧的源泉。

  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爲政),只有既學習又思考,才有長進。回顧此生,没有前面説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時期幾位關鍵老師與領導的影響及指引,我不可能走到這條道路上來;没有在中山大學地理係學習自然地理學打下的的專業基礎,我不可能勝任日後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没有中山大學河口海岸研究所(室、組)同仁的合作與支持,上述好些研究成果都無法寫出來。

  謹以此書獻給母校、係——中山大學地理係!謹以此書表示對衆多關心、培育和幫助我成長的老師和同仁們的敬意及感激!

  本文集的編輯和出版,得到了中山大學河口海岸研究所現任領導及同事楊清書、雷亞平、田向平、歐素英等先生的幫助、關心和支持,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司徒尚紀教授熱情爲本文集作序,王世俊博士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協助文稿整理,還得到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韋民先生的精心編輯,在此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春初  

  2008年8月8日於廣州中山大學康樂園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