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設館沙井的陳伯陶



  光緒十八年(1892年)陳伯陶中壬辰科進士,殿試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狀元。然而因爲試卷中將“宣撫司”寫成“宣慰司”,因此被壓在第十名之外。所幸獲得咸豐朝狀元、户部尚書翁同和據理力争,改列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武英殿協修。中了探花的陳伯陶衣錦還鄉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到沙井,到義德堂陳氏宗祠祭祖。説起他家和沙井陳氏,還是同祖同宗,與沙井有很深的淵源。

  陳伯陶(1854—1930),號象華,一字子礪,晚年更名永燾,又號九龍真逸,東莞中堂鳳涌人。幼年曾在沙井啓蒙,6歲拜陳澧爲師,10歲通讀五經,後就讀於羅浮山酥醪别院。光緒元年(1875年)中秀才。光緒五年(1879年)參加鄉試獲第一名(解元),隨即上京準備參加會試,因祖母和父親相繼去世,便奔喪回鄉。他應邀在沙井設館教書,用所得供養母親及弟妹。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他出任雲南、貴州、山東鄉試副考官。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他携眷南歸。翌年二月,聞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奔西安,他就從東莞起程赴西安“從駕”。庚子之役和議成,便隨帝後還京。以後,曾任南書房行走、江寧提學使等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在南京創辦學習外國語文的方言學堂和創辦暨南學堂,招華僑學生至南京攻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江寧布政使。

  陳伯陶的自述詩提到,1910年,他見到革命火種已見燎原,於當年5月辭官回莞。剛住了一年零四個月,革命軍攻破東莞,包圍了十九巷陳家的屋子,陳伯陶便設法逃到了九龍寓居,寓所叫瓜廬。

  陳伯陶到港之後,當時的内閣總理熊希齡、廣東督軍龍濟光、廣東省省長張鳴歧曾致函致電陳伯陶,請其復出,均被陳拒絶。他在《自由辯》寫到:“泰西(指西方諸强)自由黨變一變,而爲無君黨,吁,可畏哉。”

  辛亥革命之後,陳伯陶仍然與小王朝保持了親密的往來。1922年10月,溥儀大婚時,陳伯陶還捐了一萬元,並不顧年老多病,從九龍乘船繞道北上進京,親向溥儀道賀。這事被陳伯陶記録在《壬戌北征記》中,其洋洋得意地詳細記述與溥儀的對話,還提到自己獻計於溥儀,争取到外國遊歷獲得西方支持,扶持小王朝復辟。

  陳伯陶曾任國史館協修、總纂,對方誌的撰寫極爲重視。1921年開始,他在九龍開局,用東莞明倫堂經費,組織數十人,用六年時間修成98卷《東莞縣誌》,另附四卷《沙田志》。東莞諸多志書中,以陳編輯的最爲完善,遠在鄰縣的志書之上,這也是他爲東莞鄉親做出的最大貢獻。

  陳伯陶好學深思,多才多藝,精通詞翰書畫,旁及醫術、地理、經濟。著述有《孝經説》,《勝朝粤東遺民録》4卷,《宋東莞遺民録》2卷,《明季東莞五忠傳》2卷,《袁督師遺稿》3卷,《增補羅浮山志》5卷,《東莞縣誌》98卷附《沙田志》4卷,《瓜廬文剩》4卷和《瓜廬詩剩》4卷等,1930年8月20日,陳伯陶病逝於九龍,終年76歲。墓葬廣州羅崗小金鳳山。(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