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茅洲把港大王廟



  茅洲河是深圳地區最長的河流,發源於大頭岡、鳳凰岩諸處,至新橋之北十裏許合流,經茅洲墟入合瀾海。茅洲墟地處茅洲河的入海口,由於在歸德鹽場的附近,宋明以來一直是歸德場官鹽、私鹽的集散地,“商船鱗集,煎出鹽斤,立可發賣”。(《知縣李鉉條議》)。爲了保障鹽船、鹽民的安全,茅洲墟建有把港大王廟,專門供奉南海神。

  相傳祝融爲南海神,被海疆漁民奉爲神明,已信仰數千年之久。明、清時期,沿海地區村落大都建有洪聖廟。與其他地方不同,茅洲供奉的洪聖被當地人稱爲把港大王,祈望洪聖能幫他們守住港灣,免除颶風、洪水的灾難。據説把港大王挺靈驗,遐爾聞名,相繼傳到香港元朗、東涌等地。

  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爲了嚴防沿海居民對臺灣鄭成功進行接濟,實行遷海政策,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内地遷界五十裏,香港元朗遷來茅洲。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復界,客居茅洲的元朗的居民返回原居地。康熙二十四年,錦田鄧文蔚中進士,授浙江衢州府龍游縣知縣,同獲封地在元朗設墟,並建了一座大王古廟,把茅洲的南海洪聖大王請到元朗。大王廟一直是當年元朗的政治及宗教信仰中心,至今,元朗十年一次的打醮活動仍定於該廟内舉行祭神儀式。

  在香港大嶼山東涌附近沙螺灣上有一座“把港大王”廟,供奉的“把港大王”也是茅洲的把港大王。該廟大約建於清代乾隆六十七年。相傳在乾隆年間,大嶼山的東北風非常大,特别是沙螺灣,當正風口,故此常常風高浪急,遇著大風,更加潮水高漲,常常浸入東涌村,鄉人不勝其苦,郤没辦法應付。後來鄉中父老,請一位風水先生來勘察。風水先生説沙螺灣的灣口太露,前面對正杭洲島,其形尖鋭,應在該處建一神廟坐鎮。於是鄉人决定在這裏建廟。但是,建廟是要安奉菩薩,究竟供奉哪一位神靈最佳?風水先生日:“這個神守住港灣,就叫把港大王可也。”父老問他“把港大王”究竟是如何相貌,風水先生便繪出圖形來,叫鄉人到新安縣城去請神像雕工塑造。父老到新安縣城神像店,將圖形拿給雕塑匠看。雕塑匠看了看圖,指着店中一座神像,對父老説,這個就是了。父老對着圖仔細端詳,果然與風水先生所繪的神像一模一樣,便問他何以會預知神像的神態容貌。雕塑匠説:這個是茅洲大王廟的神像,名字叫把港大王。父老這才知道,風水先生所繪的圖形就是茅洲葉巴港大王”了。於是就將茅洲“把港大王”請回去安奉在廟中。自此之後,風平浪静,即使打大風也不會水浸,良田越開越多,鄉人從此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大約到了清代乾隆年間,隨著泥沙的淤積和海水變淡,歸德鹽場的鹽産量一年不如一年。乾隆三年,因東莞縣的靖康場産鹽目少,歸併爲歸德場大使兼理,歸德場遂改名歸靖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歸靖場、東莞場全部裁撤,鹽田池漏拆毁净盡,養淡改作稻田,昇科起征銀兩。爲了灌溉方便,修築一條横貫沙井的人工河,叫永平河,該河從茅洲取水,到下涌入海。當時的人們除了種田,好多人都下海養起蚝來。蚝船每天從下涌出發,收工後又回到下涌,下涌成爲沙井一帶重要的漁港和碼頭,逐漸取代茅洲的地位。蚝民爲了祈求平安,集資在下涌附近的高地上建了一座洪聖廟,俗稱大王廟。

  洪聖古廟位於沙井大街上,俗稱大王廟,古時漁民出海捕魚都要在此上香敬神,祈保平安,是遠近聞名的古廟。廟依山而築,前有開闊的露臺,青石階沿,露臺周邊用花崗岩砌成欄杆。南面拾級上臺,臺前有數級石階進入前廳。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今尚存基址、門匾、圍墻、花崗岩門框、部分柱和柱礎。清末,洪聖古廟是沙井團練的總部,户部主事陳桂籍訓練鄉勇,主持新安的抗英活動,在封鎖香港、廣州三寶圩之戰和南頭保衛戰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咸豐年間重修時,陳桂籍題寫匾額,原石現存在辛養村宗佑陳公祠(老幹中心側)前。1937年大規模重修,後成爲沙井鄉公所(南廳)和南邊民團隊部。1938年,日軍在廟前屠殺沙井民團隊員36人。1948年爲寶民中學校址,1950年爲寶安縣第四中學校址。後爲沙井公社辦公用房,今爲沙井大村巡邏隊使用。洪聖古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被拆除。2000年6月,被公佈爲沙井鎮文物保護單位。(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