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劇的身世探謎——一百一十八年的回首
劉玲玉(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編劇。)
世界上很多偉大的民族都有高雅精緻的表演藝術,表現出那個民族的精神與心聲。曾幾何時,我們驚嘆薛覺先腔的悠揚悦耳、骨子細膩;馬師曾腔的抑揚頓挫、諧趣灑脱;白駒榮腔的醇厚深沉、自然流暢;紅綫女腔的玲瓏剔透、賦情獨深;林小群腔的婉轉柔媚、迤邐迷人;陳笑風腔的瀟灑脱俗、書卷味濃郁;羅家寶腔跌宕逥環、質檏傳神……。
粤劇藝術大師們,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或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或對藝術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合乎時代氣息,與民族審美情趣,超越前人,使其藝術風格獨創一派,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一、紅船意象
粤劇的生命力源於廣泛的群衆性。粤劇八和會館成立118年,漫漫而又曲折的歷程,如同一幕永不謝幕的長劇,一幕幕的場景變换,一年年的人物更迭,使粤劇這門藝術不斷發展。誕生於清朝中葉的粤劇,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粤劇的前身是本地班,又稱廣府大戲。清初三年大量外江班涌入廣東,本地班博取了昆、弋、湘、漢劇之長,與廣東風土人情相結合,融匯了民間説唱,如南音、木魚等,粤劇運用的曲牌和子曲多達2000多種,豐富且富於變化,唱詞主要來自文人的創作,同時也借用了唐詩宋詞的創作傳統,用詩一樣的語言抒發感情。
自從清中葉以來,嶺南文化引領着文化潮流,無論書法、繪畫方面,還是文學、戲曲方面,文人的審美趣味影響了中國文壇,廣州地區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使許多民間藝術同上層精英藝術産生了交流,而表現形式就是粤劇。從繁華的城鎮到偏僻的鄉村,從南粤大地到美加异邦,演粤劇、唱粤曲成爲廣東人最時尚的娱樂方式。尤其是春班一到,廣州的花市與戲班的熱鬧,四鄉水域的紅船靠岸,荒僻的鄉村沸騰起來了。戲棚周圍還搭起了賭檔、擺滿了水蛇粥、粉面檔、水草煙仔檔,夕陽與滿天的彩霞映襯着紅色的船舶,粤劇爲廣泛粤語地區群衆所喜聞樂見的紅船意象,是粤劇自清中葉以來粤劇流行的一個縮影。
二、不朽傳奇之《李香君》
粤劇《李香君》由編劇家莫汝城根據歐陽予倩的話劇《桃花扇》改編成粤劇,於1962年由紅綫女、羅品超首演。
改編本把原作四十餘出壓縮成爲七場,集中筆墨刻畫了秦淮崑曲歌妓李香君的形象;她在“却奩”中拒絶了金錢利誘;在“守樓”一場中反抗了權勢的威迫;在“駡宴”一場中,痛駡了禍國殃民的漢奸;在“題扇”一場是那麽柔情似水;在“擲扇”一場又是那麽大義凛然。這幾場戲,好像一幅幅工筆畫,把這一出借李香君,侯朝宗之“離合之情,抒淪亡之感”的劇詩,通過了一把扇子,勾畫出何等飄灑委婉的情懷!
劇本乃一劇之本,爲整出戲提供了基礎。
1962年12月10日,中國著名戲曲導演阿甲受文化部委派,從北京南來廣州,與紅綫女、羅品超排練粤劇《李香君》。“雕金琢玉、點石成金”這是大師的一個神話,一個意象。
原創作者孔尚任出生於山東曲阜,是孔子第64代後人。康熙二十四年皇帝南巡經山東時,他曾奉命在御前讀《論語》,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從此開始了仕宦生涯。一年後他接觸到一批拒絶與清朝政府合作的明代舊臣,在廣泛的交往中,掌握了大量明王朝的史實。揚州城中,秦淮河畔,金陵故都,都留下了孔尚任的足迹,而這裏正是《桃花扇》中主人公生活過的地方。
孔尚任回到京城後,整整用了20年的漫長創作時間,完成了《桃花扇》的創作,其“雕金琢玉”般嚴謹態度,可見一斑。孔尚任用盡全力謳歌的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是一個在秦淮河畔吟唱崑曲的歌妓——李香君。在國破家亡的時刻,她所表現出來的堅定與忠貞,正是中華民族之脊梁,幾令許多“大人物”黯然失色。
1962年,廣東粤劇院一團,集合了編、導、演、音樂、舞美的精英人才,使粤劇之劇詩《李香君》登上了粤劇的舞臺。並於80年代在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成了彩色戲曲片。
三、不朽傳奇之《紫釵記》
最先寫就《霍小玉傳》的,是唐憲宗元和長慶年間,一位叫蔣防的才子。他的原著,並没有“劍合釵圓”的大團圓結局,而是霍小玉面對李益之薄幸、飲恨而終。
動人的故事總是爲歷代騷人墨客所記載、搬演傳唱,流傳至今。已故粤劇編劇家唐滌生以他的詩筆將《紫釵記》寫得深情纏綿、浪漫綺麗。
在古代的元宵燈市,佳人頭上之飾物一支紫玉珠釵墜於地上,光彩炫人,才子李益乍見此紫玉珠釵,上有小燕穿花精工細琢,拈在手中玩賞,唱出“驚紫釵光暗詫,花枝冷月下,似玉嬋倒掛。”
李益與霍小玉曆經感情的磨難重逢後,雙雙憶起“當日拾釵時,此釵曾耀眼,釵頭玉燕光猶燦,尚有宜春喜字喞。釵上紅絨還未爛,嬌鬢餘香尚未殘。”
粤劇《紫釵記》,就是以一支紫釵描述了一段花燈之日,才子拾翠、花院盟香、陽關折柳、典珠賣釵、吞釵拒婚既浪漫亦痛楚的經歷,最後竟然來了個豪邁俠義的黄衫客,一意護花;“且把薄情人交付予多情種,更將美酒斟來滿玉盅,十郎應把醇醪奉,遠勝當歸藥味濃”。這種富於幻想般的編排、主持大局,終於“劍合釵圓”便把世間炎凉風月,愛恨情仇都簡化了。
李益是拾釵是一種緣,唐滌生寫《紫釵記》何嘗不是一種緣呢?!
四、粤劇不朽傳奇之《牡丹亭》
1550年,湯顯祖生於江西臨川(即撫川市)一個頗負盛名的書香世家,20多歲的他才華出衆,曾考中進士。他一生推崇個性發展,這在明朝那個盛行程史理學的環境下,是一種叛逆,可湯顯祖却提出了一個主張,就是主情派。這個情的化身就是他筆下《牡丹亭》中爲情而生、爲情而死的杜麗娘。
1598年春天,49歲的湯顯祖辭官回到故鄉,在經歷了16年官場沉浮之後,他終於成爲一位自由作家。他僅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心中的夢想,寫出了不朽傳奇故事——《牡丹亭》。一部杰作的面世,説明湯顯祖不僅是一個文學家、戲劇作家,還是一位思想家。他不只單純追尋俠義的藝術,更希望得到一種精神的解放,一切不能在現實世界裏改變的,就在傳奇的世界裏去成就。《牡丹亭》最初稱《還魂記》,故事原型來自於宋代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但這個相對單薄的故事在湯顯祖筆下却呈現出神入化的效果。
粤劇編劇望江南、譚青霜改編該劇,隨後又由陳冠卿的整理,以其抒情性、文學性與音樂性的特色,使該劇達到很高的劇詩品位。例如支撑全劇的“主題曲”有杜麗娘唱的[士工慢板]:“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予斷井頽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盡顯小群腔(林小群)的婉轉柔媚、迤邐迷人;“一霎魂飛萬裏天,身輕似燕入桃園,怯怯相逢嬌面,翩翩下拜妝前”。飾演柳夢梅的吕玉郎其醇厚灑脱的“鏡腔”感人至深,深深地吸引住觀衆。
作者將詩詞畫意不着痕迹地溶入曲中,情真意切,體現出豐富的文化修養,凸現了鮮明的文學色彩,并且深深地感染了觀衆。該作品的音樂性特别强,真正做到了戲文音律兩相宜。
五、承傳的脈絡
自從李文茂反清失敗後,清政府明令禁止廣府大戲的演出,燒燬了瓊花會館,使本地班奄奄一息。
此時,曾經支持李文茂起義的藍桂叔、華保叔,爲了確保粤劇一代一代傳下去,在廣東省内,到處貼街招,招收9歲至13歲的少年學藝,粤劇行内人一向認爲,課徒授藝,是每個粤劇藝人的天職。
光緒初年藍桂叔、華保叔曾借用廣州十三行洋商伍紫垣座落在河南溪峽花園,創辦了“慶上元”童子班,他們按照科班的規矩,嚴格訓練這批學員,使粤劇有了最早的科班。這兩位老師似無人識得,看似是偶然的行爲,却延續了粤劇香火,當時細班出來的演員人稱細班叔,是擁有童子功的尊稱。慶上元童子班出了不少人才,其中鄺新華是該班的佼佼者。
光緒十六年的粤劇科班報豐年,其成名學員有小生聰、肖麗湘;民國初年的樂群英科班,成名的學員有林超群、金枝葉、樑秉鏗;隨後的科班有少英雄、趙群樂、採南歌;芳村花地孤兒院粤劇班,成名學生有羅品超、白駒榮、靚元亨、新珠等。
解放後,由白駒榮創建的廣東粤劇學校以及廣東粤劇院青年訓練班,他們培養成名的人才就有林錦屏、彭熾權、曹秀琴、蔣文端等,皆爲省、市及各縣劇團的骨幹力量。
從光緒年間的藍桂叔、華保叔及爲八和粤劇養成所任教的薛覺先,在廣東粤劇界,覺先聲劇團被譽爲粤劇大學;在廣東粤劇學校先後任教的白駒榮、李翠芳、新珠、曾三多、羅家樹、黄不滅、馬師曾、紅綫女、羅品超等,他們將粤劇發揚光大,爲粤劇的一脈相承而盡心盡力,去完成發展粤劇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