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雜談粤劇起源兼議衆説



  樑 謀(番禺區文聯主席。)

  廣東粤劇又稱“廣府大戲”,是皮、黄體系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以至國外,可以説,凡有粤語通行的地方就有粤劇演出,是我國南方影響最大的劇種之一,有“南國紅豆”的美譽。關於粤劇的歷史,戲劇界衆説不一,我以爲, “粤劇”的由來,可以分爲三個階段:一、粤劇起源的文化背景;二、粤劇形成的歷史年代;三、粤劇誕生的時間。現概述如下:

  一、 粤劇起源的文化背景

  (一)“粤劇”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核心——中原文化在嶺南的延伸。作爲一個地域,嶺南地區位於中國最南方,南嶺有大庾、騎田、萌渚、都龐、越城等嶺,又稱五嶺。横亘在粤、湘、贛、桂四省邊境,最高海拔爲1902米。它把嶺南與中原分隔開來,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兩廣又稱爲嶺表和嶺外。古代陸路交通不發達,崇山峻嶺像一道天然屏障,阻礙了廣東經濟文化與中原的交流發展,直到唐代,嶺南還被看做化外之區,瘴療之鄉,是被朝廷貶逐的官員流放之地。自唐代開元年間(約公元718年)廣東籍的宰相張九齡主持開鑿了南嶺山脈大庾嶺山道,才使嶺南和中原的交流逐漸頻繁起來。唐代的大庾山道的開通,促進了中原文化進入嶺南地區的發展。這是孕育“粤劇”的文化背景之一。

  (二)南漢興王府(廣州)的百戲出現

  唐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建立後梁,此後,中國境内出現了10多個割據政權,史稱五代十國。南漢是當時建立在嶺南的封建政權。南漢(917—975)以廣州爲興王府,作爲首都。唐末以來,嶺南社會經濟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綜合經濟實力大增。南漢號稱“富强”,與諸國争雄,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作爲嶺南經濟中心與一國首都,興王府經濟也有較大的發展。北人南遷使南方農業發展。安史之亂後,内地人民爲避戰禍,紛紛南遷,匯成兩晋以來又一次大規模的南移浪潮。南遷人口有增無减。這些人一般從中原、江浙遷到江西、福建、湖南,輾轉至嶺南,集結於粤中、粤東和珠江三角洲作爲重要的居留地。如洪州人古蕃,“當五季之世,中原擾攘,遂南遷嶺表”,其中第四子全望居增城。一部分在嶺南做官或被流放嶺南因戰亂無法北返的北方人士久客嶺表,落籍興王府。南漢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很快,文化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興王府不僅是一國政治、經濟中心,而且也是科技文化中心,人才薈萃,文風盎然,在五代十國都城中屬文化比較發達的一個,可與吴國江都府(今江蘇揚州)、南唐西都江寧府(今南京市)及前、後蜀成都府、吴越西府(今杭州市)相比擬而不遜色。開科取士,名士畢集。朝廷以文治國,奬掖文士,延攬人才,包括内地知識分子在内的社會精英競相入彀,進入統治集團。國家建立,乃有禮樂、音樂、史學與天文曆算。“南漢仿照唐制,定吉凶禮法,置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下屬大樂署專管音樂藝人的訓練與考核,鼓吹署專管儀仗鼓吹。内宫還設有東西教坊,負責樂舞、“百戲”、雜技的訓練與演習。殤帝時,教坊伶宫超過千人,説明南漢的音樂、舞蹈、戲曲等規模很大,非常盛行。大寶六年(公元963年),後主派人迎雲門宗祖師文偃真身入宫,“東西教坊、四部伶倫靈龕入於大内,螺撥鏗鏘於玉闕,……瑶林畔千燈接晝,寶山百戲聯宵”。興王府樂舞戲曲豐富多採,盛况空前。南漢興王府内常演出“百戲”,有時通宵達旦。“百戲”是漢代表演藝術的統稱,又稱“散樂”、“角扺”,融匯了當時的一切表演形式,比如歌舞表演、雜技和競技表演等。戲曲藝術是百戲中一個重要項目,不過没有獨立出來,而當時正是以各種表演形式交匯的效果爲美,是較平民化的審美,所以這形式一直延續到宋代。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看南漢“興王府”(今廣州)的戲曲活動。這是 “廣東大戲”(粤劇)的孕育文化背景之二。 
(三)宋代歌舞劇曲録“番禺調笑”的出現

  從劉永濟集《宋代歌舞劇曲録要·元人散曲選》一書中也可以尋覓到“粤劇”孕育的文化基因。洪適撰的“番禺調笑”(是一種表演形式——筆者):

  一、勾隊:蓋聞五嶺分疆,説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於前聞,度新詞而屢舞。宫商遞奏,調笑入場。曲目:羊仙、藥洲、海山樓、素馨巷、朝漢臺、浴日亭、蒲澗、貪泉、沉香浦、清遠峽、破子、遺隊。

  此曲所咏皆番禺古迹,今略記於後:第一、羊仙。《太平寰宇記》謂五羊仙人騎五色羊執六穗而至,故今呼爲五羊城,即今廣州番禺縣也。第二,藥洲。《一統志》謂藥洲在府城内。南漢時聚方士煉藥於此。第三,海山樓。《廣東省誌》謂樓在鎮南門外,宋嘉祐中經略魏炎建,下即市舶亭。第四,素馨巷。《捫虱新話》廣中素馨以蕃巷種者尤佳。第五,廣州記。尉陀立臺以朝漢室。圓基千步,直峭百丈,螺道登進,頂上三畝,朔望昇拜,號爲朝漢臺。第六,浴日亭。《一統志》謂浴日亭在扶胥鎮南,海神廟之右,小丘屹立,亭冠其巔,前瞰大海。夜半日漸自東海出,故名。第七,蒲澗。《太平寰宇記》引裴氏廣州記謂甘溪澗在番禺縣(今屬越秀區、白雲山内——筆者),水極甘冷,又名葛蒲澗。澗中産菖蒲,一寸九節,安期生采服仙去。第八,貪泉。《晋中興書》謂吴隱之爲刺史,自酌貪泉,題詩曰:“石門有貪泉,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歡,終當不易心”。第九,沉香浦。《一統志》謂浦在城西,即吴隱之投沉香處。第十,清遠峽。蘇軾《峽山寺》詩自注稱“傳奇記孫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人見白猿”。按《裴鉶傳奇略》雲:“孫恪游洛,納袁氏女,後至清遠縣峽山寺,袁氏改服理鬢,持一碧玉環獻僧曰:‘此院中舊物’。僧初不曉,及齋罷,有野猿數十悲嘯捫蘿而躍。袁氏命筆題一詩曰:‘剛被恩情役此心,無端變化幾湮沉。不如逐伴歸山去,長嘯一聲烟霧深’。乃化猿而去。僧方悟乃爲沙彌時所豢者。玉環本胡人所施,當時亦隨猿而往。” 

  “番禺調笑”是宋代當時的一種表演形式,也是嶺南戲曲演出的一個組成因素,爲孕育“粤劇”的文化背景之三。

  (四)湯顯祖被貶廣東,對嶺南戲曲的影響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著名戲劇家。萬曆十一年(1583)進士。曾任詹事府主簿、禮部祭司主事、浙江遂昌知縣等職。萬曆十九年(1591)曾因抨擊朝政,被貶廣東徐聞縣任典史。期間著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牡丹亭》始於1598年,400年曆演不衰,是湯顯祖的扛鼎之作,是傳奇中的國色天香,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牡丹亭》演繹柳夢梅和杜麗娘的廣東經典愛情神話。”(見《廣東九章》第168頁)《牡丹亭》一劇問世,引起中國各地戲曲的强烈反響,争相演繹。《牡丹亭》也成爲後來的廣東粤劇傳統劇目之一,是粤劇名伶肖麗湘、小生聰的首本戲。被收入廣東省劇協、廣東省文化局戲曲研究室合編的《粤劇傳統劇目匯編》(第21册)。由此可見,湯顯祖被貶嶺南對推動廣東地方戲曲發展的歷史作用,這也是促進粤劇形成的基因,是粤劇起源的文化背景之四。

  二、 廣東粤劇形成的歷史

  (一)“瓊花説”與粤劇形成的關係

  夏蘭編著的《中國戲曲文化》雲:“粤劇産生於廣東,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代中葉。此時,海鹽腔已傳入廣東,並有江浙一帶的戲班來此演出。明清時期,有諸多的外地班來廣東,有海鹽腔、弋陽腔、崑腔、梆子、徽調、漢調等”。上述所指的粤劇産生於400多年前,約是明朝萬曆年間。歐陽予倩在《談粤劇》中説“據老藝人説,明萬曆年間的伶工已經有了他們的行幫組織——瓊花會館”。關於“瓊花會館”是否是戲行會館呢?研究粤劇的人士持有不同的看法。廣西粤劇研究家何國佳先生指出:“瓊花會館並非戲行會館,而是五金爐冶的專業行會”,“爐冶行業天天同火打交道,故而立火神華光爲偶像”,明代的佛山,是全國第二大的冶鐵基地,所生産的生鐵,供應江西、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七個省份。所造的鐵鍋,質量上乘,行銷中外。從事冶煉行業工人數萬,信奉火神,因而建立會館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二,粤劇研究家胡振著的《廣東戲劇史·紅伶篇之二》指出:“揚州商人建立佛山瓊花會館”。干隆十八年,高宗弘歷帝南巡,揚州鹽商捐銀20萬兩爲他修建臨江等行宫。揚州大部分鹽商家裏都有“家庭戲班”。據《水窗春》記載:有梨園全部,殆二三百人,其戲箱已值二三十萬。一個“家庭戲班”有二三十人,這戲人“晨起則小碗十餘,各式點心皆滿,粥亦有十餘種。”而且這些戲班並非一般。干隆帝八十大壽時,選各地戲班進京祝壽演出,名震京都的四大徽班中的“春臺班”是鹽商江春的家庭戲班。京戲也由此匯合各地方戲。佛山之“瓊花會館”,得到揚州商人豐富的資助而建築,内有戲臺、賓館、儲棧、水埗等。麥嘯霞在《廣東戲劇史略》所説的“瓊花會館“之事,完全是麥氏僞造出來,强姦歷史的。佛山的興旺自揚州“屠城十日”之役後,揚州商人搬遷到佛山來,使佛山從一個小鎮變成全國四大鎮之一。胡振先生還有關於“瓊花”的描述: 

  “揚州人有雲:揚州古城傳佳話,如今瓊花更風流。揚州的瓊花自古以來,傳頌人口,曆數百春秋,閲盡滄桑,植根於古老幽静而寬敞之庭院。花開之時,枝頭白玉如盤,其幽姿潔情,不同凡響。一朵大的花蕊周圍鑲嵌着八朵小花,欲似八仙聚會。在那百花叢中,有數根花團錦簇的枝條,迎風擺舞,分外裊娜多姿。陣陣清香,遊人不遠,早已撲鼻清香。揚州的瓊花據説來自扶桑。每年揚州瓊花競放的季節,中外遊人慕名而來欣賞者數以萬計,每年三月(農曆)下揚州,三月最好看瓊花。烟花三月,緑柳城郭,春潮如涌,十裏揚州,樹緑桃紅。人間稀有的瓊花正在含苞待放,看瓊花,天不留人,人自留。莫負廣陵楊柳新”。

  以上是對瓊花的描繪,僅給粤劇研究者對“瓊花”出處之參考,因爲瓊花出自揚州,很多廣東人對瓊花的認識都不甚了了。粤劇爲什麽要用“瓊花”作會館名稱呢?而不用其它花卉的名稱呢?粤劇與瓊花有什麽淵源?粤劇研究家賴伯疆生前有人曾就此問題向他請教,他回答説:“前人可能因爲粤劇好看,而賦以瓊花美譽。”好看的鮮花很多,何以瓊花比喻?此説欠説服力。關於“有瓊花會館之日,就是廣東粤劇存在之時”之説,以及何時有“瓊花會館”、“瓊花會館”建自何人之手等問題,從現存資料來看尚難定論,值得研究。其三,樑威先生的《粤劇源流及其變革初述》雲:北京名伶張五(綽號“攤手五”),他把明代已建立的地方戲人組織的“瓊花宫”,調整、擴建爲“瓊花會館”。其四,原廣東八和會館館長黄君武口述,樑元芳整理的《八和會館館史》説:“未有‘八和’先有‘吉慶’,‘吉慶’之前還有‘瓊花’。‘瓊花會館’是粤劇界最早的會館,相傳始創人叫‘攤手五’,真名叫張騫(外省人),粤劇界稱之爲‘前傳後教張騫師父’。在佛山大基尾水埗頭邊,我見過一個碑刻有‘瓊花水埗’四字,是明朝萬曆年立的。可以推斷,該館成立於明萬曆年間或萬曆以前。”以上資料所述,有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1.按黄君武先生説,“瓊花會館”是建立於明萬曆年間或萬曆之前、即1573年或更前的時間。按樑威先生所説,“瓊花會館”是由張騫(攤手五)從“瓊花宫”擴建爲“瓊花會館”。張騫是順治年間(約1650年左右)從北京逃亡來粤,匿居佛山授徒,以後才把“瓊花宫”,擴建爲“瓊花會館”。2.香港粤劇研究者胡振先生雲:“‘瓊花會館’是揚州商人所建。”揚州商人來佛山避居,因爲清順治二年(1645),揚州被清兵攻破,清兵入城洗劫,屠城十日,揚州商人南逃,纔到佛山避居的。按一般推理,他們定居後,起碼也要用三、五年時間,才能建造好“瓊花會館”,約到1650年左右。按時間計算,揚州商人有没有可能將剛建成的“會館”交由地方戲人行會使用?3.如按黄君武先生所講“瓊花會館”建立於明萬曆年間或更前的時間,就按明萬曆元年(1573)與清順治七年(1650),揚州商人建立“瓊花會館”計算,時差77年之久。4.廣西粤劇研究家何國佳先生指出:“瓊花會館並非戲行會館,而是五金爐冶的專業行會”。關於設立火神華光爲偶像,這一點與戲行(粤劇)相同,但設立崇拜的時間有异。據黄君武先生在《八和會館館史》所雲:“我們安放華光先師是因光緒年間初期火燒寺院(寺院在廣州南方戲院附近),當晚寺院有個前輩藝人叫‘崩牙啓’救了很多人,自己却以身殉;當時藝人下鄉演出也是搭戲棚,經常發生火燭。相傳華光是火神,因而供奉華光爲先師。”如按胡振先生所説:“瓊花會館由揚州商人建於清順治年間(約1650年)到清光緒年間(約1878年)粤劇人“崩牙啓”舍己成仁爲計相隔220餘年粤劇行會‘八和會館’才出現供奉華光先師,與何國佳先生説的“瓊花會館”不是戲行會館,而是五金爐冶專業行會,所以設立火神爲偶像的論點,先後又有出入。上述有關“瓊花”之説各説不一,時間有所差异。至於有人將瓊花視爲粤劇,稱有“瓊花會館之日,就是廣東粤劇存之時”之説,我認爲這説法有牽强附會之嫌。 

  (二)“花雅”之争與粤劇成形的凸顯

  中國戲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便是稱爲“花部”的地方戲與被稱爲“雅部”的崑曲之間的較量,可以説清代地方戲曲之間争鋒的主旋律。“花部”與“雅部”的稱謂來歷於干隆年間,當時江浙官商爲了迎接干隆南巡而在揚州設立了“花部”與“雅部”,清代李鬥在《揚州畫舫録》中載:“兩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爲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腔,統謂之亂彈。”自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地方都以“花部”代稱,又稱爲“亂彈”或“亂彈諸腔”,花部争勝的時代則被稱爲“花部亂彈時代”簡稱“亂彈時代”。廣東大戲的形成與變遷,所經歷的道路和京戲、漢戲等是一樣,因爲大多數的觀衆的好尚,形成了一個時期的風氣:雅部讓位於花部——崑腔讓位於梆黄。據歐陽予倩《談粤劇》載:“廣東人接受了梆子、二黄加上廣東民間曲調,再把梆子、二黄的唱法和伴奏逐漸加以改革,形成了廣東大戲。”崑腔曾經在廣州盛行,但只是達官貴人欣賞,還有附庸風雅的富商巨賈捧場。本地班唱的是亂彈,即所謂“亂彈、秦腔及角扺之戲”。據丁仁長《番禺縣鎮志》載:“凡城中官宴賽神,皆係外江班承值。其由粤中麯師所教而多在郡邑鄉落演劇謂本地班,專工亂彈、秦腔及角扺之戲”(丁仁長所指的亂彈可能是二黄和弋陽腔;秦腔就是梆子;角扺是指武戲)。崑腔站不住了,亂彈獨佔歌壇,外江班逐漸吃不開,本地班取得全勝。還有清雍正年間,湖北籍名伶張五(騫)因爲得罪官府,從北京逃到佛山,把京腔(即弋陽腔、又名高腔)、崑腔和武功教給紅船子弟,成立戲班。張五會的戲很多,崑腔、亂彈都會,而且能文能武(據説他精通少林派武術,粤班講武仍宗少林),他一手教出來的弟子很多,因 此粤班拜他爲祖師,稱“張師傅”。張五推動了粤班(廣府大戲)的發展,他的出現是形成粤劇雛形的標記。

  (三)李文茂起義對粤劇的影響

  李文茂參加天地會起義,使粤劇在發展途中遭受到一次重大的打擊。咸豐四年粤劇的武二花李文茂響應天地會首領陳開號召在佛山起義。李文茂爲人疏財仗義,精通少林武術。他是天地會有名拳師。他率領瓊花會館的梨園子弟,編爲三軍:小武、武生等稱做文虎軍,二花面、六分等稱做猛虎軍、五虎軍,打武家等稱做飛虎軍。李文茂稱三軍主帥。他們穿上戲班的蟒袍甲胄表示反清復明。因此清廷禁絶粤劇15年。這15年中,粤劇藝人只得搭班加入漢劇和徽劇的戲班中,也有掛着京劇等其他劇種名頭進行演出。藝人爲了生活,有時到街頭巷尾露天演出也被干涉,甚至拿辦;有的便在衣領上寫“借衣乞食”四個字,各處游盪表演借謀一飽。至1871年禁令才正式解除,直至光緒元年(1875),經粤劇藝人鄺新華、何章(花旦勾鼻章)等人,通過一番努力,經清廷允許,才於光緒二年,建立廣東伶人行業組織“八和會館”,恢復粤劇演出。八和會館建立後,在逆境中發展壯大,粤劇史上稱爲“粤劇中興”。這也是粤劇形成的主要標誌之一。清代地方戲的興起不是突然而來的,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積累發展形成的。戲曲藝術自身的積累加上各地歌舞和説唱藝術的興起,都爲清代地方戲的滋生和形成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必要的條件。據統計,形成於清代的地方戲曲劇種將近200多種,筆者認爲“粤劇”是其中之一的戲曲劇種。

  三、 粤語演繹是粤劇誕生的標誌

  光緒十三年(1887),旅居新加坡的清廷官員李鐘鈺著的《新加坡風土記》載:“戲園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處,小坡一二處,皆演粤劇。”這是最早把大戲、廣府戲正名爲“粤劇”的歷史文獻。粤劇原稱大戲,據《中國戲曲曲藝詞典》載:“大戲是歷史悠久而没有較完整舞臺體系的劇種的統稱。”是對小戲而言,如昆劇、京劇、秦腔等劇種都是。角色行當齊全,劇目一般以歷史題材爲主,唱、念、做、打各種功夫並重。現在各劇種都有發展,“大戲”、“小戲”的各種差别已漸漸消除,只是在習慣上,觀衆往往把整本戲叫作“大戲”。廣府人看戲稱“睇大戲”。北方人也稱看“大戲”。大戲的名詞不是廣府獨有,而是南、北兼有的。僅以名詞稱謂來説“大戲”則無地方特色可言。“粤劇”的稱謂就不同了,它有着鮮明的地方色彩。所以“京劇”講“京話”、“川劇”講四川話、“粤劇”講粤語(廣州話),才有地方的特色和韵味,所以本人認爲審視每個地方劇種是否成熟要看它是否用地方語言來演繹戲劇内容,這是界定它是否屬於地方特色劇種的依據。最初外江班壓倒一切,本地班只能下鄉演出,而酬神宴會也總是外江班承值。`因語言的關係,外江班不可能滿足廣東觀衆的要求,客觀形勢决定了本地班必然興盛。舊有的劇目漸漸失去號召力,新的劇目必然應運而生。廣東的本地班和外江班並立的時候可以看作是粤劇奠定基礎的時期。清光緒末至宣統年間,由於清政府喪權辱國,腐敗無能,孫中山先生組織反清的辛亥革命,廣州與香港有大批文人追隨響應,亦有廣府伶人參與,這些文人懂用戲劇“高臺教化”的作用,吸取了當時剛傳入的文明戲形式,興起“改良大戲”,廣東報界黄魯逸先生,於1907年左右帶頭組織“優天影”志士班,以話劇加唱形式演出改良大戲,改良大戲演出有兩個特點,一是内容均是現代題材,富有革命性,如《温生才刺孚琦》、《與煙無緣》、《痛除四大害》等;二是表演盡量運用廣州方言。這樣的改良大戲,令人耳目一新,有别於舞臺官話,廣州方言清楚易懂,深受本地觀衆歡迎。當時改良大戲的演出,除了吸引大量觀衆欣賞外,更激發起藝人對唱腔變革的强烈願望,金山炳在演出《季扎掛劍》裏,最先嘗試運用廣州話唱平喉,效果極佳,實踐證明用廣州話唱平喉,不僅在“新粤劇”可行,即使表演傳統劇目也一樣可行,繼後朱次伯、千裏駒等當時有名的大老倌也争相仿傚,不斷改進,從而使整個粤劇界也跟着唱腔變革,使粤劇更有“粤韵”味。粤劇用廣州話來演繹,正式創立新劇種,成爲我國一個异於外地戲曲的獨立的大型的廣東戲曲劇種,廣東“粤劇”從此誕生。 


  參考資料:

  1. 劉聖宜著《嶺南近代文化論稿》

  2. 楊萬秀、鐘卓安主編《廣州簡史》

  3. 黄樹森主編《廣東九章》

  4. 歐陽予倩《談粤劇》

  5. 劉永濟集《宋歌舞劇曲録要》

  6. 夏蘭編著《中國戲曲文化》

  7. 蔣祖緣、方誌欽主編《簡明廣東史》

  8. 胡振著《廣東戲劇史·紅伶篇之二》

  9. 樑威《粤劇源流及其變革初述》

  10. 黄君武口述、樑元芳整理《八和會館館史》

  11. 樑潔華《小議粤劇之成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