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證實廣州有瓊花會館後産生的疑問



  李 嶧(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編劇。)

  一

  粤劇藝人在廣州建立八和會館之前的行會組織是瓊花會館。

  古今中外的專家學者和粤劇界行家一致認同:粤劇藝人在佛山鎮建立有瓊花會館。

  至於廣府本地班(下稱“廣府班”,以區别主要活動於潮州府的本地班)有没有在廣州府城(下稱“廣州”)建立過瓊花會館呢?他們的看法却很不一致。

  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説“今世談粤劇者,蓋皆指廣府班也。” 本文的“廣府班”與“粤劇”是同一概念。粤劇以前稱爲“廣東大戲”、“廣府戲”或“廣府班”,是1925年才定名爲粤劇的。〔1〕

  對於廣州有没有廣府班的瓊花會館的看法,專家學者和粤劇界行家除了有人説“有”,有人説“没有”之外,還有一種人“不表態”——只説佛山鎮有瓊花會館,不説廣州“有”或“没有”瓊花會館。所以我在看法“不一致”前面加上個“很”字。

  佛山鎮的瓊花會館最早見於清代道光年間楊懋建所著《夢華瑣簿》,如果從那時候算起,一個半世紀以來,以上三種看法象梅花間竹般出現,衆説紛紜,叫人莫衷一是。

  概言之,建國前,只有否定廣州有瓊花會館和“不表態者”兩種人,肯定廣州有瓊花會館的人,在建國後才出現。有趣的是,最早發表否定廣州有瓊花會館〔2〕和發表肯定廣州有瓊花會館看法的都是粤劇界〔3〕。建國後持肯定看法的人多起來,持否定看法的只是個别人,然而,“不表態者”長期以來,始終占大多數。使得廣州有無瓊花會館這個問題,成爲長達150年的粤劇史懸案。

  究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復雜,答案無非是“有”或者“没有”,之所以成爲粤劇史的懸案,主要是由於專家學者和粤劇界行家向來不去重視它。認爲只不過是關乎粤劇多一個、少一個行會組織,或者粤劇哪裏有、哪裏没有行會組織的問題而已,没有把它作爲一個與粤劇史研究有密切關聯的問題看待。因此,專家學者和粤劇界行家在未曾認真研究的情况下,談論到粤劇行會組織的時候,便只好知道多少説多少,聽到過什麽説什麽,更不會意識到有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看法的必要了。極少數人雖然意識到,如歐陽予倩先生和冼玉清教授他們在發表肯定看法或否定看法時提出過一些論據,可是由於説服力不够,或者經不起推敲,得不到大家的認同,未能起到統一看法的作用。這就是廣州有無廣府班的瓊花會館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弄不清楚的原因。

  我探究過這個問題,曾經把研究所得寫成《廣州也有瓊花會館》一文(下稱《廣》文),發表於廣州《南國紅豆》雜誌1994年第6期,限於篇幅,《廣》文只討論廣州瓊花會館自身的問題(有或無、歸屬、創建年代、地理位置等等),没有與粤劇史問題聯繫起來考察,本文擬補充這方面的不足,請視之爲《廣》文的姐妹篇可也。

  拙作《廣》文發表於13年前,當年即使讀過它,想必已經没有多少印象。爲了便於向專家學者和粤劇行家們討教,讓我把論证廣州有廣府班創建的瓊花會館的根據先作簡要介紹。

  二

  黄佛頤編著《廣州城坊志》(下稱《城坊志》)卷五“瓊花直街”條〔4〕的釋文,是廣州有廣府班建立的瓊花會館的確鑿證據。

  《城坊志》“瓊花直街”條的釋文和編者按語,全文如下——

  

  瓊花直街

  瓊華爲梨園會館,在太平門外,歌伎多舟居集此。

  樑九圖《紀風七絶》,引徐振《珠江竹枝詞》注。

  按:楊懋建《夢華瑣簿》雲:“廣州佛山鎮瓊花會館

  爲伶人報賽之所,香火極盛”。省城亦其例耳。

  上半句“瓊華爲梨園會館,在太平門外”,告訴我們:在廣州府城的太平門外,有一座名爲“瓊花”(“華”與“花”字通)、屬於梨園行業的會館。

  戲曲藝人向來有“梨園子弟”之稱,可知這座“瓊花會館”是戲曲藝人的行會組織;

  下半句“歌伎多舟居集此”,告訴我們:戲曲藝人多數集中在停泊於瓊花會館旁邊的戲船里居住。

  “舟居”是廣府班藝人獨有的生活方式。説明這座瓊花會館屬於廣府班藝人。

  外江班藝人不“舟居” 廣府班藝人才“舟居”的事實,多見於史籍的記載。

  成書於光緒十年的清人俞洵慶《荷廊筆記》裏“清代廣東梨園”一節,講得明白:廣州府有本地班(即廣府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在廣州府城裏演出(“凡城中官宴賽神,皆由外江班承值”);本地班經常下鄉演出(“多在郡邑鄉落演劇”),因此,“伶人終歲居巨舸中,以赴各鄉之招”。可知廣府班藝人的“舟居”,乃是出於他們常年在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區巡逥演出的需要;外江班藝人無須“舟居”,是他們包攬“城中”的“官宴賽神”演出,不“在郡邑鄉落演劇”的緣故。

  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説:“粤伶以戲船爲根據地,故班中最高領袖謂之‘坐艙’(相當司理),辦事幹員統稱‘櫃檯’,演員伶人統稱‘大艙’,樂隊謂之‘棚面’。”這些見諸記載的事實,足以證明:在廣州瓊花會館旁邊停泊的戲船裏“舟居”的戲班是廣府班,這座瓊花會館是廣府班的行會組織。

  《城坊志》編著者黄佛頤也持廣州瓊花會館與佛山鎮瓊花會館同是屬於廣府班的見解。所以他在“瓊花直街”條目的釋文後邊加上按語:“楊懋建《夢華瑣簿》雲:‘廣州佛山鎮瓊花會館,爲伶人報賽之所,香火極盛’。省城亦其例耳。” 

  徐振這首記述廣州瓊花會館的《珠江竹枝詞》及其注文如下:

  歌伎盈盈半女郎, 怪他裝束類吴娘;

  瓊華館口船無數, 一路風飄水粉香。

  瓊華爲梨園會館,在太平門外,歌伎多舟居集此。

  
這首竹枝詞的作者,姓徐名振字白眉號沙村,江蘇華亭(今上海市)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有《山輝堂詩集》等著作;他的《珠江竹枝詞》收集在《四繪軒詩鈔》裏,應當是詩人遨遊珠江之濱時所作。涉及廣州瓊花會館的那一首,當是他走過瓊花會館館口所見所聞的真實紀録,可信性毋庸置疑。

  徐振這首爲我們提供廣州有廣府班的瓊花會館的確鑿證據的《珠江竹枝詞》,還提供了廣府班在清代康熙年間其它方面的信息——

  首先,從“瓊華館口船無數”得知:康熙年間,廣州瓊花會館屬下的廣府班數量非常之多,可以想見該會館此時興旺發達的情景;

  其次,從“歌伎盈盈半女郎”得知:康熙年間的廣府班,既有男藝人也有女藝人,女藝人占一半之多,可以想見此時廣府班的演出形式:可能是男女合班,也可能分全男班和全女班,兩者必居其一;

  再次,徐振用這首竹枝詞剩下的兩句,記述女藝人不惜花錢搽脂抹粉作時髦打扮。一句“怪他裝束類吴娘”,告訴我們:他看見廣府班女藝人學蘇州姑娘的時髦打扮,感到很是奇怪;一句“一路風飄水粉香”,告訴我們;女藝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水粉香氣,他走過瓊花會館門前就聞得到。使我們自然而然地想見:廣府班女藝人有錢花,肯花錢——待遇優厚。

  廣府班的女藝人數量不少和她們的待遇優厚,緑天先生手稿《粤游紀程》“土優”條有直截了當的記述:“女優頗衆,歌價倍於男優”。從而想見那時女藝人在班中的地位高於男藝人。

  清代康熙年間,廣州瓊花會館屬下的廣府班如此興旺發達,不像是會館初創時期的情景。廣府班不會發展到“船無數”的時候才建立自己的會館。所以我繼續探究這座會館創建的年代。

  三

  《城坊志》並没有記述廣州瓊花會館創建的年代,却提供了探究這個問題的重要綫索。

  該志卷五,記載廣州有兩座“瓊花廟”:一座“瓊花廟在西城外十一甫,明萬曆十八年建。干隆《南海縣誌》”;一座“瓊花廟在城西十八甫,明萬曆十八年建。《南海縣誌》”。

  稍加觀察,不難發現:廣州的瓊花廟實際只有一座,另外一座是編著者重復記述出來的。根據有三:一是記述這兩座瓊花廟的文字幾乎完全相同,只有一字之差(一座在十一甫,一座在十八甫),二是《城坊志》卷一有以相同的文字重復記述兩間“惠民藥房”的事例,三是成書早於《城坊志》近300年的《羊城古鈔》只記述羊城有一座而不是有兩座“瓊花廟”,可以作爲有力的佐证。

  證明瞭廣州只有一座瓊花廟之後,跟着發現:這座瓊花廟與瓊花會館存在“三同”,一是名稱相同,都叫“瓊花”,二是廟址、館址相同,都在城西的太平門外,三是創建年代相同:神廟建於明代萬曆十八年,粤劇界向來有瓊花會館創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傳説。這一來,使我聯想起封建社會裏,戲曲藝人總是興建神廟作爲行會組織的事實。

  在外省,北京戲曲藝人的“梨園行會設在精忠廟”〔5〕,蘇州藝人以老郎廟爲“梨園總局”〔6〕。

  在廣東省内,潮州府城(現今的潮州市)的戲曲藝人,明代崇禎年間興建行會組織取名“慶喜庵”〔7〕;外江班於清代干隆年間,在廣州府城建立的“外江梨園會館”,“世俗呼爲老郎廟”〔8〕。

  粤劇也不例外。佛山鎮瓊花會館擴建之前叫瓊花宫,也是一座神廟。目前佛山市博物館收藏着一個道光年間鑄造、鎸有“瓊館”二個字的大香爐,還能引起當時“香火極盛”的想象。

  戲曲藝人在封建社會裏是最受欺侮、玩弄和迫害的弱勢群體,稱爲“下九流”,没有社會地位,他們不被允許像其他行業一樣建立自己的行會組織,只好想出興建神廟作爲行會組織的變通辦法。

  既然戲曲藝人興建神廟作爲行會組織古已有之,全國皆然,明代潮州府的戲曲藝人如是,清代在廣州府的外江班藝人也如是,粤劇藝人在佛山鎮興建行會組織時也並不例外。我們有理由相信,存在“三同”的廣州瓊花會館和廣州瓊花廟,同樣是這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産物,——瓊花廟是由粤劇藝人興建來作爲行會組織,對外稱爲瓊花廟,對内稱爲瓊花會館的。

  這一判斷可以從建國前粤劇八和會館最後一届會長黄君武口述的《八和會館館史》〔9〕一文得到印证。他在文章裏提到“廣州……有一‘瓊花直街’是瓊花會館的廟宇産業等開拆而成的。”

  既然瓊花直街是由“瓊花會館的廟宇産業等開拆而成的。”或者説“瓊花會館的廟宇産業”開拆出來的街道,取名“瓊花直街”,不是正好透露“廟宇産業”的廟宇是指瓊花廟,街名的由來是與開拆瓊花廟所在的一部分地方有關麽?

  他説“(瓊花廟的)廟宇産業”“是瓊花會館的(産業)”,等於説瓊花廟的産業就是瓊花會館的産業,不是正好透露瓊花廟是由粤劇藝人興建來作爲行會組織的事實麽?

  根據干隆《南海縣誌》記載:瓊花廟建立於明代萬曆十八年,可知明代萬曆十八年就是廣州瓊花會館創建的時間。

  有人會問:建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是佛山鎮的瓊花會館,還是廣州的瓊花會館呢?

  粤劇界有兩個傳説,恰好回答這個問題。一個傳説是,粤劇在歷史上建立過兩座瓊花會館,其中一座創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另一個傳説是,佛山鎮的瓊花會館是張五(攤手五)師父於清代雍正年間來粤傳藝之後創建的(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説“攤手五入粤立瓊花會館……。”)這後一個傳説,排除了佛山鎮的瓊花會館創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可能性,也就證明創建於萬曆年間的是廣州的瓊花會館了。

  廣州瓊花會館的館址又在何處呢?根據《南海縣誌》(宣統二年刻印)卷三“地輿略”記載:瓊花會館所在的瓊花直街屬“十八甫警察西五段内街道”,可知廣州瓊花會館是在十八甫。

  至此,我以如下結論爲粤劇史這個百年懸案劃上完滿的句號:

  廣州府城有一座屬於廣府班的瓊花會館,這座會館取名瓊花廟,創建於明代萬曆十八年,館址在城西太平門外十八甫的農村。

  今天的廣州市地圖已經找不到這條瓊花直街了。1938年,日寇轟炸廣州時,它的街區被炸成廢墟。建國初年,在這片灾區上,建起了嶺南文物宫,後來改爲廣州文化公園,從此瓊花直街在廣州市地圖上消失了。目前只有在光緒年間德國人測繪的《廣東省城内外全圖》〔10〕上才能找到這條筆直的街道。還可以看到一條緊貼着這條直街的河涌直通珠江,那裏就是停泊着無數廣府班戲船的所在。滄海桑田,今天在十八甫再也見不到河涌的踪影了。

  有人會説,康熙舉人徐振提供的證據只能證實廣州瓊花會館在清代康熙年間屬於廣府班藝人,現在既然證明廣州瓊花會館創建於明代萬曆十八年,提前100多年,廣州瓊花會館初創時,究竟是不是廣府班的行會組織呢?歐陽予倩先生不是認爲“在廣州的瓊花會館是外江班伶工所建的可能性比較大”麽?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明代萬曆十八年,廣州瓊花會館創建之時便是廣府班的行會組織。無論從正面還是從反面都可以證實這一點。

  正面證明。可以從下面這兩則摘自縣誌和族譜的資料入手:

  資料之一:成化十六年(1480),新會縣知縣丁積頒佈《禮儀通諭》,指責“鄉俗子弟多不守常業,惟事戲劇度日,致喪良心,日就放蕩”,着令“今不分上中下户子弟,須令有業,非士則農,勿事戲劇,違者鄉老糾之。”〔11〕

  資料之二:木刻本《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有“成化十七年”序文)卷三之《太原霍氏仲房世祖晚節翁家箴》,寫上“七月七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失之大體。一入散誕,必淫蕩其性。……後之子孫,遵吾墨囑”一段文字。

  這兩則資料揭示同一個事實:在明代成化十六年之前,廣州府珠江三角洲出現學戲的熱潮。此時不只是缺衣少食的“下户”子弟去學戲,不缺衣少食的“中户”子弟和“上户”子弟也“多不守常業,惟事戲劇度日”,選擇演戲作爲自己的職業。想必是熱潮持續時間長,極力勸阻無效,縣太爺才不得不出告示、封建族長才不得不寫下墨囑來加以勸阻、糾正和禁止。

  明代成化年間,出現學戲熱潮的不只是珠江三角洲一個地方,江南一帶也出現良家子弟不以學戲爲耻的風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嘉興之海鹽,紹興之餘姚,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習爲優者,名爲‘戲文子弟’,雖良家子亦不耻爲之。”説明這股學戲的熱潮(風氣)當時出現在我國南方的廣大地區,也説明在明代中葉,廣州府的戲劇演出活動與全國同步,並不落後於江南其它地區。

  此時餘姚、黄岩和永嘉等地既然“皆有習爲優者”,涌現大批“戲文子弟”,廣州府也必定涌現“戲文子弟”一大批。可以想象,在明代成化十六年之前的若干年裏,那些“不守常業,惟事戲劇度日”的珠江三角洲的良家子弟,組成的廣府班一定不在少數。按照事物的發展過程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常理。廣府班擁有相當數量的時候,不會是它開始出現的時候,看來廣府班最遲應該出現在成化初年。

  有人會問:説增加的是廣府班(本地班),有什麽根據呢?

  這就涉及如何區分本地班和外江班的標準問題了。

  自古至今,我國的專家學者曾經提出過區分本地班和外江班的不同標準,這裏不去羅列和討論。我只想指出,粤劇界向來是以戲班藝人的籍貫作爲區分的唯一標準的。他們管外省人組成的戲班,叫外江班,管本地人組成的戲班叫本地班。只要是本地人組成的戲班,即使唱的是外來劇種的腔調,也管它叫本地班。

  道光年間,那時候由本地人組成的戲班,唱的是“近西班”的腔調,我們不是稱它爲廣府班麽?不是還説粤劇在那個時候形成的麽?

  咸豐年間,廣東鶴山縣人李文茂所在的戲班所唱腔調,根據專家考證,“仍然是亂彈班,更爲接近梆子調”,也是外來劇種的唱腔,粤劇界不是向來稱李文茂所在的戲班爲廣府班,稱李文茂爲粤劇反清革命藝人麽? 

  光緒年間,由本地人組成的唱“亂彈、秦腔”的戲班,粤劇界不是同樣稱它爲本地班麽?足見粤劇界向來是以藝人的籍貫作爲區分本地班和外江班的唯一標準,唱腔是不列爲區分標準的。   

  遵循這一慣例,我確認明代成化年間,珠江三角洲良家子弟所組成戲班是廣府班不是外江班。

  回過頭來説廣州瓊花會館創建時的歸屬問題。廣府班從成化初年,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壯大,於萬曆十八年在廣州創建瓊花廟作爲行會組織,我認爲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應該有疑問的。

  從反面論证,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

  從保存至今的清政府咸豐朝文件得知:粤劇藝人李文茂在咸豐年間起義反清後,佛山鎮的瓊花會館和廣州的瓊花會館兩方面的財産,都作爲“逆産”被没收。咸豐之前是道光朝,道光之前是嘉慶朝,嘉慶之前才是干隆朝。咸豐時,廣州瓊花會館既然存在,説明它在干隆年間,仍然矗立於城西太平門外。假設這座瓊花會館從來是外江班的行會組織的話,外江班在干隆二十四年就没有必要在廣州府城再建立“外江梨園會館”了。外江班有必要在干隆二十四年建立廣州“外江梨園會館”的事實,正好證明廣州的瓊花會館從來不屬於外江班,是屬於廣府班藝人。

  再説,假設干隆年間矗立在城西太平門外的廣州瓊花會館從來是外江班的行會組織的話,廣府班於干隆年間,在佛山鎮建立行會組織時,就不可能采用與外江班的行會組織相同的名稱,也叫瓊花會館,外江班也不會同意。可見只有廣州這座瓊花會館於萬曆十八年創建時就屬於廣府班,廣府班有必要再在佛山鎮建一座會館時,才會采用與自己在廣州的行會組織相同的名稱,也叫瓊花會館。這是至明之理。

  拙作《廣》文發表之後,我找到一個清政府咸豐朝的文件《廣州府庫實存逆産罰款銀數清折》,該文件除了列明没收其他“逆産”之外,分開列出没收兩座瓊花會館的“逆産”:一項是“省城瓊花會館銀一萬兩”,一項是“佛山瓊花會館磚料銀一千六百一十七兩三錢六分”。〔12〕這是佛山鎮有瓊花會館,廣州府城(也叫“廣東省城”)也有瓊花會館,兩座瓊花會館,都是粤劇的行會組織的鐵证。

  四

  戲曲史、劇種史研究者向來都把戲曲藝人的行會組織納入自己的視野之内,他們根據該組織的建立,推知這個戲曲劇種的發展情况。

  我證明廣府班於明代萬曆十八年,在廣州建立瓊花會館,推知萬曆年間廣府班經已相當興旺發達,結合其他資料,推知廣府班最遲出現於明代成化初年。之後,聯繫起目前粤劇史某些重要問題的記述,開始對粤劇的發祥地在佛山鎮,和廣州府先有外江班然後才有本地班,以及粤劇是本地人向外江班學習後組成本地班,經過地方化而成等説法産生疑問。

  首先是,當我認識到廣府班在萬曆十八年建立廣州瓊花會館,是在自己的發展史上樹立第一座里程碑,而不是廣府班剛剛出現的標誌,廣府班出現的時間,最遲應該在成化初年之後,我對於所謂廣府班出現於清代道光年間〔13〕,或出現於清代雍正年間〔14〕和出現於明代末年〔15〕等説法的正確性免不了産生疑問,此其一;

  其二是,對於佛山鎮是粤劇發祥地的説法産生疑問。

  廣州的瓊花會館創建於明代萬曆十八年,佛山鎮瓊花會館傳説是張五師父於清代雍正年間來佛山傳藝之後創建的,與廣州瓊花會館相比,遲建100多年。爲什麽粤劇的發祥地不是在早建100多年的第一座瓊花會館的所在地——廣州,反而是在第二座瓊花會館的所在地——佛山鎮呢?

  專家學者和粤劇界行家提出佛山鎮是粤劇發祥地的理由主要有兩條。歐陽予倩先生在論文《談粤劇》裏的説法最具代表性——

  一是“辛亥革命以前佛山是商業重鎮,貿易遠比廣州爲繁盛,外省人居留的也不多,故當時佛山當是粤劇本地班的發祥地”;二是“廣州在清代以前是封疆大吏所在地”,他們“愛演外江班”(意即廣州不可能是粤劇的發祥地)。

  這些説法不符合歷史事實。

  所謂廣州在“清代以前是封疆大吏所在地”也者,“清代以前”是指明代(和明代以前),“封疆大吏所在地”無疑是指兩廣總督府的所在地。根據阮元編纂的《廣東通誌》記載,明代和清初的兩廣總督府先後設在廣西的梧州和廣東的肇慶,都不是設在廣州;兩廣總督府設在廣州是干隆十一年的事。足見所謂明代的廣州是封疆大吏的所在地,“愛演外江班”的説法缺乏根據;   

  關於辛亥革命以前,佛山鎮的貿易遠比廣州繁盛的説法,同樣缺乏根據。佛山雖是我國“四大名鎮”之一,怎麽比得上明末清初已被稱爲“天下商賈聚處”、康熙年間,設立“十三行”統轄對外貿易的廣州?干隆二十四年,廣州成爲全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佛山鎮的貿易有什麽可能比廣州這個南方大城市還要繁盛呢?

  支持佛山鎮是粤劇發祥地的根據,經不起推敲,所以我對於佛山鎮是粤劇發祥地的疑問,無法打消。

  其三,是關於粤劇的來源的疑問。粤劇的來源有兩種可能:可能是從本地的民歌小調發展出來的,也可能是由外來劇種演變而成的。不曉得是不是專家學者找不到前一種可能性的證據,他們都一邊倒認定“廣州府先有外江班,然後才有本地班”,“廣府班(粤劇)是外來劇種地方化演變出來的”。

  廣府班創建廣州瓊花會館是明代萬曆十八年,比外江班於清代干隆二十七年(見現存碑記)創建廣州“外江梨園會館”,要早大約150年。同是在廣州這個地方創建行會組織,外江班比廣府班遲大約150年,有什麽理由認爲“廣州府先有外江班,然後才有本地班”?認爲“廣府班(粤劇)是外來劇種地方化演變出來的”呢?

  專家學者經常引用如下兩條材料作爲論據,來支撑自己的論點——

  引用徐渭《南詞叙録》(成書於嘉靖三十八年)關於弋陽腔在明代嘉靖流行於廣東的記載,作爲“本地班最初的底子是高腔(弋陽腔)”的證據。進而證明所謂“廣州府先有外江班,然後才有本地班”的説法;

  引用緑天先生的手稿《粤游紀程》(有雍正十一年李元龍序文)“土優”條,關於廣府班演唱“廣腔”時“一唱衆和”“必鬧鑼鼓良久”的記載,作爲土優所唱“廣腔”是由弋陽腔地方化而成的證據。進而證明“本地班(粤劇)是外來劇種地方化演變出來的”説法。

  現在既然證明:廣府班最遲應該出現於明代成化初年,這一來,引用徐渭《南詞叙録》(成書於明代嘉靖三十八年)那條關於弋陽腔流行於廣東的資料,再也證明不了“本地班最初的底子是‘高腔’(弋陽腔)”了。因爲弋陽腔即使是在嘉靖元年(1522年)就開始在廣東流行,也比出現於成化初年的廣府班要遲大約半個世紀。這是説,廣府班在出現之時,即使想要以高腔(弋陽腔)作爲自己“最初的底子”也無法辦得到,所以難免産生疑問;

  其次,以“廣腔”有幫腔和以鑼鼓伴奏,與弋陽腔相同,來證明“廣腔”是弋陽腔地方化出來的,從而作爲證據,證明粤劇是外來劇種地方化而成。其實同樣證明不了。理由是,弋陽腔有幫腔和以鑼鼓伴奏是事實,説凡是有幫腔和以鑼鼓伴奏的唱腔,都是(或來自)弋陽腔却不符合事實。因爲除了弋陽腔,南戲和各地的秧歌演唱時,也是有幫腔和以鑼鼓伴奏的。足見用都有幫腔和鑼鼓伴奏,證明不了廣腔來自弋陽腔,和廣腔是弋陽腔地方化而成。這一來,所謂“粤劇是外來劇種地方化而成”的説法,也就失掉根據了。

  正因如此,我對於粤劇的形成是經過從“本地人唱外江戲,到本地人唱本地腔”的過程的説法,産生疑問。

  注 釋:

  〔1〕 見郭秉箴《粤劇藝術論》第39頁。

  〔2〕 1929年(即民國十八年),廣東優界八和劇員總工會撰寫的《廣東優界八和劇員總工會沿革史》,否定廣州有過瓊花會館。文章的開頭就説:“本會成立於前清嘉慶年間,當時只在南海佛山設立瓊花總會。洪秀全起義倡行革命,粤中劇員李文茂、吴英揚等,痛帝國之壓迫,恨滿清之專制,督率各戲班子弟雲集響應,即從事於革命工作。失敗後,佛山瓊花總會,慘被清廷封没;迨前清同治初年,劇員鄺新華、張啓、楊倫等,憫同人流離失所,復在廣州市組設會館,名曰八和,蓋取八方和洽之意。”(文載民國十八年、即1929年的中國國民黨廣州特别市黨部民衆訓練委員會出版的《廣州民衆團體一覽表》一書第89頁)。

  〔3〕 1952年廣東省參加中南區戲曲會演代表團撰寫的《粤劇劇種介紹》肯定廣州和佛山都有瓊花會館。這位未署名的作者開頭就説:“在‘廣東八和粤劇會館’的記載中,(中略)不但廣州有了‘瓊花會館’,佛山鎮也有‘瓊花會館’”(見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編輯、1953年3月中南人民文學藝術出版社出版的《進一步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一書)。

  〔4〕 《廣州城坊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瓊花直街”條目,見該書第330頁。

  〔5〕 見景孤血《精忠廟首瑣談》,文載《京劇談往録》 。

  〔6〕 見《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蘇州老郎廟碑”條。

  〔7〕 見林淳根《潮劇見聞録》。

  〔8〕 見楊懋建《夢華瑣簿》。

  〔9〕 見《廣州文史資料》笫35輯。

  〔10〕 廣東文獻館收藏。

  〔11〕見康熙29年《新會縣誌》。

  〔12〕 原件目前存英國檔案館。抄自《廣東洪兵起義史料》上册第260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13〕 郭秉箴論文《粤劇古今談》説:“從明代中葉到清代中葉,廣州没有本地班,只有外江班”;同文有“見於道光年間記載的本地班”一語,可見他認爲本地班是到道光年間才出現的。

  〔14〕以緑天先生的手稿《粤游紀程》(有雍正十一序文)的“土優”篇爲根據。

  〔15〕見《中國戲曲志·廣東卷》“粤劇”條。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