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對粤劇産生的年代、地域和形成的看法



  陳超平(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二級編劇。)

  一、關於粤劇産生的年代

  粤劇産生於何時,學術界歷來説法不一。有人認爲是南宋年間,迄今約有七八百年,根據是佛山祖廟以前有座石戲臺建於南宋末年,南宋時南戲某些劇目與個别方言和粤劇相同(見陳非儂的《粤劇六十年》和《粤劇的源流和歷史》);有人認爲是明代萬曆年間,距今400年,根據是萬曆年間佛山已建有廣東本地班的藝人行會組織——瓊花會館的前身瓊花宫和戲船灣泊的碼頭——瓊花水埗(見賴伯疆、黄鏡明的《粤劇史》,賴伯疆、黄雨青的《粤劇歷史應從何時算起——關於粤劇源流的探討》和何建青的《替粤劇算命》);有人認爲是清代雍正年間,至今約200多年,理由是湖北藝人攤手五(張五)從北京逃難南來在佛山傳藝,才有廣府大戲——粤劇(見郭秉箴《粤劇古今談》,載廣東省戲劇研究室匯編的《粤劇研究資料選》);還有人認爲是清代道光年間或咸豐年間,離今天約一百四五十年(見《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粤劇”條);甚至也有人認爲是唐代,至今有約1000多年曆史或是認爲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官話改爲白話後定名爲“粤劇”才算起,至今僅有七八十年。

  無論根據是什麽,理由有哪些,都是一家之言。比較形成共識的,就是粤劇的歷史應從廣東本地班出現,演出具有嶺南聲腔特點,與外來劇種有所區别,才算成爲自己獨立劇種。因此,我認爲從源頭算起1000年也好,從定下現名的七八十年也罷,都不足爲實;而應當以相對穩定形態,能基本反映出一定的藝術特色,便好稱爲當地的劇種,至於叫什麽名稱或不叫什麽名稱不很重要。因爲任何一個劇種的發端至成形,肯定經歷過一個漫長的孕育和演變過程。我比較欣賞廣西已故粤劇熱心人士何國佳的觀點:“劇種淵源是指合成劇種的各種藝術“原料”的來源;歷史年限則是指這些“原料”經過孕育而産生出劇種的年代;只有劇種本身的藝術搆架相對完整並定型後,其歷史年限才開始。”他還説:“計算人的生命歷程(歲數)是以呱呱墮地之時而不是母親受孕之時。同理,合成劇種的各種藝術因素互相碰撞、滲透、融合的過程只是‘懷胎’過程,雖然‘孩子’已有手有足五官齊全,也只能是個‘胎兒’而不是‘嬰兒’。”(見何國佳《粤劇歷史年限之我見》一文,載《粤劇研究》期刊總第13期)所以我認爲,一個劇種在辭典和教科書中,能指出它大致産生的年代就可以了,比如説“粤劇産生於明朝到清朝時期”就可以了,不必强求一定要考證出具體的什麽年間。因爲歷史的記録和歷史的出現總會有一段距離,何况嶺南地域還那麽廣。在這裏,我想向粤劇界學者提請注意:粤劇歷史研究家賴伯疆生前於2004年在《南國紅豆》第五期發表一篇題爲《四百多年前廣州洋人眼中的粤劇》的文章,披露了葡萄牙人加斯帕·達·克路士神父於1556年跟隨葡萄牙聖多明我教士團來我國傳教,在廣州逗留了3個多月。期間,加斯帕走街串巷瞭解使自己感到新奇有趣的廣州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回國後撰寫了《中國志》一書,於1570年2月20日出版。書中描寫到春節期間作者和居民們一道看戲的情景,看到了戲班的演出情况。由此賴伯疆推斷明嘉靖年間,“粤劇的雛形,或謂‘粤劇發展初始階段的藝術形態’,却顯然是一個歷史的客觀存在。”並指出:“既然在嘉靖年間就有不少廣州本地班在演戲,那末,在此後十多年的萬曆年間,出現粤劇藝人的行會機構及紅船赴珠江三角洲地區演出專用碼頭,也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就表明,最遲在明嘉靖年間,廣州本地戲曲,也就是没有‘粤劇’桂冠的早期粤劇,不僅已經出現,而且是相當興盛了”。因此我認爲,如果没有新資料否定賴伯疆的見解,那麽他原先斷定粤劇在明萬曆年間形成劇種的400年曆史,又向前推進幾十年,達近500年曆史了。

  二、關於粤劇産生的地域

  粤劇産生地域的問題,史學界近十來年也有争論。有人認爲粤劇當然是廣東的最大地方劇種,因爲廣東簡稱爲“粤”,它發祥於佛山、廣州及其附近地區;也有人認爲“粤劇形成在廣西”,因爲嶺南地方民族音樂“平南樂”發源於廣西平南縣,《賀壽》、《封相》、《送子》等粤劇傳統例戲首先出現於嶺南“八音班”,亦即從“平南樂”發展而成的民間八音,湖南常德漢戲藝人把“皮黄”傳至廣西賓陽縣,形成皮黄劇種——賓州絲弦戲,爲嶺南八音班所吸收,開創坐唱皮黄戲曲班本,木偶搬演皮黄戲形成粤劇,通過下四府傳到廣東,嶺南八音和木偶戲是粤劇的祖師,上六府改革粤劇後反饋回廣西和下四府(見曾寧、何國佳的《粤劇形成在廣西》一文,發表於1991年《粤劇研究》第二期);但也有人反駁説“粤劇怎麽形成在廣西”的質疑,認爲粤劇只能是形成於廣東的珠江三角洲(見黄鶴鳴的《粤劇怎麽形成在廣西——與曾寧、何國佳先生商榷》一文,載《南國紅豆》1995年理論研究增刊);也有人還這麽認爲:“粤劇發源自佛山,成熟於廣州,獲得豐富和發展的是香港。”(見樑威《粤劇源流及其變革初述》,載《廣州文史資料第四十二輯——粤劇春秋》1990年12月版)。

  無論粤劇是否形成於廣東或是廣西,既然粤劇是嶺南地區一個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它的最大特徵是反映和代表嶺南文化,流傳於嶺南廣大地區乃至海外,至於粤劇是否一定以“梆黄”爲基礎的、主要的板腔爲其唱腔標誌的“廣東戲才算粤劇”那屬另一個探討的問題。那麽,它究竟發源於何處——廣東還是廣西(明代曾稱粤東和粤西),我認爲没有争論的必要,它不像江河水可以探尋出它的源頭,作爲文化藝術形態,是無法探尋源頭起點的。因爲文化的普遍特點很難説出某一種“由點到面”的發展過程,它是“流動”的,由這裏擴散影響出去或者由那裏擴散影響過來,吸收了别處的養料之後,又回過頭來影響、改變自己原有的東西。這是普遍的規律和現象。所以我認爲,在辭典或教科書中指出“粤劇形成和發祥於珠江流域白話地區”那就足够了。認爲“粤劇發源自佛山,成熟於廣州,在香港獲得豐富和發展”是缺乏根據的和不科學的形而上學的説法。我基本同意何國佳的《佛山不是粤劇發源地》一文(載《粤劇研究》1990年3-4期合刊)中的這一觀點:“粤劇同京劇一樣,是個‘多源劇種’,只有形成的過程,而没有‘發源’可説。就好像幾條河流匯在一起形成了漩渦一樣,粤劇就是這個漩渦,漩渦有源而本身不成其爲‘發源’。”

  三、關於粤劇的形成——由官話到白話,還是由白話到官話再到白話

  
大家知道,粤劇的形成基本上是由外來劇種(即外江戲)爲種子,與本地文化藝術元素爲母體相結合而産生的嶺南地區的舞臺藝術品種。它的主要唱腔是皮黄(梆子和二黄),也保留一部分崑曲牌子。粤劇在其發展過程中,以“梆黄”爲基本唱腔的同時,又不斷地吸收各地民間音樂和本地歌謡來豐富自己的唱腔音樂,形成了梆黄板腔、崑曲牌子、小麯小調、地方歌謡四大部分,是我國戲曲劇種中唱腔最爲豐富,旋律最爲優美的地方劇種之一。

  但是,粤劇——作爲地方劇種最主要的標誌——聲腔(當然還有表演體系及其風格),到底是由唱“官話”到唱“白話”,還是由先唱“白話”到唱“官話”,到再唱“白話”的呢?這就很難説了。粤劇史界一般認爲,早期的粤劇——也就是梆黄時期的大戲,是唱舞臺官話的(也叫戲棚官話和中州韵的桂林官話),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完全改唱白話。改唱白話之後,廣府大戲才稱爲“正式”現代粤劇。也即是説,粤劇——廣府大戲經歷了從官話時期到白話的轉變時期,再到完全白話時期三個階段。近年也有人否定這種説法,認爲粤劇——廣府大戲,最早最先不是唱官話,而是唱白話,後來才轉唱官話以及再改唱回白話的。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我們廣東戲曲界研究粤劇歷史的專家、著作有《粤劇史》曾肯定粤劇早期是唱官話的作者(之一)賴伯疆。賴伯疆生前——也就是去世前一年、廣州開始編纂粤劇大辭典之後,曾向我講到這一個問題。他説,原先大家都認爲,外江戲傳入廣東之後産生粤劇,早期粤劇最先是唱官話的,後來才改唱白話。但現在看來不能這麽認爲,很有可能廣府大戲原先唱的是廣州方言白話,後來外省戲班到來廣東演出,覺得人家的演唱較好,吸收了外江戲的聲腔藝術,改唱桂林官話,直至20世紀初志士班出現提倡白話,才又逐漸改用廣州方言演唱的。理由和根據是外江戲傳入廣東之前,珠江三角洲已有戲劇演出,本地戲演出不唱廣州白話難道去唱外省話嗎!我當即回答他説,這不是不可能,你那篇文章(指前文推介的那篇文章)所反映的就完全有可能,不過還需要更堅實的文字記録爲證據。他説那當然,認爲以後會出現和找到這方面的文字材料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最近也與研究粤劇歷史的專家李嶧先生交换過意見,他同意賴伯疆和我的看法。也認爲粤劇的聲腔,“本來是這樣的(即由白話到官話再到白話)”。

  史學界一般還認爲,影響粤劇聲腔的形成最大因素是外來劇種的弋陽腔和崑山腔,而昆弋諸腔是明末清初大量傳入廣東的。那末,在外江戲傳入之前和之後在珠江三角洲與外江戲班同時存在的廣東土戲的聲腔是什麽呢?據明成化十七年(1481)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中晚節翁家箴所雲:“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七月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宣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這裏所説的“七月之演戲”,雖然没有確切説明什麽戲班演什麽戲,但形成習俗,且歷史長久,顯然是本地的土班土戲,非一定請外省戲班來演外江戲的。既然是或者有土班土戲,那就一定演唱土調土腔,佛山石灣是屬廣府語系,也就是説這裏的演戲是唱廣州方言白話。因爲作爲本土文化藝術的流佈與承傳,也必然是首先本土化、方言化而存在的,然後是受外來因素的影響而學習外來文化與語言的。

  我在此提出上述見解,並非特地標新立异。只是作爲一個問題提出來探討它的可能性;我也没有更多的深入研究,希望專家學者能都來關注,找出切實史料和根據,以证是否。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