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劇形成關鍵的二十五年



  王建勛 肖卓光(王建勛,廣州市粤劇粤曲學會會長,廣州市文聯原主席;肖卓光,廣州市粤劇粤曲學會副會長,廣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原會長。)

  
粤劇歷史應從什麽時代算起,何時才應稱爲粤劇,至今仍衆説紛紜。粤劇前輩陳非儂認爲“南宋已有粤劇”,編劇家何建青主張“粤劇應有廣東班(本地班)出現時算起”,更多的人認爲只有到了明末清初,纔可能有粤劇産生。就從清初算起吧,也還有從雍正、干隆、道光、同治、光緒甚至民國初年的多種看法。惟有一點是各家一致同意的,就是自從有了“本地班”這個以廣府籍藝伶組成的戲班出現後,才揭開了入粤演出的“外江班”的戲逐漸演變成粤劇的歷史。但何時才有本地班,又有從明萬曆年,清同治年前或後等幾種觀點,對粤劇起源與流變,也曾在省市和香港組織的粤劇學術研討會上,諸家展開過討論和争鳴,至今難作結論。雖然争論是有意義的和必要的,但我認爲此題牽涉範圍面廣,題目也太大,遠非兩三節時間研討能得結論,不如集中在本地班的戲何時改姓爲粤,是什麽原因促成的,作爲這次討論的焦點更爲實際。

  我的淺見如下:

  首先,我認爲過去很多粤劇史志論文和發言,把未形成粤劇之前也稱爲粤劇的提法是不準確的,應改稱大戲。粤劇源於外來劇種,由入粤的外江班帶來,經過明清兩代300多年由本地班的地方化演變過程,到了清同治初年至光緒十三年,約25年時間,由漸變到突變,量變到質變,成了粤劇雛形,再經上世紀初到二三十年代全面改革,才成爲充滿地方特色的南方一大劇種。

  300年,25年,30年,中間的25年是粤劇形成的關鍵時期。

  清雍正十一年,遊宦廣東的江蘇人緑天在他的《粤游紀程》對本地班演戲的情况,有較具體的勾畫:“廣州府題扇橋,爲梨園之藪。女優頗衆,歌價倍於男優。桂林有獨秀班,能崑腔蘇白,與吴優相若。此外俱屬廣腔,一唱衆和,蠻音雜陳,凡演一出,必鬧鑼鼓良久,再爲登場。……榴月期五月初一,署中演戲,爲鬱林土班,不廣不昆,殊不耐聽。探其曲本,只有《白兔》、《西厢》和《十五貫》,餘俱不知是何故事也。内一優,乃吾蘇之金閭也,來粤二十餘年矣,猶能操吴音,頗動故鄉之愴”。由此可見,他指的廣腔班和鬱林土班就是本地班,演的劇目,是來自北方的昆劇《白兔記》,唱的是一人獨唱,衆人幫腔的崑曲或弋陽腔。本地班和外江班演出不同的,是喜歡在劇目中插上一些廣府語白:“凡演一出,必鬧鑼鼓良久,然後登場”,這種演出前以大鑼鈸敲擊以提示觀衆催場的習俗,也很像 後來粤劇的“鬧棚”。很可能除在演戲加入廣府白話外,還加插一些土班鑼鼓點。不廣不昆,蠻音雜陳,成了清雍正之前本地班大戲漸變階段的特徵。

  明清兩代,活躍在廣東的戲班可分爲三種。一是純粹從外省入粤的外江班,二是本地人的外江班(廣東人學外江戲的戲班),三是本地人的本地班。在同治年之前,以第一種外江班勢力最大,幾乎所有市鎮官辦民辦的酬神大小型演出都由它承辦,而本地班一般多在郡邑活動或上山下鄉演出。道光末年二花臉李文茂反清起義,至咸豐八年失敗後,本地班被禁達六年之久,到同治年解禁後,本地班有過一段所謂同治中興時期。從同治初年到光緒十三年約25年時間,是本地班的戲從漸變到突變(也可以説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其主要原因是:

  一、清道光年間徽班入粤。北方皮黄聲腔先後成了本地班的音樂主腔和基本版式。聲腔的轉變,本地大戲找到了演變粤劇的基本調色,是最主要的前提。

  二、同治年間本地班提綱戲的興起。這種被丁仁發在《番禺縣續志》中批得一無是處的“説白鄙俚,不改事實,不講關目,架虚梯空,全行臆造,或變易事迹,改换姓名,悖理不情”的提綱戲,過渡到有自己新編劇目的開始。更重要的是,由於要編好提綱戲,要有懂戲的筆手才能編好。由此便催生了開戲師爺,即後來粤劇編劇家的誕生。有了這提綱戲階段和開戲師爺出現,才能在藝人過去只靠口傳心授的傳戲方法,過渡到有筆手編新戲的文字劇本。本地班特有的《大排場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等“文静戲”和武戲,《八大曲本》(實際是八大劇本唱本)和一批新戲才由此産生。

  三、促使大戲出現創作新戲和時裝戲(現代劇)的,是辛亥革命本地班和“志士班”的改良戲。

  爲了響應孫中山民主革命的號召,爲了改良大戲。辛亥革命前後,一批如蛇王蘇、薑雲俠、鄭笏臣等本地班藝人,一批如陳少白、黄魯逸、盧騷魂等革命黨人和新文化人,編了一批新古裝劇和創作了大批如《雲南起義師》、《火燒大沙頭》、《温生才炸孚琦》、《黑獄紅蓮》、《周大姑放脚》……等反帝反清反封建等時裝戲(清裝戲也是當時的時裝)。由於編的作者基本是廣東人,寫的不少又是廣東人物和風土人情,因此很多劇本都用了廣州白話或廣東歌謡。加上有些編者是受過日本文明戲(即話劇)和歐洲歌劇熏陶的新文化人,他們對傳統編劇並不熟悉(行内稱爲羊牯),寫時裝劇也難以套用。因此,便引進了文明戲話劇寫實的元素和歌劇分幕等手法編戲(中國戲曲過去只分場,不分幕,也不用幕布)。逐漸使劇本也起了變化,從寫脚式變成寫角色,寫人物行當變成寫人物性格。劇本的文體也由古文體變爲半文半俗。這對大戲由廣州白話取代舞臺官話推動極大。到了清末民初,已經有不少本地班劇目演出改用白話。廣州白話與北方語言不同,聲部有别,使大戲音樂聲腔改爲平喉演唱,初步形成粤劇。清光緒十三年,李鐘鈺在《新加坡本土記》中,第一次把大戲,廣府戲正名爲粤劇,説明此時粤劇已甫具雛形,再經20~30年代全面改革,從成形逐漸向成熟。因此,這25年是大戲演變成粤劇的關鍵時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