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劇形成年代的初步看法



  ——謝彬籌在“粤劇的起源和形成”研討會上的發言(謝彬籌,廣東藝術研究所原所長。)

  謝謝主辦單位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與同好們一起探討粤劇的起源和形成的問題。我主要想談談粤劇形成的時間,通過幾本有價值的史料,從幾個方面説明粤劇在清朝同治年間基本形成,同治在位13年,同治年間是1862~1874年。

  我引用的幾本書,第一本是存在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影印的一本書,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滿族的一個漢軍副都統杏岑果爾敏寫的一本詩集《洗俗齋詩草》,是一本竹枝詞集,没有出版,他的後人影印贈存圖書館;第二本書是湖南劇作家、理論家楊恩壽於同治元年至十三年間寫的一本日記,叫做《坦園日記》,其中講述他在廣西梧州、北流看過什麽粤劇,那些粤劇是怎麽樣一回事;第三本是寫於道光年間,光緒十一年影印出版的《京塵雜録》,其中有一本叫《夢華瑣簿》講到粤劇的早期的一些情况。還有就是道光八年出版的招子庸的《粤謳》。我根據這幾本書提供的比較詳盡確實的史料,從聲腔、劇目、表演、班社、演員和流播地區這幾個方面説明同治年間粤劇已經形成。

  第一,先説説粤劇的流播,也就是説粤劇的影響。早在咸豐、同治年間,粤劇就已經流傳到美洲、歐洲和東南亞。根據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來看,粤劇應該説是我國300多個地方種劇種中,在世界産生最廣泛影響的劇種之一。到目前爲止可以説粤劇的足迹已經遍佈世界三大洲。作爲一個地方劇種,它能够傳播海外,得到海外衆多華僑以及國外友人的認同,説明粤劇一定有很鮮明的劇種特色,有很鮮明的地方特點。美籍華人陳依範所著《美國華人史》,其中有一章就記載了廣東戲在美國舊金山流傳的情况:咸豐二年,也就是1852年,有一個123人的鴻福堂戲班在舊金山的美國大劇院上演粤劇《六國封相》,大獲成功。接着,當地的商人從中國買了很多建築材料,在舊金山建起了專門演粤劇的戲院。蘇州人王韜在《漫遊隨録》中記載,同治六年(1867)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覽會期間,“有粤人携優伶一班至,旗幟鮮明,冠服華麗,登臺演劇,觀衆神移,日贏金錢無算。”至於近鄰的東南亞,不但很早就有粤劇演出,並於咸豐七年(1857)在新加坡成立了粤劇行會組織“梨園堂”。這是講在外國的傳播。在上海,晚清時上海大概有二三十萬廣東人。上海最主要的報紙《申報》在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發表了一篇《夜觀粤劇記事》的文章。“餘去粤幾及十年,珠海梨園久不寓目。昨榮高昇部來滬,在大馬路攀桂軒故址開園登場演劇。粤都人士興高采烈,……羊石風流,宛然復也。”也就是説,同治十二年前後,我們的粤劇團已經到上海一個專門的戲院演戲了。演什麽戲呢?演《六國封相》:“金鼓震天,旌旗拂地。其堂皇冠,光怪陸離,炫人心目。至錦傘宫燈之旦脚,淡妝濃抹,皓齒明眸。”再講粤劇在兄弟省廣西的傳播。同治年間寫的《坦園日記》裏的“北流日記”記載,同治四年到五年,廣西的一個小縣北流縣,居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有6個粤劇班子在那裏演戲。演出了40多個粤劇劇目,一共演出了60多場。在廣西的一個小縣城,粤劇演出就那麽熱鬧。這些事例説明同治年間粤劇流播國外,流播省外及流播其它地區已經是那麽廣泛,可見當時粤劇應該有它自己特别的東西,受到國内外人民群衆的歡迎,它才能如此廣泛的流傳。

  第二,講聲腔。衡量一個劇種的形成, 聲腔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粤劇的聲腔來源於昆、弋、梆、黄,還有民間的説唱音樂和小麯,主體唱腔是梆子腔和二黄腔。諸種聲腔并存的局面,我覺得最明顯是在道光年間,稍微比同治年間前幾十年,前30多年吧。道光八年,在廣州出版了招子庸的《粤謳》,他的許多朋友爲這本書寫了序言、題了詩,這些序言和題詩將道光年間在廣州所演唱的戲劇曲藝的唱腔基本羅列了。比如:“珠兒珠女,雅善趙瑟,酒酣耳熱,遂變秦聲。” 趙瑟,北方的樂器,秦聲,西北的聲腔。“吴歈甫奏,明燈轉華,楚竹乍吹,人聲忽定。”吴歈,吴楚的聲腔,楚竹,中原武漢一帶的樂器。“算崑腔近雅,已成習熟;秦聲雖壯,究欠温柔”。“鐵板銅琶屬女郎,珠江沸耳聽宜黄”。從這些序文裏可以看到,在招子庸出版《粤謳》的時代,有唱梆子的,有唱二黄的,有唱崑腔的,有唱揚州腔的,趙瑟秦聲,吴歈楚竹,崑腔宜黄,南音粤謳,次第興替,你方唱罷我登場,衆多聲腔劇種,亮相珠海嶺南,此時廣州已經諸種聲腔并存。珠江河面上的花艇也在唱。同治年間,粤劇本體的兩種主要聲腔,梆子腔和二黄腔已經普遍使用了。這裏還有三個材料補充説明。一個是滿清的將軍寫的竹枝詞,《洗俗齋詩草》中的一首《唱曲》説道: “五子興歌怨太康,又聞孺子唱滄浪。粤人不解歌風意,開口争號土二黄”。也就是説在同治年間,粤人争着唱“土二黄”,因爲作者是滿人,是北方人,他把京劇唱的二黄當作正宗,把廣東人唱的二黄稱爲“土二黄”,可見在同治年間,廣東已經在唱二黄了。粤劇是先有梆子,再有二黄,那麽説明在此之前,梆子也已經傳進來了。第二個材料是現存的一個古老劇本、同治六年刻印的《普天樂班本·寒宫取笑》。已經是梆子腔和二黄腔同時在一部戲裏面使用了,這進一步證明我們粤劇的本腔在這個時候已經很完備了。原來是梆子腔、二黄腔分開單獨使用,到了同治年間可以同時在一部戲裏面兩種聲腔一同使用。第三個材料是同治八年的《丹山鳳出頭·陳姑自盡》,《陳姑自盡》講陳妙常追舟的故事,很多劇種都有,但是我們這個劇本有了用廣州話念的口白。何建青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説主角潘必正的書僮念的一段急口令,“急忙走,急忙忙,忙忙急,相公帶我到京都”之類,當時是用廣州話念的。説明同治年間粤劇基本上是使用舞臺官話,但是開始在唱白裏面偶爾使用廣州方言。這幾個材料説明,同治年間,梆子二黄爲主的粤劇唱腔體制已經是基本形成了。

  第三,是劇目,同治年間粤劇有了自己特有的劇目。前面引有的幾本書裏面共同提到的一個戲叫《六國封相》。《六國封相》在《坦園日記》裏是這樣描寫的,同治四年四月十二日在梧州看戲:“乃粤東天樂部,隨麓兄往觀。縛席爲臺,燈光如海。演《六國封相》,登場者百餘人,金碧輝煌,花團錦簇;惟土音是操,啁雜莫辨,頗似角扺魚耳”。《六國封相》有一百多人表演,有點像武打雜技一類的表演,燈光如海,花團錦簇,十分熱鬧。就一般情况而言,其他劇種演《封相》,就是《金印記》的一折,很短的一折戲。但是粤劇的《封相》過去是演一個多兩個鐘頭的、是展現整個戲班陣容的一出戲,同治年間粤劇演《封相》已經是跟人家不一樣了。還有一個戲是《天姬送子》,《坦園日記》裏記載的《天姬送子》的演出跟我們在粤劇舞臺上看到的一模一樣,最精彩的一段是表演“反宫裝”,演員穿的衣服,一反過來就是另外一種顔色,另外一種裝扮,這也是粤劇的特色。《坦園日記》的作者在北流縣看了四十多出戲,其中的一出叫《還陽配》,他説是“乃吾省所無”。楊恩壽是戲劇專家,他看過的戲很多,他没有看過的戲,説明是粤劇特有的。所以從劇目上來講,同治年間,我們已經有了具備粤劇的劇種特色的劇目。

  第四,再説演員,舊社會演員叫戲子,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見諸史志。但是很榮幸,我們在道、同年間的書本裏發現三位著名粤劇演員。一位是楊懋建在《夢華瑣簿》裏記載的武小生阿華,每逢瓊花會館祀神時,“各班中共推生脚一人,生平演劇,來充厮役下賤者,捧神像出龕入彩亭,數十年來,惟武小生阿華一人捧神像,至今無以易之。阿華聲容技擊,並皆佳妙,在部中歲俸蓋千餘金雲。”在同治修《南海縣誌》就講了造反的李文茂,“李文茂優人也。會城罕京戲,所謂本地班者,院本以鏖戰多者爲最,犯上作亂,恬不爲怪。文茂素驍勇,擅擊刺,日習焉。”第三位是在《坦園日記》裏面記載的,同治五年,在粤東昇平部,“有伶人名阿文者,貌頗都雅,無粤東濃痴肥艷習氣。”有自己的聲腔,有自己的劇目,還有自己的演員,可以説明粤劇在同治年間已經形成。

  第五,説班社,由粤劇藝人組成的班社,也就是劇團。同治年間有很多,比如《洗俗齋詩草》講本地班的“名班”列出了兩個班社:普天樂和丹山鳳。做過南海幕僚的杜鳳治所寫《特調南海縣正堂日記》,裏面記載了兩廣總督瑞麟在家演堂會,他的太太不愛看外江班而要看本地班,所以叫了本地班的普豐年、周天樂、堯天樂三班到總督府演了四天本地班的戲。古老劇本的封面許多都寫有戲班的名字,比如説《普天樂班本》、《丹山鳳出頭》,從中也可以找到很多粤劇戲班的班名。

  第六,説表演。具體表述粤劇表演特色的材料有《洗俗齋詩草》,其中有幾首竹枝詞都是講表演的,有一首講翻筋鬥叫《翻金鬥》:“冲場一戰起因由,逃難投親鬧不休。最有一般真絶技,全身披掛打跟鬥。”有一首詩的題目叫做《傳神》:“摹擬神情事事詳,嚎啕慟哭慘懸樑。其餘更有離奇處,花旦臨盆大弄璋。”都是講伶人表演很精彩,很投入,很傳神。包括對《六國大封相》的描寫:“封相出頭戲不新,無人着意看蘇秦。此出正角誰爲主,季子車前執盞人。”説明粤劇的表演有和其它劇種不一般的地方。

  所以我們從上面六個方面,説明同治年間這段時間,就是粤劇基本形成、具有了劇種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階段。有不對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