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小議粤劇之成年——樑潔華女士在“粤劇的起源和形成”



  研討會上的發言(樑潔華,廣州市粤劇粤曲學會名譽會長,中山大學名譽博士。)        

  我祖籍順德,是粤劇名家輩出的地方。我的祖母喜歡看粤劇、聽粤曲,我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對這一富有南國特色的戲曲藝術産生了興趣,在研習繪畫之餘,也開始嘗試投身其中,成爲業餘愛好者。十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獲香港音樂家朱慶祥先生指點學唱粤曲,其後應陳笑風先生要求和鼓勵,録碟義賣,參與香港靈實醫院善終服務慈善籌款,得到師友和同好的肯定、捧場,爲社會盡到綿薄,爲有需要的人群出一分微力,這是人生的一種慰借和歡快!歷年來,香港幾大慈善機構每年的籌款活動,差不多都有老倌、名人、藝員演粤劇、唱粤曲,受到社會各界人士支持,踴躍捐贈,蔚然成風。粤劇、粤曲成爲市民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顯示這一嶺南藝術奇葩的獨特魅力和深厚的民衆基礎。

  我熱愛文化藝術,關注粤劇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久前,我曾對一些朋友提出殷切希望:“粤港兩地戲曲專家、學者和有志之士,多組織、參與學術研討會,對一些長期有争論、一直没有結論和定見的問題,開展實事求是、心平氣和的討論”,這是促進、推動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有利途徑。今天,我喜見衆多戲劇界的行家聚集廣州,探討粤劇起源與形成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專題,各抒己見,這是個良好的開端。我在繁忙的社會活動中抽出時間,不避淺陋,提出一些粗略看法,就教在座行尊,參與討論。

  什麽時候有粤劇?一直以來意見分岐,這是學術上常有的現象。有人認爲,廣東粤劇始於明代,有400多年曆史,有的説在清朝,300餘年,有稱更爲久遠,迄今已有500年以上等等。其中的論據歸納起來,大體有如下幾種:“碑碣説”、“戲臺説”、“瓊花説”、“聲腔説”等。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商榷、探討,從而找出相對接近歷史實際、合情合理的結論,是大有裨益的。

  關於“碑碣説”。在佛山汾江河畔有一碑碣,碑文刻着“大明萬曆瓊花水埗”。這顯然是紅船灣泊“私伙”埗頭靠近自己的行會——“瓊花會館”。“這塊碑碣……入民國以至日寇侵華,老藝人們還親眼看見。有了這塊碑碣,就顯得依據傳聞,説它發端於清雍正年間,頗爲失實。……明代迄今已遠,若以年算,也不止三百年。”〔1〕

  有人曾見過一個碑碣,就證明是粤劇出現的時間,這個結論未免簡單化了。近幾十年來,全球有不少人曾在多個不同地區看見過天空有不明飛行物(UFO)出現,時間、地點、人证俱全,有的更有照片、録像,這是否可以認定這些不明飛行物來自外天體?就是外星人所爲?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在中國新疆天池、吉林鏡泊湖、湖北神農架,先後有多批人士聲稱曾親眼目睹過有所謂“水怪”、“野人”,迄今學界都没有輕率就此下結論。這是科學的態度。何况,即使真有所謂“大明瓊花水埗”,也未必就是粤劇的專用埗頭,更無法“依據傳聞”,從中證明粤劇已存在300年以上的史實。

  關於“戲臺説”。説到粤劇歷史,有人提及佛山祖廟的戲臺——萬福臺(原稱華豐戲臺)。據《佛山史話》稱,明代成化十七年(1487),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記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又據干隆《佛山忠義鄉志》稱,“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誕,……以次率資演戲,凡一月乃畢”,“十月,晚谷畢收,自是月至臘盡……萬福臺中鮮不歌舞之日矣”。在《五百年粤劇大本營》一文中稱,早年“粤劇藝人每年六月上旬組班”,然後“集中在萬福臺首場公演後分别到外地演出”。佛山就此“成爲粤劇的大本營”,萬福臺乃是粤劇演出中心場地。〔2〕

  大家知道,北京頤和園、河南周口(關帝廟前)、河北正定等許多歷史悠久的地方,都保留有古戲臺,但這僅僅是歷史上留下來的藝術表演場地,不局限於演出單一劇種。正如戲曲史研究家周貽白先生所説,“明代戲劇的演出,在一般神廟和農村中,已經有了比平地高出數尺的舞臺”,“在崑山腔與弋陽腔並肩前進的時期,兩腔都可演出”。〔3〕同樣在廣東,早年外江班與本地班并存時期,所有的戲曲都可以在某個戲臺上演出,絶不可能人爲地固定一個劇種,是毋庸置疑的。用一個戲臺來考證一個劇種的歷史,我看也欠缺理據。

  關於“瓊花説”。在我國將近400種戲曲種類中,廣東粤劇界同業是唯一祀奉火神華光師傅的。華光和瓊花傳説都是共同出自一個民間神話故事,戲行朋友耳熟能詳,信服無比,不必贅述。有人將瓊花視爲粤劇,稱有瓊花會館之日,就是廣東粤劇存在之時。由瓊花會館乃至瓊花宫,粤劇出現的時間越益久遠。

  粤劇與瓊花有什麽淵源?粤劇研究家賴伯疆生前有人曾就此問題向他請教,他回答説:“前人可能因爲粤劇好看,而賦以瓊花美譽”。好看的鮮花很多,何以瓊花比喻?此説欠缺説服力。

  關於“瓊花宫”、“瓊花會館”遠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並與粤劇并存等説法,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的《試談粤劇》認爲,此説“不能完全相信”。香港粤劇研究者胡振(古岡)先生曾經對此提出質疑,聲稱“粤劇供奉華光祖師,外省梨園莫名其妙”,令人費解;〔4〕香港粤劇藝人阮兆輝先生在今年九月間“情尋足迹二百年——(香港)粤劇國際研討會”上作主題發言,他明確指出:“瓊花會館原爲冶煉業的行會”,稱瓊花會館自始就是粤劇行會有“客家占地主”之嫌。20世紀90年代初,廣西粤劇研究家何國佳先生就著文指出:“瓊花會館並非戲行會館,而是五金爐冶的專業行會”,“爐冶行業天天同火打交道,故而立火神華光爲偶像”。大量史料證明,明清時期佛山冶鑄業發達,有“南國鐵都”之稱,産品有鐵鑄佛塔、銅鐵神像、大香爐、鐵鑄大砲等等,“冶鐵之工莫良於佛山”;石灣的陶瓷業同樣興盛,全盛時期“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納工人六萬有奇”。在這種社會環境下,頂禮膜拜火神華光師傅,瓊花宫、華光廟、瓊花會館相繼涌現,是合乎情理、理所當然的。據《佛山忠義鄉志》載,其時佛山鎮内有華光廟11間,終年香火不絶。據瞭解,直到現在,南海九江、金沙等村鎮尚有不少華光廟,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華光師傅誕,當地村民及遠近親友都絡繹不絶地前往拜祭。香火之盛,不亞於農曆新年。何國佳先生又説:早年“廣東本地班被外江班排擠,在梨園會館無立錐之地才去投靠這個瓊花會館”。〔5〕這與阮兆輝先生“客家占地主”之説不謀而合。

  探索粤劇歷史,破解“瓊花”之謎,似乎有此必要。瓊花産自江蘇揚州,廣東歷史上從未有記載。歷代文人有許多吟咏瓊花篇章,膾炙人口,這裏不一一列舉。據報導,揚州的瓊花觀,古稱后土祠。相傳有瓊花一株,天姿國色。詩雲:“惟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還説“天下無雙獨此花”,故歐陽修在花旁建有“無雙亭”。瓊花現已得到繁衍,成爲揚州的市花。〔6〕去年一位朋友去江蘇揚州訪問,專門就“粤劇與瓊花”爲題請教當地文化官員和圖書館專業人士,他們除了感到茫然外,簡直就是無言以對。

  關於“聲腔説”。不少行家已從各個方面考證了粤劇的起源,從聲腔、音律方面提出了有參考價值的意見,我不擅此道,不置妄評。

  綜觀廣東文化發展史,明清時期,嶺南地區確有頗爲頻繁的戲曲活動,但却不是時下的粤劇,這是必須認真考究的。據清代干隆五十六年(1791)在廣州所立的《梨園會館上會碑記》稱,來此地登臺的外江戲班,安徽有7班,湖南有19班,江西有2班,姑蘇(蘇州)有11班,均唱崑曲或亂彈。而在廣州及附近四鄉演出的,多是本地班,或稱“土優”、“土班”,“俱屬廣腔”。戲曲史研究家周貽白先生説:“在明代,一種唱腔,實際上便代表了一項劇種”。〔7〕周貽白先生更指出,“清代初年……在北京的弋陽腔已早與當地語音及土戲聲調相結合,改稱京腔”。〔8〕有鑒於此,上述的所謂“廣腔”,此時是否已經“與本地語音及土戲聲調相結合”,形成真正“廣化”了的聲腔,抑或是“蠻音雜陳”、“不昆不廣,殊不耐聽”的聲調。〔9〕或者説,是廣府戲人用不準確的“舞臺官話”、充滿“蠻音”所唱出的外江戲,而誤之爲“廣腔”。這也是值得認真考究的。

  試看清代中葉,本地戲班演的是什麽戲?道光廣東舉人楊懋建在《夢華瑣簿》中寫道:“本地班……所演故事,類多不可究詰,言既無文,事尤不經。……鳴金吹角,目眩耳聾。……本地班近西班”。〔10〕又據丁仁長所撰《番禺續志》雲:“凡城中有官宴廟神,皆係外江班承值。其由粤中麯師所教而多在郡邑鄉落演劇者,謂之本地班,專工亂彈、秦腔及角扺之戲。”“亂彈、秦腔似即梆、黄的初期稱謂,角扺指武劇,當亦源出徽班”。〔11〕由此可見,清代中後葉,本地戲班演出的基本上是外江戲,使用的亦爲“舞臺官話”無疑。歐陽予倩的《試談粤劇》稱:“廣東戲用的所謂戲棚官話,可以説就是桂林話”。〔12〕

  中國地方戲曲種類繁多,堪稱世間少有。地方戲曲類别如何劃分?是以從業演員的籍貫、地域來决定?還是戲曲的地方特色和本土方言爲主要分水嶺?我認爲:無可置疑應是地方特色和本土方言是具决定意義的,舍此無以辨别。廣東本地戲班萌芽、孕育於清代中後葉,逐漸向本地化方向發展,一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前,仍然沿用“戲棚官話”或稱“舞臺官話”、“中州話”,實際是本地戲人用外江話演外江戲,用一位廣州著名藝人的話説,是“唱崑曲、唱弋陽腔、唱漢調的舊大戲”。〔13〕另一位本地老藝人生前説過:“我做了一輩子戲,從中年開始用廣州話,才真正算是演粤劇,稱得上粤劇藝人”。這位名藝人更明確地説,把“舞臺官話改唱爲廣州方言”,“這幾十年才有名正言順的粤劇”。

  

  注 釋:

  〔1〕何建青:《替粤劇算命》,《粤劇資料匯編》,92、93頁,廣東戲劇家協會編印。

  〔2〕《佛山史話》,164~165頁,中山大學出版社。

  〔3〕《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336、33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4〕胡振(古岡):《廣東戲劇史——紅伶篇之三》,53頁,香港利源出版社發行。

  〔5〕何國佳:《佛山不是粤劇發源地》,原載《粤劇研究》,1990年3-4期,20頁。

  〔6〕 《人民政協報》,2006年4月6日。

  〔7〕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31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35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9〕 蘇州緑天《粤游紀程》之“土優”篇,《粤劇資料匯編》,2頁,廣東省戲劇家協會編印。

  〔10〕《粤劇資料匯編》,3頁,廣東戲劇家協會編印。

  〔11〕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4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49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2000年11月在第三届國際粤劇節理論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粤劇資料匯編》,25頁,廣東戲劇家協會編印。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