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國民黨大動作兩岸關係新契機
張麟徵
最近這幾個月,台灣內部的政黨關係與兩岸情勢都有出人意料的發展。其中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大轉折。
國民黨兩岸政策大動作的由來
這些年台灣政治的混亂,或兩岸關係的惡化,國民黨都有無可推卸的責任。李登輝就不必談了,他徹頭徹尾都是台獨推手。二○○○年後的國民黨,雖然擺脫了李登輝,但並未能完全回歸舊日政策,一來李登輝的陰影殘存,二來失去政權也失去自信,在台獨氣焰上升的大環境裡,許多人還迷信模糊立場可以擴大票源。直到二○○四年大選因槍擊案敗北,立委改選泛藍雖然過半,國親合併卻因宋楚瑜背信,與扁唱和而破局。至此,山窮水盡,國民黨方徹底檢討,決定另起爐灶,重新出發。
國民黨決定重拾傳統路線,既要有主觀意願,也要有客觀環境。客觀上,這幾個月來的兩岸情勢演變,有利於國民黨政策轉變。一則是《反分裂法》在陳水扁躁進台獨衝撞下出臺,使台獨發展空間反而受到嚴格限制。二是大陸在資源充沛之下,施壓策反樣版綠色台商成功,許文龍的“退休感言”,是對綠營的超級炸彈,卻是藍營的解套良藥,因為它一舉化解了所有的“帽子”壓力。三是國際社會,特別是布希對陳水扁損人不利己、不考慮美國利益的作為,不滿溢於言表,一再施壓希望兩岸透過對話,緩和台海局勢。此時國民黨搶先出招,回應美國政策,美國很難不給予正面評價。
至於國民黨主觀意願,這得歸功於其主席連戰。改善兩岸關係一直是連戰的職志,早在連戰任行政院長時,他就提出建設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兩岸合作開發海南島等具前瞻性,又有利於兩岸關係的主張,祇可惜這些政策都被李登輝打了回票。任內台商大批往大陸投資也激起李登輝的反感,以“戒急用忍”反制。二○○三年國民黨提名連戰角逐總統大選,連戰在演說中宣佈,當選後將訪問大陸,化解兩岸僵局,祇可惜這個願望被兩顆子彈做掉了。寄望國親合併,以立院多數壓迫扁政府在兩岸關係上轉向,也被扁宋會打亂。
在即將卸下國民黨主席職務之際,兩岸關係始終是連戰心中一塊大石。連戰非常清楚,要扭轉台灣目前這種獨長統消、兩岸對抗的情勢,要重振中國國民黨的政治聲望,贏回政權,必須要有人能挺身而出,執行真正的兩岸和平政策,化對抗為合作,並揭穿執政黨政策的真面目。這個人,除了連戰自己,沒有任何替代者。
連戰以為,祇要勇於表達與承擔,以國民黨原有之立場,現有之實力,追求兩岸破冰,還是有成功機會。一方面可藉此為國民黨兩岸政策定調,框架接班人未來的路線;另方面可帶動風潮,塑造民意,壓迫獨派政府轉向,甩掉宋楚瑜的背信掣肘。兩岸破冰,既是為國民黨及自己爭取歷史定位,也是為兩岸人民爭取和平,是責無旁貸的任務。就是在這樣的邏輯下,連戰決定快速登陸。
江丙坤率團登陸對台灣政壇的衝擊
連戰決定登陸,以江丙坤打頭陣。江丙坤一行以悼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由,選在三月底率團登陸,由南而北受到熱烈歡迎,高規格接待,並與賈慶林達成有關經貿交流的十點共識,在台灣引起執政黨空前的驚慌,以及與執政黨簽有協議的親民黨的極度吃味。
對民進黨而言,許文龍感言加上江丙坤登陸,在台灣颳起一陣“大陸熱”旋風,將所有“紅帽”吹得七零八落。在這片“大陸熱”中,台獨的正當性受到質疑,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公權力被架空,威信動搖。府院黨在手足無措之餘,祇好對江丙坤祭出法律手段,誣指其違反刑法一百一十三條“私通外國政府”罪,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身為公職人員,未經政府授權,與大陸官方協商。
其實,如果江丙坤與賈慶林十點共識違法,則國民黨在春節前赴大陸洽商春節包機也一樣違法;何以民進黨政府對前者視若無睹,還積極接手安排,此番則大動作批鬥,隨即檢方就分案調查?關鍵就在國民黨在大陸議題上的快速出招,打亂了陳水扁的佈局,擾亂了其政策方向。
陳水扁本來想藉扁宋會與“十點協議”一來裂解泛藍,二來敷衍美國,三來阻止《反分裂法》出臺。前兩個效應不錯,第三個目的則未達成。北京既然對扁的低姿態與“善意”都不領情,扁在不滿之餘,考慮泛綠支持者對“扁宋十點協議”的反彈需要化解,所以藉機對《反分裂法》大張撻伐,並想藉此扭轉台獨在國際間的逆勢,此時當然無法啟動其原先規劃的兩岸行事歷,扁宋二人對大陸原訂的雙簧劇遂被推遲。但不料國民黨卻在此時大打兩岸牌,壞了其“政治皇曆”,自然惱怒非常。
非僅如此,民調對於江丙坤登陸極為肯定。根據台灣年代電視台的民調,受訪台灣民眾讚成兩岸和解路線者有八成五,不讚成者僅百分之五。四成七讚同江丙坤前往大陸訪問,三成一不讚成。江丙坤探路歸來之後,傳出連戰也將出訪。根據中國時報民調,四成二的受訪者讚成連戰訪問大陸,二成八的人認為不妥,三成的民眾未表示意見。如果聽任此一情勢持續發展,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勢必會受國民黨綁架。
“法辦”江丙坤的恐嚇不僅違法,輿論反應也不佳,看來無效。為了力阻連戰登陸的負面效應進一步擴大,陳水扁自敎廷歸來即宣稱,同意連戰訪問中國大陸,但連戰應事先與其會面溝通。謝長廷也附合的要求連戰回應“尊重政府的卑微要求”。但連扁二人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上,南轅北轍,陳水扁的誠信又一直為國民黨所質疑,國民黨認為見面可能徒生枝節,所以傾向不予理會,自行登陸。
江丙坤大陸行對於宋楚瑜也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宋楚瑜本想挾“扁宋十點協議”登陸,重建個人政治舞臺,國民黨的搶先出招,打亂了宋的如意算盤。雖然大陸方面也邀請宋楚瑜訪問,但在順序上已遜連戰一籌。
姑不論陳水扁在“扁宋十點協議”中的承諾是真是假,大陸對宋扁聯手的效應與誠信疑信參半。由於國民黨的實力勝於親民黨,連戰的正派形象優於宋楚瑜,國民黨的出招快於親民黨,獨立性也高於親民黨,大陸對於連戰登陸的和平之旅自然十分重視。
連戰登陸的意義與影響
江丙坤雖然是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訪問大陸,但因為江出身技術官僚,訪陸所談皆不出經濟範疇,政治敏感度不高。連戰登陸則意義全然不同,因為:第一,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出訪,在對等的考量下和胡錦濤會面,形式上像是國共第三次會談,至少是展開第三次接觸。第二,兩岸關係的嚴峻為世人所關切,能否緩解不祇關乎兩岸人民福祉,也牽涉東亞地區和平,乃至大國間關係的調整,國共兩黨領導人的會晤因此帶有高度政治色彩,引起台灣與國際的關注。
連戰雖然是以在野第一大黨黨主席的身份訪問大陸,但實際意義遠遠不祇於此。上次大選如果沒有公投綁大選、槍擊案、違法啟動國安機制、廣泛的做票等系列違法行為,則連戰很可能以高出陳水扁五十到一百萬票當選為台灣領導人。而即便在上述種種違法操作下,陳水扁也不過以兩萬五千票險勝,連戰仍然擁有台灣半數,即六百四十四萬選票的民意,代表性毋庸質疑。
國民黨主席在《反分裂法》出臺後不久決定登陸,雖未見得表示其支持《反分裂法》,但至少說明瞭在反台獨、爭取維持台海現狀、加強兩岸交流合作、乃至於追求國家和平統一等觀點上,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就這一點而言,確實釋放了中共在《反分裂法》制訂後,來自台灣與國際的許多壓力,某種程度也抵銷了民進黨運作內外反制北京的努力。也因此,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坦言,國共協商為台灣政府帶來無數壓力與麻煩。謝長廷也說,比賽登陸會把台灣比掉。
比賽登陸其實不會把台灣比掉,倒是會把台獨比掉,這才是民進黨最擔心的。雖然民進黨不斷出招,攔阻連戰登陸,但連戰登陸勢在必行,並提前於四月底成行。
連胡會談達成的對台灣有利的共識,雖然對台灣政府並無拘束力,但也會形成一定的壓力。扁政府如果像對江賈十點共識一樣,不僅棄如敝履,還要懲罰溝通者,進一步關閉兩岸交流現有的小門,則台灣內外對扁政府的看法評價必然不同,扁政府的支持度將更下降。
乍暖還寒中的新契機
連戰的政策能否成功?至少取決於下面兩項因素。
第一,大陸熱能否維持。要維持大陸熱以及其正當性,大陸必須回應台灣人民的利益與要求,如江賈十項共識中能操之於大陸的部分,不妨快速落實,這似乎也是大陸正在做的。需要台灣政府配合的部分,可以向台灣與國際廣為宣傳,凝聚對扁政府的壓力。
第二,國民黨政策能否傳承。連戰對兩岸關係有清楚認識,並且有膽識與決心挑戰台獨,所以陳水扁越是扣大帽,使手腕,越堅定連戰登陸的決心。但是國民黨的接班人態度如何?令人很不能放心。因此,連戰必須在極短的時間裡,證明他政策的正當性、可行性、安全性、能承受選票的考驗、能獲得國際的支持。這不是一項容易的工程,如果連戰任期還有一兩年,則工程的完成與品質就比較有保證。在祇有幾個月的任期壓力下,要完成這項工程,祇有期待連戰卸任之後,可以“榮譽黨主席”的身份,繼續發揮影響力,推動此一工程。
面對國民黨的大動作登陸,大陸的熱情回應,民進黨小動作不斷,諸如嚇阻農產品登陸,停止新華社與人民日報記者在台的駐點,“有效管理”兩岸經貿交流等就是。因此,兩岸關係雖聞冰破雪融之聲,但不僅不可能全面回暖,而且可能乍暖還寒。
不過在台商持續西進、資金人才西流、學生大批登陸,連“國政顧問團”的成員(除許文龍外)如施振榮、張榮發、殷琪等人也撇清綠色關係來看,大陸熱是世界潮流,不是陳水扁政府強行攔阻得了的。兩岸關係雖然每況愈下,但政冷經熱,官敵民親。此時連戰帶領國民黨,不畏抹黑,不計艱難,積極登陸,提供了台灣人民另一個思考方向與選擇。台灣民意在被台獨政黨綁架多年之後,終於可以在風行草偃下逐漸甦醒了。預祝國民黨的大動作,真能開啟兩岸關係的新契機。
(原載《中國評論》二○○五年五月號,作者係台灣大學兼任敎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