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理念·新視角·新材料——鄭佩瑗著《語言訓練系列教材》序



  嶺南文化多元薈萃,多彩多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地區的粤方言(又稱廣府語、廣州話),不僅是嶺南地區的重要交際工具,而且是研究古漢語和嶺南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於粤方言是與普通話差距較大的方言,如何在普通話和粤方言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人們更快地掌握這兩種語言,更好地進行多元文化的融合,是語言教育工作者多年來努力的方向,也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工作。隨着《廣州話訓練教程》的再版,鄭佩瑗同志的語言訓練系列教材:《廣州話訓練教程》、《廣州話常用詞語釋例》、《廣州人學普通話》、《廣州故事》與讀者見面了。在付梓之際,我對作者的辛勤勞動、創新精神,表示衷心的祝賀。

  這套系列教材針對説普通話的人學廣州話、廣州人學普通話的難點與需要而著,是作者用“綜合特徵法”來研究語言教學的成果。對推廣普通話、粤方言教學及語言研究、文化研究,都是很有借鑒意義的。較同類教材而言,這套系列教材最大的特色如下:

  其一,緊扣普通話及粤方言的特徵,運用比較法設計教材的框架,着眼於語言規律的探求、歸納,使語言訓練建立於規律引道之上,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語言教學的效率。

  語音訓練詳而有序是這套教材的一大特點。每課不但有大量的語音練習題,而且課文撰寫注意引道讀者掌握規律,並增加地方特色濃的兒歌、繞口令,使訓練有序又有趣。

  其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建設理論指道結合比較訓練的教材系統方面,作了有意義的探索。

  這套系列教材,不乏理論的探討,反映了作者運用“綜合特徵法”研究語言的理念及成果。由於作者從事漢語言文學、粤方言的教學、教研工作3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教研經驗和教學成果,致使這套教材的語言訓練内容充實到位,課文撰寫得有時代感,有廣州特色,内容豐富,語彚實用,不失爲普通話訓練、廣州話訓練的成功教材。

  其三,從文化學的高度進行語言教學,提倡語言學習與文化融匯相結合,改變了把語言學習變成孤立的掌握工具的訓練,拓展了語言教學的功能,提高了教材的信息量。如,每課的[擴展閲讀],給讀者以豐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知識,幫助讀者盡快地進行多元文化的融合,從而進入一個新的文化境界。

  由於作者是廣州人,生於東山,長於西關,在西關居住長達20多年,廣州話較標準。又因其父就職於交通部屬單位,幼年隨父遷徙於祖國的多個省份,足迹遍及大半個中國,基礎教育基本在江蘇省完成,語音基礎較好。從小受多元文化的浸潤,培養了比較的思維方法,多種文化之比較,使她對嶺南文化情有獨鐘,尤其是西關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她。這使教材增添了親切感,也是作者另辟蹊徑,講述廣州故事的原因。

  作者30多年來,在教育綫默默耕耘,一步一個脚印地走上了語言教學——語言教研——文化研究的道路。我相信,這套教材的新理念、新視角、新材料將給讀者以新的啓迪和幫助。有鑒於此,欣然命筆推薦,是爲序。

  (2007年6月22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